比较政治制度-第2讲-国家、国家形式与政治制度

合集下载

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对比与分析

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对比与分析
内阁组成
肯尼亚内阁由总统、副总统、各部部长等人员组成,是国家的最高 行政机构。
内阁职责
内阁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管理国家事务,向议会负责并报告 工作。
议会制度
肯尼亚议会是国家的立法机构,实行两院制,分为国民议会和参议院 。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制
国家结构
尼日利亚是联邦制国家,由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组成。
03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特点及案例分析
美国总统共和制
总统选举制度
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最多可连 任两届。
三权分立原则
美国政治制度基于三权分立原则,即行政、立法、司 法三权相互独立、相互制衡。
联邦制国家结构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由50个州组成,各州享有相对独 立的立法权和行政权。
英国君主立宪制
汇报范围
01
涵盖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
本次汇报将涵盖多种政治制度的国家,包括民主制、共和制、君主制、
社会主义制度等。
02
涉及政治制度的各个方面
本次汇报将全面介绍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的各个方面,包括宪法、选举制
度、政府组织形式、政党制度等。
03
分析政治制度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本次汇报将深入分析政治制度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包括经济、社会、文
选举制度
德国总理和议员均由选民 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 。
04
亚洲国家政治制度特点及案例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01
02
03
04
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本 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一切 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
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比较政治制度(牛彤老师)第二章--类型

比较政治制度(牛彤老师)第二章--类型
政府主导下的自由市 场
一党制度 领袖个人独裁 国家决定社会结构 政府控制大众传媒 意识形态强控制
政府对经济高度控 制
美国、英国、法国的 80年代以前拉美、东 法西斯国家
发达国家
南亚国家
2021/4/9
10
国家
政府
公共利益
社会
社会团体
(商业组织、社区组 织、行业协会、俱乐 部、利益集团)
群体利益

政治性组织
2021/4/9
19
在英国式的政府体制中,没有对议会行 为的司法审查,政党内的纪律导致了事实上 存在着一个集权路径:
选民→议会→多数党→内阁→领袖
2021/4/9
20
英国体制中的权力制约机制
❖ 君主 ❖ 少数派的压力 ❖ 执政党内的大众控制 ❖ 选举的压力
2021/4/9
21
党魁 党的领导集团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载,掌握政权的组织中内部结构的分化、各权力主体的
权限范围和运行方式等构成了一个国家政权的特定组织
2021形/4/9式。
2
政体的分类
❖ 传统政体分类的标准 ❖ 现代政体分类的标准
2021/4/9
3
(一)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 最高权力归多数人
正常政体 君主政体 贵族政体 共和政体
2021/4/9
18
以英国为原型的的议会制模式所体现的原则 是“权力融合”(fusion of powers) [1] , 即议会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内阁由议会从其成 员中组成并对议会负责。
[1] 参见Austin Ranney, Governing :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7th ed. Prentice-Hall, Inc. 1996. Pp.230.

大学社会学比较政治制度

大学社会学比较政治制度

机会成本
• 机会成本小的具有比较优势。可以理解为 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 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例如:你 购买一套房屋全部用于居住,则不能再出 租获利,也就是居住的同时也失去了用于 出租等获利的机会;反过来说,你若出租, 你则不能再居住。
社会资本
• 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 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 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 来的资源!
政治权力地的公共规则和制度。 • (3)宪法与政治制度的融合。 • 宪法为调节社会矛盾和政治利益的准绳 • 宪法为制度的建立提供实体与程序 • 政治制度为宪法精神提供制度保障
个案分析
《宪法》与《国家环保法》都有了,问题还 是出现在哪些地方?我国是不是一个宪政 国家?
国家环保法.doc
2.政治制度与宪法关系的三种类型
原始社会部落 现代社会部落
向左走向右走.ppt
社会定义
• 社会是以特定的物质生产资料活动为基础, 已占据共同地域,共享某种文化的一定数 量和质量的人口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由 个人、群体、组织和制度构成的较为宏大 的网络,是依靠人们交互作用自我维持延 续的相对独立体系。
2.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即社会体系基本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
• 2.基本原理与综合比较—政治制度组建的原 则与形式。
• 3.当代政治制度类型—现实实体比较研究。
第二讲 国家、宪法与政治制度
• 一、国家与政治制度 • 1.国家起源学说 • (1)神创说 • 古罗马的哲学家西塞罗、奥古斯丁 • (2)家长制学说 • (3)契约说 • T.霍布斯、J.洛克和J.-J.卢梭
• 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宗教制 度等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行政管理《比较政治制度》复习总结资料

行政管理《比较政治制度》复习总结资料

⾏政管理《⽐较政治制度》复习总结资料各国政治制度之综合⽐较⼀、宪政民主国家的政体⽐较1、议会制国家(主要代表:英国、德国、瑞⼠、⽇本)(1)主流模式:英式议会制包括:德国、⽇本、澳⼤利亚、印度、⼟⽿其按照分权制衡的原则来进⾏安排和运作,国家权⼒⼀般分为⽴法、⾏政与司法三部分,分别由议会、内阁和法院所主要掌握,其中司法独⽴,内阁则由议会选举产⽣,向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旦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投票或者未通过对内阁的信任投票,则内阁要么集体辞职,要么提请国家元⾸解散议会重新⼤选。

除此之外,内阁向议会负责并受其监督,还表现为内阁成员接受议会质询、调查甚⾄弹劾等形式。

(2)⼀般模式包括:瑞⼠、南⾮、匈⽛利它不采取信任或不信任投票、或者因此⽽解散议会的形式。

瑞⼠以联邦委员会作为集体国家元⾸;瑞⼠联邦议会实⾏两院制,两院地位平等,共同形使相同的权⼒;联邦委员会作为瑞⼠联邦政府的⾏政部门,是由联邦议会的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的,并且联邦委员不得兼任联邦议会任何⼀院的议员,联邦委员会还对联邦议会两院负责,受两院监督,但联邦议院两院却不能对联邦委员会进⾏不信任投票,反过来,联邦委员会也不能解散联邦议会的任何⼀院。

(3)共同特征在分权制衡的结构之下,⾏政部门对⽴法部门负责并受其监督。

a.分权在三权之外还分出了国家元⾸权和违宪审查权。

只要⼀个议会制国家为这五权均单独设置了相应的政府机构,那么就可以明确地说,该国就是实⾏的五权分⽴的,⽐如德国和匈⽛利。

b.制衡分权是在各国家权⼒机关之间划分权限范围,这就相互限制了权⼒;各国的分权都不是绝对的,各权⼒机关只是主要掌握某⼀种权⼒,从⽽导致各权⼒机关所掌握的权⼒之间有所交叉,这也形成了权⼒制约。

2、总统制国家(主要代表:美国、法国、俄罗斯)(1)⼀般模式特点:政治制度设计遵循分权制衡原则;作为国家元⾸的总统同时掌握⾏政权,是宪法明确规定或未明确规定的最⾼⾏政⾸脑;总统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但不是由掌握⽴法权的国会选举产⽣的;总统有任期限制,并受⽴法、司法等其他政府机关的权⼒制约,但⽆需对作为⽴法机关的国会负责。

比较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

1比较行政制度的研究对象的核心内容是国家的政治制度,比较则是指研究视角,方法和范围2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狭义主要指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3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意义:1能够加深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科学认识,更加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2不仅可以在提高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的基础上增加其自觉性,减少盲目性,而且可以客观地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腐而不朽”3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代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是非常纷繁复杂的4不仅可以揭示出政治文明,而且会在比较中鉴别什么是有益的政治文明成果4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方法:1国别比较研究2专题或专项比较研究3综合分析比较研究5国家是指一种政治联合的形式或日政治共同体6政权组织形式是在国家机构体制中横向配置国家权力并规范其运行的制度模式7国家结构形式是政治制度的纵向权力关系8宪法:宪法与政治制度的高度结合9宪法原为建立组织构造的意思10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英国至今没有成文宪法11近代以前的宪法概念:1古希腊时期将宪法等同于政治制度2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另一观点将宪法看作国家的最高法律3罗马帝国时期用宪法表示皇帝的各种建制和诏令4中世纪欧洲将君主,教会和封建领主关系的法律称作宪法12古希腊的城邦制:设防的中心居住地加上周围的农业区域构成了古希腊的城邦13城邦制度的特点:1城邦直接从部落或部落联盟演化而来2城邦实行集体剥削3小国寡民14为什么会产生雅典奴隶民主制度:1由当时的阶级力量对比状况所决定2梭伦和克里斯提及个人的作用不可忽视3希波战争的胜利和雅典海上霸主的地位的确定15雅典的政治家通过哪些手段影响民众:1凭借地位2履行“公益捐助“3演说才能4拉帮结派16雅典民主制度的缺陷:1几乎所有的公职都未规定有专门技艺的要求2无法防止极端化的发生17西欧封建制国家的产生:1日耳曼人进入西欧后的封建贵族民主制2西欧封建国家的发展变化的历史18王权通过什么途径加强:1教会和市民阶级的支援2王室势力的扩大3对封建割据的干涉4捐税,军队个司法制度的改革19国家主权的特点及内容:1从时间上来说,国家主权是一种永久的权力2从空间上说,它在整个国家范围内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权力3它不受法律的约束,主权高于法律,法律来源于主权20主权的内容:立法权,宣战权。

比较政治制度笔记2

比较政治制度笔记2

比较政治制度一.名词解释1.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它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狭义主要指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

2.政治体制:是指政权结构的组织形式及相关法律和制度,简称政体。

3.国家:国家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时期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工具,是人类社会组织的一类形式。

4.宪法: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根本法,它是一定政治斗争的终点和起点,(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5.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因素。

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

政治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成分:政治文化的认知性成分,政治文化的情感性成分,政治文化的评价性成分。

6.议会党团:议会党团指由议会中属于同一政党的议员组成的、以统一本党议员在议会中的行动为目的的政党集团。

但也有同一政党的议员分别组成几个不同的议会党团,或几个政治纲领相近的政党的议员组成一个政党联盟的议会党团。

7.代议制度:代议制度,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

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

代议制度是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核心,是现代民主不可或缺的载体和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主要行使立法职能,其权力受到行政机关的制约。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型的代议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是真正代表民意的代议机关)。

比较政治制度讲稿--2

比较政治制度讲稿--2

比较政治制度讲稿--2《比较政治制度》讲稿第二章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使用班级:政治学与行政学2009(1-2)高岗仓2011.01学习目标:理解政治、经济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掌握的规律,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关系的两种模式,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关系的特点教学重点: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比说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相关方面的变化特点。

计划学时:2学时第一节政治制度的社会经济基础一、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与经济是人类生活的两个最为重要的方面。

人为什么要过政治生活?其背后的深层次动因是什么?1.政治源于经济(1)亚里士多德关于人与政治的关系论述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名著《政治学》中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人类在本性上是一种政治动物。

”这一命题从两个层面揭示了人类要过城邦生活的奥秘:(1)这是人类的社会需要使然。

在各种各样的动物中,只有人类具有语言的功能,能表达思想,因而能够区分善恶、正义与非正义。

(2)这是人类的本能体现。

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一个离群索居的人都不足以自给生活,必须与他人共同生活,来满足彼此的需要,维持生存。

这就意味着人类生来就注定要过城邦生活,因为只有在城邦中生活,人类才能真正实现自己。

尽管亚里士多德所指明的城邦生活在范围、领域乃至内容上都无法与今天的人类政治生活相比,而且他对人类过城邦生活的原因的揭示还没有深入到经济生活的层次,但他所揭示的人类与政治之间须臾不可分的关系却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十分深刻的。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政治关系的论述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马克思指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1)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这里,马克思进一步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的思想,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求人们从社会关系去理解人的本质。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生产,二是交往。

比较政治制度(2)

比较政治制度(2)

比较政治制度(2)第一章绪论一、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一)政治制度的涵义政治制度(political institution)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方法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的阶级实质、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和国家政治生活有序运行的一系列制度。

鲜明的阶级性是政治制度的最根本特点。

政治制度通常由一国的法律尤其是宪法(包括宪法性文件及宪法惯例)来反映和确认,它受法律强有力的保护。

(二)政治体制政治体制(political system)是指以国家政权组织为中心的各种具体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规范的总和。

政治制度决定政治体制,又由政治体制表现出来。

二、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产生14世纪末——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17世纪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二)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1、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巩固完善的阶段(1)以资产阶级两党制、多党制轮流执政为特征的政党制度最终形成(2)文官制度的形成(3)法制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建立2、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是德、意、日等国走向法西斯的阶段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进一步变革与完善的阶段三、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一)“主权在民”原则君主主权论——议会主权论——人民主权论(二)实行代议民主制(三)国家权力机关实行分权制衡原则(四)政治统治和管理方式实行法治(五)人权原则四、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类型(一)西方政治制度的共同性和多样性共同性:1.经济基础 2.思想理论和文化渊源 3.民主制多样性决定因素:1.阶级力量对比因素的影响2.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3.国家经济结构的影响4.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二)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类型以政治权力主体的设置为标准:1.二元君主制2.议会君主立宪制3.议会共和制4.总统共和制5.半总统共和制6.委员共和制(也称委员会制)五、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方法(一)比较政治制度研究目的(二)比较研究的原则(三)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代议制度比较一、代议制度的概念(一)间接民主形式与代议制实现直接民主形式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小国寡民。

比较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

第一章国家、宪法与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规范人类政治生活的规则体系。

政治制度是由正式规则和不正式规则构成:非正式规则是由长期而稳定的政治经验演化成的政治行为规范,具体体现在“惯例”、“习俗”、“价值”、“文化”;正式规则是由公共权威机构或其委托代理机构设计和确立的,依靠国家强制力实施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明确的政治行为规范,具体体现为组织并规范人们政治行为结构性规则和程序性规则。

第一节国家、国家形式和政治制度一、国家及其观念古希腊、古罗马共和国时期:以城市及其近郊为限。

中世纪:地域团体。

正式使用“国家”这一词的是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里。

近代:与主权紧密结合在一起。

亚里士多德:政治社团西塞罗:法人团体资产阶级启蒙时期居于主导地位的国家学说-契约论契约论的内涵:第一,国家是人类理性第二、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的同意和赋予第三、法律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观念有:(1)多元主义国家观。

(2)精英主义国家观(3)新保守主义国家观(4)新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国家观二、国家的阶级特性与政治制度的阶级属性国家被直接等同于公共权力组织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国家的历史形成决定它天然作为公共管理机构和作为暴力统治机器的双重特征,前者是一般特征,后者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属性。

国家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和实施阶级统治的阶级特性。

国家的阶级性体现在:第一、在存在阶级和阶级特征的国家里,政治制度往往成为实施阶级统治的必要工具。

第二、政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阶级结构状况和阶级斗争状况。

国家的阶级特性和政治制度的阶级属性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阶级性只是政治制度的初级本质。

三、国家形式:政治制度的双向配置国家的根本职能在于缓和与消减社会矛盾,使社会对立面不致在武威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

国家权力分配体制或组织结构主要表现在横向和纵向。

前者涉及同一层级的国家机关尤其是全国性国家机关之间的权限划分,即政权组织形式。

后者涉及全国政府和区域政府之间的权力配置关系,及国家结构形式。

比较政治制度 第二章宪法与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 第二章宪法与政治制度
(3)宪法大体上是成文的,通常是由一个统 一的完整的具有法典形式的书面文件表现 出来,也有的是由两个或几个宪法性的法律 文书组成的。
二 宪法分类
(一)宪法分类理论
所谓宪法分类,是指依据一定标准对宪法进行的划分 和归纳,科学的宪法分类,首先应该有严格明确统一的分 类标准。
宪法分类的标准一般是宪法所具有的一个或几个属 性,至于究竟是按一个属性或几个属性作为标准对宪法 进行分类,取决于对宪法进行某种分类的目的。
1、根本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 2、根本法建造国家之公约 3、根本法不得不为一种成文法
(三)宪政与宪法
宪政是指宪法与政治制度的一种关系, 又被称作限政。宪法与政治制度在宪政中 得以融合。
1、宪法成为调节社会矛盾和政治利益冲 突的最高准绳。
2、宪法为政治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提供实 体和程序规范。
现有的宪法分类理论,可从逻辑方法的分类标准进行 考察:
1 从宪法分类的逻辑方法上看,宪法分类理论主要有两分 法和三分法两种。
2 从宪法分类的标准看,宪法分类理论已有形式上的宪法 分类和实质上的宪法分类。
(二)几种主要宪法分类
1 按照宪法的文字表现形式,可将宪法分为 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2 从制定宪法主体将宪法分为钦定宪法,民 定宪法和协约宪法
(二)宪法的特征
1 从法律的内容和实质上看宪法的特征
(1)从调整内容和规定内容方面,宪法作为根本 法,调整的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 社会关系,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 规定主要的国家性质,国家机关的组织,职权及其 相互关系,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而普通 法律只调整和规定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中的某一 方面的。前者是母法,后者是子法。
(二)"尊重个人尊严的基本权利"的原则

比较政治制度第二章(正式)正式2

比较政治制度第二章(正式)正式2

第三节 西方国家宪法制度
• 一、西方国家宪法的产生 • 在欧洲,1789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人 和公民的权利宣言》。两年以后,该宣 言作为序言写入1791年的法国宪法。 1791年宪法是法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也是继美国宪法之后的世界上第二部成 文宪法。
第三节 西方国家宪法制度
• 二、英国宪法 • 英国是世界上宪法的发源地。它的宪法极其独 特:它不是在某个时刻“制定”出来的,而是 在数百年间渐积“生成”的;它不是囊括在一 个成文的法典中,而是散见于一些宪法性历史 文件、议会制定法、判例和惯例中;这种生成 的散见于各种渊源的“根本法”与普通法没有 形式上的区别,只有内容上的区别;而它的内 容又是灵活多变的。
第二节 宪法和政治制度
• 一、宪政:宪法与政治制度的高度融合 • (二)现代宪法的含义 本质和特点 • 2 、本质:列宁说:“宪法的实质在于:国家 列宁说: 宪法的实质在于: 列宁说 的一切基本法律和关于选举代议机关的选举权 以及代议机关的权限等等的法律,都表现了阶 以及代议机关的权限等等的法律, 级斗争中各种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 级斗争中各种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 阶级属性。 • 这是宪法的阶级属性 这是宪法的阶级属性。政治力量首先表现 为阶级力量,其次是其他政治力量。 为阶级力量,其次是其他政治力量。
第三节 西方国家宪法制度
• 三、美国宪法 • 美国宪法是在美国独立后,以修改邦联条例为名召开 的制宪会议上修订的。当时,美国共13个邦,参加会 议的有12个邦(罗德岛及普罗维登斯种植地未派代表 参加)。至今200多年它仅有27条修正案。这也是世界 上第一部成文的宪法。 美国宪法全文 序言- 我们美 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 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 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後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 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

比较政治制度-第2讲-国家、国家形式与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第2讲-国家、国家形式与政治制度

2、国家观的历史演进
• (2)法人国家观 • 西塞罗:“国家乃人民之事业,但人民不是人们某种随意聚合的集 合体,而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共同 体。”—《论共和国·论法律》 • 所以,国家就成了人民为了保障其共同利益,而自愿接受 限制自身权限的共同法律意识的产物,成为了一个法人团体。 • 国家一方面要服从服务于公权和公利,又要服从(源于神旨和 人类本性的)自然法。
• 多元主义国家观
• 认为国家只是一个反映和平衡社会各个利益团 体要求的消极机器,为保证其合理公正地分配 社会利益,国家应最大限度地将主权分配给自 治区域和职能性团体,以利于充分发展公民的 福利和个性。 ︵ ︶ 行 为 主 义 国 家 观 5
• 国家不应保有单一的主权,推动主权多元化。
2、国家观的历史演进
1、国家的阶级性
公共管 理机构
• (2)国家的双重属性
• 国家的历史形成方式决定了 它天然具有作为公共管理机 构和作为暴力统治机器的双 重属性。 • 前者是其作为“公共权力” 机构的一般特征;
国家
暴力统
治机器
• 后者是其在特定的历史语境 中的特殊属性。
非正式规则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 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 分。 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 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 在非正式约束中,意识形态处于核心地位。
国家、宪法与政治制度
• 制度的作用:
• 在现代社会中,制度为人们的相互交往 提供了可予遵循的系统模式,抑制了可 能出现的有损公共利益的行为; 一个社 会的制 度化程 度与这 个社会 的文明 程度密 切相关。
• 缓解了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减 少了协调人类活动的社会成本;

比较政治制度电子教案(ppt)-比较政治制度课程讲解

比较政治制度电子教案(ppt)-比较政治制度课程讲解

第二节 中西方政 制度的 基本特点
一、西方两 制和多 制的特点 (一)为资本主义社会服务 (二)在竞选机制的运行中轮流执政 (三)以间接方式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四)政 之间的局部合作和互相倾轧并存 (五)在长期的演化中形成并有法律标准
二、中国当代政 制度的特点
(一)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 (二)执政 对国家实行全面领导 (三)政 之间团结合作的新型关系 (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开展
正是由于人类社会总在不断开展进步,因而不可能存在 一种绝对理想的,能适合所有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的政治制 度。因此,对于任何国家来讲,都只能期求一种能适应自己 当前国情和时代要求的较为理想的政治制度,只要它能有利 于促进本国社会和经济的开展。
具体地讲,在同一政治制度框架下,各国的政治体制, 一国在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是不完全相同的。
一、政治制度的涵义及特征 政治制度则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一
个国家所形成的包括国家政权性质、政 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权力 分配与实际运作方面的各种标准的总和。
特点表达为:稳定性、强制性、合 法性、历史性。
二、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Political institutions)是指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建立起来的一套政权机构,一般包括有官方地位和法律权威 的议会、政府、司法机构等。
二、代议制度的涵义与特征
“代议制度”作为一个特定的术语,是指代 议在国家的政治生活领域中具体运用后形成的一 种国家政治制度,又称为“代议制”。
代议制度在开展中形成的基本特征主要表达在 它的具体运作形态——代议机关上:
第一,行使国家权力。 第二,由有选举权的人民选举产生。 第三,有一定的任期。 第四,有明确的法律标准。
第五,通过会议行使权力。

政治学02 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政治学02 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4. 政体的分类 最早划分政体类型的是希罗多德,他 根据执政者人数把不同政体划分为君主政 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 政体问题,并提出了政体划分标准
统治者是为城邦谋利益还是为自己谋利益; 统治者人数的多寡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4. 政体的分类 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在批判封 建专制统治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对政体问题 的研究,并探讨了政体的划分标准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4. 政体的分类 第一,最高国家权力的归属,即最高国 家权力机关的组成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
第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方式及 任期
君主制政体;共和制政体
第三,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以及它 们之间的权力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
不同类型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一)剥削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1. 君主制
君主制是指由一名君主实际上或名义上 掌握最高国家权力的政体类型
贵族君主制 等级君主制
专制君主制
立宪君主制
不同类型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一)剥削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2. 共和制
共和制政体的总体特征是,最高国家权 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
贵族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
总统共和制
国家权力的结构
2. 国家权力的横向结构 国家权力的横向结构,是国家功能性 权力相互关系和运行原则的结构性构成 国家权力的横向结构在国家政权组织 原则和组织形式上的体现,就是国家的政 体
国家权力的结构
2. 国家权力的横向结构 (1)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原则
资本主义国家通常以“三权分立”作 为政权组织原则,其主要做法是按照不同 功能将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 并由三个相应的机构来掌管

比较政治制度二至四章课件

比较政治制度二至四章课件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第一节 制度与政治制度一、制度制度:是指由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构成的交往秩序,它以特定的组织或机构作为运行载体,通过明确规定或是提供行为预期的方式,规范个体和组织在具体环境中的行为,并以自我约束或是由外部权威实施约束的方式,使这些规则得到社会群体的广泛接受和普遍遵循。

第一,制度是规则第二,规则的遵守及其方式二、政治制度(一)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之间的斗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政治是“关于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伊斯顿)政治是决策及实施决策的活动(《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政治是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孙中山 )“权力说”:政治是对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政治就是权力的形成、分享和运用的过程(二)政治制度:政治领域中,人们取得权力、分享权力、运用权力以及限制权力的规则体系。

政治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一,如何取得权力。

第二,如何限制权力。

第三,如何分享权力。

第二节 宪法与宪政一、宪法(一)宪法是根本法第一,宪法是国家立法活动的法律基础。

第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二)宪法是公民与国家或政府之间的一种契约首先,宪法不是掌控于任何特定个人和阶级手中的针对他人的“统治工具”,制定宪法的各方是平等的。

其次,宪法制定是一种讨价还价、妥协的过程,宪法是双赢或互利的一种协议。

(三)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规定是宪法的核心组成部分宪法规定了政府权力的职能、政府权力的组成部分、行使权力的范围以及权力之间的关系宪法规定了公民权利二、宪政:宪法与政治制度的高度融合(一)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没有宪法就谈不上宪政,而离开了宪政,宪法则成为一纸空文。

没有宪法就没有宪政,但是有宪法不一定就有宪政。

(二)宪政从宪法和宪政的关系来看宪政:宪政是宪法政治,是宪法与政治制度的高度融合,是围绕着宪法的产生、实施和实现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其最基本的内涵是以宪法治理国家,把宪法落实到政治生活的实处,使宪法对规范国家政治生活发挥有效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国家观的历史演进
• ( 6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恩格斯)
• • 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 产物。 国家的出现意味着:这个社会陷 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 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 些对立面。
2、国家观的历史演进
• (6)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恩格斯)
• 为了使这些对立面,即经济利益互相 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 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 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以缓和冲突,把 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这种从社会中产生、又自居于社会之 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 国家。
• (2)民族含义的国家(nation)
•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稳定的共同 体。广义的民族包括从原始的、古代的、近代的直至现 代的各种民族共同体;狭义的民族即民族国家。 • 单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跨界民族等等
1、什么是国家?
• (3)政治含义的国家(state) •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就是一种政治联合的形式或曰政治 共同体,其与旧的氏族组织的不同在于: • 第一,以地缘而非血缘来划分它的国民; • 第二,建构了完善的公共权力体系。
1、国家的阶级性
公共管 理机构
• (2)国家的双重属性
• 国家的历史形成方式决定了 它天然具有作为公共管理机 构和作为暴力统治机器的双 重属性。 • 前者是其作为“公共权力” 机构的一般特征;
国家
暴力统
治机器
• 后者是其在特定的历史语境 中的特殊属性。
非正式规则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 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 分。 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 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 在非正式约束中,意识形态处于核心地位。
国家、宪法与政治制度
• 制度的作用:
• 在现代社会中,制度为人们的相互交往 提供了可予遵循的系统模式,抑制了可 能出现的有损公共利益的行为; 一个社 会的制 度化程 度与这 个社会 的文明 程度密 切相关。
古罗马时期的法人国家观,糅合了法人、自然法以及契约思 想,为后世启蒙时期以及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观念形成提供了一 定的理论引导。
2、国家观的历史演进
• (3)神性国家观
• 中国:“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 欧洲:教权与王权之争贯穿整个中世纪。 5 世纪末神学家提出:上帝把宗教的权力授予 教会,把世俗的权力授予君主。从而暂时缓 解了这一关系。
制度与人 密切相关, 人类社会 需要制度 维持。
国家、宪法与政治制度
• 制度是指由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 的规则构成的交往秩序,它以作 为运行载体,通过明确规定或是 提供行为预期的方式,规范,并 以自我约束或是由外部权威实施 约束的方式,使这些规则得到社 会群体的广泛接受和普遍遵循。 制度是一系 列规则和运 行机制的集 合体。 正式规则 非正式规则
2、国家观的历史演进
• (2)法人国家观 • 西塞罗:“国家乃人民之事业,但人民不是人们某种随意聚合的集 合体,而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共同 体。”—《论共和国·论法律》 • 所以,国家就成了人民为了保障其共同利益,而自愿接受 限制自身权限的共同法律意识的产物,成为了一个法人团体。 • 国家一方面要服从服务于公权和公利,又要服从(源于神旨和 人类本性的)自然法。
• 为弥补自然状态之失,人类出于理性订立契约,基于 共同的意愿建立组织体系,将自身部分或全部权利交 由统治者行使,以实现“人民的和平、安全和公共福 利”,这就是国家。
2、国家观的历史演进
• 第一,国家是人类理性而非“天然”政治权威的产物,人类意识构 成了一切契约的精华; • 第二,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的同意和赋予,除此之外“无论什么事情 都不能使其受制于任何世俗权力”;所以国家拥有绝对的、至高无 上的权力; • 第三,国家须以既定的、公开的、有效的法律而非临时的命令来实 行统治,权力的运行绝不容许超出公共福利的需要之外。 • 第四,公民除了交出诸如“执行权“、“审判权”之外,其他诸如 生命权、财产权、自由权等,仍由公民保留。国家作为一个公共机 关,如果侵犯了这些权利,公民便有权废除这个契约,重新订立。
契约 国 家 观 的 四 点 含 义
2、国家观的历史演进
• (5)行为主义国家观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兴 起,一些刻意回避价值判 断,自诩由“中立的”经 验研究和实证分析得来的 国家观念在西方陆续兴起。
多元主 义
新马克
思主义
行为主

精英主

新保守
主义
2、国家观的历史演进
• 新保守主义国家观
• 认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自发地形成某种等级秩 序,惟有国家这样一个承载着传统、秩序、等 级、自由诸价值的强大政治权威,才能有效地 约束人们的行为。 ︵ ︶ 行 为 主 义 • 任何个人都是这个更普遍的整体的组成部分, 国 家 个人及其权利只有通过国家才具有意义。 观 5
2、国家观的历史演进
违法必 究 有法可

依法治 国
有法必 依
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 严
第一节 国家、国家形式与政治制度
1
2 3
一、国家及其观念 二、国家的阶级特性与政治制度的阶级属性 三、国家形式:政治制度的双向配置
一、国家及其观念
1、什么是国家?
• (1)地理含义的国家(country) • 指以地域为界划分的人类社会的组织形态,不同于原始 时代仅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氏族与部落。
第一章 国家、宪法与政治制度
2016年3月1日|尚德楼·504教室
1 2 3
第一节 国家、国家形式与政治制度 第二节 宪法与政治制度
第三节 战后宪法与政治制度的发展
国家、宪法与政治制度
• 人并不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 人类社会需要秩序,秩序的维持要依托 一定的制度。 • 康芒斯( John mons ) :“我们 可以把制度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 行动’。”
• 中世纪后期,一些君主试图利用“君权 神授”观念拓展世俗权力对宗教权力的控制, 曾一度在教权和王权两大领域都影响甚巨。
2、国家观的历史演进
• (4)契约国家观
• 启蒙思想家: 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完备无缺 抑或是彼此争战的自然状态,由于强力和私刑的存在, 人们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
• 多元主义国家观
• 认为国家只是一个反映和平衡社会各个利益团 体要求的消极机器,为保证其合理公正地分配 社会利益,国家应最大限度地将主权分配给自 治区域和职能性团体,以利于充分发展公民的 福利和个性。 ︵ ︶ 行 为 主 义 国 家 观 5
• 国家不应保有单一的主权,推动主权多元化。
2、国家观的历史演进
• 精英主义国家观
• 认为人类分裂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是任 何社会无可回避的事实,那些在统治阶级中居 于最高地位的政治精英,对于国家以及国家的 运转起着关键的作用。 ︵ 5
︶ 行 为 主 义 • 主权在民不过是理论家的幻想,国家只是政治 国 家 精英推动用以实现其自身利益的消极工具。 观
2、国家观的历史演进

2、国家观的历史演进
• 历史上出现的各种国家观,反映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 人们对国家本质的认识的变化。 • 这些观念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变革的现实 反映,观念和现实之间有着合乎逻辑的联系。 • 正是在这种持续不断的理论探求和观念变革的过程中, 人类对国家本质的认识才得以不断深化和拓展。
二、国家的阶级特性 与政治制度的阶级属性
既然一切社会团体都以善业为目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最高包含最广的一种,它所求得 的善业也一定是最高最广的:这种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就是所谓‘城邦’,即政治团 体。
每一种认为与探索,同样,每一种行为与追求,都可以被视作指向某种善。因此,善被 看作所有事情的目标。
“求善”的组织和生活形式。因此被称作“伦理国家观”。
政治含义的国家就是政治学研究的对象,部分西方学者 甚至把政治学看做是国家学。可以说,此界定是三种定义中最 高层次的概念,在突出国家政治本质的同时,又涵盖了国家的 地理属性和民族属性。
2、国家观的历史演进
伦理国家观 法人国家观
神性国家观
契约国家观 行为主义国家观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2、国家观的历史演进


亚 里 • 一种善即或对于个人和对于城邦来说,都是同一的,然而获得和保持城邦的善显然更为 士 重要,更为完满。一个人获得善值得嘉奖,一个城邦获得善却更加荣耀,更为神圣。 多 • 不要忘记我们探求的不是一般的正义,而是城邦的正义。这种正义只是为了满足自身共 同生活的需要并且是自由的、在算术比例上平等的人们中才有的,至于那些不符合这条 德 件的人不能有城邦的正义,只能有相似的正义。因为正义只存在于由法律管理的人们的 的 相互关系中,他们之间可能出现不正义,法律就是要判别正义与不正义。 “ 古希腊思想家认为国家是社会关系发展的产物,但他 善 们仅把国家看做是满足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的一种中性的、 ”
• (1)伦理国家观
• 柏拉图认为国家和社会是同一种东西。而国家或社会 均起源于人类为了满足不同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社会分 工而推动的群居属性。
• 亚里士多德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指出所有社会团体 成立的目的在于要完成某种善业,其中追求最高、最 广的善业的社会团体,就是“城邦”,即早期的国家。
2、国家观的历史演进
国家、宪法与政治制度
• 正式规则
• 在政治层面,正式规则表现为由公共 权威机构或其委托代理的机构设计和 确立的,依靠国家强制力强力实施的 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明确的政治行为规 范,具体体现为组织并规范人们政治 行为的结构性规则和程序性规则。
国家、宪法与政治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