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措施教案

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措施教案

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措施教案第一章:水土流失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土流失的定义、成因和危害。

2. 培养学生关注水土流失问题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水土流失的定义: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作用下,从土地表面向水体或空气中移动的过程。

2. 水土流失的成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土壤类型、气候等;人为因素包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植被破坏等。

3. 水土流失的危害:土壤资源的损失、土地质量的下降、生态环境的恶化、水资源的减少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水土流失的定义,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危害。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当地水土流失的情况。

第二章:水土流失的治理原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土流失治理的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水土流失治理的原则:综合治理、分区治理、科学治理、可持续治理。

2. 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植被恢复、土地改良、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水资源管理。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水土流失治理的原则和方法。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效方法。

3. 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水土流失治理的实践经验和效果。

第三章:植被恢复与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被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关注植被恢复与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植被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植被能够稳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植被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植被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资源。

2. 植被恢复与保护的方法:植树造林、种草、封禁沙漠化地区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植被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植被恢复与保护的有效方法。

3. 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植被恢复与保护的工作。

第四章:土地改良与利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土地改良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

水土流失与自然灾害防治

水土流失与自然灾害防治

水土流失与自然灾害防治自然灾害是人类长期以来无法避免和抵御的自然力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而水土流失作为一种环境问题,直接影响着自然灾害的发生和防治。

本文将从水土流失的定义、影响、原因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土流失的定义与影响水土流失是指由于水的冲击和侵蚀,导致土壤流失、水域淤积和水资源浪费的过程。

它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还直接威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质量下降:水土流失不仅会导致土壤流失,还会带走土壤中的养分和有机质,使土壤质量下降,大大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 水资源浪费:流失的土壤和颗粒物质会被水体携带,形成淤积物,不仅影响水体的水质,还会浪费宝贵的水资源。

3. 生物多样性丧失:水土流失会导致生态系统中的植被丧失和土壤侵蚀,从而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使环境对生物的适宜性下降。

二、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水土流失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来看一下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1. 土地的利用与管理不当:过度的耕作、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会破坏土壤结构,加速水土流失的发生。

2. 地表覆被破坏:如果土地表面没有植被或覆盖物,暴露在风雨中,容易导致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3. 缺乏科学的水土保持措施: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如梯田、防风林、植被绿化等,无法阻止水和风对土壤的侵蚀。

三、水土流失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水土流失与自然灾害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水土流失使得土壤质量下降,土壤容易被风雨冲刷,从而增加了自然灾害的风险。

具体表现为:1. 洪水灾害: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壤的丧失,加剧了洪水的暴发和水灾区域的扩散范围。

2. 土地塌陷:水土流失会造成地表的沉降和土壤的流失,从而增加土地塌陷的风险。

3. 干旱与沙尘暴: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的干燥和风化,增加干旱和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四、水土流失防治的措施与方法为了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坚持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和森林资源,减少不必要的土地破坏。

临沂市水土流失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临沂市水土流失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临沂市水土流失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在工业化城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为了获得更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人们也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破坏了大自然,其中以水土流失情况最为严重。

本文主要分析了临沂市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阐述了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同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以加强临沂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标签:临沂市;水土流失;原因;危害;防治措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改造自然,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鲁东南,面积和人口均为山东省第一,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发展较快。

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占用耕地,建设工地,砍伐树木等,加上全球气候变化,水土流失也日益严重。

本文从临沂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防治措施以期盼临沂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

1.水土流失原因1.1自然因素1.1.1全球气候变化近几年的气候变化对临沂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极端气候的影响,如暴雨、干旱等,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气温升高引起的温室效应也会加剧水土流失。

1.1.2岩石透水性差临沂市主要分布透水性较差的石炭纪石灰岩和泥岩,降水难以渗透到地下,易在地上形成多种径流,如坡面流等,极易侵蚀土壤,特别是疏松土层,从而引起水土流失。

1.1.3季风气候显著临沂市位于华北地区,受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影响较为显著,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年内分配不均,雨季使得很多地表土壤疏松的地方受到冲击,导致水土流失。

1.1.4植被覆盖度较低临沂市植被覆盖率整体较高,但部分地区由于地形、气候等原因,植被生长条件和环境不佳导致地表植被覆盖较少,郁闭度较小,减少雨水停留地面上的时间,涵养水源能力减弱。

1.2人文因素1.2.1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土流失是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1]。

临沂市城市化发展迅猛,房地产开发、道路修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不合理开发建设等导致路面硬化面积急剧扩张,加强地面的雨水积蓄功能,导致大量降水在地面流动加剧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解决措施

水土流失解决措施

水土流失解决措施简介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和水资源的流失,是一种危害生态环境的现象。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对农田、林地和水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解决措施是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介绍一些水土流失解决措施,以帮助人们了解如何有效应对水土流失问题,并为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方案。

植被覆盖植被覆盖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种植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在农田、林地和水域周围建立植被屏障,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植被能够稳定土壤,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此外,植物的根系还可以起到固土保护的作用,防止土壤被冲刷。

构建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些工程包括但不限于:坝塘、旱沟、水沟等。

这些工程能够有效地将水流引导到合适的地方,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刷。

同时,水土保持工程还能够积存雨水和降低洪水的压力,保护土地资源。

这些工程需要根据当地的地形、气候和水资源特点来设计和建设,以达到最佳的水土保持效果。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也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

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仅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还会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并增加水土流失的风险。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根据土壤的实际需求合理施肥,并遵守农药使用规范,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合理耕作和保持耕地合理耕作和保持耕地也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取合理的耕作方式,如保持耕层的完整性、避免连作等,可以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另外,保持耕地的合理利用和合理轮作,可以有效防止耕地发生水土流失,保护耕地资源。

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对于提高公众对水土流失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至关重要。

通过宣传教育,可以增加人们对水土流失问题的了解,引导他们采取积极的行动,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

同时,宣传教育还可以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水土流失的防止和综合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水土流失的防止和综合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水土流失的防止和综合治理措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水土保持领导小组,由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安全质量管理班组、施工班组和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施工现场的有关技术、方案的制定、执行、检查、落实、评估等。

2.水土保持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对于水土流失的防治原则:“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

凡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都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

根据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程度和防治目标,水土保持采取分区、分期防治:⑴分区: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两部分,主要以项目建设区作为重点防治区,其又分为主体工程区、取土场区、弃渣场区及临时工程用地区4个大区。

⑵分期:工程建设前期以工程措施为主,因地制宜,辅以生物措施相结合,快速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后期主要以植物措施为主,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3.主体工程区主体工程区保护措施保护措施建立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在施工区,按照设计及时完成系统、全面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工程施工严禁切割、阻挠地表径流的通顺,不得强行改动径流的方向或改沟、改河,保证地表径流的渗出。

基础施工的弃渣及时运输到指定弃渣场堆放,不得堆弃河滩;开挖山体边坡时,实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

工程附近有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时,临时堆碴场地和施工污水处理设施与水源的距离符合有关律例的请求,临时堆碴场采取设置挡碴墙等措施、污水处理设施采取防渗漏措施,防止水质恶化。

施工结束,实时清除水中杂物,作到工拆档净,并实时恢复原地貌。

4.取土场区保护措施根据取土场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条件进行综合治理,主要通过坡面防护、防洪排水、覆土造地等措施。

取土场在取土的过程中破坏了原有地表的自然坡度,形成了裸露坡面,因此应对其进行治理改造,对裸露面进行削坡,在开挖坡面上覆土造田,土地整治后植物防护,在开挖坡面坡顶设截水沟防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水土流失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土壤被雨水和河水冲刷流失的现象。

它不仅造成了严重的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破坏,还影响了农田产量和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因此,制定并实施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对于维护环境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林地建设:通过植树造林,特别是在山坡上建立防护林和经济林,可以有效地减缓水土流失的速度。

林木的根系能够稳定土壤,减少土壤侵蚀。

此外,树木的叶子和树枝能够阻挡雨滴对土壤的冲击,降低雨滴对土壤的破坏。

2.梯田建设:对于坡度较大的农田,采取梯田的方式进行耕种,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的流失。

梯田能够减缓水流速度,增加水分的渗透时间,使水分更好地滋养作物,减少水土流失。

3.改善耕作方式: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对土壤进行管理,包括合理施肥、轮作制度等。

通过增加有机物质和养分的供给,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的自生能力,并且通过轮作制度使土壤得到休养和修复,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4.建立适应性农业: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选择适应性强的农作物,采用适应性强的农业措施,如水稻和其他作物的秸秆还田、覆盖、中耕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裸露土壤的暴露时间,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5.建立合理的水土保持设施:在重点防治区域,需要建立相应的水土保持设施,包括植生覆盖、沟蓄池等。

这些设施可以有效地减缓水流速度,保持土壤湿度,减少土壤的流失。

6.加强水土保持教育和宣传:通过加强水土流失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大家的环保意识,并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水土保持行动。

7.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监督: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加强对这些法规实施的监督和执法力度,严惩水土流失行为,并推动企业和个人采取积极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8.加强跨区域的合作和协调:水土流失常常涉及多个地区和行政区域,需要加强各地的合作和协调。

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技术交流,促进水土保持措施的共同实施,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水土流失治理与环境保护

水土流失治理与环境保护

水土流失治理与环境保护水土流失是指因为水文侵蚀、风蚀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造成的土壤脱失现象。

水土流失的发生不仅会造成土地资源的丧失,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水体污染、水质变差、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因此,水土流失治理与环境保护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土壤肥力:水土流失会将肥沃的表层土壤冲走,导致土壤中的养分流失,从而降低土壤肥力,制约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2. 污染水体:水土流失使得土壤中的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随水流进入河流、湖泊,导致水体污染,危害水生生物的健康。

3. 改变流域水文特征:大量的土壤被冲走后,使得地表裸露,导致降雨直接冲刷地表,增大了流域的水量,易发生洪涝灾害。

4. 影响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会破坏生物栖息地,破坏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条件,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二、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性水土流失治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水土流失治理可以减少耕地和森林覆盖的丧失,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维持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平衡。

2. 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土流失治理有助于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3. 防止自然灾害:水土流失治理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浸蚀等现象,有效预防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 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水土流失治理可以改善水体质量,保障人民生活用水安全,同时改善空气质量,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为了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环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1. 林地建设:大面积种植防护林,可以有效地减少风蚀、水蚀,保护土壤不被水流冲刷。

2. 土地复垦:对于因人类活动造成的荒漠化、沙化地区,进行土地复垦,恢复土壤的肥力和植被的覆盖,防止水土流失。

江西省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

江西省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

江西省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江西,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然而,水土流失问题却如同一块阴影,笼罩着这片美丽的土地。

水土流失不仅对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破坏,还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

一、江西省水土流失的现状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山地丘陵面积较大,地形起伏明显。

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水土流失问题较为突出。

从流失面积来看,江西省的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且分布广泛。

在一些山区和丘陵地带,大片的土地因为水土流失而变得贫瘠,土壤肥力下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从流失程度来看,有轻度、中度和重度之分。

轻度流失往往不易被察觉,但长期积累也会带来严重后果;中度流失已经对土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植被恢复难度加大;重度流失则导致土地石漠化、基岩裸露,生态系统几乎崩溃。

二、造成江西省水土流失的原因(一)自然因素1、地形地貌:江西省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大,坡面径流速度快,雨水对土壤的冲刷作用强,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2、气候条件: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雨水的冲击力大,容易破坏地表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被冲走。

3、土壤特性:江西部分地区的土壤质地疏松,抗侵蚀能力较弱,容易在水流的作用下发生流失。

(二)人为因素1、不合理的土地开发:为了追求经济发展,一些地方盲目开垦荒地、陡坡耕种,破坏了地表植被,使得土壤失去了保护。

2、过度采伐森林:大量砍伐树木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森林的蓄水保土功能减弱,加剧了水土流失。

3、矿产资源开发:采矿活动中,不规范的开采方式和尾矿处理不当,破坏了山体和地表植被,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4、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利等工程建设中,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也会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三、江西省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一)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肥力下降,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原本葱郁的山林变得荒芜,清澈的溪流变得浑浊,生态平衡被打破。

解析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解析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解析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措施水土流失危害水土流失在我国的危害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它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水灾旱灾频繁,而且影响各业生产的发展。

水土流失不仅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造成群众生活贫困,而且为下游江河带来严重的洪水泥沙危害。

被洪水淹没的地方,不论城镇和农村,人民的生命财产都遭受严重损失。

一、解析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措施我国水土流失的状况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广,而且强度大、侵蚀重,再加上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

泥沙淤积在湖泊、水库、河床,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造成的危害更是十分深远,在全国各省(区)不同程度地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土地荒漠化、盐硷化面积也不断扩大。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雨季降水量常达年降水量的60%一80%,且多暴雨。

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沙化、贫瘠化、渍涝化以及自然生态失衡而引起的水旱灾害等,使耕地逐日退化而丧失生产能力。

而其中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乃是我国的又一个严重危机。

二、解析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措施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水土流失是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互相交织作用产生的。

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地面坡度陡峭,土体的性质松软易蚀,高强度暴雨,地面没有林草等植被覆盖;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诸如: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草原上过度放牧,开矿、修路等生产建设破坏地表植被后不及时恢复,随意倾倒废土弃石等。

水土流失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这些自然因素必须同时处于不利状态,水土流失才能发生与发展,其中任何一种因素处于有利状态,水土流失就可以减轻甚至制止,我国产生水土流失的地形地貌主要有三种:一是坡耕地,二是荒山荒坡,大片的荒山荒坡被裸露,坡陡,植被很差,特别是草皮一旦遭到破坏,侵蚀量将成倍增加。

三是沟壑,有沟头前进、沟底下切和沟岸扩张三种形式。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黄土高原,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觉得有点厚重,但可别小看了这个地方。

它可是我们国家的“粮仓”之一,藏着不少宝贵的资源。

不过,有件事儿让人心痛,那就是水土流失。

这就好比是咱们家花园里的泥土被雨水冲走了,花儿也跟着黄了,真是让人揪心啊!1. 水土流失的原因1.1 自然因素首先,咱得说说自然因素。

黄土高原的地形复杂,山丘起伏不定,加上这里的降雨量不均匀,有时天上撒下来的雨就像是开了闸的洪水,瞬间把土壤冲得七零八落。

这不,春天来时,那可真是春雨绵绵,但一场暴雨过后,很多地方的土壤都成了“滑坡”的舞台,真是让人心疼。

1.2 人为因素再来看看人为因素。

咱们都知道,农民伯伯为了种地可真是费尽心思,然而过度的耕作、过度放牧就像是一把无形的刀,狠命地割着这片土地。

尤其是一些地方的山坡,树木被砍得差不多,根本没有遮挡,雨水一来,土壤就像“滑滑梯”,一下子就滑了下去。

这就像人家说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土地没了,咱的饭碗也得跟着受影响。

2. 水土流失的危害2.1 对生态的影响说到水土流失的危害,那可真是一言难尽。

首先,咱们的生态环境就受到了严重影响。

土壤流失后,原本丰饶的土地变得干巴巴的,植被减少,动物们也没了栖息之地。

就像是家里没有了玩具,孩子们玩得也不高兴了。

生态失去平衡,整个高原的生机都仿佛被抽空了。

2.2 对经济的影响其次,经济方面也是不容小觑的。

水土流失就像是一场无形的“偷盗”,把本该丰收的粮食都“偷”走了,农民的收入自然就受到了影响。

人们常说:“田地有粮,心中不慌。

”可如今,粮食减少,心里难免不慌呀!这可让很多家庭的生活都捉襟见肘,影响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3. 治理措施3.1 植树造林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来治理这个问题呢?当然有!首先,植树造林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之一。

树木就像是大自然的“卫士”,它们的根系可以牢牢固定土壤,避免水土流失。

想象一下,如果每个人都在自家院子里种上一棵树,那得多漂亮,多有生机呀!而且,这树长得好,空气也变得清新,真是一举多得。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1、地形起伏大,多沟壑,坡度大,泥土易随雨水流失;2、黄土构造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缝,许多物质易溶于水;3、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对地面冲刷力强;4、植被被严重破坏,多数地区地表裸露。

人为原因1、过度放牧和樵采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采矿、建立过程中对植被破坏严重;2、人类活动破坏原来稳定的地形;3、采矿、建立中废渣弃土没有妥善处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1.农业措施: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治本措施〕,将坡耕地改为程度梯田〔降低水流速度,促进黄土就地沉积,土壤肥力增加,可以种草种树保持水土〕,修建程度梯田〔保持水土〕。

2.水利工程等措施:修建水库〔调节、防洪、发电〕、打坝淤地〔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把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沉,土质良好,可用于种草种树,极少数用于种杂粮。

当地有谚语:宁种一亩沟,不种十亩坡。

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

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

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

3.生物技术措施: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角度进展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研究与生态环境改进。

4.小流域综合治理〔以上措施之综合,外加农业技术和生物技术。

农业技术:节水技术和进步单产量的技术。

重点在保持水土〕。

黄土高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加大“三北”防护林的建立,加大植被的覆盖面积和覆盖率,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压缩农业用地。

尤其对于这个土质比拟疏松的黄土高原来说,森林覆盖率一定要高于全国的平均程度22%,只有这样才能比拟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

黄河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1.土壤肥力降低、土地退化严重据水土保持部门观测,在黄土高原常年平均流失的16亿t泥沙中,含有氮、磷、钾总量约4000万t[5],这就使黄土地消费才能大大降低,甚至失去消费才能,从而导致和加剧贫困;同时人口大幅增加,毁林开荒,进一步加剧了土地的退化。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水土流失是指水流和水中悬浮物质对土壤侵蚀的现象,严重威胁到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强水土流失防治的立法和政策制定。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水土流失的责任和管理机构,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同时,加强水土流失防治的政策补贴和税收减免,鼓励农民、农场主和企业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水土资源。

其次,加强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

采取措施如建设梯田、种植防风林带、修建沟渠、设置石头垄、搭建竹筏等,增加土地的保持力,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并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土壤类型,选择适宜的措施和设施来保护土地。

此外,应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和指导。

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和施肥技术来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例如,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如梯田耕作、旋耕等,减少裸露土地。

同时,合理控制施肥量和频率,避免过度施肥导致农田水土流失。

鼓励农民采用有机肥料和生态农业的技术,减少化肥的使用和对土壤的污染。

除此之外,应加强土地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通过定期的土地水土流失调查,及时了解土地的状况和变化。

根据调查结果进行适时的评估和发出警示,以引导农民和农场主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另外,宣传教育和意识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加强对农民和公众的水土流失知识的普及,推动他们认识到水土流失的危害和重要性。

组织相关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意识,同时也加强对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

最后,加强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科学研究。

通过开展研究,完善水土流失防治的技术和措施。

推动科技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水土流失防治的效果和效率。

综上所述,水土流失防治需要政府、农民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设施建设、农业管理、土地监测、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全面加强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

浅谈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

浅谈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1. 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概述地域性:由于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程度和表现形式各异。

人为性:人类活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建设过程中的挖掘、填埋、材料堆放等行为破坏了土壤结构和植被覆盖,加剧了水土流失。

持续性:一旦发生水土流失,恢复难度极大。

即使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复杂性:水土流失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降雨量、植被覆盖、土壤类型等,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引起广泛关注。

在规划和实施建设项目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以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

1.1 水土流失的定义水土流失是指在自然界中,由于地表土壤受到降雨、径流、风力等外力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土壤侵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这一过程通常表现为土壤表层逐渐变薄,结构破坏,甚至裸露地面的现象。

水土流失不仅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还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加强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2 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的原因众多,而且相当复杂,在各类建设项目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尤其显著。

首要原因包括不恰当的人类活动,如过度耕作、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等,这些活动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壤的抗蚀能力。

建设项目中的施工活动如挖方、填方、道路建设等,往往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和土壤裸露,加剧了水土流失的风险。

自然因素如降雨强度大、地形坡度陡峭等也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在这些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土壤容易受到侵蚀和流失。

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工作不到位,缺乏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也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防治水土流失需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从源头上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和恶化。

1.3 水土流失的危害耕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导致表层肥沃土壤流失,使得土壤中的有机质、养分和水分含量降低,从而降低了耕地的生产能力。

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

区域治理DETECTION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通渭县平襄镇人民政府 刘军军摘要:目前,西北地区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障碍。

以通渭县为例,当地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才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

因此,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必须针对水土流失的问题,进行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策略。

关键词:水土流失;生态修复;综合治理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51-0041-0001通渭县地处黄土高原,土壤结构不稳定,土壤侵蚀已成为当地生态民生的重要问题。

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结构等特点,从而采取相应的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全面发展农业、林业、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修复内涵及水土流失原因(一)生态修复内涵生态修复主要是指通过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以人工的方式,将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慢慢恢复成原有的模样,并朝着合理的方向整合技术,使生态系统功能逐渐适应生态环境的构造。

进一步有效促进生态系统的进步和发展,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仅会修复受损的植被,还可以使土壤逐渐适应生态系统下的生命群体,并提高土壤植被的营养成分,加强土壤的肥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生物多样性,帮助生物种群的有效恢复,这不仅降低环境污染程度,还有助于获得最佳的视觉美学效果。

(二)水土流失原因水土流失的造成,或多或少取决于自然因素。

首先,气候对水土流失产生主要影响。

其中当地常年干旱,加之黄土高原降水量少,沙漠化严重,是直接造成水土流失的直接动力。

其次是地形地质。

由于该地区土壤偏为深厚,透水透气,易于耕作。

通渭县位于黄土高坡地带,典型的少林地区。

因此,几乎在任何条件下植被都有阻缓水蚀和风蚀的作用。

中国的水土流失问题及其治理

中国的水土流失问题及其治理

利方面:三角洲面积扩大。
四、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①压缩农业用地,抓好梯田建设,挖掘水资源, 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土地生产率,建旱涝保收、 高产稳产农田,这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 前提。——即: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②扩大林、草地面积(根本措施):现有土地 造林种草(造林以水土保持林为主);实施退 耕还林、还草工程(退耕>25°的陡坡耕地)。
【问题探究】: 黄土高原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哪些?(自然 灾害知识) 答:地质地震、水旱、气象灾害,以及水土流 失、土壤侵蚀等,人类滥垦、滥牧、过樵、过 牧使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增大。
三、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是:
不利 ①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的表土流失, 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壤肥力,造 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贫瘠 ②农业低产 ③河流下游河床抬高,增加防洪难度; ④水库淤积,降低蓄洪标准和供水效益, 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进行。
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范围:
110°E 40°N
长城-秦岭,祁连山东 端(乌鞘岭)-太行山, 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
35°N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 1、气候: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 2、植被:地表植被稀少, 3、土壤:黄土土质疏松,
(2)人为原因:
三、南方山区水土流失严重背景
1、本区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2、乱砍滥伐森林; 3、向大自然强取耕地和薪柴。在全国仅次于 黄土高原。但本区水土流失带来的损失,比黄 土高原有过之而无不及。 4、这里人均土地少,每单位面积土地的生物 生长量和产值较高,所以同样单位面积流失土 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比较大。
c.金属矿产开采,只管采挖,不管复垦
谢谢观赏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及水土保持发展的措施综述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及水土保持发展的措施综述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及水土保持发展的措施综述摘要:当前,我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不论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还是农村、城市、沿海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

通过对当前水土流失的现状分析,阐述了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以及水土保持的制约因素,探讨了水土保持发展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水利;可持续发展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的供给和保障。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位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只有确保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水土保持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的现状有资料显示,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约356万平方千米,其中受水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约165万平方千米,受风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约191万平方千米,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约有26万平方千米的水土流失面积为水蚀、风蚀交错区。

由此可见,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问题有多严重,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加以认真解决,就根本谈不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积极地采用科学技术、不断完善技术管理措施来提高水土保持发展不仅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环境问题,也是一项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及民生的重大问题。

2 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水土流失危害十分严重,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

遏制水土流失,实施水土保持,是当前唯一选择,尤其是在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如三峡库区。

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科学技术。

2.1 枯水季节水量减少,容易发生涝灾水土流失的后果是使枯水季节水量减少,严重的是水源枯竭,河道断流,主要表现在,一是使土壤蓄水量减少,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占土壤总体积的30%~50%,空隙是水份存在的空间,是涵养水源的关键,由于土壤随水而去,贮水空间就随之丧失,土壤的蓄水量也因此减少,从水文角度讲,增强了径流的年内变化,使洪水季节水更多,枯水季节水更少。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保持对策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保持对策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保持对策摘要:水土保持是指对由自然环境和人类行为引起的水土流失所进行的防治和控制,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

阐述了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危害,阐述了水土流失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包括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以小流域为单位开展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有效的水土流失治理系统。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效益;措施;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水土流失的现象造成了对生态系统的严重损害。

水土保持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对生态系统进行调整,是目前控制水土流失和沙化的最佳途径。

1.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使当地的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容易引发洪水、泥石流等灾害。

人类对天然资源的过分开采,破坏了森林中原始的生态平衡,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洪灾过后,表层的沃土被冲刷而被冲刷,造成了耕地的地力和产量的不断下降,对区域的发展不利。

由于长期的淤积,使得河流的水位升高,对周围的建筑物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在发生了天灾之后,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来进行修补。

由于水土流失、降雨侵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该地区的沟谷发育程度越来越高,并出现了“深沟”的特征。

大规模的水土流失造成了大量的泥沙进入河流,在河流中下游的河床、水库、河道等处产生了沉积作用,造成了水库内的泥沙沉积减少了库容,河床阻塞了河道,对水利水电等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2水土保持概述2.1水土保持的含义水土保持就是利用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进行防治,以达到提高土壤质量的目的。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中国,已经渐渐的建立起了以小流域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防控体系。

利用修建梯田、等高耕作、封山育林、植树种草、修建堤坝等方式,降低了地表水土流失、侵蚀,促进了农林牧的全面有效发展。

以小流域为边界,以坡地、出水剖面为主要边界,对相对封闭的小流域实施分区治理,其最大治理范围以50km2为限。

每个小流域都是一个单独的天然单位,但它也是一个发展农业、林业、牧业生产的经济独立体。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做好水土保持的防治对策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做好水土保持的防治对策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做好水土保持的防治对策摘要:做好水土保持,可以涵养水土,保护植被、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美化景观,保证生态系统各种生物链条的正常运转,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本文结合我国水土流失状况,分析了水土流失原因,阐述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影响,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的对策和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流失;危害;水土保持引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过度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不仅可以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调节生态环境,是当前防治土壤流失及土地荒漠化最为有效的措施。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

1水土保持的特点及意义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较强的工程,其特点如下:一是水土保持具有科学性,涉及农林牧、水利、土壤环境和法律等多个领域。

二是水土保持具有地域性,应根据当地地域条件、土地利用现状、经济发展状况及水土流失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

三是水土保持具有综合性,需多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四是水土保持工作具有群众性,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依靠群众的力量才能治理好千沟万壑。

水土保持至关重要,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必须长期坚持开展的工作。

通过划分不同小流域不断进行综合治理,统筹协调、层层设防,可提高地表植被丰富度、涵养水源、保护环境、调节气候、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干旱等自然灾害、保护土壤肥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业生产水平,从而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与土壤地质、降水量、植被覆盖情况、山川地形地貌等密切相关。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极易被雨水和大风侵蚀分解,易造成地区水土流失。

降雨对水土流失有较大的影响,雨水较少时会严重影响土壤表层植被的生长,易引起风沙;雨水较多时径流对土壤表层的冲刮力较大,易对土壤造成侵蚀,从而引起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保护耕地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保护耕地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保护耕地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保护耕地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土流失是指水和风对陆地表面形成侵蚀和搬运作用,导致土壤流失的现象。

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保护耕地、防治水土流失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耕地损失:水土流失导致耕地的表土层被冲刷走,使得土地贫瘠、肥力下降,丧失了支撑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

2. 水质污染:水土流失使得土壤中的养分、农药等物质随水流进入水体,导致水质污染,使得水资源无法正常利用,影响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3. 河流淤积:水土流失导致河流的底泥增多,河床升高,从而减小了河流的水位容量,影响了水资源的储存和利用。

4.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植被破坏,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土壤失去保护层,容易受到灾害的侵袭,使得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平衡破坏。

二、防治水土流失的方法为了保护耕地,防治水土流失,农业部门和农民们共同采用了一系列的防治方法:1. 植被保护:通过种植适宜的植被,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减缓水流速度,降低水土流失的发生概率。

2. 水土保持工程:采用坡面覆盖、梯田、沟壑治理等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环境。

3. 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科学规划和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合理安排农田和林地的格局,减少滥占土地的行为,保护耕地不受水土流失的侵袭。

4. 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的水土流失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使得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中。

5. 系统治理:建立完善的水土流失监测和评估体系,提高对水土流失具体情况的了解和掌控能力,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耕地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耕地的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有针对性的保护耕地有助于维持农业的持续生产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并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1. 提高土壤质量:通过合理施用有机肥料、优化农田灌溉制度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耕地的生产潜力,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措施[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措施篇一 : 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措施水土流失指的是人类对土地的过渡利用,和不合理的开发经营,使得土壤受到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影响下,产生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损失和被破坏,包括土地表层侵蚀。

那么水土流失的危害有哪些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吗?水土流失现象具有极其严重的危害。

首先,它直接破坏了土壤资源,导致可耕作的土地面积减少。

其次,流失的泥沙物质进入江河、湖泊和水库,造成大量淤积,从而给相关的地表径流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我国北方的黄河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泥沙使下游河段的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表,成为地上悬河。

此外,因长期水土流失导致的土地荒漠化,又带来了沙尘暴等其它形式的自然灾害。

我国的黄土高原现在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高原上植被稀少,沟壑纵横,流失的土壤进入黄河,使之泥沙剧增。

但历史上的黄河流域并非今天的模样,几千年前,那里森林密布,气候湿润,最初的华夏文明就诞生在这一地区。

此后,一方面因为自然气候的变化,降水逐渐减少,另一方面,也因为过度的开发,森林等地表植被迅速消失,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

因为过度的土地开发,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

反过来,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又导致耕地或牧场的减少。

长期来看,过度开发不仅不能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收益,反而会造成更大的生态环境危机。

目前,我国北方和西北内陆等生态脆弱地区普遍存在的过度开荒和过度放牧现象是造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降低,人地矛盾突出。

当地农民群众为了生存,不得不大量开垦坡地,广种薄收,形成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制约了经济发展,加剧了贫困。

国家“八七”扶贫计划中,黄土高原地区贫困县有126个,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21.3%,贫困人口2300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28.8%。

经过多年的扶贫攻坚,目前仍有近1000万贫困人口,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

严重的水土流失也造成该区交通不便、人畜饮水困难,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应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防治水土流失,已成为国际普遍采用的化学处理措施。

2003年美国水土保持报道了美国印地安那州D.C.Flangan等人应用模拟降雨装置,在多干扰农田中,进行了施用PAM防治水土流失的试验研究,取得了在雨量充沛地区施用PAM防治水土流失的试验成果。

第1次暴雨事件后,20kg/h?PAM能使农用粉沙壤土的土壤固体颗粒淋失量减少60%,还能减缓60 L/min高强度流水的冲刷侵蚀。

在易严重侵蚀的地区用PAM处理后的土壤能有效控制侵蚀。

对初始干土模拟降雨研究发现,在69mm/h降雨中,用80 kg/h?PAM可使粉沙壤土堤减少86%的地表径流和99%的土壤流失。

在表土,用PAM液雾喷施风干的土壤比直接用干PAM颗粒处理的土壤更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侵蚀。

相信,此项研究对中国应用PAM防治水土流失的试验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综合治理原则: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具体:1、压缩农业用地,重点抓好川地、塬地、坝地、缓坡梯田的建设,充分挖掘水资源,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生产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2、扩大林草种植面积;3、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超载过牧的地方应适当压缩牲畜数量,提高牲畜质量,实行轮封轮牧;4、复垦回填。

实践: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方针:保塬,护坡,固沟模式: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

篇二 : 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措施水土流失指的是人类对土地的过渡利用,和不合理的开发经营,使得土壤受到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影响下,产生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损失和被破坏,包括土地表层侵蚀。

那么水土流失的危害有哪些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吗?水土流失现象具有极其严重的危害。

首先,它直接破坏了土壤资源,导致可耕作的土地面积减少。

其次,流失的泥沙物质进入江河、湖泊和水库,造成大量淤积,从而给相关的地表径流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我国北方的黄河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泥沙使下游河段的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表,成为地上悬河。

此外,因长期水土流失导致的土地荒漠化,又带来了沙尘暴等其它形式的自然灾害。

我国的黄土高原现在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高原上植被稀少,沟壑纵横,流失的土壤进入黄河,使之泥沙剧增。

但历史上的黄河流域并非今天的模样,几千年前,那里森林密布,气候湿润,最初的华夏文明就诞生在这一地区。

此后,一方面因为自然气候的变化,降水逐渐减少,另一方面,也因为过度的开发,森林等地表植被迅速消失,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

因为过度的土地开发,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

反过来,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又导致耕地或牧场的减少。

长期来看,过度开发不仅不能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收益,反而会造成更大的生态环境危机。

目前,我国北方和西北内陆等生态脆弱地区普遍存在的过度开荒和过度放牧现象是造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降低,人地矛盾突出。

当地农民群众为了生存,不得不大量开垦坡地,广种薄收,形成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制约了经济发展,加剧了贫困。

国家“八七”扶贫计划中,黄土高原地区贫困县有126个,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21.3%,贫困人口2300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28.8%。

经过多年的扶贫攻坚,目前仍有近1000万贫困人口,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

严重的水土流失也造成该区交通不便、人畜饮水困难,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应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防治水土流失,已成为国际普遍采用的化学处理措施。

2003年美国水土保持报道了美国印地安那州D.C.Flangan等人应用模拟降雨装置,在多干扰农田中,进行了施用PAM防治水土流失的试验研究,取得了在雨量充沛地区施用PAM防治水土流失的试验成果。

第1次暴雨事件后,20kg/h?PAM能使农用粉沙壤土的土壤固体颗粒淋失量减少60%,还能减缓60 L/min高强度流水的冲刷侵蚀。

在易严重侵蚀的地区用PAM处理后的土壤能有效控制侵蚀。

对初始干土模拟降雨研究发现,在69mm/h降雨中,用80 kg/h?PAM可使粉沙壤土堤减少86%的地表径流和99%的土壤流失。

在表土,用PAM液雾喷施风干的土壤比直接用干PAM颗粒处理的土壤更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侵蚀。

相信,此项研究对中国应用PAM防治水土流失的试验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综合治理原则: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具体:1、压缩农业用地,重点抓好川地、塬地、坝地、缓坡梯田的建设,充分挖掘水资源,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生产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2、扩大林草种植面积;3、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超载过牧的地方应适当压缩牲畜数量,提高牲畜质量,实行轮封轮牧;4、复垦回填。

实践: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方针:保塬,护坡,固沟模式: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

篇三 :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水土流失危害水土流失在我国的危害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它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水灾旱灾频繁,而且影响各业生产的发展。

水土流失不仅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造成群众生活贫困,而且为下游江河带来严重的洪水泥沙危害。

被洪水淹没的地方,不论城镇和农村,人民的生命财产都遭受严重损失。

一、我国水土流失的状况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广,而且强度大、侵蚀重,再加上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

泥沙淤积在湖泊、水库、河床,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造成的危害更是十分深远,在全国各省不同程度地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土地荒漠化、盐硷化面积也不断扩大。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雨季降水量常达年降水量的60%一80%,且多暴雨。

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沙化、贫瘠化、渍涝化以及自然生态失衡而引起的水旱灾害等,使耕地逐日退化而丧失生产能力。

而其中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乃是我国的又一个严重危机。

二、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水土流失是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互相交织作用产生的。

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地面坡度陡峭,土体的性质松软易蚀,高强度暴雨,地面没有林草等植被覆盖;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诸如: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草原上过度放牧,开矿、修路等生产建设破坏地表植被后不及时恢复,随意倾倒废土弃石等。

水土流失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这些自然因素必须同时处于不利状态,水土流失才能发生与发展,其中任何一种因素处于有利状态,水土流失就可以减轻甚至制止,我国产生水土流失的地形地貌主要有三种:一是坡耕地,二是荒山荒坡,大片的荒山荒坡被裸露,坡陡,植被很差,特别是草皮一旦遭到破坏,侵蚀量将成倍增加。

三是沟壑,有沟头前进、沟底下切和沟岸扩张三种形式。

人为因素:主要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如乱砍滥伐、毁林开荒、顺坡耕作,草原超载过牧,以及修路、开矿、采石、建厂,随意倾倒废土、矿渣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这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以使地形、降雨、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同时处于不利状态,从而产生或加剧水土流失,而合理的人类活动可以使这些自然因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处于有利状态,从而减轻或制止水土流失。

三、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城镇安全,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恶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冲毁土地,破坏良田由于暴雨径流冲刷,沟壑面积越来越大,坡面和耕地越来越小。

土壤剥蚀,肥力减退由于水土流失,耕作层中有机质得不到有效积累,土壤肥力下降,裸露坡地一经暴雨冲刷,就会使含腐殖质多的表层土壤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据试验分析,当表层腐殖质含量为2%,3%时,如果流失土层1cm,那么每年每平方公里的地上就要流失腐殖质200t,同时带走6一15t氮,10-15t磷、200-300t钾。

此外,水土流失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也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它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表层结皮,抑制了微生物活动,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有效供水,降低了作物产量和质量。

生态失调,旱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加剧,导致生态失调、旱涝灾害频繁发生且愈演愈烈。

由于上游流域水土流失,汇入河道的泥沙量增大,当挟带泥沙的河水流经中、下游河床、水库、河道,流速降低时,泥沙就逐渐沉降淤泥,使得水库淤浅而减小容量,河道阻塞而缩短通航里程,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和航运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