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总论培训课件(ppt 55页)
合集下载
第一章税法总论

第一章税法总论
• 从2009年2月28日起,“偷税”将不再作 为一个刑法概念存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 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 (七)》,修订后的《刑法》对第二百零一 条关于不履行纳税义务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法 律规定中的相关表述方式进行了修改。用 “逃避缴纳税款”取代了“偷税”。但目前 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中还没有做出相 应修改。
第一章税法总论
• 【例题·单选题】以下关于税法概念的相关理 解不正确的是( )。
• A.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 • B.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 • C.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决定税法属
权力性法规
• D.税法属于综合性法规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税法总论
• 三、税法的功能 • 1.税法你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保障。 • 2.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 • 3.税法对维护经济秩序有重要的作用。 • 4.税法能有效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 5.税法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
• A.税收法定原则 • B.税收公平原则 • C.税收效率原则 • D.实质课税原则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税法总论
基本 原则
解释及举例
实质 课税 原则
是指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 税要件,并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 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而不能仅考虑 相关外观和形式 【举例】如果纳税人通过转让定价或 其他方法减少计税依据,税务机关有 权重新核定计税依据,以防止纳税人 避税与偷税,这样处理体现了税法基 本原则中的实质课税原则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税法总论
• 一、税法的原则
• 税法的原则是反映税收活动的根本属性,是 税收法律制度建立的基础。税法原则包括税 法基本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
税法总论PPT课件

区别2: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
扣缴义务人: 代扣代缴义务人:如个人所得税
代收代缴义务人:如委托加工消费税。
(三)税率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数量关 系。我国现行税法中执行的税率分为:
1、比例税率 即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均按同
一比例征税的税率
比例税率案例
大华股份有限公司(服务业)7月取得营业 收入1000万元,8月取得营业收入为6000万 元。营业税税率为5%,请计算该企业7月、 8月应纳营业税额?
三、税收实体法体系
增值税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 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 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
消费税
消费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 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应 税消费品征收的一种税。
营业税
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 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
取的惩罚性措施。
二、税法的分类
(一)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可分 为:
税收实体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 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 法》
税收程序法: 如《税收征收管理法》
自2001年5月1 日起施行
二、税法的分类
(二)按照税法征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五种:流转税税法,所得税税法,财产、 行为税税法,特定目的税税法、资源税税 法。
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
•税目与税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征税对象按其性质划分可以分为下列 几种类型
1、流转税类 2、所得税类 3、资源税类 4、财产行为税类 5、特定目的税类
(二)纳税人
税法_第一章 税法总论PPT演示文稿

(二)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手段
(三)税法对维护经济秩序有重要的作用
(四)税法能有效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五)税法是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国际经济 交往的可靠保证
3
三、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一)税法的地位
1.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部门 法,它是调整国家与各个经济单位及公民 个人分配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
9
• 【例题·单选题】如果纳税人通过转让定价或其 他方法减少计税依据,税务机关有权重新核定 计税依据,以防止纳税人避税与偷税,这样处 理体现了税法基本原则中的( D )。 A.税收法律主义原则 B.税收公平主义原则 C.税收合作信赖主义原则 D.实质课税原则
10
二、税收法律关系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
在此例中, (1)课征主体为上海国 税局 (2)纳税人为该国有企 业 (3)课税对象为企业的 所得额 (4)税率为25% (5)计税单位为货币单 位 (6)课税环节为企业所 得形成之时
22
第三节 税收立法与税法的实施
一、税收立法原则:
1.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2.公平原则 3.民主决策的原则 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5.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 相结合的原则
纳税义务的时间。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 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 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 按次纳税;
(3)缴库期限:税法规定的纳税期满后 ,纳税人将应纳税款缴入国库的期限。 20
21
例:上海某国有企业 年度取得收入100万 ,可扣除的成本共 计30万,则企业应 对70万应纳税所得 缴纳企业所得税。 按照企业所得税 25%的税率,可知 应缴纳的企业所得 税为17.5万元。
(三)税法对维护经济秩序有重要的作用
(四)税法能有效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五)税法是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国际经济 交往的可靠保证
3
三、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一)税法的地位
1.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部门 法,它是调整国家与各个经济单位及公民 个人分配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
9
• 【例题·单选题】如果纳税人通过转让定价或其 他方法减少计税依据,税务机关有权重新核定 计税依据,以防止纳税人避税与偷税,这样处 理体现了税法基本原则中的( D )。 A.税收法律主义原则 B.税收公平主义原则 C.税收合作信赖主义原则 D.实质课税原则
10
二、税收法律关系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
在此例中, (1)课征主体为上海国 税局 (2)纳税人为该国有企 业 (3)课税对象为企业的 所得额 (4)税率为25% (5)计税单位为货币单 位 (6)课税环节为企业所 得形成之时
22
第三节 税收立法与税法的实施
一、税收立法原则:
1.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2.公平原则 3.民主决策的原则 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5.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 相结合的原则
纳税义务的时间。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 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 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 按次纳税;
(3)缴库期限:税法规定的纳税期满后 ,纳税人将应纳税款缴入国库的期限。 20
21
例:上海某国有企业 年度取得收入100万 ,可扣除的成本共 计30万,则企业应 对70万应纳税所得 缴纳企业所得税。 按照企业所得税 25%的税率,可知 应缴纳的企业所得 税为17.5万元。
税法总论培训课件

个人所得税筹划
识别企业及个人面临的税务风险,如偷税漏税、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等。
税务风险管理
税务风险识别
评估税务风险,制定防范措施,降低企业及个人的涉税风险。
风险评估与防范
熟悉并掌握应对税务风险的策略和方法,包括补缴税款、协商解决等。
风险应对策略
谢谢您的观看
TH论培训课件
目录
contents
税法总论概述税法总论基础知识税法总论基本框架税法总论重要内容税法总论相关法规税法总论实践应用
税法总论概述
01
税法总论是指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税法总论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等特征,同时还应遵循税收公平、税收效率、财政政策等原则。
征管法的制定和实施
制定和实施征管法,旨在规范税收征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征管法的基本内容
征管法规定了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保障税收征纳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要点三
税收会计法
会计法概述
会计法是调整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之一。
税种设置与税收分类
纳税义务
纳税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何确定纳税义务,如何计算应纳税额等。
税收优惠
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及其申请条件、审批程序等,如企业所得税的减免政策、增值税的即征即退政策等。
纳税义务与税收优惠
税法总论基本框架
03
税收实体法是指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实体法
代理法的制定和实施
制定和实施代理法,旨在规范代理行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
代理法的基本内容
识别企业及个人面临的税务风险,如偷税漏税、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等。
税务风险管理
税务风险识别
评估税务风险,制定防范措施,降低企业及个人的涉税风险。
风险评估与防范
熟悉并掌握应对税务风险的策略和方法,包括补缴税款、协商解决等。
风险应对策略
谢谢您的观看
TH论培训课件
目录
contents
税法总论概述税法总论基础知识税法总论基本框架税法总论重要内容税法总论相关法规税法总论实践应用
税法总论概述
01
税法总论是指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税法总论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等特征,同时还应遵循税收公平、税收效率、财政政策等原则。
征管法的制定和实施
制定和实施征管法,旨在规范税收征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征管法的基本内容
征管法规定了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保障税收征纳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要点三
税收会计法
会计法概述
会计法是调整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之一。
税种设置与税收分类
纳税义务
纳税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何确定纳税义务,如何计算应纳税额等。
税收优惠
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及其申请条件、审批程序等,如企业所得税的减免政策、增值税的即征即退政策等。
纳税义务与税收优惠
税法总论基本框架
03
税收实体法是指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实体法
代理法的制定和实施
制定和实施代理法,旨在规范代理行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
代理法的基本内容
税法总论通用课件

税务行政赔偿的范围 税务行政赔偿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因税务机关的 违法行为给当事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税务行政赔偿的程序 税务行政赔偿的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理、裁 决和执行等阶段,当事人需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申请和参与。
CHAPTER
税收种 类
流转税
所得税
财产税
行为税
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 为征税对象,主要包括
增值税、消费税等。
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征 税对象,主要包括个人 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以财产价值为征税对象, 主要包括房产税、车船 税等。
以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 主要包括印花税、契税等。
税收要素
征税对象
指纳税义务的具体内容,即国 家征税的标的物或依据。
税收征收管理程序的内容
包括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环节。
税收征收管理程序的意义
规范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行为,保障税收征收管理的合法性和有效 性。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概念
01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税收征收管理的正常进行
而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内容
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税法体系。
税法的原则与作用
• 总结词:税法的原则包括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和社会责任原则等,其作用在于保障国 家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
• 详细描述:税收法定原则是指税收关系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任何机关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征税和减免税收;税收公平原则是指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应当尽可 能一致;税收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制度应当尽可能减少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社会责任原则是指税收制度应当考虑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税法的作用在于保障国家财政收入,为国家各项 职能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调节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
税务行政赔偿的程序 税务行政赔偿的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理、裁 决和执行等阶段,当事人需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申请和参与。
CHAPTER
税收种 类
流转税
所得税
财产税
行为税
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 为征税对象,主要包括
增值税、消费税等。
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征 税对象,主要包括个人 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以财产价值为征税对象, 主要包括房产税、车船 税等。
以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 主要包括印花税、契税等。
税收要素
征税对象
指纳税义务的具体内容,即国 家征税的标的物或依据。
税收征收管理程序的内容
包括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环节。
税收征收管理程序的意义
规范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行为,保障税收征收管理的合法性和有效 性。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概念
01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税收征收管理的正常进行
而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内容
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税法体系。
税法的原则与作用
• 总结词:税法的原则包括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和社会责任原则等,其作用在于保障国 家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
• 详细描述:税收法定原则是指税收关系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任何机关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征税和减免税收;税收公平原则是指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应当尽可 能一致;税收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制度应当尽可能减少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社会责任原则是指税收制度应当考虑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税法的作用在于保障国家财政收入,为国家各项 职能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调节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
税法总论课件ppt

税务争议的类型
常见的税务争议包括偷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引发的争议,以及纳税义务人认为税务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或不适当引发的争议。
税务争议的处理方式
税务争议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仲裁等方式解决,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税务行政复议的概念
01
税务行政复议是指纳税义务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适当,依法向上一级税务机关提出申请,请求重新审查并作出处理的行为。
税款征收的程序
税款征收是税收征收管理的核心环节,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税款征收的作用
税款征收
税务检查是指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的一种行政执法活动。
税务检查的概念
税务检查的内容
税务检查的程序
税务检查的作用
主要包括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情况、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纳税人的财务报表等。
定义
避免重复征税,消除税收歧视,促进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
目的
双边税收协定和多边税收协定。
种类
国际税收协定
反避税
各国政府采取措施防止和打击国际避税行为,维护本国税收权益。
措施
加强国际合作,完善税收法规,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加强国际信息交流等。
国际避税
纳税人利用国际税收协定的漏洞和各国税制的差异,采取转移收入、变更住所等方式规避税收的行为。
05
国际税法
国际税法是调整国家间税收分配关系和税收协调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分支。
定义
促进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保障各国税收权益,避免重复征税和税收歧视。
目的
涉及多个国家,税收权益的调整和协调是重点,需要遵循国际税收协定。
特点
常见的税务争议包括偷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引发的争议,以及纳税义务人认为税务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或不适当引发的争议。
税务争议的处理方式
税务争议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仲裁等方式解决,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税务行政复议的概念
01
税务行政复议是指纳税义务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适当,依法向上一级税务机关提出申请,请求重新审查并作出处理的行为。
税款征收的程序
税款征收是税收征收管理的核心环节,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税款征收的作用
税款征收
税务检查是指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的一种行政执法活动。
税务检查的概念
税务检查的内容
税务检查的程序
税务检查的作用
主要包括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情况、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纳税人的财务报表等。
定义
避免重复征税,消除税收歧视,促进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
目的
双边税收协定和多边税收协定。
种类
国际税收协定
反避税
各国政府采取措施防止和打击国际避税行为,维护本国税收权益。
措施
加强国际合作,完善税收法规,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加强国际信息交流等。
国际避税
纳税人利用国际税收协定的漏洞和各国税制的差异,采取转移收入、变更住所等方式规避税收的行为。
05
国际税法
国际税法是调整国家间税收分配关系和税收协调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分支。
定义
促进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保障各国税收权益,避免重复征税和税收歧视。
目的
涉及多个国家,税收权益的调整和协调是重点,需要遵循国际税收协定。
特点
税法总论培训课件

所得税法,具体指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等;
财产税法,具体指房产税、遗产税等;
行为税法,是以某种特定行为的发生为条件,
具体指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
15
税收实体法的基本要素
税收实体法要素主要包括纳税人、征税对 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税收优 惠和违章处理等基本要素。
16
(一)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
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 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两种。
率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即征税对象最终 的税收负担为零,主要适用于出口退税等。 零税率与免税不同,除本环节不用纳税外, 还可以退还以前环节缴纳的税款。
39
《福布斯》 税负痛苦指数
《福布斯》的税负痛苦指数,反映的是纳税主体
对自己承担税负以及现行税制的一种主观评判。
是根据各地的公司税率、个人所得税率、富人税 率、销售税率/增值税率,以及雇主和雇员的社会 保障贡献等计算而得,指数越高意味痛苦程度越
相同征收比例的税率形式。 在具体运用上,税率包括统一比例税率和差别比
例税率两种。 差别税率还包括: (1)产品差别比例税率 (2)行业差别比例税率 (3)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4)幅度差别比例税率
26
比例税率的优缺点
比例税率的优点:
一是同一征税对象不同纳税人税收负担相同,税 负比较均衡合理,具有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 用,有利于在同等条件下展开竞争;
5%~20%
暂无
营改增后,有形动产租赁业一般纳税人税率17%,小规
5%
模纳税人征收率3%;代理报关、仓储、广告、设计、 制图、化验、咨询等业务的一般纳税人税率6%,小规
模纳税人征收率3%。
5%
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税率6%;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 3%。
第1章 税法学总论 《税法》PPT课件

1.2.1.3 税收的职能
○ 1. 税收的财政职能 ○ 2. 税收的经济职能 ○ 3. 税收的管理职能
1.2 税法基础理论
1.2.2 税法的概念
1.2.2.1 税法的定义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征纳 活动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税法是指国家立法 机关、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的有关税收方面的法律、 规章和规定等;而狭义的税法仅指国家立法机关或其授 权制定的税收法律,即严格意义上的税法。本书中所说 的税法是指广义上的税法。
1.1 税法学绪论
1.1.2.3 税法学的基本特征
○ 1. 研究内容的规范性 ○ 2. 专业基础的广泛性 ○ 3. 理论知识的实践性
1.1 税法学绪论
1.1.2.4 税法学的学科体系
○ 1. 税法学总论 ○ 2. 税收实体法研究 ○ 3. 税收程序法研究
1.1 税法学绪论
1.1.3 税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2 税法基础理论
1.2.5 税法的原则
1.2.5.1 税法原则的研究
○ 1. 西方国家对税法原则的研究。 ○ 2. 我国学者对税法原则的研究。
1.2.5.2 我国的税法原则
○ 1. 公平性与效率性原则。 ○ 2. 法定性与灵活性原则。 ○ 3. 稳定性与连续性原则。 ○ 4. 民主性与可行性原则。
1.1.3.1 税法学与经济法学的关系 1.1.3.2 税法学与财政学的关系 1.1.3.3 税法学与税收学的关系 1.1.3.4 税法学与会计学的关系
1.2 税法基础理论
1.2.1 税收的概念
1.2.1.1 税收的含义
○ 1.税收的依据 ○ 2.税收的特征 ○ 3.税收的范畴 ○ 4.税收的形态
○ 1. 税收的财政职能 ○ 2. 税收的经济职能 ○ 3. 税收的管理职能
1.2 税法基础理论
1.2.2 税法的概念
1.2.2.1 税法的定义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征纳 活动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税法是指国家立法 机关、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的有关税收方面的法律、 规章和规定等;而狭义的税法仅指国家立法机关或其授 权制定的税收法律,即严格意义上的税法。本书中所说 的税法是指广义上的税法。
1.1 税法学绪论
1.1.2.3 税法学的基本特征
○ 1. 研究内容的规范性 ○ 2. 专业基础的广泛性 ○ 3. 理论知识的实践性
1.1 税法学绪论
1.1.2.4 税法学的学科体系
○ 1. 税法学总论 ○ 2. 税收实体法研究 ○ 3. 税收程序法研究
1.1 税法学绪论
1.1.3 税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2 税法基础理论
1.2.5 税法的原则
1.2.5.1 税法原则的研究
○ 1. 西方国家对税法原则的研究。 ○ 2. 我国学者对税法原则的研究。
1.2.5.2 我国的税法原则
○ 1. 公平性与效率性原则。 ○ 2. 法定性与灵活性原则。 ○ 3. 稳定性与连续性原则。 ○ 4. 民主性与可行性原则。
1.1.3.1 税法学与经济法学的关系 1.1.3.2 税法学与财政学的关系 1.1.3.3 税法学与税收学的关系 1.1.3.4 税法学与会计学的关系
1.2 税法基础理论
1.2.1 税收的概念
1.2.1.1 税收的含义
○ 1.税收的依据 ○ 2.税收的特征 ○ 3.税收的范畴 ○ 4.税收的形态
税法-第一章-税法总论PPT课件

• C.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各级国家税务机关是 税收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之一
• D.税收法律关系总体上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都 是由权利主体、权利客体两方面构成
• 『正确答案』C
10
2020/2/12 10
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 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部门法,它是调整国家 与各个经济单位及公民个人间分配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
税法
第一章 税法总论
2020/2/12 1
课程考核方式
• 平时成绩(如考勤、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 考核占30%
基础分项——考勤 15分,缺勤一次扣2分,扣完为止 加分项——课堂积极回答问题;不定期布置课后作业,
作业的完成分=2分*正确率 减分项——违法课堂纪律,将视情节轻重予以扣分
•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 总分=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70%
•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
6
2020/2/12 6
•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
• 1.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 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税收法 律关系的主体即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 义务的当事人。在我国,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包 括征纳双方,一方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 家行政机关,包括国家各级税务机关、海关和财 政机关,另一方是履行纳税义务的人,包括法人 、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在华的外国企业、组织、 外籍人、无国籍人,以及在华虽然没有机构、场 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外国企业或组织。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 力,是立法的基础。税法应依据《宪法》的原则 制定。
• 《宪法》第 56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 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 《宪法》第 33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D.税收法律关系总体上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都 是由权利主体、权利客体两方面构成
• 『正确答案』C
10
2020/2/12 10
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 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部门法,它是调整国家 与各个经济单位及公民个人间分配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
税法
第一章 税法总论
2020/2/12 1
课程考核方式
• 平时成绩(如考勤、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 考核占30%
基础分项——考勤 15分,缺勤一次扣2分,扣完为止 加分项——课堂积极回答问题;不定期布置课后作业,
作业的完成分=2分*正确率 减分项——违法课堂纪律,将视情节轻重予以扣分
•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 总分=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70%
•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
6
2020/2/12 6
•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
• 1.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 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税收法 律关系的主体即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 义务的当事人。在我国,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包 括征纳双方,一方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 家行政机关,包括国家各级税务机关、海关和财 政机关,另一方是履行纳税义务的人,包括法人 、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在华的外国企业、组织、 外籍人、无国籍人,以及在华虽然没有机构、场 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外国企业或组织。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 力,是立法的基础。税法应依据《宪法》的原则 制定。
• 《宪法》第 56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 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 《宪法》第 33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税法总论培训课件ppt(55张)

5
1.《税务登记管理办法》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 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均应依法办理税务 登记。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依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生产 、经营活动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法定制度,也是纳税人依法 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手续。税务登记是整个税收征收管理的 起点,也是加强对纳税人控制和管理的基础性环节。因此税 务人员一定要陈伯办理税务登记。只要陈伯办理了税务登记 ,那么在依法纳税的同时,也能依法享受税收政策上的帮助 和指导。
17
税 法 总 论 培 训课件 (ppt55 页)
纳税人
1.纳税人与负税人 负税人一般是指税收的实际负担者。纳税
人并不一定就是负税人。 2.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 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负有代收代缴、
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税 法 总 论 培 训课件 (ppt55 页)
18
税 法 总 论 培 训课件 (ppt55 页)
税法总论
学习目标
➢ 能力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税收法律的基本构 成内容。
➢ 知识目标
认识税法与税收的基本概念。 了解税收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掌握税收实体法的构成要素。
2
重点与难点
税收与税法的基本概念。 税收实体法的构成要素。 税收程序法的基本内容。
3
引入案例
45岁的陈伯下岗后,在城市的边缘开了一间小小的日 杂店,以补贴家用,刚开始时生意不好,再加上小店门前 那条坑坑洼洼的路又开始动工修建,整天灰尘满天,生意 更加惨淡,他的心情日益沉重起来。有一天,有几个税务 人员到店里去让陈伯办理税务登记证。陈伯一听就火了, 说:“就这破烂生意你们还非要我交税,还让不让人活 啊!”税务人员听后耐心地跟陈伯解释:“陈伯,根据税 法的规定,只要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都要办理 税务登记。但是税法也规定,个体工商户一般在营业额超 过一定额度后才缴税的。经过我们的调查,像您现在的经 营状况,没有达到这个额度,所以办了税务登记,也是不 需要纳税的。”陈伯听了似懂非懂说:“如果不用缴税, 那就办吧。”
1.《税务登记管理办法》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 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均应依法办理税务 登记。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依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生产 、经营活动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法定制度,也是纳税人依法 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手续。税务登记是整个税收征收管理的 起点,也是加强对纳税人控制和管理的基础性环节。因此税 务人员一定要陈伯办理税务登记。只要陈伯办理了税务登记 ,那么在依法纳税的同时,也能依法享受税收政策上的帮助 和指导。
17
税 法 总 论 培 训课件 (ppt55 页)
纳税人
1.纳税人与负税人 负税人一般是指税收的实际负担者。纳税
人并不一定就是负税人。 2.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 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负有代收代缴、
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税 法 总 论 培 训课件 (ppt55 页)
18
税 法 总 论 培 训课件 (ppt55 页)
税法总论
学习目标
➢ 能力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税收法律的基本构 成内容。
➢ 知识目标
认识税法与税收的基本概念。 了解税收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掌握税收实体法的构成要素。
2
重点与难点
税收与税法的基本概念。 税收实体法的构成要素。 税收程序法的基本内容。
3
引入案例
45岁的陈伯下岗后,在城市的边缘开了一间小小的日 杂店,以补贴家用,刚开始时生意不好,再加上小店门前 那条坑坑洼洼的路又开始动工修建,整天灰尘满天,生意 更加惨淡,他的心情日益沉重起来。有一天,有几个税务 人员到店里去让陈伯办理税务登记证。陈伯一听就火了, 说:“就这破烂生意你们还非要我交税,还让不让人活 啊!”税务人员听后耐心地跟陈伯解释:“陈伯,根据税 法的规定,只要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都要办理 税务登记。但是税法也规定,个体工商户一般在营业额超 过一定额度后才缴税的。经过我们的调查,像您现在的经 营状况,没有达到这个额度,所以办了税务登记,也是不 需要纳税的。”陈伯听了似懂非懂说:“如果不用缴税, 那就办吧。”
税法第一章-税法总论PPT课件

16
•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必
须有能够引起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 消灭的客观情况,也就是由税收法律事实 来决定。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 是平等的。
2023/10/4
17
•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税收法律关系的表 述中,正确的是( )。 A.税法是引起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税法 可以产生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 B.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 并不平等,双方的权利义务也不对等 C.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各级国家税务 机关是税收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之一 D.税收法律关系总体上与其他法律关系一 样,都是由权利主体、权利客体两方面构成
2.相关的三个概念: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指应税行为发生 的时间。 (2)纳税期限:每隔固定时间汇总一次纳税 义务税额的时间。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
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 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3)缴库期限:税法规定的纳税期限界满之 时,纳税人将应纳税款缴入国库的期限。
2023/10/4
15
•
•
知识点:税收法律关系
•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
三方面
内容
1.权利主体
(1)双主体: 对征税方:税务、海关、财政 对纳税方;采用属地兼属人原则 (2)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权利和义务不对等
2.权利客体 征税对象
3.关系的内容 征、纳双方各自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2023/10/4
①超额累进税
率
征税对象按数额(或相对率)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 (如个人所得
(2)累 定一个税率,税率依次提高;每一纳税人的征税对象则依所属 税中的工资薪
税法总论 PPT

累进税率,指同一征税对象,随数量的增大,征收比
例也随之增高的税率。 包括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收入级距
税率
1
1000以下
10%
2
1000至2000
20%
3
2000至3000
30%
4
3000至4000
40%
5
4000至5000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二、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 2、无偿性
(1)征税时不需要付任何报酬; (2)征税后不直接返还给纳税人。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二、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 2、无偿性 3、固定性
固定性,指税收课征的依据是税法,国家 在征税之前,就通过法律形式,把应开征的税 种、征税范围、纳税人、征收比例及违法处罚 标准等规定下来,由征纳双方共同遵守 。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什么是税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预先 确定的标准,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1、国民收入分配 2、税收与我们的生活 3、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
我国税收收入、财政收入情况 (单位:亿元)
年度 税收收入总额 增长比例(%)
1994
5070.8
资源 税
财产 税
第二节 税法概述
四、税法的分类 (四)按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分类
直接税
间接税
第二节 税法概述
四、税法的分类 (五)按征税标准分类
从价税
从量税
第二节 税法概述
四、税法的分类 (六)按税收与价格等关系分类
第二节 税法概述
四、税法的分类 (七)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和征管权限,可将税收分为
例也随之增高的税率。 包括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收入级距
税率
1
1000以下
10%
2
1000至2000
20%
3
2000至3000
30%
4
3000至4000
40%
5
4000至5000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二、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 2、无偿性
(1)征税时不需要付任何报酬; (2)征税后不直接返还给纳税人。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二、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 2、无偿性 3、固定性
固定性,指税收课征的依据是税法,国家 在征税之前,就通过法律形式,把应开征的税 种、征税范围、纳税人、征收比例及违法处罚 标准等规定下来,由征纳双方共同遵守 。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什么是税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预先 确定的标准,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1、国民收入分配 2、税收与我们的生活 3、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
我国税收收入、财政收入情况 (单位:亿元)
年度 税收收入总额 增长比例(%)
1994
5070.8
资源 税
财产 税
第二节 税法概述
四、税法的分类 (四)按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分类
直接税
间接税
第二节 税法概述
四、税法的分类 (五)按征税标准分类
从价税
从量税
第二节 税法概述
四、税法的分类 (六)按税收与价格等关系分类
第二节 税法概述
四、税法的分类 (七)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和征管权限,可将税收分为
第六章-税法总论(一)PPT课件

10
第一节 税法概念与特征
❖ 二、税法特征
(一)基本特征
经济性特征:
(1)税法作用于市场经济,直接调整经济领域的特
定经济关系,有助于弥补市场缺陷,节约交易成本,
提高经济效率。
(2)税法能反映经济规律,引导市场主体从事合理
的市场行为,解决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3)税法是对经济政策的法律化,通过保障税收杠
❖ 二、税法特征
(二)引申特征
成文性:税法是规定国民纳税义务的法,是一种侵 权性规范,税法必须采取成文法形式;
强制性:税收具有单方强制性,税法是公法、强制 法,任何机关和个人均不得无法律根据擅自减免税, 也不得任意排除税法的适用;
技术性:在税法的构成要素的设计及税法的实施方 面体现得尤为突出。
经济法作为直接作用于市场经济的法律,既应促进 经济效率提高,推动经济主体各自利益最大化目标 的普遍实现,也应保障经济和社会公平。
23
第三节 税法宗旨与原则
❖ 一、税法的宗旨
经济法(税法)的宗旨:通过协调运用各种 调整手段来弥补传统民商法调整的缺陷,以 不断解决个体的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 兼顾效率与公平,从而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基本人权,调控和促进 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第六章 税法总论(一)
第一节 税法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税法性质与作用 第三节 税法宗旨与原则 第四节 税法效力
1
❖ 什么是税收?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公共职能而凭借其政治权力, 依法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活动或手段。
美国有句名言:“人这一生,只有死神和税吏躲不掉。 虽然美国人为税而起兵独立,但反的并不是税,只是
据、税率等课税等课税要素以及相关的征纳程序的
第一节 税法概念与特征
❖ 二、税法特征
(一)基本特征
经济性特征:
(1)税法作用于市场经济,直接调整经济领域的特
定经济关系,有助于弥补市场缺陷,节约交易成本,
提高经济效率。
(2)税法能反映经济规律,引导市场主体从事合理
的市场行为,解决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3)税法是对经济政策的法律化,通过保障税收杠
❖ 二、税法特征
(二)引申特征
成文性:税法是规定国民纳税义务的法,是一种侵 权性规范,税法必须采取成文法形式;
强制性:税收具有单方强制性,税法是公法、强制 法,任何机关和个人均不得无法律根据擅自减免税, 也不得任意排除税法的适用;
技术性:在税法的构成要素的设计及税法的实施方 面体现得尤为突出。
经济法作为直接作用于市场经济的法律,既应促进 经济效率提高,推动经济主体各自利益最大化目标 的普遍实现,也应保障经济和社会公平。
23
第三节 税法宗旨与原则
❖ 一、税法的宗旨
经济法(税法)的宗旨:通过协调运用各种 调整手段来弥补传统民商法调整的缺陷,以 不断解决个体的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 兼顾效率与公平,从而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基本人权,调控和促进 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第六章 税法总论(一)
第一节 税法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税法性质与作用 第三节 税法宗旨与原则 第四节 税法效力
1
❖ 什么是税收?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公共职能而凭借其政治权力, 依法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活动或手段。
美国有句名言:“人这一生,只有死神和税吏躲不掉。 虽然美国人为税而起兵独立,但反的并不是税,只是
据、税率等课税等课税要素以及相关的征纳程序的
税法总论培训课件

关税的概念与特点
关税是一种对进出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税种。
征收对象具有特定性: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出境的货物 和物品。
关税的特点包括
税收负担具有转嫁性:由于关税是对进口货物和物品征 收的,因此通常由进口商承担税收成本。
07 税法案例分析
增值税案例分析
总结词:增值税是针对商品和服务的增值部分征收的税种, 案例将分析增值额的计算、税率、税收优惠等问题。
1. 个人所得计算: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如何正确计算个人的应纳 税所得额,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
2. 税率应用:将介绍个人所得税的不同税率以及适用范围, 包括分类税率、综合税率等。
3. 税收优惠:将分析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专项附 加扣除、社保免税等。
4. 实际案例:将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过程 和税收优惠的实际应用。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与征收管理
税收优惠
征收管理
个人所得税对一些特定人群和特定事项给予 税收优惠,如对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 得,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对外籍个人取得 的工资薪金所得,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等。
个人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相结合 的征收管理方式,其中源泉扣缴是指由支付 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自行申报是指由纳税人自行向税务机关申报
般纳税人;低税率为13%,适用于一些特定商品和劳务。
增值税的税收优惠与征收管理
增值税的税收优惠
增值税有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如对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对特定行业或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
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包括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和税务稽查等方面。同时,为了防止偷漏税行为,还建立 了相应的税务监管制度。
• 总结词:按照不同的标准,税收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 • 详细描述:按照征收对象,税收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按照
税法第一章税法总论幻灯片PPT

教学内容
三大部分,共14章: 第一部分: 税法原理(第1章) 第二部分:税收实体法(第2-13章)
18种税的税法知识 第三部分:税收程序法(第14章)
教学安排
❖ 本学期共21周: 1-18周(2014.9.1-12.27):上课 19周(2015.1.5-11):答疑 20-21周(2015.1.12-1.25):考试
【例题】下列关于税收法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税法是引起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税法可以 产生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 B.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并不 平等,双方的权利义务也不对等 C.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各级国家税务机关 是税收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之一 D.税收法律关系总体上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 都是由权利主体、权利客体两方面构成
第二节 税法基本理论
❖ 一、税法的原则
❖ (一)基本原则(4个):
1.税收法定原则; 2.税收公平原则;
3. 税收效率原则; 4.实质课税原则
❖ (二)适用原则(6个):
1.法律优位原则
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4.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第四节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由税收实体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 律制度构成。 一、税收实体法体系:由18个税收法律、法规组成, 它们按性质作用分六类
❖ 我国目前税制基本上是以间接税和直接税为双主 体的税制结构。 二、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包括《税收征收管理 法》、《海关法》和《进出口关税条例》等。
法规 (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 有权制定税收部门规章的税务主管机关是财政部、国
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 (6)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地方规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消费税税目税率(税额)表(部分,列举法)
税目
一、烟 1.卷烟 (1)甲类卷烟 (2)乙类卷烟 2.雪茄烟 3.烟丝
二、酒及酒精 1.白酒 2.黄酒 3.啤酒 (1)甲类啤酒 (2)乙类啤酒 4.其他酒 5.酒精
三、化妆品
四、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1.金银首饰、铂金首饰和钻石及钻石饰品 2.其他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
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 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两种。
要更好地理解纳税人的概念,还应该注意 纳税人与负税人、扣缴义务人、税务代理 人、委托代征人之间的区别。
17
纳税人
1.纳税人与负税人 负税人一般是指税收的实际负担者。纳税
人并不一定就是负税人。 2.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 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负有代收代缴、
足社会公共需要 征税的手段——政治权力 征税的客体——社会剩余产品 ✓ 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8
税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税法的定义
税收——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和满足社会 的公共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运用法律 手段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无偿 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法——法律和制度便成了征纳双方的共 同契约,要求征纳双方要共同遵守和履行。
5
1.《税务登记管理办法》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 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均应依法办理税务 登记。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依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生产、 经营活动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法定制度,也是纳税人依法履 行纳税义务的法定手续。税务登记是整个税收征收管理的起 点,也是加强对纳税人控制和管理的基础性环节。因此税务 人员一定要陈伯办理税务登记。只要陈伯办理了税务登记, 那么在依法纳税的同时,也能依法享受税收政策上的帮助和 指导。
过了半年,陈伯突然出现在税务局的服务大厅,向 工作人员主动要求调为起征点以上,按月纳税。原因是 陈伯店门前的公路修好了,走的人和车都多了,店里的 生意就好起来了。陈伯知道,那条路是政府出钱修的, 今天的好日子还是得益于政府啊。
4
引入案例
案例思考: 1.税务人员为什么一定要陈伯办理税务登
记呢? 2.政府修路的钱从何而来呢? ➢ 知识链接
✓ 所得税法,具体指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等;
✓ 财产税法,具体指房产税、遗产税等;
✓ 行为税法,是以某种特定行为的发生为条件, 具体指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
15
税收实体法的基本要素
税收实体法要素主要包括纳税人、征税对 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税收优 惠和违章处理等基本要素。
16
(一)纳税人
二、税法的特点
1.从立法过程看,税法属于制定法 2.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 3.从内容看,税法具有综合性
11
三、税法的适用原则
1.法律优先原则 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4.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 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12
项目二 税收实体法与程序法
13
税法的分类
按照税法内容的不同,可以将税法分为税 收基本法、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和税 收争讼法。
14
一、税收实体法
税收实体法是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 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税收实体法内容主要包括:
✓ 流转税法,具体指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关税等;
税法总论
学习目标
➢ 能力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税收法律的基本构 成内容。
➢ 知识目标
认识税法与税收的基本概念。 了解税收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掌握税收实体法的构成要素。
2
重点与难点
税收与税法的基本概念。 税收实体法的构成要素。 税收程序法的基本内容。
3
引入案例
45岁的陈伯下岗后,在城市的边缘开了一间小小的日 杂店,以补贴家用,刚开始时生意不好,再加上小店门 前那条坑坑洼洼的路又开始动工修建,整天灰尘满天, 生意更加惨淡,他的心情日益沉重起来。有一天,有几 个税务人员到店里去让陈伯办理税务登记证。陈伯一听 就火了,说:“就这破烂生意你们还非要我交税,还让 不让人活啊!”税务人员听后耐心地跟陈伯解释:“陈 伯,根据税法的规定,只要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 税人都要办理税务登记。但是税法也规定,个体工商户 一般在营业额超过一定额度后才缴税的。经过我们的调 查,像您现在的经营状况,没有达到这个额度,所以办 了税务登记,也是不需要纳税的。”陈伯听了似懂非懂 说:“如果不用缴税,那就办吧。”
2.政府修路的钱大部分来源于税收。目前我国90%以上的 财政收入来源于税收。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 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 分配,强制地、无条件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通俗地 说,税收就是国家聚众人之财,办众人之事。
项目一 税法概述
7
一、税收与税法
➢ 税收的几个共同点: 征税的主体——国家 征税的目的——满足国家的财政需要和满
9
TAX
Q: W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Death? A: When you stop paying taxes suddenly.
Q: Why is a tax loophole like a good parking spot? A: As soon as you see one, it's gone.
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18
纳税人
3.税务代理人
税务代理人,是指经有关部门批准,依照 税法规定,在一定的代理权限内,以纳税 人、扣缴义务人的名义代为办理各项税务 事宜的单位或个人。
4.委托代征人
委托代征人,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由税务 机关指派、委托,代税务机关收缴税款的 单位和个人。
19
(二)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亦 称课税客体。
征税对象是一种税收区别于另一种税收的 主要标志,主要解决对什么进行征税的问 题。
20
征税对象
1.征税范围 征税范围也称“课税范围”,是征税对象的具体
界限,表明税收课征的广度。 2.税目 税目即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对征税对象的分
类和具体化,反映每一具体税种的征税范围和征 税广度。税目的两种设置方法: (1)列举法 (2)概括法
消费税税目税率(税额)表(部分,列举法)
税目
一、烟 1.卷烟 (1)甲类卷烟 (2)乙类卷烟 2.雪茄烟 3.烟丝
二、酒及酒精 1.白酒 2.黄酒 3.啤酒 (1)甲类啤酒 (2)乙类啤酒 4.其他酒 5.酒精
三、化妆品
四、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1.金银首饰、铂金首饰和钻石及钻石饰品 2.其他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
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 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两种。
要更好地理解纳税人的概念,还应该注意 纳税人与负税人、扣缴义务人、税务代理 人、委托代征人之间的区别。
17
纳税人
1.纳税人与负税人 负税人一般是指税收的实际负担者。纳税
人并不一定就是负税人。 2.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 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负有代收代缴、
足社会公共需要 征税的手段——政治权力 征税的客体——社会剩余产品 ✓ 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8
税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税法的定义
税收——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和满足社会 的公共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运用法律 手段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无偿 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法——法律和制度便成了征纳双方的共 同契约,要求征纳双方要共同遵守和履行。
5
1.《税务登记管理办法》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 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均应依法办理税务 登记。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依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生产、 经营活动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法定制度,也是纳税人依法履 行纳税义务的法定手续。税务登记是整个税收征收管理的起 点,也是加强对纳税人控制和管理的基础性环节。因此税务 人员一定要陈伯办理税务登记。只要陈伯办理了税务登记, 那么在依法纳税的同时,也能依法享受税收政策上的帮助和 指导。
过了半年,陈伯突然出现在税务局的服务大厅,向 工作人员主动要求调为起征点以上,按月纳税。原因是 陈伯店门前的公路修好了,走的人和车都多了,店里的 生意就好起来了。陈伯知道,那条路是政府出钱修的, 今天的好日子还是得益于政府啊。
4
引入案例
案例思考: 1.税务人员为什么一定要陈伯办理税务登
记呢? 2.政府修路的钱从何而来呢? ➢ 知识链接
✓ 所得税法,具体指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等;
✓ 财产税法,具体指房产税、遗产税等;
✓ 行为税法,是以某种特定行为的发生为条件, 具体指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
15
税收实体法的基本要素
税收实体法要素主要包括纳税人、征税对 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税收优 惠和违章处理等基本要素。
16
(一)纳税人
二、税法的特点
1.从立法过程看,税法属于制定法 2.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 3.从内容看,税法具有综合性
11
三、税法的适用原则
1.法律优先原则 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4.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 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12
项目二 税收实体法与程序法
13
税法的分类
按照税法内容的不同,可以将税法分为税 收基本法、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和税 收争讼法。
14
一、税收实体法
税收实体法是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 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税收实体法内容主要包括:
✓ 流转税法,具体指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关税等;
税法总论
学习目标
➢ 能力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税收法律的基本构 成内容。
➢ 知识目标
认识税法与税收的基本概念。 了解税收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掌握税收实体法的构成要素。
2
重点与难点
税收与税法的基本概念。 税收实体法的构成要素。 税收程序法的基本内容。
3
引入案例
45岁的陈伯下岗后,在城市的边缘开了一间小小的日 杂店,以补贴家用,刚开始时生意不好,再加上小店门 前那条坑坑洼洼的路又开始动工修建,整天灰尘满天, 生意更加惨淡,他的心情日益沉重起来。有一天,有几 个税务人员到店里去让陈伯办理税务登记证。陈伯一听 就火了,说:“就这破烂生意你们还非要我交税,还让 不让人活啊!”税务人员听后耐心地跟陈伯解释:“陈 伯,根据税法的规定,只要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 税人都要办理税务登记。但是税法也规定,个体工商户 一般在营业额超过一定额度后才缴税的。经过我们的调 查,像您现在的经营状况,没有达到这个额度,所以办 了税务登记,也是不需要纳税的。”陈伯听了似懂非懂 说:“如果不用缴税,那就办吧。”
2.政府修路的钱大部分来源于税收。目前我国90%以上的 财政收入来源于税收。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 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 分配,强制地、无条件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通俗地 说,税收就是国家聚众人之财,办众人之事。
项目一 税法概述
7
一、税收与税法
➢ 税收的几个共同点: 征税的主体——国家 征税的目的——满足国家的财政需要和满
9
TAX
Q: W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Death? A: When you stop paying taxes suddenly.
Q: Why is a tax loophole like a good parking spot? A: As soon as you see one, it's gone.
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18
纳税人
3.税务代理人
税务代理人,是指经有关部门批准,依照 税法规定,在一定的代理权限内,以纳税 人、扣缴义务人的名义代为办理各项税务 事宜的单位或个人。
4.委托代征人
委托代征人,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由税务 机关指派、委托,代税务机关收缴税款的 单位和个人。
19
(二)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亦 称课税客体。
征税对象是一种税收区别于另一种税收的 主要标志,主要解决对什么进行征税的问 题。
20
征税对象
1.征税范围 征税范围也称“课税范围”,是征税对象的具体
界限,表明税收课征的广度。 2.税目 税目即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对征税对象的分
类和具体化,反映每一具体税种的征税范围和征 税广度。税目的两种设置方法: (1)列举法 (2)概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