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用营养液及溶液配制方法
简述营养液配置的操作规程
![简述营养液配置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cbb021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f.png)
简述营养液配置的操作规程
《营养液配置操作规程》
一、概述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营养液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来源,营养液配置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操作流程
1. 准备原料:根据所栽种植物的需求,准备好适合的基础营养液,配制好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溶液。
2. 备料准备:准备好容器和搅拌器等所需的器材。
3. 计量配方:严格按照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比例计量原料,并将其分别置于相应的容器中。
4. 混合搅拌:将相应比例的各种营养元素溶液倒入一个大容器中,搅拌均匀至成为目标浓度的营养液。
5. 调节pH值:使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营养液的pH值,如
有必要可使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理想范围。
6. 过滤灭菌:使用滤纸或者高温高压消毒法对营养液进行过滤灭菌处理。
7. 装瓶保存:将处理好的营养液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并密封保存在阴凉通风处。
三、注意事项
1. 配制营养液时,应严格按照各种元素的需求比例进行配比。
2. 在混合搅拌时要充分均匀,确保各种营养元素在营养液中的均匀分布。
3. 配制营养液时,应尽量使用纯净水和优质的原料,避免使用
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水和原料。
4. 在操作过程中,需佩戴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化学药品或产生有害气体。
四、总结
本操作规程是为了保证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并达到最佳生长状态而制定的。
在营养液配置过程中,操作人员务必要细心、认真,确保配制好的营养液符合植物的营养需求,并在使用过程中可有效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实验报告——精选推荐
![实验报告——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568cb33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4.png)
实验报告实验⼀细胞培养室⽆菌环境的建⽴和实验器具的清洗、包装和灭菌⼀、实验原理防⽌污染是决定细胞培养成功的⾸要条件。
由于体外细胞缺乏抗感染能⼒,因此⽆菌技术在细胞培养中显得尤为重要。
⼆、实验⽬的1、通过实验,培养良好的卫⽣观念,确⽴细胞培养的⽆菌意识;掌握细胞培养室的消毒及灭菌⽅法;掌握培养⽤品的⾼温消毒⽅法。
通过细胞培养室和主要设备的⽆菌环境建⽴,逐步掌握⽆菌操作概念。
2、掌握细胞培养室、培养箱和超净台的消毒⽅法;掌握玻璃器⽫、⾦属器械、橡胶制品的清洗、包装和灭菌⽅法。
三、实验材料:细胞培养室环境、培养箱、超净台、边台、紫外线灯、70%酒精等等;玻璃培养瓶、玻璃滴管、⼿术器械、圆筒、铝制饭盒等电动⾼压锅、烘⼲箱、超声洗涤机、酸液及酸缸、纯⽔仪等四、操作⽅法:①、环境消毒细胞培养室环境消毒⽤紫外线灯照射30~60分钟以上才能进⼊其内⼯作。
培养箱箱体内壁和隔板可⽤70%酒精擦拭。
超净台操作野主要⽤紫外线消毒。
②、器械清洗1、玻璃器⽫的清洗:浸泡→刷洗→浸酸→冲洗(详见课件)2、塑料器⽫冲洗反复利⽤塑料器⽫需经清⽔浸泡后流⽔冲洗;流⽔冲洗→晾⼲→2%氢氧化钠浸泡过夜→清⽔冲洗→2~5%盐酸浸泡30min→清⽔冲洗→蒸馏⽔漂洗3遍→晾⼲后包装,以备灭菌。
3、胶塞等橡胶类⽤品的处理新胶塞(含有⼤量滑⽯粉):⽤清⽔冲洗→ 2%NaOH煮沸15min→清⽔冲洗→2~5%盐酸煮沸15min→清⽔冲洗5次以上→蒸馏⽔漂洗5遍以上→蒸馏⽔煮沸10min →倒掉废⽔,余热烘⼲胶塞备⽤(或经101.3 kPa⾼压灭菌);旧胶塞:⽤清⽔浸泡→ 2%NaOH煮沸10~20min →清⽔冲洗→1%盐酸煮沸30min→清⽔和蒸馏⽔漂洗5遍以上→蒸馏⽔煮沸10min →倒掉废⽔,余热烘⼲胶塞备⽤(也可经101.3 kPa⾼压灭菌)。
4、⾦属器械的清洗新购⾦属器械:汽油纱布擦去油脂,清⽔冲洗→酒精棉擦拭,晾⼲;⽤过的⾦属器械:清⽔煮沸消毒→擦拭⼲净→包装好⾼压灭菌消毒。
自制水培营养液的方法
![自制水培营养液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56666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f.png)
自制水培营养液的方法水培是一种通过在水中培养植物的方法,而水培营养液是用来供植物吸收养分的溶液。
自制水培营养液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调配出适合植物生长的营养液。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种自制水培营养液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植物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
植物需要氮、磷、钾、钙、镁、铁、锌、锰等多种元素。
其中氮、磷、钾是植物所需量最大的营养元素,被称为主要营养元素。
钙、镁等属于次要营养元素,虽然所需量较少,但也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
铁、锌、锰则属于微量元素,虽然所需量非常少,但它们仍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这些营养元素的需求,我们可以根据以下比例进行调配:主要营养元素:- 氮: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元素,它在叶片、茎和根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尿素作为氮源,按照每升水中添加5克至10克的尿素。
- 磷: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另一重要元素,它在植物的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使用磷酸二氢钾,按照每升水中添加1克至2克的磷酸二氢钾。
- 钾: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第三个主要元素。
它担任着许多植物代谢过程的重要角色。
我们可以使用硫酸钾,按照每升水中添加2克至3克的硫酸钾。
次要营养元素:- 钙:钙是植物生长所需的次要元素之一,它对植物细胞壁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可以使用硝酸钙,按照每升水中添加1克至2克的硝酸钙。
- 镁:镁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叶片的光合作用中。
我们可以使用硫酸镁,按照每升水中添加0.5克至1克的硫酸镁。
微量元素:- 铁:铁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对叶绿素的形成和植物光合作用起着重要作用。
可以使用硫酸亚铁,按照每升水中添加0.02克至0.05克的硫酸亚铁。
- 锌:锌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在植物的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使用硝酸锌,按照每升水中添加0.02克至0.05克的硝酸锌。
- 锰:锰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在许多植物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培养基制备方法
![培养基制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ed986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a.png)
培养基制备方法
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培养基制备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培养基是用于细菌、真菌或细胞培养的基础营养液,对于科研实验以及生物制药等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与设备
以下是本方法制备培养基所需的主要材料和设备:
- 蔗糖:用作能源供应
- 酵母提取物:提供必要的氮源
- 高锰酸钾:用于抑制细菌污染
- 磷酸二氢钾:提供磷源
- 硫酸镁:提供镁离子
- 氯化钙:提供钙离子
- 水
- 烧杯和容量瓶:用于容量的测量和混合
制备方法
按照以下步骤制备培养基:
1. 首先,将适量的水加入烧杯中。
2. 将蔗糖、酵母提取物、高锰酸钾、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氯
化钙按照给定比例加入烧杯中。
3. 充分搅拌混合,确保所有成分均匀分散。
4. 用过滤器或无菌操作,将培养基转移至无菌容量瓶中。
5. 根据需要,调整pH 值,使用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进行调节。
6. 用无菌蒸馏水将容量瓶中的培养基补满至标定线。
7. 密封,通过高压灭菌器(autoclave)高压灭菌,确保培养基
无细菌污染。
8. 灭菌后,将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即可使用。
结论
通过上述简单的步骤,我们可以制备出一种基础的培养基,适
用于细菌、真菌或细胞的培养。
当然,根据不同的应用和研究需求,
可以调整配方和浓度以满足特定要求。
培养基的制备对于科研实验和生物制药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建议严格按照无菌操作以及实验室安全规范来执行制备过程。
第十二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技术
![第十二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8d7c638a5e9856a57126002.png)
第十二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技术大规模培养哺乳类细胞是生产许多临床和医学上重要生物制品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这些生物制品包括疫苗、干扰素、激素、生长因子和单克隆抗体等,推动了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给医学卫生事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以及新的细胞大规模繁殖培养系统的发展,是构成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
然而,体外大规模繁殖真核细胞要比原核细胞困难得多,如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细胞壁厚,能耐受搅拌,不易破碎,营养要求低,生长条件易于控制,增殖周期短,产品的产量也高,目前国外已用20万L发酵罐进行生产。
而真核细胞膜薄而娇嫩、易碎,对营养要求高,大多数细胞必须贴壁附着生长,更重要的是真核细胞具有原核细胞所没有的功能,能对其分泌产物进行修饰,例如二硫键的形成、糖甲酰化等,使产物具有完整的生物学功能,另外原核细胞经基因工程技术所合成的生物制品,不是分泌型的而是同细胞相结合的,需要破碎细胞,释出产物,再经浓缩、纯化;因后加工过程复杂,而使产品的得率受到损失。
利用真核细胞,可以不断合成和分泌,不断收获,后加工过程也相对简单,而且细胞往往可以重复利用。
因此,利用培养的动物细胞生产的生物制品,仍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实验室常规培养动物细胞的方法是用人工合成培养液加上一定量的小牛血清,将细胞放在不同的容器中进行培养,如微孔板、培养皿以及各种培养瓶等。
一船培养容器的体积很小,最大培养体积为1—2L。
用这种方法培养的细胞所分泌的产物是有限的,无法满足实验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需要。
利用小鼠腹水法繁殖杂交瘤细胞生产各种单克隆抗体;虽然能获得较高浓度的单克隆抗体,一般每只小鼠腹水单克隆抗体浓度在10mg/m1左右,但不易控制动物的批间差异和非特异的小鼠免疫球蛋白,以及潜在感染因子的污染。
单克隆抗体纯度差,分离纯化难度大,成本不低,又不宜用于人体内的诊断和治疗。
因此,不可能作为大规模生产单克隆抗体的主要方法。
应用细胞工程技术,建立大规模细胞培养系统生产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种比较经济可靠的技术。
细胞培养的必备设施、常用器材
![细胞培养的必备设施、常用器材](https://img.taocdn.com/s3/m/4dc90c8305087632311212ce.png)
一、细胞培养的必备设施
(一)无菌实验室 防止微生物污染和有害因素的影响 工作环境清洁、空气清新、干燥和
无烟尘。
(二)超净工作台
(三)恒温培养箱 变通电热恒温培养箱 CO2培养箱
(四)其他设备 倒置显微镜 电热鼓风干燥箱 电子天平 恒温水浴箱 离心机 压力蒸汽消毒器 液氮储存罐
(三)血清
血清必须贮存于–20 ~ -70℃,若存放于4℃, 请勿超过一个月。
一般厂商提供之血清为无菌,不需再无菌过滤。 若发现血清有许多悬浮物,则可将血清加入培养 基内一起过滤,勿直接过滤血清。
瓶装(500ml) 血清解冻步骤(逐步解冻法): 20℃或–70℃至4℃冰箱溶解一天,至室温下全溶 后再分装,一般以50 ml 无菌离心管可分装40~ 45 ml。勿直接由–20℃直接至37℃解冻,因温度 改变太大,容易造成蛋白质凝结而发生沈淀。
二、 灭菌
实验用玻璃血清瓶以铝箔纸包覆瓶盖, 高压蒸汽灭菌121℃, 15 lb, 20 分钟,置 于oven 中烘干。
实验用玻璃pasteur pipet 以干热灭菌 170℃, 4 小时。
吸管、培养瓶、手术器械等置饭盒内高 压蒸汽灭菌121℃, 15 lb, 20 分钟,置于 oven 中烘干。
(3)使用液(1×)配法
取母液甲和母液乙各一份,加双蒸水18份,以 115℃高压灭菌25分钟(以免葡萄糖破坏),置 室温后4℃保存
(二)培养基(维持液、营养液)
目前常用的基础培养液均已商品化,如 RPMI1640,MEM,DMEM,F12等,可 根据培养需求合理选择,主要成分是氨 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离子 及其他一些辅助物质。
(三)橡皮器材(各种瓶或试管的塞子、 盖子)
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46918dd4b9f3f90f76c61b97.png)
实验一动物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用无菌操作的方法将动物体内的组织(或器官)取出,模拟动物体内的生理条件,在体外进行培养.使其不断地生长、繁殖,人们借以观察细胞的生长、繁殖、细胞分化以及细胞衰老等过程的生命现象。
细胞培养的突出优点,一是便于研究各种物理、化学等外界因素对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等的影响;二是细胞培养便于人们对细胞内结构(如细胞骨架等)、细胞生长及发育等过程的观察。
因而细胞培养是探索和指示细胞生命活动规律的—种简便易行的实验技术,同时我们也不可忽略的另一个因素,那就是它脱离乐生物机体后的—些变化。
细胞培养技术目前已广泛地被应用于生物学的各个领域。
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肿痛学及病毒学等为此有必要使学生在细胞培养方面得到一些初步的感性知识,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操作过程,观察体外培养细胞的生长特征,对原代细胞与传代细胞有一个基本概念。
本实验分两次进行.即清洗与消毒和传代细胞的培养与观察。
Ⅰ清洗与灭菌一、实验目的能独立地进行用于细胞培养的各种器皿的清洗与消毒,掌握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和滤过除菌法的操作,了解化学消毒法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清洗与消毒是组织培养实验的第一步,是组织培养中工作量最大,也是最基本的步骤。
体外培养细胞所使用的各种玻璃或塑料器皿对清洁和无菌的要求程度很高。
细胞养不好与清洗不彻底有很大关系。
清洗后的玻璃器皿,不仅要求干净透明,无油迹,而且不能残留任何物质。
如有毒的化学物质,哪怕残留0.1个,也可能影响细胞生长。
灭菌手段的选择十分重要,对不同的物品需采用不同的灭菌方法。
假如选用的方法不对,即使达到了无菌却使被灭菌药品丧失了营养价值、生物学特性或其他使用价值也不行。
以下在每种灭菌步骤中都介绍其使用范围。
三、实验材料、用品材料:无臭氧型紫外灯,微孔滤膜(直径25):孔径为0.22μm,微孔滤膜(直径90):孔径为0.22 μm,过滤器(直径25)。
药品:70%或75%酒精,0.1%新洁尔灭,煤酚皂溶液(来苏儿水),0.5%过氧乙酸,乳酸,37%甲醛,高锰酸钾,NaOH,盐酸,重铬酸钾,浓硫酸(工业),DEPC水[体积分数0.1%的焦炭酸二乙酯(diethylpyroearbonate)]。
细胞培养-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细胞培养-原代培养-传代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c4f3152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8.png)
鼠胎组织细胞原代培养
换液:
全量换液和半量换液
换液时机的选择:
培养液pH值:细胞生长旺盛,代谢产生酸性物质积累增多, pH值下降,营养液酸化变黄,。 细胞状态
细胞换液
细胞传代
细胞传代方法
根据细胞生长的恃点,传代方法有3种。 1.悬浮生长细胞传代 离心法传代:离心(1000转/分)去上清,沉淀物加新培养液后再混匀传代。 直接传代法:悬浮细胞沉淀在瓶壁时,将上清培养液去除1/2一2/3,然后用吸管直接吹打形成细胞悬液再传代。 2 半悬浮生长细胞传代(Hela细胞) 此类细胞部分呈现贴壁生长现象,但贴壁不牢,可用直接吹打法使细胞从瓶壁脱落下来,进行传代。 3贴壁生长细胞传代 采用酶消化法传代。常用的消化液有0.25%的胰蛋白酶液。
红色表示中性pH 黄色代表酸性pH 紫色表示碱性pH
在一些特殊培养液中不含酚红
酚红
水:新鲜配置的三蒸水或去离子水 平衡盐溶液:无Ca2+、Mg2+的缓冲液 PBS:NaCl 8.0 g KCl 0.2 g Na2HPO4.H2O 1.56 g KH2PO4 0.20 加水至1000 ml
01
细胞原代培养
02
细胞换液与传代
03
细胞冻存与复苏
三、细胞培养基本技术
取材:用颈椎脱位法使孕鼠迅速死亡。把整个孕鼠浸入盛有75%乙醇的烧杯中数秒钟消毒,取出后放在大平皿中携入超净台。用消过毒的剪刀在躯干中部环行剪开皮肤,剖腹取出子宫置于无菌平皿中。用消过毒的剪刀剪开子宫,取出鼠胎,剪去头、爪,以平衡盐溶液洗去血污
01
碳酸氢钠 2.0 g
02
03
加三蒸水 至 1000ml, 过滤除菌。
04
调节pH值至7.2
细胞营养液使用方法
![细胞营养液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34e2f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9.png)
细胞营养液使用方法
1.将细胞培养物转移至细胞营养液中,使其与营养液充分混合。
2.依据实验需求,添加适当的培养因子或生长因子。
3.在细胞营养液中添加体积分数为10%的胎牛血清,以提供必要的养分。
4.将混合好的细胞营养液转移至培养皿中,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5.视细胞种类和实验需求调整培养液配方、温度、CO2浓度、氧气浓度等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培养效果。
6.注意培养过程中卫生条件和细胞密度的控制,避免细菌、真菌等异物污染和细胞过度密集造成的细胞死亡。
细胞培养必备知识
![细胞培养必备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8c906ea551810a6f52486c2.png)
常规组织培养法1)初代消化培养法1. 准备:取各种已消毒的培养用品置于净化台面,紫外线消毒20分钟。
开始工作前先洗手、75%酒精擦拭手至肘部。
2. 布局:点燃酒精灯,安装吸管帽。
3. 处理组织:把组织块置于烧杯中,用Hanks液漂洗2~3次,去除血污;如怀疑组织可能污染,可先置于含有青链霉素的混合液中30~60分钟。
4. 剪切:用眼科剪把组织切成2~3毫米大小的块,以便于消化。
加入比组织块总量多30~50倍的胰蛋白酶液,然后一并倒入三角烧瓶中,结扎瓶口或塞以胶塞。
5. 消化:或用恒温水浴,或置于37℃温箱消化均可,消化中每隔20分钟应摇动一次,如用电磁恒温搅拌器消化更好。
消化时间依组织块的大小和组织的硬度而定。
6. 分离:在消化过程中见消化液发混浊时,可用吸管吸出少许消化液在镜下观察,如组织已分散成细胞团或单个细胞,立即终止消化,随即通过适宜不锈钢筛,滤掉尚未充分消化开的组织块。
低速(500~1000转/分)离心消化液5分钟,吸出上清,加入适量含有血清的培养液。
7. 计数:用计数板计数,如细胞悬液细胞密度过大,再补加培养液调整后,分装入培养瓶中。
对大多数细胞来说,pH要求在7.2~7.4范围,培养液呈微红色,如颜色偏黄,说明液体变酸,可用NaHCO3调整。
8. 培养:置于36.5℃温箱培养,如用CO2温箱培养,瓶口需用纱布棉塞或螺旋帽堵塞,纱布塞易生霉菌,每次换液时需要换新塞。
2)初代组织块培养法1. 剪切:把组织小块置于小烧杯或青霉素小瓶中,用Hanks液漂洗二三次以去掉表面血污,吸静Hanks液,用眼科剪反复剪切1mm3块为止。
2. 摆布:用弯头吸管吸取若干小块,置于培养瓶中,用吸管弯头把组织小块摆布在培养瓶底部,小块相互距离以0.5cm为宜,每一25ml培养瓶底可摆布20~30块。
3. 轻轻翻转培养瓶,另瓶底向上,注意翻瓶时勿另组织小块流动,塞好瓶塞,置36.5℃温箱培养2小时左右(勿超过4小时),使小块微干涸。
常用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
![常用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https://img.taocdn.com/s3/m/1d9e2b1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d.png)
常用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细胞培养基是为了在体外维持细胞生长和增殖所设计的一种营养液。
细胞培养基的配方要求提供细胞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和激素,并提供适当的pH和离子平衡。
同时,缓冲液也是细胞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于稳定细胞培养基的pH,维持细胞正常的生长环境。
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细胞培养基配方及缓冲液:1. DMEM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细胞培养基配方:-DMEM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10%火马骅胎血清(FBS)-1%青霉素/链霉素(P/S)-缓冲液:无2. RPMI 1640 Medium (Roswell Park Memorial Institute Medium) -细胞培养基配方:-RPMI1640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10%火马骅胎血清(FBS)-1%青霉素/链霉素(P/S)-缓冲液:HEPES(4-(2-羟乙基)-1-哌嗪乙烷磺酸)溶液,浓度为25mM,用于稳定pH。
3. MEM (Minimum Essential Medium)-细胞培养基配方:-MEM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10%火马骅胎血清(FBS)-1%青霉素/链霉素(P/S)- 缓冲液:盐酸/NaOH缓冲体系,通常用NaHCO3/N-2-羟乙基piperazine-N'-2-乙磺酸(HEPES)缓冲。
4. Hank's Balanced Salt Solution (HBSS)-细胞培养基配方:-HBSS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缓冲液:无5. L-15 Medium (Leibovitz's L-15 Medium)-细胞培养基配方:-L-15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10%火马骅胎血清(FBS)-缓冲液:HEPES溶液,浓度为25mM。
6. DMEM/F12 Medium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 and Ham's F-12 Medium)-细胞培养基配方:-DMEM/F12培养基粉末-对应体积的无菌水-10%火马骅胎血清(FBS)-1%青霉素/链霉素(P/S)-缓冲液:HEPES溶液,浓度为25mM。
病毒的细胞培养
![病毒的细胞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cf526b4410661ed9ad51f3ea.png)
细胞培养的基本概念
传代:细胞在培养器皿中生长一定时间后,被分开接 种到新的培养器皿中。
原代培养:取自体内新鲜组织并置于体外条件下生长 的细胞在传代之前称为原代培养。
二 主要优点
㈠ 研究的对象是活的细胞。 ㈡ 研究的条件可以人为的控制。 ㈢ 研究的样本,可以达到比较均一性。 ㈣ 研究的内容便于观察、检测和记录。 ㈤ 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 ㈥ 研究的费用相对较经济。
5 12h后观察细胞病变,若无明显病变,则每隔3h 观察一次。当有70%细胞发生病变后,将细胞液反 复冻融3次,用吸管反复吹打数次,使病毒完全从 细胞中释放出来
正常形态的鸡 胚成纤维细胞
接毒后发生病变的 鸡胚成纤维细胞
(4)效价测定
某些病毒具有凝集某种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特性,利 用该特性而进行的试验称为病毒的血凝试验。
细胞冻存方法
(1)选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常规传代的方法 将细胞制成悬液并计数,800-1000r/min离心5min ,弃上清。
(2)用细胞冻存液将沉淀重悬,调整细胞浓度至 106-107个/ml,分装于冻存管,注明细胞名称,传 代及冻存日期。
(3)冷冻保存:将冻存管于4℃放置30min,然后 移入-80℃超低温冰箱过夜,再放入液氮罐长期保 存。亦可使用程序降温剂逐渐降温,冻存速度先 为每分钟下降速度1-2℃,当温度达到-25℃时,可 调整下降速度为每分钟5-10℃,温度降至-100℃时 ,再放入液氮罐中长期保存。
(4)细胞生长状况的观察
原理: 应每日或隔日观察一次细胞,及时了解细胞形态
、数量及培养液pH值、污染与否等情况,以便采取相 应的措施处理。
肉眼观察 显微镜观察
(5)细胞的冻存
传代细胞应有充足的冻存储备。 一则防止细胞因污染等原因造成细胞系的绝种。
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
![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9746274b35eefdc8d3334d.png)
紫外线辐射强度化学指示卡
【性能特点】 紫外线辐射强度化学指示卡是利用对波长 253.7nm的紫外线敏感 的化学物质和辅料配成印制油墨,印制在紫外线光敏纸上。将紫外线光敏纸粘贴 在卡片纸中央,在卡片纸的两端分别印上辐射照度为90μW/cm 2 和70μW/ cm 2 的标准色块。 【适用范围】 检测紫外线灯辐射照度( 90μW/cm 2 和70μW/cm 2 )是否达到 使用要求。用于紫外线辐照强度的日常监测,以便了解紫外线灯使用情况和及时 进行更换。 【使用方法】 测定时,打开紫外线灯管 5min待其稳定后,将指示卡置于距紫外 线灯管下方垂直1m中央处,将有图案一面朝向灯管,照射1分钟。紫外线灯照射 后,图案中的紫外线光敏纸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将其与标准色 块相比,即可测知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值是否达到使用要求。指示卡上左右两个标 准色块,表示在规定测试条件下灯管的不同辐照强度值,一个为70μW/cm 2 , 一个为90μW/cm 2 。若测试的30W新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值≥90μW/cm 2 为合 格。使用中的旧灯管,辐射强度值≤70μW/cm 2 ,为不合格。紫外线灯的辐照 强度值≤70μW/ cm 2 时应更换成新灯管。 15
无菌条件
电热干燥箱: 干热消毒(160 ℃ ,2小时), 主要用于玻璃器皿消毒 。
16
无菌条件
滤 器
Zeiss滤器:过滤除菌:大多数培养用液,如 人工合成培养基、血清、酶液等均采用滤过 法除菌
17
针头滤器
18
无菌条件
大容量高压灭菌器
全自动手提式灭菌器
19
无菌条件
实验室安全
层流净化细胞培养室管理规则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鸡胚成纤维细胞制备
![鸡胚成纤维细胞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ecb5959ff242336c1fb95e8f.png)
37℃培养24-48h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可以长成单层,细胞透亮,呈纤维状,细胞膜清晰。 25%胰酶消化液,DMEM营养液,75%酒精棉。 3、正确摆放要使用的器械:保证足够的操作空
5、细胞培养对玻(璃器2皿)洗分涤要散求细严格胞,彻底洗涤后用蒸馏水冲洗,再用双蒸水冲洗,干燥 灭菌后备用。
取9-11日龄的鸡胚,用检卵灯选取血管清楚、活动正常的 鸡胚,置蛋架上,令气室端向上,用碘酒棉消毒蛋壳气室部位。 (2)胚体采集
以镊子击破卵壳气室部位,并除去该部位卵壳。用无菌的 眼科镊子撕开蛋壳气室膜并小心拨开绒毛尿囊膜和羊膜,用弯 镊子夹住鸡胚颈部,移入灭菌的平皿内。用剪刀剪去胚头、四 肢及内脏,用PBS洗去体表血液,移入灭菌小烧杯中。
37℃培养24-48h后液,。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可以长成单层,细胞透亮,呈纤维状,细胞膜清晰。
4、吸除消化液,向瓶内注入PBS数毫升,轻轻转动培养瓶,把残余消化液冲掉。 加入PBS(淹住组织碎块即可),轻摇,静置1-2min,待组织块下沉,吸去上层悬液。 2),以吸管反复吹吸数次,使细胞分散,此时可见生长液混浊,即为细胞悬液。 1、整个过程严格无菌操作 分装后2-4h不可大幅度移动培养瓶,以免影响细胞的贴壁和生长。
鸡胚成纤维细胞元代培养
CEF的培养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体外模拟体内生理环 境,使从体内取出的成纤维组织细胞生存、生长和传 代,并维持原有组织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性。
实验原理
病毒能在易感的组织或单层细胞内增殖,并可产生细胞病变,因此, 细胞培养是病毒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进行病毒性疫苗生产和病毒性 疾病诊断必不可少的工具。原代细胞培养是体外制备细胞培养物的必 经过程,从供体体内取出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接种于培养液中为初次 培养,从初次培养到第一次传代培养为原代培养。本实验以鸡胚成纤 维细胞作为原代细胞,通过细胞培养实践操作,认识和体会原代细胞 的制备方法和影响细胞培养的主要因素,并掌握原代细胞培养的方法。
细胞培养基本技术
![细胞培养基本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b97768b71fe910ef02df80c.png)
消毒
细胞培养的最大危险是发生培养物的细 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污染
常见原因:
操作间或周围空间的不洁 培养器皿和培养液消毒不合格或不彻底
由于有关培养的每个环节的失误均能导 致培养失败,故细胞培养的每个环节都 应严格遵守操作常规,防止发生污染
消毒灭菌方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
紫外线:用于空气,操作台表面和不能使用其它法进行 消毒的培养器皿,30min 湿热(高压蒸气灭菌法):121℃,20min 干烤:160℃, 2 小时 过滤:0.22μm
消化液
蛋白酶作用于与赖氨酸或精氨酸相连接的肽健,除去细 胞间粘蛋白及糖蛋白,影响细胞骨架,从而使细胞分离。 胰蛋白酶液浓度越高,作用越强,但超过一定限度会损 伤细胞。
胰蛋白酶是一种黄白色粉末,用无Ca2+、Mg2+的PBS缓 冲液配制常用的胰蛋白酶液浓度是0.25% 。用滤器过滤 除菌。
胰蛋白酶液消化时间:2-10分钟。 用含血清培养液终止其对细胞的消化作用
细胞系用单细胞分离培养或通过筛选的方法,由单 细胞增殖形成的细胞群,称细胞株。
细胞培养技术的主要优点
㈠ 研究的对象是活的细胞。 ㈡ 研究的条件可以人为的控制。 ㈢ 研究的样本,可以达到比较均一性。 ㈣ 研究的内容便于观察、检测和记录。
㈤ 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
㈥ 研究的费用相对较经济。
BGC-823细胞
无血清培养基的主要研制策略:在基础培养基中补充各 种必需因子,如激素、生长因子 、结合蛋白 、贴壁和 扩展因子 等。 无血清培养基由基础培养基和替代血清的补充成分组成。
1975年,Sato首次成功地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了垂体细 胞株,近20多年来已报道了几十种细胞系在无血清培养 基中成功地生长和增殖。
《溶液培养研究方法》课件
![《溶液培养研究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3882b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c.png)
需求、生长速率等。
微生物基因工程
通过溶液培养技术,可以方便地操 作微生物基因,进行基因转化和表 达分析。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
溶液培养可以模拟自然环境中的微 生物群落,用于研究微生物生态学 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04
溶液培养的研究进展
新型溶液培养技术的研发
可重复利用
营养液可以循环使用,减少了资源浪 费和环境污染。
溶液培养的优缺点
01
02
03
技术要求高
溶液培养需要一定的技术 和经验,以维持营养液的 适宜条件和植物的生长需 求。
成本较高
与土壤栽培相比,溶液培 养需要更多的设备和材料 ,因此成本较高。
对环境条件敏感
溶液培养的植物对环境条 件如温度、光照和湿度等 较为敏感,需要适当的控 制和管理。
溶液培养的优点包括营养液可以精确控制、便于观察和记录等,但同时也存在养分 流失、根系病害等问题。
实验材料和实验设备
实验材料
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蒸馏水、不同成分的营养液配方等。
实验设备
烧杯、量筒、天平、温度计、PH试纸、磁力搅拌器、植物生 长架等。
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
准备营养液配方,按照配方比例配制营 养液,调整PH值和温度。
在动物学领域的应用
动物营养学研究
溶液培养可用于研究动物对不同营养 成分的需求,以及如何优化动物饲料 配方。
动物繁殖与胚胎发育
动物疾病模型
通过溶液培养技术,可以建立动物疾 病模型,用于药物筛选和疾病机制研 究。
溶液培养可以模拟动物体内的生理环 境,用于研究胚胎发育和繁殖过程。
在微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微生物生理学研究
乳鼠心肌细胞培养
![乳鼠心肌细胞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32413c71ddccda38376baf76.png)
大鼠心肌细胞培养一、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一)、试液配制1.DMEM培养液:配制方法同前。
按每90ml 培养液加入10ml 胎牛血清即为10%DMEM 培养液。
2.0.1%胰酶:移取0.5g 胰酶,加入500ml 生理盐水,充分溶解后,调pH至7.2~7.4,过滤除菌后,分装冻存于-20℃。
3.10mmol/L 5-溴脱氧尿苷:(二)、操作步骤1.取1天龄的新生乳鼠,断头处死,固定于泡沫板上;2.应用碘酊及70%酒精常规消毒;3.从左侧肋下缘剪开胸腔,用镊子取出心脏,置入含无血清DMEM培养液的平皿中;4.全部心脏取出后,剪去心房及周围血管组织,移入一干平皿中;5.剪碎,用无血清培养液洗1~2遍后,转移入50ml 离心管中;6.按30~50个心脏加10~15ml胰酶液,于32~35℃,不停搅动150~200rpm,消化15~20min;7.让组织块自然沉淀,上清移入另一离心管中,立即加入等量含10%血清的培养液以终止胰酶的作用。
最初2~3次消化液因含较多的细胞碎片及红细胞,可弃去。
8.组织块可反复加入胰酶消化5~8次,所得细胞悬液在1000rpm离心5min , 弃去上清,沉淀用少量培养液重悬;9.细胞计数后,将细胞稀释成1×106cells/ml的浓度,转移入培养瓶中,30cm2的培养瓶加入5ml ,轻轻摇晃培养瓶,使细胞均匀分布;10.37℃95%空气-5%CO2条件下培养1h,然后轻轻摇动,将未贴壁的细胞转移到新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11.24h后更换含0.1mmol5-溴脱氧尿苷的培养液,以后每2天更换一次培养液。
心肌细胞全部汇合,自主搏动良好即可用于实验。
(三)、注意事项1.心脏是由多种细胞群组成的,心肌细胞约占50%。
决定心肌细胞培养成败的关键是:1)不能污染,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都要注意无菌操作,所用器皿都要严格消毒,所用试液都要预先检验无菌后方可使用。
2)尽量减少非心肌细胞的存在。
生物工程配液方案模板
![生物工程配液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4db1d4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7.png)
生物工程配液方案模板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配制合适的培养基,为生物工程实验提供所需的适宜环境,以满足细胞培养、发酵、基因表达等过程的需求。
二、实验材料1. 蒸馏水2. 葡萄糖3. 酵母粉4. 大豆蛋白胨5. 酵母提取物6. 胰蛋白酶7. 氰化钾8. 磷酸二氢钠9. 硫酸镁10. 不同种类的氮源:氨酸、尿素、硝酸铵等11. 不同种类的微量元素:铁盐、锌盐、锰盐等三、实验仪器1. 电子天平2. 反应釜3. 干燥箱4. 培养箱5. 恒温振荡器四、实验步骤1. 配制基础培养基a. 在1000ml蒸馏水中加入20g葡萄糖,搅拌均匀。
b. 加入10g酵母粉和5g大豆蛋白胨,继续搅拌至完全溶解。
c. 在溶液中加入氰化钾0.5g、磷酸二氢钠0.5g和硫酸镁0.5g,搅拌均匀。
2. 调整pH值a. 使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一般调整到7.0左右。
b. 如果pH值偏高,可以添加少量盐酸或硫酸调节;如果pH值偏低,可以添加少量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调节。
3. 添加微量元素和氮源a. 根据实验需要,加入不同种类的氮源和微量元素。
b. 最常用的氮源是氨酸,需要根据实验需求调整添加量;微量元素一般以铁盐、锌盐、锰盐为主,也需要根据实验需求调整添加量。
4. 混合均匀并灭菌a.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溶液通过过滤器或高温高压的方法进行灭菌处理,确保培养基的无菌性。
b. 灭菌处理后,培养基可存放在4摄氏度冰箱中,待生物工程实验使用。
五、实验注意事项1. 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无菌性。
2. 在调整pH值时需小心操作,避免对人身体造成伤害。
3. 在添加氮源和微量元素时,根据实验需要合理调整添加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4. 灭菌处理时需使用专业设备,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六、实验结果通过本实验的配制,可获得适宜的培养基溶液,用于生物工程实验中的细胞培养、发酵、基因表达等过程,为实验提供所需的适宜环境。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设计的培养基配液方案可以满足生物工程实验中的培养基需求,为后续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培养用营养液及溶液配制方法
1.平衡盐溶液
1.1汉氏液(Hank’s液)
10倍浓缩液每1000ml中含
甲液氯化钠80g
氯化钾 4.0g
氯化钙 1.4g
硫酸镁(7个结晶水) 2.0g
乙液磷酸氢二钠(12个结晶水) 1.52g
磷酸二氢钾0.6g
葡萄糖10g
1%酚红溶液16ml
将甲液与乙液中的各种试剂按顺序分别溶于注射用水450ml中,然后将乙液缓缓加入甲液中,边加边搅拌。
补注射用水至1000ml,用滤纸过滤后,加入氯仿2ml,置2~8℃保存。
使用时,用注射用水稀释10倍,经116℃灭菌15min。
使用前,以7.5%NaHCO3溶液调PH之至7.2~7.4。
1.2依氏液(Earle’s液)
10倍浓缩液每1000ml中含
氯化钠68.5g
氯化钾 4.0g
氯化钙 2.0g
硫酸镁(7个结晶水) 2.0g
磷酸氢二钠(1个结晶水) 1.4g
葡萄糖10g
1%酚红溶液20ml
其中,氯化钙应单独用注射用水100ml溶解,其他试剂按顺序溶解后,加入氯化钙溶液,然后补足注射用水1000ml。
用滤纸过滤后,加入氯仿2.0ml,置2~8℃保存。
使用时,用注射用水稀释10倍,经116℃灭菌15min。
使用前,以7.5%NaHCO3溶液调PH之至7.2~7.4。
1.2依氏液(Earle’s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