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浣溪沙》苏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
●理解词人情感主线。

背诵全词
2、过程与方法:
●理清借景抒发人生哲理层次,体味描写的精妙
●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
●培养乐观旷达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词,进而把握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2、体会词的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邓丽君的《明月几时有》,谈苏轼词的风格导入新课
苏轼及背景介绍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先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

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

他写这首诗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

2、问:“这样的情形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他们心里会怎样?”
“愤懑、抑郁、凄凉。


3、问:“然而苏轼是用何种心态去面对这种艰难处境的呢?”学生沉思中,悠扬的古曲响起,屏幕上出现苏轼的画像及全词内容。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要求:正确、流利。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

要读正确、流利。

教师指名读一读(师点评)。

2、理解词的基本意思。

教师请学生结合注释,注释没有的词语查阅工具书以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重点字词。

(暮雨、尚、休)
3、读词巩固理解。

(学生四人一小组的形式诵读词,并翻译句子。


三、探究词旨
1、全班齐读《浣溪沙》。

2.提问:
A、《浣溪沙》上阂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画面有何特点?(教师请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教师点评补充)
教师:山下小溪边,生长着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干净无泥,黄昏时丝丝细雨中杜鹃在啼叫。

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下阔转入抒怀,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教师:由西流的溪水,联想到人生可以再年轻,不必为人生衰老而叹息。

表现了词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师补充:作者写此词时,正是在政治上失意,生活处于逆境的时候,有这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难能可贵的。

四、小结全词:
“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人上半阙写景,下半阙抒情,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

诗人这种在逆境中昂扬振奋,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他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原因之一。

诗人的这种精神催人上进,发人深省。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上阙写景:清新秀丽
下阙抒情:旷达乐观——豪放
(即景抒情)
七、教学反思:
诗词教学不能脱离对意象的解读。

“意象”包抱“意”和“象”两个方面的内容。

这里的“意”指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

按一般情况说,物是客观存在的,它原本是什么样子,就应当说成什么样子,不能有丝毫的差错,这便是所谓的客观表述。

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这就是古人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因此诗词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配合,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诗词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的世界的,在教读诗词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意象的分析加入丰富的想像和联想对诗词做出多义性的解读并揣摩诗人的情感。

诗词中蕴藏着丰富的精神营养,它对青少年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诗词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语言文化,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民族语言的演变和渊源。

诗词深奥的语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受力和想像力。

诗词想像的思维方式以及诗词审美的再创造性,有助于开发学生创性思维,它的“暗示性”原则,对艺术、通感以及它的绘画,音乐美可以不时刺激学生在心灵迸发审美创造的火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