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少数民族服饰
高山族
民族特色
过去在高山族各支系中普遍存在着身体毁饰 的习俗,如拔毛、凿齿、穿耳、束腹、纹身等。 40年代中期以后,这些习俗逐渐趋于衰退,但其 残余影响还在。
拔毛 指的是拔除体毛,有的支系是男性拔除,有的
高山族民歌颇多采 用自由节拍,规整节拍 中以偶数拍子,特别是 拍最常见。曹地区民歌 也使用拍。高山族民歌 的歌词在形式上有明显 的特点,如儿歌的歌词 多采用连环句法;排湾 民歌常用比喻和含蓄手 法,赛夏矮灵祭祭歌的 词句非常整齐。
高山族的乐器
• 主要有口簧、弓琴、竖笛、鼻笛、 乐 杵、竹筒、铃、裂缝鼓和龟甲等。 现在台 湾高山族音乐有了很大变化,仅就祭典歌 而言,由于祭祀仪式除了收获祭、赛夏矮 灵祭和雅美船祭以外,都已逐渐废除,与之 配合的歌便在生活中消失。
是女性拔除,有的是男女皆拔。男性用竹片夹子拔 掉,女性以细麻线绞拔,有的甚至以火炭燎烧,并 不觉得痛苦。
凿齿 是在十二岁至十六岁时,拔掉左右两个门牙
或两个犬齿。有的直接用小铁棒抵在牙上用石头 敲掉欲拔之牙。有些无拔牙缺齿习俗的支系,愿 将牙齿染成黑色,以黑齿为美。
穿耳 尤以排湾人与阿美人的男子最
丧俗
• 丧葬:高山族人去世以后要给死者穿上生前最喜 爱的衣服,无棺椁,但是有固定的墓地。 泰雅人、 布农人、曹人多行屋内葬,埋尸于死者床下。排 湾人、达悟人行野外墓葬,阿美人将死者埋葬在 屋前后空地,对恶死者,一律就地埋葬。
传统节日
高山族的重要节日有:播种祭(泰雅人,三月下旬 春播结束之日)、平安祭(布农人,四月初四)、 “阿立”祖祭(平埔人,九月十六日)、丰年祭(邹 人、鲁凯人、达悟人等,八月十五日)、竹竿祭(排 湾人,十月二十五日、)、猴祭与大猎祭(卑南人, 十一月)、矮灵祭(赛夏人,十月十一日至十八日) 以及达悟人的飞鱼祭,等等。高山族的传统节庆通 常与祭祀合一。纷繁复杂,台湾当局倡导因繁就简, 调整合并,以上列举的是现在流行的主要节庆。在 节庆期间,除歌舞聚宴外,还增添了体育比赛、文 化展览、游艺活动等。如刺藤球、荡秋千。
台湾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中的图腾崇拜之像
台湾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中的图腾崇拜之像作者:李雪怡来源:《美术文献》2018年第04期[摘要]探究台湾少数民族服饰的奥秘,图腾是其最好的注脚。
服饰是文明的窗口,也是民族精神的外化,而图腾蕴藏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彰显着民族的宗教信仰,饱含着民族对生活的希冀和诠释,远古遗韵馥郁而深厚。
本文分别从台湾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中的蛇形、鸟纹等图腾主题、内容及其反映出的各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进行概括和探讨。
[关键词] 台湾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图腾崇拜中图分类号:J51文献识别码:A图腾是一种具有丰富精神信仰内涵的文化符号,直译为“他的亲属”,是氏族祖先和守护者的标志之一。
图腾崇拜,即发生在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宗教信仰现象,太阳、月亮、森林、河流都可能被赋予神的崇拜。
而人的整个身体体现为一个通天通地的宇宙,头为天,足为地,丹田居于中心。
服饰裹于人的身体之外,实属民族精神的外化。
台湾少数民族服饰上的图腾文化就相当于一本厚重的百科全书,娓娓倾吐着台湾少数民族的历史、社会、文化,成为人们解读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的一把钥匙。
由于各族图腾崇拜的对象不同,造就了台湾少数民族各族服饰的差别。
如今,不同的图腾崇拜在服饰中的显现,成为了不同民族的“标志”或“图徽”。
一、蛇形崇拜鲜明而生动的图腾崇拜物投影在各民族服饰上,使服饰深深地烙刻着本民族的“符号因子”。
高山族中不少族群均有以蛇为其先祖的传说,并以自己是“百步蛇的子民”为骄傲。
对蛇的崇拜现象广泛存在于高山族各个历史发展时期及社会各个阶层。
岑家梧指出:“台湾族(即今高山族)每一社,必有他们祖先起源的历史。
传说,鸟蛇化身而为其社祖者甚多。
”“台湾的排湾人,因拜蛇而刻蛇形悬于屋宇檐下,当属图腾遗意。
”①对于蛇图腾的应用,可进一步追溯到遥远的神话传说以及身处在大自然中的生生之道。
高山族的蛇崇拜因缘有三。
首先,古时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传说:“一个百步蛇在陶壶中孵蛋,在太阳光下陶壶胀大,分裂开来,从中走出一名婴儿。
非遗视角台湾高山族鲁凯族群的传统服饰探究
很多族群差异的。服饰这一最易体现民族特征的形 式
平民的着装比较朴素,不能逾越社会制度。
1 男子服装
鲁凯族群的常服有长袖对襟上衣、黑头 巾、腰 裙 或
短裤、套裤等,盛 装 多 是 刺 绣 华 丽 的 纹 饰 [4]。 色 彩、图
案多运用深、艳对比色,视觉效果强 烈 [5]。男 子 日 常 衣
衣服底布为蓝色在领缘前襟盘肩袖口和侧缝前后边缘处均绣有宽的装饰面上面用黄绿红3色绣出了八角花叶542020年第4期服装服饰????????????????????????????????????????????????????????????????????????????????????????????????????????????????????????????????????????????????????????????????????????????????????????????????????????????????????纹此纹样是鲁凯族群标示度很高的特有纹样
服为头巾、上 衣、腰 裙、皮 雨 衣、鹿 皮 衣、皮 帽、火 药 袋、
鹿皮套裤等 [6]。
1
.1 男子短上衣
选取 2 件具有代表性 的 男 子 长 袖 短 衣 (见 图 1、图
2)都是长袖齐腰,无领,在对襟的左襟边上加饰一宽 10
余厘米的绣花襟边,形成右衽,与清代满族的琵琶 襟 较
类似,
4 粒 扣 子,分 别 系 于 领 部、右 襟 的 左 上 部 和 左 边
纺织科技进展
· 44 ·
2020 年第 4 期
非遗视角台湾高山族鲁凯族群的传统服饰探究
周丽艳
台湾民族
共九个族,分别是:达悟族,旧称雅美族,是台湾岛内惟一原来居住在兰屿岛上的少数民族。
他们可以用整块原木雕刻成小木舟,结网捕鱼更是他们的拿手活儿。
阿美族,是台湾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分布在雾溪以南的花莲、台东地区。
泰雅族,集中居住在埔里以北的山区,人口还不到一万人,却是台湾第二大少数民族。
尚武好战,黥面是泰雅人很特殊的风俗。
女性都擅长织布,织布的技艺是各民族中最精湛的一族。
排湾族,是台湾第三大少数民族,石雕、木雕是他们民族的传统工艺。
赛夏族,分布在新竹、苗栗山区。
该族至今保留着自己最神秘的特殊的祭典“矮灵祭”,每两年举行一次。
邹族,原称曹族,大多数居住在玉山的西南以及阿里山一带。
他们集会的处所中都有部落象征的敌首笼和火具箱,均与战争有关。
用藤竹编篮,制陶及纺织均为女性的工作。
布农族,是台湾各民族居住海拔最高的一族。
布农族祈祷小米丰收时的歌唱,即是享誉世界的“八部合音”,也叫着布农合音。
卑南族,该族分布于台东平原,接受汉化及农耕技术的年代很早。
在社会组织上,会所是他们的政经中心。
鲁凯族,分布在中央山脉的南段。
在原始艺术的表现上,非常优秀和细腻,尤其是女人的织布和男人的木雕。
除了以上九个少数民族部落以外,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知道的邵族,在九族文化村里也有邵族的一席之地。
他的人口极度稀少,是一个仅剩下几百户的民族,但是汉化程度很深。
据说,他们的祖先是春秋、战国时期越人的后裔。
看来古代越国之都绍兴府与邵族有着什么我们至今尚未知晓的关联。
台湾当局正在考虑把他列为第10个少数民族,予以正式承认。
在祖国大陆的许多教科书中,都说中国有56个少数民族,都把台湾的九个少数民族部落统称为“高山族”。
台湾的学者则认为,所谓的“高山族”的称谓,是在“马关条约”后,由侵占台湾的日本殖民统治者强加给台湾少数民族的。
台湾存在着少数民族的族群,这是不争的事实。
依照祖国大陆话语,特别是依照祖国大陆对民族的政治定义严格地来说,台湾的九族,应当称之为九个“部落”,或可称之为九个“族群”。
少数民族介绍——高山族ppt课件
坐标风景
人物
美丽的台湾
神秘而充满魅力的高山族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族(1998年11月更名为 邹族)、鲁凯、排湾、卑南、雅美、阿美9个族群
文化习俗概述
高山族世代相承的传统习俗中,有许多华南古文化的特质, 诸如巢居、公廨、舟楫、杵臼、木鼓、生食海产、嗜槟榔、 嚼米酿酒、竹筒饮酒、跣足、蹲踞、木雕、猎头、祭祀、 巫术、太阳与蛇和鸟崇拜、祖先崇拜、洪水神话、射日神 话、连名制度,等等。
魅力十足的少数民族 高山族
台湾原住民——高山族
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 2008年,总人口为494107人。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 江省等沿海地区。高山族聚居地区主要在台湾中部山区、 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大体 可分为泰雅、邹、排湾三种语群。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 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 传说和民歌等。
阿美人在做肉菜时,喜把肉切成块,插上竹签,煮好后放 在一个大盆里,全家人围在盆边,每个人用藤编小篮盛饭, 共用一勺舀菜,一手抓饭,一手取肉吃。在插秧季节,他 们喜到水田里捉小青蛙,带回家中用清水洗净,煮熟即吃。 阿美、泰雅等族人有的也吃捕来的生鱼。
节日习俗
重要节日
高山族的重要节日有:播种祭(泰雅人),(三月下旬春 播结束之日)、平安祭(布农人,四月初四)、“阿立”祖祭 (平埔人,九月十六日)、丰年祭(邹人、鲁凯人、达悟人等, 八月十五日)、竹竿祭(排湾人,十月二十五日、)、猴祭与大 猎祭(卑南人,十一月)、矮灵祭(赛夏人,十月十一日至十八 日)以及达悟人的飞鱼祭,等等
台湾撒奇莱雅族服饰特征解析
第54卷第11期Vol.54, No. 11 2017 年11 月N o v.,2017设计与产品DOI: 10.3969/j.issn.l001-7003.2017.11.010台湾撒奇莱雅族服怖特征解析徐强(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福州350108)摘要:台湾撒奇莱雅族服饰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鲜明,呈现出特有的民俗风情、审美情趣、文化底 蕴。
为了给设计师提供可借鉴的设计思路,并能够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台湾撒奇莱雅族服饰形制为研究对象,运用民俗文化的理论研究方法进行调研,结合撒奇莱雅族服 饰典型图片,对该族服饰的历史记忆、民族融合、传统思想、环境因素的成因进行分析,阐述该族服饰 的阶级体现、祖先崇拜、崇尚自然、源于生活、男女平等的文化内涵。
研究新兴的撒奇莱雅族服饰特 征,对保护和传承该族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台湾撒奇莱雅族;民族服装;服装形制;款式结构;文化内涵;传承中图分类号:TS941.742.8;K892.23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7003(2017)114056-07 引用页码:111201 Research on costume characteristics of Sakizaya tribe in TaiwanXU Q iang(Faculty of Clothing and Design,Minjiang University,Fuzhou 350108,China)A b stra c t:The clothing of Taiwan Sakizaya tribe has regional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and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 folk customs,aesthetic taste and cultural background.In order to provide the designer with referential design train of thought,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stume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y,the clothing shape of Sakizaya tribe was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method was used to research the folk culture.Meanwhile,typical images of Sakizaya tribe clothing were combined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historical memory,ethnic fusion,traditional thoughts,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In addition,cultural connotations such as class reflection,ancestor worship,advocation of nature,stemming from life,and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were expounded.Researching Sakizaya clothing characteristics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the culture.K ey w o rd s:Taiwan Sakizaya tribe;folk costume;clothing shape;style and structure;cultural connotation;inheritance台湾撒奇莱雅族世居在中国台湾东部的花莲平 原,立雾溪以南木瓜溪以北,包括花莲县新城乡、花 莲市和吉安乡三个地区,人口一万余人。
传奇的撒奇莱雅
与 清 军 发 牛 多 次 大规 模 武 装 『 f f 炎 ,最 为 有 名 的 一 次 是撒 奇 柴雅 族 群 遭 人举 屠 杀事 件 ,电称 “ 加礼 宛 书什 ” 。
的 奇 莱 原 。 花 莲 古 称 “ 奇莱” ,是
“ S a k i r a y a一撒 奇 菜 雅 ”的 谐 音 ,“ 撒 奇 莱 雅 ” 是 阿 美 族 群 中 一 个 支 系的 名 称 ,世居 花 东纵 北 端 ,所 以 此 地 就 以 奇莱 命 名。 撒 奇 莱 雅 族 群 有 5个 部 落 , _ 丰
刑 ,其 妻 亦 } 皮处 以 人 圆术 辟 体 的
东E 1 I J 叟公 ・ 1 1 探会队 曾 撤 舒莱 雅 族群
件地 探测 出 矿 ,许 多次 派 兵进 逼 , 与搬 舒莱雅 人发, 冲 突。 到 了 清 朝统 治I I 、 J ‘ 期 ,撤 奇 装雅 族 胖 已 取 得 了奇 莱
日圈
海祭 花 莲 的 东 海 岸 多 数 都 是 礁 岩 地
当局 终 于 承 队 其 为 第 l 3个 被 “ 正名”
的台湾 少数 民族 族群 。
全幸福 。
第二天 ( mi t wa y ): 开 始 进 入 播 种 期 ,每 一 户都 要 请一 位 祭 司至 家 中
祭拜祖 灵 ( o d i t n o ma ma a t o i n a ) , 祈 求祖 先保 佑丰 收 。
柯领域 ,
时 ,撒 奇 柴 雅 族 群 就 唇 住 在 此 地 , 属J 台 湾北 邮 及' L刻 骨铭 心 , 所 以选择 隐姓 埋 名。口据时 期 , 门本人 埘台湾 少 数 民族进 行 划分 时 , 把他们l J I 为 rI 5 l l f 荚族 群 ,依地 理 归 类
云南的少数民族服饰都有哪些特点
云南的少数民族服饰都有哪些特点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拥有 25 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而绚丽的服饰文化。
这些服饰不仅是民族身份的象征,更是民族历史、文化和审美观念的生动体现。
彝族的服饰可谓丰富多彩。
彝族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还会缠包头。
而彝族女子的服饰则更加多样,她们大多戴鸡冠帽,上衣有领口袖口绣花的大襟右衽长衫,外套坎肩,下身着长裤,并系围腰。
在图案方面,多以虎纹、火焰纹等为主要元素,色彩鲜艳且对比强烈,展现出彝族人民的热情奔放。
白族的服饰注重色彩的搭配和细节的处理。
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穿黑领褂,下着白色或蓝色长裤,头缠白色或蓝色包头。
白族女子的服装则以白色、粉色为主色调,上衣多为右衽大襟衣,外罩坎肩,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或白色宽裤,脚穿绣花鞋。
其服饰上的刺绣图案精美,常常以花卉、蝴蝶等为主题,给人以清新雅致的感觉。
哈尼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包头。
哈尼族女子的服饰则更为复杂,上衣通常是无领右襟衫,下着长裤或裙子,腰间系彩色的腰带。
她们的头饰也非常独特,有的会佩戴银饰,有的则用彩色的布巾包裹头发。
哈尼族服饰的图案多反映了其农耕生活,如梯田、稻穗等。
傣族的服饰轻盈秀丽。
男子多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多用白布、水红布或蓝布包头。
傣族女子则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把她们的身材衬托得更加婀娜多姿。
傣族服饰色彩明快,多以金色、银色为装饰,展现出傣族人民的优雅气质。
傈僳族的服饰简洁实用。
男子通常穿长衫,腰间系腰带,头戴包头。
女子的上衣为右衽短衣,下身着长裙或长裤,佩戴彩色的珠串和耳环。
傈僳族服饰的图案多为几何图形,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简洁认知和独特审美。
佤族的服饰以黑色为基调。
男子多穿无领短衣,下着宽裤脚长裤,用黑布或红布包头。
佤族女子的服装则相对较为鲜艳,上身穿短衣,下着筒裙,佩戴银项圈和手镯。
佤族服饰上的图案常常与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有关。
十种少数民族服饰的介绍综述
十种少数民族服饰介绍1、壮族服饰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
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彩,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斓。
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
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
穿宽大裤,短及膝下。
有的缠绑腿,扎头巾。
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
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
劳动时穿草鞋。
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
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
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
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
在边远山区,壮族妇女还穿着破胸对襟衣,无领,绣五色花纹,镶上阑干。
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干。
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
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
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
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
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
2、傣族服饰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
富于热带、亚热带旖旎风光的傣族服饰,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
傣族男子一般喜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多用白布、永红布或蓝布包头。
妇女服饰,因地区而异。
德宏一带傣族妇女,婚前多穿浅色大襟短衫,下穿长裤,束一小围腰,婚后穿对襟短衫,花色或黑色统裙。
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白色、绊色或天蓝色等紧身内衣,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衫,下身多为花色长统裙。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_台湾高山族
台湾高山族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人口为40万左右,是我国台湾最早居民的后裔。
主要分布在台湾本岛的山区和东部沿海纵谷平原及兰屿上。
此外,在祖国大陆上还有少数高山族同胞,散布在上海、北京、武汉、福建、南京和山东、安徽等地。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
高山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
高山族内部语言差别比较大,但都有共同的基本特点,都属于多音节的没有声调的胶着语。
由于居住地区和语言的不同,高山族内部有阿美、排湾、泰雅、赛夏、布农、曹、雅美、鲁凯、卑南和居住在平原、丘陵地带的平埔人等不同名称。
关于高山族的民族来源,说法不一,主要有:土著居民说、西来说、南来说和多源说,总体认为高山族来源多源说似更接近于事实。
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古越人的一支。
自汉族居民移居台湾后,原住民族分化为两部分:一部分定居平原,与汉族融合,称为平埔人,另一部分仍定居于山区,受汉族影响较少,至今保留着原住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特点,现在所说的高山族,一般指这一部分少数民族。
高山族这一民族称谓,是1945年后中国人民对台湾少数民族的统称。
它包括了“雅美”、“阿美”、“赛夏”、“泰雅”、“布农”、“曹”、“排湾”、“卑南”、“平埔”等称谓的人。
由于居住地区不同,语言、习俗、服饰等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台湾,高山族人只占2%左右,但却是台湾最早的居民。
大约从3万年-1.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台湾台南“左镇人”就移至台湾。
从那时起,高山族的先民就居住在祖国的宝岛上。
高山族的族源主要来自大陆东南沿海一带古越人的一支,又融合了少数来自菲律宾群岛和琉球群岛的居民。
至今高山族人仍然保留着一些本民族的特色,如黥面、凿齿、穿耳等习俗。
高山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水稻、小米、芋头、红薯等。
居住在平地的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生产水平大致与汉族相同。
居住在山区的大多经营粗放的农业并兼事狩猎。
兰屿上的雅美人,在水田里种植水芋,并以此为主要食物。
捕鱼在他们的经济生活中也占重要地位。
中国各民族的服装展示
中国各民族的服装展示阿昌族阿昌族聚居于云南。
男子穿对襟上衣,黑色长裤,未婚男子缠白色包头,已婚青壮年男子缠藏青色包头。
妇女穿窄长袖对襟衫,下着裙。
未婚女子梳辨盘于头顶,已婚妇女束髻,缠高耸的包头。
妇女喜戴各种银饰。
白族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那里苍山洱海风景秀丽,民族文化较为发达。
白族男女均上着衣、外套领褂,下着裤。
服装颜色的搭配简单鲜明,对比协调。
白族人民崇尚白色。
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甚至裤子都喜用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保安族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
保安族男子,穿白布衫,外套青布坎肩,下穿深色长裤,头戴白或黑色圆顶帽,在节日里穿长袍。
女子穿色彩艳丽的衣裤,上衣为刚过双膝的有花边的大襟袄,外套坎肩,戴头盖,也戴礼帽布朗族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
布朗族男子上穿青布圆领长袖对襟或大襟衣,下着宽脚裤。
妇女上着紧身短衫,下着筒裙,也有着长裤的。
名地妇女均喜欢戴银饰布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
布依族男子常穿短衣长裤,盛装时着长衫,戴瓜皮帽朝鲜族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
其文化与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朝鲜族男子的上衣为斜襟、宽袖,前襟有飘带,他们还喜欢穿“背褂”(坎肩)和灯笼裤,这种裤子很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
妇女多穿短衣长裙,上衣与男子相似,只是更加短小。
达干尔族主要聚居在嫩江两岸,在东北诸民族中,是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与外界经济文化接触和交流较多的民族之一。
达干尔族的服装式样以袍式为主,为便于骑马,袍前后两面开衩。
男装以皮质为主,女装以棉布居多。
傣族傣族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擅长农耕和水稻种植。
傣族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岛诸国文化。
傣族男子多穿圆领大襟或对襟小衫,下着长裤,白布或蓝布包头。
妇女穿长筒裙和短衫,梳各种发式。
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和大象,常将孔雀和大象的图案编织在衣物上。
东乡族居住于甘肃省临夏东北部。
介绍高山族
5号 黄琰卓
高山族(宝岛原住民),居住在台湾省的少数民族。 主要居住在台湾省台湾本岛的山地和东部沿海纵谷 平原以及兰屿上。台湾当局称之“山地同胞”,简 称“山胞”;又称“原住民”、“山地人”。因地 区、语言的差异,内部有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 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1998年11 月更名为邹人,下同)、赛夏人和达悟人(旧称雅 美,1998年更名达悟,下同)等之别,现已确认的 共有13个族群,此外尚有10多万已被汉化的平埔人。 平埔人历史上包括10个族群,他们散居在台湾西部、 北部、西南部平原与沿海,长期与汉族杂处、通婚, 较早接受汉族文化,至19世纪以后已基本与汉族融 为一体。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还有 4461人散居祖国大陆东南沿海。高山族有自己的 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无文字。不同 地域的高山族使用不同的语言。 主要从事农业和 渔猎业 。
台湾高山族早期多以小米、蕃薯为主食,食皆
用手。后来,随着大陆移民的增多,逐渐吸收 了汉民族的饮食方式,改用筷子,大米逐渐成 为主食。不过,不少高山族部落仍保留着不少 传统的特色,如兰屿的雅美族的吃鱼有男女之 别限制。高山族人喜 欢饮酒,其用小米所酿制 的酒,也呈现出特有的饮酒文化。
高山族在古代以裸为美。仅以幅布遮阴, 毛皮围腰。但接触汉文化以后,逐步形成男 穿长衫女着裙,讲究服饰美。衣服除兽皮、 树皮外,多用自织麻布并加彩纹装饰。男子 衣饰类型,北部常见无袖胴衣、披衣、胸衣、 腰带;中部常见鹿皮背心、胸袋、腰袋、胸 衣、黑布裙;南部常见对襟长袖上衣、腰裙、 套裤、黑头巾等。女子衣饰类型包括短衣长 裙和长衣短裳。雅美人服饰简单,男子以丁 字布遮下身,上穿背心;女子通常上穿背心, 下着筒裙,冬天以方布裹身。
台湾风俗文化礼仪
台湾风俗文化礼仪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海域。
很多朋友第一次去台湾旅游前会问到,台湾的风俗文化是怎样的?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台湾风俗文化,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风土人情衣饰以往乡村男女多穿汉服。
中年以上的妇女喜着长衫,或短衣短裤;老年人喜着青黑色衣衫或香云纱;日本统治时期西装革履开始流传到乡村,几十年来已相当普及。
城市妇女有的穿旗袍等民族服装。
目前,青年人多穿西装或港衫西裤。
乡村男女则常戴斗笠或裹毛巾,以蔽风日。
饮食台湾居民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食。
节日喜庆时,多用鸡鸭等丰盛酒菜宴请客人。
台湾居民都嗜酒,祭祀神明,宴请客人,必备良酒。
秋冬之际,多以中药炖煮动物性食品以提神补身。
菜肴多用味精、砂糖等调味。
酒楼饭店经营川粤、京、津、苏、浙、湘、闽等地风味饭菜。
高山族同胞目前生活水平还较低,有些仍以芋头、甘薯为主食。
居住台湾的房屋造型,大体可分为中、西、日式三种。
中式为平房,多是闽南式样,有一条龙、辘轳把、三合院、四合院等。
以浊水溪为界,农村村落,北部为散居型,南部为聚居型,大多建在山凹近水处,以避风沙。
西式多是楼房,从前都是砖造,近年来大多改为钢筋水泥。
日式则在平房内铺以榻榻米。
市镇房屋多属西式,随着近年来工商业的发展,新式公寓住宅迅速增加,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住房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仍有许多人居住在简陋斗室。
交通目前,台湾最普及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摩托车。
近些年来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的数量增加,比较方便,私人汽车大量增多。
出租汽车普遍于市镇。
有不少的客车备有冷气。
但大部分农村地区仍交通不便,河流多的地方尚需帆船、舢板,山区无路可走,只能沿山路登攀跋涉。
风俗文化文化台湾人普遍使用汉语普通话和繁体中文,另外比较常见的语言为闽南语、客家语和台湾高山族语言。
由于台湾当局和民间重视英语教育,且台湾曾长期沦为日本殖民地,深受日本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贻害,许多台湾老人普遍可使用日语,所以常见使用外国语言为英语与日语。
海南黎族与台湾高山族服饰之比较
海南黎族与台湾高山族服饰之比较周菁葆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对海南黎族与台湾高山族的贯头衣、徒跣、文身、缠发、尚黑、椎结、鸟图腾、戴藤帽等服饰现象作了比较与分析,得出结论:黎族与高山族服饰文化虽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不同地域的典型风格,但至今仍有许多相似之处,其渊源则是来自古代百越文化的现代遗存。
关键词:黎族;高山族;服饰;比较中图分类号:TS941.74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751(2008)01-0039-04黎族与高山族服饰文化虽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不同地域的典型风格,但从比较中发现,黎族与高山族服饰文化至今仍有许多相似之处,其渊源则是来自古代百越文化的现代遗存。
一、贯头衣这种服饰,黎族叫“桶裙”,又叫“黎裙”,“黎桶”。
《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中记载说:黎人“贝布为衣,两幅前后为裙……用贝棉纺线,以色彩网成圈券,从头穿下,至腰结住为裙,名曰黎充”①。
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人语》中载:黎人“妇女率著黎桶,以布全幅,上与下紧连,自项至胫不接续,四围合缝”②。
这种“贯头衣”形式,于高山族泰雅人则称作“努库司”,又叫“替瓦延”③,也是一种无领、无袖的“贯头衣”服饰。
此外,高山族中的赛夏人和北部阿美人的“无袖胴上衣”,长的叫“鲁靠司”,短的叫“拉当”,也是一种“贯头衣”形式。
黎族和高山族的“贯头衣”,正是先秦百越系统民族的服饰。
据《太平御览》中引《异物志》记载:“穿胸人,其衣则缝布二尺,幅合二头,开中央,以头贯穿胸不突穿”④。
这里所指的“穿胸人”,只是指穿衣服时“以头贯穿”之人。
又如:《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记载:“邑豪岁输布贯头衣二领”⑤。
另外,在《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中也有记载:南平僚“妇人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名曰通(桶)————————————①《古今图书集成》卷1391。
②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人语》卷7。
少数民族介绍高山族(课堂PPT)
坐标风景
15
16
17
18
19
人物
20
21
22
美丽的台湾
神秘而充满魅力的高山族
23
阿美人在做肉菜时,喜把肉切成块,插上竹签,煮好后放
在一个大盆里,全家人围在盆边,每个人用藤编小篮盛饭,
共用一勺舀菜,一手抓饭,一手取肉吃。在插秧季节,他
们喜到水田里捉小青蛙,带回家中用清水洗净,煮熟即吃。
阿美、泰雅等族人有的也吃捕来的生鱼。
4
节日习俗
重要节日
高山族的重要节日有:播种祭(泰雅人),(三月下旬春 播结束之日)、平安祭(布农人,四月初四)、“阿立”祖祭 (平埔人,九月十六日)、丰年祭(邹人、鲁凯人、达悟人等, 八月十五日)、竹竿祭(排湾人,十月二十五日、)、猴祭与大 猎祭(卑南人,十一月)、矮灵祭(赛夏人,十月十一日至十八 日)以及达悟人的飞鱼祭,等等
如泰雅族,赛德克族。
最特别的传统是,女孩子到了18岁就要由族里德高望重的 老人为她纹面绣身,目的是保护女孩子不被外族部落的人 抢走,在她们眼里,纹路越多越复杂,人越漂亮
。 据说,从不同的面纹图案,当地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妇女
居住的地方,是某个部落或民族的。
9
关于纹面的由来,说的原因各不相同,又似乎都有理。 第一个说:妇女纹面是美的象征,不纹面的姑娘,以后是 嫁不出去的; 第二个说:纹面可以避邪(不明白男人为何无邪可避?) 第三个说:作为区别各个氏族或家族部落的标志; 第四个说:防止北方察瓦龙藏族土司抢逼独龙女。
12
民族艺术
文学
(丰富多彩,古拙质朴的歌谣、神话、传说以及故事等,)
舞蹈
(歌谣既有反映农耕、渔猎、采集等各种生产活动,又有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少数民族——高山族服饰文化
高山族是居住在台湾省的少数民族。
因地区、语言的差异,内部有阿美人、泰
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
曹人、赛夏人和雅美人等之别。
高山族传统服饰色彩鲜艳,以红、黄、
黑三种颜色为主,其中男子的服装有腰裙、
套裙、挑绣羽冠、长袍等,女子有短衣长
裙、围裙、膝裤等,除服装外,还有许
多饰物,如冠饰、臂饰、脚饰等,以鲜
花制成花环,在盛装舞蹈时,直接戴在
头上,非常漂亮。
因为在台湾高山族看
来,饰物不但美观,而且还是一种身份
的象征。
高山族不同族群的服饰各有特
色。
如排湾男人喜欢穿带有刺绣的衣
服,用动物的羽毛做装饰物,女子盛
装有花头巾、刺绣长衣、长袍;阿美
人有刺绣围裙,男人有挑绣长袍、红
羽毛织披肩;布农男人以皮衣为主,
女子有缠头巾、短上衣、腰裙;卑南
人以男子成年和女子结婚时的服装
最为华丽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