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管理制度流程
静脉输液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静脉输液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引言静脉输液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手段,它通过将药物或溶液以静脉途径输送到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补液、营养支持等目的。
然而,静脉输液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严格遵守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二、静脉输液的基本原则1.输液液体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输液液体,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等。
2.输液速度的控制: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药效要求,控制输液的速度,避免药物过快或过慢输注。
3.输液管路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输液管路和接头,确保输液的顺畅和安全。
4.输液部位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避免损伤静脉或引起感染。
三、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制度1.输液前的准备工作:医务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前应仔细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和医嘱内容,确保输液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输液操作的规范性:医务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要求,确保输液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3.输液后的监测工作:医务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后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液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四、静脉输液的管理流程1.临床医师开具输液医嘱,明确患者的输液内容、剂量、速度等要求。
2.护士核对医嘱内容,准备输液器材和药物。
3.护士根据医嘱进行静脉穿刺,接入输液管路,开始输液。
4.输液过程中,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随时调整输液速度或处理异常情况。
5.输液结束后,护士及时记录输液情况和患者的反应,并向医生汇报。
五、总结静脉输液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应该严格遵守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医务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应加强对操作规程和操作要求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输液医护人员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总则为保障患者输液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护人员操作行为,特制定本制度及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及流程适用于我院所有从事输液工作的医护人员。
三、岗位职责1. 输液医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2.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确保输液安全。
3. 认真核对患者信息、药物、输液器等,确保准确无误。
4.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输液反应。
5. 良好与患者沟通,解答患者疑问,提高患者满意度。
四、管理制度1. 输液前准备(1)核对患者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床号等。
(2)核对医嘱,确认输液药物、剂量、浓度、滴速等。
(3)检查输液器、注射针等输液用品,确保质量合格。
2. 输液操作(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戴好口罩、手套,保持手部清洁。
(2)选择合适的静脉,做好皮肤消毒。
(3)正确连接输液器,调整滴速。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 输液后处理(1)拔针后,妥善处理输液用品,做好消毒工作。
(2)观察穿刺部位,确保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3)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输液注意事项。
4. 输液反应处理(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输液反应及时处理。
(2)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痛苦。
五、流程1. 输液前准备(1)核对患者信息、医嘱、输液用品。
(2)选择合适的静脉,做好皮肤消毒。
2. 输液操作(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戴好口罩、手套。
(2)正确连接输液器,调整滴速。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 输液后处理(1)拔针后,妥善处理输液用品,做好消毒工作。
(2)观察穿刺部位,确保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3)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输液注意事项。
4. 输液反应处理(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输液反应及时处理。
(2)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痛苦。
输液管理制度
输液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内输液活动,减少输液相关的医疗意外及医疗纠纷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和医生治疗的效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各临床科室输液操作人员。
第三条输液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科学规范、便捷快速、经济合理”的原则。
第二章质量要求第四条高品质输液器材:医院必须配备并使用合格的高品质输液器材,如输液管路、注射器、输液瓶、针头等。
第五条注射液品牌:优先使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优质注射液,次之使用经过正规渠道采购的注射液。
第六条输液设备管理:医院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对输液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
第三章管理流程第七条输液配制:输液配制必须由具备相关资格证书的医务人员进行,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
第八条输液质控:对于每一瓶输液液体,抽取样品进行质控检测,确保质量合格。
第九条输液记录:每一次输液操作必须填写相应的记录表格,包括患者信息、输液剂量、输液时间等。
第十条输液监测:管理员工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和标准对正在输液的患者进行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
第四章应急处置第十一条输液过敏:若患者出现输液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液,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时应对并采取相关治疗措施。
第十二条输液漏液:若发现输液过程中出现漏液现象,需及时更换输液器材。
第十三条输液反应:对于出现输液反应的患者,应立即停止输液,评估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五章风险防范第十四条输液观察台:每个病房至少设有一个输液观察台,配备有医疗监护仪、急救设备等。
第十五条输液护理人员:必须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十六条输液教育: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输液相关知识宣教,提高患者和家属的自我监测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六章处罚责任第十七条针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根据医院相关管理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扣除奖金、记过、停职、解雇等。
第十八条对于因违反本制度而造成患者损失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赔偿患者的损失。
门诊输液日常管理制度
门诊输液日常管理制度一、引言门诊输液是医院门诊部门常见的治疗手段,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给予患者药物和营养物质,以帮助恢复患者的健康。
由于门诊输液需要专业的护士来进行操作,因此门诊输液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建立门诊输液日常管理制度,规范门诊输液操作流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二、门诊输液操作流程1. 门诊输液医嘱的审核(1)接受门诊医生的输液医嘱后,护士应当仔细审核医嘱内容,确认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输液方法等是否符合要求。
(2)对于每位患者的输液医嘱,护士应当及时录入到系统中,并保留好书面记录备查。
2. 输液前患者的评估(1)护士在进行门诊输液前,应当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过敏史等,以确保输液的安全性。
(2)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当及时报告医生,看是否需要调整输液方案或进行特殊处理。
3. 输液设备的准备(1)护士在准备输液设备时,应当先检查输液管、针头、输液瓶等设备是否完好,避免使用损坏的设备。
(2)进行输液前,护士应当确保输液管的通畅性,避免出现气泡或堵塞等情况。
4. 输液操作的规范(1)护士在进行门诊输液时,应当遵循“五查五正确”的原则,即查明患者、查清药物、查看药物、查验输液器具、查对用药,确保输液操作正确无误。
(2)注射药物前,护士应当先进行雾化处理或涂抹麻醉剂,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5. 输液后的监测(1)护士在输液过程中应当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不间断监测,包括体温、脉搏、呼吸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输液结束后,护士应当对患者进行评估,检查输液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等情况,确保输液的安全性。
6. 输液记录的完善(1)护士在进行门诊输液时,应当及时记录输液的时间、剂量、次数等信息,并将记录整理保存在患者的病历中。
(2)对于早晚班交接班期间的输液情况,护士应当及时交接记录,避免信息遗漏或错误。
三、门诊输液管理制度的执行1. 护士的培训与考核(1)医院应当定期组织门诊输液操作的培训课程,包括输液操作技能的培训、安全知识的普及等,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
静脉输液使用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使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静脉输液管理,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目的1. 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流程,确保输液安全。
2. 提高医护人员对静脉输液风险的认识,加强风险管理。
3. 保障患者权益,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静脉输液治疗活动。
四、组织管理1. 成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负责本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
2. 静脉输液管理小组成员由医疗、护理、药学、设备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五、制度内容1.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1)评估患者病情和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输液方式。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输液用具的安全。
(3)正确配置药物,遵守给药时间和剂量。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输液反应。
(5)定期更换输液部位,预防静脉炎。
(6)正确处理输液完毕后的用具,确保医疗安全。
2. 输液安全管理(1)加强医护人员对输液风险的认识,提高安全意识。
(2)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输液操作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3)建立健全输液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及时处理不良事件。
(4)加强输液用具的采购、储存、使用和管理,确保输液安全。
3. 输液药物管理(1)严格执行药物处方制度,确保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2)加强药物配置中心的管理,确保药物质量和安全。
(3)遵守药物配伍禁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4)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时处理不良事件。
4. 输液环境管理(1)保持输液室整洁、安静、舒适,确保患者休息。
(2)定期对输液室进行消毒,预防交叉感染。
(3)加强输液室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六、监督与评估1. 静脉输液管理小组负责对本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
3. 对表现优秀的医护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
七、修订与解释本制度由静脉输液管理小组负责修订和解释。
八、实施时间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及应急处置流程ppt素材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及应急处置流程ppt素材
背景介绍
静脉输液是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式,正确的静脉输液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流程
对确保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静脉输液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应急情况下的处置流程。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1.运输与存储要求
–运输:静脉输液应避免高温、震动等对药品稳定性有影响的条件。
–存储:静脉输液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避免日光直射。
2.质量控制
–使用前检查:护士应检查静脉输液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配制时注意事项:配制静脉输液时,需严格按照规定配比,确保药物用量正确。
3.使用规范
–用药方式:按医嘱及时使用静脉输液,避免过量或不足。
–注意事项:注意静脉输液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等。
应急处置流程
1.管路外漏
–处理流程: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漏液管路,继续输液。
2.非安全针头脱落
–处理措施:立即停止输液,更换针头,确保安全连接。
3.静脉压力不稳
–处理方法:观察静脉压力,调整输液速率或高低位调整输液袋位置。
总结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及应急处置流程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保障患者安全至关
重要。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及时处理各类突发情况,以确保静脉输液的安全有效进行。
以上是静脉输液管理制度及应急处置流程的简要介绍,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静脉输液治疗管理工作制度及流程
静脉输液治疗管理工作制度及流程一、引言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者药物治疗,以达到治疗疾病、缓解症状、维持生命体征等目的。
为了确保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有效、规范,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及流程。
二、组织架构1. 成立静脉输液治疗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本病区静脉输液治疗的管理工作。
2. 组员包括护理人员、医生、药剂师等,共同参与静脉输液治疗的管理和监督。
三、管理制度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者身份、药物、剂量、时间、途径等信息的准确性。
2. 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的发生。
3.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4. 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
5. 建立健全静脉输液治疗记录和监测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输液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6. 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静脉输液治疗的管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四、工作流程1. 患者评估(1)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体重、病情等。
(2)评估患者的静脉条件,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途径。
(3)评估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药物不良反应史。
2. 医嘱处理(1)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开具静脉输液医嘱。
(2)护士接收医嘱,并进行核对。
(3)药剂师对医嘱进行审核,确保药物的适宜性和安全性。
3. 药品准备(1)护士根据医嘱准备相应的药品。
(2)药剂师对药品进行核对,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
(3)护士将药品进行配置,确保药物的浓度和剂量准确。
4. 输液操作(1)护士对患者进行身份核对,确保输液对象正确。
(2)护士进行静脉穿刺,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途径。
(3)护士进行输液操作,确保输液装置的连接正确。
(4)护士进行输液过程中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5. 输液结束(1)护士进行输液结束后的处理,包括拔针、按压等。
(2)护士对患者进行输液后的评估,了解患者的反应和感受。
(3)护士对输液记录进行整理和归档。
输液管理制度
输液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医院输液工作,提高输液操作的质量和效率,减少输液相关的风险,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科室的输液工作。
三、输液设备1.输液泵:使用有认证的输液泵进行输液,确保输液速度和流量的准确性。
2.输液管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输液管道,保证输液过程的无菌和安全。
3.输液针头:使用一次性输液针头,避免交叉感染和局部损伤。
四、输液操作1.医护人员在进行输液前,应查看医嘱并核对患者身份,确认输液种类和速度,避免输错液体或速度过快。
2.在进行输液操作时,医护人员应采取无菌操作,使用无菌手套,防止交叉感染。
3.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定时观察输液器的液位和流量,确保输液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输液结束后,医护人员应关闭输液器并核对患者身份,确认输液已完成。
五、输液监测1.医院设备部门应定期对输液泵和输液管道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2.医院质控部门应定期对输液操作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培训。
六、不良反应处理1.医护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输液后的反应观察,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2.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局部疼痛、肿胀、红肿,全身过敏等。
医务人员要及时处理并记录在护理记录表上。
七、输液知识宣传1.医院应定期组织输液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输液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医院应制定输液操作培训计划,对新进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八、处罚制度1.对因不遵守本制度导致的事故和损失,医院将进行调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2.涉及患者人身损害的严重事故,医院将依法进行处理并进行医疗纠纷处理。
九、制度的宣传与执行1.医院应通过内部通知、文件下发等方式将本制度宣传到位,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2.医院各部门负责人要积极执行本制度,确保输液工作的规范和安全。
十、本制度的修订1.为保证本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医院质控部门应定期对本制度进行评估,并在需要时进行修订。
输液管理制度
输液管理制度输液管理制度一、目的与依据目的:为了保证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风险,特制定此输液管理制度。
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4.《输液操作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文件。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涉及输液的科室和相关人员。
三、输液操作程序1. 输液前准备:接纳医师按照患者的病情、药物属性和输液速度,制定输液方案并下达医嘱。
护士按照行动方案的内容,准备所需要的药品和器材,并核对。
2. 患者核对:护士将患者姓名、病历号、床号等核对完毕,并向患者简要说明所要进行输液的药品及相关治疗细节及风险。
3. 输液准备:将药物加入输液瓶,按要求调整药品浓度和剂量。
核对药名、剂量等信息,并征得责任医师的同意。
4. 输液操作:护士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连接输液管与患者静脉通道。
在操作前,应检查输液管是否通畅,管道是否完整。
并注意遵循卫生操作规范,保持无菌操作。
5. 输液监测:护士在输液过程中,要持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并注意患者的感觉和症状。
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向责任医师报告。
6. 输液记录:护士要详细记录每次输液的时间、药物名称和剂量、输液速率、患者的观察和反应等信息,并在输液结束后及时汇总上交。
四、安全措施1. 药物准备时应注意核对药名、剂量等信息,避免混淆或误用。
2. 管理输液过程中的感染风险,护士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输液管、穿刺点等无菌。
3. 输液速度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快或过慢造成不良反应。
4. 隐患发现及时上报,若发现与输液相关的安全隐患,应立即上报责任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五、责任与处罚1.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责任人员,医疗机构将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警告、记过、记大过等。
2. 若因违反本制度导致患者损害或不良后果,责任人员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及应急处置流程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及应急处置流程一、静脉输液管理制度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治疗常用的一种途径,但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需要严格遵循一系列管理制度,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1.1 输液设备管理为了提供安全的输液治疗,首先要对输液设备进行合理的管理。
输液瓶、输液管、输液针等设备需定期检查清洁、消毒,并及时更换。
使用完毕的输液器材要及时清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1.2 输液药物管理对于静脉输液用药,医护人员要根据医嘱准确配置药物,注意药物的名称、剂量、滴注速度等,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要妥善保存药物,避免药品受潮、过期等情况发生。
1.3 输液操作规范在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包括消毒皮肤、穿刺静脉、连通输液管路等环节,确保操作的无菌性和流畅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应急处置流程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如输液管堵塞、漏液、变形等情况,需要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做出应急处理,保障患者的安全。
2.1 输液管堵塞若输液管出现堵塞,应首先检查输液管路是否通畅,如发现堵塞,应及时更换输液管,确保液体畅通。
同时,要留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2.2 输液漏液输液过程中如果发生漏液,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瓶或输液管,重新正常连接,并观察患者的情况。
如漏液严重,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3 输液变形输液管被压扁或变形时,会导致输液速度不准确或停留,应立即更换输液管,并重新调整输液速度,确保输液正常进行,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结语静脉输液管理制度及应急处置流程对于临店的安全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医护人员应加强相关培训,熟悉操作规范,掌握应急处理技能,以确保患者获得安全、高效的治疗效果。
静脉输液的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的管理制度静脉输液是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式,用于给予患者必要的药物和营养。
然而,静脉输液不当可能导致感染、静脉炎症等不良后果,因此有必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输液安全。
一、输液设备和场所的要求1. 输液设备•输液设备包括输液器、输液管、针头等,应定期检查、清洁和更换,保证设备清洁无损。
•输液设备使用过后应及时处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输液场所•输液应在医疗机构的专用输液室或清洁安全的病房内进行,避免在公共区域进行输液操作。
二、输液操作流程1. 输液前准备•医护人员需洗手,并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
•准备输液液体、输液设备及必要药品。
•确认患者身份、输液液体及药品是否一致。
2. 输液操作•将输液器与输液袋连接,排除空气泡。
•选择静脉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进行穿刺。
•将输液管连接至患者静脉针头,开始输液。
3. 输液过程中•定时观察输液情况,确保输液速度适宜,不得过快或过慢。
•注意患者输液位置,避免出现滞留、堵塞等情况。
•注意输液器、输液管和针头的固定,防止意外脱落。
4. 输液完成后•输液结束后,将输液器及输液管取下,丢弃到医疗废物容器中。
•拆除针头,正确处理废弃物品。
•记录输液过程,包括输液时间、数量、速度等信息。
三、输液后的护理1. 静脉穿刺部位护理•输液结束后,注意观察静脉穿刺部位有无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红肿、出血等情况。
•定期更换穿刺部位敷料,保持清洁干燥。
2. 监测患者反应•输液后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如发热、过敏反应等,及时处理。
四、质控措施1. 培训管理•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
•强调输液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
2. 质量评估•建立静脉输液操作质量评估指标,对输液操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定期组织专家对输液操作进行评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文书记录和审查•每一次输液操作都应有专门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输液时间、液体种类、速度、穿刺部位等。
输液安全管理制度流程
一、总则为保障患者输液安全,防止输液过程中发生意外,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从事输液工作的医护人员。
三、制度内容1. 环境管理(1)治疗室应保持整洁、干净,不堆放杂物,无菌操作前需湿式清扫台面,空气消毒每日2次,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2)输液过程中,护士应戴口罩,减少室内人员流动,避免环境因素造成的输液污染。
2. 配药管理(1)配药护士应严格无菌操作规定,洗手戴口罩,抗生素应现用现配。
若抽吸药液因特殊原因未能及时执行时,应注明药名、时间,放置治疗盘内,有效期不超过2小时。
(2)备用溶液放入专用橱内时进行检查,护士从专用橱内取出静脉输注溶液时,也应进行检查。
3. 操作管理(1)输液前应先评估患者病情、药物性质及血管情况,选择最有效的输液方式。
若患者病情需要或药物刺激性大,可报告医生或申请PICC专科护士进行深静脉置管。
(2)穿刺前及更换敷料时,用合格的消毒剂(2%碘酊、75%酒精、碘伏或安尔碘)消毒皮肤,干燥后才能进针。
如穿刺失败2次,应换人操作,并真诚向患者道歉。
每次穿刺都必须更换输液针头。
(3)穿刺后或更换液体时,应根据患者病情、药物性质及输液速度,正确调节输液滴数。
4. 输液查对制度(1)执行输液医嘱时,必须严格核对医嘱,液体及加入的药物必须经过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2)认真核对液体名称、浓度、剂量、有效期、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液体有无变质沉淀及絮状物;核对药物名称、剂量、浓度、有效期等;核对输液器有效期,检查包装有无破损漏气等。
(3)严格执行床旁查对制度。
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通过询问家属进行识别。
如查对时患者或家属提出疑问,应及时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
5. 输液巡视制度(1)护士应根据药物性质及患者病情等正确调节输液速度,对心、肺、肾疾病的患者,或年老体弱、婴幼儿、输注高渗液体、含钾、升压药、专科用药中滴速需严格控制。
临床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患者输液安全,预防和减少输液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输液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临床输液工作,包括静脉输液、皮内注射、肌肉注射等。
三、组织与管理1. 成立临床输液安全管理小组,负责临床输液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2. 临床输液安全管理小组由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等部门负责人及临床医生、护士组成。
3. 临床输液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临床输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工作进行考核。
四、操作规范1. 输液前(1)核对医嘱:护士应仔细核对医嘱,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2)检查药品:护士应检查药品的外观、有效期、批号等,确保药品质量。
(3)查对患者:护士应查对患者身份,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输液。
2. 输液中(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确保输液操作过程无菌。
(2)根据患者病情,合理调节输液速度,防止输液过快或过慢。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3. 输液后(1)拔针后,护士应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肿胀等,必要时进行局部处理。
(2)向患者交代输液后的注意事项,如休息、饮食等。
五、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1. 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 对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的患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 及时上报输液不良反应,并按要求填写《输液不良反应报告表》。
六、教育与培训1. 定期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输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2. 对新入职医护人员进行临床输液操作规范培训,确保其具备基本操作技能。
3. 对临床输液安全管理小组成员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其工作能力。
七、监督与考核1. 临床输液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对临床输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医院工作输液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目的为确保患者输液安全,提高护理质量,规范输液操作,预防和减少输液并发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各科室的输液工作。
三、职责1. 护理部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本制度,对输液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
2. 科室护士长负责组织科室护士学习本制度,并监督执行。
3. 护士负责按照本制度执行输液操作,确保患者安全。
四、输液前的准备1. 护士核对医嘱,确认患者信息、药物、剂量、途径、时间等。
2. 检查输液器、注射器、针头、输液瓶(袋)、液体等是否完好,符合要求。
3. 清洁穿刺部位,备好无菌物品。
4. 核对患者身份,向患者解释输液的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五、输液操作流程1. 护士持无菌物品,进行手卫生,戴口罩。
2. 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 按照无菌原则,进行穿刺操作,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4. 穿刺成功后,固定输液针头,连接输液器。
5. 调整滴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6. 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7. 输液结束后,拔针,按压穿刺部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六、输液后的处理1. 记录输液时间、药物、剂量、途径等。
2. 向患者解释输液后的注意事项,如休息、饮食、观察病情等。
3. 清理用物,按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4. 检查输液部位,观察有无渗血、红肿、硬结等并发症。
七、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 预防静脉炎:选用合适的输液部位,合理调节滴速,注意观察穿刺部位。
2. 预防空气栓塞:确保输液器、注射器、针头等无菌,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3. 预防药物外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外渗。
4. 预防过敏反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过敏反应。
八、监督检查1. 护理部定期对输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本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科室护士长每月组织护士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护士应主动学习本制度,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门诊输液日常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了规范门诊输液管理工作,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门诊输液室设立专门的负责人,负责门诊输液室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2. 门诊输液室设立护士长,负责护士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工作。
3. 门诊输液室设立护理组长,负责护士的具体工作安排和监督。
三、人员职责1. 负责人:负责门诊输液室的全面管理工作,确保输液室各项工作正常进行。
2. 护士长:负责护士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工作,确保护士具备相应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3. 护理组长:负责护士的具体工作安排和监督,确保患者安全。
4. 护士:负责患者的输液工作,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四、工作流程1. 患者就诊(1)患者持就诊卡、病历等就诊,护士核对患者信息,登记就诊信息。
(2)护士根据医生开具的输液处方,为患者准备输液物品。
2. 输液准备(1)护士核对患者信息,确认无误后,为患者准备输液物品。
(2)护士根据处方,配置输液药品,确保药品质量。
(3)护士检查输液物品,确保输液物品齐全、完好。
3. 输液操作(1)护士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确保患者安全。
(2)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为患者进行穿刺,确保穿刺成功。
(3)护士根据医生要求,调整输液速度,确保患者安全。
4. 输液护理(1)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输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护士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安抚患者情绪。
(3)护士做好输液室环境卫生,保持室内整洁。
5. 输液结束(1)护士确认患者输液完毕,拔除输液针头,做好止血处理。
(2)护士为患者更换输液物品,清理输液室。
(3)护士将患者信息登记在输液登记本上,确保信息准确。
五、规章制度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4. 严格执行请假制度,确保门诊输液室正常工作。
5. 严格执行考核制度,提高护士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私人诊所输液管理制度及流程
私人诊所输液管理制度及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私人诊所输液管理制度及流程如下:一、制度1. 制定输液操作规程: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标准,制定输液操作规程,包括输液前的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输液安全管理制度流程
一、目的为确保输液安全,预防和减少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输液治疗过程。
三、职责分工1. 护士长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输液安全管理制度,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
2. 护士负责执行输液操作,确保输液安全。
3. 药剂科负责提供合格的药品,并做好药品的管理工作。
4. 医生负责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输液方案。
四、制度流程1. 患者评估(1)护士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过敏史、用药史等。
(2)评估患者的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
2. 药品准备(1)药剂科根据医嘱准备药品,护士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量、有效期等。
(2)护士检查药品外观,确保药品无污染、无变质。
3. 穿刺操作(1)护士洗手、戴口罩,核对患者信息。
(2)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进行皮肤消毒。
(3)护士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静脉穿刺,确保穿刺成功。
4. 输液过程(1)护士根据医嘱调整输液速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护士定期巡视患者,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肿胀、疼痛等。
(3)护士做好输液记录,包括药品名称、剂量、时间、速度等。
5. 输液结束(1)护士拔除输液针头,进行局部按压止血。
(2)护士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如休息、饮食等。
(3)护士做好输液记录,包括拔针时间、病情变化等。
6. 药品管理(1)药剂科做好药品的采购、储存、领用等工作,确保药品质量。
(2)护士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妥善保管药品,避免过期、变质。
五、监督检查1. 护士长定期组织对输液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护士长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制度有效执行。
3. 护士对输液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并配合调查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护士长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为准。
静脉输液小组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小组管理制度一、引言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用于给予患者药物、液体等治疗性液体。
由于静脉输液直接进入患者体内,因此输液相关风险较高。
为了确保输液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高护理人员的输液操作技能,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目的为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提高输液操作标准化水平,确保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各科室的输液室及护理人员进行静脉输液操作的范围。
四、管理要求1.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且经过规范的培训和考核合格方可执行静脉输液操作。
2. 护理人员应认真查看医嘱,确保输液药物的种类、剂量、速度等信息无误后再执行操作。
3. 输液器材应严格按照消毒液浸泡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4. 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应根据医嘱定时巡视,注意输液速度和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5. 输液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将输液器和输液瓶清洗干净,妥善保存使用,防止二次污染。
6.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输液反应,及时处理输液后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的安全。
7. 对于输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向主治医师或负责护士报告,协助处理。
五、管理流程1. 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准备输液所需药物和材料,核对医嘱信息,确保无误后方可执行操作。
2. 输液前,护理人员应仔细检查静脉通道是否通畅,输液器材是否漏水,输液瓶是否清洁。
3. 输液中,护理人员应定时巡视患者状态,观察输液速度、药物反应等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4. 输液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及时清洁消毒输液器材,记录输液情况及患者反应,并保存记录。
5. 对患者输液反应异常或其他问题,护理人员应及时向主治医师或负责护士报告,协助处理。
六、管理档案1. 静脉输液操作培训记录:包括护理人员参加静脉输液操作培训的记录,培训内容、时间、地点等。
2. 静脉输液操作考核记录:包括护理人员的静脉输液技能考核情况、考核成绩等。
输液管理制度
输液管理制度一、目的与依据为了规范输液管理工作,提高输液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的管理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涉及输液管理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等相关人员。
三、输液管理基本要求1. 合理开具输液医嘱: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合理开具输液医嘱,包括输液液体种类、剂量、速度等内容。
2. 护士护理操作:护士应按照医嘱要求,正确准备输液药物,确保输液管路畅通,避免感染交叉传播。
3. 输液设备管理:输液设备应定期检查,保持干净整洁,确保输液器具无损坏,输液管路无泄漏。
四、输液管理流程1. 接收医嘱:护士应在接收医嘱后,核对医嘱内容,确保无误。
2. 准备输液药物:护士应按照医嘱要求,准备对应的输液药物和输液设备。
3. 检查病情:护士在开始输液前,应检查患者病情及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指标,确保患者适合输液。
4. 开展输液操作:护士应按照医嘱内容,正确进行输液操作,注意输液速度及监测患者病情变化。
5. 输液结束:输液结束后,护士应核对医嘱内容及输液量,记录患者输液情况,确保记录准确完整。
六、输液管理注意事项1. 注意避免输液并发症:护士应注意患者输液过程中是否出现过敏反应、溶液漏出等情况,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2. 注意防范输液感染:护士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程序,避免输液管路污染,减少输液感染风险。
3. 注意患者安全:护士在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患者安全。
七、不良事件处理1. 发生输液事故或不良事件时,护士应立即停止输液操作,处理并报告医生,及时进行记录和汇总。
2. 医院应建立输液事故报告机制,追踪不良事件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
八、制度执行与监督1. 医院应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对输液管理制度进行培训,确保相关工作人员掌握相关规定。
2. 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估工作,确保输液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3. 对违反输液管理制度的工作人员,医院应依规定予以处理并追究责任。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及应急处置流程图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及应急处置流程图一、引言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护理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
为了保证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科学规范的静脉输液管理制度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静脉输液的管理制度,并详细阐述在发生意外情况时的应急处置流程。
二、静脉输液管理制度1.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静脉输液设备和药物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各科室应建立静脉输液设备的档案,包括设备型号、购置日期、维护记录等。
2. 输液操作规范•所有执行输液操作的医务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输液前,应仔细检查患者身体情况,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及输液速度。
•输液时应注意静脉通畅情况,定时更换输液管等设备,避免感染。
3. 输液记录•每次静脉输液都要做好详细记录,包括药物名称、剂量、输液时间、输液速度等内容。
•输液结束时要做好记录汇总和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三、应急处置流程图1. 输液过程中突发情况处理•发生输液不畅、药物外渗等情况,首先应停止输液,检查输液管路是否堵塞或渗漏。
•如果未能解决问题,及时向主管医生汇报并寻求进一步处理方法。
2. 输液相关感染应急处理•出现静脉感染症状,如局部红肿、发热等,应停止输液,将患者转移到清洁环境下,并咨询感染科医生进行处理。
3. 输液药物过敏反应处理•若患者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注射抗过敏药物,并密切观察病情发展。
四、总结与展望静脉输液管理制度及应急处置流程的建立对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希望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以上便是静脉输液管理制度及应急处置流程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医务人员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液管理制度
1、经医师诊治后需要输液者,应带病历、输液卡及取配的药品,核对无误后,方可给予输液。
2、做好“三查七对”,严格操作规程,严密消毒,坚守工作岗位,定时巡视病员,注意输液反应,做好输液登记。
3、对病人热情体贴,力求无痛注射、一针见血。
如病人有疼痛或注射失败应立即向病人做好解释。
4、根据药物和病情,调节好输液速度,在输液过程中,应交待病员与陪伴不得随意调节滴速,以免发生危险。
并做好输液观察记录。
对需大小便者应由护士或陪伴陪同监护,以免发生意外。
5、输液完毕后,病员无不适或其他反应,可嘱其休息十分钟后回去,并交待病人后回家后注意事项。
如有不适或病情变化,应请医生复诊并再作处理。
6、应对病人和陪伴宣传,自觉遵守公共卫生和公共秩序,共同保持输液室文明、清洁、卫生、安全。
7、温馨提示: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不要把外来盐水带来输注,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1加强医护人员的输液安全意识
临床药师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输液相关知识的培训:着重在静脉输液相关基础知识;静脉治疗前的八项评估;各种药物的PH值、渗透压及对血管的刺激;各种药
物溶媒的选择;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输液反应的观察及处理等。
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管理。
2确保输液用具安全
输注药物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用具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
如已过期则不可重新消毒再使用。
3药物的安全使用
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
3.1医嘱查对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
执行医嘱前需打印好输液瓶签、输液卡、输液执行单,由专人负责摆补液。
3.2溶液查对摆补液者必须认真检查每一袋/瓶溶液的质量,确保它的安全性。
为了避免出错,我们规范了检查溶液的流程。
3.2.1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一挤:双手用力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如发现有渗液,说明软包装已有裂缝,溶液已污染,不能使用;二照:对光照看溶液的质量:认真观察溶液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三倒转:将溶液上下倒转后再检查有无漂浮物或絮状物;四复照:再一次对光照看溶液,检查其质量。
如检查溶液时发现有异常马上更换并上报护理部处理。
3.2.2瓶装溶液检查方法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法类似。
方法:一拧二摇三照四倒转:一拧:用母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轻轻地拧瓶塞,检查其松紧情况,如不能拧动或轻微动视为正常,如轻轻一拧其活动度很大,则提示该溶液不能使用;二摇:轻轻地摇动瓶身;三照、四倒转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相同。
3.2.3准确张贴输液瓶签张贴瓶签前必须认真核对溶液的名称、浓度、剂量与瓶签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才能张贴。
3.3配药补液摆后,配药者在配药前必须再认真查对一次,确认药名、浓度、剂量
无误后严格按无菌操作加药,药液尽量做到现配现用。
3.4更换补液更换补液时必须先检查将要接瓶的补液有无混浊、沉淀等。
查对相邻二组补液有无配伍禁忌,如无才能接瓶,更换后应仔细观察二者的反应是否有沉淀、混浊的现象出现,如有应马上更换输液管;对两种已知有配伍禁忌的补液不能相邻输入,中间应有其他的液体间隔,如无其他补液,应用生理盐水间隔。
药液输入后,应密切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另外,换瓶/袋时需注意茂菲氏滴管及输液管是否已空,防止空气输进病人体内导致空气栓塞的发生。
四、输液反应观察
4.1观察有无药物的过敏反应
凡是输液所需使用的药物,对于易过敏者都应在输液前做皮内敏感试验,只有无过敏反应时才能进行输液。
但有些病人由于体质等因素可能发生“迟发性过敏”反应。
这些病人虽然皮内试验为阴性,但可在输入一定量的药液后发生过敏反应,故需要密切观察。
如果在输液过程中皮肤出现丘疹、有痒感,并有心慌、气短或见病人颜面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发冷、测血压有下降趋势,即为过敏反应,须立即停止输液。
一般症状轻者可口服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扑尔敏等;若出现过敏性休克,则要分秒必争全力抢救。
4.2观察输液的速度
输液的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体质及输入液体的总量,输液的目的和药物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来考虑。
一般情况下成人以每分钟40~60滴为宜。
有些药物的滴速不宜太快,如氯化钾一般稀释成0.3%浓度,每分钟应控制在20~40滴。
尤其在给重症心脏病患者输液时,其速度应控制在每分钟15~30滴为宜。
给老年人及婴幼儿输液亦必须减慢速度。
然而有些药物则需快速输入才能发挥作用,如甘露醇为达到其脱水作用,按每kg体重1~2g的剂量应在30分钟内滴注完毕。
这在控制急性脑水肿病人时应用较多。
又如给休克早期的病人输液亦应尽早而快速,这时及时纠正休
克状态十分重要。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有些病人觉得输液时间过长或出于不愿忍受输液时对活动的限制,甚至怕影响到睡眠等原因,在未经医护人员允许的情况下,自行调快输液速度,这是非常危险的。
4.3观察输液药物有无溢至血管外
有些药物(多数抗癌药)是不允许渗出到血管外。
一旦有外渗可使病人局部疼痛难忍,严重时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
因此如果观察到输液外渗应及时对症处理,如局部湿敷硫酸镁等。
4.4对神志不清患者更要仔细观察
对接受输液治疗的神志不清患者,须有专人陪护,并在输液全过程中细心观察脉搏、呼吸、心率、血压以及颜面表情和体态,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防止发生意外。
五、输液反应处理
5.1静脉输液时尽量减少药物配伍品种多种药物配伍易造成微粒、热原迭加而超标引起输液反应,由于中草药注射剂既易带入微粒,又易与其它药物发生反应,因此使用中草药注射剂时尽量不要与其它药物配伍。
5.2规范操作,注意环境、人员的清洁卫生输液的复配过程应在净化区内进行。
对配液间及输液间采用紫外灯消毒可使空气细菌下降95?3%,保持空气的清洁主要是减少人流、物流和保持地面清洁。
医护人员在静脉输液操作前有效地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是防止临床输液反应的重要措施之一。
认真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消毒患者穿刺部位皮肤。
配液时,切割安瓿前后用酒精棉球擦拭切割处,可有效地防止污染及因安瓿内负压将大量玻璃微粒吸入药液。
配液加入粉针剂时,加药后应让药物必须充分溶解,必要时增加灯检,符合输液要求方可输注;药液宜现配现用,尤其是在高温潮湿季节或外部环境较差时。
5.3选择质量保证的输液器具目前临床都使用带有终端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但各
厂家一次性输液器的终端滤器质量参差不齐。
因此我们应选择信誉保证、质量可靠的厂家供货。
输液器具贮存不宜过久,同一个批号尽量在短期内使用。
实验表明,现今一次性注射器微粒大都超标,而使用消毒的玻璃注射器加药时很少带入微粒。
因此,建议临床加药时最好使用消毒的玻璃注射器以减少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累加。
5.4注意药物使门一些中药注射剂其微粒数随浓度增加而增加,而且158例双黄连粉针剂输液反应中有52例是因超剂量而引起,因此,我们不能随意加大中药注射剂用药量。
另有文献报道,川芎嗪与维生素c分别加入5%GS中微粒数明显少于两药混合后加入5%GS中,因此配液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应注意配制顺序,从小壶加药时应避免并用药物在小壶中混合,以免因浓度较高发生反应。
5.5选择适宜的稀释剂和输注速度最好选用药品说明书上的稀释剂,选用输注速度则应考虑病人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及药物性质。
抗生素药物管理制度
一、医院感染委员会应定期调查分析全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制定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方法。
二、各级医院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和给药途径、避免滥用抗生素而造成耐药菌球增加和正常菌群失调,联合应用抗生素应有明确指征、并应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防止不良反应,外用抗生素要从严掌握。
三、以确定单纯病毒感染的不使用抗生素,发热原因不明的应尽可能弄清病原学诊断后每使用抗生素,病情特别严重感染者,在抽血或体液送细菌培养后可初步用抗生素,使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再按药物敏感试验使用抗生素。
四、急性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3—5小时,而临床效果不明显者,应考虑调整剂量和给药途径,或根据细菌培养、调整抗生素的用量。
五、细菌感染得到控制后应及时停用抗生素。
六、一般情况下,抗生素不作预防用药特殊情况,可作为短期用药,一次性预防用药。
七、检验科室应及时向医院感染委员会汇报,敏感菌味情况药敏试验的统计情况
急救箱药品配置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