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计算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可信性研究报告

可信性研究报告

可信性研究报告可信性研究报告可信性是指信息或消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信息化时代,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的滥用、虚假信息的传播等问题。

因此,研究信息的可信性变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网络信息的分析和调查,探讨当前网络信息的可信性。

首先,我们分析了网络信息的来源。

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网络信息的来源是个人或匿名撰写的文章、社交媒体帖子、公众号或个人博客等。

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这些来源的可信性较低,容易受到主观意见和偏见的影响。

因此,在获取网络信息时,我们应该审慎对待,多方印证,尽量选择来自权威机构或专业人士发布的信息。

其次,我们分析了网络信息的传播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网络信息是通过转发、分享、评论等方式传播的。

然而,网络上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重复、篡改和虚假信息的传播也十分普遍。

因此,在接收到网络信息时,我们应当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并积极参与到信息的查证中,以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

第三,我们分析了网络信息的内容形式。

调查结果表明,网络信息的内容形式多样化,涵盖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

然而,多媒体信息的制造和编辑变得容易,通过技术手段可以轻松篡改和伪造。

因此,我们在获取和传播网络信息时,应当综合考虑多种形式的信息,并结合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经验进行鉴别。

最后,我们探讨了提高网络信息可信性的对策。

我们认为,提高公众的信息素养是必要的。

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辨别能力和批判思维,才能更好地判断信息的可信度。

此外,各方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和审核,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审核机制,提高网络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网络信息的可信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公众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审核的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网络信息的挑战,提高信息的可信性。

可信计算综述

可信计算综述

2、高性能可信计算芯片是提升竞争能力旳 关键
可信计算关键是TPM芯片,TPM旳性能 决定了可信平台旳性能。不但要设计特 殊旳CPU和安全保护电路,而且还要内 嵌高性能旳加密算法、数字署名,散列 函数、随机发生器等,是体现国家主权 与控制旳聚焦点,是竞争能力旳源动力。
3、可信计算理论和体系构造是连续发展旳源泉。
TCG软件栈规范系列:
– 主要要求了可信计算平台从固件到应用程 序旳完整旳软件栈.
TCG 规范族
TCG主规范 :TCG main Spec v1.1
– 可信计算平台旳普适性规范,支持多平台: PC / PDA
TCG PC规范:TCG PC Spec v1.1
– 可信计算平台旳 PC规范
TPM Main Spec v1.2系列
三、TCG旳动态
2023年12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与美国 国家宇航总署(NASA)旳艾姆斯 (Ames)研究中心牵头,联合大企业成 立TCPA。
2023年3月改组为TCG(Trusted Computing Group)
2023年10月公布了TPM主规范(v1.2)
应用 程序
顾客进 程模式
应用集成旳企事业单位纷纷提出可信应 用框架,如天融信企业旳可信网络框架、 卫士通企业旳终端可信控制系统、鼎普 企业旳可信存储系统等。
2023年1月全国信息安全原则化技术委员 会在北京成立了WG1 TC260可信计算工 作小组。WG3也开展了可信计算密码原 则旳研究工作。
国家“十一·五”规划和“863计划” 中,将把“可信安全计算平台研究”列 入要点支持方向,并有较大规模旳投入 与扶植。
其本身旳硬件特征就确保比存储在其他设备上 要安全得多,同步TPM又具有证明旳能力,经 过对存储旳密封数据旳检验和鉴别,愈加好地 保护数据旳完整性和秘密性; 输入输出旳保护:芯片组和外部接口经过安全 设计,能够建立基于硬件保护旳可信通道。

可信计算技术综述论文

可信计算技术综述论文

可信计算技术综述08网络工程2班龙振业0823010032摘要:可信计算是信息安全研究的一个新阶段,它通过在计算设备硬件平台上引入安全芯片架构,通过其提供的安全特性来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本文简要介绍了可信计算的起源和发展,阐述了可信性的起源与内涵。

着重介绍了各种高可信保障技术,并对目前的应用现状做了总结。

最后,探讨了可信计算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可信性;可信计算;可信计算系统;可信计算应用1.可信计算系统的起源和发展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安全的地位日益显得重要。

目前的信息安全技术主要依靠强健的密码算法与密钥相结合来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以及实体身份的惟一性和操作与过程的不可否认性。

但是各种密码算法都并非绝对安全,而且很多用户并不清楚这些密码保护机制如何设置,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挡黑客和病毒的攻击,但是却无法防范内部人员对关键信息的泄露、窃取、篡改和破坏。

常规的安全手段只能是以共享信息资源为中心在外围对非法用户和越权访问进行封堵,以达到防止外部攻击的目的;对共享源的访问者源端不加控制;操作系统的不安全导致应用系统的各种漏洞层出不穷;恶意用户的手段越来越高明,防护者只能将防火墙越砌越高、入侵检测越做越复杂、恶意代码库越做越大。

从而导致误报率增多、安全投入不断增加、维护与管理更加复杂和难以实施以及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

于是近年来信息安全学界将底层的计算技术与密码技术紧密结合,推动信息安全技术研究进入可信计算技术阶段。

1999年10月,为了提高计算机的安全防护能力,Intel、微软、IBM、HP和Compaq共同发起成立了可信计算平台联盟(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 Alliance,TCPA),并提出了“可信计算”(t rusted computing)的概念,其主要思路是增强现有PC终端体系结构的安全性,并推广为工业规范,利用可信计算技术来构建通用的终端硬件平台。

2023年可信计算机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可信计算机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可信计算机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标题:可信计算机行业市场调查报告一、市场概述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加速推进,以及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应用,可信计算机行业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和迅速发展的领域。

该行业以提供安全可靠的计算和存储环境为核心,以保护用户信息和数据安全,防止黑客入侵等安全威胁为使命。

本报告将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展望。

二、市场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可信计算机行业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截至2021年,全球可信计算机市场规模达到300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超过6000亿美元。

这一庞大的市场规模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信息安全意识不断提升、政府对信息安全加强监管、企业对信息安全需求增加等。

三、发展趋势1. 云计算与可信计算结合:随着云计算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自己的业务迁移到云端,这也对云计算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信计算技术能够提供更安全可靠的云计算环境,满足企业对信息安全的需求。

2. 物联网与可信计算结合: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海量的设备和数据,其中安全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

可信计算技术可以对物联网设备进行认证和加密,保护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

3. 区块链与可信计算结合:区块链技术的兴起引发了加密货币的流行,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问题。

可信计算技术可以提供更安全的区块链环境,保护数字资产的安全。

四、竞争格局目前,可信计算机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际知名企业和国内本土企业。

国际知名企业如英特尔、IBM、微软等在可信计算领域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

国内本土企业如中兴通讯、华为等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上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兴技术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市场格局可能发生变化。

一方面,新技术的涌现会带来新的竞争者;另一方面,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等方面也能获得竞争优势。

五、市场前景展望可信计算机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2024年可信计算的研究与发展》范文

《2024年可信计算的研究与发展》范文

《可信计算的研究与发展》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与网络的广泛应用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然而,这也为信息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确保信息安全,可信计算的概念应运而生。

可信计算旨在通过提高计算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计算过程中的数据和信息不被非法获取、篡改或破坏。

本文将对可信计算的研究与发展进行探讨。

二、可信计算的基本概念可信计算是指在计算过程中,通过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保障计算系统在安全、可靠、稳定的状态下运行,同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和篡改。

可信计算涉及到硬件、软件、网络等多个方面的技术,旨在从整体上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三、可信计算的发展历程可信计算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初期。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信息安全的需求不断增长。

从最初的密码学、防火墙等安全技术,到现在的可信计算、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人们对信息安全的理解和防范手段不断提高。

可信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信息安全领域取得了重要地位。

四、可信计算的关键技术1. 密码学:密码学是可信计算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解密等操作,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2. 信任机制:信任机制是构建可信计算平台的核心。

通过建立可靠的信任关系,实现信息共享和访问控制。

3. 安全芯片:安全芯片是一种用于保护系统硬件安全的芯片,具有安全存储、安全启动等功能。

4. 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操作系统是保证系统软件安全的关键,能够抵御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的攻击。

五、可信计算的应用领域1. 网络安全:在网络安全领域,可信计算技术可以用于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网络攻击和病毒传播。

2. 云计算:在云计算领域,可信计算技术可以用于保障云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3. 物联网:在物联网领域,可信计算技术可以用于保护设备之间的通信安全和数据安全。

可信计算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可信计算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可信计算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 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可信计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可信计算技术是一种基于硬件和软件的安全技术, 它可以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电力系统中, 可信计算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控制和监测系统中, 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电力系统的控制系统中, 可信计算技术可以保证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使用可信计算技术, 可以保证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过程中不会被篡改或者被攻击。

同时, 可信计算技术还可以保证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电力系统的监测系统中, 可信计算技术可以保证监测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使用可信计算技术, 可以保证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不会被篡改或者被攻击。

同时, 可信计算技术还可以保证监测系统的数据准确性和实时性, 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除了在电力系统的控制和监测系统中应用可信计算技术外, 可信计算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数据存储和传输中。

通过使用可信计算技术, 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数据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不会被篡改或者被攻击, 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

可信计算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
靠性。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 可信计算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从而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信息安全学第8章 可信计算平台[精]

信息安全学第8章 可信计算平台[精]

3. 安全管理
示范者:Intel主动管理技术。 Intel主动管理技术(AMT)技术是 为远程计算机管理而设计的,这项技术 对于安全管理来说具有非常独特的意义 和重要的作用,而且AMT的运作方式与 TPM规范所提到的方式非常吻合。
在支持AMT的计算机系统当中, 即使在软件系统崩溃、BIOS损坏 甚至是没有开机的状态下管理员 仍然能在远程对计算机完成很多 操作。
2. 网络保护
示范者:3Com嵌入式防火墙。 3Com公司提供集成了嵌入式防火 墙(EFW)的网卡产品,用以向安装了 该产品的计算机提供可定制的防火墙保 护,另外还提供硬件VPN功能。
由于支持基于TPM规范的认证, 所以用户能够利用这类网卡执行 更好的计算机管理,使得只有合 法的网卡才能用于访问企业网络。
这一特性能防止攻击者在远程计算 机上控制合法用户的计算机执行恶意 程序。
8.1.4 可信计算应用
可信计算的实际应用,主要是针 对安全要求较高的场合,可信计算平 台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有效的安全防 护。 下面以PC平台为主线了解目前主 要的可信计算应用。
1. 操作系统安全
示范者:微软Windows。 微软在Windows操作系统当中应用 较多的一项技术是微软加密文件系统 (EFS),这是微软向操作系统中集成可 信计算技术的最早尝试之一,Windows 2000及之后出现的Windows XP等系统 都支持该特性。
所以,最低层的故障,引起数据输 出的差错,导致系统最后的失效。
1. 按失效的范围划分
●内容失效 当系统服务所传递的内容与系统规
定所要求实现的内容不同时 ●定时失效
主体的可信性可以定义为其行为的预 期性,软件的行为可信性可以划分级别, 可以传递,而且在传递过程中会有损失。

《可信计算规范第4部分可信连接架构》

《可信计算规范第4部分可信连接架构》

《可信计算规范第4部分:可信连接架构》(报批稿)编制说明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可信计算标准工作组网络组2011年10月《可信计算规范第4部分:可信连接架构》(报批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随着计算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研究越来越深入,可信计算逐渐被提上日程。

为了推进可信计算计算在中国快速、健康的发展,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组织国内相关可信计算研究单位与企业,共同制定《可信计算规范》。

2007年2月,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委员会将“可信计算关键标准研究”课题下达给北京工业大学,课题负责人沈昌祥院士。

根据信安秘字[2007] 5号“由沈昌祥院士牵头,联合有积极性的相关企业和部门共同研究”的通知精神,沈昌祥院士组织成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结合的“可信计算标准工作组”,研究制定可信计算关键标准。

项目启动会于2007年4月17日在北京工业大学召开。

《可信计算规范》目前包括4个部分,第1部分:可信平台控制模块;第2部分:可信平台主板功能接口;第3部分:可信基础支撑软件;第4部分:可信连接架构。

本项目是《可信计算规范》的第4部分,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瑞达信息安全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天融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金奥博数码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北京网贝合创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七O六所、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邮电学院、江南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长城电脑有限公司、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鼎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密安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起草。

基于可信计算的软件安全性实验报告

基于可信计算的软件安全性实验报告

基于可信计算的软件安全性实验报告一、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软件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软件的安全性问题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系统被入侵等严重后果。

针对这一问题,可信计算技术应运而生。

本实验旨在探究基于可信计算的软件安全性,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可信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掌握可信计算在软件安全性中的应用;3. 通过实验验证可信计算在提升软件安全性方面的效果。

三、实验原理1. 可信计算的基本原理可信计算是一种通过建立可信环境来确保软件运行安全的方法。

基于硬件保护的可信计算主要通过硬件实现安全启动、测量和追踪,从而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受恶意软件的影响。

2. 可信计算的关键技术(1)可信链可信链是基于测量机制实现软硬件完整性检查的一种技术。

通过依次测量启动代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确保软件系统的完整性。

(2)远程验证远程验证是利用密码学技术验证软件系统的可信性。

在系统启动过程中,远程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验证请求,客户端通过发送系统的测量信息,远程服务器验证系统的真实性。

(3)安全容器安全容器是一种隔离的执行环境,可以保护软件系统免受来自外部环境的干扰。

通过将敏感数据和关键代码放置在安全容器中,可以有效地防止恶意软件的攻击。

四、实验步骤1. 实验环境搭建搭建可信计算的实验环境,包括可信计算硬件平台和相应的软件支持。

2. 设计软件测试方案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软件测试方案,包括对软件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和评估。

3. 执行软件安全测试在搭建好的实验环境中,对设计好的软件进行安全性测试。

通过模拟真实的攻击场景,测试软件的安全性能。

4. 收集测试结果记录并收集安全测试过程中的数据、日志和异常情况,以及评估测试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进行实验测试后,我们收集到了软件的安全性能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根据数据结果显示,通过使用可信计算技术,软件的安全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可信计算的硬件保护机制能够有效防止恶意软件的入侵,保障软件系统的完整性和可信性。

可信计算研究报告

可信计算研究报告

可信计算研究报告可信计算是一种保障计算机系统安全的技术,它的主要目标是确保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和计算结果的可信性、完整性和机密性。

可信计算技术在网络安全、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可信计算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首先,可信计算的核心原理是建立一个安全的计算环境,确保计算过程的可信度。

可信计算的基础主要包括硬件可信计算和软件可信计算。

硬件可信计算指的是通过硬件技术实现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可信验证和保护,例如通过芯片级别的物理安全技术实现对计算机硬件的保护。

软件可信计算主要是通过软件技术来实现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软件和数据的可信验证和保护,例如采用数字签名、加密等技术保证软件和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其次,可信计算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安全问题。

可信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确保网络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存储。

例如,在云计算中,可信计算技术可以提供安全的云存储服务,有效保护用户的数据免受黑客攻击和窃取。

另外,可信计算技术在物联网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物联网的概念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智能设备和传感器连接在一起,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但是,物联网中的设备数量庞大,接入网络的设备安全性参差不齐。

可信计算技术可以提供安全的设备认证和数据传输,确保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安全,避免恶意攻击者利用物联网设备进行网络攻击。

最后,可信计算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可信计算技术需要与各种计算平台和操作系统进行兼容,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其次,可信计算技术在性能和效率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此外,可信计算技术的安全性也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以应对不断演化的网络威胁和攻击手段。

综上所述,可信计算技术在计算机安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建立安全的计算环境,保证数据和计算结果的可信度,可信计算技术可以提升网络安全和物联网安全的能力。

数据安全与可信计算的技术创新

数据安全与可信计算的技术创新

数据安全与可信计算的技术创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我们的生活已经与数据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我们在生活中使用的各种设备和应用程序都需要处理和存储大量的数据。

但同时,数据泄露、网络攻击、黑客入侵等问题也日益猖獗,数据安全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数据安全和可信计算的技术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数据安全领域,目前最为普遍的问题就是数据泄漏和窃取。

为了保护这些数据,我们需要一种可靠的加密方式。

对于这个问题,一些新兴的技术呼之欲出,例如多因素认证、密码管理器以及可穿戴技术。

这些技术使用多种验证方法来确保用户身份,并提供更安全的加密解决方案。

另一个关键的数据安全问题是网络攻击。

针对网络攻击,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其中的一个重要趋势。

人工智能可以对用户身份和特征进行分析,并识别和阻止恶意攻击。

人工智能的这种应用不仅可以主动发现威胁,还可以根据学习和经验来不断优化自己的防御能力,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除了数据安全,可信计算也是一个与数据紧密相关的领域。

可信计算可以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并提供一种最低限度的功能保证。

可信计算技术可以在保持数据机密性的同时,确保计算过程的完整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在大数据时代,可信计算技术对于保证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信计算也面临了一些新的挑战。

比如在云计算中,用户需要将数据和应用程序存储在云服务器上,这就可能导致数据泄露和窃取的问题。

而人工智能的过程也需要使用若干数据来进行训练,这就可能造成训练数据的泄露和不可信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可信计算技术需要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更加智能化和自适应的方式来进行数据保护。

总之,数据安全和可信计算的技术创新是当前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方面的创新在保护我们隐私和安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安全性。

可信计算的研究和展望

可信计算的研究和展望
[ 键 词 ] 可 信 计 算 ; 钥 基 础 设 施 ; 书 关 公 证
[ 章 编 号 ] 1 7 — 0 7 2 1 ) 30 7 — 5 [ 图 分 类 号 ] 文 6 22 2 (0 0 0 —0 90 中
TP 9 [ 献 标 识 码 ] A 3 1 文
1 可 信 计 算
第 9 卷
第 3 期
太 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自然 科 学版 )
J OURNAL oF TAI YUAN NORM AL UNI RS TY ( t rlS in eEdt n VE I Nau a ce c io ) i
V o1 No. .9 3 S pt e . 2 O Ol
TC T utdC mp t gGru ) G( r se o ui o p 目标 是在 全世 界 建立并 推 广一个 开 放 的 、 厂商 无关 的可 信计 算构 建 n 与 块 的工业 标准 和跨 平 台 的软件接 口. 可信 平 台模 块 T M ( r se lt r Mo ue 是 T G 的核 心 , P T u tdP af m d l) o C 是一 个具 有 密码运 算 和存储 功 能 的安全 芯片n . M 为平 台提 供 了可信 存储 度量 、 全 身份标 识 和签名 等 功能 . TP 安 可 信系统 的安全 操作 都 要 经 过 T M 来 完 成 . P 内部 存 储 了平 台配 置 信 息 在 平 台 配 置 的 寄 存 器 P Rs P T M C ( lt r C n iu ainRe i es 和加 密密 钥 , P af m o f rt gs r) o g o t 如签 名 密 钥 、 存储 密钥 . 身份 认 证 密 钥 等 . 内置 加 密 引 擎 和 随机数 产生 器 , 来产 生 密钥 . P 提供 了行业 的密 码应 用 的接 口, 个 独 立 于其 他 设 备 的被 隔离 的硬件 . 用 T M 是 通 过总线 和其 他 P C芯 片连 接 , 只有经 过授 权才 能访 问 TP 内 的功能 和数 据 . M

可信计算概述

可信计算概述

可信计算概述⽬录⼀、为什么需要可信计算?⼆、什么是可信计算?三、可信计算的发展概况四、可信计算技术五、围绕可信计算的⼀些争议参考⽂献⼀、为什么需要可信计算?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们⽣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们每天都通过计算机和互联⽹获取信息、进⾏各种活动。

但计算机与⽹络空间并不总是安全的,⼀⽅⾯⿊客们会通过在⽹络中散布恶意病毒来对正常⽤户进⾏攻击,例如2017年5⽉爆发的勒索病毒;另⼀⽅⾯许多不良⼚商会在⾃⼰的软件中“开后门”,趁⽤户不注意时获取⽤户的隐私或者弹出弹窗⼴告,这些都给维护⽹络空间的信息安全带来了巨⼤的挑战。

为了使⼈们能够正常地通过计算机在互联⽹上进⾏各种活动,我们必须建⽴⼀套安全、可靠的防御体系来确保我们的计算机能够按照预期稳定地提供服务。

⽬前⼤部分⽹络安全系统主要由防⽕墙、⼊侵检测、病毒防范等组成。

这种常规的安全⼿段只能在⽹络层、边界层设防,在外围对⾮法⽤户和越权访问进⾏封堵,以达到防⽌外部攻击的⽬的。

由于这些安全⼿段缺少对访问者源端—客户机的控制,加之操作系统的不安全导致应⽤系统的各种漏洞层出不穷,其防护效果正越来越不理想。

此外,封堵的办法是捕捉⿊客攻击和病毒⼊侵的特征信息,⽽这些特征是已发⽣过的滞后信息,属于“事后防御”。

随着恶意⽤户的攻击⼿段变化多端,防护者只能把防⽕墙越砌越⾼、⼊侵检测越做越复杂、恶意代码库越做越⼤,误报率也随之增多,使得安全的投⼊不断增加,维护与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实施,信息系统的使⽤效率⼤⼤降低,⽽对新的攻击毫⽆防御能⼒。

近年来,“震⽹”“⽕焰”“Mirai”“⿊暗⼒量”“WannaCry勒索病毒”等重⼤安全事件频频发⽣,显然,传统防⽕墙、⼊侵检测、病毒防范等“⽼三样”封堵查杀的被动防御已经过时,⽹络空间安全正遭遇严峻挑战。

安全防护⼿段在终端架构上缺乏控制,这是⼀个⾮常严重的安全问题,难以应对利⽤逻辑缺陷的攻击。

⽬前利⽤逻辑缺陷的漏洞频繁爆出,如“幽灵”“熔断”,都是因为CPU性能优化机制存在设计缺陷,只考虑了提⾼计算性能⽽没有考虑安全性。

可信计算技术研究-.ppt

可信计算技术研究-.ppt

2)完整性存储 完整性存储包括了存储完整性测量值的日志和
在PCR中存储这些测量值的信息摘要。 3)完整性报告 完整性报告用于证实完整性存储的内容。
完整性测量、存储和报告的基本原理是:一个 平台可能会被允许进入任何状态,但是平台不 能对其是否进入或退出了这种状态进行隐瞒和 修改。一个独立的进程可以对完整性的状态进 行评估并据此作出正确的响应。
具有以下功能:
确保用户唯一身份、权限、工作空间的 完置、操作系统内核、服 务及应用程序的完整性
确保密钥操作和存储的安全
确保系统具有免疫能力,从根本上阻止 病毒和黑客等软件的攻击
可信计算平台特性:
定义了TPM
– TPM = Trusted Platform Module可信平台模块;
定义了访问者与TPM交互机制
– 通过协议和消息机制来使用TPM的功能;
限定了TPM与计算平台之间的关系
– 必须绑定在固定计算平台上,不能移走;
TPM应包含
– 密码算法引擎 – 受保护的存储区域
可信计算终端基于可信赖平台模块 (TPM),以密码技术为支持、安全操作 系统为核心(如图所示)
安全应用组件
对应用数据和信息签名。 2)存储密钥(SK-Storage Key):非对称密钥,用
于对数据或其他密钥进行加密。存储根密钥 (SRK-Storage Root Key)是存储密钥的一个特 例。 3)平台身份认证密钥(AIK-Attestation Identity Key):专用于对TPM产生的数据(如TPM功 能、PCR寄存器的值等)进行签名的不可迁移 的密钥。
Credential)
二、TCG的动态
2000年12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与美国国家 宇航总署(NASA)的艾姆斯(Ames)研究 中心牵头,联合大公司成立TCPA。

可信计算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可信计算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可信计算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今天,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的各个领域。

这个数字时代接踵而来的繁荣让我们感触深刻。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计算机的可信度并不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被提醒不要把敏感信息交给一些不可靠的场所。

乃至于在一些特殊领域,如银行、军事、公共管理等区域,保证计算机的安全、可信度已经成为了一项技术无法回避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信计算技术受到了越来越重视。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在通讯、金融、商业和其他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出现了日益严峻的计算机安全问题。

由于这些安全问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成为了广大用户和业界关注的热点。

追求计算系统的高度可信度和安全性逐渐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对于可信计算技术,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能够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因此,可信计算技术的一大重要研究方向就是构建一种完整、可靠和安全的计算机系统。

其中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系统的设备(包括系统硬件和软件)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性以及保障机制。

构建可靠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技术包括可信根(Trusted Root)、安全引导(Secure Boot)、可信执行(Trusted Execution)、可信监管(Trusted Monitoring)等技术。

这些技术大大增强了实时数据的保护和封锁,从而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在此基础上,可信计算技术也在不断探索和研究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领域。

在网络通讯中,安全协议是保证交换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

安全协议使用加密技术,为数据通信提供安全保障。

由计算机安全界领袖提出的常见加密协议有HTTPS、SSL/TLS、VPN、IPsec等。

这些协议可以在广范的计算机系统和信息交互中,提高网络通信的安全性及可信度。

在银行等金融业中,可信计算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

金融交易涉及现金流和客户隐私保护,因此,在计算机化的支付系统中,交易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完整性、机密性是至关重要的。

可信计算技术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安全保护。

《2024年可信计算的研究与发展》范文

《2024年可信计算的研究与发展》范文

《可信计算的研究与发展》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计算安全性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信计算作为一种保障计算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可信计算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可信计算概述可信计算是一种通过技术手段保障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计算模式。

它通过引入信任根、建立信任链、实施信任传播等手段,确保计算过程中的数据和程序不被篡改、窃取或滥用,从而保障计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可信计算的研究现状目前,可信计算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和高校都在进行可信计算的相关研究,包括信任根的建立、信任链的构建、信任传播的实现、安全芯片的设计与实现等方面。

同时,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崛起,可信计算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大。

例如,在云计算中,通过可信计算可以保障云服务的安全性,防止云数据被非法访问和篡改;在物联网中,通过可信计算可以保障物联网设备的互信互认,提高物联网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四、可信计算的发展趋势1. 技术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信计算将与其他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

这些技术的引入将进一步提高可信计算的效率和安全性。

2. 应用领域扩展:除了云计算和物联网等领域,可信计算还将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工业控制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可信计算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标准化和规范化:随着可信计算的广泛应用,相关标准和规范将逐渐形成和完善。

这将有助于提高可信计算的可靠性和互操作性,促进其广泛应用和推广。

五、未来发展方向1. 强化隐私保护:随着人们对隐私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未来的可信计算将更加注重隐私保护。

通过采用更加先进的加密技术和隐私保护算法,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2. 智能化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将为可信计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可信计算

可信计算

一、引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信息产业的空前繁荣;但危害信息安全的事件也不断发生,信息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目前信息安全问题的技术原因主要包括:■ 微机的安全结构过于简单。

最初,微机被认为是个人使用的计算机,许多安全措施不再需要,为了降低成本,许多有效的安全措施被去掉。

■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变成网络中的一部份,突破了计算机机房的地理隔离,信息的I/O遍及整个网络世界,网络协议缺少安全设计,存在安全缺陷。

网络协议的复杂性使得对其进行安全证明和验证十分困难。

■ 操作系统过于庞大,软件故障与安全缺陷不可避免。

硬件结构的安全和操作系统的安全是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密码、网络安全等技术是关键技术。

只有从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底层采取安全措施,从整体上采取措施,才能有效地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

对于最常用的微机,只有从芯片、主板等硬件和BIOS、操作系统等底层软件综合采取措施,才能有效地提高其安全性。

正是基于这一思想催生了可信计算的迅速发展。

可信计算的基本思想是在计算机系统中首先建立一个信任根,再建立一条信任链,一级测量认证一级,一级信任一级,把信任关系扩大到整个计算机系统,从而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可信。

在技术领域, 1983年美国国防部就制定了《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价准则》。

1999年TCPA 组织成立,2003年改组为可信计算组织TCG。

TCPA和TCG制定了关于可信计算平台、可信存储和可信网络连接等一系列技术规范。

目前已有200多个企业加入了TCG,可信计算机已进入实际应用。

在理论领域,IEEE组织于2004年编辑出版了IEEE Transaction on Dependable and Secure Computing杂志,专门讨论可信计算。

二、可信计算的基本概念1.可信的定义与属性(1)可信的定义目前,关于可信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可信计算组织TCG用实体行为的预期性来定义可信:一个实体是可信的,如果它的行为总是以预期的方式,达到预期的目标。

可信计算技术研究

可信计算技术研究

课题名称:基于攻击模式的可信软件的建模、度量与验证课题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08.1-2010.12课题责任人:李晓红课题依托单位:天津大学研究背景: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发展,软件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在信息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软件产品生产现状仍然不能令人满意,主要体现在软件质量得不到保证。

当软件发生失效时,会对人们生活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造成巨大的损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业界提出可信系统(Trusted System)的概念,并进一步成立了“可信计算组”TCG(Trusted Computing Group),制订了关于可信计算平台、可信存储和可信网络连接等一系列技术规范。

目前,可信计算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可信计算的理论研究落后于技术开发。

迫切需要研究如下的问题:软件系统的行为特征;软件可信性质与软件行为的关系;面向软件可信性质的设计和推理;以及软件系统可信性质的确认。

研究内容:面向可信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深入研究可信软件模型与工程方法,探索基于威胁树模型和攻击树模型构建可信软件模型的方法,研究基于面向方面编程的高可信软件工程方法学。

在可信软件的评估和度量方面,研究构建可信软件模型的可信性评估和度量系统的关键技术,以软件面临的威胁和攻击为核心研究内容,深入研究攻击模式并探求构建攻击模式系统的方法,实现攻击模式的自动识别、提取和求精。

以软件的容侵性、可预测性、可控性三个软件可信性质为核心,研究可信软件模型的定性评估和定量度量系统的构建技术,特别针对复杂软件探讨其不信任度评估和度量方法。

深入研究可信软件的验证理论与测试方法,在软件设计阶段,划分出可信攸关的核心组件,针对可信软件的核心组件,结合模型检测和定理证明进行形式化的验证;在软件测试阶段,研究基于统计方法的软件可信性测试,综合形式化的验证方法和实证方法确保软件可信性。

可信计算研究报告

可信计算研究报告

可信计算的发展摘要可信计算是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分支,如何建立高效安全的可信计算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背景。

这里详细介绍和分析可信计算的国际发展历程、相关定义、关键技术、相关国际标准、相关规范。

基于以上分析,指出目前可信计算研究存在理论滞后于应用,部分关键技术尚未攻克,缺乏配套软件系统等问题。

最后指出可信计算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相应应用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可信计算;理论模型;信任理论;信息安全摘要...................................................................................................... - 0 -0 引言 .............................................................................................. - 1 -1 可信计算的研究背景 ..................................................................... - 1 -2国际可信计算发展.......................................................................... - 2 - 3信计算相关定义和关键技术............................................................ - 3 -3.1可信计算的相关定义 ............................................................ - 3 -3.2可信计算关键技术................................................................ - 4 -4可信计算相关国际标准................................................................... - 5 -4.1TCG 规范............................................................................. - 5 -4.2可信计算机安全评价标准(TCSEC).................................. - 5 -4.3息安全评价标准(ITSEC).................................................. - 6 -5.信计算亟待研究的领域................................................................... - 6 -5.1技术方面 .............................................................................. - 6 -5.2理论方面 .............................................................................. - 7 -5.3计算的应用........................................................................... - 7 -6.结束语............................................................................................ - 7 -参考文献 ........................................................................................... - 7 -0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拓展,可信计算技术研究及其相关产业化应用已经成为当前信息安全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算力可行性研究报告

算力可行性研究报告

算力可行性研究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研究算力的可行性,并评估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

算力是指计算机系统用于处理输入数据并生成输出结果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算力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将通过对现有技术和实际案例的分析,综合评估算力的可行性。

算力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数据分析算力在数据分析中起到关键作用。

数据分析师通常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

高性能的计算能力可以帮助分析师加快数据处理速度,提高数据挖掘的效率。

例如,在金融行业中,高频交易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并及时作出决策。

使用强大的算力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

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算力对于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变得不可或缺。

深度学习任务通常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来进行模型训练和优化。

例如,在图像识别任务中,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需要海量的计算资源来训练模型。

高算力的计算机系统可以显著加快训练过程,提高模型的准确性。

区块链区块链技术日益广泛应用于金融、供应链管理和物联网等领域。

区块链的核心概念是去中心化的共识机制和分布式账本。

在一些共识机制中,参与节点需要进行计算和验证,这就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持。

例如,比特币挖矿是通过算力的竞争来验证交易的合法性。

高算力的计算机可以增加挖矿的成功概率,从而获得更多的区块奖励。

现有算力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现有的算力技术包括集中式和分布式算力。

集中式算力集中式算力是指将所有计算任务集中在一台或多台计算机上进行处理。

这种方式具有成本较低和管理相对简单的优点。

大型企业通常会购买高性能计算机集群来处理大规模的计算任务。

然而,集中式算力也存在风险,因为如果计算机系统发生故障,整个计算过程可能会中断,导致数据丢失和任务失败。

分布式算力分布式算力是将计算任务分配给多个计算节点来处理。

每个节点独立工作,然后将结果合并。

这种方式具有容错性好、任务完成时间短的优点。

分布式算力可以通过云计算平台来实现,用户可以根据需求灵活分配计算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信计算的发展摘要可信计算是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分支,如何建立高效安全的可信计算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背景。

这里详细介绍和分析可信计算的国际发展历程、相关定义、关键技术、相关国际标准、相关规范。

基于以上分析,指出目前可信计算研究存在理论滞后于应用,部分关键技术尚未攻克,缺乏配套软件系统等问题。

最后指出可信计算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相应应用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可信计算;理论模型;信任理论;信息安全摘要...................................................................................................... - 0 -0 引言 .............................................................................................. - 1 -1 可信计算的研究背景 ..................................................................... - 1 -2国际可信计算发展.......................................................................... - 2 - 3信计算相关定义和关键技术............................................................ - 3 -3.1可信计算的相关定义 ............................................................ - 3 -3.2可信计算关键技术................................................................ - 4 -4可信计算相关国际标准................................................................... - 5 -4.1TCG 规范............................................................................. - 5 -4.2可信计算机安全评价标准(TCSEC).................................. - 5 -4.3息安全评价标准(ITSEC).................................................. - 6 -5.信计算亟待研究的领域................................................................... - 6 -5.1技术方面 .............................................................................. - 6 -5.2理论方面 .............................................................................. - 7 -5.3计算的应用........................................................................... - 7 -6.结束语............................................................................................ - 7 -参考文献 ........................................................................................... - 7 -0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拓展,可信计算技术研究及其相关产业化应用已经成为当前信息安全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国外可信计算起步较早,在组织机制,产业化应用和标准研发等领域都处于领先。

尽管对于可信计算存在不同的认识,但是可信计算是目前公认的信息安全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在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及将来,可信计算也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1 可信计算的研究背景传统信息安全系统以防外部入侵为主,与现今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来自内部的实际不符合&采用传统的信息安全措施的最终结果是防不胜防&这是由于只封堵外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产生不安全的问题&概括起来,信息安全事故产生的技术原因主要有几点:(1) 目前的PC机软硬件结构简化,可任意使用资源,特别是修改执行代码,植入恶意程序;(2) 操作系统对执行代码不检查一致性,病毒程序可利用这一弱点将病毒代码嵌入到执行代码中进行扩散;(3)黑客可利用被攻击系统的漏洞,从而窃取超级用户权限,并植入攻击程序,最后进行肆意破坏,攻击计算机系统;(4)用户未得到严格的控制,从而可越权访问,致使不安全事故的产生所有这些入侵攻击都是从个人计算机终端上发起的。

应采取防内为主内外兼防的模式来保护计算机,提高终端节点的安全性,建立具备安全防护功能的电脑系统。

为从终端上解决计算机系统安全的问题,需要建立信息的可信传递。

这就和 SARS期间隔离患者以控制病源的传播一样。

算机终端的“可信”实现了人与程序之间、人与机器之间的数据可信传递就能得到保证。

鉴于此,“可信计算”上了议事日程,这就是它的研究背景。

所以,可信计算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一种信任机制,用户信任计算机,计算机信任用户,用户在操作计算机时需要证明自己的身份,计算机在为用户服务时也要验证用户的身份。

这样一种理念来自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社会之所以能够和谐运转,就得益于人与人之间建立的信任关系。

与社会所不同的是建立信任的途径不同。

社会之中的信任是通过亲情、友情、爱情等纽带来建立,但计算机是没有感情的实体,一切的信息都是二进制串,所以在计算机世界中就需要建立一种二进制串的信任机制,这就必须使用密码技术,从而密码技术成为了可信计算的核心技术之一。

近年来,体现整体安全的可信计算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正是因为它有别于传统的安全技术,从根本上来解决安全问题。

2国际可信计算发展从20 世纪60 年代,可信计算诞生以来,可信计算的发展共经历了 3 个阶段:硬件可信阶段;综合可信阶段和深入发展阶段。

(1)硬件可信阶段从 1960 年到 1970 年中期,以可信电路相关研究为核心发展起硬件可信概念。

在该时期内,对信息安全性的理解主要关注硬件设备的安全,而影响计算机安全的主要因素为硬件电路的可靠性,所以该阶段研究的重点为电路的可靠性。

根据该使其的可信研究,普遍把高可靠性的电路成为可信电路。

(2)综合可信阶段从 1970 年到 1990 年,以“可信计算基”概念的提出为标志。

在该时期,系统的可信性设计和评价成为关注的核心。

1983 年美国国防部制定了世界第一个可信计算标准:TCSEC。

在 TCSEC 中第一次提出可信计算基的概念,并把可信计算基(TCB,Trusted Computing Base)作为信息安全的基础。

TCSEC主要考虑了信息的秘密性。

(3)深入发展阶段1990 年至今,以可信平台(TPM,Trusted Platform Module)为主要标志。

该阶段中,可信计算研究的体系化更加规范,规模进一步扩大,可信计算的产业组织,标准逐步形成体系并完善。

1999年 IEEE 太平洋沿岸国家容错系统会议改名为“可信计算会议”,这标志着可信计算又一次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2000 年 12 月,在美国卡内基梅农大学与美国国家宇航局研究中心牵头,IBM、HP、微软等著名企业参加,成立了可信计算平台联盟(TCPA,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 Alliance)[1],这标志着可信计算进入产业界。

TCPA 改名为可信计算组织(TCG, Trusted Computing Group)。

TCG 的成立标志着可信计算技术和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扩大。

3信计算相关定义和关键技术3.1可信计算的相关定义目前可信计算中可信存在多种不同的定义。

ISO/IEC 将可信定义为:参与计算的组件、操作或过程在任意的条件下是可预测的,并能够地域病毒和一定程度的物理干扰。

IEEE 给出的可信定义为:计算机系统所提供服务的可信赖性是可论证的。

TCG将可信定义为:一个实体是可信的,如果它的行为总是以预期的方式,朝着预期的目标。

TCG 的可信技术思路是通过在硬件平台上引入 TPM 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这种技术思路目前得到了产业界的普遍认同,认为可信是以安全芯片为基础,建立可信计算环境,确保系统实体按照预期的行为执行。

(1)信任链TCG 提出“信任链”[2]来解决安全问题,基本思想是,如果从一个初始的“信任根”出发,在平台上计算环境的每一次转换时,这种信任可以通过传递的方式保持下去不被破坏,那么平台上的计算环境始终是可信的。

(2)可信平台(TPM)在可信链传递中,TPM 是核心,是信任根。

作为可信计算技术的底层核心固件, TPM 被称为安全PC 产业链的“信任原点”。

在实际应用中, TPM 安全芯片被嵌入到 PC 主板之上,可为平台提供完整性度量与验证,数据安全保护和身份认证等功能,TPM 在更底层进行更高级别防护,通过可信赖的硬件对软件层次的攻击进行保护可以使用户获得更强的保护能力和选择空间。

传统的安全保护基本是以软件为基础附以密钥技术,事实证明这种保护并不是非常可靠而且存在着被篡改的可能性。

TPM 将加密、解密、认证等基本的安全功能写入硬件芯片,并确保芯片中的信息不能在外部通过软件随意获取。

(3)TCG 软件栈TCG 软件栈[3](TSS, TCG Software Stack)的缩写。

TSS 是可新平台的核心软件,它运行于操作系统用户态,在可信平台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TSS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使用 TPM 安全功能的接口,同时屏蔽了不同制造商在TPM 生产中造成的各种差异,增强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

目前,TSS 是应用程序与 TPM 进行交互的主要接口之一。

TSS 系统包括的功能,可用于创建Crypto API 接口,使 TPM 支持当前和未来的相关应用程序,从而充分拓展TPM 功能,包括密钥备份、密钥迁移功能、平台认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