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突破——实验探究题
中考化学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有以下四个步骤。
请回答:①在D操作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将木炭改为铁丝在C中燃烧时,瓶底应放一些,反应的现象是。
2.某兴趣小组向甲、乙试管中各加入2mL 10%的CuSO4溶液,再向两支试管中加入10%的NaOH溶液,甲试管中加入5mL、乙试管中加入2滴,振荡后观察到甲试管中有蓝色沉淀生成,乙试管中有浅绿色沉淀生成。
(1)(实验讨论)得到的蓝色沉淀一定是氢氧化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那么浅绿色沉淀是什么呢?(2)(查阅资料)①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可生成碱式硫酸铜,它是浅绿色固体,受热会分解;②碱式硫酸铜有多种可能的组成,如Cu2(OH)2SO4、Cu3(OH)4SO4或Cu4(OH)6SO4;③SO2气体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探究)该小组对碱式硫酸铜产生了兴趣,想探究碱式硫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
(实验设计)取少量碱式硫酸铜加入试管中并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试管A中残留有黑色固体,滴入稀硫酸后观察到的现象,证明该黑色固体是氧化铜;B中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证明有水生成;C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生成;D中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证明有生成;(3)(实验反思)当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时,只要CuSO4溶液的量一定,NaOH溶液(填“过量”或“不足”)时就能生成浅绿色沉淀;(4)碱式硫酸铜可表示为:aCu(OH)2•bCuSO4,如将Cu4(OH)6SO4改写该表示方式,则a与b 的比值为;(5)(拓展延伸)当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可能不同,试另举一个例子:。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探究生锈铁钉与稀硫酸的反应情况,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生锈铁钉与一定量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查阅资料】Fe3+与无色硫氰化钾溶液相遇出现血红色溶液。
(青海专版)化学复习第编重点题型突破篇5实验探究题(精练)试题
专题五实验探究题1。
(2017宿迁中考)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查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
Ⅰ。
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方案1: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红__色变成无色。
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__小于或等于__(选填“小于”或“小于或等于”)7,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NaOH+H2SO4===Na2SO4+2H2O__.Ⅱ。
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丙同学对探究Ⅰ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提出猜想】(1)Na2SO4;(2)Na2SO4和__H2SO 4__。
【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1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锌粒逐渐减少,有__气泡__产生方案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__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__,猜想(2)成立【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2)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__C__(填字母)。
A.BaCl2溶液B.Cu C.Fe2O32.(2017襄阳中考)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如下实验:小雯探究碳酸钠固体和稀盐酸之间的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Na2CO3+2HCl===2NaCl+H2O+CO2↑__;小琪探究H2SO4、NaOH、CuSO4、BaCl2四种溶液之间的反应.实验完毕,小雯和小琪将试管中的剩余物都倒入同一大烧杯中,过滤后得到了沉淀A和无色滤液M,并接着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向所得沉淀A 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出现白色沉淀B和蓝色溶液,没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B是__BaSO4(或硫酸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③取步骤②中溶液,加入适量Na2SO4溶液,充分反应无明显现象④另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加入几粒锌粒__无明显现象(或锌粒表面无红色固体生成、无气体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滤液M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NaCl(或氯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琪分析后认为:步骤④中加入锌粒没有必要:滤液M中还可能存在其他成分。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课件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或变化
结论
取少量井水,加入适量肥皂 A 水,振荡
产生 浮渣
大
量
井水为硬水
B
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 量
质量减少
不遵循质量守恒 定律
C
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 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NaOH溶液没有 变质
D
将无色气体通入装有CuO粉末 黑 色 固 体 无色气体一定为
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加热 变红
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 比较黄铜与铜的硬度 将黄铜片与铜片互相刻画
【解析】A. 硫酸铵、氯化铵都能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都产生刺 激性气味,不能区分两种物质,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 稀硫酸和 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除去碳酸钠的同时带入了新 杂质硫酸钠,故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湿 润的pH试纸上,如果溶液显酸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如果溶液 显碱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如果溶液显中性,测定结果不变,故 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 将黄铜片与铜片互相刻画,痕迹更明显的物 质硬度小,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
H2
素养强化练 1.(2023宜宾)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
A 固体
气味
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 先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硫酸,蒸
B 的Na2CO3
发结晶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湿润的pH试
C 酸碱度
素养强化练 1.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当 温度升高至40 ℃,仅①燃烧;继续升高至240 ℃,仅③开始燃烧。下 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中考化学压轴题之探究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已知金属钻(Co)的活动性与铁相似,请预测氯化钻(CoCl 2)的化学性质,说明预测的依据,并设计实验验证。
经查阅资料,钻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下:限选试剂:CoCl 2溶液、(NH 4)2CO 3溶液、Na 2SO 4溶液、AgNO 3溶液、NaOH 溶液、稀硫酸、镁条、铜片。
【答案】加入少量AgNO 3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可溶性碱 CoCl 2溶液中含Co 2+,Co(OH)2难溶于水加入少量NaOH 溶液 有粉红色固体生成 含CO 32-的盐(或可溶性碳酸盐) CoCl 2溶液中含Co 2+,CoCO 3难溶于水 加入少量(NH 4)2CO 3溶液 有粉红色固体生成。
【解析】 【分析】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钴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钴沉淀,钴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故沉淀。
【详解】2CoCl 和3AgNO 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钴,2CoCl 和NaOH 反应生成氢氧化钴粉红色沉淀和氯化钠,2CoCl 和()432NH CO 反应生成碳酸钴粉红色沉淀和氯化铵。
则预测成立。
②能够与可溶性碱反应2CoCl溶液中含2+Co,()2Co OH难溶于水取少量2CoCl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如果观察到有粉红色固体生成,则预测成立。
③能够与含2-3CO 的盐反应2CoCl溶液中含2+Co,3CoCO难溶于水取少量2CoCl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432NH CO溶液,如果观察到有粉红色固体生成,则预测成立。
金属钻(Co)的活动性与铁相似,则可利用生成沉淀和溶液元素变化验证钴。
2.某学习小组对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1)分别在盛有少量碳酸钠(俗称_________)、碳酸氢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都剧烈反应且产生大量气泡。
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提出问题)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快慢是否相同?(设计与实验)(2)甲设计的实验如图1所示。
中考化学压轴题之探究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有浓硫酸、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等,后者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变质。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碱石灰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②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③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④Ca(OH)2分解温度为580℃,CaCO3分解温度为825℃,Na2CO3的分解温度为1744℃。
[提出问题]碱石灰是否变质?其成分可能有哪些?[进行猜想]①若没有变质,碱石灰吸水性良好,成分只有CaO和NaOH;②若变质,该碱石灰中可能含有CaO、NaOH、Ca(OH)2、Na2CO3、CaCO3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实验过程](1)验证碱石灰是否变质:图中的B为干燥装置,常用于固体干燥剂干燥气体。
现用A、B 装置检验碱石灰是否变质,取适量的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样品分别装入A、B中,连接好A、B装置,从 ____(填“c”或“d”)端向B中缓缓通入水蒸气,观察A装置中的现象为____,证明碱石灰已变质。
(2)验证碱石灰是否完全变质:取适量碱石灰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溶液变浑浊,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温度无明显变化,证明碱石灰已完全变质。
则样品成分最多有___种可能性(填数字)。
(3)为进一步确定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该小组继续实验并记录如下: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目的、现象或数据实验结论实验一①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②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③向滤液B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静置;④________。
操作③的主要目的是:___操作④的现象:____样品中一定有Ca(OH)2[探究结论] 通过整个探究活动分析得知碱石灰样品的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其中盐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反思与评价] 通过探究活动,大家知道该碱石灰变质的化学反应过程,其中生成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明白了碱石灰要密封保存的原因。
中考化学压轴题之探究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常见的盐的性质后,完成了如下实验。
该学习小组对废液杯上层清液的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含有什么溶质?(作出猜想)Ⅰ溶质仅为_____(填化学式);Ⅱ溶质为KCl和BaCl2Ⅲ溶质为KCl和_____(填化学式);Ⅳ溶质为KCI和K2CO3V溶质为KC1、K2SO4,和K2CO3(设计方案)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分装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先向甲试管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无明显现象猜想Ⅵ、Ⅴ均不正确再向乙试管中滴加____溶液。
(填化学式)_____猜想Ⅱ正确(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实验过程中无须使用AgNO3溶液,其理由是_____(用文字表述)【答案】KC1 K2SO4 K2SO4有白色沉淀生成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上层清液中一定有氯化钾,无须再验证【解析】【分析】【详解】[作出猜想]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可能是硫酸钾过量,也可能是氯化钡过量,也可能是恰好反应;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可能是碳酸钾过量,也可能是氯化钡过量,也可能是恰好反应;所以作出猜想,Ⅰ溶质仅为KCl;Ⅱ溶质为KCl和BaCl2;Ⅲ溶质为KCl和K2SO4;Ⅳ溶质为KCI和K2CO3;V溶质为KC1、K2SO4和K2CO3;[设计方案]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分装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先向甲试管中滴加盐酸至过量,无明显现象,猜想Ⅵ、Ⅴ均不正确;因为盐酸可以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如果有碳酸钾会有气泡冒出;再向乙试管中滴加硫酸钾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钡,猜想Ⅱ正确;[交流反思]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上层清液中一定有氯化钾,所以无须使用AgNO3溶液验证;2.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突破复习题(带答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突破复习题(带答案)实验,指的是迷信研讨的基本方法之一。
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预备了中考化学实验,希望能对大家中考化学备考有所协助。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打破温习题〔带答案〕一. 教学内容:迷信探求、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1. 知道迷信探求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
2. 初步学习〝提出效果〞〝处置效果〞〝活动反思〞的方法。
3. 体验化学迷信探求的乐趣。
4. 看法罕见的九种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运用本卷须知。
5. 初步学习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与称量,仪器的衔接与洗濯等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艺。
6. 了解化学实验室平安规那么,提高遵守实验室平安规那么的自觉性。
7. 初步养成〝动脑思索,规范操作,细心观察,详实记载〞的实验习气和严谨仔细的迷信态度。
[知识要点](一)化学之旅1. 迷信探求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2. 迷信探求包括:〝提出效果〞、〝树立假定〞、〝搜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停止实验等)〞、〝取得结论〞、〝交流评价〞这样几个基本环节。
3. 化学实验是停止迷信探求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求的重要环节,它必需保证明验的公正性。
4. 迷信探求是一个协作的进程,只要积极参与才干享遭到探求的乐趣。
(二)走退化学实验室1.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称号,用途及本卷须知。
积不2. 药品的取用(1)药品取用的基本原那么①运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息;更不得尝任何药品的滋味。
②取用药品留意浪费:取用药品应严厉按实验规则的用量,假设没有说明用量,普通取最大批,即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③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2)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普通用镊子夹取。
②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药匙(或纸槽)取用。
③运用后的镊子或药匙应立刻用洁净的纸擦洁净。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实验突破(05) 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
在剧氧烈气燃中烧,发白 ___________剧__烈___燃_ 烧,火星
光:_,放__热__,生__成__能__使__澄_清_ 四射,生成在黑氧色气固中体,放热
__石__灰__水___变__浑__浊__的___气__体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C+_O__2 ___C_O__2 _______ __3_F_e_+__2_O_2_____F_e_3_O_4_______ ___
(3)探究2实验中,3根铁丝均要完全伸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
[答案] (3)保证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相同 [解析] (3)探究2实验中,3根铁丝均要完全伸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保证与氧气的 接触面积相同。(4)根据探究2实验可知,乙同学说法合理,其理由是铁丝与O2 的接触面积相同,但燃烧的剧烈程度不同。
(4)根据探究2实验,你认为 。
实验记录如下:
氧气体积分数 90% 70%
氧气体积分数 65% 60% 55%
实验现象 燃烧剧烈,燃烧时间长,实验成功 燃烧比90%的弱,燃烧时间短,实验成功
实验现象 燃烧比70%的弱,燃烧时间比70%的短,实验成功 燃烧比65%的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 难以燃烧,只是发红
探究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乙同 学认为是聚热效果好,能使未燃的铁丝更好地预热。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 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表所示,实验中3个集气瓶均盛有等量的水 和体积分数相同的氧气。
实验突破(五)
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
回归教材
[实验目的]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Ⅲ.取一段无锈细铁丝用酒精灯火
Ⅰ.把带火星的木 Ⅱ.用坩埚钳夹一小块木炭
2021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突破:实验探究题(标签损坏类)
2021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突破:实验探究题(标签损坏类)1. 某小组同学在协助老师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如图)(温馨提示:标签上的5%表示该混合物中主要成分所占的质量分数)。
他们对此瓶无色液体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1) [大胆猜想]猜想一:水;猜想二:稀硫酸;猜想三:过氧化氢溶液。
小组同学对标签又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分析,他们一致认为猜想一不合理,理由是水是________(填物质类别)。
[设计方案]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如下探究方案实验方案实验现象方案一:向盛有少量镁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该液体。
观察到试管中有________产生。
涉及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方案二:向盛有少量④观察到无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________(填化学式)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该液体,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条不能复燃以上事实证明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反思与评价]为避免在今后的实验中出现标签残缺的情况,在倾倒液体时应注意________。
2. 有一瓶标签受损、没盖瓶盖且装有无色液体的试剂瓶,如图所示。
老师告诉大家,瓶内原有的液体只能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蒸馏水中的一种。
为了判断瓶内是何种溶质,并确定试剂瓶的标签,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1)从受损的标签信息看,大家一致认为该液体不可能是________ 。
(2)甲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究。
用了一种与乙同学所加物质类别不同的溶液,重新按照乙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与乙同学的完全一致,且结论完全正确。
则丙同学改用的试剂为________ 。
【实验结论】实验后,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原试剂瓶标签10% ________溶液。
(5)【反思与交流】为了不使标签破损,倾倒液体时应如何正确操作________ 。
(6)药品取完之后应及时________保存。
3.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如图),同学们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究。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7 实验探究题
专题突破七实验探究题【题型特征】物质的探究是每年中考必考的重要题型,以实验题的题型出现,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猜想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能力、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对比能力以及分类、比较、抽象、概括等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难度中等或偏大,有较好的区分度,失分率高。
【解题策略】做这类题关键还是在于对物质的性质,尤其是酸、碱、盐和单质、氧化物的性质要熟练掌握和运用。
认真审题之后,确定探究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将探究的问题和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提炼,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来。
一般反应后生成物的成分,除了一定有生成物之外,再看反应物是否过量,一般可分为三种情况。
物质变质问题也有三种情况,包括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和全部变质。
类型1物质组成或成分的探究(含标签类)例1(2021百色中考)某校毕业班同学准备进行化学技能操作考试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装有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如图),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溶液不可能是A(填序号)。
A.酸溶液 B.碱溶液 C.盐溶液【获得信息】Ⅰ.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Ⅱ.室温(20 ℃)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Ⅲ.NaCl、BaCl2的水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可能是: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碳酸钠溶液;猜想三:氢氧化钠溶液;猜想四:碳酸氢钠溶液。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根据室温(20 ℃)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无法配制出10%的溶液(合理即可)。
【实验推断】(1)小丽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则这瓶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理由是氯化钠溶液呈中性(合理即可)。
(2)小明取样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并不断振荡,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静置后,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入酚酞溶液,振荡后无明显现象。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实验突破(06) 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因素的探究
(2)根据本实验结果,对实验室常温保存过氧化氢溶液提出合理的
建议:
。
[答案] (2)在pH约为3~5的酸性条件 下保存 [解析] (2)由图乙可知,在pH约为3~5的 酸性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最慢,所以对 实验室常温保存过氧化氢溶液提出合 理的建议是在pH约为3~5的酸性条件 下保存。
图S6-1
5.同学们应用数字化实验探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 装置如下:
图S6-6
[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主要实验步骤
①1号抽滤瓶中不加任何试剂
实验1
,2号抽滤瓶中加入0.2 g MnO2 粉末,3号抽滤瓶中加入0.2 g FeCl3粉末 ②用三个分液漏斗分别加入15
mL 4%的H2O2溶液
实验突破(六)
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因素的探究
回归教材
[实验目的]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在试管中加入5 mL 5% 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 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
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 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 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
实验 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伸入试管
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
3.[2019·怀柔期末]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催化剂的种类与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是否有关呢?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①将30 g 10% H2O2溶液与1 g MnO2均匀混合;②将x g 10% H2O2溶液与1 g CuO均 匀混合。 则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 2H2O+O2↑ ;②中x的值应为 30 。
内容
伸入试管。待试管中又没
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
述操作
(续表)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突破科学探究题(1)
猜想2: Na2SO4
猜想3:Na2CO3
【实验探究】取少量浸出液分别加入试管A、B中:
实验序 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向A中滴加少量BaCl2溶 产生白色沉淀 液
含Na2SO4
2 向B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
含Na2CO3
【分析评价】有同学认为实验1结论不够严谨,理由
是 BaCl2+Na2CO3===== BaCO3↓+2NaCl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补充实验】
实验序 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向实验2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 产生白色沉
3
猜想3成立
BaCl2溶液
淀
(4)交流:应对土壤盐碱化的合理措施有 ad (多选,填字母)。 a. 合理施肥 b. 引海水灌溉 c. 用熟石灰改良 d. 种植耐盐碱作物
达标训练
混合物成分的探究
思路点拨 混合物成分的探究主要为固体、液体中溶质、气体成分 的探究。①固体成分的探究主要考查白色固体物质组成中是否含有碳酸 盐、硫酸盐、氯化物、铵盐等,探究步骤:a. 固体物质→溶解→观察是否 有沉淀产生→检验沉淀物质(一般为碳酸钙或硫酸钡沉淀)→检验溶液的 酸碱性→确定可溶性物质;b. 固体物质→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确定是否含 铵盐。②溶液中溶质成分通常是探究溶液中是否含有H+、OH-、Ca2+、 Ba2+、CO32-、SO42-等。③气体成分是探究气体中是否含有H2、O2、 CO、CO2、CH4、水蒸气等。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疑问:反应后
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Ⅰ:只有CaCl2 猜想Ⅱ:C有aCl2和HCl 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 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
中考化学压轴题之探究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某化学拓展课堂的主题是:探秘氯化钠样品。
主题Ⅰ探究氯化钠样品中杂质的成分已知所提供的氯化钠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
甲同学的实验探究过程记录如下:根据以上实验信息,甲同学得出结论:此氯化钠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硫酸钠。
(实验分析)(1)步骤①中加入适量NaOH 溶液的目的是_____。
(2)乙同学认为步骤③中不需要加入足量稀盐酸,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请说明原因_________。
主题Ⅱ测定氯化钠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确定了氯化钠样品中杂质的成分后,甲同学对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
称取20.0g 氯化钠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 2.33g。
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
(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 0.1%)【答案】判断杂质中是否含有氯化镁不同意加入稀盐酸要排除碳酸钠的干扰 92.9% 【解析】【分析】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氯化镁,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氯化钙,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硫酸钠。
【详解】(1)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故步骤①中加入适量NaOH 溶液的目的是判断杂质中是否含有氯化镁。
(2)乙同学认为步骤③中不需要加入足量稀盐酸,不同意他的观点,原因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加入稀盐酸要排除碳酸钠的干扰。
称取20.0g 氯化钠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2.33g,则生成的硫酸钡的质量为2.33g,设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为xNa SO+BaCl=2NaCl+BaSO2424142233x 2.33g142233=x 2.33gx=1.42g 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20g-1.42g 100%=92.9%20g⨯ 【点睛】=100%⨯氯化钠的质量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样品质量2.甲、乙两个化工厂的废液中共含有硫酸铜、硫酸、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四种溶质,每个厂各含其中两种。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100题大突破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100题大突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100题大突破一、酸碱中和反应1. 请描述中和反应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详细介绍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规律。
3.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性质和条件,设计一种酸碱溶液的中和实验,注意实验步骤和计量方法。
4. 酸碱中和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可以用来检验酸碱性质,请设计并描述一种简单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5. 介绍一种常见酸、碱溶液的浓度测定方法,包括测定原理和具体实验操作。
二、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一类,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结合具体实验,请解释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3. 通过设计实验,请说明氧化还原反应中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及原因。
4. 讨论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起到什么作用?并陈述其在实验中的应用范围。
5. 通过化学实验,请验证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并注明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的观察。
三、电解与电解液1. 解释电解的基本原理和定义,同时列举一些常见的电解质。
2. 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一种简单的电解实验,描述实验装置以及实验步骤。
3. 在电解液中,金属离子可以被还原到金属状态,请描述并分析这一现象。
4. 通过实验验证氯化铜在电解中的变化规律,并说明实验所用的电解液和实验结果。
5. 详细解释电解液对电流的导电性的影响,包括电解液中的离子浓度和温度对电流的影响。
四、实验室安全与预防措施1. 在化学实验中,安全是第一位的,请列举一些实验室安全常识和实验室规则。
2. 针对化学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并解释其原理。
3. 结合实际实验过程,说明实验室中常见的危险物品的正确存放和标识方法。
4. 通过案例分析,请阐述实验室事故的原因和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5.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不同化学药品的剧毒性和腐蚀性,并在实验操作中强调安全意识和注意事项。
这个题目覆盖了中考化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实验题目的解题思路和实验技巧,相信中考化学实验将不再成为学生的难点,为学生取得高分提供了有效的辅助。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实验突破(01) 分子运动实验
图S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氨水能使酚 酞溶液变红
(续表)
实验内容 Ⅲ.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 A、B两个小烧杯,观察几分钟
实验现象
__A_烧__杯___中__溶__液__由___无__色___ __变__为__红__色__,_B__烧__杯__中__溶___ __液__颜__色__未__发___生__变__化_____
实验突破(一)
分子运动实验
回归教材
实验内容 Ⅰ.向盛有约20 mL蒸馏水的小 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 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Ⅱ.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 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 水,观察溶液的颜色
实验现象 溶液颜色未发生 变化,仍为无色
溶液由无色逐 渐变为红色
解释分析 水不能使酚 明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 (2)操作③观察到的现象是 B、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均由无色变为红色,且C试 _管__中__的__溶__液__先__变__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在不断运动;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
图S1-4
6.如图S1-5所示,电子秤上的量筒中盛有蒸馏水。放置一段时间,电子秤示数变小。 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分__子__在__不__断__运__动__,_量__筒__中__的__部__分__水__分__子__运__动__到__ _空__气__中__。
图S1-5
7.如图S1-6甲所示是小明按教材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实验时闻到一股刺激性气 味,小明对原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乙。 实验操作:①向盛有2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3~4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均匀, 观察溶液颜色。②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③在B、C试管中分别倒入5 mL烧杯中的酚酞溶液(烧杯中剩余的酚酞溶液用于 实验中作对比),然后在一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备用。另在A、D试管中分别 倒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乙所示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 热水中,观察几分钟。
2024年中考化学强化专项突破——科学探究题
碱石灰
(3)称取71.2g某碱式碳酸铜样品,充分反应后得到38.4g残留物,生成8.8g二氧化碳和25.2g
水。该样品的结晶水质量为_g,化学式为
6.某班化学兴趣小组对催化剂的问题做了以下两类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并填空:
(1)甲同学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了两组对比实验:
(4)【产品验证】请你设计一种简单方法验证得到的银中是否还含有铁粉,方法是
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不但要求营养,更要求健康。市场上出现了一
些不添加防腐剂的绿色食品,这种食品中有一个单独包装的保鲜剂,不会影响食品安全。某
同学找来一种食品保鲜剂,对它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查找资料】
(1)食物腐败是因为微生物在食物上生长。微生物只要得到养分,再加上充足的氧气和水,
+硅胶
图2
无水醋酸+氢
氧化钠固体
+硅胶
③
[探究活动 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 NaOH
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探究活动 2]能否通过证明有水生成来证明其反应的发生?
[设计实验]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液显 (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在B烧杯中接着滴入稀盐酸,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原因是 。写出氢氧化钠与稀
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当C烧杯中溶液呈现无色时,溶液中 (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氢离子。请你设
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烧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过量的稀盐酸。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六跨学科实践活动
-9-
专题六 跨学科实践活动
(3)海水制碱。步骤⑨中还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生成,写 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HCO3 === Na2CO3+H2O+CO2↑。 (4)步骤⑥是电解NaCl饱和溶液制取烧碱,该反应中的反 应物是 NaCl和H2O 。
-10-
-12-
专题六 跨学科实践活动
任务一:测定土壤的酸碱性 【进行实验】步骤1:取农田里五份不同位置的5 g土样 于烧杯中,分别加入10 mL蒸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 澄清后过滤。 步骤2: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滤液滴加到pH试纸上, 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13-
专题六 跨学科实践活动
(1)在农田里确定5个位置进行取样,以下取样位置设定 合理的是 B (填字母序号)。
-14-
专题六 跨学科实践活动
【实验记录】同学们分别进行了五次实验测定土壤滤液 的酸碱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项目 滤液1 滤液2 滤液3 滤液4 滤液5
测得的 pH
5
6
6
5
5
【实验结论】(2)该土地的土壤呈 酸 性。
-15-
专题六 跨学科实践活动
【调查分析】经调查,该土地之前的承包者为使种植的 农作物生长茂盛,施用了大量含硫酸铵的化肥。兴趣小 组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硫酸铵水溶液呈弱酸性,推测 土壤的酸碱性出现问题的可能原因是土壤中含有大量硫 酸铵。
-6-
专题六 跨学科实践活动
2.[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综合利 用海水的部分流程图如图。
-7-
专题六 跨学科实践活动
(1)海水制镁,步骤①②③是利用母液制镁的流程,该流 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初三化学 2024年中考化学突破热点训练营专题:科学探究题
2024年中考化学突破热点训练营专题:科学探究题1.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的一个特点是面团中有许多小孔,他们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
小明学习相关化学知识后,将家里制作馒头用的白色粉末带到实验室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进行探究。
【初步探究】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测得溶液的pH >7,说明溶液呈性。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可用于制作发面食品。
(2)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碳酸钠很稳定。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 碳酸钠猜想Ⅰ: 碳酸氢钠【实验探究】甲乙兴趣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甲组方案: 如图1,取适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将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加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Ⅰ正确。
写出装置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组方案: 用如图2 所示装置作为反应容器,准确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以判断白色粉末的成分。
分别向盛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白色粉末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记录如表:实验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表中m = g; 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猜想Ⅰ正确,判断的依据是。
【反思应用】(1)甲组方案中,无法判断白色粉末是否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乙组方案可以判断,如果是两者的混合物,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2)家中制作馒头、面包时,将面粉发酵( 产生有机酸) ,再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以使馒头、面包松软。
原因是。
2.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
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Ⅰ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从左至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l 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Ⅰ上述制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实验】将4小块铜片(长度和宽度相同)按如图装置 所示放置一个月,结果如下:
编号
①
②
③
④
实验
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铜生锈的条件是铜与H2O、CO2接触。 回答问题: (1)铜绿由___四_____种元素组成。 (2)小组同学作出“铜生锈的条件是铜与H2O、CO2接触”这
Ⅱ.不稳定性 【查阅资料1】硝酸是无色液体,见光或受热分解生成红 棕色的NO2气体、氧气及一种无色液体。 (1)硝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5)经过反思,小刚同学对所得结论提出异议:与氧气接触 也可能是铜生锈的条件之一。小丽同学认为实验①、④
对比即可说明铜生锈与氧气有关。请判断小丽的说法是 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不__正__确__,__要__证__明__与__O__2是__否__有__关__,___ _与__①__对__比__的__实__验__应__该__是__铜__片__与__H__2_O_、__C__O_2_接__触__,__而__④___ _中__铜__片__只__与__H__2_O_接__触__(_或__④__实__验__中__没__有__C_O__2_) _______。
中考化学总复习
实验探究题
【专题解读】(1)明确探究的主要步骤、过程和方法,根 据要求对物质组成、性质与变化等作出猜想或合理的假 设;(2)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简单的方案,或进行改进,懂 得控制实验条件;(3)分析或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验现象或 数据,并得到合理的结论。
·类型1 对探究主要过程的考查 ·类型2 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 ·类型3 有关物质性质与变化的探究 ·类型4 有关物质变化影响因素的探究 ·类型5 异常现象及拓展类的探究
(5)装置A中生成CO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_C__+__C_u_O__=_=高_=温_=_=_C__u_+__C_O__↑_(或___C_+__C__O_2_=_=_高=_温=_=__2_C_O__) (写一个即可)。
(6)小组同学经讨论后一致认为“实验2”中可以不用的装置是 ___B___(填标号),理由是__不__需__要__用__澄__清___石__灰__水__检__验__C_O__2(_或__ _装__置__C_中__的__N__a_O_H__溶__液__可__充__分__吸__收__C_O__2_) ______。
例 硝酸(HNO3)是实验室常见的一种酸。实验小组对硝酸 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 Ⅰ.挥发性 【实验1】取一瓶质量分数为68%的浓硝酸,打开瓶盖, 遇潮湿的空气,瓶口可以看到__白__雾____,原因是_挥__发__出__ __来__的__硝__酸__蒸__气__与__空__气__里__的__水__蒸__气__形__成__硝__酸__小__液__滴_____。
(1)将块状木炭研细并与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的目的是 _增__大__木__炭__和__氧__化__铜__的__接__触__面__积_________________。
(2)开始实验时,要先通一段时间N2,目的是 _排__出__装__置__内__的__空__气__,__减__少__空__气__对__实__验__的__干__扰_____。
【实验2】进一步定量分析确定气体组成 (4)重复上述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的数据如下表:
测定对象
反应前的质量/g 反应后的质量/g
A中的玻璃管+固体药品
121.6
120.2
B+C+D中的广口瓶+溶液
1 133.5
1 134.4
依据上表数据计算:
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0_.9___g,一氧化碳的质量为___0_._5__g。 【反思与评价】
(3)小组同学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得到猜想Ⅲ正确的结论。 生成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的依据是:装置A中固体开始 变红时,观察到__装__置__E_中__有__连__续__的__气__泡__产__生__,__水__被__压___ _进__装__置__F_中_____________。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C__O_2_+__2_N_a_O__H_=__=_=_N_a_2_C_O__3_+__H_2_O____。
类型1 对探究主要过程的考查
例 小丽同学发现自己的铜制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 锈”,利用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小丽和几位同学对铜锈产 生的条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铜生锈的条件是什么? 【查阅资料】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 【作出猜想】铜生锈的条件是铜与H2O、CO2接触。
【方法技巧点拨】此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试题信息提出猜 想或初步判断其可能含有的成分,然后根据物质变化现象 进行分析、推理、探究,确定物质组成成分。如本题中反 应后气体成分有三种可能情况,要求结合CO、CO2的性质 对有关变化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推理,进而作出合理的 判断。
类型3 有关物质性质与变化的探究
一猜想,其理由是 _铜__锈__的__主__要__成__分__C__u_2(_O__H_)_2C__O_3_中__含__氢__元__素__、__碳__元__素__。
(3)对比实验①③得到的结论是 _铜__生__锈__需__与__二__氧__化__碳__接__触____________。
(4)能说明铜生锈与H2O有关的实验是__①__②____。
类型2 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
例 【2020·三明质检·17分】炭燃烧后会生成不同的产物, 兴趣小组同学对炭还原氧化铜的气体产物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炭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Ⅰ:CO Ⅱ:CO2 Ⅲ:CO和CO2 【实验步骤】小组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1】定性观察分析气体成分
(6)通过实验证明,铜生锈的条件是铜与氧气、水、二氧 化碳接触。由此,你对保存铜制品的建议是 _保__持__铜__制___品__干__燥_______。
【方法技巧点拨】本题是通过控制单一变量的方法探究影 响铜锈蚀的因素。在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时,要 保证其他变量和条件相同,仅选择其中一个变量和条件作 为变量,通过对比实验结果的异同寻求科学的探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