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卫视栏目的地域文化的分析

合集下载

河南卫视栏目设置方案

河南卫视栏目设置方案

河南卫视栏目设置方案一、背景介绍河南卫视是中国中央电视台下属的地方性卫视台,自1998年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河南省的观众提供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为了进一步提升河南卫视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我们制定了以下栏目设置方案。

二、栏目列表1. 河南新闻联播•播出时间:每天19:00 - 19:30•栏目简介:通过权威、客观、公正的报道,关注河南省内外的重要新闻事件,及时传递信息,提供最新的新闻资讯。

2. 魅力河南•播出时间:每周一至周五,19:30 - 20:00•栏目简介:展示河南丰富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观众了解和感受到河南的魅力。

3. 舞台艺术大赏•播出时间:每周三、周六,20:00 - 21:30(直播节目)•栏目简介:重点推广和展示河南省内外的舞台艺术表现,包括音乐会、话剧、歌剧、舞蹈等精彩演出,为观众带来一场艺术盛宴。

4. 河南好人榜样•播出时间:每周五,18:00 - 18:30•栏目简介:报道和赞扬河南省内涌现出的各行各业的好人好事,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风尚,让更多的人拥有崇高的道德认同。

5. 快乐河南研究院•播出时间:每周六,22:00 - 22:30•栏目简介:探讨和研究河南省内的悬念、谜团和奇闻趣事,带给观众新奇有趣的娱乐体验。

6. 河南美食文化•播出时间:每周日,18:30 - 19:00•栏目简介:介绍河南省的特色美食、传统烹饪技艺和饮食文化,让观众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了解河南的饮食文化背景。

7. 健康河南•播出时间:每周二、周四、周日,19:30 - 20:00•栏目简介:关注河南省的健康事业,提供健康知识、专家访谈、医疗新闻等内容,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健康养生知识,提升生活品质。

三、栏目特色1.多样性:栏目设置涵盖了新闻、娱乐、文化、艺术、健康等多个方面,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2.当地特色:魅力河南、河南美食文化等栏目突出展示河南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增加观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河南卫视文化类节目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分析

河南卫视文化类节目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分析

河南卫视文化类节目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分析河南卫视是中国河南省的一家电视台,作为地方电视台,其文化类节目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传统文化的继承1.传统节日的传承:河南卫视制作的文化类节目经常参与传统节日的策划与呈现,如春节联欢晚会、元宵晚会、端午晚会等。

这些节目通过歌舞表演、戏曲演绎等形式,让观众感受到传统节日的庆典氛围,传承了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2.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河南省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发达的地区之一,如豫剧、布袋戏等传统艺术形式在这里独具特色。

河南卫视通过节目特辑、纪录片等形式,向观众展示了传统手工艺的技艺传承和艺术魅力。

例如《传世之美》节目深入山区村寨,记录了传统手工艺人的生活和创作过程,传承了传统手工艺的精髓。

3.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河南卫视的文化类节目还致力于向观众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

例如《文明有约》节目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历史事件、传统文学、艺术经典等内容,让观众在娱乐中学习,进而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传统文化的发展1.融入时尚元素:为了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河南卫视文化类节目在传统文化中融入了时尚元素。

例如在传统音乐节目中加入流行元素,选取流行音乐搭配传统乐器演奏,既保留了传统音乐的特色,又增添了时尚感,形式上更符合年轻观众的口味。

2.创新节目形式:河南卫视文化类节目在节目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尝试。

例如推出了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真人秀节目《非常青春庙会》,通过明星嘉宾与观众的互动,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种创新形式不仅能够吸引观众的兴趣,还能够拓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传播渠道。

3.弘扬时代精神:河南卫视文化类节目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注重传递时代精神。

例如在纪录片《芳华河南》中,通过讲述河南省在开放中的发展历程,展现了新时代河南人民的奋斗精神和创新意识。

这样的节目不仅向观众展示了传统文化的延续,更展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河南卫视_面试题目(3篇)

河南卫视_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引言河南卫视作为河南省的省级卫视,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传播中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宗旨,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近年来,河南卫视在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省级卫视之一。

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河南卫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围绕“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对河南卫视在新时代的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河南卫视在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成果1.传承中原文化河南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河南卫视在传承中原文化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如:(1)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

如《中国成语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如《中原文化大讲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名人进行讲座,传播中原文化。

2.创新节目形式在传承中原文化的基础上,河南卫视不断创新节目形式,提高节目质量,满足观众需求。

具体表现在:(1)打造原创节目。

如《梨园春》、《武林风》等,弘扬民族精神,展现河南特色。

(2)引进优质节目。

如《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与知名卫视合作,引进热门节目,丰富观众视野。

3.拓展新媒体平台河南卫视积极拓展新媒体平台,如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与观众互动,扩大影响力。

同时,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中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三、河南卫视在新时代发展面临的挑战1.竞争激烈随着我国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省级卫视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河南卫视面临着来自其他省级卫视的挑战,如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

2.观众需求多样化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对电视节目的需求日益多样化。

河南卫视需要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满足观众需求。

3.传播手段变革在新时代,传播手段不断变革。

河南卫视需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加强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提高传播效果。

四、对河南卫视在新时代发展的建议1.加强节目创新(1)挖掘河南本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原创节目。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化类节目创作浅析——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化类节目创作浅析——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

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的《唐宫夜宴》火爆网络,博物馆“唐俑”复活赴宴,舞姿婀娜优雅,故事妙趣横生,视听效果震撼人心。

自此,河南卫视开辟了一条独特的文化类节目创作路径,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其以富有美学韵味的形式诠释自然时令、天人合一、家国天下的内涵,令观众惊喜赞叹,不负“奇妙游”之名。

经过一年的探索和沉淀,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实现了形式上的全新探索,内容上的森罗万象,2022年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依旧好评如潮,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所获成绩在于,做到了在符合观众期待视野基础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心灵共鸣,以及文化自信的内敛表达。

接受美学由汉斯·罗伯特·姚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这一理论重视读者的作用,认为只有接受活动才意味着整个创作过程的最终完成。

读者对作品的接受程度受到原先积累的期待视野的左右。

期待视野“是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1],它与读者的接受水平、欣赏趣味、思想观念、文化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创作团队考虑到观众的意见和反馈,在推出新节目前预设观众的期待视野和审美情趣,节目播出后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实现了作品与期待视野的融合,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赞誉。

一、叙事方式契合观众审美期待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火爆出圈,在于它从演员妆造、节目编排、实景拍摄等方面满足了观众的期待视野。

节目演员并没有选择流量明星,节目编排虚实结合、古今往来,契合节日主题和内涵,奔赴祖国各地取景,为观众带来更好的情境享受,这些都有效地实现了观众与作品的视界融合。

节目演员的化妆和造型契合节目设定的年代和节日氛围,满足了观众的接受心理,获得了观众对他们角色的身份认同。

舞蹈《洛神水赋》,演员服装的整体色调是绿色,宛如粽叶,配以红色和橙色的飘带,象征五彩丝线,让人一看就能联想到粽子的形象,且水下舞蹈的视觉奇观,填补了《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浪漫想象,新鲜感、神秘感和熟悉感相互交织,端午安康的美好祈愿在翩跹舞姿中被呈现,调动了观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化类节目创作浅析——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解雪【摘要】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守正创新,获得了广泛赞誉。

破壁:媒体融合下视频节目的“文化出圈以河南卫视《唐宫夜宴》系列节目为例

破壁:媒体融合下视频节目的“文化出圈以河南卫视《唐宫夜宴》系列节目为例

破壁:媒体融合下视频节目的“文化出圈以河南卫视《唐宫夜宴》系列节目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媒体融合的加速推进,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碰撞与融合,为文化内容的传播与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种大背景下,河南卫视推出的《唐宫夜宴》系列节目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创新的传播方式,成功“破壁出圈”,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

本文旨在以《唐宫夜宴》为例,深入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视频节目如何实现“文化出圈”,并分析其背后的成功要素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文章首先将对《唐宫夜宴》的节目内容进行简要介绍,随后从文化创新、媒体融合策略、受众心理等多个角度对节目的成功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二、媒体融合与视频节目“文化出圈”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视频节目如何“文化出圈”,已成为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媒体融合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为传统文化节目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以河南卫视《唐宫夜宴》系列节目为例,其成功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唐宫夜宴》系列节目通过媒体融合的手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视听盛宴。

在节目制作上,运用高清摄像、特效制作等现代技术手段,还原了唐朝宫廷的盛况,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千年之前的盛唐时代。

同时,节目还融入了现代舞蹈、音乐等元素,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传播渠道上,《唐宫夜宴》系列节目充分利用了新媒体平台,实现了跨屏传播。

通过电视、网络、移动设备等多元渠道,节目覆盖了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实现了文化的广泛传播。

节目还通过社交媒体与观众互动,让观众参与到节目的传播中来,进一步增强了节目的影响力。

《唐宫夜宴》系列节目的成功实践表明,媒体融合为视频节目“文化出圈”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深化媒体融合,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的优秀视频节目。

还应加强节目创新,满足观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河南卫视:中国盘古圣地 泌阳盘古祭祖文化源远流长!

河南卫视:中国盘古圣地  泌阳盘古祭祖文化源远流长!

河南卫视:中国盘古圣地泌阳盘古祭祖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泌阳盘古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根”、是留存历史文化的“魂”。

中国泌阳盘古文化,在创世神话中留下光彩灿烂的文化渊源。

盘古开天辟地,盘古兄妹捏土造人,神狮最终幻化为石狮等创世神话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中华文明古老的历史传说中留下厚重的一页。

10月17日,21:15分河南卫视播出的《壹起去旅行》节目中,主持人介绍了盘古开天劈地的创世神话,隆重介绍了泌阳盘古祭祖文化的历史渊源。

中国史学上介绍说:“五千年的历史要看黄帝,八千年的历史要看伏羲、一万年的历史要看盘古。

”“九龙拱卫盘古山,朝霞暮霭生紫烟。

开天辟地功至伟,风物人情话桑田。

”作为中国盘古文化的发祥地,河南泌阳盘古山“盘古神话”流传久远,体系完整,跨越国界,超越民族的开天辟地创世神话,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

(图:河南卫视播出的节目《壹起去旅行》中国泌阳盘古圣地的画面)(图:河南卫视播出的节目《壹起去旅行》中国泌阳盘古圣地的画面)(图:河南卫视播出的节目《壹起去旅行》中国泌阳盘古圣地的画面)(图:中国盘古圣地)2005年,泌阳盘古山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盘古圣地》、2008年“盘古神话”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盘古山景区在中国(深圳)文博会上获得“最佳人文旅游圣地”称号。

(图:中国盘古圣地盘古山的全景)盘古山位于河南省泌阳县盘古乡境内,距县城15公里,总规划面积25.75平方公里。

景区东望确山,南邻桐柏,西接唐河。

沪陕,焦桐高速在景区边缘交叉通过,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盘古山主峰海拔459米,虽然绝对海拔高度有限,然却正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名言。

景区内旖旎的自然风光,盘古山周边广泛分布的盘古庙、盘古文化纪念馆、盘古井、盘古墓、盘古磨、石狮子、盘古村、大磨村、百神庙、盘古化身等与盘古神话相关联的风物遗存,构成了完整的盘古神话体系。

打造传承华夏文明的电视品牌——论河南卫视的风格定位

打造传承华夏文明的电视品牌——论河南卫视的风格定位
运 作 与推 广 的独 有 方式 。河南 卫 视 的 品牌
只 留下 《 园 春 》 《 林 风 》 《 豫 之 门》 梨 、武 、华
这 几 个 栏 目 . 确 立 了 河 南卫 视 的 品牌 栏 并 目地 位 . 这 几 档 栏 目恰 恰 是 根 植 于河 南 而
内 容 , 部 分 是 频 道 要树 立 品牌 自身 所 形 一 成 的 品牌 文化 . 一 部分 是 从 文 化 方 面 发 另
呢 ?我 们 从 中提 炼 出“ 化 ” 个 关 键 词 。 文 这 孕 育 了中 华 民族 的 黄河 , 承 着 华 夏 传
的历 史 . 位 于 黄 河 流 域 的河 南 , 是 中 而 也
国 的 中心 位 置 。 独 一无 二 的地 理 位 置 , 让 河 南 成 为 我 国 的 重 要 文 化 大 省 、枢 纽 大
负着 传 承 华 夏 文 明 的 责 任 。其 次 , 多 年 在 的创 新 探 索 中 ,很 多栏 目经 过 大 浪 淘 沙 ,
求 、 想 、 值 观 等 等 。 而 对 品 牌 有个 清 思 价 从 晰 的 感 知 。 知 文化 —— 感 知河 南 —— 感 感 知 河 南 卫 视 这 一 公 式 成 为 河 南 卫 视 品 牌
和 产 业 化 进 程 。 受 众 、 目供 应 渠 道 的 对 节 争 夺 日趋 激 烈 . 卫视 间 的竞 争 进 人 以争 夺 市 场 份额 为 目标 的 覆 盖 、 视 、 收 品牌 、 源 资
全方 位 比拼 阶段 。 致 省 级 卫视 进 入 市 场 导
两 个 重 要 原 因 .在 考 量 河 南 卫 视 的 特 色
认 知 和全 面实 施 。频 道包 装 被作 为 一 种有
我 们 曾 经 面 向全 国进 行 了一 次 口号 征 集 活动 , 过专家论证 、 经 观众 投 票 , “ 以 大河 之 南 中 国 之 中 ” “ 中原 观 天 下 ” 、品 、 “ 响 中 国 ” 三个 口号 呼 声 最 高 。 擂 这 这些 彰 显 了河 南 地 域 文 化 底 蕴 与 文 化 气 质 的 言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互动式影像符码建构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互动式影像符码建构

TELEVISION RESEARCH荧屏广角2021年2月10日,河南卫视春晚首播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经过二次传播,迅速“破圈”,产生了强大的传播势能。

此后,河南卫视以“中国节日”为主题,利用智慧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先后创作了《元宵奇妙夜》《中秋奇妙游》等14期“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再现和符码转化,提供了范式指引。

从文化符码的视角出发,对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创作策略、叙事技巧和影像表达方式进行解读,能够较为完整地了解节目的编码原则、编码方式及个体特征,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

一、文本之内:文化符码体系美国逻辑学家皮尔斯的无限符号过程理论认为受众对符号意义的解读要从推理中得来,通过解释符号推理的过程赋予符号意义。

①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唐三彩、唐代说唱俑等文化符号为基础,在承载传统文化符号的同时,将文化符号的引申意义指向现实生活,为用户营造熟悉又有距离的观赏体验,彰显强烈的现代意义。

观众在观看节目过程中,通过信息解码,既有效了解了传统文化,也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认同感。

(一)文化符码的根基德国学者扬·阿斯曼在《宗教与文化记忆》中论述道:“文化记忆的概念包含某特定时代、特定社会所特有的、可以反复使用的文本系统、意象系统、仪式系统,其‘教化’作用服务于稳定和传达那个社会的自我形象。

”②传统文化历经发展、传承及创新,已成为连接历史记忆与现实社会的重要符码,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审美理念,不仅是大众完整、清晰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也是丰富、补充大众生活的核心素材。

[1]基于视听修辞的影像表达,具有丰富的阐释性、表意性优势,能够将原本不具有直观、视觉性的事物以新的“视觉化”方式进行表达。

河南卫视所打造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作为一种特殊的影像文本,通过利用智慧科技、现代审美,将传统文化符码融入影视场景,赋予节目浓厚的文化属性与地方特色,在重新建构传统文化表演方式的同时,形成新的视觉符码体系,增强作品的整体辨识度,实现文化演绎与审美表的多重表达。

探析电视节目的创新表达与文化传播——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

探析电视节目的创新表达与文化传播——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是河南卫视的品牌节目,以情景再现和时空漫游等编排方式,用歌舞、戏曲、文物、美食等民俗文化元素展现优秀传统文化,描画了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的繁华景象。

节目将文化IP变成可见、可感、可体验的融媒体和沉浸式产品,把文化表达和创新传播融为一体。

《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等现象级作品不断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成为文化节目的“爆款”,持续“破圈”。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意巧思将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元素展现出来,引发受众的关注和热议。

同时与网友进行互动,融合文化元素持续打造品牌IP,唤起国人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喜庆团圆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普罗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追求,缺流量不缺文化的河南电视台借助“中国节日”这个契机,切实践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和文化传播。

一、现代科技赋能文化表达,打造视听盛宴“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产物。

节目充分融合大屏和小屏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利用AR、VR、MR等技术,通过全息影像实现了时空转换、古今对话和二次元衔接的奇观,为观众打造了一场场视听盛宴。

同时,还将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结合,创造出让人置身其中的沉浸体验感,让观众仿佛身临科技与历史的时空隧道。

现代科技手段为文化创新表达赋能,先进的技术创造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一个个经典的艺术形象和经典场面:《唐宫夜宴》中可爱的唐宫小姐姐从博物馆“出逃”,时而在水边流连玩耍,时而在华美的宫殿中翩然起舞;《洛神水赋》中美丽飘逸的水下洛神,将《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女神形象展现出来;《龙门金刚》中刚柔并济的金刚与伎乐飞天,仿佛从石窟壁画中幻化出来;《纸扇书生》中手持纸扇衣袂飘飘的年轻书生,温文尔雅挥斥方遒。

现代科技手段的加持使得虚无缥缈的文字描述变得可见可感,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形象得以具象化呈现。

当河南卫视《唐宫夜宴》节目出圈,不断登上热搜榜首时,人们频频惊叹,沉睡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传统文化是如此好看。

河南卫视栏目的地域文化的分析

河南卫视栏目的地域文化的分析

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摘要河南卫视是以文化类节目为主打的一家省级电视台,它聚集了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许多优秀节目。

这些品牌节目依靠中原地域文化的发展而创新。

目前,河南卫视致力于弘扬中原文化,文化类栏目仍将长远发展。

关键词:河南卫视;地域优势;文化;I河南卫视栏目的地域文化分析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Key Words: Henan satellite TV; the new media era; cultural programs; regional brand awarenessII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目录引言 (1)一、戏曲栏目的文化传承 (1)二、武术栏目的地域优势 (4)三、鉴宝栏目的文化依托 (5)四、栏目类型的文化创新 (5)结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 (11)III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引言河南卫视倾心打造的文化产业媒介品牌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且创办的多档文化类品牌栏目均受到了受众的热烈反响。

河南卫视地处中原,历史悠久的中原文化可以为河南卫视增加大量的文化底蕴,结合地方特色来创办具有自己独家魅力的文化类栏目,使其形成良好的地域品牌并将栏目推广出去,这样可以为河南卫视在激烈的国内电视业竞争中获取良好的竞争优势,推动卫视在未来发展中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诚如河南电视台以“文化卫视,传承文明”作为地域品牌定位,似乎河南卫视可以向任何与文化有关的方向进和领域进行发展,并且可以不断的去尝试多种节目类型和频道风格,只要加之以“文化卫视,传承文明”的口号即可,对于河南卫视来说这种模糊的地域品牌定位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打开市场,但是随着品牌发展的不断深入会导致其节目定位不够鲜明这一问题凸显出来[1]一、戏曲栏目的文化传承河南省历史悠久,使得河南卫视在发展中可以充分利用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河南卫视如何在当今中国的文化传承中占具重要位置,是很多传播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冬至阳生春又来——河南卫视《中国节气·冬至篇》何以再次出圈

冬至阳生春又来——河南卫视《中国节气·冬至篇》何以再次出圈

2南腔北调冬至阳生春又来——河南卫视『中国节气·冬至篇』何以再次出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黄河流域是传统节日诞生的核心区,中原地区星罗棋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表达,是讲好黄河故事最为显著的文化优势。

传统节日在民间生长,节日文化也要通过充满仪式感的节庆活动实现传承。

传统节日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与仪式礼俗,承载了中原文化蕴含的价值理念、情感依托与审美追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凝结了中国人对于宇宙、自然、世界、社会以及人伦、自身的深层思考,能够唤起民族共同的情感记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文化自信明显增强。

一个时期以来,河南卫视深植中原文化沃土坚持文化立台,坚守初心勇于创新,厚积薄发惊艳世界。

从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破圈走红,到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奇妙游”的顺势推出;从“纸扇书生”“洛神水赋”“龙门金刚”“墨舞中秋帖”“国范宁花鸟画《冬至》文/陈清华色天香”“五星出东方”“梦莲”一个个节目引燃全网,到中国节日奇妙游节目系列串珠成链、聚点成面。

“面壁十年图破壁”,河南卫视专注于传统文化领域、打造文化节目是一个由长期坚守到创新蝶变的过程。

从1994年开播至今连续28年未间断的《梨园春》到2018年声名远播海内外的《武林风》以及不断创新的《华豫之门》;从深受欢迎的《汉字英雄》《成语英雄》《少林英雄》《老家的味道》等系列节目,到继《唐宫夜宴》火爆后、以“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形式连续推出“奇妙游”原创节目,河南卫视用作品唱响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强音。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笔者在写关于冬至节气这些民俗时,就会感受到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智慧和文化趣味。

春分秋分、清明芒种、夏至冬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祖先对于天地造化的认识就是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就是造福自己。

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以河南卫视《少年奇妙游》为例

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以河南卫视《少年奇妙游》为例

2023/8上实践与创新栏目透视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以河南卫视《少年奇妙游》为例阴赵娜摘要:在数字技术日益更迭的当下,如何打破固有的传播模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融合再炼,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播,成为时代赋予的重要课题。

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从节目形态、传播方式及IP 运营等方面入手,在深入挖掘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创新表达形式和节目样态,有力突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障,成为融媒时代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成功范例,可为地方媒体积极探索本土文化的传播新样态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传统文化《少年奇妙游》传播创新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战略资源,其蕴含的理念、智慧及精神对于建构民族文化认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传统文化传播应努力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转变传播理念,创新传播模式,使传统文化充分融入现代生活。

近年来,将传统文化作为创作核心的电视节目占据各大荧屏阵地,《汉字英雄》《中国成语大会》《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节目层出不穷,掀起新一轮的传统文化热潮。

基于此,河南卫视坚持守正创新,创造性地将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推出“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少年奇妙游”等系列节目,获得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和官方媒体的高度赞誉。

以《少年奇妙游》为例,该节目是河南卫视和网易游戏《大话西游》联手打造的首档游戏国风晚会,节目一经上线就获得25家官方媒体的发声报道,全网相关话题数据超20亿,观看人数超760万,其中视频号直播数据更是创网易历史新高。

“奇妙游”系列节目的成功“出圈”是基于创作团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传播模式的迭代创新,故而成为新时代有效提升传统文化传播效能的优秀样本。

传统文化内涵何谓传统文化?简言之,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奋斗和实践传承下来的思想观念、制度体系、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及风俗习惯等,具有鲜明的继承性和民族性。

传统节日文化电视节目融合传播的策略与启示——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

传统节日文化电视节目融合传播的策略与启示——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

2024.01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创节目层出不穷,其中河南卫视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引人注目,受到热捧。

开展以传统节日文化电视节目融合传播为主题的研究,能够为此类节目创新探索提供借鉴,更好推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

一、电视节目在传统节日文化中的融合特点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是中国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

在传统节日文化宣传过程中,电视节目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与传统节日文化融合中具有鲜明特色。

1.地域性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地域性特征鲜明。

在电视节目与传统节日文化融合当中,河南卫视将地域性文化融入其中,确立“汇聚中原文化,传播现代文明”的文化办台理念,依托中原文化特点,将“中国节日”与地域文化相互融合,打造“中国节日系列文化”。

早在20世纪末河南卫视就开始以中原地域文化为载体进行文化推广,先后打造了具有河南地域特色的系列节目,如戏曲节目《梨园春》,武术节目《武林风》,鉴宝节目《华豫之门》,语言类节目《汉字英雄》等。

鲜明的地域特征将中原地域风情、人文风貌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着中原文化,增强了河南人的文化自信。

在以“内容为王”的融媒体时代,河南卫视将地域文化特点充分展现。

例如,在《清明奇妙游》晚会中,通过《二十四节气歌清明》《纸扇书生》《春暖花开》等节目将河南开封、少林寺、嵩阳书院、中岳庙、信阳茶山等极具河南地域特色的景观与传统文化相互结合,真正实现了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深化交融。

2.创新性特点在传统节日文化融合当中,河南卫视打造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每个节日都以创新形式引人注目,引发了观众极大反响。

河南卫视的创新,不仅表现在形式方面,更呈现在内涵方面。

第一,传统节日文化的诗意化创新。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于浓厚的历史文化中沉淀而成,散发着独特魅力。

河南卫视将这种诗意化融入其中,打造了美轮美奂的创意节目。

例如,舞蹈节目《祈》,以“水下国风舞蹈”为背景,将敦煌壁画飞天艺术与《洛神赋》精髓相互融合,将唐朝飞天壁画人物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将曹植笔下的“洛神”更加形象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论河南卫视的创新突围之路

论河南卫视的创新突围之路

第12卷第18期Vol.12 No.18109近年来,我国电视行业飞速发展,一度导致严重的同质化竞争,缺乏“出圈”之亮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1]为了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把好时代脉搏,各省卫视发挥自身特色,锐意改革。

地处中原的河南拥有“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的悠久历史文化资源。

近二十年河南卫视依托这些文化资源,致力于深耕地方特色文化,相继推出《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等栏目,赢得一批观众的喜爱。

但是,进入后娱乐时代,文化消费市场不断被划分,河南卫视一直没有能够把准时代脉搏,再加上制作费用、人才和流量的限制,很难实现其既定目标。

2021年2月,河南卫视推出春晚节目《唐宫夜宴》仅用5天时间就完成了“出圈”。

其后推出的《元宵奇妙夜》《清明时节奇妙游》《端午奇妙游》等节目,让河南卫视成为一家屡屡出圈的“网红”电视台,被网友以“河南卫视杀疯了”“甩出王炸”等话题送上热搜,微博阅读量超过三十亿。

一、全媒体营销下的改革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河南卫视倾注全力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经营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渗透,逐步打造具有本台特色的以内容为导向、注重创新支撑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成为河南卫视工作的重心。

(一)体制机制改革为适应融媒体发展的需要,河南广电早在2014年就着手改革,促成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逐步开创全媒体发展新局面,促进完整的生产传播链条的形成。

其后,作为体制改革试点的集团全资子公司——河南大象融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实行一体化运作,成立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

河南广电原本负责文艺活动和项目的文艺部被划入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着力整合各种资源,进行企业化经营。

营销策划中心打出一套组合拳:招募导演,成立十多个导演工作室;打破人员身份界限,大幅提高绩效工资比例;以项目为中心,引入竞争机制,调动主创人员的积极性。

河南卫视文化类节目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分析

河南卫视文化类节目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分析

第12卷第23期 Vol.12 No.23 2021年12月 December 202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源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文化类节目是一种以文字语言为核心,以视觉图像和听觉元素为辅助的一种影像节目,深受广大群众青睐,其诞生与发展能够满足新媒体时代人们的观看需求,同时成为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主要途径。

河南卫视立足于文化底蕴浓厚的中原大地,其文化类节目的创作需要注重传统文化内涵,主动承担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一、文化类节目对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和思想呈现出交织与碰撞的态势,对广大群众传统文化消费观念以及行为方式造成一定的影响,近些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促进各个国家、地区之间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电视媒体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背景下,需要自觉肩负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重任,进而有效增强国家文化的软实力[1]。

首先,电视媒体是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肩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主流价值观的重任,文化类节目不同于其他综艺类、娱乐类节目,在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方面更具优势,有助于对群众进行文化的普及与教育;其次,文化类节目可以将传统文化作为节目素材,能够推动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同时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从而有效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二、文化类节目对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优势(一)样式新颖,不断延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文化类节目充分融合视觉图像与听觉声音两大元素,通过教育的形式进行传播,能够掀起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潮流。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过往单一的传播模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更为注重新兴技术与流行元素的融入。

目前越来越多的文化类节目能够融合先进技术与流行元素,使观众具有一定的参与感。

比如《国家宝藏》通过对先进舞台技术的利用,充分展现国宝的故事。

中原厚土,新鲜人文——河南卫视2010年优势推介

中原厚土,新鲜人文——河南卫视2010年优势推介

《 梨园春》20 10 大型 赛事 活动 、特 别节 目
序号 赛事 活动、特别节目
独特价值
2010年春节戏曲晚会暨“擂响中 名家大腕联袂, 赛事精彩纷呈。
1 国 ——第 六届全 国戏迷 擂台赛 年度赛事,吸引 亿万观众眼球,
总决赛”
全国戏迷一 年一度的狂欢节!
2
第 三届“ 擂响中 国”— —《梨 园春 》专业戏曲演员擂台演
河南,文化 茂盛,工业强盛 ,农业雄厚, 商业发达,其发展变化和新形象超出很多人的想 象。经济总量超过1.84万亿元,全国第5,中西 部第1;全 国第一 人口大省 ,官方 统计9918万 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63亿元,全国第5;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 乡” 顺利推 进,河南省“家电下乡”销量跃居全国第1;全 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4841公里,全国第 1,全省92%的县(市)通上了高速公路;中部 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物流中心和枢纽市场。 地处中原的河南,对周边省份具有超强的市场辐 射力!
中 华第一品牌戏曲 栏目《梨园春》 ,16年 辉煌,16年传奇,强 大的市场影响 ,成就大众 品牌的最 佳舞台。梨 园春色天下 秀,助君 品牌 华夏闻!
武术竞技娱乐栏目《武林风》,风行中国, 武动世界,倾力打造中国第一国际搏击赛事,在 武术拳击等专业领域的品牌影响不断飙升,聚天 下英雄,打阳光品牌!
品牌栏目 ,文化特质
经 过持续不断创 新,河南卫视 先后培育了 《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等三个 独具特色的栏目,构架了一个具有鲜明中原文化 特色的“品牌文化栏目”群,凸现了河南卫视的 基本文化特质,也成为河南卫视参与全国竞争的 核心资源。 三个核心栏 目《梨园春 》、《武林 风》、《华豫之门》在全国28省网同时段排位分 别为第一、第二和第四。

综艺节目的系列化发展探讨——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为例

综艺节目的系列化发展探讨——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为例

2023/9上经营全方略节目与市场综艺节目的系列化发展探讨———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为例阴席瑛培摘要:纵观中国综艺节目发展路径,系列化已成为各平台综艺全面化、规模化、产业化布局的核心趋向,具有提升节目知名度、延长节目生命周期、增强节目品牌效应的重要价值。

当前,在融媒体技术支撑下,中国综艺节目凭借资源整合、品牌营销等优势打造出系列化生态系统,在进行二次传播、实现长尾效应的基础上创造出品牌价值,实现品牌效应。

基于此,分析综艺节目系列化发展趋向,以系列化手段提升综艺IP 的辨识度和传播力,对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综艺IP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综艺节目系列化综艺IP过去几年,中国综艺节目大多以“综N 代”的形式发展,在固有模式的长期发展下逐渐进入市场“疲软期”。

纵观市场上的“综N 代”综艺节目,尽管其中不乏收视率高、口碑良好的优秀节目,但长此以往,审美疲劳、节目固化等问题也会使得曾占据半壁江山的“综N 代”综艺节目逐渐丧失主导地位。

与不断滚雪球的“综N 代”相比,系列化综艺节目打破以往综艺纵向发展的套路,依托节目积累的人气和受众,趁热打铁,借助节目品牌IP 对其进行横向挖掘,以实现综艺节目传播效力最大化。

因此,综艺节目系列化发展无疑是打破“综N 代”创作桎梏、实现综艺“破圈”的有效手段。

在此形势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以“大会”为核心的综艺节目矩阵,譬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系列节目;河南卫视也相继推出以“中国节日”为核心的系列节目,如《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等,这些节目在延续节目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探索出横向开发综艺IP 的品牌化、系列化发展思路,可为中国综艺节目市场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综艺节目系列化发展的价值近年来,以“花样”“拜托了”“跨界”等为代表的系列娱乐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彰显出较高的品牌价值和极强的市场号召力,而同时以“中国节日”“大会”为核心的系列文化类综艺节目也异军突起,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摘要河南卫视是以文化类节目为主打的一家省级电视台,它聚集了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许多优秀节目。

这些品牌节目依靠中原地域文化的发展而创新。

目前,河南卫视致力于弘扬中原文化,文化类栏目仍将长远发展。

关键词:河南卫视;地域优势;文化;I河南卫视栏目的地域文化分析Abstract:In recent years,Key Words:Henan satellite TV;the new media era; cultural programs;regional brand awarenessII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目录引言 (1)一、戏曲栏目的文化传承 (1)二、武术栏目的地域优势 (4)三、鉴宝栏目的文化依托 (5)四、栏目类型的文化创新 (5)结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 (11)III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引言河南卫视倾心打造的文化产业媒介品牌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且创办的多档文化类品牌栏目均受到了受众的热烈反响。

河南卫视地处中原,历史悠久的中原文化可以为河南卫视增加大量的文化底蕴,结合地方特色来创办具有自己独家魅力的文化类栏目,使其形成良好的地域品牌并将栏目推广出去,这样可以为河南卫视在激烈的国内电视业竞争中获取良好的竞争优势,推动卫视在未来发展中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诚如河南电视台以“文化卫视,传承文明”作为地域品牌定位,似乎河南卫视可以向任何与文化有关的方向进和领域进行发展,并且可以不断的去尝试多种节目类型和频道风格,只要加之以“文化卫视,传承文明”的口号即可,对于河南卫视来说这种模糊的地域品牌定位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打开市场,但是随着品牌发展的不断深入会导致其节目定位不够鲜明这一问题凸显出来[1]一、戏曲栏目的文化传承河南省历史悠久,使得河南卫视在发展中可以充分利用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河南卫视如何在当今中国的文化传承中占具重要位置,是很多传播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河南民间戏曲是中原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原戏剧起源很早并且种类繁多,极具影响力。

豫剧是中国河南省的一个经典剧种,是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居中国各地戏曲之首。

河南的戏曲艺术教育也比较发达,河南早期有一个“河南梆子”的称呼,就是跟河南的豫剧有关。

河南卫视基于丰富的中原文化,通过挖掘本土的文化资源,推出了极具中原文化色彩的戏剧类节目《梨园春》。

1994年河南卫视推出的一档戏曲节目《梨园春》,这也是河南卫视在打造中原文化品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栏目,它是以豫剧为主,汇聚全国经典剧种,以草根戏迷登台打擂的方式,经过专家点评指导从而呈献给受众。

由于节目传承了中原戏曲文化的精髓。

在节目播出后开始受到全国各地戏曲爱好者的喜爱,河南卫视的总体收视率也开始进入到稳步提升的阶段。

1河南卫视栏目的地域文化分析在戏曲市场如此不景气的状况下,《梨园春》栏目依旧能在繁多的戏曲类节目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引领着戏曲文化的发展,并且保持着很高的收视率,这与明确的目标受众定位分不开。

目标观众的确定和挖掘。

“永远没有最好的电视栏目,永远没有一个电视栏目会符合所有观众的口味”,众口难调,一个好的电视品牌栏目,首要的就是尽最大努力,扩大和挖掘栏目的目标观众。

《梨园春》这档节目具有固定的目标受众,首先河南是戏曲大省,戏曲种类繁多,节目以戏迷为核心受众;其次中老年人普遍爱看戏,节目以中老年人为核心受众,在传播的过程中同时向青少年普及传播,吸引了青少年受众。

由于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我省的农民一直是电视受众的广大群体,由于戏曲节目,尤其是豫剧的内容大部分是以反映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也因文化水平的限制,在娱乐节目当中,广大农民更倾向于戏曲节目。

从《梨园春》的创办开始,栏目组就开诚布公的宣布这是为农民打造的栏目,所以文化水平和收入较低的农民一直是栏目的主要受众。

戏曲在中国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沃土并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而存在,因此,发扬地方特色,把戏曲搬上电视荧屏,做电视戏曲栏目,是一个戏曲艺术和电视技术共同发展、群众需求和市场需求共同提高的产物。

《梨园春》节目编排独具匠心。

注意栏目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和专业化。

巧妙设计栏目构架,突出自己的风格。

“《梨园春》的特色是戏迷擂台赛,突出娱乐性,吸引更多的各个层面的观众参与观看。

”[2]当今电视界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一个台的某个栏目火了,各电视台就争先仿效,盲目跟风,这就决定了栏目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的大同小异,要使自己的栏目在众多雷同的电视栏目中突围出来,就必须独树一帜,创立自己的风格。

利用栏目的包容性和灵活性适当变换编排方式。

根据时事热点、社会现象、或市场需求,对栏目内容、结构编排进行合理变动,做成主题晚会类或赏析类节目,也是增加收视率的一个重要表现。

从《梨园春》走出的小明星—孔莹,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2000年出生于河南省淮阳县,2004年年仅3岁的她参加了河南卫视的《梨园春》并且一举成为戏迷擂台赛少儿组的冠军,摘取了“雷响中国”梨园春杯全国戏迷擂台赛金奖。

之后小孔莹就是《梨园春》的编外小演员,跟着剧组四处演出。

支援新疆建设的河南老乡给省领导写信时专门提到“一定要带上小孔莹”。

果然,新疆演出现场,2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激动地河南老乡一把抱住孔莹,舍不得放下。

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多次应邀参加知名栏目、视听及央视的1、2、3等频道,多家电视台和全国的大型演出、公益活动,从东北三省到海南三亚,从新疆到重庆,昆明,几乎走遍整个中国。

不仅仅在中国,孔莹还成为“中国文化澳洲行”活动的一员,登山了世界级艺术殿堂——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得舞台,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带到海外,当主持人用英语介绍这个被誉为“中国的秀兰邓波儿”,孔莹就获得了大批的蓝眼粉丝。

河南豫剧文化传承到世界各地,使更多喜爱戏曲文化和并不太了解戏曲文化的人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梨园春》对河南戏曲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梨园春》是在早期在戏曲类节目中脱颖而出的一档节目,《梨园春》之所以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键是它对应了广大电视戏曲观众的实际需求,它的产品与消费者的需求相一致。

因此文化的传播也要找对相应的受众群,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并发扬光大。

《梨园春》的成功,带动了低迷的戏曲类节目的发展,各个地区和电台纷纷效仿并借鉴经验,大大小小的戏曲栏目应运而生,从而使得戏曲文化的传承有了更多的途径和方式。

而这一个现象,不得不说明《梨园春》的经验在电视文艺中产生了不小的作用,促进了更多的栏目走进市场,走进群众。

在中原这戏曲之乡中,以传承弘扬中华戏曲文化为己任的《梨园春》,既着力渲染浓郁的地域特色,又不唯我独尊、孤芳自赏,而是立足于河南、面向全国、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纵向上深耕细挖掘本地戏曲文化资源,横向上对兄弟省份的主要剧种兼收并蓄,以“大梨园”的眼界和胸怀热忱的欢迎各地艺术家加盟,张开双臂拥抱各种姐妹艺术,将国内最优秀的戏曲艺术及其它舞台艺术吸纳过来,将电视剧行业的精华力量汇聚起来。

《梨园春》不仅面向全国,而且涉及世界各地,除了实现中国戏曲栏目走进了世界级音乐殿堂的历史性跨越,还创造了电视戏曲栏目跨国的直播记录。

《梨园春》成功的将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在具有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世人面前,进一步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为有源头活水来”——以回报社会的系列公益活动彰显品牌价值。

《梨园春》栏目发扬“大公益”精神,关注现实民生,走出剧场,走出演播大厅,走到田间地头,走进工矿社区,把戏曲大餐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这既体现了栏目的开办宗旨和社会担当,也拓展了品牌、提升了内涵。

3河南卫视栏目的地域文化分析二、武术栏目的地域优势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一,提到河南,首先想到的就是少林寺,河南武术渊源由来已久,现如今嵩山少林寺也是驰名中外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参观学习。

中原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为各民族文化的汇聚地,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都曾是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为各民族文化乃至异域文化间的碰撞、交融并最终形成中原文化特有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气质,做出可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中原文化虽是地域文化,但是在南宋以前,它又是中国文化的缩影。

孕育了中华民族的黄河,传承着华夏的历史,而位于黄河流域的河南,也是中国的中心位置。

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让河南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大省,枢纽大省,基于这个巨大的不可多得的资源,这个特质造就的文化是河南丰富的资源,将来河南卫视要依托文化来定位频道形成自己的品牌。

将独有的资源与文化绑定,将文化与品牌绑定。

推广中原文化,中华文化买就是推广河南,推广河南卫视。

《武林风》栏目自2004年开播,如今已经成为河南电视台的名牌栏目。

全新的传播内容、独特的节目形式,前卫的时尚包装,使得《武林风》收视率节节高升,跃居河南电视台前几名。

还逐渐成为全国自办栏目中的一个亮点,受众群体遍布全国各地区。

由于河南具有全国武术之乡的地方区域特点,少林和太极都是河南武术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着重大影响。

因此在河南开办这样一档武术竞技类节目再合适不过,既有节目素材,又有观众基础,利于打开局面。

如,汪振军就在其《现代传媒与中华武术文化的成功结合——析河南电视台<武林风>栏目》,一文中提出:“注重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传播本土文化精神是《武林风》成功的关键所在。

”[3]张瑞青再其《从电视武术栏目看我国电视武术传播》一文中也提出,“河南身后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武术之乡的特色优势,给《武林风》创造了难得的成长环境。

”[4]与央视的《武林大会》相比,“还原真实武林、传承功夫精髓”的严肃正经不同,《武林风》的节目定位便是“大型武术娱乐节目”,采用娱乐加竞技对的形式,测重强调娱乐性。

《武林风》的风靡与其娱乐化的制作4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理念是分不开的,它将武术拉下神坛,剥去神秘面纱,让普通人都可以融入去触碰它。

节目设置了几个板块:一是《武林至尊争霸赛》板块,体现高水准的专业比赛,上场的都是武林高手,武打场面惊心动魄;二是《百姓擂台》板块,虽然每期时间都只有三分钟,但它却给观众带来了惊喜,获得了很高的收视满意度。

这一板块突出观众的参与性,那些拥有功夫,但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施展的贫民百姓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此外,《武林风》还借鉴《超级女声》的成功经验,,增加了“海选”的部分,尽量增加观众的参与度,从而使得在武术节目中不仅具备专业素质,有可看性,还拥有了一些平民气质,不断吸引着武术爱好者的参与;三是《武侠梦工厂》板块,这板块,这一板块很符合年轻人的收视心理,给年轻人提供了他们作为侠者的梦幻舞台,让他们体验一把仗剑行侠、跨服争议的中国武侠精神。

本土元素是决定节目成功的至关因素,《武林风》节目对武术的比赛或者教学也有一定积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