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唐诗五首1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背景、赏析、注释、译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背景、赏析、注释、译文

野望唐代: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创作背景】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

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

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注释】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傍晚。

薄,迫近。

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

依:归依。

秋色:一作“春色”。

落晖:落日。

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

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地。

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

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12.唐诗五首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

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2 唐诗五首 (共3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2 唐诗五首 (共37张PPT)

(3)《使至塞上》中用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__征__蓬__出__汉__塞__,__归__雁__入__胡__天______。 (4)《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 诗句是:___仍__怜__故__乡__水__,__万__里__送__行__舟_____。 (5)《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__乱__花__渐__欲__迷__人__眼__,__浅__草__才__能__没__马__蹄___。
5.下面对《渡荆门送别》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它好比电影摄像镜头摄 下的一组图画,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 活动的趋向。“入”则力透纸背,写出了大江的气势。 B.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 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C.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 情。 D.这首诗意境清雅,风格纤细,形象奇伟,想象瑰丽,描绘出长江中 下游一带数千里的山势与水势,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 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点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 体现这首诗歌豪放的艺术特色。
(三)阅读《钱塘湖春行》,然后答题。 13.(襄阳中考)本诗通过描写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 (对西湖美景的喜爱)的感情。尤其是“__行__不__足_____”三个字更是直抒胸 臆,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的情景。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东皋薄.暮望( 接近 )
(2)徙.倚.欲何依( 徘徊 )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精美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精美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精美教案一. 教材分析《唐诗五首》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唐代诗人创作的诗歌,领略唐诗的魅力,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本课的五首诗歌分别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春望》、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和杜牧的《山行》。

这些诗歌在表达技巧、修辞手法和情感抒发方面各具特色,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的优质教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接触过一些唐诗,对唐代诗歌有一定的了解。

但八年级的学生在理解力和分析力上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学生对于诗歌的朗读和背诵能力也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五首诗歌;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每首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唐诗的艺术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首诗歌的朗读、背诵和理解。

2.难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背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诗歌描绘的景象,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诗歌。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共同探讨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五首诗歌的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准备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五首诗歌,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查阅相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唐代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学过的唐诗,激发学生对唐代诗歌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依次呈现五首诗歌,让学生初步感受唐诗的魅力。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篇》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篇》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篇》古诗词原文及翻译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山尽处白天已经降临,黄河水流入海。

我想望尽千里美景,只为再登上一层楼。

2.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床前明亮的月光,仿佛是地上的霜。

抬头仰望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故乡。

3. 《登岳阳楼》 - 杜甫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古人曾乘黄鹤离去,留下黄鹤楼空空荡荡。

黄鹤离开后再也没有归来,长久以来,白云飘渺不定。

晴朗的小川边上有繁茂的树木,芳草丛生的鹦鹉洲。

夕阳西下,故乡的城关在何处?江面上烟雾氤氲令人感到忧郁。

4.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翻译:春天沉睡中毫不知觉,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鸣叫声。

夜晚时有风雨声,花儿掉落了多少。

5. 《登幽州台歌》 -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翻译:前方看不见古人,身后也看不见后来者。

思考着天地之间的浩渺无边,独自悲伤而流下了泪水。

以上为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五首唐诗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这份文档符合要求,共有855个字。

如果您有其他需要,请随时告诉我。

语文八年级上册12《唐诗五首》(课件65张)

语文八年级上册12《唐诗五首》(课件65张)

感悟品析
3、颔联中“随”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
“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 推移,逼真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 感。
感悟品析
4、颈联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 联诗所描画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本在天上,倒映在流 速缓慢的长 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云生结 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 、江岸广阔、两岸平旷的风景,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 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感悟品析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首联写傍晚诗人在东皋伫望山野秋景及孤寂无依的彷徨 心情。
首联“望”字点题,交代了时间、地点,表现了人物孤 寂无依的彷徨心情。同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奇妙的铺垫。
感悟品析
2、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和颈联运用了动静、远近结合的艺术手法。 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这 是远景、静景;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氛围,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 画面活了起来,这是近景、动景。 诗人运用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的手法,描画出一幅萧瑟静谧、安逸闲适的 山林秋晚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苦闷。
作者简介:
王绩
(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人,唐代诗人。简傲嗜酒,屡被勘劾。时天下已乱。遂托 病还乡,弃官归田,躬耕东阜。其诗多写田园山水,浑厚 自然功集》五卷。
跟我读
野望
王绩
gāo
xǐ yǐ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感悟品析
2、颈联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 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唐诗五首》课件 (共7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唐诗五首》课件 (共73张PPT)

整体·感知
写作背景 : 唐代诗人崔颢游历到了湖北武昌的黄鹤楼 有感而作.
写景 : 描写了在黄鹤楼头俯视长江两岸所见景色.
抒情: 作者感叹仙人骑鹤,人去楼空,悠悠千载,于 是抚今追昔,有世事沧桑 的感慨,并因日暮 而生思乡之情.
新课·讲解
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 黄鹤楼。”从眼前的黄鹤楼阐发联想、想像。 昔日仙人乘黄鹤过此,如今人去楼空,令人惆 怅。借传说落笔,感叹物是人非.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 悠。”仙人乘鹤一去不复返,只余下白云朵 朵漂浮不定。作者多想像仙人一样能骑上黄 鹤,腾云驾雾,即刻回故乡。承上联进一步 写岁月不再,以白云悠悠反衬人生短促,世事 茫茫.
课堂·导入
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 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 河津)人。隋末举孝廉,除秘 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 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 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 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 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 耕东皋,自号“东皋子”。 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
整体·感知
美 丽 的 传 说
知识·链接
诗词中的黄鹤楼
唐代诗人崔颢的题咏,使黄鹤楼赢得“天下 江山第一楼”的美誉。《黄鹤楼》这首诗运用 了优美的神话传说,写出黄鹤楼的来历、登楼 所见以及触景生情引起的乡愁。宋代人把这首 诗推为唐人七律第一。
知识·链接
诗词中的黄鹤楼
据说,唐朝大诗人李白经过武昌,也登 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 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到崔颢的诗,自愧不 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 在上头”。崔颢题诗,使李白搁笔,崔颢从 此名气大盛。大约黄鹤楼边的“搁笔亭”就 是因此而建的。
知识·链接
黄 鹤 楼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优秀课件 (共43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优秀课件 (共43张PPT)

细节探究
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
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
山水画。
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 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 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 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牧人与猎马的特写, 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 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 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传说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 何而愁?愁什么呢?
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 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 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 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想的感 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浑.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
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叙事写
景入画中,幽微难言内心情
(描绘沙漠中的典型景物“孤烟” “落日”)
尾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来到边关看见骑兵,骑兵说将领还在前 线。 (写诗人到达边塞所见情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 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 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 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 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 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 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 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 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 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 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12.《唐诗五首》赏析【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作者】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初诗人。

王绩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

除一度作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

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和陶渊明。

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

【背景】东皋是王绩隐居乡里时的游玩之地。

诗写秋天傍晚景象,由于诗人独自置身于东皋野外,所以诗中充溢着诗人孤独落寞的感受。

【主旨】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诗人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2、黄鹤楼唐·崔颢【原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1.首联两句话是仙人骑鹤的传说,令人浮想联翩,为这诗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了铺垫。

是虚写。

2.颔联这里也既含有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也为这诗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

3.颈联写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致,却反衬出清冷的思乡之情,是以荣景显伤情。

传达出诗人深刻的漂泊感和对归宿的向往。

这一联的景物描写不但烘托出登楼远眺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波澜起伏。

八上十二课唐诗五首原文

八上十二课唐诗五首原文

八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唐诗五首》包括王绩的《野望》、杜甫的《望岳》、曹操的《龟虽寿》、刘禹锡的《秋词》和王维的《使至塞上》。

以下是对这五首诗的原文及赏析:一、《野望》原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色,诗人独自站在东皋,望着远处的山林和落日余晖,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和孤寂。

诗人看到牧人和猎马归来的场景,心中不禁感到孤独和无助。

最后两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望岳》原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以自己的感受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歌通过形象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泰山的雄伟和壮观。

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豪情壮志。

三、《龟虽寿》原文: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曹操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

诗人认为虽然神龟和腾蛇都有寿命的限制,但老骥仍然有志在千里之外的壮志。

曹操自己虽然已经年老,但仍然有着强烈的壮志和追求。

诗歌最后表达了曹操对养生之道的理解,认为除了天命之外,还需要注重保养身体和精神。

四、《秋词》原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刘禹锡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诗人认为秋天比春天更加美好,因为秋天有着更加明朗的天空和更加清澈的空气。

诗歌最后两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五、《使至塞上》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出使塞上的经历和感受。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文本解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文本解读

《唐诗五首》文本解读1.《野望》(1)时代背景王绩由隋朝进入唐代后,在以秘书省正字的身份,在门下省等待诏令,不久辞官还乡(山西河津县)。

贞观,担任太乐丞,不久又回到家乡。

唐太宗贞观初年,王绩称病辞官,回到家乡,躬耕东皋即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之时。

(2)问题诠释“野”即东皋,交代自己眺望的地方,“望”,眺望,交代自己在东皋干什么。

“野望”意思是在野外东皋眺望。

(3)主旨(4)内容解读白话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首联:写傍晚时自己伫立东皋纵目远眺及惆怅徘徊的心情。

颔联:写眺望所见景色,满山秋色,落日萧瑟。

颈联:写眺望所见山村生活景象,牧人赶着牛群、猎人带着猎物下山回家。

尾联:写自己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隐士。

全诗描写了诗人辞官归隐家乡,暮色苍茫中,眺望所见山村秋色及农家生活景象,描写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他惆怅、孤寂的情怀(思考与探究一)。

(5)结构分析(6)写作特色①语言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一洗初唐诗的轻靡华艳。

首联“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直接交代薄暮野望的地点,描写自己野望的动作和无所依傍的心理活动,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写秋树秋山的景象,秋色浓郁,落日满山,一派安详宁静。

②以动衬静,描写精彩准确。

颈联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朝廷动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牧人驱赶牛群而归、猎人满带获物而回山村农家生活景象,热烈活泼,欢快幸福,与上联满山秋色的静景形成鲜明对比。

③借典抒情,情景交融。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运用伯夷、叔齐的典故,写自己现实无同道,追怀先贤隐士的理想旨趣。

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优秀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优秀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唐诗五首》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收录了五首经典唐诗,分别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和杜牧的《山行》。

这些诗篇代表了唐诗的不同风格和主题,既有写景咏物的,也有抒发怀古之情的。

通过学习这些诗篇,学生可以领略到唐诗的魅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唐诗,对唐诗的基本风格和主题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诗意和欣赏诗歌美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感受唐诗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五首唐诗,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诗意、欣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学,提高人文素养,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五首唐诗,理解诗意,感受唐诗的魅力。

2.难点: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意境,欣赏诗歌的美。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动画等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意,感受诗歌的美。

2.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朗读感悟法:鼓励学生大声朗读,深入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五首唐诗的课件,包括诗文、译文、诗人简介、图片等资料。

2.教学素材:准备与唐诗相关的图片、音乐、动画等素材。

3.作业布置: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熟悉五首唐诗的诗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五首唐诗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然后简要介绍唐诗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五首唐诗的诗句,要求学生朗读。

唐诗五首八年级上册原文

唐诗五首八年级上册原文

唐诗五首八年级上册原文1.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佳作。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情感,借景抒发诗人的内心感受,表现出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思想深度。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以对仗工整的句式,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

其中,“风急天高”表现出了秋季的肃杀之气,而“猿啸哀”则借用了猿的哀鸣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

同时,“渚清沙白鸟飞回”则描绘了清澈的江水和白色的沙滩,以及飞翔的鸟儿,形成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以“无边”和“不尽”形容落叶和江水,表现出秋天的广阔和江水的绵长。

而“萧萧下”和“滚滚来”,则分别描绘了落叶和江水的动态美,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以“万里悲秋”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而“百年多病”则表现出了对人生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其中,“作客”和“独登台”,则描绘了诗人在异乡漂泊和独自登高望远的情景。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以“艰难苦恨”形容自己的一生,表现出了人生的艰辛和不易。

而“繁霜鬓”则描绘了老年时的自己,头发已经变得花白如霜。

同时,“潦倒新停浊酒杯”则表现出了诗人因为生活潦倒而不得不暂停饮酒的无奈心情。

总之,《登高》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思想深度。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生经历的回顾,诗人将自身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使读者深感震撼。

2. 《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友人》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离别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和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和离别的痛苦。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 唐诗五首 (共63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 唐诗五首 (共63张PPT)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写于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
刺史的时候。诗人到西湖游玩,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西 湖特别的气质所吸引,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初春的美好。他 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抒发了 自己对春天里的西湖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 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期,隋代 开始兴盛,唐代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它是唐诗中思想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称香山居士, 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在文学上,倡导
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
而作”。其诗语言明白晓畅、妇孺能诵。其代表作 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野望》王绩入唐之后,仕途失意,渡河还家,游于北 山东皋。这首诗可能是他唐初弃官隐居故乡之时所作。
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
句叫尾联。其特点有二:一是修辞上讲求对仗,二是声 调上讲究平仄。
生难字 东皋(gāo) 徙倚(xǐ) 萋萋(qī) 征蓬(pé ng) 候骑(jì )
薄暮(mù )
犊(dú ) 鹦鹉(yīng wǔ) 汉塞(sà i) 燕然(Yān)
莺(yīng) 白沙堤(dī) 词类活用 ①萧关逢候骑(名词作状语,在萧关)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迷乱)
《黄鹤楼》崔颢,唐开元年间进士。《黄鹤楼》这首流
传千古的名作,是诗人在外漂泊,登临黄鹤楼时写的一首吊 古怀乡的诗。诗从楼的命名之由着笔,发思古之幽情。 《使至塞上》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唐 “属国”小勃律。开元二十五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
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代五首诗》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代五首诗》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代五首诗》古诗词原文及翻译一、《月夜忆舍弟》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乎泪沾襟。

翻译:边境上的鼓声打破了行人的前行,秋天的边疆只有一声孤雁的鸣叫。

夜露从今夜开始已经晶莹如白,皎洁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我的故乡。

我有几个兄弟都被分散在各地,没有一个家庭可以问候他们的生死状况。

我寄出的信件很久都没有送达,更何况我的衣襟已经被泪水打湿。

二、《登鹳雀楼》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白天的阳光依山尽头,黄河的水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到更远的景色,就要继续登上更高的楼层。

三、《望岳》原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泰山的山峰是如何的壮丽?齐鲁大地的青山绿水美丽绵延。

大自然的神奇变化显而易见,阳光和阴影交替划分了昼夜。

心胸忽然涌起千百感慨,泪水仿佛化作了归鸟回巢。

一定要爬到最高的山峰之巅,俯瞰整个山脉就会发现其渺小。

四、《早发白帝城》原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翻译:早晨离开白帝城,穿越美丽的彩云,一路上一日之内便到了千里之外的江陵。

两岸的猿猴声音一直响个不停,轻舟已经越过了千山万水。

五、《静夜思》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让人误以为地上结满了霜。

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起故乡。

以上就是《唐代五首诗》的古诗词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助到您!。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优秀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优秀课件

翻译课文
原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注释:
东皋:地名,在今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皋, 水边高地。 薄暮:傍晚。薄,接近。 徙倚:徘徊。 依:归依。 落晖:落日。
译文: 黄昏伫立在东皋怅望,徘徊着不知归依何处。 每棵树都披上枯黄的秋色,每一座山峰都涂上余晖。
原文: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释:
重于色彩的透明度,棵棵树木已染上萧瑟的枯黄的秋
色,起伏的山峦唯见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 丽的画面。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 觉到山野间秋林、余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
3. 赏析“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答案】颈联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
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 然的意趣。句中的几个动词 “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练。这 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
2. 品析诗的语言,理解诗人蕴含的思想感情。 (难点)
王维(约701—761),字摩 诘,唐代著名诗人。进士出身,官 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有《王右丞集》。王维是个多才多 艺的艺术家,在诗、画、音乐等方 面均有很高的成就。苏轼盛赞他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 之画,画中有诗”。
唐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
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之时。
一 读一读字音
东皋( gāo )
徙倚( xǐ yǐ )
落晖( huī )

写一写字形
驱dú( 犊 ) 里读到了怎样的自 然美景? 导思2.从诗歌中你 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关键词: 孤独
借景抒情
意向
导思3:诗中选取了哪
情景交融

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知识点+同步练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知识点+同步练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知识点+同步练习1、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知识点+同步练习一、简介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隋末举孝悌廉洁科,除秘书正字。

不乐在朝,求为扬州六合丞。

因简傲纵酒被劾,弃官还故乡。

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

贞观中,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

工诗赋,尤擅五言诗。

其诗多写饮酒与田园隐逸生活,平淡质朴,不染梁陈雕琢浮华旧习,于唐初诗坛独具面貌。

二、故事背景王绩入唐后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

贞观中以足疾罢归。

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之时。

三、课文翻译原文:东皋:地名,在今山西万荣,弃官后隐居于此。

皋,水边高地。

薄暮:傍晚。

薄,接近。

徙倚:徘徊。

依:归依。

落晖:落日。

犊:小牛。

这里指牛群。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采薇:采食野菜。

译文:黄昏伫立在东皋怅望,徘徊着不知归依何处。

每棵树都披上枯黄的秋色,每一座山峰都涂上余晖。

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大家相对无言并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放牧的人赶着牛群回家。

四、问题归纳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有何作用?首联写傍晚诗人在东皋伫望山野秋景及感受。

这两句诗以平平淡淡的叙述,写在暮色之中,诗人伫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且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平静色彩,表现了孤寂无依的彷徨心情。

同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2. 赏析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句诗的精妙所在。

颔联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棵棵树木已染上萧瑟的枯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

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余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

3.赏析“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

颈联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

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 , 首联交代 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 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 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 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 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 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 愁什么呢? 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 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 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 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 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 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 的情感? 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 归宿的向往。
你知道吗
•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认为:“唐人七言 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 明代学者王夫之评价该诗,“鹏飞象行, 惊人以远大”。
比一比,赏一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使至塞上
(王维)
——五言律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 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 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 手。只在崔诗下面题了行字,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 诗在上头”,便飘然离去。 事后对崔颢的这首诗念念不 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 格调。如:在金陵凤凰台时 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还 有《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 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 焚毁;1985 年它又重新屹 立在长江之滨。昔日的黄鹤 楼有“天下绝景”之称,今 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 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 三国。1700多年来, 屡建 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 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 有“国运昌则 楼运盛 ”之 说。
黄鹤楼
你知道江南三大名楼吗?
岳 阳 楼
位于湖南岳阳,以范仲淹的名 篇《岳阳楼记》而名闻天下。
滕 王 阁
位于江西南昌,因王勃的《腾 王阁序》而著名。
黄 鹤 楼
位于湖北武汉,历代名士崔颢、李 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 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
崔颢(704~754),汴 州(开封)人。开元十 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 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 诗,意浮艳,多陷轻薄; 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 诗风大变,风骨凛然, 雄浑奔放。有《崔颢 集》。
颔联中“随”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语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 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 感和流动感。
颈联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 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 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 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 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 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 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 原时欣喜的感受。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 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
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点明都 护崔希逸远在燕然前线,用以概括守边将 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赞美了他们以身 许国的爱国热情。
《使至塞上》 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艰苦 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 颂了河西军队的声威,同时也表达了诗 人的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渡荆 门 送别
李白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彰明 人。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 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 “李杜”。他的诗风格雄奇豪放,想象 瑰丽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韵和谐多 变。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 《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 《古风》59首,《长干行》、《子夜吴 歌》、《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等, 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 山》、《早发白帝城》等
开头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地点。
首联 叙事—出使边塞
颔联抒情———内心抑郁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即景设喻,借景抒情)
我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塞, 又似回归的大雁飞入北国的蓝天。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已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 样出临“汉塞”,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 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延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 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导 新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下面请一个同学,给 我们翻译一下。
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 了楚地准备尽情漫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 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 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 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揣摩尾联,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 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 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 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 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 南县境)人。白居易是我国古 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其 诗语言通俗易懂。著有《白 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代表作 品有:《赋得古原草送别》、 《卖炭翁》、《长恨歌》、 《琵琶行》等。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 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 找到慰藉,所以最后 说:“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说自 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 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 和伯夷、叔齐那样的 人交朋友了。
点评
王绩《野望》作品取境开阔,风格清新, 属对工整,格律谐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 律诗之一。王尧yáo衢qú曰:此诗格调最 清,宜取以压卷。视此,则律中起承转合 了然矣。
欣赏全诗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传 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描写登黄鹤楼所见江上情景 的两句诗句是?请你用自己 的画描绘一下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山水 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被后人誉为诗佛。蒲 州(今山西永济)人,少有才名。开元九年 (721)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事受牵累 被贬到济州(今山乐长青县)作司库参军。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 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首创破 墨山水画,成一派之宗。他的诗歌呈现丰富 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避世隐居时的诗歌, 多以山水田园景色寄托孤寂闲适的情怀。这 一类诗以感受敏锐,体物细微,诗“中有事 画”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称 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 画,画中有诗。”
点出出使的季节——春天。
颈联绘景—— 塞外风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千 古 名 句
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 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 “孤”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 而单调。 “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 感觉。 “圆”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暧, 微带苍茫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名词解释
• • • • • • • • 早莺:早来的黄莺。 暖树:向阳的树枝。 新燕:刚飞来的燕子。 乱花:杂花,各色各样的花。 渐欲:渐渐的要。 浅草:不高的青草。 行不足:玩赏不够。 云脚:下雨前后出现的接近地面的云气。
面 ,漫 贾行 公于 亭孤 的山 西寺 面的 。北
翻译: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 依何方,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 光。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打猎到的猎物 驰过我的身旁。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 在山冈!
开元二十四年( 736 年)吐番发兵攻打 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 737 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 涤西大破吐番军。王维奉使出塞宣慰。 本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这道诗作 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奉命慰问战士轻车奔赴遥远的 边关, 以典属国的身份长途跋涉路过居 延。
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 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从侧面烘托了守边 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 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 长河奔流 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 日
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 河水闪闪
孤 山 寺 北 贾 亭 西
的面湖 云与水 气堤刚 与岸刚 湖相涨 水平起 相,来 连漂, 浮水 。
水 面 初 平 云 脚 低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 雄踞蛇山之巅,挺拔 独秀,辉煌瑰丽,很 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 的游览胜地。历代名 士崔颢、李白、白居 易、贾岛、 陆游、杨 慎、张居正等,都先 后到这里游乐,吟诗 作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