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认识「有人性的上帝」的神学家

合集下载

朋霍费尔基督教神学思想探析——关于上帝和信仰的另一种重释【最新哲学类】

朋霍费尔基督教神学思想探析——关于上帝和信仰的另一种重释【最新哲学类】

——附加文档一篇,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工程概况刘家湾北段市政工程总长度545m;道路设计红线宽度主线30m,一副路面;车行道16m;绿化带2*4m;人行道2 *3m。

刘家湾北段市政工程设计内容包括:道路、雨水、污水、给水、照明、弱点管道、标志标线工程。

技术指标:1、道路性质:城市主干道(2级)2、设计行车速度:40km/h3、使用年限:15年4、车行道、人行道设计坡度:2%主要设计依据:1、咸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刘家湾北段市政工程”设计委托书。

2、咸阳市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院:“咸阳市彬县泾河区建设规划图”。

3、《城乡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D40-2004)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9、国家其它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第一章项目经理部组成1.1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项目经理部由公司总部授权管理,按照企业项目管理模式GB、T19001-ISO91001标准模式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来运作,质量管理为中心环节,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体制。

项目经理部按照我公司颁布的《项目管理手册》、《质量保证手册》、《项目技术管理手册》、《项目质量管理手册》、《项目安全管理手册》、《项目成本管理手册》执行。

1.2 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质量目标:合格工期目标:我公司投标自报工期为180日历天,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

在满足合同工期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加快施工进度,使工程提前交付使用,实现我公司的承诺。

成本目标:科学管理,精密组织,在“人、机、料、法、环”五个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方面加强管理和监控,杜绝返工等质量事故,提高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从而降低工程的成本。

人文旨趣的“故事新编”

人文旨趣的“故事新编”

人文旨趣的“故事新编”摘要:本文投眼于“人文旨趣”的基督神学近年来在中国大陆的发展,以冯象新著《创世记:传说与译注》为例,浅析其与鲁迅《故事新编》相似的后现代主义行文特色,为现代人文主义走向的释经方法提供一种研究视角。

关键词:译经;人文主义;仿译;改写1.引言苏格兰翻译理论家乔治·坎贝尔早在18世纪就曾提出,《圣经》翻译应该为文学和宗教两种不同目的服务。

在中国,自古至今也都有人文主义的《圣经》翻译传统,但是20世纪以前对《圣经》和基督教的解读,主要从儒教和实用主义的模式出发,甚至不惜改造教义甚至歪曲经典原意来强调基督教人格与儒家人格的相似性。

从“译经”(exegesis)活动对欧洲的影响来看,通过路德等人的热情推动,它作为“俗语化”的最终结果,标志了欧洲各民族语言的近代形态,影响极为深远。

而与佛教相比,基督教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相对来得晚了数百年。

学者们在论述《圣经》汉译的文学化趋向时常谈及传教士们的《圣经》文学翻译实践及严复、周作人、郑振铎等文学家对《圣经》翻译问题的论述,但其视角主要放在清末民初,而对解放以后将《圣经》作为文学文本的翻译实践罕有提及(任东升,87-90)。

诚然,西方神学教派及宗派中立的基础是由启蒙后的人文主义奠定的,而在中国,以无神论为纲领的社会主义制度化改造限制了教会的自由,教会文化不能成为主流,人们的认信冲动只有在教会文化以外去寻得支援。

于是,中国学界对基督教及《圣经》的接受不断向社会-人文传统倾斜。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基督教研究中的人文旨趣西方译经史上的人文主义面向,最早或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荷兰学者伊拉斯谟在复译《新约》时所提出的理论与路德将《圣经》转译为通俗德语时所遵循的原则。

近现代以来,随着涂尔干从社会学的角度、弗洛伊德从心理学角度,以及蒂里希等人从美学的角度提出对《圣经》的新阐释,基督神学研究一直延伸到涉及文学、翻译学、史学、解释学、考据学等多个人文学科的研究领域。

罗兰·巴特的“神话学”

罗兰·巴特的“神话学”

罗兰·巴特的“神话学”作者:詹朝霞来源:《俪人·教师版》2016年第10期【摘要】20世纪40年代开始,大众文化在西方开始盛行,在罗兰·巴特眼中,新一轮的“神话”又崛起了,而这也促成了“神话学”的形成。

罗兰·巴特文学、文化批评中的“神话学”方法是结构主义符号学与意识形态批评的奇妙结合,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有关“神话学”的基本概念及社会应用。

【关键词】神话学符号化结构主义罗兰·巴特,法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理论家,他特殊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受使得他的文章内容丰富多彩,诸多变幻。

在他的《罗兰·巴特论罗兰·巴特》这本类似自传的书中,他把自己一生的思想历程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以《写作的零度》和《神话学》为代表的“社会神话学”时期,在这一时期,他的思想深受萨特、马克思、布莱希特的影响;二是以《符号学原理》、《流行时装系统》和《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为代表的“符号学”时期,对索绪尔思想的深度解读令他的符号学思想越来越成熟;最后是以《S/Z》为代表的“文本性”时期以及以《文本的愉悦》《罗兰·巴特论罗兰·巴特》为代表的“道德”时期。

[1]由于罗兰·巴特身兼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两种方式,所以外界对他的一生有多种分期,在这里我们采用他本人的分期方法。

而本文即将探讨的就是罗兰·巴特思想的最初阶段——“社会神话学”时期创作的《神话学》这本书。

一、《神话学》《神话学》的中文译本名为《神话——大众文化诠释》,阅读此书可知:这本书的骨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流行神话”是由巴特平日里在一本杂志发表的时事短文所集成,分析了种种“神话”以及它背后的意义,而第二部分“现代神话”则是偏向于理论描述,可以说是对分析“流行神话”的方法论的整理说明。

为什么上面提到的“神话”都要打双引号呢?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我们可以看到其对“神话”的解释:“民间文学的一种。

罗兰巴特 神话例子

罗兰巴特 神话例子

罗兰巴特:神话和其例子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是法国知名的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和半学识人物。

他于20世纪中叶广受赞誉,被誉为结构主义和半学识主义运动的主要理论家之一。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语言学、语义学、符号学、批评理论等。

在其作品中,他对神话的研究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罗兰巴特关于神话的理论,并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加深理解。

神话的定义在巴特的观点中,神话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种对于特定事物或概念的象征化表达,具有普遍性和隐蔽性。

巴特认为,神话不仅仅存在于传统的宗教故事中,它还存在于各个方面的文化中,如文学、电影、广告等。

根据巴特的理论,神话是由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塑造的,它通过符号和象征表达来创造共同的意义。

神话的功能在巴特看来,神话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它可以通过象征意义来创造和传递共同的价值观和意义。

神话通过将特定的概念或事物与象征符号相联系,然后通过故事和图像来传递这些符号的意义。

这样,人们可以通过共享这些象征符号,建立起一种文化认同感。

其次,神话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解释复杂的现实。

神话通过借用古老的故事和传说来解释一些难以理解的现象或事件。

它可以提供一种对现实的符号化解释,使人们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

最后,神话可以通过神话人物和情节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神话中的人物和故事常常具有超凡脱俗的特点,这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和向往。

这种创造性的想象力也常常被文学、电影等艺术形式所借鉴和运用。

神话的例子下面是一些具体的例子,以帮助我们理解罗兰巴特对神话的理论:美国梦美国梦是美国社会和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神话概念。

它代表了个人成功、自由和幸福的理念。

通过象征化表达,如灯塔、自由女神像等符号,美国梦被塑造成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共同价值观和理想。

这一神话通过文学作品、电影、广告等多种形式传达,并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卧轨英雄在中国文化中,有一个名为卧轨英雄的神话概念。

它源自于一个古老的传说,讲述了一个人为了拯救他人而自己躺在铁轨上被火车碾压的故事。

罗兰·巴特的神话学

罗兰·巴特的神话学

罗兰·巴特的神话学罗兰·巴特的神话学2012-05-31 14:10作者:薛巍编辑:刘暮彤来源:三联⽣活周刊摘要:罗兰·巴特的《神话学》写于60年前,是对流⾏⽂化的分析,⾄今仍很贴切。

⼤众⽂化中的神话罗兰·巴特的著作中最可靠、最好读、最有韵味的⼀本是他的早期作品《神话学》,该书⾸版于1957年。

在书中,罗兰·巴特开创了⽂化批评,他是第⼀个告诉我们⽇常的流⾏⽂化的含义的知识分⼦。

但1970年出版的《神话学》的英译本并不完整,只翻译了53篇中的28篇,最近终于出版了新的全译本。

中译本完整却不够准确。

美国批评家萨姆·安德森说:“在20世纪中期的法国理论家中,罗兰·巴特是有趣的⼀个(福柯强悍、德⾥达模糊、拉康神秘)。

”巴特没有构建宏⼤的思想体系,⽽是写了由碎⽚组成的⼩书。

他更感兴趣的是快乐、惊喜、冒险、快感,从碎⽚滚动到碎⽚的批判性洞察,⽽⾮传统的融贯的体系。

他声称作者已死,提倡⼀种书写式阅读,读者在阅读时是⽂本的积极创作者。

他的评论更新得⾮常快:从⼀个话题迅速转移到另⼀个话题,定义了新的兴趣领域(符号学、叙事论)之后就放弃掉它们,让别⼈去耕耘。

他对法国经典作品的⾮正统态度令保守的教授发狂。

在法兰西学院的就职演说中,他宣告,他希望遗忘、忘却,提出他的⽬标:“不是权⼒,⽽是⼀点点知识、⼀点点智慧,尽可能地有韵味。

”《神话学》不是⼀个统⼀的整体,⽽是由53篇短⽂组成的⽂集,这些⽂章是罗兰·巴特给⼀家⽂学⽉刊写的“本⽉神话”专栏。

罗兰·巴特在这个专栏⾥讨论第⼆次世界⼤战后的10年间⼤众⽂化的⼤爆炸——杂志、电影、⼴播、电视等媒体普及,它们像⼀种新型⼼理引⼒⼀样,在最深层次上影响了每个⼈的⽣活。

罗兰·巴特就像⼤众⽂化领域的⽜顿:找出⼤众⽂化的⾏为规律,检测其压⼒,揭⽰其影响⼒看不见的边界。

罗兰·巴特罗兰·巴特并⾮50年代唯⼀⼀个写这种⽂化短评的⼈。

罗兰·巴特——法国思想家

罗兰·巴特——法国思想家

罗兰·巴特——法国思想家
罗兰·巴特介绍
中文名:罗兰·巴特
外文名:Roland Barthes
别名:罗朗·巴特
国籍:法国
出生地:法国下诺曼底大区
出生日期:公元1915年11月12日
逝世日期:公元1980年3月26日
职业:作家、思想家、社会学家、评论家
信仰:结构主义
主要成就:二十世纪法国重要作家
代表作品:《写作的零度》《神话》《符号学基础》《批判与真理》
受影响:索绪尔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公元1915年11月12日—公元1980年3月26日),法国作家、思想家、社会学家、社会评论家和文学评论家。

出生于法国下诺曼底大区,逝世于法
国法兰西岛,享年64岁。

早期的著作在阐述语言结构的随意性及对大众文化的一些现象提供类似的分析。

在《神话学》(Mythologies, 1957)书中分析大众文化。

《论拉辛》(On Racine, 1963)在法国文学界造成轰动,使他成为敢与学院派权威相抗衡的人物。

他后来有关符号学的作品包括较激进的《S/Z》(S/Z, 1970)、研究日本而写成的《符号帝国》(The Empire of Signs, 1970),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作品使他的理论在1970年代受到广大的注目,并在20世纪有助于把结构主义建立为一种具领导性的文化学术运动。

1976年在法兰西学院担任文学符号学讲座教授,成为这个讲座的第一位学者。

罗兰·巴特语录

罗兰·巴特语录

罗兰·巴特语录标题:罗兰·巴特语录:思考的力量与真实的自我探索导语:罗兰·巴特是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和文化理论家,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许多领域,尤其是文学、社会学和政治学。

他的语录充满哲理和启示,引发人们对自我、社会和现实的深入思考。

本文将以罗兰·巴特的语录为引子,探讨思考的力量以及真实的自我探索。

第一段:思考的力量罗兰·巴特曾说过:“思考是最困难的事情,也是最有价值的事情。

”这句话直击人心,让我们意识到思考的力量和重要性。

思考是我们与众不同的能力,它让我们能够超越表面,深入问题的本质。

通过思考,我们能够理清思维的混乱,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段:思考的价值罗兰·巴特认为,思考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我,并与他人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他说:“思考是一种与自己对话的方式,只有通过思考,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思考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需求、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只有通过思考,我们才能真正与他人建立起深入的联系,理解他们的观点和情感。

第三段:真实的自我探索罗兰·巴特强调了真实的自我探索的重要性:“真正的自我探索并非简单地了解自己的喜好和厌恶,而是要深入挖掘自己的潜能和激情。

”真实的自我探索需要我们超越表面的自我认知,勇敢地面对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通过思考,我们能够找到真实的自我,并将其与外界的期望和社会的标准进行对比。

只有在真实的自我探索中,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结语:罗兰·巴特的语录引发了我们对思考的力量和真实的自我探索的思考。

思考让我们超越表面,深入问题的本质,认识到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并与他人建立起深入的联系。

真实的自我探索需要我们勇敢面对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让我们在思考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探索真实的自我,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昨日神话——罗兰·巴特“今日神话”说的儒学格义

昨日神话——罗兰·巴特“今日神话”说的儒学格义

像 更有 声望 。 同时又 贬抑某 种 行为 ,化 解一 些永 恒 具 有更广 泛 意义 上 的 普适 性 , 空 气 一 样 无 处 不 ” “ 在 l 潜 对立 的 矛盾 , 超越 由此造 成 的精 神 困惑 和焦 虑 , 恢 在 , 大众文 化 和 E常生 活 中蔓 延 , 移 默化 地 影 复心理 的平衡 。 从 而居 高 临下 又微 言 大 义式 地 划 响着 人们 的世界 观和 价值观 , 终成 为人类精 神 王 ” 最 定一套 章 法 与秩 序 , 透 至人 类 心灵 深处 , 化 人 国里 的灯塔 , 渗 教 引导着人们 的精神 走 向。
d i1 . 9 9 ji n 17 -5 82 1 . 10 5 o:2 3 6 /. s .6 2 0 9 .0 0 O .2 s
昨 日神话
— —
罗兰・ 特“ 神话” 巴 今日 说的儒学格义
张淑 萍 曹 进 ,
(. 1 兰州城市学院 外国语学院。 甘肃 兰州 70 7 ;. 30 0 2 西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 院, 甘肃 兰州 7 0 7 ) 30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收稿 日期 ]09一 1 4 20 l — [ 基金项 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学研究 20 07年度规 划基金项 目(7A 20 9 0J701)
[ 作者 简介 ] 张淑萍( 92 ) , 17 一 女 汉族, 甘肃定 西人 ; 英语语 言文 学硕 士, 讲师 , 兰州城 市学院外 国语 学院任教 , 在
主要从事符号语 言学、 文化 交际研究。 跨
[ 摘要 ] 罗兰 ・ 巴特发现 今 日神 话是 隐藏 于大众 文化 中的 中产 阶级 意识 形 态 ; 中的昨 日 文 神话 指主 导 了中国古代 思想 界 几 千年 的儒 家仁 学价 值 体 系, 其核 心是 “ 物 、 知 、 意 、 格 致 诚 正 心、 身、 修 齐家、 国 、 治 平天 下” 。香 草在 文学作 品 中的意 象最 能体现 昨 日神 话在 中国的 存在 性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

启蒙和启示启蒙之谓,乃是光对黑暗的穿透和驱逐,是实事的揭蔽和显示;在英文中,「启蒙」即"enlightenment",是直接从"light"(光)这一词派生出来。

按照我的看法,不能说基督教没有启蒙一说,「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我是世上的光。

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等经文就有「启蒙」的寓意,《尼西亚信经》也说耶稣基督是「光中之光」;「在《创世纪》中,上帝创造完天地后,首先创造的是就是光,至今它仍然是犹太教和基督教上帝存在的象征。

施洗者约翰宣布耶稣是光,耶稣本人也确认这种说法」。

《约翰福音》一章1-9节: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这道太初与神同在。

万物是藉着他造的。

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生命在他里头。

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

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

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因此启示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启蒙」,而这一段经文所表达得基督教「启蒙「观则是:(1)这永恒之光源于上帝;(2)上帝在耶稣基督身上自己向这个世界显示其启示,作为上帝启示的耶稣基督就是这光本身。

当然,我们用的「启蒙」是一个现代的概念,至于它和基督教「启示」的关系,这个启蒙是否如《圣经》所言「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则是需要讨论的问题。

1、「何谓启蒙」和启蒙观的转型一是「现代性」观念在起源上与基督教的关系。

在词源学上,英文"modernity" (现代性)源于拉丁文的"Modernus",原词于五世纪末期定型,具当下(present)与目前(now)之意,是一种时间观念。

一般认为,该词与基督教末世观有直接的关联。

在许多基督徒看来,耶稣基督的诞生是历史自然延续的中断和转变,人类历史因此从神谴走向赦免,从苦役走向自由;当基督教是在五世纪取得社会主导地位之后,他们使用了这个概念,为的是宣告他们沐浴在新世纪的阳光之下:一个后基督的时代,一个走向自由和救赎的时代,一个与罗马异教时代有本质区别的全新时代。

巴特生平

巴特生平

卡尔·巴特 (Karl Barth, 1886-1968)新教神学家,新正统神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生于瑞士巴塞尔州的一个传统的新教家庭中,巴特的童年时期在该国的伯尔尼州渡过。

(巴特的父亲、祖父跟外祖父都是改革宗的牧师,父亲弗利茨·巴特是神学博士)。

巴特可说是基督新教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神学家,代表著作:《教会教义学》影响深远,其后的神学家无论派别,在研究神学之初都不得不与之对话。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卡尔·巴特外文名称:Karl Barth国籍:瑞士出生地:巴塞尔州出生日期:公元1886年5月10日逝世日期:公元1968年12月10日职业:哲学家、神学家、牧师信仰:基督教改革宗主要成就:基督教新正统派神学鼻祖代表作品:《教会教义学》《罗马书释义》《非也,答卜仁纳》1886年 - 诞生于瑞士巴塞尔州的一个传统的新教家庭中,巴特的童年时期在该国的伯尔尼州渡过。

(巴特的父亲、祖父跟外祖父都是改革宗的牧师,父亲弗利茨·巴特是神学博士)1909-1921年 - 巴特自1909年起任职于一间位于日内瓦乡间的归正宗教会的助理牧师职,1911年改至瑞士阿尔高州一个名叫萨芬维(Safenwil)的教区担任一间德语教会的牧师,至1921成为大学教授以前,巴特都在该教会服务。

当中关键的1919年巴特因<罗马书释义>一书的发表而声名大噪。

1921-1925年 - 受聘于德国格丁根大学教授1925-1930年 - 受聘为德国威斯特法伦威廉海姆大学教授1930-1935年 - 受聘为德国波恩大学教授1935-1962年 - 1935年巴特因为反对纳粹德国而被波恩大学解职,同年离开德国,回到曾经是父亲求学与任教的瑞士巴赛尔大学教书,直到1962年退休1935-1967年 - 陆续出版<教会教义学>的前四卷1968年 - 12月10日留下《教会教义学》第四卷第四部的一些未完残稿并来不及撰写的第五卷辞世思想产生的背景:求学期间:赫尔曼、康德、施莱马赫历史学与心理学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自由主义神学家倒向希特勒“上帝是上帝,人是人。

罗兰巴特神话

罗兰巴特神话

鲁罗兰巴特神话,又被称为“百灵神话”,是一个虚构的宇宙,故事主
要讲述的是一位名为鲁罗兰巴特的学者,他创建了一个受万神庇佑的
宇宙,里面构建出来的神灵、神器、精灵、神兽和各种空位。

鲁罗兰巴特自己是一位神话学家,他觉得宇宙太混乱,想创建一个更
加有序的宇宙。

他用自己的秘密技艺祭出了一群神灵,他们充当宇宙
的看守者,他们就像警察一样,并负责宇宙的正义与秩序。

此外,他
还祭出了一群凡间普通的人类,负责维护宇宙的和平。

除此之外,他又创造出了数不清的神器,它们可以用来控制魔法,保
护宇宙免受灾害,而神兽们则可以用来拯救、救援、帮助和提供生活
上的援助。

精灵们则可以用来传递信息,操控灵魂和节气。

最后,鲁
罗兰巴特还制定了一整套神医,可以治疗伤痛、抗击疾病、驱赶魔鬼等。

宇宙的创建立即受到万神的祝福,万神的庇佑让宇宙得以平安和康泰。

新宇宙所祭出的各种神灵、神器、精灵、神兽等,又给宇宙带来更多
好处。

不久,宇宙便氛围繁荣,而鲁罗兰巴特也因为创造宇宙而得到了应有
的表彰和尊敬。

他受到万神的祝福,成为了宇宙之父,而一位特别崇
高的神灵,也使他成为了宇宙最强大的存在。

这就是鲁罗兰巴特神话的故事,它被永久地烙印在宇宙的心中,流传
到今天。

它不仅宣扬着正义和纯洁的精神,还教会我们面对危机的勇气、团结互助的精神,永远不要放弃希望,亦步亦趋,共勉。

林慈信主讲伯克富系统神学导论-第28讲-巴特的宗教观

林慈信主讲伯克富系统神学导论-第28讲-巴特的宗教观

伯克富系统神学-导论讲员:林慈信第28讲巴特的宗教观昨天我们讲到巴特的宗教观,我们说,巴特是反对自由派神学的宗教观。

因为自由神学是从客观转移到主观,它把宗教看成是人固有的,就是人最高的成就,是人很珍贵所得到的东西。

这样借着宗教,人可以提升到神这个高峰,这个地方。

在宗教里“神圣的”就在人里面彰显。

让我解释一下“神圣的”,不是神,是神的,它没有说明是什么东西。

我们继续解释19世纪的施莱马哈以后的自由派神学。

“模模糊糊的”、“神的”、“神圣的”彰显在人里面,好叫人与神有了解。

不是讲神人和好,他说神与人之间就没有那么远了,很靠近,让人能够爬到高天,让他完全能够在神面前居住。

巴特说,我们要重新来把注意力放在“神的话”那里。

请注意,神的话,不等于圣经,神的话和圣经不同的。

你听到“神的话”这三个字,“耶稣基督”这四个字,你不要马上等同“神的话”就是我们的圣经,“耶稣基督”就是我们这个救主,不是的。

巴特重新地强调宗教里的客观的那面,注重神的话、神的启示。

我再说“神的话”、“神的启示”不等于是我们的这本圣经。

他不厌烦地和他的同代,巴特最重要第一本的书是《罗马人书注释》,1919年出版的,基督教汉语出版社已经出版过的,就是刘晓峰他们在香港出版过的。

这本不是圣经注释,你不要当作圣经注释来读。

《罗马人书注释》是巴特的满有存在主义色彩的神学的宣告,你不要把它当作圣经注释来读。

巴特毫不厌烦地说,对他的当代说,“人没有道路到神那里,甚至乎透过宗教也没有道路到神那里。

只有一条路从神到人这里。

”听起来很对哦。

那是康德之后,康德说什么?“人不可能按着他的理性、科学找到神的。

”所以,巴特所讲的都受了康德的影响的。

虽然他反对施莱马哈以来那种的自由派神学,但是他脱不了那种宗教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

圣经从来不称赞那些自由派的宗教,不断地责备他们,定他们的罪。

自由派的宗教,巴特说,就好像法利赛人的宗教,就好像保罗时期的犹太派。

他甚至乎说,他甚至让他同代的神学家大吃一惊,说,“宗教,这种自由派的宗教,现代的宗教,是人向神犯的最大的罪。

巴特的神话学理论

巴特的神话学理论

34美学2019/01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当代法国著名文学及文化理论家,其理论影响力遍及符号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理论流派。

罗兰·巴特于1957年出版的《神话学》一书中的神话学理论影响深远。

巴特受到了索绪尔的符号学思想的影响,这为巴特的神话学理论增加了严谨的科学纬度。

1954年到1956年间巴特为《新文学》撰写了一系列精彩的文章,1957年作为《神话学》一书的第一部分出版。

这一部分写作涉及一系列热门话题,素材也极为丰富(从报刊文章,照片,电影一直到肥皂粉和洗衣液)。

巴特自己在《神话学》序言中写到:这些反思源自于看到报纸、艺术和常识不断地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毫无疑问是历史产物的现实装扮成自然的,这产生难以忍受的不耐烦。

简而言之,我对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中的论述对自然和历史的时刻存在的混淆感到不满,同时我要在“不言而喻”的叙述中,找出隐藏在其中的意识形态滥用[1]10。

所以《神话学》可以看作是巴特对套语(Doxa)的批判,按照巴特的说法,套语是“普遍论点,大多数人和小资产阶级的观点”[1]47。

一、索绪尔的影响据巴特所言,在完成《神话学》一书第一部分与完成此书第二部分(即《今日神话》)之间,他接触到了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思想,并深深受到索绪尔思想的影响。

符号学最早由索绪尔在其语言学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

索绪尔构想了一种能够系统讨论人类世界中所有符号系统的科学。

索绪尔讲到:“我们可以设想有一门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我们管它叫符号学”[2]38。

符号学研究组成社会的符号系统,但索绪尔的研究却最终呈现为一套语言学理论,语言系统只是众多符号系统中的一种。

符号学所研究的符号并不完全等同于语言学所探讨的符号。

《神话学》中已经体现了巴特试图修正甚至超越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的雄心。

为了更好地探讨《今日神话》中巴特的理论,我们需要首先探讨一下索绪尔的理论。

罗兰巴特神话语言学

罗兰巴特神话语言学

罗兰巴特神话语言学
罗兰·巴特,这位法国文学批评家和符号学家,以其独特的神话语言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读文化符号的方式。

在巴特的理论中,神话并非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虚构故事,而是指代那些在社会中被广泛接受并传播的符号和意象。

这些符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广告、时尚到政治话语,它们以各种形式渗透到我们的认知中。

巴特认为,神话的运作机制在于其隐含的意识形态。

通过特定的符号和意象,神话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

例如,在消费文化中,品牌往往通过精心设计的广告神话,塑造出一种与产品本身无关的符号价值,从而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这种符号价值的运作,正是巴特所说的“神话的言说”。

为了深入探究神话的运作机制,巴特提出了“神话修辞”的概念。

他认为,神话的传播往往依赖于特定的修辞手法,如隐喻、转喻、提喻等。

这些修辞手法在神话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使得符号的意义得以转换、衍生和传播。

例如,在政治话语中,某些词汇或短语可能会被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通过反复使用和强化,这些意义逐渐被广大民众接受,进而形成一种集体的意识形态。

巴特的这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化符号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揭示神话的运作机制和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这些符号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以及如何在社会中传播和建构意义。

总之,罗兰·巴特的神话语言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化符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这一理论,我们可以更好
地认识到文化符号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以及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与这些符号互动。

尼采说上帝死了,巴特说作者死了,现在是经典死了

尼采说上帝死了,巴特说作者死了,现在是经典死了

尼采说上帝死了,巴特说作者死了,现在是经典死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对经典的大规模冲击是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开始。

当时那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毫无例外的对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进行了重新地诠释,驱除了其中神秘色彩。

他们的行为无疑在告诉世人:其实我们一直在对其顶礼膜拜的所谓经典其实不过是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进行的意识形态的灌输。

但是,具有反讽意义的是,他们对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化进行摧枯拉朽式的打击的同时,却在引进西方一系列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西方经典的传统。

昔日的反经典反传统的激进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到了今天,其本身竟然成为了一种传统的经典。

这种结果是他们本人当初所料想不到的吧。

其后,大规模经典的构建好像就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和五六十年代。

三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根据某《谈话》并结合之前形成的五四传统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大众保证当时战争的胜利而创建了一大批的经典作品。

而五六十年代对经典的构筑则更为荒唐可笑,十几年的时间,六个样板间的实验是当时最权威的经典作品。

纵观中国近代发展的历史,对于经典的每一次构筑都有着更深层次上的意识形态的目的。

无论是统治者的意识形态还是为了对抗这种统治意识形态的被压迫者的意识形态,经典的构筑都是作为一种手段而存在的。

所以根本不存在永恒的经典,也不存在自然而生的经典。

人为的意识深深的烙在了那些经典的字里行间。

所以一旦环境发生了变化,那些当时的经典很可能随风逝去,要不就被厚厚的历史尘土掩盖在了沙漠之下,等待着考古者新的挖掘。

事实就是如此,一些当时的经典,随着环境的改变,由于本身无限的机能,被批评家进行重新的诠释和解读,和新的意识形态相结合,重新焕发出犀利的光彩的也比比皆是。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经典文本已然不是当时的面貌,它已经是一个新的经典文本,是批评家的另一种形式的创作。

我说以上这些无非是想说明一个问题:没有永恒的经典。

一时的经典也不过是批评家别有用心的建构。

再论罪与人性——重思巴特对奥古斯丁罪与人性观的批判问题

再论罪与人性——重思巴特对奥古斯丁罪与人性观的批判问题

再论罪与人性———重思巴特对奥古斯丁罪与人性观的批判问题高 源【摘要】卡尔·巴特被视为“20世纪基督教教父”。

这是因为巴特不仅在教会实践上以普世运动的方式促进新教和天主教的协和,而且在教义学上不断回归教父传统,发展出自己的“教会教义学”思想体系。

然而,在罪的来源、人性本质以及意志自由的根本问题上,当前学界的一种新兴观点认为,巴特拒斥奥古斯丁主义的原罪说、人性观和“意志的捆绑”理论,认为奥古斯丁由于缺乏“天性及本质存有(Wesen)”与“存在存有(Sein/Dasein)”概念区分,其“天性的扭曲”的人性观、“善的缺乏”的罪恶观以及“无能力不犯罪”的意志决定论,误导了拉丁西方神学传统在罪与人性问题上的基本进路。

本文将回归巴特和奥古斯丁关于这些问题的文本诠释,重新评估当前巴特研究的这种立场。

本文认为,巴特的批评并非是对传统奥古斯丁神学立场的反叛,而是在回归教父传统基础上对奥古斯丁宗教人类学视阈下的罪与人性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关键词】卡尔·巴特;奥古斯丁;罪与人性;宗教人类学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1)05-0081-07作者简介:高 源,(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走出古典哲学:奥古斯丁情感思想研究”(19FZXB030)正如奥古斯丁经历了两次皈依①,巴特的思想也经过两次转型,一是从自由主义转向基督教激进主义,二是从辩证神学向教会教义学的理论转型②。

特别是在第二次转型中,巴特对原罪和人性问题有了新的诠释,即从“上帝启示之道”(DasWortderOffenbarungGottes)的视阈来审视“罪-人性-意志的捆绑”问题,并将其植根于基督中心论的神学人类学基石之上③。

在其《教会教义学》(DieKirchlicheDogmatik)第三卷(1951)与第四卷(1953)中,巴特集中勾勒了他晚年的神学人类学与历史神学图景,诠释了罪的生成以及恩典类比神学中的上帝与人的和解论④。

《神们自己》阅读感想

《神们自己》阅读感想

《神们自己》阅读感想这句话初看荒谬,神怎么会对愚昧缄口不言呢?但其实,这是在叙述人类的回避困难的倾向面对难题,最简单的对策便是拒绝相信它的存在。

书中,面对电子通道带来的无尽的绿色能源,所有的既得利益者都变得愚昧,他们不关心这项技术背后潜在的危险,他们认为不关注,不相信危机的存在便可以继续享受其带来的便利。

哈兰姆,所谓“电子通道之父”,害怕别人发现他在电子通道研究中的无足轻重,而危机到自己的名誉,阻止别人探究电子通道的危险。

巴特参议员害怕怀疑电子通道会使人们愤怒从而影响到他的政治生涯。

他说,“有人认为,公众希望环境得以保护,人类的存续得以实现,还认为那些为了这类崇高目标而奋斗的理想主义者会得到公众的爱戴,实际上,公众所期望的只有一件事他们自己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

”就算是两位质疑电子通道并对此做出研究的拉蒙特和布罗诺斯基,促使他们开始研究的,不是其他神们崇高的目的或者研究的科学态度,也是别人的嘲笑。

拉蒙特要报复侮辱他的哈兰姆,但是名不见经传的研究员根本对付不了“电子通道之父”,于是便试图从哈兰姆的依仗中寻找漏洞。

这种否认问题的倾向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避免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当个体面对新情境,必需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新的理解)与旧认知(旧的信念)相互冲突的状况,这便是认知失调。

避免认知失调:为了消除此种因为不一致而带来紧张的不适感,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自我调适:其一为对于新认知予以否认;另一为寻求更多新认知的讯息,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借以彻底取代旧认知,从而获得心理平衡。

于是拉蒙特、狄尼森等人科学生涯结束了。

但就像前面所说,面对难题,最简单的对策便是否认它。

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么便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那么书中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面对他人的拒绝相信,狄尼森找到了一个新的宇宙,获取物质,中和了电子通道宇宙带来的影响。

想要人们承认电子通道的理论很难,但是狄尼森既提出了电子通道有害,又提出了解决办法,人们没有认知上的失调,狄尼森便顺利成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在寻找上帝的话,带多多问题来到教会,盼望找到答案。但是在圣经常常看到,上帝无直接回答人的问题,反而用问题来回答人的问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约伯,他问了许多问题,但是在旋风中向他显现的上帝,却还是用问题来回答约伯。
巴特发现,作一位「人的牧师」,他应该提供人问题的答案,但是若照圣经的原则来讲,他必须问上帝在问的问题,却不是替上帝回答问题,才能使人从上帝的问题中来得著答案,也只有当他必须回答问题的时候,自己也当站在被上帝所问的人之态度,才有机会说出上帝的话。
在以基督为中心的角度里,巴特从未忽略对人的关怀与热爱,在基督道成肉身的事件当中,一方面是基督降卑成为人,是上帝那一方面降卑来屈就人,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卑微的人被提升,有幸能够与从天上来的基督同在人世间。
巴特对人的关怀完全透过耶稣基督的角度来表达,若非道成肉身的基督之完美,我们就不知道何为人的罪,也若非基督,我们就不了解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其次,巴特肯定传讲上帝的话的应允,因为上帝历世历代隆对人讲话无息,只是这个应允对传道人而言,必须继续不停地在追求中期待应允的实现,应允的实现是上帝的工作,在上帝动工的时候才能完成。
对巴特的主张,初看下好像他对传讲上帝的话的人有极大的不信任,事实上这点正是他所要强调的,他露骨地说:「只有我们明白我们人的不值得,才能值得上帝对我们的信任。」反过来回顾今日讲坛的情形,有些众认对圣灵体验非常深刻的传道人,在讲坛上所传讲的却绝大半是「见证」而已,而见证可以说是人对上帝的话的体验与经历,这款的讲章,其实与自由神学的讲道观相近。
这种特徵在许多无神论者身上都可以看到,他们否定上帝并不尽然是为了要否定上帝,而是因为肯定了人,结果在肯定人当中呈现出宗教情操以及对被否定的上帝之期待;他们对抽象的、形而上的、教堂内的、修道院内的上帝相当不耐,因此宁可转而以无神的身份走入人间。
在巴特对费尔巴哈的欣赏当中,并不是以狭义的「有神」或「无神」来评判无神论者,而是以他们所呈现对上帝与对人理解的深度来判准。由此观之,一个表面上的无神论者并不见得比一个表面上的基督徒离上帝更远。巴特终其一生在其生涯与神学著作中,处处反映著对人的关怀与热爱,他认为这来自无神论者的挑战是每一个基督徒必须严肃面对的。
(台湾神学院专任教师,并於斗南长老教会牧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要如何传讲神的话
作者: 林鸿信 [信仰之门/]
(著者为台湾神学院专任教师,并於斗南长老教会牧会)
巴特在一九一九年发表了「罗马书注释」一书,不久就引起对自由神学的全面性检讨。一九二二年,巴特修改後再版此书,就像投了一颗炸弹,几年间自由神学的根基大大摇动,这本书不只使籍籍无名的乡下牧师成为举世闻名的神学家,也将没有博士学位的巴特送入大学教书,在德语系神学界算是破天荒大事。
简而言之,没有上帝,只有人,宗教信仰不过表现了人的本质,当信仰者说:「上帝说」的时侯,事实上是人在说「上帝说」,也就是人在说而已,而且所在说的上帝就是根源於人,因此,究竟只是人在说人自己,神学因而与入学完全等同。
在世人多半将费尔巴哈视为极端的无神论者时,巴特(一八八六~一九六八)慧眼独具在费尔巴哈的思想中看到宣告、呼吁与召唤,因为巴特认为他的努力是对上帝能够更加真实与人性化的期盼,在其中正是一股宗教性地对人的关怀与热爱。
巴特一生中对人本主义不遗余力地排斥,但是他却对人本身表现极度的关怀与热爱。早期在瑞士乡间牧会时,目睹工业社会制造了许多社会经济问题,也曾经对社会主义有很大的兴趣与投入。
随後在德国大学任教,比别人更加敏锐而提早察觉了纳粹兴起的危害,在一九三四年就与告白教会发表巴尔曼宣言。这是一份内容非常纯粹的信仰告白,主要就是告白「基督是主」,但是在当时的处境下,这样的信仰告白已是十分政冶性地介入了。同年他被大学解职,隔年返回瑞士教书。
上帝是上帝,人是人,混乱了人与上帝的分际就是罪,罪的问题只能由上帝来调整。因此,巴特终其一生十分强调上帝客观的启示,也就是人类拯救的源头。这不只是反对自由神学的观点,也对士来马赫的神学方法大大质疑,也自称一生大半的时间都在与士来马赫摔跤,这更是对费尔巴哈将神学人学化,将上帝主观化的绝大挑战。
巴特提醒了当时的自由神学家,在他们以人的信仰主观体验做中心的讲道中,无法满足人对上帝的话的期待,顶多只能说出人对上帝的话的体验,既然是人的体验,就还不是上帝的话。
巴特的提醒对今日教会也是当头棒喝,许多传道人可以毫不思索地「传讲上帝的话」,但是那岂真正在传讲上帝的话呢?传讲不是像录音机在转述,也不是在复诵而已。既然是传讲,就是上帝必须有说话,上帝籍人的传讲来说话。即或如此,人只有是人而已,传讲上帝的话的人,也犹原是人。
一九二二年巴特写了两篇文章:「传讲上帝的话之必要与应允」,「神学的使命是上帝的话」。这两篇文章说出他心内极大的挣扎,如何从自由神学的极限中走出来,他问的问题也是每一个基督徒隆当真诚来问的:「我是人,我要如何讲出上帝的话呢?」在他文章中有三个观点是我们要反省的:
一、提供问题或是提供答案了?
在自由神学薰陶下的巴特来到乡间教会,开始感觉到很大的压力。他如此形容:礼拜日钟声一响,众人聚集来到教会,充满期待与盼望,他们希望能听到上帝的话。但是牧师也是人,人岂有可能请出上帝的话?甚至牧师做一个人也竟爱要听上帝的话,自己也是在寻找上帝的话的路上。在过去神学的训练中间,巴特说,我只有知道要如何讲道,但是我的问题是,要如何才有可能讲道?「人」要如何讲出「上帝的话」呢?
二次世界大战後,进入东西冷战对峙,在当时西方社会这样一个全面反共的年代,他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极不留情,又与铁幕下的教会领袖、神学家保持密切的关系,在这许多特立独行中,也表现了走出象牙塔而走向人们的热爱,连一生最後几年,每周还定时不断地到监狱去讲道。巴特在瑞士教书十八年,当今知名神学家很少不受其影响,他的幽默感与对莫札特音乐的爱好,迄今仍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神学界轶事。
有人性的上帝
巴特晚年时写了一本小书「上帝的人性」(一九五六),他强调上帝在耶稣基督里正是充满了人性的爱,因为上帝的神性就已包含了人性。做为一个基督徒,我们无从回避爱人的挑战,「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上帝。」(约壹四20)世界上的人眼睛看不到基督徒的信有多少,但是基督徒的爱有多少却无一不在世人眼前。
由人开始或由神开始
巴特在神学上真正的对手并不是费尔巴哈,而是士来马赫(一七八六~一八三四),也是十九世纪思想幅度极为广阔的神学家,把敬虔派的信仰体验写成神学体系。
由於敬虔派非常看重主观的信仰体验,因此士来马赫大胆地在神学方法上作了一个革命,就是以人的宗教体验作为出发点来架构神学体系。德国传统的传世神学著作通常叫做「教义学」,士来马赫却以「基督教信仰」为其大著的书名,可见客观的教义学论述已由主观的基督教信仰角度所取代。
在台湾走向越多富裕而越少人性的社会时,面对慈济功德会汇集群众的盛况,加上许多弱势团体也在不同角落努力奋斗,种种慈善事业正由多样宗教团体与基金会大力推动,热切传福音的基督徒终必面临这样一个窘境,实在很想说:「很好,你们所做的有爱,可惜没有耶稣基督。」但是後半句即难以启齿,因为有耶稣基督在心中的人必然有爱,这种爱不是理论或言语,而是行动与实践。
二、人不断追求,上帝动工
在「传讲上帝的话之必要与应允」一文,首先,巴特肯定了传讲上帝的话的必要,所以他每次上讲坛隆是戒慎恐惧,战战兢兢。这个主张已经彻底推翻自由神学对讲道的看法,因为众人从四面八方,从各种不同的职业岗位,聚集在讲坛前,不是为著要听人的看法,或是人对上帝的话的体验而已。
巴特又发现,真正上帝的话常常是隐藏在问题里面,上帝问人问题是要使人得著「上帝的话的答案」,传讲上帝的话的人,也当反省,是否常常已经走在上帝前面,用自己所认定的上帝的话来当作上帝的话。
巴特所要建议的是,通过问题来得著答案,通过否定来得著肯定。传讲人所扮演的角色,有时只是给人有深度与意义的问题,甚至是引导人去问问题,使「人的问题」渐渐转变成「求问上帝的问题」,让上帝在这些问题中间自己说话。
整个巴特的神学教育都是在自由神学笼罩的气氛下完成,巴特在学成之後返回瑞士乡间当牧师,在牧会中深深体会到自由神学在应用上的无能为力。也曾精采地描述,每当教堂钟声响起,信徒由不同的家庭与工作岗位四面八力涌向教会,内心充满了期待,面对高耸的讲台,他突然冷汗直流,不知道要传讲什么才好。
以一个人而言,他体会到人实在无法传讲上帝的话;再以一个人而言,他又体会到人必须传讲上帝的话,在这两难之中,他重新研究罗马书,写出了震撼自由神学的「罗马书注巴特却一直没有忘怀费尔巴哈对人的关怀与热爱,这份爱在士来马赫的神学方法论,在自由神学的人本主义,一样地脉动不停,反而许多铁面无私在为教义正确而争辩的人当中,独独少了这份爱。
有神有爱
由於上帝启示的中心是耶稣基督,因此巴特将士来马赫以人为中心的神学方法论,扭转成以基督为中心的神学方法论,写下一万两千多页的「教会教义学」,不但是客观的教义学,而且是在教会──蒙召者的团体处境下写成。许多人忽略了,这本教义学只是未完成交响曲,第五大部份「救赎者圣灵上帝」并未写成,批判巴特的人若未从此角度思考有欠公允。
在这个戏剧性的转捩点中间,是源自受过完整自由神学训练的巴特,他内心一直在问一个问题:「人岂有可能说出上帝的话呢?」自由神学的特色,是将神学伦理化,将启示人文化,又将信仰主观化。这派神学的产生有很严谨的学术背景,不可与今日拿来骂人的「自由派」或贴标签的「自由神学」等同,乃是十九世纪以来一个全面性的神学潮流,也广泛地影响了各种不同的神学研究乃至教会生活。
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面,为师者,必须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高手,连带地使得传道人的形像亦高不可攀,无意中传道人在众人过高的期待下,可能渐渐取代上帝,希望自己对各种疑难杂症,隆有本事来提供一套完美的答案,忘记了自己不过是人,也忽略了连上帝回答人问题也常常不是直接的,反而是间接的,甚至只是用问题来引导人。直接提供答案并不一定有真正提供了答案,用问题回答并不一定就没有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