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面积与视觉效果间的关系

色彩面积与视觉效果间的关系
色彩面积与视觉效果间的关系

色彩面积与视觉效果间的关系

色彩面积的占用与合理配置在色彩构成中是相当重要的。随着色彩面积大小的增减,色量等也会随之增减,对于视觉的刺激与心理的影响也会随之增减。如1平方厘米的黑色出现在视觉范围里,会给人一种清晰干净的视觉效果,在1平方厘米的黑色面前,则会产生一种严肃,沉闷的心理感受,而当人处在100平方米的黑色包围中时,则会有一种消极的感觉,进而产生一种阴森恐怖的心理反映。又如1平方厘米的纯色大红,使人感觉鲜艳可爱,1平方厘米的纯色大红,使人觉得兴奋激动,当人处在100平方米的纯色大红包围中,会有过分刺激而造成的疲倦之感。进而产生一种难以忍受的一种烦恼。

通常大面积的色彩设计多选择明度高,彩度低,对比弱的色彩,给人带来明快,持久和谐的舒适感,如建筑,室内天花,墙壁,展台。中等面积的色彩多用中等程度的对比,如服装配色中,邻近色组及明度中调对比就用得较多,既能引起视觉兴趣,又没有过分的刺激。小面积的色彩常用鲜色和明色以及强对比,如小商品,小标志等,目的是让人充分注意。

形状是色彩存在的形象要素之一。一个颜色的出现总是伴随一定的形同时被我们感受。

形状由集中到分散逐渐分割,尽管画面总的色量未变,但对比的效果却大大改变了。

在构成设计中,色彩形象所占位置的不同给画面的视觉效果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设计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安排调整形象位置的过程,利用画面形象位置的变化,可设计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1。红绿二色远离,对比效果弱

2。红绿二色邻近,对比效果稍强

3。红绿二色呈包围与被包围状态下,对比效果增强

4。红色处于绿色的完全包围之中,作为底色的灰色完全起不到过渡的作用,对比效果则最强。

提交者:陈颖佳

2017-8.30

个人形象设计中的色彩设计与性格的关系

个人形象是由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和谐统一构成的,个人形象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个人形象设计力图通过对个体外在形象的塑造来传达个体内在的精神气质与人格魅力。色彩设计在个人形象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和谐的色彩设计是与人物的个性与气质相吻合的。色彩的基本属性传达出色彩的基本性格,色彩的冷暖、明暗、艳浊具有不同的心理象征意义,这些不同的色彩心理象征意义与各类人群的性格心理特征相契合。色彩设计与个人性格的关系,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达内容。在个人形象设计中,必须依据个人的精神气质与性格特点,选择相应的色彩设计方案。 一、个人形象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辩证统一 “形象设计”(Image Design)一词,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我国的个人形象设计业起步较晚,自20世纪末我国的色彩鼻祖于西蔓女士将色彩概念引入中国伊始,形象设计行业才逐现端倪,其发展势头方兴未艾,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个人形象设计是现代的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造型艺术,既具有传达美表达美的功能,又具备明确的社会性与功能性。个人形象设计将个体的人作为设计的对象,以寻求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的和谐统一,塑造最佳的个人形象从而达到最佳的社会效应为目的。个人形象设计这种新型的造型艺术,与传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同的是,它们都是一种视觉艺术形式, 都是借助某种特定的方式传达特定的情 感和思想;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依据的媒 介不同,后者以客观物质为媒介,前者则 以主观人物为媒介。传统的造型艺术在 作品中寄托着设计者的灵魂与思想,其 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设计者情感、灵 魂与思想的闪现,而个人形象设计,则以 表达被设计者的情感和精神气质为主, 传达的是被设计者的精神与气质。在某 种程度上来说,个人形象设计比传统的 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具备更大的难度 和复杂性。个人形象设计,最主要是要在 最大可能的范围内传达被设计者的精神 与气质,因此,在个人形象设计中,观察 和了解人的外貌特征的同时,深刻了解 人的内心世界,掌握人的心理性格特征 显得尤其重要。 人是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的高级动物,在进行个人形象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人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而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人的社会属性在个人形象设计中的地位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联系的是,我们可以将人的形象分为内在形象与外在形象两个方面。外在形象指个体给人带来的外观感觉,包括天然形象、外饰形象和行为形象。内在形象是指人的内在素养,主要包括道德情操、理想追求、性格特征、心理状态、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等。人的形象中,除天然形象是人的自然属性的一部分外,其余部分都包含着社会性,特别是内在形象,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具体表现,具备较大的可变性。个人形象设计的手段,就是通过外在表达内在,就是通过对有限的外在形象如外饰形象和行为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个人内在精神的无限魅力。“个人形象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因而,个人形象是由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和谐统一构成的。”个人形象外在与内在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内在形象决定外在形象,外在形象影响内在形象,二者不可分离,不可或缺。个人形象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设计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外在形象力求将个人的内在情感与精神,最直观最感性最生动最正确地传达出来,内在形象在这一传达过程中亦会不断追求提升和改变,外在形象因为内 在形象的提升,又会追求其表达形式上 的进一步完善,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由 此达到一种良性互动和循环发展的状 态。“从哲学观点上来看,内在与外在越 趋于平衡,越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形象问题上也是一样。一个人的‘形式 美’与‘内在美’越接近,个人的价值体现 就越接近于最大化,发展得就越好。而如 果一个人内外差异过大,一方便对另一 方有了毋庸置疑的破坏作用。” 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的辩证互动关 系,决定了其双向的促进作用,但要使双 向的良性互动作用达到最大化,就要找 到二者相互吻合的契机,即外在的形象 应力求最正确、最感性、最直接地表达内 在形象,内在形象最大程度地附合外在 形象。通过有效的设计方法和手段,是可 以达到这个目的的。个人形象设计的手 段主要包括色彩设计和风格设计两个方 个人形象设计中的色彩设计与性格的关系 ■郭 东 28艺术·生活4·2009艺术言说

色彩与视觉:色彩三要素及色彩对比

色彩与视觉:色彩三要素及色彩对比 (一)色相对比的基本类型 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根本方面,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相之间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角度),距离(角度)越小对比越强,反之则对比越强。 1.零度对比 (1)无彩色对比无彩色对比虽然无色相,但它们的组合在实用方同很有价值。如黑与白、黑与灰、中灰与浅灰,或黑与白与灰、黑与深灰与浅灰等。对比效果感觉大方、庄重、高雅而富有现代感,但也易产生过于素净的单调感。 (2)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如黑与红、灰与紫,或黑与白与黄、白与灰与蓝等。对比效果感觉既大方又活泼,无彩色面积大时,偏于高雅、庄重,有彩色面积大时活泼感加强。 (3)同种色相对比一种色相的不同明度或不同纯度变化的对比,俗称姐妹色组合。如蓝与浅蓝(蓝+白)色对比,橙与咖啡(橙+灰)或绿与粉绿(绿+白)与墨绿(绿+黑)色等对比。对比效果感觉统一、文静、雅致、含蓄、稳重,但也易产生单调、呆板的弊病。 (4)无彩色与同种色相比如白与深蓝与浅蓝、黑与桔与咖啡色等对比,其效果综合了(2)和(3)类型的优点。感觉既有一定层次,又显大方、活泼、稳定。 2.调和对比 (1)邻接色相对比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大约30度左右,为弱对比类型。如红橙与橙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感觉柔和、和谐、雅致、文静,但也感觉单调、模糊、乏味、无力,必须调节明度差来加强效果。

(2)类似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60度左右,为较弱对比类型,如红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较丰富、活泼,但又不失统一、雅致、和谐的感觉。 (3)中差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90度左右,为中对比类型,如黄与绿色对比等,效果明快、活泼、饱满、使人兴奋,感觉有兴趣,对比既有相当力度,但又不失调和之感。 3.强烈对比 (1)对比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120度左右,为强对比类型,如黄绿与红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醒目、有力、活泼、丰富,但也不易统一而感杂乱、刺激、造成视觉疲劳。一般需要采用多种调和手段来改善对比效果。 (2)补色对比色相对比距离180度,为极端对比类型,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眩目、响亮、极有力,但若处理不当,易产生幼稚、原始、粗俗、不安定、不协调等不良感觉。 (二)明度对比的基本类型 两种以上色相组合后,由于明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明度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决定色彩方案感觉明快、清晰、沉闷、柔和、强烈、朦胧与否的关键。 其对比强决于色彩在明度等差色级数,通常把1——3划为低明度区,8——10划为高明度区,4——7划为中明度区。 (图)在选择色彩进行组合时,当基调色与对比色间隔距离在5级以上时,称为长(强)对比,3——5级时称为中对比,1——2级时称为短(弱)对比。据此可划分为九种明度对比基本类型。 (1)高长调如10:8:1等,其中10为浅基调色,面积应大,8为浅配合色,面积也较大,1为深对比色,面积应小。该调明暗反差大,感觉刺激、明快、积极、活泼、强烈。

颜色搭配的视觉效果

颜色搭配的视觉效果 一、红色的色感温暖,性格刚烈而外向,是一种对人刺激性很强的色。红色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也容易使人兴奋、激动、紧张、冲动、还是一种容易造成人视觉疲劳的色。 a) 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黄,会使其热力强盛,趋于躁动、不安。 b) 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蓝,会使其热性减弱,趋于文雅、柔和。 c) 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黑,会使其性格变的沉稳,趋于厚重、朴实。 d) 在红中加入少量的白,会使其性格变的温柔,趋于含蓄、羞涩、娇嫩。 二、黄色的性格冷漠、高傲、敏感、具有扩张和不安宁的视觉印象。黄色是各种色彩中,最为娇气的一种色。只要在纯黄色中混入少量的其它色,其色相感和色性格均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 a) 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蓝,会使其转化为一种鲜嫩的绿色。其高傲的性格也随之消失,趋于一种平和、潮润的感觉。 b) 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红,则具有明显的橙色感觉,其性格也会从冷漠、高傲转化为一种有分寸感的热情、温暖。 c)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色感和色性变化最大,成为一种具有明显橄榄绿的复色印象。其色性也变的成熟、随和。 d)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白,其色感变的柔和,其性格中的冷漠、高傲被淡化,趋于含蓄,易于接近。 三、蓝色的色感冷嘲热讽,性格朴实而内向,是一种有助于人头脑冷嘲热讽静的色。蓝色的朴实、内向性格,常为那些性格活跃、具有较强扩张力的色彩,提供一个深远、广埔、平静的空间,成为衬托活跃色彩的友善而谦虚的朋友。蓝色还是一种在淡化后仍然似能保持较强个性的色。如果在蓝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红、黄、黑、橙、白等色,均不会对蓝色的性格构成较明显的影响力。 a)如果在橙色中黄的成份较多,其性格趋于甜美、亮丽、芳香。 b)在橙色中混入小量的白,可使橙色的知觉趋于焦躁、无力。 四、绿色是具有黄色和蓝色两种成份的色。在绿色中,将黄色的扩张感和蓝色的收缩感相中庸,将黄色的温暖感与蓝色的寒冷感相抵消。这样使得绿色的性格最为平和、安稳。是一种柔顺、恬静、潢足、优美的色。 a)在绿色中黄的成份较多时,其性格就趋于活泼、友善,具有幼稚性。 b)在绿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性格就趋于庄重、老练、成熟。 c)绿色中加入少量的白,其性格就趋于洁净、清爽、鲜嫩。 五、紫色的明度在有彩色的色料中是最低的。紫色的低明度给人一种沉闷、神秘的感觉。 a)在紫色中红的成份较多时,其知觉具有压抑感、威胁感。 b)在紫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感觉就趋于沉闷、伤感、恐怖。 c)在紫色中加入白,可使紫色沉闷的性格消失,变得优雅、娇气,并充满女性的魅力。 六、白色的色感光明,性格朴实、纯洁、快乐。白色具有圣洁的不容侵犯性。如果在白色中加入其它任何色,都会影响其纯洁性,使其性格变的含蓄。

形象设计的色彩训练与教学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色彩训练与教学 关于《人物形象设计风格配色》课例的设计思路 作者:陈金梅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100176 摘要:在色彩和人物形象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背景下,如何打破原有形象设计专业以理论为主的色彩教育成了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色彩应用的独特视角,将人物形象风格与日本南云治嘉的“形象图”结合起来,进行人物形象色彩设计的训练,旨在强调色彩感觉和色彩应用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人物形象色彩;色彩训练;色彩搭配 The color trains and teaching in the Person image design discipline The design thinking of the lesson《 The style color matching of person image design》 Author:Chen Jinmei Beijing V 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00176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lor design and the person image design, how to reform the original color education Regarding theories as principle in the Person image design discipline is becoming the urgent problem that need to resolve. From the color apply of special angle of view,this text combined person image style with Japanese “image diagram” to teach and study person image color design, s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color felling and color applied. Key Words: Person image design; Person image color; The color trains; The color matching 1.色彩训练与教学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日益多彩,关注与追求流行时尚已经蔚然成风。现今,人们对美的追求意识日益增强,综合美容护肤、化妆造型、服装服饰搭配等对人物的全方位形象设计,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追求。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中,白领阶层、“新新人类”及女性群体的消费需求,使得一些“人物形象设计中心”、“人物形象设计工作室”相继出现,于是,该行业中新的职业岗位(岗位群)也应运而生。由此,对人物形象综合设计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种人才需求,许多院校相继开办了人物形象设计这个新兴专业。① 马克斯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色彩作为视觉的第一要素,对于形象设计的最终设计效果最为关键。在看到一个人或是一个事物的一瞬间,每一印象都是色彩的组合效果。色彩具有许多特有的性质,学习色彩知识,掌握运用色彩技巧,在形象设计中充分展示色彩的特性,是形象设计师必须做到的。尤其随着我国色彩事业的发展,当今在人物形 作者简介:陈金梅,性别:女,出生年月:1978年10月,籍贯:江西南昌,工作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学位:硕士,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设计、色彩艺术设计

色彩关系

色彩原理 色彩是水彩画的重要表现手段和语言,学好水彩画首先要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了解自然界色彩的变化规律以及色彩如何在水彩画中进行运用。 一、色彩与光 光是色彩产生的重要条件。人类的 生活环境离不开光,我们能看到的五彩缤纷的世界是由于光的存在,没有光,世界将会是一片黑暗,人类的视觉也就失去了意义。 最常见的光有自然光,如太阳光、月光等;另外是人造光,如火光、灯光等。色彩学是以太阳作为光源来解释光和色的物理现象的。 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1642-1727),通过一个小孔将射进屋内的阳光用三棱镜进行分解,将太阳分离成色彩的光谱,被称作光的散射,即可产生一条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的顺序排列的标准色带。牛顿又对每种色光再进行分解试验,发现每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但不能再分解。他又把光谱的各色光用透镜重新聚合,结果又汇 成了与日光相同的白光。由此牛顿得出两点 结论:一是白光是所有不同色光混合的结果;二是两种单色光相混合可出现另一种色光,如红光与绿光相混合呈黄光,蓝光与红光相混合是品红光。 光学告诉我们,不同的色光是由于它们的波长的频率不同而产生的。现代的光学手段不仅能测出每种光谱中色光的准确波长,而且还对人的视觉、

感官所不能直接感知的色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光学中,波长在 400-750毫微米的光称作“可见光”。例如波长在640-750毫微米呈红色,波长在600-640毫微米呈橙色,波长在550-600毫微米呈黄色,波长在480-550毫微米呈绿色,波长在 450-480毫微米呈蓝色,波长在400-450毫微米呈紫色。 比紫色光波长度更短的还有紫外线、 X射线、宇宙线等,比红色光波长度更长的还有红外线、雷达、电视波、无线电波等。这些光波是人类视觉不能直接感知的。 其实,色彩是一定波长的光反映在人的视网膜上所形成的感觉。那么,平常的物体为什么是有颜色的呢? 物体色彩形成的原由其一是发光体。在自然界中,太阳是最主要的光源。除了太阳之外,还有许多发光体。金属在常温下是不发光的,如果对它逐渐加温,也可以变为发光体,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色彩逐渐由红橙色转化为黄绿色,温度极高时转化为蓝白色,这种转化在光学上叫做“色温”。“色温”的学名是K,色温至300OK,相当白炽灯的光谱色,色温至600OK接近阳光的白,至200OOK则蓝光炫目。 当我们用光谱分析仪对不同色温的发光体进行测定时,可以看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不同光波的含量是不等的。例如,白炽灯 (火光、烛光等),含有较多的红黄光波,蓝紫光波较少;而日光灯含有较多的蓝紫光波,红黄光波较少。所以看起来,前者发红,后者倾白蓝紫。晚上我们观看楼房中不同灯光时,这种差别是非常明显的。光源色对物体色彩的形成影响起决定性作用,如夜晚灯光颜色对建筑物、水面倒影及地面的反映是显而易见的。 物体色彩形成的原由其二是透光体。当人们用一片有色玻璃遮住眼睛来观察外面的景物时,似乎是给自然景物“染”上了颜色。达 . 芬奇就做过类似试验,他发现“通过有色透光体观察物体时有的物体颜色增强了,有的物体颜色削弱了”。通过有色透光体观察物体时,透光体的色彩决定了人的视觉的色调。透光体自身的颜色,是由它所能透射的色光所决定的。根据这个原理,在舞台灯光照明,幻灯放映,夜景灯光,只要改变一下滤色体就可以任意调整照明的色彩。在绘画写生中,当我们看到逆光的树叶、花瓣,涌起的海浪以及人物、动物的某些部位 (如

浅谈商业空间中的色彩设计 (2)

1商业空间展示设计基础 1.1商业空间展示设计概念 商业空间展示艺术就是以展示商品为表现中心,运用各种艺术及科学的设计手段,利用各种媒体对展示商品的展示环境进行创意策划、设计及实施的工作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不断进步,展示艺术与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愈来愈密不可分,它不但逐步成为各种贸易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桥梁,还是展示科技、文化推广的窗口,在我们如今社会各项领域中变得不可替代,像一台精彩的演出,人们各自努力地通过商业空间展示设计表现自己国家的民族特色、文化精彩及科技发展。 1.2商业空间展示设计的意义 展示设计是视觉传播,也是环境艺术、空间艺术。展示空间视觉效果是为特定的商品按特定的主题和目的将图像、图形、符号等,通过在空间的传播,展现给顾客的视觉形态。展示设计的图形是由一些形状、符号等抽象形态构成,如空间的形态、版式形态,光影形态、识别符号等;图像是客观的、具体的、真实的展示形态,如实物、照片、影像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更改变了人们的视觉阅读习惯,把图形与图像的概念模糊化了,形成了新的视觉传播的模式,形式也愈加多元化、信息量也得到极大地释放,有限的空间形态转变成为无限的虚拟时空。图形、图像经过互相组合、变异,形成了新的语境信息交流形式,演变为新的艺术形态。而这些图形在经过多种媒介的组合以及艺术科技的处理,使得人们在环境空间中漫步浏览的同时,被设计者赢造的情景所深深的吸引,于是,展示的空间也就变成新型的大众文化传播场所。展示空间中平面化的图形,利用多媒体在通过色彩与光的作用,使人们在浏览的过程中获得传播的资料与信息。在展示空间中,通过图形与材料的构成、文字与图形的组合、版式的编排等,给人们提供了多种视觉形式。而视觉效果则是把图形、图像通过切割、分离、组合等设计手段进行重构,通过不同的媒介进行传播,使人们通过阅读图形的空间语言使其心理及生理产生欢愉感。 展示设计创造的空间形式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体验与视觉上的享受。体现了空间意义的各种技术手段,是各学科的融汇点,如自动化电子屏幕显示,可控的灯

如何认识色彩的形成及光与色彩的紧密关系

如何认识光与色彩的关系 色彩是引起共同的审美愉快的、我们最为敏感的形式要素。色彩同时诉诸儿童和成人;即使是婴儿,最容易接受的也是色彩明亮的东西。那些总是被他或她所称的"现代"艺术弄得迷惑不解的凡夫俗子,通常也能从中发现色彩的活力与魅力。这个人可能对变形的形状不可理解,但对色彩的运用少有异议,如果作品的色彩确实非常和谐的话。事实上,一件艺术作品的色彩总是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 色彩是最有表现力的要素之一,因为它的性质直接影响我们的感情。当我们观看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并非必定理性地认识我们假定对其色彩产生感觉的东西,而是对它有一种直接的感情反应。愉悦的色彩节奏与和谐满足了我们的审美需求。我们喜欢某种色彩配合,而拒绝另一种配合。在再现艺术中,色彩真实再现对象,创造幻觉空间的效果。色彩研究以科学事实为基础,要求精确和明晰的系统性。我们将考察色彩关系的这些基本特征,看看它们怎样帮助艺术作品的题材创造形式和意义。 光:色彩之源色彩始于光,也源于光,包括自然光与人工光。光线微弱的话,色彩也就微弱;光线明亮的地方,色彩就可能特别强烈。当光线微弱的时候,如黄昏和黎明,不容易辨别不同的色彩。在明亮的光线和阳光下,如在热带气候下,色彩看来就比原色更加强烈。来自太阳的每一道光线是由以不同速度振动的波组成的。在我们心智中产生的色彩感觉是我们的视觉对不同波长作出反应的方式。让一束光线透过一块棱柱形的玻璃,然后让它反射在一张白纸上,通过这种现象可以证实上述原理。当光束以不同的角度(根据它们的波长)穿过棱柱时,光束就会折射,然后以不同的色彩反射在白纸上。我们的视觉在称为光谱的窄带上识别这些作为单个色条的颜色。在这个光谱上很容易识别的主要颜色是红、橙、黄、绿、蓝、蓝-紫和紫(科学家用"靛青"一词取代艺术家所称的蓝-紫)。但是,这些颜色逐渐调和在一超时,我们就能看到它们之间的中间色。 附加色光谱的颜色是纯的,它们代表了最强烈(明亮)的可能性。我们能够选择光谱上的所有这些颜色,再用在上一段讲述的相反的过程来调和它们,我们就能再得到白色的光。当艺术家或物理学家用彩色的光线工作时,他们就是在使用"附加色"。当红、蓝和绿色(原附加色)的光束相重叠时,会发生一些有趣的现象。当红色与蓝色光相重叠时,会产生洋红色;当红色与绿色光相重叠时,就产生黄色;绿色与蓝色光重叠,就产生青(蓝绿)色。当红、蓝、绿三色光相重叠时,产生的是白光这证明了白色光是由所有颜色的波长共同创造的。电视生产运用了这种附加色的调和过程。现代色彩监视器是由微小的红、蓝和绿三种荧光色构成的。通过525条水平线来显示,它们单独地或在不同的组合中闪亮,从而产生可能有各种颜色的感觉。每一个形象是由交替线条的两次扫描构成的此时线条是偶数组合。平均每秒钟扫描60次。在一定距离之外不可能区分荧光闪烁的线条和色带,眼晴会把它们调和在一起,产生各种颜色的鲜明形象。一个艺术家熟悉附加色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被用于电视生产、电脑图像、霓虹灯标志、幻灯和多媒体展示、激光效果和舞台布景。在每种情况下,艺术家和工程师都是通过灯光来工作,通过红、蓝、绿三原色光的调和来创造色彩。 负色既然所有的颜色都呈现于一根光带上,那么我们怎么能分辨从自然对象上反射出来的单个的颜色呢,任问有额色的物体都有称之为色彩或颜色的物理属性,能够吸收一部分光波,反射另一部分光波,一片绿色的树叶向眼睛呈现出绿色,足因为树叶反射出光束中的绿色光波,而吸收了所有其他的颜色.一个艺术家的颜料具有这种属性,当颜料被运用于一个对象的表面时,就会使它具有同样的性质,艺术家也可以通过染料、着色剂、化学溶剂和汽油(好比运用于雕塑)来选择一个物体的表面颜色。 不管表面的颜色怎样运用或选择,当表面吸收了所有的光波,除了经验过的那些色彩,色彩

色彩视觉心理

色彩视觉心理 不同波长色彩的光信息作用于人的视觉器管,通过视觉神经传入大脑后,经过思维,与以往的记忆及经验产生联想,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 1.共同感受色觉心理 (1)色彩的冷、暖感色彩本身并无冷暖的温度差别,是视觉色彩引起人们对冷暖感觉的心理联想。暖色:人们见到红、红橙、橙、黄橙、红紫等色后,马上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物像,产生温暖、热烈、危险等感觉。 冷色:见到蓝、蓝紫、蓝绿等色后,则很易联想到太空、冰雪、海洋等物像,产生寒冷、理智、平静等感觉。 色彩的冷暖感觉,不仅表现在固定的色相上,而且在比较中还会显示其相对的倾向性。如同样表现天空的霞光,用玫红画早霞那种清新而偏冷的色彩,感觉很恰当,而描绘晚霞则需要暖感强的大红了。但如与橙色对比,前面两色又都加强了寒感倾向。(这个示意图在最后贴。) 人们往往用不同的词汇表述色彩的冷暖感觉,暖色——阳光、不透明、刺激的、稠密、深的、近的、重的男性的、强性的、干的、感情的、方角的、直线型、扩大、稳定、热烈、活泼、开放等。冷色——阴影、透明、镇静的、稀薄的、淡的、远的、轻的、女性的、微弱的、湿的、理智的、圆滑、曲线型、缩小、流动、冷静、文雅、保守等。 中性色:绿色和紫色是中性色。黄绿、蓝、蓝绿等色,使人联想到草、树等植物,产生青春、生命、和平等感觉。紫、蓝紫等色使人联想到花卉、水晶等稀贵物品,故易产生高贵、神秘感感觉。至于黄色,一般被认为是暖色,因为它使人联想起阳光、光明等,但也有人视它为中性色,当然,同属黄色相,柠檬黄显然偏冷,而中黄则感觉偏暖。 (2)色彩的轻、重感这主要与色彩的明度有关。明度高的色彩使人联想到蓝天、白云、彩霞及许多花卉还有棉花,羊毛等。产生轻柔、飘浮、上升、敏捷、灵活等感觉。明度低的色彩易使人联想钢铁,大理石等物品,产生沉重、稳定、降落等感觉。 (3)色彩的软、硬感其感觉主要也来自色彩的明度,但与纯度亦有一定的关系。明度越高感觉越软,明度越低则感觉越硬,但白色反而软感略改。明度高、纯底低的色彩有软感,中纯度的色也呈柔感,因为

《光与色的世界》教案

《光与色的世界》教案 绘画二单元第一课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美术《绘画》(选修)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美术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单元第一课 5、授课人:略 6、学时数: 45分钟(教室授课) 二、教学分析 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掌握光源色在写实色彩绘画中的主导作用。难点是理解固有色与光源色、环境色之间的关系。通过活动练习使学生获得概括、归纳色彩的表现技能与方法,获得对画面色彩的初步把握能力。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探究精神与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尝试性的练习,在直观体验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内化知识、掌握技能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光的分析,了解日光在不同气候、季节以及不同时段使物体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尝试概括与归纳风景作品中的大体色彩关系,感受光源色对物象及画面色调的影响;养成细致观察、研究分析的学习习惯,形成对色彩的敏感意识;学会关注生活中丰富的色彩变化现象,为进一步学习色彩表现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光源色在写实色彩绘画中的主导作用。 2、难点:色彩产生的基本条件,理解固有色与光源色、环境色之间的关

系。 (三)、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掌握光源色在写实色彩绘画中的主导作用。难点是理解固有色与光源色之间的关系。要通过活动练习使学生获得概括、归纳色彩的表现技能与方法,获得对画面色彩的初步把握能力。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探究精神与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尝试性的练习,在直观体验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内化知识、掌握技能的教学目的。 (四)、学情分析 本课所教对象为高二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一定的自我评价意识,对美术学科有较浓兴趣,但对美术及美术学科本身的一些知识并不很明确。(五)、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创设丰富的色彩感受活动,激发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掌握色彩产生的条件及基本知识,理解物体色彩变化的条件及其变化规律,从艺术家运用色彩表现生活的作品分析中明确学习的目标。通过活动练习使学生获得概括、归纳色彩的表现技能与方法,获得对画面色彩的初步把握能力,为后面的绘画色彩教学奠定基础。 (六)、教学准备 教师教具:课件、教材几幅色彩关系较为明确的写生色彩作品(也可以布置学生搜集几幅作品)、手电筒4只、不同色彩的彩色薄膜、4块不同色彩的衬布、浅色瓷杯4个、苹果或橘子4只、土豆4个,油画棒或彩色腊笔等工具材料、练习纸等。 学生学具:教材、油画棒或彩色腊笔等工具与材料 (七)教学过程 安定课堂,组织教学。 活动1:让学生做一个游戏体验生活 首先让学生张开眼睛,然后将双手完全遮盖双眼进入一个没有光的世界。

色彩给人的视觉心理效应

色彩的心理效应 一切以色彩为表现手段的创造活动,其意义都在于沟通某种色彩组合的视觉感受,使人产生一种心理的关系与共鸣。 一、色调------色彩视觉与心理的沟通 1、色调与色彩心理 色彩创作的意图表达首避免色彩感觉上的偏差,如果色彩感觉与表达的意图不符,无论怎样的配色,都会使人觉得不协调,而色彩会对人类心理产生影响,并在不知不觉中左右人们的情绪,这是得到普遍认可的事实。 色彩心理是人对所看到的色彩的视觉刺激和心理暗示产生的系列联想。鲜亮的红色、橙色和黄色能够令人精神振奋,而蓝色和绿色则能平静我们的情绪;高纯度的色彩给人们华丽、气派的感觉,而低纯度的色彩给人一种朴实、素雅质感,混入黑色和灰色的冷色调,其沉闷、压抑的色彩环境令人意志消沉和绝望的感觉。不管是色彩的冷与暖、湿与干、远与近、轻与重、弱与强、柔软与坚硬、华丽与朴素都通我们的视觉经验与心理联想有关,这些感觉偏向于物理感觉的印象,而不是物理的真实物象,是我们的心理作用产生的主观印象。 色彩与形状的关系: 色彩学家通过测试发现色彩以纯色出现时会和人的许多感觉发生联想,其中造型因素有不少联系。当某一形状与某以色彩有相同的心理作用时,他们就构成了表现方面的对应关系;比如:红色的稳定、重量和不透明性给人一种静止、厚实、强烈、大方的感觉,被认为具有正方形的特征;黄色则被认为同三角形有关,是人们把改色相明快、敏锐、活跃、爽快、利落、刺激的特点同三角形的尖锐感以及好斗和进取的精神结合在一起;蓝色的轻柔、柔和、寒冷、通透、飘渺,被联想为海洋或天空之色,他给人们的感觉是浮动不定的、变化万千,因此,能滚动的圆球则成了他的造型代号;橙色的安稳、敦厚、温和、不透明,使其具有长方形的特征;绿色的冷静、清凉、自然、宽坦,对应了六角形;紫色的温和、虚无、变换、神秘同椭圆形的特征相对应。 色彩与民族传统: 民族及环境文化也影响着人类对色彩的感知,这就使色彩赋予了象征性的意义:在西方的工业文化中,黑色象征着死亡,哀悼者都会穿黑的衣服;在古埃及人的眼里,黑色是与准备迎接新生是连接在一起的,而不是世俗生命的结束;西印度群岛的人们使用鲜艳的色彩来祭奠死亡,因为这实际上是庆祝死者进入一个更好的世界。在中国,死亡的颜色是白色,穿着未经染制的白色衣服是一种谦卑的表示;而子昂艺术创作中,白色通常是纯洁、高尚的代名词,象征着和平与宁静。淡粉色使人对温情和浪漫产生联想,而过度夸张的粉色有暗示了甜蜜与肉欲。所以色彩的象征意义在很大程度具有名族性和区域性。 色彩与情感的关系: 色彩同人的性格、情感有关。人们能够感受到色彩的情感,是因为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世界中,积累了血多视觉经验,一旦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产生一定的呼应时,就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比如,那些敏感的人喜欢红色,理性的人更加偏爱蓝色;性格外向的人喜欢暖色,而性格内向的人喜欢冷色;灰色因其代表着实用和理智,则被那些沉稳或保守的人喜爱;然而作为平衡,人们可能会被性格中所缺乏的特质的色彩所吸引。 红色:活力、力量、温暖、肉欲、坚持、愤怒、急躁、正能量等。 粉红:冷静、关怀、善意、爱情、无私、暧昧等。 橙色:喜悦、安全、创造力。 黄色:快乐、刺激、乐观、担心。

有关色彩和结构的基础知识分析

有关色彩和结构的基础知识 虽然说得是网页,但对于平面设计也应该是一个道理。 《网页色彩的搭配》 网页的色彩是树立网站形象的关键之一,色彩搭配却是网友们感到头疼的问题。网页的背景,文字,图标,边框,超链接……,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色彩,应该搭配什么色彩才能最好的表达出预想的内涵呢?阿捷这里谈一些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些色彩的基本知识: 1、颜色是因为光的折射而产生的。 2、红,黄,蓝是三原色,其它的色彩都可以用这三种色彩调和而成。网页html语言中的色彩表达即是用这三种颜色的数值表示例如:红色是color (255,0,0)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为(FF0000),白色为(FFFFFF), 我们经常看到的"bgColor=#FFFFFF"就是指背景色为白色。 3、颜色分非彩色和彩色两类。非彩色是指黑,白,灰系统色。彩色是指除了非彩色以外的所有色彩。 4、任何色彩都有饱和度和透明度的属性,属性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色相,所以至少可以制作几百万种色彩。 网页制作用彩色还是非彩色好呢?根据专业的研究机构研究表明:彩色的记忆效果是黑白的3.5倍。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彩色页面较完全黑白页面更加吸引人。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主要内容文字用非彩色(黑色),边框,背景,图片用彩色。这样页面整体不单调,看主要内容也不会眼花。 ●非彩色的搭配 黑白是最基本和最简单的搭配,白字黑底,黑底白字都非常清晰明了。灰色是万能色,可以和任何彩色搭配,也可以帮助两种对立的色彩和谐过渡。如果你实在找不出合适的色彩,那么用灰色试试,效果绝对不会太差。 ●彩色的搭配 色彩千变万化,彩色的搭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依然需要进一步学习一些色彩的知识。 一、色环。我们将色彩按"红->黄->绿->蓝->红"依次过度渐变,就可以得到一个色彩环。色环的两端是暖色和寒色,当中是中型色。(如下图) 红.橙.橙黄.黄.黄绿.绿.青绿.蓝绿.蓝.蓝紫.紫.紫红.红

视觉设计色调与色彩理论的案例分析

视觉设计色调与色彩理论的案例分析 视觉设计:色调与色彩理论的案例分析 2008-07-15 作者: 来源:design 【大中小】评论:0 软件:“视觉设计:色调与色彩理论与案例分析” 当文字结合形成文章、经过之体、排版比例、尺寸、精细以及字间与行间的留白等决定之后,版面整体的色调明暗度,才能做最后修饰。然而想要调配出完美色调,你不必太迁就文案的内容,只需要将它当作纯粹调色的配置,仔细地观察。均匀的色调必须靠字型、尺寸、字体粗细的巧妙搭配,才会有完美的演出。就像是报纸的内文、杂志和报章刊物,时常改变文字色调明暗度,那是因为要强调段落分明、引证及标题,引起人们对其内容的兴趣,并且时常变换阅读的步调。如果单就字体粗细上的改变,将会造成最强烈的对比,从极粗到细字,会形成退后和前进的错觉。收集各种不同杂志和报纸的内文色及色调,将它们拼奏在一起,并拍成照片,然后从中观摩它们在印刷效果的运用。充份运用印刷的形式与效果,可以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兴趣!

不论何种设计,首要任务都是吸引视觉的注意力,色彩在这方面有着卓越显著的效果。 对比色色彩组合会比同色系色彩组合更容易吸引注意力,但也可能使受众厌烦,艳丽的色彩通常会引起眼睛的疲劳。 色调差异俞大,愈容易维持受众的注意力,反之则否。而红色字黑底这种色彩上的对比,假如字够大,线条够粗的话,亦能在相当距离外阅读。 色彩的面积与明亮度所造成的重量感。 对设计而言,色彩有四种功用理由如下: 一、视觉吸引力 设计作品必须在短暂的时间中吸引观者的视觉注意力,虽然人类的视野很宽,但视力范围却很窄。而视觉经验则建立在无数次眼球运动上,以每秒四至五次的转动速率改变

用色彩打造专业的视觉效果资料

上周看到这篇文章,很有收获.色彩的使用无论是在网站还是工作各个环节的沟通都很重要.好的色彩可以让用户更舒服,更愉悦,同时营造更好的气氛.但同时很多问题需要在产品设计环节就该解决,否则会遗留到视觉设计并且无法解决.这篇文章讲了很多基础理论和具体的方法论,尤其喜欢这种文章,翻译出来… PS:文章很长,要有心里准备… 是什么能让一个设计看上去是协调的,有条理的,专业的?答案是”色彩”. 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要用那种浅的”公司蓝”(corporate blue)才会看上去很专业.色彩规划(planning color)就是建立一个描述有哪些色彩可以用以及如何使用的框架. 色彩是最难办的设计元素.“好”的色彩是像个人口味和感觉一样难以把握的,而且还有诸如对比度,显示器校准等技术上的限制因素. 但是对于内容来说,色彩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认为一个网站很重要,值得花时间来完善,那么用户通常也会认为它很重要,会花时间来读.选择好的色彩就是为了达到这种效果. 在本文中,我们会回顾一些用来给你的Web设计建立漂亮的调色板的技术.

如果想让网站看上去是没有条理(unplanned)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随机选择颜色. 即使当用户第一次浏览网站的首页时,色彩也会影响到他们对于内容的态度.这个网站会让人兴奋吗? 可信吗?大胆吗(daring)?乏味吗?有政治倾向?很正式的吗? 跟印刷制品一样,色彩会影响人们对所见到的信息的理解. 找到合适的色彩并不容易,但是整体过程还是有迹可循的. 好的设计策略会包含一个配色方案(比如为了传达信息和营造氛围,色彩的可选范围.)以及这个方案的具体安排. 让我们假设你需要设计一个专业的网站.(当然这个很有可能演变成一种喝酒游戏(drinking game):要吗是客户要求网站是”专业的”,”简洁的”或者”现代的”,要吗就是”我喜欢这个网站,扒下来.”) 配色方案取决于网站的特点.比如,银行和花店的网站看上去都会很专业. 但是人们可能不会喜欢在一个”公司蓝”或银灰色的网站买花.或者想象一下美国银行的网站变成紫色和黄绿色. 一个”专业”的设计会让用户觉得,这个网站是很严肃正规的展示它的主题,即便主题可能是很轻松的.无论哪种色相(hue)还是色值(value),“专业”都意味着是协调的,有条理的,经过深思熟虑的. 使用灰度

(完整word版)服装设计中的东方色彩

服装设计中的东方色彩 色彩是服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可以从中阅读出文化信息。服装的色彩可以成为交流信息的手段,可以表现出穿着者的审美、嗜好、性格或思想等。所以,色彩也可以成为理解一个社会文化、掌握使用色彩的人的性格或状况的符号。许多国家的服饰史上出现过关于色彩服饰的禁令,就是为了通过色彩来体现穿着者的身份、地位、职位等,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现代服装设计中,也存在色彩这样的功能或作用。在现代,传统色彩的功能或作用由于受到产业化的影响而转为产业化的用途,这就是不同点。通过色彩来表现时装设计的主题或设计者的感性思想,这样的方法可以说,体现了色彩从设计方案阶段开始便适用的功能和作用。特别是在迎接“形象时代”到来的2l世纪,色彩的重要性正在加大。为了追求品牌形象,活用色彩的特性,色彩市场正在成为一种常识,同时在设定时装创意的情况下,色彩的活用度也正在进一步提高。 现代服装设计中备受关注的“东方主义”被理解为是从对东方的好奇心和异国风情关注开始的一种现象。时装中对于“东方”这一主题有多种解释。其中色彩被表现为没有具体形象的形象,在这一方面无论是表现者还是观看的人的想象力都被激发了,这是很有意思的。 因此,本研究在顺应现代服装设计倾向、关注“东方主义”的同时,在考察“东方风,,的设计中活用的色彩和色彩的特性。“东方主义”时装设计,是在时装展中选“东方主义”提案,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这里指的时装展主要是现在最为活跃的6个时装展览,即:巴黎、米兰、伦敦、纽约、东京、汉城时装展。 东方的色彩是什么?如果有东方色彩的话,又是什么颜色?运用色彩时,用什么样的方法?具体的说,色彩对比的特点是什么?“东方主义”服装设计中东方色彩是否被使用?为了表现东方形象是否在真正使用东方色彩?那么,东方色彩的源头在哪儿?本论文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这些内容。 一、时装展中体现的东方主义. 东方主义的影响使得对于东方文化的关注达到了高潮,在服装设计领域中的“东方”已是一个倍受瞩目的主题。对“东方”的关注是出于对异国文化的好奇,这是很早以前便已经开始了的。过去通过丝绸之路实现的东西方交流在现代更具体地体现出来。对于西方人而言,未知的东方成了创意的灵感,已经被活用在电影领域、美术领域,同时在服 对于东方的关注在电影中也得到了积极的体现。早期的《国王与我》将未知的东方介绍给了西方社会,《末代皇帝》、《印度七日的旅行》、《蒙古》等为东方文化的大众化和基础化做出了贡献。之后时装设计方面也以中国、印度、中亚等为主体的“民族时装”的出现作为开始,对整个东方直接的或是间接的表现正在增强。 在时装设计中,许多方面体现出东方主义的设计元素。一方面,带着对异国情趣的关注来表现新的景致;另一方面,作为探寻新样式的服装设计方案来尝试“东方主义”。后者是以年轻、试验型的设计师为中心,作为探索新类型或未来型设计实验工作的一方面,在自己设计中积极运用东方的感觉和形象。因此为了研究东方色彩,我们先来观察一下,服装展中体现的东方色彩有哪些?是怎么体现的?以及色彩是怎样被理解、被活用的? 时装所表现的东方元素是通过款式、形态、色彩、材料、花纹、细部和配饰等时装设计的全过程体现出来的。东方形态的款式或曲线,以及细部或细部装饰在服装设计中被大量运用。在设计中经常可以看到长袍形式的衣服,那是因为日本的和服、中国的旗袍、韩国袍等都被分类为长袍,那些设计师都把各种长袍应用在设计上的缘故。东方服饰以立领为特征,条和结等在东方服饰中经常被使用在细部当中,而西方设计师们把这些当作披肩的装饰品使用了。色彩方面,在东

光与色的关系

光与色的关系 偃师市职教中心 郭松涛 2008年10月

光与色的关系 偃师市职教中心郭松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②了解色彩形成的原理。 2、能力目标:掌握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色彩的变化 【教学重点】色彩形成的原理 【教学难点】不同光照条件下色彩的变化 导入 欣赏莫奈名作《大教堂》,1892年2月至4月中旬及1893年,莫奈为此教堂绘制了30余幅油画。在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大家考虑一下这样几个问题。 1、同一座建筑物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一、色彩形成的原理 人们之所以能看到并能辨认物象的千差万别色彩和形体,是因为凭仗光的映照反映到我们视网膜的成果,若是光一消失,那么色彩就无从辨认。所以说,色彩是光的产品,没有光就没有色彩。色彩的构成和光有最亲近的关系——光是色之母,色是光之女,无光也就无色。 二、光的色散现象 实验1、 光的色散试验 提出问题:白色光和其他色光的不同?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1666年通过三棱镜研究色的现象,证了然太阳的白色光所包含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类色光,是人眼能感应到的光波的一部分.那七类色光,构成象虹一样的彩带。那彩带称做光谱,也就是人类第一次对光到色进行了科学的验证。在七色光谱内,红光的波长最长,紫光的波长最短,橙、黄,绿、青、蓝介、紫之间。我们能够看到,晴空之所以呈现蓝色,阳光所以偏于橙,主要因为太阳白光外的蓝、紫色光波波短,在穿过大气层时,一部分蓝色光为大气层外的尘埃微粒所分离反射,而使晴空发生了蓝色的漫反射。同样地,白光外的红光的波长很长,不受尘埃微粒的影响,可全数透过大气层,因而阳光多呈橙色。这就会形成在天气晴朗或阴暗时物体的色彩会大不相同。 学生讨论: 结果展示:白色光可以分离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类色光 三、不同光照条件下物体色彩的变化。 实验2、 提出问题:1、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小球色彩的变化? 2、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小球应该是什么颜色的? 从光学本理上讲,人们的眼睛能看到世界的色彩,不是物体本身固无色,而是物体具体反射和接收光波的特征。物体反射和接收光波的波长分歧,所呈现出的色彩就各不相同。例如,我们看见了红色的花,是由于那朵花反射红色光和接收其它光的特征。反射出来的红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