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一年级科学第一课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根据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内容,我们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科学概念,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二、教学内容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具体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世界1. 第1课:我们周围的物体2. 第2课:我们周围的材料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科学1. 第3课:我们生活中的科学现象2. 第4课:我们生活中的科学应用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动植物1. 第5课:我们周围的植物2. 第6课:我们周围的动物第四单元:探索与发现1. 第7课:简单的探究方法2. 第8课:有趣的实验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引导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自主发现和探究问题。

2. 体验式教学: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3. 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安排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们将整个学期的教学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如下:第一阶段:第1-2周1. 教学内容:第1-2课2. 教学时间:2周第二阶段:第3-4周1. 教学内容:第3-4课2. 教学时间:2周第三阶段:第5-6周1. 教学内容:第5-6课2. 教学时间:2周第四阶段:第7-8周1. 教学内容:第7-8课2. 教学时间:2周五、教学评价为了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小组合作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湘教版(最新版)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湘教版(最新版)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湘教版(最新版)目标: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帮助一年级学生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和有趣的探索,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涵盖了一年级科学上册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单元:1. 生活中的科学2. 季节变化3. 物体的属性4. 动物的生活和特征5. 植物的生长和特点每个单元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的方式,深入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概念。

教学活动:本教学计划将采用多种教学活动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探究性。

以下是一些例子:1. 观察实验:学生将观察不同物体的属性,并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中,观察季节变化和不同动植物的特征。

3. 探究小组:学生将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科学实验和项目,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日常观察:教师将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和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并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

2. 成果展示:学生将通过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观察记录和小组项目来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材作为主要教学参考。

2. 实验器材:准备一些基本的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温度计等。

3. 观察工具:提供放大镜、测量尺等观察工具,帮助学生观察和记录。

4. 课件和多媒体:准备相关的课件和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教学安排:本教学计划将按照以下安排进行:1. 每周两节科学课,共计30周。

2. 每节课60分钟。

3. 每个单元将持续2-3周,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灵活调整。

结束语: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希望学生通过这门科学课程的研究,能够增长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并为将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2.1初识大自然教案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2.1初识大自然教案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2.1初识大自然教案第二单元第1课初识大自然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了解大自然里有什么,知道大自然里有许多秘密值得探索。

2.科学探究能静心听声音,判断和想象大自然中的事物。

尝试搜集自然风光图片,尝试向同伴介绍大自然风光。

3.科学态度感受自然的美丽、神秘,让学生热爱自然,激发探究欲;学习达尔文科学考察过程中主要方法和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准备分组准备:提前搜集自己喜爱的自然风光照片,向大家介绍这是什么地方?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教师准备:蝉鸣、蛙鸣、杜鹃鸣叫、蟋蟀鸣叫、雷鸣等音视频资料。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大自然,是科学家们研究的对象。

什么是大自然?大自然里都有些什么?这节课,让我们来初步了解。

(二)新课学习1.提取对大自然的已有认知并予以丰富(1)老师播放来自大自然的声音(选取带有各种自然之声的声音资料,学生听音判断和想象)。

(2)学生认真听,把听到的声音与对应的物体(现象)画下来。

(3)交流。

学生将头脑中一幅幅大自然的画面,用图画和言语表述出来。

(4)出示大自然的声音对应的事物(现象)图片,与之前的交流结果进行印证或纠正。

(5)学生介绍自己见过的自然风景,丰富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

(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6)小结。

大自然里有山有水、有动植物,有各种自然现象(例如雷电)。

大自然中蕴藏着很多奥秘,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揭示出其中的道理。

2.了解达尔文考察大自然的科技史实(1)阅读。

学生看图、看拼音自读短文,然后互相讲讲达尔文的故事。

(2)交流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3)总结。

我们要像科学家达尔文一样,爱自然,多观察、勤整理、记录、善坚持。

(三)下课不足不足之处原因改进意见对一些问题的反思1.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达到了哪些目标?哪些目标没有达到?为什么?2. 探究实施过程和设计思路相匹配吗?如果没有,考虑变化的原因。

湘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完美版)

湘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完美版)

四、指南车信箱 1.出示《昆虫记》图片,给学生介绍这本书。 2.介绍作者,作者是在长期观察中发现昆虫的秘密的,可见观察的重要性。
五、指南车讲故事 从《昆虫记》中选取一个故事。
板书:
1 让我们从 观察 开始
观察西瓜
眼 耳 鼻 舌 手(图片)
后记:针对一年级学生,我讲话放慢了速度, 先让学生说说:关于西瓜,你知道些什么,观 察西瓜图,你又发现了什么?引出:你是怎么 知道的。不少学生积极发言,我及时表扬。我 又补充了一些买西瓜的知识和吃西瓜的故事, 让学生明白:身体上的五个宝贝就是感官,如 果没有会怎样,所以要保护。我用课件演示连 一连。还剩十分钟,我请学生表演节目。学生 觉得很开心。我还检查了学生连一连的情况。
4、发放新书,分组,认识学生。
重 点 发放新书,分组,认识学生
难 点 通过一些趣味小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入学教育 1、让学生明确学习科学的意义和学习目的。 2、交待科学课堂的一些常规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趣味小实验 1、听话的气球(空气的热胀冷缩) 2、弄不湿的报纸(空气占据空间) 3、倒不出的水(大气压力)
五听声音:听起来沉闷且带有震动感,表示已成熟,水分充足。发出“嗒、嗒”
声的是生瓜。
六掂一掂:成熟度越高的西瓜,其份量就越轻。一般同样大小的西瓜,以轻者
为好,过重者则是生瓜。
2
2020年最新
间休息或课间游戏 4.小结:我们刚才观察西瓜时用到了哪些器官?眼、耳、鼻、舌、手是我们观察时常
用的感官。 5.小组讨论:在生活中,眼、耳、鼻、舌、手还帮我们发现什么? 6.小结各感官的作用 (如:眼—— 视觉 —— 形状、大小、颜色、花纹;手—— 触觉 ——
2020年最新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

但是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较少,在观察、分析、思考等方面的能力还比较薄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帮助。

二、教材分析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包括“走进科学”“植物”“比较与测量”三个单元。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观察、比较、测量等基本的科学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周围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让学生学会分享和倾听。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测量等基本的科学方法。

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规范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如何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科学方法,如比较和测量,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学知识。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科学,感受科学的重要性。

六、教学进度安排(一)第一单元:走进科学单元教学目标:让学生对科学课有初步的认识,感受科学的有趣和神奇。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和描述。

单元教学时间:3 周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我们来观察》 1 课时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如书包、铅笔盒等,学会用眼睛看、用手摸等方法进行观察。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docx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docx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帮助学生熟悉科学教室的环境和规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安全意识。

通过互动活动,让学生认识新同学,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让学生了解科学教室的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难点如何让.年级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科学课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游戏法。

四、教学准备收集一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视频和图片。

准备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气球、塑料杯等。

制作教学课件。

设计一些互动游戏的道具,如姓名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自我介绍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科学老师[老师姓名]。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踏上奇妙的科学之旅,去探索这个充满奥秘的世界。

很高兴能认识大家,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能成为好朋友,一起在科学的海洋中遨游。

引出主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吗?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这些都是科学问题。

在这一学期里,我们将一起学习很多有趣的科学知识,做很多好玩的科学实验。

大家期待吗?(二)认识科学课播放科学小实验视频师:现在,老师给大家播放•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视频,让我们一起感受科学的魅力吧!(播放视频,如“会跳舞的盐”“神奇的气球”等)播放完视频后,提问学生:(1)你们看到了什么?觉得这些实验神奇吗?(2)你们想知道这些实验是怎么做的吗?介绍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师:在我们的科学课上,我们将学习很多有趣的知识。

比如,我们会认识身边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我们会观察天气的变化,知道如何预测天气;我们还会学习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方法,探索科学的奥秘。

同学们,你们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呢?(三)认识科学教室带领学生参观科学教室师:现在,老师带大家参观一下我们的科学教室。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让我们从观察开始》说课稿1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让我们从观察开始》说课稿1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让我们从观察开始》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从观察开始》是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的内容。

这一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世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让学生了解观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

教材还结合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科学课程,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强。

然而,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还在培养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此外,学生在家里和学校都有很多观察的机会,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优势,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观察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观察的重要性,学会基本的观察方法,并在生活中进行有效的观察。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乐于探究,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观察的重要性,学会基本的观察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进行有效的观察,并运用观察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实例,让学生理解观察的重要性。

2.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观察任务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方法。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观察,提高观察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观察游戏,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学新课:讲解观察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3.实践观察:学生进行实际的观察活动,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观察。

4.分享与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交流观察心得。

5.总结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成果进行评价,总结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下第1课哪里有空气教学设计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下第1课哪里有空气教学设计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下第1课哪里有空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小学科学一下第1课《哪里有空气》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 空气的存在;2. 空气的性质;3. 空气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空气的存在;2.空气的性质;3.空气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3.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器材:气球、塑料袋、水杯等;2.准备教学课件:空气实验的图片和视频;3.准备教学道具:空气的存在和性质的相关图片和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空气实验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空气的存在和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

例如,用气球吹胀,让学生感受空气的存在;用塑料袋装空气,让学生观察空气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空气的存在和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重要性。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发挥想象力,拓展思维。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空气的存在和性质,提醒学生关注空气质量,保护环境。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空气,记录空气的性质和作用,第二天分享给同学。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板书空气的存在和性质,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新版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版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版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引导一年级学生通过科学实践活动,探索和认识自然界中的物体、现象和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探索自然界:了解自然界中的物体、现象和规律;2. 研究事物:观察和描述事物的属性和特征;3. 执行实践: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4. 归纳总结: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现象进行归纳总结;5. 安全教育:研究科学实验和活动的安全常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物体或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研究活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

3. 总结活动:让学生根据实验和观察结果,归纳总结相关的规律和概念。

4. 拓展活动:通过游戏或小组讨论,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安全教育:教授科学实验和活动的基本安全知识,确保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安全。

四、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和探究活动中的表现,记录相关数据和现象。

2. 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研究过程中的关键概念和规律绘制思维导图,评估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材;2. 实验器材:根据具体实验内容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和材料;3. 图书、图片等辅助教学资源。

六、教学环境1. 教室:具备进行实验和探究活动的基本设施;2. 室外场地:利用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户外实践活动。

七、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进行定期的教学评估并给予适当的反馈和指导。

八、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延伸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在学校或家庭环境中开展更多的科学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和能力。

新版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技全册教案教学设计(2023最新版)

新版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技全册教案教学设计(2023最新版)

新版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技全册教案教学设计(2023最新版)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设计,预计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了解科技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掌握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科技意识和科学思维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将会涉及以下内容:1. 科技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人类生活中的科技应用3. 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和改变教学重点- 掌握科技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理解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素质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和改变-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创新思维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查阅资料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科技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实物演示法: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让学生了解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探究式研究法: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和改变来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素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科技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科技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查阅资料通过阅读课本中的相关内容,了解科技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3.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人类生活中的科技应用1.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人类生活中的科技应用。

2. 实物演示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让学生了解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活动设计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围绕某种科技产品进行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素质。

第三课时: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和改变1.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和改变。

2. 探究式研究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和改变,来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素质。

3. 学情反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反馈和总结。

教学评估1. 设计小组活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设计测验,测试学生对于科技概念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本教学设计所需资源:- 课本- 实物模型- 小组活动材料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素质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但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还有所不足,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

湘教版一年级科学-第一单元-走近科学-教学教案

湘教版一年级科学-第一单元-走近科学-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使用人第一课让我们从观察开始让我们从观察开始班 1 一年级级本课是通过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事教材分析物的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并加强对感官器官的保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 观察事物主要是通过眼、耳、鼻、舌、手这些感官器官来观察事物的特点从而更深入的了解事物、记忆事物2. 眼、耳、鼻、舌、手是我们主要的感官器官,要加强对它们的保护2. 眼、耳、鼻、舌、手是我们主要的感官器官,要加强对它们的保护观察事物时常用的感官器官是眼、耳、鼻、舌、手。

平时要加强对感官器官的保护。

一、观察西瓜1. 出示课件图——西瓜图组2. 提问: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西瓜有什么特点?3. 学生观察,并独自作答。

4. 教师总结:绿色的外皮、外皮上有条状、瓜颠是红色、有黑色的瓜子5. 大家都是怎么知道这些特点的?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6 学生分组讨论7 教师整理: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舌—尝;手—摸。

(观察事物的方法)二、眼、耳、鼻、舌是我们观察时常用的感官,手也能帮助我们观察。

三、保护感官1. 通过观察的方法我们知道眼、耳、鼻、舌、手是我们常用的感官器官2. 生活中,感官器官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它们的保护2. 生活中,感官器官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它们的保护观察家里至少两种事物,记录好它们的特点,并且说明它作业布置们是通过哪些感官观察得出的教学过程,1.让我们从观察开始,眼—看耳-听板书设计感官器官`鼻-闻舌-尝\手-摸,教学反思第二课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找物体的相同1主备1教学内容和不同1人本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分别通过比一比和教材分析找不同来传递本课内容1.通过观察,事物分别都是通过形状、颜色、轻重、软硬教学目标1来进行分类2.通过观察,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相同和不同之处2.通过观察,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相同和不同之处重点难点1事物之间是通过形状、颜色、轻重、软硬来进行分类;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相同和不同之处教一、比一比1.出示课件图例——积木和玩具混合图2.提问学生:同学们认识这些东西吗?学生作答:积木、玩具3.这些积木和玩具混在一起,同学们能不能通过什么办法来比较一下它们?4.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做出回答二、5.教师整理小结:比较形状、比较颜色、比较轻重、比较软硬三、6拓展练习:同学们家里都有哪些东西可以进行比较过的,都是通过哪些方法比较的?四、找我们的不同和相同学1.观察课本P6人物图组是问这群小朋友都在干嘛?程压回答:都在互相比较身高、胖瘦、头发、手掌、脚t继续提问: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进行比较?分组讨论:胳膊的长短、腿的长短、力气的大小等等板书设计2.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比一比:比较形状、比较颜色、比较轻重、比较软硬找一找:身高、头发、胖瘦、手掌、脚掌教学反思第三课给物体分类主备教学内容给物体分类本节课学习的是分类与整理的知识,主要是为了了解学教材分析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1.通过分类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能更好的对事物进行分类整理2.生活中,需要分类整理的事物有很多,本节课的学习教学目标能让学生从不同事物分类整理的方法中总结规律、积累经验2.生活中,需要分类整理的事物有很多,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从不同事物分类整理的方法中总结规律、积累经验分类整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何正确的进行分类整理,重点难点需要对事物有进一步了解,从而掌握方法教一、认识分类1.教师出示不同的铅笔课件图让学生找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学生分组学习,找不同和相同,并进行分组、归类3教师巡查指导并总结方法:心通过长短分类@通过颜色分类学@通过有无橡皮头分类过程@通过笔身图案分类二、4.得出结论:通过比较,找出不同和相同,就可以作分类。

第1课 多样的天气 (教案)一年级科学上册湘教版

第1课 多样的天气 (教案)一年级科学上册湘教版

第1课多样的天气(教案)一年级科学上册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湘教版第一单元为“生活中的天气”,本教案介绍第一课“多样的天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基本的天气种类:晴天、阴天、雨天、雪天。

2.了解每种天气的特征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3.观察天气变化,培养学生的气象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4.学会使用简单的气象仪器观测天气,如:透明雨伞、温度计等。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一、预习热身1.运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多样性,感受天气种类带来的不同感受。

2.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今天是什么天气?刮什么风?”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观察能力。

二、导入新知1.引导学生感知、形容不同天气的表现形式及生活中的感受:“晴天是什么样子?阴天呢?”等。

2.利用实物、画面、图片等方式,呈现不同天气的外在表现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学生观察天气,分辨天气种类的能力。

鼓励学生每天在学校或家中观察、记载当天的天气变化,并和同学分享。

2.利用气象仪器,开展简单的天气观测活动。

如:使用透明雨伞观察雨水的形态;用温度计测量空气的温度等。

3.听、读配合训练,引导学生认识与天气相关的词汇,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四、加强巩固与拓展1.通过观察天气的过程,帮助学生加深对天气种类的认识。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提问、探索答案,从而更好地了解生活中的天气。

3.开展天气报告活动,让学生选定一天的时间,担任“天气预报员”,向全班同学报告当天的天气情况。

在搜集、整理天气信息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判断、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多样的天气晴天阴天雨天雪天【教学资源】1.图片: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天气图片。

2.实物:温度计、透明雨伞等气象仪器。

3.学生自制天气观察日志。

4.天气报告卡片。

【教学参考】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2.《小学生活中的科学——观察实验综合版1年级上册》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3. 张锦秀,祁丽玲,《小学生活科学1年级上册》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将“多样的天气”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生活中的体验,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初识大自然(教案)一年级科学上册湘教版

1、初识大自然(教案)一年级科学上册湘教版
2.环境素养:学生将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3.社会素养: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其成为具有环保意识的公民。
4.创新素养:学生将在观察和分析自然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科学技术的敏感性和接受度。
(8)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内容逻辑关系
①大自然的基本概念:本节课首先介绍大自然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大自然是什么,以及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②大自然的组成:接着讲解大然的组成,包括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让学生了解大然的多样性。
③大自然的价值与保护:最后讲解大自然的价值与保护,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大自然的重要性和意义。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和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
解决方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如组织户外观察活动、开展科学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问、讨论、总结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观察和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然现象,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反馈不够及时和细致,可能有些学生没有完全理解课程内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他们能够跟上课程的进度。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从观察开始》教学设计及反思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从观察开始》教学设计及反思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从观察开始》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从观察开始》是2024年新教材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科学》的起始课,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而本课则侧重于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能力,为后续的科学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教材以“走进校园”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动物、建筑物等,让学生感受身边事物的丰富多样,意识到观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教材内容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

二、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初步认识到观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了解身边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变化。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探究实践: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学会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掌握简单的观察方法和技巧,如有序观察、比较观察等,并能如实记录观察结果。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以及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观察方法,如有序观察、比较观察等。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如实记录观察结果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帮助学生理解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并能将观察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学生情况一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喜欢观察新鲜的事物,但由于年龄较小,观察往往比较随意、无序,缺乏目的性和系统性。

此外,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一些常见的事物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如何科学地观察和描述事物的特征还知之甚少。

五、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校园情境,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和探究欲望。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初识大自然》教学设计.docx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初识大自然》教学设计.docx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初识大自然》教学设计课题:《初识大自然》科目:小学科学年级:一年级上册版本:湘科版(2024)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学内容1.教学特点本节课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大自然,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观察、讨论、体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教学地位本节课是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探访大Fl然》的开篇课,为后续学习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天气等内容奠定基础。

帮助学生建立对大FI然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设计理念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大Fl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强调体验式学习,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加深对大臼然的理解和认识。

3.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结合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加宜观地感受大臼然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大自然中的一些常见事物,如天空、大地、花草树木等。

了解大H然的基本特征,如多样性、美丽等。

2.能力目标能够用Fl己的语言描述大H然中的事物。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4.教学重点认识大自然中的常见事物。

感受大FI然的美丽和多样性。

5.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大自然中的事物。

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6.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大自然的图片、视频等。

一些大自然中的实物,如树叶、花朵、石头等。

绘画工具,如彩笔、画纸等。

7.学生准备自己在大H然中收集的小物品。

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初识大H然》(一)、认识大自然中的事物1.天空、大地、河流、山脉等2.花草树木、动物等(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多样性1.不同季节的变化2.不同地方的风景(三)、描述大自然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2.用丰富的语言描述(四)、保护大自然1.认识大自然被破坏的情况2.讨论保护大自然的方法八、教学反思3.成功之处通过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如图片、视频等,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新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材)

最新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材)

最新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材)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走进科学第1课让我们从观察开始一、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 认识西瓜的特征。

2. 科学探究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能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感官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3. 科学态度意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

初步树立保护自己和他人感官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分组材料:西瓜(完整的和纵切一半的),湿纸巾,塑料小叉子或牙签,小餐碟。

教师准备:水果刀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教师出示西瓜,提出学习任务:学习科学,让我们从观察开始。

首先,我们以西瓜为例学习怎样观察。

(二)新课学习1. 整体观察西瓜(1)分发材料:各组1份完整的西瓜(2)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用眼看、鼻闻、手摸、手拍并且耳听等方法观察。

(3)交流观察后的发现。

例如西瓜的形状、颜色、花纹,拍打时的声响等。

2. 由外到内继续观察西瓜(1)分发材料:各组1份事先切开一半的西瓜(2)各组由外到内继续观察l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将感官、功能和可发现的西瓜的特征结合起来(如:眼——视觉——形状、大小、颜色、花纹;手——触觉——光滑程度、硬度;耳——听觉——声音;鼻——嗅觉——气味;舌——味觉——味道)等。

3. 品尝西瓜,描述味道(舌——味觉——味道)4. 小结说一说:西瓜是什么样的?我们是怎样知道的?用各种感官对西瓜的不同方面都进行了观察,才能对西瓜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5. 讨论延伸上述感官除了帮助我们观察西瓜的方方面面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感官还帮助我们发现了什么?6. 保护感官(1)辨识哪些行为有损感官健康。

(2)总结正确保护感官的方法。

(三)讲述法布尔的观察故事。

整理材料、下课第2课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一、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认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

2. 科学探究经历多个观察、比较、描述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比较。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下第1课认识水教学设计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下第1课认识水教学设计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下第1课认识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课《认识水》的主要内容包括:水的特点、水的用途、水的净化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关于水的日常经验,如喝水、用水洗手等,但他们对水的基本性质和水的净化过程的了解还比较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探究水的性质,并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水的净化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的性质,掌握水的净化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水的净化方法2.水的循环过程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主动探究水的性质。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的净化过程。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课《认识水》2.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滤纸、砂子、活性炭等3.课件:水的性质、水的净化过程等相关图片和视频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杯清水,引导学生观察水的特点,如透明、无色、无味等,激发学生对水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水的性质,如水的溶解性、表面张力等,并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用途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砂子、活性炭对水的净化作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水的性质和净化方法的问题,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循环过程,让学生了解水在大自然中的循环利用。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最新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掌等方面的不同和相同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找出他们之间的不同和相同,并进行记录4、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记录5、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通过观察找出不同和相同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进行观察和比较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课:从观察开始本课旨在通过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辨别和记忆能力,加强对感官器官的保护。

观察事物时,我们常用的感官器官是眼、耳、鼻、舌、手。

因此,平时要加强对感官器官的保护。

教学过程:一、观察西瓜1、出示西瓜图组,提问学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西瓜有什么特点?2、学生观察并独自作答。

3、教师总结:绿色的外皮、外皮上有条状、瓜瓤是红色、有黑色的瓜子。

4、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大家都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这些特点的?5、学生分组讨论。

6、教师整理: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舌—尝;手—摸。

(观察事物的方法)二、保护感官1、通过观察的方法我们知道眼、耳、鼻、舌、手是我们常用的感官器官。

2、生活中,感官器官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它们的保护。

3、布置作业:观察家里至少两种事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并说明是通过哪些感官观察得出的。

板书设计:感官器官(眼、耳、鼻、舌、手)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辨别和记忆能力,加强了对感官器官的保护意识。

同时,通过研究观察事物的方法,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事物,提高了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

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二课: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通过比一比和找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事物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事物之间是通过形状、颜色、轻重、软硬等进行分类;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一、比一比1、出示积木和玩具混合图,提问学生:同学们认识这些东西吗?2、学生作答:积木、玩具。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积木和玩具混在一起,同学们能不能通过什么方法来比较一下它们?4、学生分组讨论,并做出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倾听
坐姿端正,认真倾听 不插嘴,不小声议论
敢于提问,说出自己的想法。
举手发言,站姿端正 抬头挺胸,精神饱满
声音洪亮,礼貌用语。
小组合作,合理分工 积极参与,团结协作。
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按时完成作业 对课上所学知识在生活中使用。
身边的小科学
猜一猜
•圆圆身体皮儿薄 •有红有绿颜色好 •拴在线上随风舞 •撒手高飞天上飘
湘教版一年级科学第一课Βιβλιοθήκη 科学自我介绍刘老师
认一认
喜洋洋
小猪乔治
大头儿子
找一找
指南车
学习科学的亲密伙伴, 和大家一起去探索无穷 的科学奥秘。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观察
大自然
天气
工具、材料
科学课上 我们要注意什么?
上 1.铃声响起后,安静、有序地进入教室。 课 2.准备好上课的书本和作业本放桌面上。 要 求 3.认真观察,分工合作,大胆发言、认
气球为什么能飞起来?
想一想
什么是科学? 科学家是如何思考的呢?
老师的奖励
1
遵守课堂纪律
3
认真完成作业
2
积极举手回答
4
互相帮助同学
下课! thanks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