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早期临床治疗分析
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与治疗的体会
【 摘 要 】 目的 : 真菌 性 角 膜 炎 进 行 临 床 观 察 、 析 , 对 分 以期 早 期 诊 断 及 提 高 临 床 疗 效 。 方 法 : 2 例 真 菌 性 角 膜 炎 患 者 实 对 3 施抗真 菌治疗 , 并对 其临床疗效和视力恢复等相关情况进行观察 , 最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 与分析 。结果 :3例患者 治疗有效率 2
净角膜溃疡面 的苔膜 , 切忌 在溃疡深 处刮取坏死组 织 , 防止角 膜穿孔 , 然后 用 25 .%碘酊烧灼 病灶 约 2rn 待病灶 干燥后 , a , i
织, 清除部分病 原 , 也利 于抗真 菌药物 渗入 , 高疗 效 ; 提 其次 ,
局 部 碘 酊 烧 灼 , 菌 ; 次 , 真 菌 药物 的使 用 , 康 唑为 三 唑 杀 再 抗 氟
2 结 果
也 可发生在 机体 免疫功能失调时及 其他角膜上皮 缺损后。因 其危 害性大 , 目前该病 仍缺乏强有效 的治疗药物【 , 且 2 故早 期 】 诊 断和早期 治疗 至关重要 。现对在我院确诊 的 2 3例 F K患者
的诊治 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
1 资 料 与方 法
2 例患 者 中, 愈 1 3 治 4例 (08 %) 好 转 7例 (04 % ) 6. 7 , 3 .3 , 无效 2例 ( . %) 总 有 效 率 9 .0 , 疗 后 视 力 明 显 改 善 87 0 , 13 % 治 ( P<0o ) .5 。疗 程 为 1 —4周 , 程 中 4例 患 者 出 现 轻 度 的 食 疗
吉林 医 学 2 1 年 l 第 3 第 2 02 O月 3卷 9期
留下 的组 织 上 产 生 一 个很 薄 的 凝 固 带 , 有 止 血 的 功 能 , 为 具 可
早期清创术联合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证 实 , 常妊 娠 和妊 娠 高 血 压疾 病 患者 胎 盘 螺旋 动 正 脉均存在 动 脉粥 样 硬 化 , 妊娠 高 血 压疾 病 患 者动 但
elmpi pe nn is J . lc na 19 1 5 1 e a t rg ace[ ] Paet ,9 4,5: l . c
早 期 清创 术 联合 药 物治 疗 真 菌性 角膜 炎 的临床 观 察
Clnia i c lObs r a i n o ry De r d m e t Co b n ng Dr g Th r p e v to fEa l b i e n m i i u e a y o ng lK e a ii f Fu a r tts
・
3 2・
JH nnU i Si eh Me c) ea n c T c ( dSi v
Ma h20 V 1 7 N . r 09 o. o 1 c 2
样 变 的危险 因素增加 。
L () P a 是一种 富含胆 固醇 的血浆脂蛋 白, 与脂 它
参考文献 :
真 菌性 角 膜 炎是 严 重 的致 盲性 眼 病之 一 , 年 近 来 由于抗生 素 和 皮质 类 固醇 的广 泛 应用 , 发 病 率 其
明显 增多 , 然而 , 于 目前 尚无 特 效 的抗 真菌 药 物 , 由 使 治疗更 为 棘手 。20 0 2年 3月 ~20 0 8年 8月 , 我们 对 3 人 3 眼真菌性角膜 炎 , 1 1 采用 角膜 清创术 联合抗
c e c l d t c in f lp p o e n n o ma a d e e e r — h mi a e e to o i o r ti i n r l n s v r p e
34例真菌性角膜炎诊治分析
4 Misf R, rh enAB, mwi ,l 1T ea oec n aioee se Ges b i i Ho t M e . h d lse t rc c l. z a v
I t eic e c f y 1: i n eo c h nd h ̄
l a d d lyd rc re ! ai c l f l e n ea e e urn v r o eeat" c e
vr oeet naln-em  ̄nw u .BU It 0 18 6 : ai cl o i g t c c my o r o - p J n,2 0 ,7( )
于继 发性精索 静脉曲张 , 如肾肿瘤 压迫 、 异位血管引起者 , 要
查清原因 , 处理原发病。
参 考 文 献
1 黄澄 如 ,主编. 用小儿泌尿 外科学.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实 北
2 o 4 6 0 6: 0 .
我们体会下列措施有助 于提 高手 术操 作成 功率 , 减少手
术并发症 : 1插入气腹针建立气腹时, () 应手腕用力, 利用气腹 针尖 自动复位 的弹性保 护装置 作用 , 避免用力 过猛 , 常规进
行腹 腔负压试验 , 排除刺人大血管或脏器 内的危险。( ) 2 术中 操 作首先摆正镜头 方向 , 明确精索 内静脉 走行所在部位 和方 向。 通过按压腹股沟管 内环处腹壁 , 拉患侧睾丸 , 牵 可于内环 上方见到紫色精 索静脉 ,髂 外静脉粗且与髂外动脉伴行 , 可 见动脉搏动 , 因此易与精索 内静 脉区别 。 3 在分离结扎精索 () 内静脉时 , 尽可能保 留睾 丸动脉 , 如睾丸动脉受牵拉痉挛 , 在 腹腔镜视野 放大 的条 件下仍难 以清晰辨认 而游离 困难 者可
那他霉素(5%)、氟康唑(0.2%)联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效果分析
那他霉素(5%)、氟康唑(0.2%)联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对那他霉素(5%)、氟康唑(0.2%)联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60例,30例患者单纯给药治疗,为单纯组;30例患者联合给药,为联合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组间对比治疗效果和治疗时间差异性明显(P<0.05)。
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差异性(P>0.05)。
无患者因用药治疗造成不适症状发生。
结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给予单纯用药,临床疗效慢,联合应用那他霉素(5%)、氟康唑(0.2%)能够增加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增加用药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相对较高,为真菌性角膜炎理想的治疗措施之一。
【关键词】那他霉素(5%);氟康唑(0.2%);真菌性角膜炎【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8-0126-02真菌性角膜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如不能获得较好的治疗能够导致患者发生角膜溃疡、角膜损伤等,严重甚至导致失明。
我院近期为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治疗,联合应用那他霉素(5%)、氟康唑(0.2%)对比单纯应用患者,结果显示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我院治疗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60例,单纯组,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54.50±2.00)岁,女性患者16例,男性患者14例,病程时间3~8天,平均病程时间(4.50±1.00)岁;联合组,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54.00±2.00)岁,女性患者17例,男性患者13例,病程时间3~9天,平均病程时间(4.00±1.00)岁,组间对比患者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发病时间等无差异性,(P>0.05)。
患者均排除重症眼部合并其他疾病、排除重症药物过敏患者。
1.2 方法1.2.1单纯治疗 30例患者单纯用药治疗,首先对患者的病变角膜进行严密的检查,对患者的感染进行分型,轻度患者单纯进行局部那他霉素(5%)或是氟康唑(0.2%)滴眼液用药治疗。
真菌性角膜炎(角膜真菌病)
真菌性角膜炎(角膜真菌病)【病因】(一)发病原因一般情况下,真菌不会侵犯正常角膜,但当眼外伤、手术或长期局部使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以及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角膜炎症后及干眼症等,可使非致病的真菌变为致病菌,引起角膜继发性真菌感染;或当角膜被真菌污染的农作物如谷物、枯草、树枝等擦伤及角膜异物挑除后引起真菌感染。
常见的致病菌以曲霉菌多见,其次是镰刀菌、白色念珠菌、头芽孢菌及链丝菌等。
1.一般特性真菌是一种真核细胞微生物,细胞结构较完整,有细胞壁及完整的核。
真菌分为单细胞与多细胞两类。
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常见于酵母菌类,以出芽方式繁殖。
多细胞真菌大多长出菌丝与孢子。
有些真菌可因环境条件的改变,两种形态互相转变,称二相性真菌,如球孢子菌等。
各类真菌都可侵犯角膜,丝状菌是角膜的主要致病菌。
各种多细胞真菌的菌丝与孢子形态不同,是鉴别真菌的重要标志。
真菌培养的要求不高,常用Sabouraud培养基就可生长,一般1~2周就可形成典型菌落。
2.致病性真菌感染角膜有3种途径:(1)外源性:常有植物、泥土外伤史。
(2)眼附属器的感染蔓延。
(3)内源性:身体其他部位深部真菌感染,血行扩散。
大多数学者认为真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因为正常结膜囊内可以培养出真菌,检查阳性率高达27%,但不发病,只有长期使用抗生素,致结膜囊内菌群失调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使局部免疫力低下以及角膜的外伤等情况下,才引起真菌性角膜炎。
3.正常角膜即使将培养的真菌液滴入眼内,也不会引起FK,只有在角膜上皮遭到损伤或眼部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才会引起真菌机会感染。
常见的发病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种:(1)植物性眼外伤:以稻谷伤最常见,其次是植物枝叶擦伤和尘埃、泥土、砂石等异物所致。
(2)糖皮质激素滴眼:长期应用不但可引起角膜表层点状糜烂,促进结膜囊内真菌异常增殖,还可导致眼部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真菌的机会性感染。
(3)广谱抗菌药应用:长期局部和全身应用抗菌药,可引起结膜囊内菌交替症发生,促进真菌生长。
综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
3 Co e h n EJ, isn PR, e te J Lab o Arnsn J.Co el m a
ta s l n ai n f rh r e i e e ai s Am rn p a t t o e s smlx k r t i . o p t
讨 论
P5 4 0催化 的羟 化反 应 , 即抑 制真 菌细 胞 膜必要成分 一麦角 甾醇合成酶 , 使麦角 甾 醇合成受 阻 , 坏真菌 细胞 的完整 性 , 破 从 而影响真 菌细胞 的生 长繁殖 。斯 匹仁 诺 与血浆蛋 白结合 率 高 ( 9 以上 ) 在 富 9% , 含角蛋 白组织 中浓度成倍增高 , 易集 中发 布在真菌感 染部位 , 康唑 为水溶 性 , 氟 在 角膜 上皮不完 整 的情 况下 易通过 血 一眼 屏障, 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 。阿托品散 瞳 可防止瞳孔粘连及继发性青光眼 。 对药物治疗效果不 明显者 , 真菌进一 步 向角膜深层发展 , 甚至穿过后弹力层 向 球 内感染 , 眼球将毁于一旦。果断采取相 应 的手术 如结膜 瓣遮 盖术 、 羊膜 移植术 。 病灶组织清 除后 , 利用碘离子的沉着和 向 基质渗透作 用 , 将残余 菌丝破 坏并 杀死 , 用 自体球结膜片修复角膜表面 , 同样可 以 获得组织 重建清 亮 、 定 的眼表 面 , 无 稳 且
后角膜植 片排斥发生率 的影 响 , 发现应用 阿昔 洛韦并 没有 明显减 少术后 角膜植 片 排斥 发生率。但是 , 术后角膜植片 的存活 率与早期角膜炎复发也有很 大关 系 , 角膜 疾病 复发 可显著减 少角膜植 片的存 活率。 因此 , 应用阿昔洛韦可 以提高术后角膜植 片的存活率。
JOp am0 1 8 9 6 h l 1, 9 3,5:45—6 0. 5
角膜清创术联合那他霉素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分析
那 他 霉 素属 于 四烯 类 抗 生素 ,对 多 种 酵母 菌
和丝状真菌均有 良好 的治疗效果 ,其作用机制是 该药可与真菌细胞膜中的固醇结合 ,从而改变细 胞膜的渗透性 ,进而导致真菌菌体裂解。为了手 术 中能准确控制切除深度 ,对于面积大 、规则 的 角膜溃疡使用负压环钻 ,而面积较小或不规则 的
总之 ,角膜清创术联合那他霉素治疗真菌性
角 膜炎 ,安全 有效 ,患者视 力恢 复好 ,操作简 单 ,
2 结 果
2 . 1 临床疗 效 观察 组患 者 治愈 2 1 例、 好转 7 例、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无效 2 例 ,总有效率 9 3 . 3 3 %。对照组治愈 l 5 例、
好转 7例 、无 效 8例 ,总有 效率 7 3 . 3 3 %。观 察组 患 者 总有效 率 明 显高 于 对 照组 ,差 异有 统 计学 意
E 4] 。
术后立 即给予 5 % 那他霉素滴 眼液 ,使用方法 同
对照 组 。
1 . 3 疗效 评价 治疗 l 2 周后评价临床疗效 。疗 效判定标准 : 痊愈 : 溃疡 面瘢痕修复愈合 ,浸润 吸收 ,角膜上皮 愈合 ,云翳 或斑翳形成。好转 :
溃 疡 面较 前缩 小 ,浸 润较 前 吸 收 ,刮 片见 衰 老菌 丝 或 菌丝 明显 减 少 。无效 : 溃疡 面 积无 变 化或 扩
浙江临床医学2 0 1 3 年1 月第1 5 卷第 l 期
・
9 3・
深 度 , 角 膜 水 肿 范 围较 大 ,前 房 积 脓 ,液 平 面 < 4 m m,可 见 大部 分 虹 膜 。( 3)重 度 : 溃 疡 直 径
者 1 4例 、0 . 4 — 0 . 6 者 6例 、> 0 . 8者 1 例 ; 治疗后 分
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与临床治疗
①角膜外伤史: 麦秆、 玉米叶、 树枝扎伤较多。②裂 隙灯
检查 : 角膜 表 面 干性 溃 疡 、 根 状 卫 星灶 、 界沟 、 疫 反应 树 分 免 环、 内皮斑 、 房积 脓 。症 状 体 征 分 离 , 前 自觉 症状 轻 , 灶严 病
涂 片发现 真菌 菌丝 或孢 子者 , 确诊 为 F 病 灶< m者 , K; 2m 即用 无 菌小 棉签沾 2 %碘 酊烧 灼病灶 2 3次 ,再 用生 理盐 水 ~
我们 对 2 0 ~ 0 6年 在 我 院 门诊 涂 片检 查 发 现 真 菌 菌 03 2 0
丝而 确诊 的 2 0例 2 0眼 真菌 性 角膜 炎患 者 , 为早 期轻 症 患 均
・
临床研究 ・
28 1 第 卷 3 0年1 5第3 0 月 期
真菌性角膜炎 的早期诊断与临床治疗
薛梦 霞 , 耀真 赵
(. 1河南省 漯河 市 郾城 区人 民医 院 , 南 漯河 河
4 2 0 ; . 省 漯河 市第 二人 民 医院 , 6 3 0 2河南 河南 漯河
42 0 ) 630
1 . 效 判 断 标 准 3疗
口服药 不静 脉输液 。
2结 果
显效 : 用药 后 角膜 炎症 病 灶愈 合 , 房积 脓 吸收 , 光 素 前 荧
染色 ( ; 一) 有效 : 膜炎 症 病灶 缩 小 , 角 前房 积 脓 消 失或 大 部 分
l 8例显效 , 病程 为 1 ~ 5d, 均 2 。 5 3 平 5d 2例效 果差 , 病情
【 关键 词1 菌性 角膜 炎 ; 期诊 断 ; 真 早 治疗
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与临床治疗
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与临床治疗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角膜炎患者首诊常规涂片检查,将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的20例轻症患者进行局部清创、碘灼、结膜下注射0.2%氟康唑0.5 ml,酮康唑及两性霉素B眼水点眼,qid,口服斯皮仁诺0.2g,qn。
视病情轻重及变化调整用药种类、数量及给药方法。
结果:18例痊愈,2例恶化手术治疗。
结论:FK的首诊涂片检查是FK明确诊断的捷径。
清创、碘灼及抗真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使绝大多数早期轻症FK患者临床治愈。
标签:真菌性角膜炎;早期诊断;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我国从事农业人口多,眼角膜农业性外伤是真菌性角膜炎(FK)的主要病因。
FK在我国占化脓性角膜感染的46.7%[1],占穿透性角膜移植(PK)原因的33.2%[2]。
我们对在我院确诊的20例轻症FK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们对2003~2006年在我院门诊涂片检查发现真菌菌丝而确诊的20例20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均为早期轻症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56岁,平均41岁,均为单眼。
农民15例,其他人员5例;植物性外伤16例,非植物性外伤3例,不明原因1例。
1.2诊断依据①角膜外伤史:麦秆、玉米叶、树枝扎伤较多。
②裂隙灯检查:角膜表面干性溃疡、树根状卫星灶、分界沟、免疫反应环、内皮斑、前房积脓。
症状体征分离,自觉症状轻,病灶严重。
③涂片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
1.3疗效判断标准显效:用药后角膜炎症病灶愈合,前房积脓吸收,荧光素染色(-);有效:角膜炎症病灶缩小,前房积脓消失或大部分消失;无效:用药后病灶无变化或扩大,前房积脓不吸收或有并发症发生。
1.4检查方法首次患者均在裂隙灯下检查,若发现角膜溃疡灶呈“白苔”样改变,在表面麻醉后,无菌操作,刮取溃疡病灶进行缘组织,做直接涂片检查,玻璃片要用酒精灯烧灼灭菌后使用,病灶2 mm的用无菌圆刀片轻轻刮除病灶坏死组织并取标本。
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中西 医结合治疗真菌省鹰潭 市 中医院 。 西 江 鹰潭 350 300
【 摘要】 的 : 目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茵性角膜炎的临 床疗效。方法: 4 例[ 8 对 8 4 只眼] 真茵性角膜炎采用散瞳, 抗感染联合中药汤荆三仁 汤加减治 疗。结果: 治愈4 只眼[ %]好转6只眼[3 , 1 1 8 4 , 1%] 未愈 只眼[% ] 3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茵性角膜炎有明确疗效。 【 关键词】 真茵性角 炎;  ̄ f ; 膜 中西l 三仁汤 di1.99jin 10 15 .000 . 1 o:036/. s.06— 992 1.53 1文章编号:06—15 (0 0 0 10 0 s 10 99 2 1)- 5— 39- 1
真菌性角膜炎系致病真菌直接侵入角膜引起 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 角膜 病变 。近年来 , 眼部 滥用 抗 生素 或 皮 质类 固 醇 , 病发 病 率有 不 由于 该 断增多趋势 。我科 自20 00年起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 4 8例患者, 疗效 分析 如下 : 1资 料和方 法 . 1I 一般情 况 : 有病人 均为 20 . 所 00年 3月至 20 0 3年 1 月在 我院就 诊 “ 湿翳” 。是指黑睛生翳, 其表面微隆起 , 状如豆腐渣样 , 外观千而粗糙的 眼病 , 本病 多发 生 于气候潮 湿 炎热 的 夏秋 农 忙季 节 , 稻芒 、 刺、 物 的 因 麦 植 枝 叶擦 伤黑 睛 , 或戴 角膜接 触镜 时 损伤 黑 睛 , 黑 睛手 术造 成轻 度 黑 睛外 或 伤等, 致湿毒之邪乘伤侵入 , 湿邪内蕴化热 , 熏灼黑睛所致, 在诊治过程中。 分为二种证型: 湿重于热证 。②热重 于湿证。( ) ① 1 湿重于热证辨证要 点: 眼有外伤史 , 湿毒之邪侵入, 湿郁化热, 湿重于热, 以黑睛生翳微隆起 , 色灰 白多伴不断饮食 , 口淡无味, 舌苔白腻而厚, 脉缓等症为要点治 以祛湿 清热 。方 以三 仁汤加 减 , 施 治时 , 患者 泪 液 粘 稠者 , 车 前 子 1 g 包 在 若 加 5( 煎) 革薜 1g 木通 6 、 、 0、 g防风 9 g等祛风胜湿 , 加丹皮 1g 郁金以行气 活血 0, 之功效。加黄芩、 茵陈以清热利湿, 口淡纳差者, 常加茯芩、 苍术健脾燥湿 , 正如‘ 温病条例> 中所言 : 湿为阴邪 , 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 盖肺主一 身之气, 气化则 湿亦化也。( ) 2 热重于湿证 : 以黑睛湿翳 隆起 , 状如豆腐 渣, 外观干而粗糙 , 或见黄液上冲, 舌红苔黄腻, 脉濡数为辨证要点, 治以清 热化湿 , 施治时如黄液上冲甚者, 加丹皮 1g玄参 1g 黄芩 1g黄连 9 、 2、 2、 0、 g 黄拍 1g以清热解毒排 脓, 0 大便秘结者, 可加芒硝 1g石 膏 1 g以泻热 0, 0 通腑。 ‘ 3 药理 . 方中药 : 车前子 , 性甘、 归肾、 肺经, 寒、 肝、 功效清肝明 目。正如< 药性 论) 中所说 :车前子, “ 能去风毒, 中风热, 肝 毒风冲眼, 赤痛障翳, 脑痛 泪 出, 去心胸烦热。 现代研究表 明, ” 车前子有利尿作用, 水浸剂对致病性真菌 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竹叶: 能清热除烦 , 止泪利尿 , 主要用于眼科热 病, 目眩视物不清, 以及心经火盛所致的眦帷赤烂, 目赤肿痛, 赤脉传睛等 证,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竹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薏 苡仁 : 取其利水渗湿, 清热排脓之功效 , 运用 于眼科 临床时, 主要用于( ) 1 湿热薰蒸 , 目红肿痛, 湿翳气翳, 黑睛后沉集物累累, 神膏混浊, 云雾移睛 , 瞳神紧小。( ) 2 眼部痛肿 , 黑睛翳陷溃深, 黄液上冲, 黄仁肿胀, 前房成形 渗出物等证 , 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薏苡仁有抑制眼部外伤及手术后血管 性、 炎性反应, 以及镇痛解热作用。木通: 取其利水泄热通淋功效, 近年来 , 眼科临床多用于治疗霉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 现代研究表明, 木通有较强 的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 木通对多种致病真菌及革兰氏阳性细菌、 痢疾杆 菌有抑制作用。
洋葱汁致真菌性角膜炎治疗失败临床分析
洋葱汁致真菌性角膜炎治疗失败临床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是药物治疗的关键。
所以,选择有效的方法阻止角膜溃疡及穿孔极为重要。
我科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5例洋葱汁溅入眼内患真菌性角膜炎合并前房积脓患者,4例经治疗3~9天效果不佳而转外地治疗。
另1例在我院治疗期间角膜穿孔,现仍在治疗中。
复诊见1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视力002。
2例角膜白斑虹膜前粘,视力无光感。
转出另1例在外地继续治疗。
资料与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洋葱汁溅入眼内致真菌性角膜炎5例5眼,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33~45岁,职业农民。
发病前均将洋葱汁溅入眼内,发病在当地治疗3~20天无效而前来就诊,合并前房积脓3例。
去年3例中:2例前房积脓早期误诊为细菌感染均用地塞米松,另1例无前房积脓误诊病毒感染。
分泌物培养出毛霉菌,立即停激素及抗病毒药,给抗真菌药。
今年收治2例洋葱汁溅入眼内引起角膜溃疡患者,入院后分泌物培养出毛霉菌。
1例发病3天当地治疗无效前来就诊,溃疡面3mm有白色苔被覆盖,治疗3天有好转,第4天夜间开始患眼疼痛,溃疡面扩大5mm,角膜全层水肿,内皮斑出现,前房出现少量脓苔,第5天再次转院。
另1例发病10天在当地治疗无效前来就诊。
角膜溃疡合并前房积脓收住,治疗期间溃疡面扩大加深,用药6天后角膜溃疡完全浸润发白,而后角膜周边开始转黑,疼痛才缓解。
患病23天后溃疡穿孔,现仍在继续治疗中。
眼部情况:右眼3例,左眼2例,患者视力01,畏光、流泪、眼睑水肿,结膜混合充血,全部病例病灶位于角膜较中央,直径>3~5mm,角膜溃疡浸润主要在基质层,早期溃疡边缘无浸润,病灶密度均匀表面粗燥隆起呈白色卫星灶。
随着病情发展溃疡边缘浸润与内皮斑同时出现。
误诊2例用地塞米松后前房积脓明显吸收,角膜溃疡仍逐渐加重。
治疗方法:去年收治3例角膜溃疡患者,2例前房积脓,未等分泌物培养真菌出来,静脉用3天地塞米松10mg,全身给氟康唑02g及头孢呋辛钠30g,加能量合剂,每日1次。
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新进展
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新进展康欣;申颖【摘要】真菌性角膜炎(fungalk eratitis,FK)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发病率居感染性角膜炎的首位.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虽然治愈率较前有了明显提高,但即使诊断明确,用药及时,仍有15%-27%病情不能控制,目前仍是角盲症的首要病因.本文将对近期有关FK治疗进展的文献进行综述,同时对不同方式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以期对FK的临床治疗提供方案。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40)004【总页数】4页(P427-430)【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治疗;药物;手术;光动力抗菌疗法【作者】康欣;申颖【作者单位】[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2.21真菌性角膜炎是全世界感染性角膜炎的首要原因,由于诊断和治疗十分困难,常常导致不良的预后。
此外,真菌性角膜炎变化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不但能反映出大量危险因素的存在还能反映出不同的好发菌群如丝状菌(镰孢菌,曲霉菌)和酵母菌(念珠菌)[1],过去的治疗方式主要集中在单纯抗菌药物的使用,而传统的用药方式对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不尽如人意[2],我院医师曾采用氯霉素滴眼液联合自体血清治疗准分子激光术后诱发的丝状角膜炎发现此方法具有制作简便、经济、实用、缩短疗程有利于组织修复不致影响矫正近视效果[3]鉴于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对今后防盲治盲的现实应用意义,本文就近年来真菌性角膜炎的药物和新型手术治疗方式作一综述。
1 药物治疗1.1 氟康唑氟康唑为新一代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通过阻止真菌类固醇合成而发挥作用氟康唑可选择性的对真菌细胞生存的必须品细胞色素P450进行抑制[4]。
1.1.1 基质内注射氟康唑由于角膜屏障的存在,单纯点眼给药难以针对性的在病灶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因此角膜基质内注射氟康唑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
联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报告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 般 资料 .
内蒙 民 族 大 学 附 属 医 院 眼 科 门 诊 自 2 0 —0 -2 0 —0 0 6 6 0 7 5收 治 1 8例 ( 8只 眼 ) 菌 性 角 膜 炎 患 者 , 中 男 1 1 真 其 2例 , 6 女
Ke r s: y o i Ke a ii ; e cn ; p r to y wo d M c tc; r tts M dii e O e a i n
真 菌 性 角 膜 炎 是 严 重 致 盲 性 眼病 之 一 , 由 真 菌感 染 引 起 的 角膜 病 变 . 发 生 在 高 热 潮 湿 气 候 环 境 , 其 在 我 国南 方 , 是 多 尤 收割 季 节 多 见 . 发生 在 植 物性 角 膜 外 伤后 , 可 发 生 在 其 他 角 膜 上 皮 缺 损 后 , 角 膜 接 触 镜 的擦 伤 或 角 膜 术 后 , 可 发生 常 也 如 也
取 单 纯 用 氟 康 唑 和 伊 曲康 唑 的 方 法 和 联 合 结 膜 瓣 遮 盖 治 疗 . 果 :8例 患 者 角 膜 溃 疡 完 全 愈 合 . 论 : 康 结 1 结 氟 唑 、 曲康 唑联 合 治疗 真 菌 性 角膜 炎是 一 种 较安 全 有 效 的 药 物 , 药 物 不 敏 感 患 者 尽 早 行 联 合 结 膜瓣 遮 盖 术 , 伊 对
ke a ii . eho s: c o dig t h a in s c ndton l c n z l n ta o a o e w e e frty r tts M t d A c r n o t e p te t ’ o ii sfu o a o e a d ir c n z l r is l
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临床分析
疡病 程 ; 使用 2 / g L氟康 唑滴 眼 , 次 / . ~ 1 o ; 氯芬酸 钠 眼水 点眼 , 1 05 .h双 1 次 / h 复 方托 品卡胺 滴 眼 , 次 / 2; 2 d以 散瞳 。如 果 溃疡 面较 大 , 3 > mm 者 , 给予 氟康唑 结膜 下注 射 1次 / 。 ③对 角 膜 溃疡 面 积 大 , l 周 濒 临穿孔 , 身 全 药 物及 局部 治疗效 果差 者 , 于结 膜瓣 遮盖术 。 给 1 3 疗效 标准 : 愈 : 疡 愈合 , 房积 脓 、 . 治 溃 前 角膜 水 肿及 后 弹 力 层 皱 褶 均 消失 ; 好转 : 疡大 部分 愈 合 , 溃 前房 积 脓 减少 或 消失 ; 效 : 疡 无 变 无 溃
.
临床医学
21年1月 第2卷 第1期 0o 2 3 2
菇 医学信 息 来自蠹 彝 真 菌性 角膜 溃 疡治 疗 临床 分 析
向 红
【 摘要】目的 : 探讨 真 茵性 角膜 溃疡的 临床 表现 及诊 疗特 点。 方法 : 对我 院确诊 的 8 例 9 5 O眼真 茵性 角膜 溃疡 , 比较 不 同面积 溃 疡者病 情 特点 ; 予 给 抗 真茵规 范 药物治 疗 , 角膜 溃疡 面积大 , 对 药物效 果差 者 , 于结膜 瓣遮盖 术 , 讨 治疗 效果 。结果 : 给 探 角膜 溃疡  ̄ , mm2 , 房积 脓 、 质脓 疡及 眼 >6 者 前 基 压 方 面 , 溃 疡面积 <6 者严 重 , 较 mm 差异 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 <O 0 。治愈 4 P .5 5眼 , 转 3 好 3眼 , 效 1 无 2眼 。其 中 6 行结 膜辩 遮盖术 , 例 2例行 眼 内容 剜 出 术。结 论 : 茸性 角膜 溃 疡早期 明确诊 断 , 予积 极有 效 的药物 治疗 , 真 给 进行 必要 的手 术治 疗 , 可预 防 穿孔 , 取得 良好 效果 。
真菌性角膜炎诊疗
真菌性角膜炎诊疗(来宾市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6100)【摘要】目的对30例真菌性角膜炎进行诊断,归纳总结方法避免诊断过程中出现误诊漏诊。
方法;取真菌性角膜炎临床病例30,以100g/lkoh的湿片进行镜检,取得真菌丝或孢子进行真菌培养。
确诊后采取抗真菌治疗。
3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通过上述方法确诊后,通过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后病情基本得到好转。
得出结论为: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可以有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
为避免误诊漏诊情况出现并实现有效治疗,首诊应采用实验室检查。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诊疗【中图分类号】r7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111-01 真菌性角膜炎属于化脓性感染,会导致角膜穿孔、前房塌陷、继发性青光眼甚至眼内容物脱出等[1],必须及时进行救治。
且致盲性极高,是我国角膜盲的主要病因[2,3]。
但某些县镇医院因条件所限或医疗知识不足易造成误诊。
特整理我院2005 04/2011 05年间确诊的真菌性角膜感染患者30例进行以下分析。
1 资料和方法1.1患者数据取30例单眼发病的真菌性角膜感染患者,平均年龄为45岁的男女各15名。
23例植物性外伤、眼部瘙痒后揉眼5例、飞蚊(昆虫类)入眼2例,其中21例在他处进行过诊断过,11例眼部滴入过抗生素眼液与糖皮质激素眼液。
7例患者滴用量超过3wk。
30例患者中有7例糖尿病与红斑狼疮。
30例患者均出现了角膜溃疡,角膜荧光染色呈现阳性等状况。
溃疡表面呈现粗糙干燥,卫星灶不规则浅沟或溃疡边缘毛糙不齐。
7眼溃疡病灶患者直径4mm。
前房积脓5例、并发虹睫炎21例,继发青光眼7例。
一、二季度8例患病,三、四季度增加为22例。
发病后平均就诊时间为11小时。
诊断根据为:(1)有无患病史及角膜病灶的典型特征。
(2)采用100g/l koh的湿片镜检,诊断依据为在角膜病变区内的溃疡基底部以及边缘苔样化查检到真菌丝或孢子,或是真菌培养呈阳性。
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体会
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0年8月我科治疗的17例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6例痊愈,1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角膜炎并发真菌感染患者无效转院治疗。
结论:fk的首诊涂片检查是fk明确诊断的捷径。
加强局部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可使绝大多数早期轻症fk患者临床治愈。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体会【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062-01目前,真菌性角膜炎仅次于白内障成为感染性角膜炎中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对该病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2007年8月~2010年8月我科收治了17例fk患者,现将早期诊治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7例17眼,经涂片检查发现真菌菌丝和/或孢子而确诊,均为早期轻症患者。
男12人,女5人;年龄19~73岁,均龄46.5岁;均为单眼;农民15例,其他2例;植物外伤13例,非植物外伤4例。
1.2诊断依据。
①角膜外伤史,特别是植物(农作物)致伤史。
②裂隙灯检查见角膜表面干性溃疡、伪足、卫星灶、分界沟、免疫反应环、内皮斑、前房积脓。
症状体征分离:自觉症状轻,病灶感染情况严重。
③刮片细胞学染色或真菌培养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
1.3检查方法。
首诊患者患眼表面麻醉后,采用5ml注射器无菌针头侧刃或无菌圆刀片于溃疡病灶进行缘处刮取标本,裂隙灯显微镜下无菌操作完成,切忌在溃疡深处取标本。
然后制成生理盐水涂片和10%氢氧化钾涂片进行真菌、细菌、棘阿米巴原虫检查。
1.4治疗方法。
涂片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者,确诊为fk,给予1%氟康唑眼液1次/h,0.25%二性霉素b或5%那他霉素混浊液点眼1次/4h;前房反应严重者给予托品酰胺散瞳和口服里素劳100mg2次/日;至溃疡完全愈合、角膜上皮完整,基质仍有炎性浸润时加用0.1%双氯芬酸钠眼液4次/d;溃疡基本愈合、角膜上皮尚不完整时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4次/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菌性角膜炎早期临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1-06-10T15:50:28.2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1期供稿作者:康艳秋[导读]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
康艳秋(黑龙江省亚布力林区人民医院150631)
【中图分类号】R77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1-0215-01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诊断分析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
多发生于温热潮湿的气候环境,常见于植物性角膜创伤后,如树枝或农作物擦伤;也可发生于其他角膜上皮缺损后,如角膜接触镜及眼部手术后,也可发生于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失调状态下,如全身或局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致盲率极高,在我国,南方多于北方,多见于青壮年、老年及农民。
近年来由于免疫制剂、激素、抗生素等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以及诊断技术的提高,真菌性角膜炎发病率的逐年增高。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所接治的临床特征和相关病史拟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69例。
其中男为45例,女24例;年龄30~69岁,55例为农村居民,其无业居民10例,工人4例;病程1年~3年。
来我院就诊前已经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等药物治疗者65例,占总人数的93%,其中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者仅4例(1%)。
本病起病及病程较缓慢,亚急性经过,早期刺激症状较轻,一般抗菌约物治疗尤效。
角膜浸润灶呈白色或黄白色,致密,微降起,表面欠光泽,呈牙膏样或苔垢样外观,溃疡灶周围有胶原溶解形成的浅沟,有时可见伪足或卫星样浸润灶,病变区角膜后可有纤维素脓性渗出物。
前房积脓呈黄白色,性状黏稠。
真菌穿透性强,易进入前房导致真菌性眼内炎。
1.2 治疗及方法经我院诊断确认为真菌性角膜炎,确诊后,立即抗真菌治疗。
其中抗真菌药物全身应用毒性较大,一般采用局部用药,辅以口服维生素类药物,严重病例应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必要时行病源切除及结膜瓣遮盖或角膜移植以抢救眼球。
清除坏死组织,对于角膜坏死组织,尽可能地搔刮清除掉,以利于抗真菌药物在组织内的渗透。
可用5%碘酊烧灼,隔日1次,一般3~5次,目的是去除病变区域的坏死组织。
抗真菌药物,目前尚无十分满意的广谱抗真菌药。
氟康唑是目前临床首选药物。
0.2%氟康唑眼液点眼,每30分钟1次;0.2%氟康唑0.3 ml球结膜下注射,隔日1次;氟康唑250 ml静滴,每日1次。
亦可用1%~2%碘化钾及20%~30%磺胺醋酰钠与上述抗真菌药并用。
2 结果
经过我院的治疗后,患者角膜溃疡已逐渐愈合,在住院7~14天后,55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患者自觉症状有明显改善;另外14例得周边溃疡减轻,在住院20天后,遗疡面积明显缩小;在住院30~48天后69例患者均好转出院。
3 讨论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
随着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及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不断提高。
常见致病菌有镰孢属、弯孢属、曲霉属和念珠菌属。
前三种是丝状真菌,多见于农民及户外工作者,工作环境多潮湿,常见诱因是外伤,长期使用激素/抗生素,配戴角膜接触镜等。
念珠菌属多继发于眼表疾病(如干眼症、眼睑闭合不全、病毒性角膜炎等)或全身免疫力低下者(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开始时仅有眼部异物感或刺痛感,伴有视力模糊。
有外伤史者,伤后数天内出现溃疡。
但发展较缓。
眼部充血常很严重,主要为混合性,部分病例可有少量灰白色分泌物,但眼睑红肿及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较轻。
由于真菌菌株不同、个体情况的差异,临床上溃疡形态很不一致。
典型的早期溃疡呈不规则形灰白或乳白色,表面粗糙,略高出平面。
较大的溃疡常为黄白色,呈“苔垢”或“牙膏”样。
溃疡灶周围有免疫环及卫星灶。
正对菌丝灶后面的角膜内皮,常有水肿粗糙及增厚,同时伴有皱褶,称做“内皮斑块”。
溃疡的发展由浅层到深层,溃疡表面坏死组织不断融解脱落,使角膜逐渐变薄最后导致穿孔。
根据角膜植物损伤后的感染史,结合角膜病灶的特征,可做出初步诊断。
进一步确诊需实验室检查。
角膜刮片Gram染色和Giemsa染色,是早期诊断真菌感染的常用方法。
真菌培养可使用血琼脂培养基、巧克力培养基等。
如果角膜刮片及角膜培养均为阴性,而临床又高度怀疑真菌性角膜炎时,可考虑做角膜组织活检确诊。
共焦显微镜检查角膜感染灶,有时可直接发现真菌病原体(菌体或菌丝)。
对药物治疗无效、角膜即将穿孔或已穿孔者,可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中应尽量切除感染的角膜组织,术后选用敏感的、毒性较低的抗真菌药物治疗,以防止感染复发。
手术方式包括清创术、结膜瓣遮盖术和角膜移植术。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预后较差,只有当角膜病灶小,及时有效治疗后可恢复一定视力,如病情严重可危及眼球终致失明。
在日常生活中应预防与植物接触时的眼外伤。
出现植物性角膜损伤时及时就医,预防溃疡形成等。
本文方法通过对临床上确诊的真菌性角膜炎69例患者的临床分析,采取抗真菌药物及其他对症治疗措施,可取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昭升,谢素贞,闫蕾.福建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研究.国际眼科杂志 2009;9(5):976.977.
[2]谢立信.真菌性角膜炎.中华眼科杂志 2003;39(10):638.640.
[3]邰平,查汝勤.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临床眼科杂志 2009;17(4):35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