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京剧传统人物造型的形式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京剧传统人物造型的形式美

作者:李跃明

来源:《神州》2012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J632.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20-02

京剧表演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每个行当又可划分为若干种。与此,京剧传统戏的人物造型,把戏装依据样式的不同划为蟒、靠、褶、帔、衣五大类数十种,其中有的要配髯口、翎子、狐尾、靠旗、盔帽,发髻等,女角色要梳不同的大头、旗头、古装头。在角色分工如此之杂,种类如此之多,样式如此之繁,色彩如此之鲜的情况下,在舞台上却形成了传统戏的整体之美。

1 人物服饰的整体美

在京剧服装、饰物、化妆等诸方面,都蕴含了中华民族趣味和爱好,各种不同的服饰、色彩、化妆与不同装饰物之间的反差,都被民族性潜移默化地归拢到一起。传统的纹饰图案为服饰锦上添花,并成为一种共同的语言和观众交流。龙凤虎豹,花草图案,以及诸如“万字不到头”、“五福捧寿”等,都是联结的纽带。服饰的装饰化使工艺美术手段进入戏曲服装,任何一件衣饰如盔帽、髯口、翎子、狐尾、靠旗等,都是一件件工艺品。京剧的人物造型不仅仅是鲜艳色彩的堆砌,而是同时广泛运用了中性色黑,白和金属色金、银,使众多极难调和在一起的色相有机地、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上述诸因素的综合,使京剧传统戏的一台角色,不论是多少种色彩与样式的组合,都给人造成一种东方的、民族的、既花团锦簇又协调统一的整体美。

2 人物的“俊扮”美

京剧不同行当的不同化妆方法,从各自的表现对象出发,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和手段,以一个整体面貌,去综合地反映生活,抽象出其中美与丑的典型特征,完成京剧这一表演形式独特地反映历史面目的最高任务。就人类而言,大致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型,即:第一类,状貌美心灵也美的;第二类,状貌虽美心灵却龌龊丑恶的;第三类,状貌虽丑心灵却是极美的;第四类,状貌既丑陋心灵更丑恶的。

京剧的化妆,使“生、旦”趋向于单一化的“俊扮”,用来表现第一、二类人物;使“净、丑”的化妆趋向于勾脸,主要用来表现第三、四类人物。“生、旦”行当的化妆,简言之曰“俊扮”,它们除开生行的盔帽、髯口、发髻,旦行的发型、头饰,依角色不同各有差别外,在同一行当内,可以说是单一化的,“千篇一律”的。每个角色的性格特征,不依靠面部造型,而靠其它手段和方法来表现。单就一个民族的范围来说,美好的形象,往往只有程度的差别,美趋向于单纯,越美越好,美的形象,要求的是适度,来不得半点夸张。

3 人物的脸谱美

脸谱是中国戏曲传统化妆术的一种。在京剧中,它是“净、丑”行角色的主要化妆手段;它使用浓重色彩,以强烈的对比形式,按照脸部的结构、肌肉的走向、骨骼勾画在脸上;它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身份、善恶组合成许多不同类型的谱式。它具有多样性;夸张性;形象性;每一张脸谱,又由众多的分谱组合而成,使在舞台上找到表达千差万别、纷繁众多的社会众生相的手段。某种程度上说,属于脸谱勾画范围的人物,都不是美男子,或者说他们多多少少都有些“丑征”,其中也包括大量正面人物在内。这即是前面所讲的第三类和第四类的人物。

4 人物服饰的对比美

京剧传统服装集中体现了形式美。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在形式美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服饰的外观造型、色彩和寓意综合为一个整体,是角色性格刻划的主要助手,加上对比手法的

运用,大致可归纳为黑白对比、华素对比和文武对比。

从光学角度分析,黑色是三原色光的等量相减,白色是三原色光的等量相加。黑和白包容了世界上千变万化的色彩于一,因此,传统京剧大量运用黑和白色做为服装色彩运用的一条途径,是再简单又再丰富不过了。《挡马》中的短打戏,杨八姐女扮男装穿白、焦光普穿黑。《三岔口》中的任堂惠和刘利华,《战马超》中马超和张飞,都是以黑、白两色为服饰基色,

装扮剧中的主要角色。

在传统京剧服饰中,不注重时代特点的追求,没有季节变化的表现,也不带有地区性的特色,而以角色的等级地位和类别为标准,帮助刻划人物性格。例如:《铡美案》、《豆汁记》两出戏,是华素对比的典型,穷书生莫稽,在生命旦夕不保的情况中被救活,后做了县官由穷衣换上了官衣,俨然一表人才,前后判若两人,人格也随地位变化而改变,服饰的变化紧紧与地位的变化融合在一起。《铡美案》中,受害者是秦香莲,穿黑褶子,白孝带,兰边饰,不尚奢华,处境令人同情;陈士美身居高位,享受附马待遇,穿华丽的红蟒花翅,华贵显赫。两个人物,一个着衣华丽而内心丑恶,一个朴素寒微而内心高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在刻画人物中,为了深化角色性格,在主人公出场时,要造出烘云托月的气势,使主人公形象在文和武的对比中高大起来。例如,《长坂坡》中曹操点兵时,手下有八员英勇善战的骁将,一律各色的长靠,背后三十二面护背旗威风狂傲,雁翅排列在两厢,外围有执械的士兵,两旁有传令的中军,满满一台角色,屏息敛气俯首听命于稳坐当中的穿红蟒、黑相纱,勾白脸的曹操,显示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可一世的气派。

5 化不美为美

生活中有许多不令人引起美感的现象和事物。如衣衫褴褛、久病失神、畸型残缺、丢盔卸甲以及旧社会用于犯人的罪衣刑具等,它们都不是美的形象或美的创造物。京剧舞台美术用夸张、程式、装点、美化的手段,把它们全部纳入形式美的范畴,因而把丑变成了美。

京剧里表现处在境遇如乞丐般的穷书生,选择了“富贵衣”,在黑色褶子上,均匀地缀上各色菱形布块,表示补丁,以表现穷困。京剧表现病态,只是在头上横缠一条白色绸条,两端垂于头部同一侧,一条绸条是造成病态美的点晴之笔。畸型和残缺这些形象决不是美的,京剧中武大郎的造型就是源出于此。人们后天形成的各种创伤引致的残疾,如京剧钟馗的形象,以及相类似的火判、周仓、巨灵等角色也是反映的这一类造型。丢盔卸甲是两军对垒中战败者的惨相,京剧能把生活中这种可悲的丑态表现出来而且一定还要美。《华容道》曹操率领残兵败将落荒而逃,迤逦来到华容道被埋伏的关羽堵住,本以为可以侥幸脱逃,却遇到了精兵强将,造型只在眉间略多涂炭,袍襟撩起一角掖在玉带上;这两点变化,点出他一受火攻烟熏火燎,二遭败绩打马狂奔的惨状。京剧舞台表演鬼和妖,同样赋予了美的命题。《红梅阁》中李慧娘的鬼魂、《白蛇传》中的小青和白娘子、白骨精、铁扇公主、金钱豹、大鹏金翅鸟等等的形象,在京剧舞台上,它们都是美的。

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形式美用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和观念方法,把艺术精髓体现在京剧舞台之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体系,它与戏曲表演艺术浑然一体,以形传神,形神兼备,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达到京剧艺术美的最高境界。

作者简介:李跃明,沈阳京剧院京剧舞美服装部,戏曲服装总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