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优秀读后感(精选8篇)
《教学勇气》优秀读后感(精选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教学勇气》优秀读后感(精选8篇)《教学勇气》优秀读后感篇1与《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相比,《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理论性更强,读起来有些艰深,已经放弃逐字阅读的我,此次不得不一字一句细细品读。
教学勇气心得体会5篇
教学勇气心得体会5篇教学勇气心得体会篇1读了《教学勇气》第二章《一种恐惧文化——教育和分离的生活》后,我有三个问题要问自己,我要求自己必须听到灵魂最深处的回答:一、作为老师,你的“恐惧”主要来自哪些方面?我沉思,我的灵魂也沉思,然后,我听到我的灵魂在说话:我恐惧我不能胜任教学工作。
事实上,我对自己的表现严重不满——虽然我因为恐惧同事的鄙视,从未说过这样的话。
首先,我觉得自己的课堂并不是多么精彩,甚至十分拙劣;教材、《练习册》中的一些问题,我也不能确切地说出令自己十分满意的答案,出错的也有过几次,我为此不知自责了多少次、惭愧了多少次;第二,学生的考试成绩我也不是很满意,多次考试只居于中流,没有突破;第三,班主任工作方面,我被繁杂的事务缠身,疲于奔命,仅仅能够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工作毫无特色,更勿论班主任工作艺术。
我还恐惧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对我工作的不认可,如果我无法在他们的眼里看到肯定的、尊重的眼光,我就会有挫败感,认为辛勤的付出全是白费。
每到一个开学季,我心中总会开始焦虑,甚至于一想到开学就寝食难安。
以前,我总以为这是工作倦怠的表现,读了《教学勇气》后,我确认这是一种恐惧心理,对工作、对学生、对社会评价的恐惧。
二、你为什么会有如此多、如此深的恐惧?说到底是因为自己不愿做一个得过且过的人,正如帕克·帕尔默博士说的那样,这种恐惧是我关注自己的教学技艺的一种证据,这种恐惧坚定了我的信心去冒这个凡是出色教学都需要的风险。
这也正是帕尔默所说的恐惧的“健康”一面。
但是,要让恐惧真正发挥出健康的作用,就必就须摆脱其自我封闭、无动于衷的方面。
三、面对恐惧,你该怎么办?以前,我的办法就是回避:或者死死地压抑在心底,或者分散注意力、暂时不去想它。
可是,后果很严重,心态越来越消极,垂头散气、意志消沉;人前强颜欢笑,心中备受摧残。
现在,我不再这样做了,因为我已经获得了那么一点点的“教学勇气”。
告诉自己,我不再害怕,我可以同感、诚实我的教学恐惧。
教学勇气读后感(通用8篇)
教学勇气读后感(通用8篇)教学勇气读后感(通用8篇)1最近,我读了《教学勇气》一书,本书的作者帕克·帕尔曼在美国一所大学任教,近几年来置身于教师成长、培训方面的研究。
书中主要谈到了我们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对于“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当坚定立足于一种真实的自我意识时,我们就获得了虽然困难但有意义的工作所需要的所有资源,它在提升和假山我们对于教育、共同体和精神性三者之间关系的洞察力和人事方面,没有人比他做得更好。
他比我们所理解的自我发展意识应该更好一些,没有对自己客观、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很难把一件事情持久的继续下去。
教师做到一定阶段,如果再往前走,就需要返回自身,追问“我是谁”,重新认识自我。
这是《教学勇气》中的一个观点。
我喜欢这本书,在于这个观点特别能打动我。
作者帕尔默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它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这意味着“我”与教学是一体的。
教学不是外在于“我”的工具,不是一个不断消耗、耗散的过程,而是一个丰富自我、滋养自我的心理过程。
好的教学是对学生的亲切款待。
在这种亲切款待中,又产生了一个亲切款待教师的世界。
帕尔默提倡需要发展教师职业的深层愉悦,这种深层愉悦的根基在于将教学工作融入自我完整之中,如果一项工作是我们内心真正想做的,即使辛劳也乐此不疲,工作让生活充实快乐,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自身成长的机会。
所以,作为教师要学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我们经常故意漠视心灵发出的声音,结果心灵要么缄口,要么变得粗暴,对待心灵有如待友之道,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问询,而是平和、快乐地聆听和絮叨。
只有教师能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才有可能将心灵呈现在我们的学生面前,真正的教学才能发生。
总之作为教师要保持心灵的完整,让教学成为自己生活乐趣的一部分,这是读罢此书后我的收获。
教学勇气读后感(通用8篇)2峡谷的蝉鸣声听来很特别,不似这里吱吱地叫个不停,而是起伏有致,时断时续。
但无论怎么婉转,一闻便知是蝉。
《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读后感《教学勇气》读后感8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勇气》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勇气》读后感1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如同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
作者帕尔默先生不灌输深奥的理论,而是用一个个真实教学案例与你产生共鸣。
书中一个个案例都跟我们日常教学中高度的相似。
分析每一个案例都让自己有更深的体会。
教育是带领孩子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才能学会用更真实的方式来看世界,学会在这个世界中生存。
《教学勇气》是一本非常精妙的教育学著作,作者引导我们如同进行了一次精神之旅。
他帮助我们建立了对教学的共同认识。
随着阅读的深入,越发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情境——仿佛自己置身于一个课堂,而课堂的老师就是帕克·帕尔默,向我娓娓道说着他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心中的困惑与反思。
他试图通过他的叙述,让我清楚为什么教学总是令我既兴奋又恐惧。
他试图带领着我们,为重新点燃我们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辅导,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直接而深刻的、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互动。
我们的认知里,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所以一开始我们想到是不放弃班内的任何一个学生,就算他学习不好,也总有好的.地方,从开始的信心满满,到后来的失望和退缩,这个过程绝对是痛苦而纠结的。
我们常调侃自己: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
当然这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追求。
教师的爱是博大之爱:当我们感到痛苦和折磨的时候,就需要一种博大之爱来引领和宽慰自己。
学生对教师博大之爱最好的回报就是那轻声的问候:“老师好!”教育不仅是改变自己,也影响着你的学生!!任重道远!《教学勇气》读后感2很多技巧是人和物的关系,谈到技巧大抵是循序渐进,递进提升的。
但是教学是人和人的互动行为,谈教学提升不可简单用技巧分级制来实现。
《教学勇气》读后感5则范文[修改版]
第一篇:《教学勇气》读后感教育就是转变——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何谓勇气?简单来说就是毫不畏惧的气概。
勇气是支撑人类敢于迎难而上、不断进取的内在动力。
对于教师来说,勇气更是难能可贵的意志品质,勇气犹如催化剂一样促进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同畏惧和倦怠做斗争,从而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有幸拜读《教学勇气》一书,对本人来说是莫大的精神鼓舞。
然而,读的起始阶段也接受了勇气的考验。
刚接触到该书时,我几次尝试读下去,迎来的却是半途而废。
或许是因为文字苦涩难懂,或许是因为教育背景的不同让我无法走进作者真实的生活。
经过这样断断续续、反反复复的阅读过程后,我内心充满了纠结和矛盾,“究竟如何坚持对下去?”,我在不停的问自己。
这部教育名著之所以能畅销世界,肯定会有她自身的价值所在,有了这样思考,我便调整自己的心态,鼓足勇气,下定决心一定要品味到这本书的真实味道。
很快我就被书中充满哲理的话语、鲜活的案例和幽默的语言所折服。
三个月的品读,不仅触及内心深处,同时也产生诸多共鸣。
本书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用笔者自身的经历给读者讲述了与教育相关的种种现象,并对各种教育现象深挖掘,提炼出了促进教师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若干建议。
第一章,作者开门见山,从教师的心灵出发,提出了教学中的自身认同和完善的具体措施,其中有很多观点堪称精辟。
作者帕克帕尔默在本章中谈到:“好的教师应具有联合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的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
”这段话道出了教学的本质和最高境界。
换个角度来说,就是实现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三位一体,彼此之间不能隔离,否则教学目标就无法达成。
同时,这句话还蕴含了“授之以渔”的教育观念,教师首先自己会编网,同时教会学生如何编织自己的人生之网,创造自己的未来世界。
我用这句话对比自己的教学经历,感觉有很大的距离。
曾经,我精心专研自己的学科知识,认为只要知识储备胜过学生就是一名好教师;曾经,我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先进教学经验,认为只要有一套好的教学方法就已足够;曾经,我也认为只要我十分熟悉我的学生,就一定能把书教好。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体会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推荐《教学勇气》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5篇)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勇气》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体会篇1当我拿到《教学勇气》这本书的时候,题目深深地吸引了我。
什么是教学勇气?作者经历了什么,才会使用这个题目?我带着一系列的问题开启了本书的阅读之旅。
什么是教学勇气呢?或许大家有不同的解读。
在这本书中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心灵的开放,特别是在那些要求超过本人所能的时候仍然能够坚持,这种行为就是教学勇气。
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在工作中心灵足够开放吗?当工作要求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我们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了吗?我们具备这种品质吗?为什么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还依然在坚持?那一定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这是一本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的书。
刚翻开这本书,读了短短的一段文字,我便有很强的代入感。
作者说自己是用心的老师,有时在教室里自己就忍不住满心欢喜起来。
当他和学生发现可探索的的未知领域,当面前展现出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自己和学生的体验为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作者感到在那个时刻教学是最滋养心灵、是自己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
然而,不是每个教学过程都有美好相伴,作者也有很郁闷的时候。
有时候,教室毫无生气,一开始上课学生就像修道士一样静默无声,任凭他使出浑身解数,学生依旧没有反应。
这些学生前一刻在门厅走廊上还生龙活虎、谈天说地,而一到课堂上就即刻变得麻木不仁。
于是,作者陷入了恐惧之中,并猜想自己的课一定很沉闷!读到这些内容,我觉得这些场景是多么的熟悉!这些难道不是我的经历吗?我相信不止我一个,应该还有很多教师也曾经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这样的场景。
这是一本关注教师心灵的书。
本书第一章中提到,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
《教学勇气》读后感(20篇)
《教学勇气》读后感(20篇)《教学勇气》读后感(精选20篇)《教学勇气》读后感篇120__年的寒假是一个特殊的寒假,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举国上下共同努力,与疫情抗争。
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期末放假前,学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本《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用于阅读。
在这个超长寒假中,我静下心来阅读了这本著作,获益良多。
本书建立在一个最普通的信念之上: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
在《教学勇气》中,帕克·帕尔默领着教师,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
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读完本书,但这本书中的一个个故事,给我很多共鸣,很多启发,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思考的好书。
同时也促使我思考,在类似的处境下,是什么,令我仍热爱这个职业,即使在最颓丧的时候也不曾彻底失去从事这份职业的勇气?通过目录对全书的总览,大体理解本书讲了几个问题:第一、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
帕尔默说教师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
只有认识你自己,才能不忘初心,才能找到滋养教师心灵的养料,才能找到教师继续前行的原动力。
而这个就是要求教师要发现自己的独特性,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
第二、教学的理想状态。
书中讲到了六种状态关系,这六对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他们并不孤立而是统一于教学这个共同体中。
处理好这六对关系有利于改变旧式的课堂模式。
第三、共同体概念的提出。
帕尔默也提出同事之间应该形成共同体,同事之间、同行之间可以探讨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在交流中激励自己不断成长。
共同体还包括家校之间的联系,家庭教育是我们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也应该把家长加入到这样的共同体中。
《教学勇气》让我跟着帕尔默进行了一场心灵的旅行,真正享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怀勇气,面对教育中的重重困惑,重新激发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
教学勇气读后感最新18篇
教学勇气读后感最新18篇教学勇气读后感篇一“教学真的需要勇气!”当我读完《教学勇气》掩卷沉思,不由得慨叹道。
教学,真的需要勇气,打开我们的心灵,唤醒真我的灵魂,在那新课堂的空间,构建一个教学的共同体,在那伟大事物的圆圈,带领学生一同起舞。
一、有勇气构建共同体。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直奋斗在教育的最前线。
教育改革像呼吸一样存在我们的教学中,从以前的“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模式教学,到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模式教研,总以为自己已经站在教改的前沿,直到读到《教学勇气》,方知自己的卑微之处。
《教学勇气》第五章《教学与共同体中》有这样一段话:“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在真正的共同体模式中,课堂上教师和同学同时专注一件伟大事物,在这样的课堂上,让主体——不是教师和学生——成为我们专注的焦点,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最优物质获得融洽和超验升华。
”帕克·帕尔默说得多。
,教师的满堂灌不合时宜,学生的满堂言有些荒唐,惟有师生专注于一伟大的事物,惟有师生的教育最优物质获得融洽和超验升华的课堂才是最美的课堂。
我想起了窦桂梅老师的《秋天的怀念》,课中的伟大事物无疑是“好好活”,想起了孙建峰老师的“精神的礼物”等等。
伟大的事物成就完美的学习共同体,成就学生、教师、学科三位一体的精彩课堂。
二、有勇气去寻求“伟大事物”我们的教学生活很繁琐,尤其又兼有班主任的职责,从上班到下班,根本没有喘息的时间。
能静下心来备课,着实很难,这就要教师鼓足勇气、挤点时间唤回自己真我,唤醒自我教课的灵魂,凝聚在备课舞台,精读课文,钻研教材,查找资料,寻求伟大事物的影踪,我们尽力而为,要做那孙悟空,拥有那火眼金睛。
然而,自我的力量是薄弱的,还得有勇气敞开自己心灵,与同事构建一个共同体方可凝聚力量寻找到“伟大事物”的影踪。
不要关上门教学,那样心灵就会枯竭,自身就会不完整。
自己充分准备,加上同事间的交流。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7篇)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7篇)《教学勇气》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7篇)《教学勇气》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1《教学勇气》的作者是帕尔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美国高等教育协会高级理事,一位备受尊敬的作家和教师。
他的《教学勇气》一书,初读,感觉有些地方不好理解。
细读之后,才越来越觉得这本书是那么直通人的心灵。
读这本书,我常常默然一笑,原来我们从来不是一个人;原来,地不分南北,人无论东西,对最初的热诚逐渐消退的遗憾,对日复一日、重复工作中积淀下来的烦躁、倦怠情绪的苦恼,甚至对于选择这份职业是否真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疑虑,从事教师这份职业的我们,都曾经纠结过。
面对教师这种困境,帕尔默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中,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着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它没有深奥的理论,而是用一个个真实教学案例与你产生共鸣。
它提供了一些日常教学中能够用到的、能在教室里生存下去的点子、窍门、技能。
教学是需要勇气的,每当想到自己站在那三尺讲台上,当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你的时候,我必须做到谨言慎行、因材施教、为人师表。
书中说“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越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健,我们的生活就越踏实”。
所谓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情,其实是敏锐地感受自我,感受自我内心的教学体验,是否快乐、是否紧张、是否慌乱、是否享受?如果不快乐,那么这堂课其实是一种折磨。
洞悉内心本质是教师个人的“自我认同”,其中起到很重要作用的一项是职业认同,是否认同自己职业,是职业幸福的关键,也是课堂灵气的关键。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的家长身上。
在一次家长会中,我分享了“自我认同”的理念,我说,我们的家长的家庭教育问题本源,也出在“自我认同”上,自我认同的缺乏,导致了各种家庭教育问题的产生,是否认同自我,是否认同自己的生活,是否认同自己的职业,都会在与孩子发生冲突时,以家庭教育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造成家庭教育的低效或者伤害。
教学勇气的读后感通用7篇
教学勇气的读后感通用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致辞、事迹材料、学习心得、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自我鉴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deeds, learning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normative documents, self-evalu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教学勇气的读后感通用7篇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主题和思想,加深对书籍的印象,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对书中的社会问题和人性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教学勇气的读后感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教学勇气》读后感通用15篇
《教学勇气》读后感《教学勇气》读后感通用15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勇气》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勇气》读后感1这学期,学校开展共读一本好书的活动。
读完《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丝毫感觉不到“阅读”的累,而如同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让我鼓起教学的勇气,心怀希望的去教学。
在本书中,帕尔默带领教师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
这是一次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
作者帕尔默先生不灌输深奥的理论,而是用一个个真实教学案例与你产生共鸣。
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日常教学中能够用到、从而能在教室里生存下去的点子、窍门、技能,帮助真正的教师显露其本能。
教学是需要勇气的,虽然也教了十几年的书,但每当想到自己站在那三尺的讲台上,当上百双眼睛齐刷刷的望向你的时候,就唯恐自己平下里稀松平常的小小错误就这么被放大了十倍百倍。
于是,就必须更加的谨言慎行,信口胡诌肯定是不允许的,要逻辑严谨要言辞顺畅措辞得当,可能大概也许估计这类词的出现频率应几乎为零。
教师的内心包含着知识、情感、精神和意志。
书中这段话给我印象很深。
帕尔默引导我们进行了一次精神之旅,帮助我们建立了对教学的共同认识。
教育是带领孩子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才能学会用更真实的方式来看世界,学会在这个世界中生存。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与学生的脸是相对的,感情不能对立。
”只有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快乐、健康地成长。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我们心中为之奋斗的目标;赋予学生自由,也将是我们教学中的唯一原则。
因此在教学中应树立新的师生观,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
心得体会 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教学勇气读后感1有幸读了帕克·帕尔默著的《教学勇气》之后,使我的心灵为之一震,才明白自己对教学、教师认识过于简单,过于肤浅。
《教学勇气》使我对教学,优秀教学和优秀教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
帕克·帕尔默谈到教学中的困惑源自三个方面:学科,学生,还有自己对自我的认识。
学科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复杂;而更为复杂的是教导自己认识自己。
如果仅仅从学科和学生两个方面去认识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作为一个教师只要精通学科知识,学习足够的教学技巧,使得自己处于引领学生精神的地位,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复制这个世界。
当我们对学科以及对学生的认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自于我们对自我的认识,依赖于关于自我的知识。
当我们不了解自我的时候,我们就不了解我们的学生是谁,也就不能懂得我们所教的学科。
然而在我工作的时候,我和同事经常会抱怨现在的学生教起来怎么越来越难了,越来越多“来自地狱的学生”;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的要求越来越高了,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从这些抱怨声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仅仅从学科和学生的角度上理解教学,我们也是在这个角度上来进行着我们的教学,很少从认识自我这个角度来理解教学,去理解我所教的学科,去认识我所教的学生。
在帕尔默看来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去简单的复制这个世界,而不是在改造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是要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要想让我们的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去复制这个世界。
作为教师就不能仅仅从学科和学生的角度上去理解教学,教师应该去理解自我的知识,认识自我,把自我和学生、学科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体,去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
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有精深的学科知识,好的教学方法,正如帕尔默所说的真正的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在每一节课里,教师与学生建立联系,进而引导学生与学科建立联系,较少依赖于我所采用的方法,而更多的依赖于我了解和相信我自己,自我的身份认同,我的自我个性,还有身为人师的“我”的意识。
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读后感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勇气读后感1这本书好难,真不容易看懂。
第一遍看的时候,好多内容看不明白。
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连作者的观点都不明白。
再次阅读,感觉有点感悟了,可是说不出来,自己的语言无法表示出自己的观点,只能在书上画画线条。
再读第三遍,感觉能明白作者的一些观点了,但是还不能完全理解,只是对书中一些重要的观点有比较深的印象而已。
我不知道别人是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但我的选择,开始并不是真心的喜欢。
知道工作了三年后,我才找到了自己的职业认同感,我才感到了自己这一生是应该一直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
“我是用心的教师。
有时在教室里我忍不住欢喜。
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
我开始深爱自己的学生和职业。
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教学中各种困难的出现等等,却使我感到激情逐渐消退以致于感到教学进入了一种枯燥、无味的情境之中。
“教室却如此毫无生气、充满痛苦和混乱——而我却对此无能为力——此刻的所谓教师就像无处藏身的冒牌货。
于是敌人远处不在——那些格格不入的学生,那些我自以为熟知的学科,还有那有赖此业谋生的个人苦衷,都与我作对了。
”以至于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本心:我是真的热爱这个职业吗?我能像那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为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吗?这些问题不停地困扰着我。
这本书,基本解答了我的疑惑。
帕尔默提倡需要发展教师职业的深层愉悦,这种深层愉悦的根基在于将教学工作融入自我完整之中,如果一项工作是内心真正想做的,即使辛劳也乐此不疲,工作让生活充实快乐,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自身成长的机会。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10篇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10篇教学勇气读书心得1一晃教书已将近六年,不觉有了一些倦怠,加上课改和应考中的迷惑,“勇气”这样的词在我心中已经渐行渐远了。
直到看了《教学勇气》,似乎又有了一点沸腾的感觉,或者说,重新点燃了一份从教的激情。
喜欢这个书名——《教学勇气》,它表明了一种心态,一种教育生活的态度。
也许看它,正是为了唤起自己内心深处的创造需求。
这本书讲述的是美国教师的教学故事,或真实有趣,或充满智慧,或深切感人。
故事中描述了教师为学生成长付出的努力令人敬佩,他们爱学问、爱学生、渴望将自己热爱的学科与学生建立牢不可破的联系,总是千方百计点燃自己的教育激情,积极与同事合作,探讨和研究,创造更好的教育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最美好的品质。
一个个故事、一段段感言,真实而有趣、深切而感人。
在“说出心里话”这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艾米·西蒙斯曾在多所学校任教,一直坚持要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可是现在她的这种热情已经烟消云散,心情特别糟糕,不懂道理的家长、嘁嘁喳喳的课堂、迟到懒散的学生令她筋疲力尽。
喊吗?不顶事。
哭吗?真想哭!逆来顺受,撒手不管吗?还真有点忍不下去。
种种念头在她脑海中闪过,最终还是低沉而平静地对学生提出了问题:“你们知道我为何到这儿来吗?为何每天站在这里吗?”停顿片刻后说出了心里话:“我站在这里是出于爱——爱你们,认为你们应该从学校得到比过去更多、更有人生价值的东西;我站在这里是出于爱——爱教育,我乐于看到教育对你们起到的作用,教育为你们铺就的前途。
你们许多人说想上大学,我希望能帮助你们实现这个目标;我来这儿是出于爱,因为我爱教学、爱我的工作、爱读书、爱和你们在一起,爱帮助你们的学习。
但我不愿意你们受教育的时间白白荒废,不愿意你们花那么长的工夫才走上正轨。
学习是你们的生活,是你们通向大学的道路,我想尽力帮助你们,但你们也得上心。
”这些情真意切地话语让学生从哄堂大笑到嘲讽再到沉默无语。
在孩子面前真情的表露感动了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真正的艾米·西蒙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体会(优秀5篇)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体会(优秀5篇)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本领。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整理的《教学勇气》读书心得体会(优秀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忙到大家。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体会篇一第二章:一种畏惧文化一一教育和分别的生活。
我认为本章,首先,通过剖析畏惧,指出畏惧让老师分别。
然后找出引起老师畏惧的三个原因:同学心中的畏惧,老师内心的畏惧,客观主义的错误认得方式。
最终指出,我们不要恐惧畏惧。
下面从这五部分来说明我的阅读感受。
第一,剖析畏惧。
畏惧是一种使我们和同事、同学、学科以及我们本身相分别的东西,使教育成了畏惧的事。
我们需要通过解读畏惧,用自我学问的力气去克服种种分别性结构。
倘若我们破解畏惧,畏惧就能帮忙我们生存,甚至帮忙我们学习和成长。
所以呢,我们老师应当从内找寻力气,打高兴灵,正视本身,不自我回避,建立自我认同和完整,接纳本身的一切,积极的与同学建立联系。
第二,“有问题背景的同学。
这些来自地狱的同学,不是天生就是那种样子的,而是被所不能掌控的环境造成的。
所以,我们面对这样的同学:一是要不责怪,要用心去美妙的诊断同学的真正病因,二是敬重每一个生命,倾听宽容每一个有个性的同学。
三是开放心灵,建立关联,因材施教。
老师要宽容关注、挂念、敬重同学,激励越来越多的同学发出本身的声音,说出本身的真心话。
了解同学心中的畏惧,从而破解畏惧,建立关联。
第三,老师内心的畏惧。
老师只有认清了本身的畏惧,才能够洞察同学的畏惧。
我们老师不能把本身关在本身的资格,讲台,身份和讨论之类,不许别人接近。
这样,当来自地狱的同学不再与我相关,我的生活也变得与世界越来越脱离。
好的教学是对同学的一种亲切款待,而亲切的款待,往往让主人比客人受益更多。
老师对同学的亲切款待,产生一个更亲切的宽带老师的世界。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也从而使我们产生的职业幸福感和认同感吧。
第四,令我们畏惧的认得方式。
教学勇气读后感集合(精选22篇)
教学勇气读后感集合(精选22篇)教学勇气集合篇1我在读自我的局限好潜能’这一节时感触很深:同一个人可能第一天上课很精彩,第二天却教得一塌糊涂。
尽管我们通常都是以一种宿命论、自嘲的方式接收这种悖论,但在这种练习当中,我们要求把他作为认识自己的源泉来认真对待。
书的作者曾搞过一次活动:让全班同学阅读讨论《心灵的习性》。
讨论当中,班级的成员们看起来都感到有趣而富真知灼见的,而且他们同意和集体主义的这种混合是对他们很好的描述。
我深有感触地总结道,我们一起完成了两件事情:更深入地理解了这本书和更深入地认识了学员们的生活。
我还意识到了下一步该努力探索什么:为什么他们宣称自己是个人主义者,实际上却本能地实施集体主义行为?同行听后对作者有以下评价:1.在计划和引导课堂两方面都具有灵活地把组织结构与意图结合起来的能力:在阐明我的目的的同时又开放地接纳各种达到目的的方式。
2.让我的学生彻底了解我分配的素材,并承诺我也会帮助他们掌握素材。
3.我有诚意帮助学生在了解学术文本和他们自己的生活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并为达到这一目的探讨策略。
4.对学生们的故事和我分派的学术性文本同等地尊重。
······总之,作者的实践与潜能都是很强的。
所以,我认为最终总是要提出实际的解决方案的,但是,理解自身的独特身份却是找到新的教学方法前的关键一步。
如果身为教师不是扎根于自己的本性,那么无论对任何人采用任何不同的方式,都是新瓶装旧酒而已。
要成为一名更好的老师,我们必须养成一种既依赖又不依赖于他人反应的自我感,这是一对真实的矛盾。
教学勇气读后感集合篇2每天周而复始重复的工作,早已让教师忘记了最初的教学理想,冷却了教学的热情。
面对教师这种心灵的迷失,帕克。
帕尔默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里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生物学、心理学、甚至物理学、化学、宗教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的很多观点都给我震撼的感觉,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听,去体会。
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读后感•相关推荐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让我联系到另外一个词语——内驱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它规定着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
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它通过内因而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
所以,内因是第一位的,外因是第二位的。
内驱力无疑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内因。
但是教师从事这一职业的目的不同,对教育的理解不同,自我设计和自我发展的目标不同,由此造成内驱力有和无、大与小的差距。
内驱力隐藏于自我个体之内,具有隐蔽性,只有对他们的行动追根溯源才能找到他内驱力的源头。
学校进行“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的评比,教育局进行“学科带头人”“县级名师”的评选,这些都为激发教师的内驱力提供了外因。
但这些荣誉绝对没有个人达到自我期许、自我认同的目标后所产生的成就感更有价值。
帕尔默说:“外部加诸于你的惩罚绝不会比你加诸于自己、自我贬低的惩罚更糟。
”这句话也可以反推过去:外部给你的表扬和荣誉绝不会比你给自己的表扬和鼓励更有价值,更有成就感。
最高的境界就是教师在这份工作中能够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愉悦,按照朱永新的说法,就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恐惧。
第一次看到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教师的心理,第一次知道一个年近60岁的老教授在走进教室前也会恐惧——我之前以为只有自己才是这样。
回想自己在从教的前三年里,几乎每天都在恐惧中度过。
恐惧明天的课没有充分地准备好,恐惧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恐惧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更恐惧自己任教班级的考试成绩与其它班级的差距有一大截。
“难道教师的生活就是这样子的吗?”“难道其它教师的心理也是这样子的吗?”我多次自问,对自己的教学失去了信心。
看到帕尔默对恐惧的解释我今天才豁然开朗。
现在经历了十年的磨炼,虽然没有以前在教室前有一种想逃跑的感觉,但还是有一丝恐慌,因为我无法预料这节课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如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勇气》读后感对于《教学勇气》的读后感,我想从两方面来陈述:一是摘录书中我喜欢的话,二是结合自己的故事谈谈粗浅的认识。
【喜欢的话】(导言P2)教学中的困惑有三个主要原因……首先,我们教授的学科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因此我们有关学科的知识总是残缺不全,无论我们自己如何致力于阅读和研究,教学对控制内容的要求总是使我们难以把握。
其次,我们教的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复杂。
要清晰和完整地认识他们,对他们快速作出明智的反应,需要融入鲜有人能及的弗洛伊德和所罗门的智慧。
如果学生和学科可以解释所有教学的复杂性,我们复制世界的标准方式可能就有了——尽可能与我们的专业领域保持联系,学习足够的技术使得自己处于引领学生精神的地位。
但是还存在第三种解释教学复杂性的理由:我们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第一章P3)好老师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一种把他们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
好的老师具有联合能力。
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
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特别是在那些要求超过本人所能的时候仍然能够坚持。
(第一章P9)“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
”布贝尔(Buber,M.)说,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
我们中的很多人,是出于心灵的原因,再加上热衷于某些学科、乐于帮助人们学习等愿望的激励而成为老师的。
我们灰心、泄气,部分原因在于,教学是每天都进行的、随时让人挑毛病的工作。
(第一章P10)与很多别的职业不同,教学一直都是个人生活与公众生活危险的会合。
(第一章P13)记住我们是谁,就是把我们的全部身心放回本位,恢复我们的自身认同和完整,重获我们生活的完整。
当我们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的时候,我们失去的不单单是一些资料,我们解体了我们自己,随之而来的就是可悲的政治后果、可悲的工作后果、可悲的心灵后果。
(第一章P14)好的教学有很多形式,好的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会淡忘,但对好教师本身却长久铭记。
心灵引导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不仅仅学生要遇上合适的导师,导师也要遇到合适的学生。
在这种心灵相遇的过程中,不仅显示出导师的素质,引发出来的学生素质同样发人深省。
(第一章P25)我们能够、也确实正在使教育成为纯外部的事业,强迫学生记忆和重复一些知识,却从来不诉求于学生内在的真谛——结果可想而知:学生们一旦离校,再也不想读发人深省的书,再也提不出有独创性的见解。
(第二章P30-31)从小学开始,教育成了恐惧的事。
从当学生起,我身处太多充满恐惧的课堂里,这种恐惧导致许多天生热爱学习的孩子产生憎恨学校的念头。
作为一个教师,当我让恐惧占上风时,不管是教学时我恐惧学生还是我弄得学生恐惧我,我都处于最糟糕的状态。
作为同事,我们的关系常因恐惧而疏远。
恐惧几乎渗透所有教师和管理者的关系中,而且恐惧是管理工具袋中的一种权威的管理工具。
我教书教了30年,至今仍感到恐惧无处不在。
走进教室,恐惧在那里,我直觉得陷入恐惧恶浪中;我问个问题,而我的学生像石头一样保持沉默——恐惧在那里,好像我逼他们去背叛他们的朋友;每当我感到似乎失控,诸如被难题难住、出现非理性冲突,或上课时因我自己不得要领而把学生弄糊涂,恐惧又在那里。
当一节上得糟糕的课出现一个顺利结局时,结束后很长时间内我还恐惧——恐惧我不仅仅是一个水平低的教师,还是一个糟糕的人。
可见,我的自我意识跟我的教学工作连接得多么紧密。
我恐惧,我的学生一样恐惧,他们的恐惧绝不在我之下,尽管当年刚开始教书时,我想当然地把这一事实丢在脑后。
那时我觉得自己站在教室的前面,袒露无遗,随时出丑,惶恐不安,再看我的学生,躲在他们的笔记本后面,匿名隐藏于人群中,安全得令人嫉妒。
据我自己的经验,我应该都记得,学生也是害怕的:害怕失败,害怕不懂,害怕被拖进他们想回避的问题中,害怕暴露了他们的无知或者他们的偏见受到挑战,害怕在同学面前显得自己愚蠢。
当学生的恐惧和我的恐惧混合在一起时,恐惧以几何级数递增——这样教育就瘫痪了。
(第二章P33)恐惧也可以是健康的,记住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我们懂得怎样去破解恐惧,恐惧就能帮助我们生存,甚至帮助我们学习和成长。
我恐惧我的教学很糟糕,这种恐惧或许不是一种失败的信号,而是关注我的教学技艺的一种证据。
我恐惧某个话题在课堂上会突然出现,这种恐惧或许不是警告我逃避这个话题,而是发出一个信号:这个话题必须注意。
我恐惧在那危机四伏的个人和公众交接处教学,这种恐惧或许不是懦弱胆小,而是坚定了我的信心去冒这个凡出色教学都需要的风险。
(第二章P36)当我们采用把信息注入学生被动的躯体的方式教学时,这些入学时本来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学生,变成了知识的消费者;等他们毕业离开时,已经变得死气沉沉、麻木迟钝了。
而我们似乎对这种自我应验的教训总不记取:我们很少考虑到学生在教室里可能会死气沉沉,因为我们用一种不当他们是活生生的人的方法来教他们。
(第二章P39)课堂上沉默和表面上忧郁的学生,他们的大脑不是死的:他们充满了恐惧。
(第二章P40-41)由于恐惧产生的行为——沉默、退缩和玩世不恭——常与因无知产生的行为相似,因此,对我来说,在观察一些学生的时候,相信自己看到的是焦虑而不是平庸,并不是那么容易。
不管学生的外在表现给我什么样的误导,我都需要不断更新对学生真实状况的认知。
尽管这不容易做到,但却是值得的。
当我开始理解学生的恐惧时,我的教学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起来。
我不再当学生无知,不再不准确地、自私地评价学生。
相反,我体谅他们恐惧的心灵因而倾心教学。
而且,当我做到这一点时,学生的心灵也能健康地成长。
倾听学生尚未发出的声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断地宽容他人,关注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意味着不能匆忙地用我们可怕的言语去填塞学生的沉默,并且不要迫使他们说我们想听的话;意味着充满深情地走进学生的世界,以便他或她把你看成是能一直倾听真话的言而有信者。
(第二章P43)我们之间存在很大的代沟,但是不管这沟多宽多险,我都有责任跨过去——不仅因为你们在成长道路上需要我的帮助,还因为我也需要你们的洞察力与活力来帮助我更新我自己的生命。
(第三章P57)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虽然在科技领域赋予我们力量,但也给了我们一个支离破碎的现实观,摧毁了生活的完整和奇妙。
当把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滥用到人类长期面对的非逻辑所能及的问题领域时,即使这种认识方式在误导和背叛我们,但它差不多在每一个领域都成为规范,这就使我们的问题更加复杂了。
(第三章P58)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博尔(Bohr, N.)提出一个基本原理:“与真命题相反的是假命题,但是与一个深刻真理相对立的,可能是另一深刻的真理。
”(第三章P62)同一个人可能在第一天课上得很精彩,第二天却教得一败涂地!成功的课例是真实的学习经验,让老师从成功的课例中找出自身有助成功的长处和能力。
(第三章P68)要成为一名更好的老师,我必须养成一种既依赖又不依赖于他人反应的自我感——这是一对真实的矛盾。
要学好这一课,我必须进行一次孤独的旅行,深入探索我自己的本性。
同时,我寻求他人的帮助去认识真正的我自己——这是充溢在内心世界的许多悖论中的又一对矛盾。
【自己的故事】读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我的理解是,教学勇气包括教和学的勇气。
教的勇气包括教什么的勇气,用什么教、怎么教的勇气,想教到什么程度的勇气。
学的勇气包括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的勇气。
阅读《教学勇气》的时候,我对此书部分观点产生了共鸣,特摘录原文如上,同时也联想到了自己教和学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故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书中多次提到“恐惧”一词,并且指出了学生课上的沉默多与“恐惧”老师有关。
我想起了自己的上学经历。
小时候的我有些内向,不太爱说话,对老师更是敬而远之。
虽然有些老师亲和力很强,但要说能让我对他(她)无话不谈的,还真没有。
我对我的绝大多数老师一直是很畏惧的。
记得初中的一位语文刘老师,很喜欢上课让学生齐声背诵课文,然后看嘴型挨个点名。
我不喜欢齐背,一齐背就紧张,一紧张就口型不对,口型不对就引来老师驻足批评。
虽然刘老师的文本知识讲得很有趣,但是一到齐背课文环节,我就很恐惧。
高一的化学老师,笑容可掬,讲课语言清晰,经常带我们做实验,深受我们喜爱。
可是自打那件小事发生后,我对化学课的兴趣减淡很多。
一天,我过生日,中午亲戚都来了,大家玩得很开心,几乎忘了时间的存在。
等我急急忙忙赶到教室的时候,上课铃声已经响过了。
喊了“报告”后,化学老师冷冷地看了我一眼:“怎么迟到的!进来!”接着,他就继续讲题目了,并不在乎我迟到的理由是什么。
那一堂课,我什么也没听进去,光顾着伤心了,之后见到化学老师便多了几分恐惧。
高一的数学老师,声音洪亮,讲课有条不紊,善于启发学生思考,也爱开玩笑。
他的课堂经常笑声不断,气氛很活跃。
致命弱点是突发性的“狮子吼”。
我们拿不准他什么时候会发脾气。
只要他一吼嗓子,我们就会胆战心惊。
若是他连发几次“狮子吼”,我们便会吓得僵住了一样。
学生对老师产生恐惧心理,的确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而无法补救的原因在于,有的时候,老师本人对此并不知情。
现在做了老师,“恐惧”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加复杂。
大学毕业前,初次走上工作岗位,王校长让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上课进度准备一堂课。
我当时选的是《陋室铭》,因为觉得文章短小又很熟悉,很好讲的样子。
课前查了不少资料,确定了一下上课流程,又布置学生提前预习。
为了让上课流程衔接流畅,我在大学操场上演练了数遍,还预想了学生回答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就这样,正式上课那一天,王校长带领学校的语文老师都来旁听了。
看着那么多有经验的老师,我竟然没紧张,课上得很成功。
下了课,王校长便找我谈心,问我是不是出生于教师世家,觉得我是天生做教师的料。
这次谈话让我很是得意,对教师生涯充满了自信。
后来,王校长让我再准备一堂八年级的作文课,题目自选。
这下我犯难了。
第一,我不会写作文,也不太喜欢写作文。
学生时代的作文,100分为满分的话,我一般在80分徘徊,得90分肯定是个意外,纯属超常发挥。
第二,我更不会教作文。
一个作文都不会写的人,拿什么来教学生写好作文呢?上课前,我一直踌躇不决,作文课大方向定的是审题,可是上课流程一直没理清。
我觉得让我上作文课等于赶鸭子上架,太费劲。
课还是硬着头皮上了,整个流程我现在已经没印象了,只模糊记得一个环节——我也不清楚怎么回事,课上话题就引出“鬼”了,自己给学生说了个恐怖的故事,发现学生表情都木然了。
旁听的老师也一个个地打起了哈欠,王校长依然是很严肃地看我上课。
当时的我倒没想到提前下课,只是边上课边着急:“下课铃怎么还不响?”课后,王校长了解了具体原因,并没有骂我。
但我觉得挺不好受,觉得挺亏欠那个班的学生的。
自那以后,我也明白了一点,上好一堂课不代表能上好所有课,不代表会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