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仿真设计

合集下载

制造系统仿真课程设计案例

制造系统仿真课程设计案例

制造系统仿真课程设计案例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制造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其在工程设计和优化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制造系统仿真的常用工具和软件,并掌握其操作方法。

3. 引导学生运用制造系统仿真技术对实际生产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制造系统仿真软件进行建模、仿真和结果分析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制造系统中的问题,提高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制造系统仿真技术进行生产调度、设备选型和工艺优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制造系统仿真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培养学生关注制造行业发展,认识到制造系统仿真技术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制造系统仿真技术的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制造工程基础知识,对仿真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制造系统仿真基本概念:介绍制造系统仿真的定义、作用和分类,分析其在制造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2. 制造系统仿真原理:讲解仿真模型构建、参数设置、仿真运行和结果分析的基本原理。

3. 制造系统仿真软件及应用:介绍常用的制造系统仿真软件,如FlexSim、Plant Simulation等,并讲解其功能、操作方法和应用案例。

4. 制造系统仿真建模与优化: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进行制造系统仿真建模,学会运用仿真技术进行生产过程优化。

5. 制造系统仿真在生产调度中的应用:分析生产调度中的问题,运用仿真技术进行生产计划与调度的优化。

通信系统仿真及设计

通信系统仿真及设计
即原先1比特的能量分成3份给3比特, 通过编码的处理, 也能实现性能的提升。这就是编码增益。编码增益源自于在编码处理 时, 不仅仅简单的将1比特编码成3比特, 同时由于编码时的异或处理, 将1比特的信息分散到了相邻的一长串序列中, 在译码 处理时, 再从这些相关的序列中收集该比特的信息, 从而实现信噪比的提升。这就是带宽换信噪比的意思。
课题3
三 性能仿真
经过RS编码后, 系统 的误码率较编码前明显下 降, 说明了RS编码的纠错 功能;
图1 (15, 11)RS编码后BER曲线保持比特能量一定
15
通过比较这两类情况可以发现, 在总能量不变的情况下会出现低于一定门限值时, 未经编码的误比特率比编码的误比特率要
课题3 好, 原因是比特信噪比下降造成。比如将一个原始信息位比特编成3个比特(加入2位冗余), 如果保持总的信号能量相等,
2
课题1
— 设计思想 题目要求使用Matlab仿真高斯白噪声信道 下 QPSK的信噪比与误码率的关系。采用 Matlab代码可以模拟二进制比特流产生、 信号集生成、调制、 AWGN信道、相干解 调、滚降滤波等一系列过程, 通 过蒙特卡 洛仿真的方法得出误码率, 同时生成理论曲 线进行对比。
3
课题1
通信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1
■ 仿真高斯白噪声信道下QPSK的Eb/N0与误比特率之间的关系,要求: ■ 利用两种工具进行仿真: Matlab、Simulink ■ 成型滤波器采用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滚降系数为0.5,过采样因子
为4, ■ 要求仿真至1e-5误比特率 ■ 与理论值对比,绘出对比曲线
11
课题3
二 实现流程
有RS编码
无RS编码
12Leabharlann 题3二 实现流程13

简述系统仿真的基本步骤

简述系统仿真的基本步骤

简述系统仿真的基本步骤
系统仿真是一种通过建立模型来模拟真实系统行为的技术。

它可以用于评估系统性能、预测系统行为、优化系统设计等方面。

系统仿真的基本步骤如下:
1. 定义问题:明确系统仿真的目的和范围,确定需要模拟的系统和需要关注的指标。

2. 建立模型:根据问题定义,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如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模型等,建立系统的模型。

3. 模型验证:对模型进行验证,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可以通过与真实系统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来实现。

4. 参数设置:确定模型的参数,并根据问题定义设置合理的参数值。

5. 仿真运行:运行仿真模型,收集和分析仿真结果。

6. 结果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系统的性能和行为,并与问题定义进行比较。

7. 优化设计:根据仿真结果,对系统设计进行优化,以提高系统性能和效率。

8. 结果验证:对优化后的系统进行再次仿真,验证优化效果。

以上是系统仿真的基本步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系统仿真需要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技术。

优化-二阶系统的MATLAB仿真设计

优化-二阶系统的MATLAB仿真设计

优化-二阶系统的MATLAB仿真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的需求,优化控制在控制系统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现代控制理论中,二阶系统是常见的一种模型。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MATLAB进行二阶系统的仿真设计,并优化其性能。

1. 二阶系统的基本原理二阶系统是指由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的动态系统。

它通常包含一个二阶传递函数,形式为:G(s) = K / (s^2 + 2ζωn s + ωn^2)其中,K是增益,ζ是阻尼比,ωn是自然频率。

2. MATLAB仿真设计MATLAB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工具,可用于系统仿真与优化。

以下是使用MATLAB进行二阶系统仿真设计的基本步骤:2.1. 创建模型首先,我们需要在MATLAB中创建二阶系统的模型。

可以使用`tf`函数或`zpk`函数来定义系统的传递函数。

s = tf('s');G = K / (s^2 + 2*zeta*wn*s + wn^2);2.2. 仿真分析通过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可以获得系统的时域响应和频域特性。

可以使用`step`函数进行阶跃响应分析,使用`bode`函数进行频率响应分析。

step(G);bode(G);2.3. 控制器设计根据系统的性能要求,设计合适的控制器来优化系统的性能。

可以使用PID控制器等不同类型的控制器来调节系统。

2.4. 优化系统利用MATLAB提供的优化工具,对系统进行参数调节和优化。

可以使用`fmincon`函数等进行系统优化。

2.5. 仿真验证通过对优化后的系统进行仿真验证,评估其性能是否达到预期。

可以再次使用`step`函数或`bode`函数来分析系统。

3. 总结通过MATLAB进行二阶系统的仿真设计,可以帮助工程师优化系统的性能。

本文介绍了MATLAB仿真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模型创建、仿真分析、控制器设计、系统优化和仿真验证。

希望本文能对相关研究和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模拟与仿真报告:系统设计与参数优化

模拟与仿真报告:系统设计与参数优化

模拟与仿真报告:系统设计与参数优化一、引言——探索模拟与仿真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模拟与仿真成为了解决复杂问题和预测系统行为的重要工具。

本报告将深入探讨模拟与仿真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并重点关注参数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二、系统设计的模拟与仿真方法1. 数学建模与系统仿真数学建模是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我们可以预测系统的行为和性能。

仿真是对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实现,通过模拟系统运行,观察和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2. 基于物理模型的仿真基于物理模型的仿真通过建立物体之间的物理关系,模拟真实世界的物理系统。

例如,通过建立动力学方程和约束方程,可以对机械系统进行仿真,预测系统的运动轨迹和稳定性。

3. 离散事件仿真离散事件仿真适用于描述具有离散状态和离散事件的系统。

通过对系统中的事件进行建模,可以模拟系统的运行情况。

例如,离散事件仿真可以用于模拟交通网络中的车辆流动,预测拥堵情况和交通状况。

三、参数优化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1. 参数优化的意义与目标参数优化是在给定约束条件下,通过改变系统的参数,使系统达到最优性能。

通过参数优化,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减少资源消耗,甚至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参数优化的方法与技术参数优化通常可以通过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进行实现。

这些算法基于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通过不断迭代调整系统参数,逐步逼近最优解。

3. 参数优化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参数优化在机械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调整零件的尺寸和材料,可以改变机械系统的刚度、强度和重量等性能指标。

通过参数优化,可以找到最佳设计方案,提高机械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四、参数优化案例分析——电力系统设计以电力系统设计为例,探讨参数优化在系统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对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关键设备进行参数优化,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1. 发电机参数优化通过对发电机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可以提高发电机的能效和功率密度。

智慧仿真系统研发设计方案

智慧仿真系统研发设计方案

智慧仿真系统研发设计方案智慧仿真系统是一种将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模拟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系统。

它可以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复杂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并根据模拟结果进行决策分析和优化。

本文将从系统架构、功能设计和技术应用三个方面,设计智慧仿真系统的研发方案。

一、系统架构设计智慧仿真系统的架构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和用户友好性。

系统的主要模块包括模型构建模块、仿真执行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决策优化模块。

模型构建模块负责接收外部数据,并根据需求构建系统模型。

可以利用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训练和建模,提取出系统的关键特征。

仿真执行模块将构建好的模型输入到仿真引擎中进行仿真,模拟真实环境下的系统运行情况。

引擎可以采用开源的仿真引擎,如Unity或Unreal Engine。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确定系统的薄弱环节和改进方向,提供决策支持。

决策优化模块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决策。

可以采用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优化方法,找到最佳决策方案。

二、功能设计智慧仿真系统的功能设计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建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类型,构建系统模型。

可以利用图论、时序逻辑等方法进行建模。

2.仿真执行:将构建好的模型输入到仿真引擎中进行仿真,模拟出系统的运行情况。

可以设置仿真参数和环境条件,进行多场景仿真。

3.数据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手段,发现系统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4.决策优化: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决策。

可以通过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方法,找到最佳决策方案。

5.多用户支持:支持多用户同时使用系统,实现多人协同工作。

可以利用分布式计算和云计算技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响应速度。

三、技术应用智慧仿真系统的开发需要借助多种技术进行支持。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工智能技术:利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进行数据建模和分析。

系统仿真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系统仿真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系统仿真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程设计的复杂性不断增加,系统仿真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系统仿真技术通过模拟真实系统的运行过程,帮助工程师预测和评估设计方案的效果,从而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系统仿真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首先,系统仿真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在设计一个复杂的系统时,很难通过纸面计算和实验来准确预测系统的性能和行为。

而通过系统仿真技术,工程师可以建立一个虚拟的系统模型,模拟系统的运行过程,并根据模拟结果来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工程师可以使用系统仿真技术来模拟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的应力分布,从而评估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次,系统仿真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师优化设计方案。

通过系统仿真技术,工程师可以比较不同设计方案的性能差异,并找到最优的设计方案。

例如,在汽车设计中,工程师可以使用系统仿真技术来模拟车辆的动力系统和悬挂系统,从而优化车辆的燃油效率和行驶稳定性。

这种基于仿真的优化设计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还可以降低成本和时间成本。

此外,系统仿真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工程师解决设计中的难题和风险。

在设计一个新型产品或解决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时,工程师往往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和风险。

而通过系统仿真技术,工程师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模拟不同的设计方案,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工程师可以使用系统仿真技术来模拟飞行器的飞行过程,评估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然而,尽管系统仿真技术在工程设计中有很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系统仿真技术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建立一个准确的系统模型和进行大规模的仿真计算需要强大的计算机和算法支持。

此外,系统仿真技术还需要工程师具备专业的仿真技能和经验,才能正确地建立和分析系统模型。

交通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交通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交通系统仿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交通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仿真模型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交通流量的基本特征,掌握交通流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交通信号控制策略,并理解其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仿真软件进行交通系统模拟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的交通仿真实验。

2.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交通流量数据分析的能力,能绘制并解读相关图表。

3. 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能设计简单的交通信号控制策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交通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交通系统优化方法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合作完成课程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共同解决问题的喜悦。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交通系统优化对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交通工程基础知识,对交通系统仿真感兴趣,具备初步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操作实践。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交通系统仿真基本原理:- 介绍交通系统仿真的概念、分类及其应用场景。

- 分析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模型。

- 阐述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以教材相关章节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2. 交通流量数据处理与分析:- 讲解交通流量的基本特征,如流量、速度、密度等。

- 介绍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如Excel、SPSS等,并列举教材中相关内容。

-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交通流量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系统仿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掌握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和仿真过程的基本步骤。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系统仿真模型,并解释仿真结果。

3. 学生能够掌握至少一种系统仿真软件的使用,并运用该软件完成课程项目的实践操作。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系统仿真的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程项目,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为系统仿真提供支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系统仿真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系统仿真在工程领域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工程学科的认识和尊重。

3. 学生在课程实践中,体会团队合作的力量,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系统仿真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素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系统仿真技术为工程领域的问题解决提供支持,同时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价值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系统仿真基本概念:介绍系统仿真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2. 仿真模型构建:讲解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数学建模、物理建模等。

3. 仿真过程与方法:阐述仿真过程的基本步骤,介绍常用的仿真算法及软件。

4. 系统仿真软件应用:学习至少一种系统仿真软件,如MATLAB/Simulink、AnyLogic等,并掌握其基本操作。

5. 课程项目实践:分组进行项目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搭建和运行系统仿真模型。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周:系统仿真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周:仿真模型构建方法;第三周:仿真过程与方法;第四周:系统仿真软件介绍与基本操作;第五周:课程项目实践(一);第六周:课程项目实践(二);第七周:课程总结与评价。

仿真教学系统设计方案

仿真教学系统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仿真教学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直观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套功能完善、操作简便的仿真教学系统,以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

二、系统目标1.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仿真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环境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优化教学资源:将仿真教学系统与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相结合,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优化。

3. 促进教育公平:仿真教学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降低地域、经济等方面的限制,让更多学生受益。

4. 培养创新人才:仿真教学系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系统功能模块1. 系统管理模块:包括用户管理、角色权限管理、课程管理、考试管理等功能,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 教学资源模块:包括课件、试题、案例、实验等教学资源,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 仿真实验模块:提供各类仿真实验,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原理和技能。

4. 互动交流模块: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实时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5. 数据分析模块: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优化教学策略。

四、系统设计原则1. 系统性原则:仿真教学系统应具备完整的体系结构,涵盖教学、实验、管理、评价等各个环节。

2. 实用性原则: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用户需求,确保系统操作简便、易于上手。

3. 可扩展性原则: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方便后续功能模块的添加和升级。

4. 安全性原则:确保系统数据安全,防止非法入侵和恶意攻击。

5. 兼容性原则:系统应支持多种操作系统、浏览器和移动设备,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五、系统实施步骤1. 需求分析: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确定系统功能模块和性能指标。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等。

arena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arena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arena系统仿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arena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掌握仿真模型构建的基本步骤。

2. 学生能描述仿真软件Arena的操作流程,运用Arena软件进行简单的仿真实验。

3. 学生了解仿真技术在项目管理、生产流程等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Arena软件构建简单的仿真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和参数优化。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运用仿真技术验证方案的有效性。

3. 学生能够运用Arena软件进行实验设计,独立完成仿真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系统仿真产生兴趣,认识到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合作能力,养成积极探索、主动学习的习惯。

3. 学生能够通过仿真实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问题分析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Arena系统仿真的基本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年级本科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对新技术有较高的接受度。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仿真技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问题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Arena系统仿真基本概念:仿真模型、仿真引擎、事件调度等。

2. Arena软件操作流程:软件界面介绍、基本操作、模型构建与运行。

3. 常用仿真元素及其应用:实体、资源、队列、处理器、决策点等。

4. 仿真模型构建方法:识别系统元素、建立逻辑关系、设置参数、运行与调试。

5. 实际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系统、生产流程优化、物流配送等。

6. 数据分析与参数优化:输出分析、敏感度分析、优化算法应用。

7. 实验设计与实验报告撰写: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分析结果、撰写报告。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Arena系统仿真基本概念介绍,软件安装与界面熟悉。

4仿真系统设计范文

4仿真系统设计范文

4仿真系统设计范文仿真系统设计是指通过计算机模拟和数学建模的方式,以实现真实系统的行为和性能,从而可以分析和预测系统的运行情况。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仿真系统设计的案例,并详细阐述设计过程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仿真系统的目标和需求。

在本案例中,我们的目标是设计一个用于分析交通拥堵情况的仿真系统。

该系统能够模拟城市交通网络中的车辆运行和道路拥堵状况,并根据仿真结果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接下来,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与系统相关的数据。

首先,我们需要获取真实交通网络的地理信息和道路拓扑结构。

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来获取这些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可以被仿真系统使用的格式。

此外,我们还需要收集交通流量数据、道路容量数据和交通信号灯信息等,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交通监控系统和历史数据进行获取。

在数据准备工作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仿真模型的设计与构建。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仿真建模工具和软件,并进行集成和配置。

在本案例中,我们选择了AnyLogic作为仿真建模工具。

然后,我们需要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建立交通网络的拓扑图,并指定车辆的路径选择算法和行驶规则。

此外,还需要配置道路的行驶速度、交通信号灯的状态和时间等参数。

完成模型构建后,我们可以进行仿真实验并获得结果。

通过设置适当的实验条件,如交通流量的变化、交通信号灯的改变等,可以模拟不同的拥堵情况,并分析其对交通效率的影响。

在仿真过程中,我们需要收集和记录各个节点和车辆的状态和性能指标,如速度、延误时间、路线选择等。

获得仿真结果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和建议。

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如均值、方差、相关系数等,来评估仿真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此外,可以利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如图表、热力图等,将仿真结果直观地展示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

最后,我们需要对仿真系统进行验证和调整。

可以通过与真实系统的对比,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存在误差或不一致,我们可以对模型进行调整和改进,以增加其仿真结果的可信度和实用性。

DCS系统仿真方案的设计

DCS系统仿真方案的设计

DCS系统仿真方案的设计DCS(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大型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系统控制和交通运输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在现代的工业生产中,DCS系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DCS系统仿真是测试和验证DCS系统性能和功能的过程,也是DCS系统设计和开发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主要介绍DCS系统仿真方案的设计,以及其重要性及实现方法。

一、DCS系统仿真的重要性DCS系统仿真是DCS系统设计和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它可以帮助设计师有效地测试系统的正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出现错误或问题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DCS系统仿真的重要性:1、减少研发成本DCS系统仿真可以模拟和测试系统的特性和性能,减少硬件和软件的实际开发成本,同时降低了系统的实施和维护成本。

2、提高产品质量DCS系统仿真可以帮助设计师在产品发行之前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缺陷和问题,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后期的维护和修复成本。

3、提高生产效率DCS系统仿真可以模拟和预测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提供解决方案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4、降低风险DCS系统仿真可以帮助设计师评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减少生产中意外事件的风险。

二、DCS系统仿真方案的设计针对不同的DCS系统设计和功能,其仿真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优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DCS系统仿真方案设计步骤:1、确定仿真目标和需求在开始设计DCS系统仿真方案之前,需要先明确仿真的目标和需求,包括系统性能、执行效率和故障处理等方面。

2、设定仿真的范围和参数在确定仿真目标和需要之后,需要设定仿真的范围和参数。

这包括针对不同操作的参数设置、模拟环境的建立、仿真时间的确定等。

3、建立仿真模型在确定范围和参数之后,需要建立仿真模型,模拟系统的组件和行为。

在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每个组件的特性、性能和相互作用。

matlab控制系统仿真设计

matlab控制系统仿真设计

matlab控制系统仿真设计Matlab控制系统仿真设计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用于实现对系统行为的预测和调节。

在控制系统设计中,仿真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理解和评估系统的性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Matlab的控制系统仿真设计为主题,介绍控制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

一、控制系统仿真基础1.1 什么是控制系统仿真?控制系统仿真是指通过计算机模拟系统的动态行为来评估和验证控制策略的一种方法。

仿真可以帮助工程师在构建实际系统之前,通过计算机模型对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预测和分析。

1.2 为什么要进行控制系统仿真?控制系统仿真可以帮助工程师在实际系统建造之前对系统进行评估和优化。

它可以提供系统的动态响应、稳定性、鲁棒性等信息,帮助工程师优化控制策略和设计参数。

此外,仿真还可以帮助工程师调试和验证控制算法,减少实际系统建造和测试的成本和风险。

1.3 Matlab在控制系统仿真中的作用Matlab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科学计算软件,也是控制系统仿真的重要工具之一。

Matlab提供了丰富的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工具箱,使得控制系统仿真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二、Matlab控制系统仿真设计的步骤2.1 确定系统模型在进行控制系统仿真设计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系统的数学模型。

系统模型可以通过物理原理、实验数据或系统辨识方法得到。

在Matlab中,可以使用符号计算工具箱或数值计算工具箱来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2.2 设计控制器根据系统模型和性能要求,设计合适的控制器。

常用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包括PID控制、根轨迹设计、频率响应设计等。

在Matlab中,可以使用Control System Toolbox来设计控制器,并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

2.3 仿真系统响应利用Matlab的仿真工具,对系统进行动态仿真,观察系统的响应。

仿真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输入信号和初始条件,计算系统的状态和输出变量随时间的变化。

系统仿真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系统仿真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系统仿真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第一章:引言工程设计是将理论原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过程,通过对系统的分析、设计和优化,实现制定的目标。

而在工程设计中,系统仿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系统仿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以及使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和重现真实系统的运行情况,从而评估和改进设计方案。

第二章: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系统仿真是工程设计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在实际建造系统之前,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数学模型:系统仿真需要建立数学模型,以描述系统的结构、特性和行为。

这些数学模型可以是基于物理原理、工程经验或统计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学模型的分析和计算,可以了解系统的性能和行为。

2. 选择仿真工具:系统仿真需要使用专门的仿真工具和软件。

这些仿真工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系统特点,选择合适的仿真方法和模型。

常见的仿真工具包括MATLAB、Simulink、Ansys 等。

3. 运行仿真实验:在确定好数学模型和仿真工具之后,需要运行仿真实验。

通过对仿真实验的运行和结果分析,可以了解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和行为变化,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4. 评估和改进设计方案:在进行系统仿真之后,需要对仿真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设计方案的仿真结果,可以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并进行改进和优化。

第三章:系统仿真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系统仿真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具体介绍系统仿真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1. 机械工程设计:在机械工程领域,系统仿真可以模拟和分析机械系统的运动、受力和变形等情况。

通过对机械系统的仿真分析,可以评估和改进设计方案,提高机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2. 电气工程设计:在电气工程领域,系统仿真可以模拟和分析电路、电机、变压器等电气系统的运行情况。

通过对电气系统的仿真分析,可以优化电路设计,减少能量损耗,提高系统的效率。

3. 化工工程设计:在化工工程领域,系统仿真可以模拟和分析化学反应、传热、质量传输等过程。

flexsim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flexsim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flexsim系统仿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FlexSim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

2. 掌握FlexSim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模型构建、参数设置、仿真运行和结果分析。

3. 学会运用FlexSim系统仿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FlexSim软件构建简单的仿真模型,进行系统性能分析和优化。

2. 能够通过FlexSim系统仿真,分析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3. 能够独立完成FlexSim系统仿真实验,撰写实验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业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FlexSim系统仿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工业工程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课程设计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FlexSim系统仿真基本概念与原理- 仿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FlexSim软件的简介与特点- 仿真模型的基本组成与构建方法2. FlexSim软件基本操作- 软件界面与工具栏介绍- 建模元素的添加、编辑与删除- 参数设置与模型调试3. FlexSim系统仿真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步骤与方法- 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4. 应用案例分析与讨论- 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FlexSim系统仿真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改进措施与效果评估5. FlexSim系统仿真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报告结构要求- 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 结论与建议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与教材章节相对应。

网络系统仿真设计案例分析及评价

网络系统仿真设计案例分析及评价

网络系统仿真设计案例分析及评价1. 概述网络系统仿真是指通过建立虚拟的网络环境,模拟实际网络系统的运行和性能,以评估和优化系统的设计与性能。

本文将以准确、全面的方式描述网络系统仿真设计案例,并进行评价。

2. 网络系统仿真设计案例分析2.1 案例一: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设计这个案例是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仿真设计。

在该案例中,首先确定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节点布置。

然后,利用网络仿真软件进行节点间的通信模拟,以评估网络的覆盖范围、连通性和能源消耗。

设计者还模拟了不同场景下的数据传输速率、延迟和能耗,并进行了性能对比和分析。

2.2 案例二:云计算系统仿真设计这个案例是基于云计算系统的仿真设计。

设计者通过建立虚拟的云计算环境,模拟了云计算平台中的服务器资源分配、任务调度和负载均衡等关键问题。

利用仿真软件,设计者探索了不同资源管理策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评估了云计算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2.3 案例三:网络安全系统仿真设计这个案例是基于网络安全系统的仿真设计。

设计者通过构建虚拟的网络攻防场景,模拟了不同类型的网络攻击和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

仿真软件可以模拟攻击行为、防护策略和响应机制,帮助设计者评估网络安全系统的抵御能力、侦测准确度和响应速度。

3. 仿真设计案例的评价3.1 准确性评价准确性评价是对仿真设计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进行评估。

设计者应根据实际中的测量数据和指标,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如果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的误差较小且趋势一致,则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3.2 全面性评价全面性评价是对仿真设计所考虑的因素和方法是否全面和充分进行评价。

设计者应确保考虑到网络系统的各个方面,如拓扑结构、传输速率、延迟、能耗等。

同时,选择适当的仿真工具和算法,以全面地模拟网络系统的行为。

3.3 可用性评价可用性评价是评估仿真设计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设计者应选择易于使用、功能强大且具备较好用户界面的仿真工具,以提高设计效率。

Simulink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Simulink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Simulink系统仿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Simulink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Simulink的常用模块及其使用方法。

2. 学生能运用Simulink构建数学模型,实现对动态系统的仿真和分析。

3. 学生能掌握Simulink与MATLAB的交互操作,实现数据传递和模型优化。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2. 学生能通过Simulink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验证其有效性。

3. 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与他人合作完成复杂系统的仿真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Simulink系统仿真产生兴趣,提高对工程学科的认识和热爱。

2. 学生在仿真实践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素养。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MATLAB基础,对Simulink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弱。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动手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系统仿真项目,并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Simulink基础操作与建模- 熟悉Simulink环境,掌握基本操作。

- 学习Simulink常用模块,如数学运算、信号处理、控制等模块。

- 结合教材章节,进行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Simulink建模的基本过程。

2. 系统仿真与分析- 学习Simulink仿真参数设置,掌握仿真算法和步长设置。

- 利用Simulink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系统性能。

-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仿真实验,掌握系统性能分析方法。

系统设计与仿真范文

系统设计与仿真范文

系统设计与仿真范文
1、系统介绍
本系统是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可调整温度恒温控制系统,它是一种简单
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

它由一个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温控电路以及和它们相连接的输入和输出组成,其输入可以调节温度的上
下限,输出用于控制加热或制冷系统以达到所需的温度。

该系统通过对温
度传感器读取到的温度数据进行比较,实现恒温控制功能,有效的实现温
度稳定。

2、系统组成
本系统从硬件上主要分为温度传感器、微处理器、温控电路和I/O模
块四大部分。

(1)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将温度转换
为电信号输出,它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调节温度范围。

(2)微处理器:它控制系统的核心,可以接收传感器输出的温度数据,并将温度数据和设定的温度范围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进行控制,
实现温度调节。

(3)温控电路:它可以根据微处理器反馈的控制信号,实现加热或
制冷系统的控制,从而实现温度的调节。

(4)I/O模块:它是一个I/O舱模块,它负责实现传感器数据的读
取和温控电路的控制。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设计课程设计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设计课程设计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Matlab在通信系统仿真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运用Matlab进行通信系统仿真的能力。

1.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

2.掌握Matlab的基本语法和操作。

3.熟悉通信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4.能够运用Matlab进行简单的通信系统仿真。

5.能够分析仿真结果,对通信系统进行性能评估。

6.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并实现通信系统仿真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增强学生对通信技术领域的兴趣和好奇心。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Matlab基本语法与操作、通信系统基本原理、通信系统仿真方法和实践。

1.Matlab基本语法与操作:Matlab简介、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函数、编程技巧等。

2.通信系统基本原理: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信号与系统、信息论基础等。

3.通信系统仿真方法:系统建模、仿真原理、仿真工具等。

4.通信系统仿真实践:模拟通信系统仿真、数字通信系统仿真、信道编码与解码仿真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原理、概念和实例,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和Matlab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通信系统案例,引导学生运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亲手操作Matlab进行通信系统仿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如《Matlab通信系统仿真与应用》等。

2.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辅助学生理解复杂概念和原理。

3.实验设备:计算机、Matlab软件、通信实验箱等,供学生进行实验和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代码:6003159学院(直属系)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年级/专业/班:2010级工业工程学生姓名:曹阳学号:312010*********指导教师:张跃刚贾艳开题时间: 2013 年 6 月 3 日完成时间: 2013 年 6 月15 日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1)2课程设计内容及步骤 (2)2.1建立概念模型 (2)2.1.1系统描述 (2)2.1.2系统参数 (2)2.1.3概念模型 (2)2.2建立仿真模型 (3)2.3仿真结果分析 (32)3课程设计总结与感想 (13)参考文献 (14)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1.1课程设计目的:1. 了解仿真的原理和步骤;2.学习Flexsim软件的基本操作;3.根据示例完成生产系统的仿真建模与分析;4.参考指导书中的某个实例(共有5个实例),2-3个同学为一组完成一个实例(见分组表),5.合作完成对某生产或服务系统的建模仿真及分析,并提出改建措施或建议§1.2课程设计要求:1.了解仿真的原理和仿真步骤;2.掌握Flexsim仿真软件的操作;3.要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4.认真完成上述课程设计内容;5.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注意各方面的安全;6.在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会认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

§2课程设计内容及步骤§2.1建立概念模型§2.1.1系统描述:某工厂加工三种类型产品,这三类产品分别从工厂其他车间到达该车间。

这个车间有三台机床,每台机床可以加工一种特定的产品类型。

一旦产品在相应的机床上完成加工,所有产品都必须送到一个公用的检验台进行质量检测。

质量合格的产品就会被送到下一个车间。

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则必须送回相应的机床进行再加工.我们希望通过仿真实验找到这个车间的瓶颈所在,以回答如下问题:检测台能否及时检测加工好的产品,或者检验台是否会空闲,缓存区的大小重要吗?§2.1.2系统参数产品到达:平均每5秒到达一个产品,到达间隔时间服从指数分布产品加工:平均加工时间10秒,加工时间服从指数分布产品检测:固定时间4秒产品合格率:80%§2.1.3概念模型图1.1(概念模型)§2.2建立仿真模型§2.2.1建立Flexsim模型打开Flexsim软件,如图1.2所示。

图1.2 Flexsim软件界面◎第二步:在模型中生成一个实体从左边的实体库中拖出一个source(发生器),放到模型视窗中。

生成实体后,实体会被赋予一个默认的名称,例如source#,#为Flexsim 软件打开后生成的实体总数。

在后续的编辑过程中,你可以重新命名模型中的实体。

图1.3(生成一个source对象)◎第三步:在模型中生成更多的实体从实体库中拖出一个Queue 实体放在Source 实体的右侧:这里,Queue 实体相当于实际系统中的缓存区。

再从库中拖出 3 个Processor 实体放在Queue 实体的右侧,如图1.4 所示。

这里一个Processor 实体相当于实际系统中的一台加工机床。

图1.4生成其余的实体移动实体——要在模型中移动实体,用鼠标左键点击该实体,并拖动至需要的位置。

还可以通过右键店家并拖动鼠标来旋转此实体。

如图 1.5 所示。

图1.5移动实体的方法变换视角——要改变观察点,可用鼠标左键点击视窗的任意空白区域,然后拖动鼠标。

要旋转模型视角,用右键点击任意空白区并拖动鼠标。

要放大或缩小视图,用鼠标滚轮或同事按住鼠标左右键并拖动鼠标。

如图 1.6 所示。

要还原视图则点击右键,选择“Resetreview”。

图1.6变换视角的方法◎第四步:完成在模型中生成实体再拖出一个Queue、一个Processor 和一个Sink 实体放到模型中,如图 1.7 所示。

图1.7完成实体生成◎第5 步:端口连接这一步是根据流动实体的路径来连接不同固定实体的端口。

要将一个实体的输出端口与另一个实体的输入端口相连接,首先按住键盘上的“A”键,然后单击第一个实体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到下一个实体处再松开。

此时将会看到在你拖动时有一条黄色连线,而鼠标松开后,会出现一条黑色连接线。

首先,将Source 与第一个Queue 连接;将这个Queue 分别与每个Processor 连接。

再将这三个Processor 分别与第二个Queue 连接;将这个Queue 与检验台Processor 连接。

最后将检验台Processor 分别与Sink 和之前的第一个Queue 连接(因为有不合格产品的返回);先连接Sink,再连接Queue。

如图 1.8 所示。

图1.8 模型端口连接接下来需要改变每个实体的参数,使得模型运行与上述系统描述一致。

我们将从Source 开始,沿着流动实体的路径到Sink。

◎第6 步:给发生器制定临时实体的到达速率在这个模型中,我们有 3 种不同类型的产品,每类产品与一个实体类型相对应。

每个流动实体将被随机均匀的赋予1~3 之间的任意整数值作为其类型值。

这由Source 的Exit 触发器来完成。

双击Source 打开它的参数视窗,如图 1.9 所示。

根据系统描述,这里,平均每 5 秒到达一个新产品,到达间隔时间随指数分布。

在Source 间隔时间类型下选择指数分布“Exponential distribution”,单击到达时间间隔项目按钮,此时将打开一个新视窗,对该项目下的选项进行了解释,并允许你编辑该选项的参数。

所有以棕色显示的内容都可以编辑。

使用这个模板可以修改某个分布,甚至可以插入一个表达式。

对于这个模型,将尺度参数从10 改为5。

对于指数分布,尺度参数就是均值。

按确定按钮返回参数视图。

图1.9 Source 实体参数设置◎第7 步:流动实体的类型和颜色接下来需要在流动实体进入系统时指定一个类型值。

此类型值在1~3 之间均有分布,也就是说,当前进入系统的这个产品是类型1、类型 2 或类型 3 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最好的方法是在Source 的Exit 触发器中改变实体类型和颜色。

选择Source 的触发器标签。

单击OnExit 触发器的下拉菜单,如图 1.10 所示,选择“SetItemtype and Color”选项。

图1.10 OnExit 触发器下拉菜单再单击模板按钮,可看到如下信息,如图 1.11 所示。

图1.11 选项解释、修改参数窗口duniform 离散均匀分布于均匀分布相似,只是其返回值不是所给参数之间的任意实数,而是一个整数。

到这里我们就完成了对Source 的参数编辑,单击确定按钮就即以接收参数修改并关闭该视窗。

◎第8 步:设置暂存器容量对Queue 的设置,需要设定两项内容。

首先要设定其容量;其次,该暂存区应该将流动实体中多有类型1 产品送至机器1,类型 2 送至机器2,类型 3 送至机器3。

双击第一个Queue,就会出现其参数窗口,如图 1.12 所示。

将最大容量改为10000,使得这个Queue 容量没有限制。

单击“Apply”按钮。

图1.12 Queue 容量设置◎第9 步:Queue 的路径分配选择Flow 标签来设置该暂存区的流动实体路径。

我们已经将每个流动实体的类型定义为1、2、3,现在尅用其类型值来确定该实体通过的端口号。

机器 1 应被连接至端口1,机器 2 应被连接至端口2,机器3 应被连接至端口3。

单击Output 部分的Send To Port 下拉菜单,如图1.13 所示,选中“By Itemtype (direct)”选项。

图1.13 Send To Port 下拉菜单◎第10 步:定义机床加工时间系统描述中规定机床加工时间服从指数分布,平均加工时间10 秒。

因此双击第一个Processor,出现其参数视窗,如图 1.14 所示。

在“Process Time”下拉菜单中,选择“Exponential Distribution”选项,再单击模板,尺度参数值为10 秒,不改变该默认值。

依次定义另外两个机器加工时间。

图1.14 Processor 加工时间定义◎第11 步:设置第二个暂存区假设第二个暂存区和第一个暂存区一样,具有无限容量,在“最大容量”栏输入10000。

◎第12 步:设置检验台测试时间双击该检验台打开其参数视窗。

在“Process Time”标签中选择固定时间,并将时间常数改为4。

如图1.15 所示。

图1.15 检测台时间设置◎第13 步:设置检验台的路径分配现在需要设置该检验台将不合格产品送回到模型前段,将合格产品送到Sink。

在建立该实体的连接时,应该首先连接Sink,然后再连接第一个暂存区。

这个顺序使得检测台的第一个输出端口连接到Sink,第二个输出端口连接到暂存区。

现在,我们将按照某个百分比来设置输出端口。

点击该检验台的Flow 标签,单击Output 部分的SendToPort 下拉菜单,如图1.16 所示,选择“By Percentage (inputs)”选项。

单击模板,这将打开一个解释所选路径策略的窗口。

为端口 1 输入80%,为端口 2 输入20%,也就是说,将80%的产品或者说制造合格的产品,从输出端口 1 输送到Sink;而将剩余20%的产品或者说不合格产品,从端口2送回第一个暂存区。

图1.16 输出端口策略设置如果我们想直接从视觉上区分合格产品和返工产品。

点击检验台参数视窗中的ProcessTrigger 标签,选择OnExit 触发器下拉菜单中的“Set Color”,如图1.17 所示。

图1.17 OnExit 触发器下拉菜单单击模板并输入colorblack 作为流动实体的颜色,如图 1.18 所示。

单击确定关闭此窗口。

图1.18 设置颜色选项参数修改窗口§2.22运行模型:◎第14 步:编译模型◎第15 步:重置模型◎第16 步:控制动画速度◎第17 步:运行仿真◎第17 步:运行仿真现在模型开始运行如图1.19 所示,流动实体将从第一个暂存区开始移动,进入3 个处理器中的一个,然后进入第二个暂存区,再进入检验台,最后进入Sink,也有一些重新进入第一个暂存区。

返回的实体将变成黑色。

图1.19 运行中的模型§2.3仿真结果分析在描述系统这能够我们提到希望能找出系统的瓶颈。

有几种途径可以做到这点。

第一种方法是,你可以从视觉上观察每个暂存区的容量。

如果有一个暂存区始终堆积者大量的产品。

这就表明从该暂存区取货的一台或几台加工机床形成了系统的瓶颈。

模型运行时,可以注意到第二个暂存区经常堆积很多待加工的产品,而第二个暂存区的容量通常较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