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的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
复合材料的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
复合材料的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复合材料是由至少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以获得所需性能的材料。
其中一种常见的制备方法是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
预浸料是一种由纤维增强材料(如碳纤维或玻璃纤维)与树脂基体组成的片材。
这种预浸料一般由两种方式制备:第一种是利用干法制备,将预浸料按照一定比例将纤维和树脂混合,再通过特殊的处理方法使树脂固化,最终形成片材。
第二种是湿法制备,先将纤维浸渍在树脂中,使其充分浸润树脂,然后通过固化过程形成片材。
在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中,首先将预浸料剪成需要的尺寸,然后将其放置在模具中。
模具的形状和尺寸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来设计。
接下来,将模具加热至一定温度,以使预浸料中的树脂熔化,同时将模具加压,以使纤维更加紧密地排列。
加热和加压时间通常根据预浸料和模具的性质来确定。
在模压过程中,树脂的熔化使纤维之间相互粘结,使得基础材料更加牢固。
同时,模具的加热和加压作用可以使纤维的排列更加均匀,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此外,在模压过程中,也可以在复合材料中添加填充剂或添加剂,以改善材料的性能。
模压完成后,将模具冷却至一定温度,然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型的复合材料。
这些成型的复合材料可以进一步进行后续的加工,如修整、打磨等。
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的优点是制备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这种工艺可以用于制备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复合材料制品,如航空航天、汽车、运动器材等领域。
总结起来,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是一种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通过将预浸料放置在模具中,加热和加压以使纤维更加紧密地排列,最终形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复合材料制品。
这种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各种领域的复合材料制备。
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与优化策略
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与优化策略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复合材料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航空航天到汽车制造,从体育用品到医疗设备,复合材料的身影无处不在。
然而,要获得性能卓越、质量可靠的复合材料制品,其制造工艺的选择和优化至关重要。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材料。
常见的复合材料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等。
这些复合材料通常具有比单一材料更出色的强度、刚度、耐腐蚀性等性能。
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手糊成型工艺是一种较为传统且简单的制造方法。
工人将增强材料(如玻璃纤维布)铺放在模具表面,然后用刷子或喷枪将树脂涂抹在增强材料上,使其浸润并固化成型。
这种方法成本较低,适用于小批量、形状复杂的制品生产,但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一致性较差。
喷射成型工艺则是将树脂和短切纤维同时喷射到模具上,然后固化成型。
它比手糊成型的效率高一些,但纤维长度较短,材料性能相对较弱。
模压成型工艺是先将预浸料(树脂预先浸渍在增强材料中)放入加热的模具中,然后施加压力使其固化成型。
这种工艺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但模具成本较高。
缠绕成型工艺主要用于制造圆柱形或球形的制品。
将连续的纤维束或带在控制张力的情况下缠绕在芯模上,同时涂覆树脂并固化。
这种工艺能够充分发挥纤维的强度,制品的强度和刚度较高。
拉挤成型工艺是将连续的纤维通过树脂槽浸渍树脂后,通过加热的模具拉挤成型。
该工艺生产效率高,产品性能稳定,适用于生产各种截面形状的型材。
在实际生产中,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产品的形状和尺寸、性能要求、生产批量、成本等。
例如,对于形状复杂、数量较少的产品,手糊成型可能是较为合适的选择;而对于大批量、性能要求高的产品,模压成型或拉挤成型则更为适合。
然而,仅仅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还不够,还需要对制造工艺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与应用技术
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与应用技术【摘要】随着复合材料生产水平和成型效率的提高,在各行各业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分析SMC、WCM、PCM三种模压成型工艺的工艺特点和关键技术,对三种高效率成型工艺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对比。
总结而言,通过结构统型扩大单件产量需求,采用高效率模压成型工艺实现自动化生产,将进一步降低复合材料部件的制造成本。
【关键词】复合材料;高效率;低成本;模压成型1.引言以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为代表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备高比强度、高比模量、高耐候的优异特性,是目前最理想、应用最广泛的轻量化材料之一。
随着国内复合材料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成型效率的提升,复合材料越来越广泛地被各行各业接受。
在很多应用场景下,复合材料结构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成本或低于金属结构。
面对汽车、风电、轨道交通等大批量应用场景,生产效率对成本的影响尤为关键。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为重要环节,高效低成本成型工艺的应用将直接降低部件的生产制造成本。
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是典型的高效成型工艺之一,具备以下优势:1.生产效率高,便于实现专业化和自动化生产;2.产品尺寸精度高,可重复性好;3.制品的内应力很低,且翘曲变形也很小,机械性能较稳定;4.表面光洁度高,无需二次加工;5.可在一给定的模板上放置模腔数量较多的模具,生产率高;6.原材料的损失小,不会造成过多的损失(通常为制品质量的2%-5%);7.能一次成型结构复杂的制品;8.模腔的磨损很小,模具的维护费用较低。
同时模压成型也存在一定的不足:1.不适用于存在凹陷、侧面倾斜等的复杂制品;2.在制作过程中,完全充模存在一定的难度;3.模具制造较为复杂,投资较大;4.产品尺寸受压机限制,一般只适合制造中小型复合材料制品。
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类型很多,本文主要对三种高效率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技术及其应用场景进行分析。
1.复合材料高效率模压成型工艺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在各种成型方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优势在于成型异形制品的高效率、高可重复性制造。
smc模压成型工艺流程
SMC模压成型工艺流程SMC模压成型是一种常见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天、建筑等领域。
SMC(Sheet Molding Compound)是一种预浸有树脂的增强复合材料,主要由玻璃纤维、石墨、填料和热固性树脂等组成。
在SMC模压成型过程中,首先将预制好的SMC 预浸料加热软化,然后通过模具形成所需的零部件形状,最终在加热和压力的作用下固化成型,达到产品设计要求。
以下是SMC模压成型的工艺流程。
SMC模压成型工艺流程1. 准备工作在SMC模压成型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模具、预浸SMC料、加热设备以及压力设备等。
确保所有设备运行正常,符合操作规范。
2. 加热预浸料将预制的SMC料放入加热设备中,经过加热软化,使树脂充分熔化,增强纤维得到活化,便于后续成型。
3. 模具装配将加热后的SMC料放入模具中。
模具需要根据所需产品的设计图纸来选择,并确保模具表面干净平整,涂抹模具脱模剂以防粘连。
4. 模压成型开始进行模压成型工艺,将已经装配好的SMC料模具置于压力设备中,通过加压使SMC料充分填充模具腔体,并且确保均匀分布。
5. 施加压力在模具内加入适当的压力,使SMC料在热固化过程中得到充分压实,以确保产品密度和强度。
6. 加热固化通过加热设备对模具中的SMC料施加恒定的温度,使树脂充分固化,增强纤维和填料得到固定,从而形成产品的稳定结构。
7. 冷却脱模待SMC料在模具中充分固化后,关闭加热设备,待产品冷却至室温。
然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型产品,进行后续的修整和表面处理。
8. 检验和包装对成型的产品进行外观检验、尺寸检测以及性能测试,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最后对产品进行包装,以防止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到损坏。
以上就是SMC模压成型的工艺流程,通过严谨的操作和控制,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复合材料制品,满足各行业对材料性能和外观要求的不断提升。
预浸料模压工艺
预浸料模压工艺预浸料模压工艺是一种先将预浸料与基材进行预处理,然后再进行模压成型的工艺。
预浸料是指将树脂浸渍到玻璃纤维布或碳纤维布等增强材料中,形成预浸料片材。
预浸料模压工艺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体育器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预处理预浸料片材需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然后,将预浸料片材与基材进行搭配,选取合适的排列方式,以提高材料的性能。
此外,还需要对预浸料进行预切割和定型处理,以适应后续的模压过程。
二、模具设计与制造在预浸料模压工艺中,模具是至关重要的工具。
模具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形状、尺寸以及模具的材质和加工工艺等因素。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金属和石膏等,而制造模具的工艺则包括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和磨削加工等。
三、模压过程在模压过程中,预浸料片材被放置在模具的一侧,然后将另一侧的模具闭合。
随后,施加高压力使预浸料与基材充分接触,以保证其结合牢固。
同时,通过加热使预浸料中的树脂固化,从而形成最终的产品。
四、质量控制在预浸料模压工艺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控制模具的温度、压力和固化时间等参数,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同时,还需要对成品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性能测试等,以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五、优点与应用预浸料模压工艺具有以下优点:1. 生产效率高:预浸料片材可以提前进行干燥和切割,减少了生产周期。
2. 产品质量稳定:预浸料片材经过预处理后,树脂的含量和分布均匀,产品性能稳定。
3. 适用范围广:预浸料模压工艺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尺寸的产品制造,如飞机零部件、汽车外壳和体育器材等。
预浸料模压工艺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飞机的机身、机翼和尾翼等部件常采用预浸料模压工艺进行制造,以提高产品的强度和耐久性。
此外,在汽车制造中,预浸料模压工艺也被用于制造车身和内饰部件,以提高产品的轻量化和安全性能。
在电子领域,预浸料模压工艺可以用于制造电路板和电子封装材料,以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稳定性。
预浸料模压工艺流程
预浸料模压工艺流程预浸料模压工艺是一种常见的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
该工艺通过将纤维和树脂预先浸渍,然后在模具内进行热压,最终形成具有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制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预浸料模压工艺的流程。
材料准备在进行预浸料模压工艺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纤维材料和树脂。
常用的纤维材料包括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而树脂则通常选用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具有优异性能的树脂。
在准备材料时,需要注意保持干燥,确保材料的质量。
预浸料制备接下来是预浸料的制备过程。
首先,将纤维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切割和排列,然后将它们置入树脂中进行浸渍。
浸渍的过程需要根据纤维种类和树脂性质来确定浸渍时间和压力,确保纤维充分浸透树脂。
完成浸渍后,需要对预浸料进行固化处理,使树脂充分固化,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形状的复合材料半成品。
模具设计在进行模压之前,需要设计好模具结构。
模具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效果,包括表面质量、尺寸精度等。
通常模具会根据产品的形状和结构来设计,确保在模压过程中纤维的排列和树脂的分布均匀,避免产生气泡、破损等缺陷。
模压工艺模压是整个预浸料工艺的核心环节。
在进行模压时,首先将预浸料放置在模具中,然后施加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进行成型。
温度和压力的控制需要根据具体的预浸料和产品要求来确定,在保证树脂充分流动和纤维不受损伤的情况下完成成型。
完成模压后,需要适当的冷却时间,使复合材料制品充分固化和冷却。
后处理工艺最后,进行后处理工艺以提高复合材料制品的性能。
后处理工艺通常包括修边、表面处理、热处理等环节,以确保产品的外观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在进行后处理工艺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对产品造成二次损伤。
综上所述,预浸料模压工艺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制备工艺,需要严谨的操作和科学的控制。
只有通过严格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才能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制品,满足各个领域的需求。
预浸料成型工艺(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预浸料成型工艺在复合材料产业中的应用预浸料简介预浸料是树脂基体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浸渍连续纤维或者纤维织物,制备成树脂基体与增强体的一种组合物,是制造复合材料的中间材料。
预浸料按物理状态,化学性能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按物理状态分类,预浸料分成单向预浸料、单向织物预浸料、织物预浸料;按树脂基体不同,预浸料分成热固性树脂预浸料和热塑性树脂预浸料;按增强材料不同,分成碳纤维(织物)预浸料、玻璃纤维(织物)预浸料、芳纶(织物)预浸料;根据纤维长度不同,分成短纤维预浸料、预浸料和连续纤维预浸料;按固化温度不同,分成中温固化(120℃)预浸料、高温固化(180℃)预浸料以及固化温度超过200℃的预浸料等。
我司事业部在预浸料方面应用也很广泛,根据不同的产品以及性能应用不同种类的材料,常用的预浸料有单向碳纤预浸料,玻纤织物预浸料,碳纤织物预浸料,酚醛玻纤织物预浸料等等。
预浸料制备预浸料的制备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
干法有粉末法和热溶法之分。
粉末预浸料是指树脂粉末附着于纤维,经过部分融化,形成树脂不连续,纤维未被树脂充分浸透的一种复合物。
热溶法预浸料将树脂体系加热熔融成为流动状态,用其浸渍纤维或织物而制备的预浸料。
图1 干法制备预浸料示意图湿法预浸料是通过树脂溶液浸渍纤维束或者织物制备的预浸料。
比较由干法预浸料和湿法预浸料制成的复合材料,一般前者外观更好,材料内树脂含量的控制精度更高。
就目前航空用先进复合材料而言,常表现出热溶法复合材料的湿热稳定性优于溶液法复合材料:同在沸水中煮48h,前者的力学性能(如弯曲模量与强度、层间剪切强度等)保持率,特别是高温力学性能的保持率,明显高于后者。
图2 湿法制备预浸料示意图预浸料的成型工艺预浸料可用不同的成型方法,根据不同应用选择较为合适的成型方案。
目前我们先进复合材料事业部使用预浸料成型工艺主要有真空袋压工艺、热压罐工艺、缠绕成型工艺、模压工艺。
其中真空袋工艺主要应用在车辆,船舶,高铁等内饰件,热压罐工艺主要应用在航天、军工等高质量复合材料,模压工艺主要应用在平板,管件等高质量,高精度的军工产品。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模压成型工艺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模压成型工艺模压成型工艺是复合材料生产中最古老而又富有无限活力的一种成型方法。
它是将一定量的预混料或预浸料加入金属对模内,经加热、加压固化成型的方法。
模压成型工艺的主要优点:①生产效率高,便于实现专业化和自动化生产;②产品尺寸精度高,重复性好;③表面光洁,无需二次修饰;④能一次成型结构复杂的制品;⑤因为批量生产,价格相对低廉。
模压成型的不足之处在于模具制造复杂,投资较大,加上受压机限制,最适合于批量生产中小型复合材料制品。
随着金属加工技术、压机制造水平及合成树脂工艺性能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压机吨位和台面尺寸不断增大,模压料的成型温度和压力也相对降低,使得模压成型制品的尺寸逐步向大型化发展,目前已能生产大型汽车部件、浴盆、整体卫生间组件等。
模压成型工艺按增强材料物态和模压料品种可分为如下几种:①纤维料模压法是将经预混或预浸的纤维状模压料,投入到金属模具内,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成型复合材料制品的方法。
该方法简便易行,用途广泛。
根据具体操作上的不同,有预混料模压和预浸料模压法。
②碎布料模压法将浸过树脂胶液的玻璃纤维布或其它织物,如麻布、有机纤维布、石棉布或棉布等的边角料切成碎块,然后在金属模具中加温加压成型复合材料制品。
③织物模压法将预先织成所需形状的两维或三维织物浸渍树脂胶液,然后放入金属模具中加热加压成型为复合材料制品。
④层压模压法将预浸过树脂胶液的玻璃纤维布或其它织物,裁剪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在金属模具中经加温或加压成型复合材料制品。
⑤缠绕模压法将预浸过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或布(带),通过专用缠绕机提供一定的张力和温度,缠在芯模上,再放入模具中进行加温加压成型复合材料制品。
⑥片状塑料(SMC)模压法将SMC片材按制品尺寸、形状、厚度等要求裁剪下料,然后将多层片材叠合后放入金属模具中加热加压成型制品。
⑦预成型坯料模压法先将短切纤维制成品形状和尺寸相似的预成型坯料,将其放入金属模具中,然后向模具中注入配制好的粘结剂(树脂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成型。
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
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RTM)是一种常用于复合材料制造的生产工艺,通常应用于制造高性能的复合材料零部件。
这种工艺结合了预浸料技术和模压工艺,能够实现复杂形状的零部件制造,同时确保材料的均匀性和强度。
在RTM工艺中,首先需要准备预浸料。
预浸料是指预先浸渍了树脂的纤维增强材料,通常使用碳纤维、玻璃纤维等作为增强材料,再将其浸渍在树脂中。
这种预浸料在搅拌和真空处理之后,可用于模压成型。
预浸料的质量和性能对成品的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制备过程需严格控制,以确保材料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在实际生产中,RTM工艺通常分为几个步骤。
首先,将预浸料放置在放置在模具中,并施加压力以确保材料填充模具。
随后,将模具置入加热压力机中,树脂在高温和高压的环境下固化。
在固化过程中,树脂会流动并填充整个模具空间,确保最终成品的均匀性。
RTM工艺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由于预浸料预先浸渍了树脂,因此可以精确控制树脂含量,从而确保成品的性能。
其次,RTM工艺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能够快速且有效地制造复合材料零部件。
此外,由于模具可以被重复使用,因此RTM工艺也具有较低的模具成本。
但与此同时,RTM工艺也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由于需要加热和加压,工艺周期较长,生产效率不如其他成型工艺。
此外,对于复杂形状的零部件,可能需要设计复杂的模具,增加了制造成本和复杂性。
因此,在选择制造工艺时,需要综合考虑产品要求、成本和生产效率等因素。
总的来说,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制造领域的高性能成型工艺,能够实现复杂形状零部件的制造,同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随着材料和工艺的不断进步,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复合材料制造带来更多可能性。
1。
复合材料模压成型的工艺特性和影响因素分析_沃西源-相关
量、制品形状、厚度、工装模具结构、模压温 度、压力等因素有关。模压时间的长短对制品性 能影响甚大,模压时间太短,固化不完全,制品 物理和力学性能低,表面粗糙度差、制品易出现 变形。模压时间增加可降低制品收缩率和变形, 但应注意模压时间过长,树脂交联过度,制品内 应力会增加,因此选择适当的模压时间。 4.4 挥发物
模压成型过程中预浸料的流动、充模、固化 反应速度都与温度有着密切关系,而且温度在模压 成型过程中又起着主要作用,它影响着树脂基体交 联程度,因而也影响复合材料制品最终性能。
复合材料在温度作用下,粘度和流动性发生 了较大的变化。温度使聚合物松弛(粘度降低、 流动增加)和交联反应(粘度增加、流动性降 低)。温度升高使预浸料逐渐熔融,粘度则由大 至小,其交联反应开始,随着工装模具温度逐渐 传至预浸料,预浸料的温度不断地升高,交联反 应速度会增大。实践表明,升高模温可以加速固 化速度,缩短固化时间,但过高温度会使预浸料 由于固化速度太快使其流动性迅速降低而引起充 模不满,特别是大型薄壁、形状复杂的复合材料 制品,温度过高时制品外层固化比内层固化快的 多,致使内层挥发物难以排除,从而使制品物理 和力学性能降低,还会使制品产生缺陷和变形。 当固化温度过低时,固化温度慢,会出现固化度 低等现象。 4.2 模压压力
压力可以加速预浸料在模腔内流动,增加密 度,克服树脂基体缩聚反应时放出的低分子物产 生的压力,避免出现肿胀、脱层等现象,同时模 压压力也可使工装模具闭合,制品具有固定尺寸 和防止冷却时发生变形等作用。
模压压力可用理论公式计算。模压压力的 大小取决于预浸料的种类、制品形状及预浸料状 态。如果预浸料的流动性愈小,固化速度愈快, 压缩率愈大,所需的压力也愈大;反之所需的压 力也就愈小。在模压制品成型过程中,温度和压 力是相互关联的。提高模具温度,可增加预浸料 流动性,如在模压开始到流动性最大这段时间降 低成型压力也可达到预期目的。 4.3 模压时间
复合材料的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设计
复合材料的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设计一、引言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通常是纤维增强材料和基础材料)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材料。
预浸料是其中一种重要形式,其在制造过程中充分浸渍纤维增强材料,并由预先定量的树脂浸液制成。
预浸料模压成型是一种常用的制备复合材料制品的工艺方法,本文将对该工艺的设计进行探讨。
二、工艺流程1.准备工作:准备好纤维增强材料、预浸料浸液、模具等所需材料和设备。
2.纤维浸润:将纤维增强材料放入预浸液中,确保纤维完全浸润且浸膏均匀。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进行多次纤维浸润以增加预浸料的质量。
3.预压:将浸润好的纤维堆积在模具中,并在适当的压力下进行预压,以除去多余的预浸胶,形成初步的形状。
4.加热固化:将预压好的纤维在模具中进行加热固化,根据预浸料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温度和时间。
5.压制成型:在加热固化完成后,将模具放入压模机中进行模压成型,给予适当的压力和温度,使得预浸料完全固化。
6.修整和后处理:将成型的复合材料制品修整成所需形状,并进行必要的后处理,如表面抛光、涂漆等。
三、关键工艺参数1.预浸料浸液配方:根据不同的材料要求,确定合适的树脂类型和固化剂配比,以及一定的填料和助剂。
2.纤维浸润时间:根据纤维增强材料的吸液性和树脂浸润性能,确定合理的纤维浸润时间,以保证纤维完全浸润。
3.预压压力和时间:根据预浸料的性质和所需成型形状,确定合适的预压压力和时间,以确保预浸料形成初步的形状。
4.加热固化温度和时间:根据预浸料的要求和所选用的树脂体系,确定适当的加热固化温度和时间,以使预浸料完全固化。
5.模压温度和压力:根据树脂体系的固化特性和制品的形状要求,确定合适的模压温度和压力,以将纤维和树脂充分结合。
四、质量控制1.纤维浓度控制:通过纤维的质量取样和称重,测算纤维的重量比例,以控制纤维增强材料的质量。
2.树脂浓度控制:通过树脂浸润后的纤维重量和浸膏后的纤维重量对比,计算树脂浓度,以确保浸润均匀。
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流程
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是一种生产复合材料制品的重要方法。
下面是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的详细流程:1. 材料准备- 预浸料制备:将树脂和纤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备成预浸料。
SMC模压成型工艺流程
SMC模压成型工艺流程SMC模压成型工艺是一种常用于复合材料制造的工艺方法,其原理是将预先混合好的Sheet Molding Compound(SMC)料在模具中进行加热压缩,使其固化成型成为最终产品。
SMC模压成型工艺具有成型速度快、制品质量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汽车、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SMC模压成型工艺中,首先需要准备好SMC料,SMC料是由树脂、增强纤维、填料等原料混合制得的预浸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可成型性。
接着,将准备好的SMC 料铺放在模具的一侧,然后关闭模具,通过加热和压缩的方式对SMC料进行固化成型。
在这个过程中,加热可以使树脂固化,压缩则能够使SMC料充分填充模具的每个角落,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SMC模压成型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准备工作:在进行SMC模压成型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包括树脂、增强纤维、填料等。
同时,需要清洁和涂抹模具,确保模具表面光滑干净,以便产品成型时表面光洁平整。
2.SMC料铺放:将预先混合好的SMC料铺放在模具的一侧,要求均匀、密实。
在铺放SMC料时,需要根据产品的结构和要求进行合理的叠放和布置,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强度和外形要求。
3.模具封闭:将装有SMC料的模具封闭好,确保模具的密封性以及加热和压缩系统的正常工作。
模具封闭后,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4.加热压缩:启动加热系统和压缩系统,对SMC料进行加热和加压处理。
加热系统会使SMC料中的树脂在一定温度下固化,压缩系统则会通过一定的压力使SMC料充分填充模具,并使其成型固化。
5.冷却固化:经过一定时间的加热和压缩后,关闭加热系统和压缩系统,让模具中的产品自然冷却,直至完成固化。
在这个过程中,冷却速度和固化时间的控制非常重要,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6.脱模和修整:等产品完全固化后,打开模具,将成型好的产品从模具中取出,进行必要的修整和处理。
包括修边、打磨、去毛刺等工序,以确保产品表面光滑平整,符合设计要求。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方法及优缺点分析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方法及优缺点分析摘要:先进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性能可设计、材料与构件一体等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装备领域。
复合材料的最终性能与使用效能,取决于原材料和成型制备技术。
为满足高纤维体积分数、高性能均匀性和高稳定性的“三高”要求,热压罐成型工艺已成为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制备的首选技术。
但是,热压罐成型工艺也存在诸如生产效率低、成本较大、环境污染等缺点。
因此,对热压罐成型工艺的研究,应着重放在优化固化工艺路线,使其向着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效率最大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方法在复合材料制件制造过程中由于环境、原材料缺陷、工艺规范和结构设计不合理等因素会产生各种缺陷,制造缺陷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复合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甚至还会导致复合材料制件的报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因此,制造缺陷的控制技术是目前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热压罐成型工艺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主承力和次承力结构件成型的首选工艺之一。
影响复合材料构件热压罐固化成型质量的主要因素有由热压罐和工装系统构成的成型制造外部温度场、压力场及其作用时间,由构件复杂结构及材料相变特性构成分析了复合材料热压罐固化成形工艺。
一、复合材料成型工艺1、拉挤成型工艺。
复合材料拉挤成型工艺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了六十年代中期,在实际生产中逐渐运用了拉挤成型工艺。
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拉挤技术又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树脂胶液连续纤维束在湿润化状态下,通过牵引结构拉力,在成型模中成型,最后在固化设备中进行固化,常用的固化设备有固化模和固化炉。
拉挤成型工艺的制品质量十分稳定,制造成本也很低;生产效率也很高能够进行批量化的生产。
2、模压成型工艺。
模压成型工艺是一种较为老旧的工艺,但是又充满不断创新的可能,具有良好的未来发展潜力。
该种成型工艺主要是在金属模内加入预混料,再对金属模进行加热,同时对金属模进行加压,从而使金属模内的混合料成型。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工艺
3.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工艺(重要)(1)预浸料的制备工艺1.热固性预浸料的制备1)溶液浸渍法。
将树脂基体个组分按规定的比例溶解于低沸点的溶剂中,使之成为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将纤维束或织物以规定的速度通过基体溶液,使其浸渍上定量的基体溶液,并通过加热除去溶剂,使树脂得到合适的黏性。
2)热熔法。
分为直接熔融法和胶膜压延法。
2.热塑性预浸料制备。
可分为预浸渍技术与后浸渍技术两类。
(2)手糊成型工艺。
先在磨具上涂刷一层脱膜剂,后加入含固化剂树脂混合物,再在其上铺贴一层按要求剪裁好的纤维织物,用刷子、压辊或刮刀压挤织物,使其均匀浸胶并排除气泡,再涂刷树脂混合物和铺贴第二层纤维织物,反复上述过程直至达到所需厚度为止。
然后再固化、脱膜、修边,得到复合材料制品。
(3)模压成型工艺。
是将一定量的预混料或预浸料加入金属对模内,经加热、加压固化成型的方法。
是广泛使用的对热固性树脂和热塑性树脂都适用的纤维复合材料成型方法。
(4)喷射成型工艺。
将分别混有促进剂和引发剂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从喷枪两侧测(或在喷枪内混合)喷出,同时将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用切割机切断并由喷枪中心喷出,与树脂一起均匀沉积到模具上。
持沉积到一定厚度,用手辊滚压,使纤维浸透树脂、压实并除去气泡,最后固化成制品。
(5)连续缠绕工艺。
一种将浸渍了树脂的纱或丝束缠绕在回转芯模上。
常压下在室温或较高温度下固化成型的一种复合材料制造工艺。
是一种生产各种尺寸回转体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6)注射成型。
将颗粒状树脂、短纤维送入注射腔内,加热熔化、混合均匀,并以一定的挤出压力,注射到温度较低的密闭模具中,经过冷却定型后,开模便得到复合材料制品。
6.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成型工艺)(1)等静压成型。
一般等静压指的是湿袋式等静压(也叫湿法等静压),就是将粉料装入橡胶或塑料等可变形的容器中,密封后放入液压油或水等流体介质中,加压获得所需的坯体。
(2)热压铸成型。
热压铸成型是将粉料和蜡(或其他有机高分子黏结剂)混合后,加热使蜡(或其他有机高分子黏结剂)熔化,使混合料具有一定流动性,然后将混合料加压注入模具,冷却后即可得到致密的较硬实的坯体。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与技术创新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与技术创新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复合材料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航空航天的高精尖设备到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复合材料的身影无处不在。
而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离不开其多样且不断创新的成型工艺。
复合材料,简单来说,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型材料。
其性能通常优于组成它的单一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刚度、耐腐蚀、耐高温等诸多优点。
而要将这些原材料转变为具有实用价值的复合材料制品,成型工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包括手糊成型、喷射成型、模压成型、缠绕成型、拉挤成型等。
手糊成型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工艺,操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生产效率不高,且制品的质量和性能一致性较差。
操作人员将增强材料铺放在模具表面,然后用刷子或喷枪将树脂涂覆在增强材料上,使其浸润,经过固化后得到复合材料制品。
这种工艺常用于制作形状复杂、尺寸较大的制品,如船体、储罐等。
喷射成型则是在手糊成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将树脂和短切纤维同时喷射到模具表面,然后固化成型。
与手糊成型相比,喷射成型的生产效率有所提高,制品的性能也更为均匀。
模压成型是一种高效、高精度的成型工艺。
将预浸料或模塑料放入预热的模具中,然后在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下,使其固化成型。
模压成型制品的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适用于生产大批量的中小型制品,如汽车零部件、电器外壳等。
缠绕成型主要用于制造圆柱形或球形的制品,如管道、储罐等。
将连续的纤维或带材经过浸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缠绕在芯模上,然后经过固化得到制品。
这种工艺能够充分发挥纤维的强度,制品的强度和刚度较高。
拉挤成型则是将连续纤维通过浸胶装置浸渍树脂后,在牵引力的作用下通过成型模具,经过固化得到连续的型材。
拉挤成型制品的性能稳定,生产效率高,适用于生产各种截面形状的型材,如工字梁、槽钢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也在不断创新。
汽车复合材料的主要加工工艺和技术
汽车复合材料的主要加工工艺和技术——模压成型汽车复合材料是一种可设计的材料,能够方便地实现整体综合优化设计。
其中汽车复合材料制造工艺的可设计性带给了汽车复合材料制造行业无穷的想像力和创新机会。
目前,我们己知的汽车复合材料制造工艺技术就多达几十种,并且还处于不断的创新发展之中。
模压成型工艺(Compression Molding)是复合材料生产中最古老而又富有无限活力的一种成型方法。
它是将一定量的预混料或预浸料加入金属对模内,经加热、加压固化而成型的一种方法。
模压料的品种有很多,可以是预浸物料、预混物料,也可以是坯料。
当前常用的模压料品种有:热固性复合材料,包括SMC、BMC和TMC等;热塑性复合材料,包括GMT、D-LFT和G-LFT等。
模压成型工艺示意图在提到模压成型工艺技术时,我们特别要提到汽车复合材料工业广泛应用的热固性复合材料SMC和热塑性复合材料GMT模压成型工艺。
SMC(Sheet Moulding Compounds)又名片状模塑料,是一种带流动性能的预浸材料,其物理形态是一种类似“橡皮”的夹芯材料,“芯材”由经树脂糊充分浸渍的短切玻璃纤维(或毡)组成,上下两面为聚乙烯薄膜所覆盖,以防止空气、灰尘、水汽及杂质等对材料的污染以及聚酯树脂交联剂苯乙烯的挥发损失。
树脂糊里含有聚酯树脂、引发剂、化学增稠剂、低收缩率添加剂、填料、脱模剂和颜料等组分。
SMC主要采用金属对模的模压成型工艺,其压制工艺过程相对比较简单,主要包括片状模塑料的制备和成模两部分。
由于SMC的组成比较复杂,每种组分的种类、质量、性能及其配比等对SMC的生产工艺、成型工艺及最终制品的性能、价格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组分、用量和配比等进行合理的选择,对于制造优良的汽车SMC零部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SMC模压成型工艺流程GMT(Glass Mat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s)又名玻纤毡增强热塑性塑料片材,是一种用玻璃纤维针刺毡或原丝毡增强的热塑性塑料半成品片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材料的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
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基本过程是:将一定量经一定预处理的模压料放入预热的模具内,施加较高的压力使模压料填充模腔。
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使模压料逐渐固化,然后将制品从模具内取出,再进行必要的辅助加工即得产品。
1.压制前的准备
(1)装料量的计算
在模压成型工艺中,对于不同尺寸的模压制品要进行装料量的估算,以保证制品几何尺寸的精确,防止物料不足造成废品,或者物料损失过多而浪费材料。
常用的估算方法有①形状、尺寸简单估算法,将复杂形状的制品简化成一系列简单的标准形状,进行装料量的估算:②密度比较法,对比模压制品及相应制品的密度,已知相应制品的重量,即可估算出模压制品的装料量:③注型比较法,在模压制品模具中,用树脂、石蜡等注型材料注成产品,再按注型材料的密度、重量及制品的密度求出制品的装料量。
(2)脱模剂的涂刷
在模压成型工艺中,除使用内脱模剂外,还在模具型腔表面上涂刷外脱模剂,常用的有油酸、石蜡、硬脂酸、硬脂酸锌、有机硅油、硅脂和硅橡胶等。
所涂刷的脱模剂在满足脱模要求的前提下,用量尽量少些,涂刷要均匀。
一般情况下,酚醛型模压料多用有机油、油酸、硬脂酸等脱模剂,环氧或环氧酚醛型模压料多用硅脂和有机硅油脱模剂,聚酯型模压料多用硬脂酸锌、硅脂等脱模剂。
(3)预压
将松散的粉状或纤维状的模压料预先用冷压法压成重量一定、形状规整的密实体。
采用预压作业可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4)预热
在压制前将模压料加热,去除水分和其它挥发份,可以提高固化速率,缩短压制周期;增进制品固化的均匀性,提高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提高模压料的流动性。
(5)表压值的计算
在模压工艺中,首先要根据制品所要求的成型压力,计算出压机的表压值。
成型压力是指制品水平投影面上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
它和表压值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
复合材料的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
在模压成型工艺中,成型压力的大小决定于模压料的品种和制品结构的复杂程度,成型压力是选择压机吨位的依据。
2、压制工艺
(1)装料和装模
往模具中加入制品所需用的模压料过程称为装料,装料量按估算结果,经试压后确定。
装模应遵循下列原则:物料流动路程最短:物料铺设应均匀;对于狭小流道和死角,应预先进行料的铺设。
(2)模压温度制度
模压温度制度主要包括装模温度、升温速率、成型温度和保温时间的选择。
①装模温度
装模温度是指将物料放入模腔时模具的温度,它主要取决于物料的品种和模压料的质量指标。
一般地,模压料挥发份含量高,不溶性树脂含量低时,装模温度较低。
反之,要适当提高装模温度。
制品结构复杂及大型制品装模温度一般宜在室温-90℃范围内。
②升温速率
指由装模温度到最高压制温度地升温速率。
对快速模压工艺,装模温度即为压制温度,不存在升温速率问题。
而慢速模压工艺,应依据模压料树脂的类型、制品的厚度选择适当的升温速率。
③成型温度
树脂在固化过程中会放出或吸收一定的热量,根据放热量可判断树脂缩聚反应的程度,从而为确定成型温度提供依据。
一般情况下,先确定一个比较大的温度范围,再通过工艺-性能试验选择合理的成型温度。
成型温度与模压料的品种有很大关系。
成型温度过高,树脂反应速度过快,物料流动性降低过快,常出现早期局部固化,无法充满模腔。
温度过低,制品保温时间不足,则会出现固化不完全等缺陷。
④保温时间
指在成型压力和成型温度下保温的时间,其作用是使制品固化完全和消除内应力.保温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模压料的品种、成型温度的高低和制品的结构尺寸和性能。
⑤降温
在慢速成型中,保温结束后要在一定压力下逐渐降温,模具温度降至60℃以下时,方可进行脱模操作。
降温方式有自然冷却和强制降温两种。
快速压制工艺可不采用降温操作,待保温结束后即可在成型温度下脱模,取出制品。
(3)压力制度
压力制度包括成型压力、合模速度、加压时机、放气等。
①成型压力
成型压力是指制品水平投影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力。
它的作用是克服物料中挥发物产生的蒸汽压,避免制品产生气泡、分层、结构松散等缺陷,同时也可增加物料的流动性,便于物料充满模具型腔的各个角落,使制品结构密实,机械强度提高。
成型压力的选择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a模压料的种类及质量指标。
如酚醛模压料的成型压力一般为30-50MPa,环氧酚醛模压料的成型压力为5- 30MPa,聚酯型模压料的成型压力为7-lOMPa。
b制品结构形状尺寸。
对于结构复杂,壁厚较厚的制品,其成型压力要适当增加。
外观性能及平滑度要求高的制品一般也选择较高的成型压力。
②合模速度
装模后,上下模闭合的过程称为合模。
上模下行要快,但在与模压料将接触时,其速度要放慢。
下行快,有利于操作和提高效率;合模要慢,有利于模内气体的充分排除,减少气泡、砂眼等缺陷的产生。
③加压时机
合模后,进行加压操作。
加压时机的选择对制品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加压过早,树脂反应程度低,分子质量小,粘度低,树脂在压力下易流失,在制品中产生树脂集聚或局部纤维裸露。
加压过迟,树脂反应程度高,粘度大,物料流动性差,难以充满模腔,形成废品。
通常,快速成型不存在加压时机的选择。
④卸压排气
将物料中残余的挥发物、固化反应放出的低分子化合物及带入物料的空气排除过程称为排气。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制品的密实性,避免制品产生气泡、分层现象。
(4)制品后处理
制品后处理是指将已脱模的制品在较高温度下进一步加热固化一段时间,其目的是保证树脂的完全固化,提高制品尺寸稳定性和电性能,消除制品中的内应
力,减少制品变形。
有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冷模方法,矫正产品变形,防止翘曲和收缩。
在模压制品定型出模后,为满足制品设计要求还应建立毛边打磨和辅助加工工序。
毛边打磨是去除制品成型时在边缘部位的毛刺飞边,打磨时一定要注意方法和方向,否则,很有可能把与毛边相连的局部打磨掉。
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的产品,往往还需进行机械加工来满足设计要求。
模压制品对机械加工是很敏感的。
如加工不当,很容易产生破裂、分层。
3、典型配方模压成型工艺
选定何种工艺主要取决于模压料类型,此外还应考虑生产效率及制品结构、尺寸性能要求等。
慢速成型工艺见表3.4。
3.4 慢速成型工艺
4、典型预浸料和性能
国内预浸料绝大部分用于制造体育休闲用品,基本是各公司自产自用,或从国外进口。
国内已具备采用多种预浸工艺生产预浸料的能力,包括溶液法、直接热熔法、热熔胶膜法等。
能制造单向预浸料,也能制造各种织物预浸料,研究开发树脂体系约30个,包括环氧、酚醛、双马、聚酞亚胺、氰酸酯等。
拥有不同基体、不同增强材料制成的预浸料约50个品种,可以满足不同使用温度、不同功能、不同结构、不同成形方法对预浸料的要求,典型预浸料见下表3. 5 。
3.5 典型预浸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