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汽车差速器的设计

合集下载

试析本科毕业论文——汽车差速器与主减速器设计

试析本科毕业论文——汽车差速器与主减速器设计
7 3.1主减速器齿轮计算载荷的确定......................................
7 3.1.1按发动机最大转矩和最低档传动比确定从动齿轮的计算转矩Tce ..
7 3.1.2按驱动车轮打滑转矩确定从动齿轮的计算转矩Tcs ..............
7 3.1.3按日常平均使用转矩来确定从动齿轮的计算转矩................
由小到大是一个量变的过程,科学发展观对它的影响或许仅限于速度和时间,但由大到强却是一个质变的过程,能否顺利完成这一蜕变,科学发展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这个转型和调整的关键时刻,提高汽车车辆、石油化工、电力通讯差速器的精度、可靠性是中国差速器行业的紧迫任3 4 5 6 7 8 9 10
试析本科毕业论文——汽车差速器与主减速器设计导读:4
完成装配后,对主减速器、差速器进行运动仿真,以论证差速器的差速器原理。
关键词:建模,差速器,主减速器,分析
I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utomobile differential design and modeling process of the final drive, and the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automobile differential and the final drive.the car After the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final drive and differential,to use Pro/E to plete make 3D model of the final drive and differential, then to produce 2D draodeling, Differential,Final drive,Analysis

汽车差速器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差速器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第一部分差速器设计及驱动半轴设计1 车型数据 (3)2 普通圆锥齿轮差速器设计 (4)2.1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差速原理 (4)2.2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结构 (6)2.3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设计和计算 (6)2.3.1 差速器齿轮的基本参数的选择 (6)2.3.2 差速器齿轮的几何计算 (10)2.3.3 差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 (12)2.3.4差速器齿轮的材料 (13)3 驱动半轴的设计 (14)3.1 半浮式半轴杆部半径的确定 (14)3.2 半轴花键的强度计算 (16)3.3 半轴其他主要参数的选择 (17)3.4 半轴的结构设计及材料与热处理 (17)第二部分 6109客车总体设计要求 (19)1. 6109客车车型数据 (19)1.1尺寸参数 (19)1.2质量参数 (19)1.3发动机技术参数 (19)1.3传动系的传动比 (19)1.5轮胎和轮辋规格 (20)2. 动力性计算 (20)2.1发动机使用外特性 (20)2.2车轮滚动半径 (20)2.3滚动阻力系数f (20)2.4空气阻力系数和空气阻力 (20)2.5机械效率 (20)2.6计算动力因数 (20)2.7确定最高车速 (22)2.8确定最大爬坡度 (22)2.9确定加速时间 (23)3.燃油经济性计算 (23)4.制动性能计算 (23)4.1最大减速度 (23)4.2制动距离S (23)4.3上坡路上的驻坡坡度i1max: (24)4.4下坡路上的驻坡坡度i2max: (24)5. 稳定性计算 (24)5.1纵向倾覆坡度: (24)5.2横向倾覆坡度 (24)N 结束语 (24)参考文献 (26)第一部分差速器设计及驱动半轴设计1 车型数据1.1参数表参数名称数值单位汽车布置方式前置后驱总长4320 mm总宽1750 mm轴距2620 mm前轮距1455 mm后轮距1430 mm整备质量1480 kg总质量2100 kg发动机型式汽油直列四缸排量 1.993 L最大功率76.0/5200 KW最大转矩158/4000 NM压缩比8.7:1离合器摩擦式离合器变速器档数五档手动轮胎类型与规格185R14 km/h转向器液压助力转向前轮制动器盘后轮制动器鼓前悬架类型双叉骨独立悬架后悬架类型螺旋弹簧最高车速140 km/h2 普通圆锥齿轮差速器设计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左,右车轮在同一时间内所滚过的路程往往不等。

汽车单级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毕业论文

汽车单级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毕业论文

汽车单级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毕业论文第一章绪论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通过学校的实习我对汽车的构造及各总成的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结合以前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对于进行汽车一些总成的设计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现选择课题内容为对BJ2022汽车的使用性能的驱动桥(主减速器及差速器)进行设计。

通过本课题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汽车构造、汽车设计及汽车各总成的工作原理,特别是本课题驱动桥中的主减速器及差速器与半轴的认识和了解;同时经过设计过程,了解学习一些现代汽车工业的新设计方法及新技术,对于即将从事汽车行业工作的我也是一种锻炼,为即将的工作做铺垫。

1.2 研究的基本内容1.2.1 主减速器的作用汽车传动系的总任务是传递发动机的动力,使之适应于汽车行驶的需要。

在一般汽车的机械式传动中,有了变速器还不能解决发动机特性与汽车行驶要求间的矛盾和结构布置上的问题。

而主减速器是在汽车传动系中起降低转速,增大转矩作用的主要部件。

当发动机纵置时还具有改变转矩旋转方向的作用。

它是依靠齿数少的齿轮带齿数多的齿轮来实现减速的,采用圆锥齿轮传动则可以改变转矩旋转方向。

汽车正常行驶时,发动机的转速通常比较高,如果将很高的转速只靠变速箱来降低下来,那么变速箱内齿轮副的传动比则需要很大,齿轮的半径也相应加大,也就是说变速箱的尺寸会加大。

另外,转速下降,扭矩必然增加,也加大了变速箱与变速箱后一级传动机构的传动负荷。

所以,在动力向左右驱动轮分流的差速器之前设置一个主减速器,可以使主减速器前面的传动部件,如变速箱、分动器、万向传动装置等传递的扭矩减小,同时也减小了变速箱的尺寸和质量,而且操控灵敏省力。

1.2.2 主减速器的工作原理从变速器或分动器经万向传动装置输入驱动桥的转矩首先传到主减速器,主减速器的一对齿轮增大转矩并相应降低转速,以及当发动机纵置时还具有改变转矩的旋转方向。

1.2.3 国内主减速器的状况现在国家大力发展高速公路网,环保、舒适、快捷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旋律。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221重型卡车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设计正文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221重型卡车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设计正文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221重型卡车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设计正文一、引言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是重型卡车传动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它们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性能和稳定性。

主减速器用于减缓车辆的速度,并将动力传递给车轮;差速器则用于调整驱动轮的转速差,使车辆可以顺利转弯。

因此,设计一个性能稳定、耐用可靠的主减速器及差速器非常重要。

二、主减速器的设计1.功能需求:主减速器的功能是通过减速传动,将发动机输出的高速、低扭矩的动力,转化为低速、高扭矩的动力,以实现车辆的行驶和牵引。

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主减速器的转速比、扭矩输出能力、传动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2.结构设计:主减速器一般采用行星齿轮传动的结构,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传动效率较高。

设计时需要确定行星齿轮的参数,如齿轮齿数、模数、齿形等,以及齿轮轴的材料和加工工艺等。

3.强度计算:主减速器需要承受较大的载荷,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进行强度计算,以确保主减速器的可靠性。

强度计算包括齿轮的强度计算、轴的强度计算和轴承的强度计算等。

4.润滑与冷却:主减速器的正常运行需要良好的润滑和冷却系统。

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润滑油的选用、润滑油路的设计,以及冷却器的选用和冷却系统的设计等。

三、差速器的设计1.功能需求:差速器的功能是调整驱动轮的转速差,使车辆可以顺利转弯。

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差速器的调整范围、差速器锁定功能的实现、差速器的传动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2.结构设计:差速器一般采用锥齿轮传动的结构,其结构复杂、可靠性较高,传动效率较低。

设计时需要确定锥齿轮的参数,如齿轮齿数、模数、齿形等,以及齿轮轴的材料和加工工艺等。

3.强度计算:差速器需要承受较大的载荷,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进行强度计算,以确保差速器的可靠性。

强度计算包括齿轮的强度计算、轴的强度计算和轴承的强度计算等。

4.润滑与冷却:差速器的正常运行也需要良好的润滑和冷却系统。

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润滑油的选用、润滑油路的设计,以及冷却器的选用和冷却系统的设计等。

汽车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毕业设计

汽车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毕业设计

汽车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毕业设计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V)1 绪论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课题研究内容 (2)1.4 研究对象主要参数 (3)2 汽车主减速器的设计 (3)2.1 汽车主减速器概述 (3)2.2 汽车主减速器的工作原理 (3)2.3 轿车主减速器结构方案选择与分析 (4)2.4 轿车主减速器基本参数的选择与计算 (5)2.4.1轿车主减速器传动比i0的确定 (5)2.4.2主减速器计算载荷的确定 (5)2.4.3主减速器锥齿轮基本参数的选择 (7)2.4.4主减速器锥齿轮主要几何参数的计算 (8)2.5 轿车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强度计算 (10)3 差速器的设计 (14)3.1 差速器概述 (14)3.2 差速器的工作原理 (14)3.3 差速器的结构形式选择 (15)3.4 普通锥齿轮差速器齿轮设计 (15)3.4.1差速器齿轮主要参数的选择 (15)3.4.2差速器齿轮主要几何参数的计算 (17)3.5普通锥齿轮差速器齿轮强度计算 (18)4 汽车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三维实体建模 (20)4.1 主减速器的三维实体建模 (20)4.1.1主减速器三维建模分析与设计思路 (20)4.1.2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的主要建模过程 (21)4.2 差速器的三维实体建模 (26)4.2.1差速器半轴直齿锥齿轮的主要建模过程 (26)4.2.2差速器壳的主要建模过程 (27)4.3 汽车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装配 (28)5 汽车主减速器及差速器主要部件的强度分析 (30)5.1 强度分析简介 (30)5.2 差速器壳体的强度分析 (30)5.3 半轴的强度分析 (35)6 结论 (39)参考文献 (40)致谢 (41)汽车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摘要本文首先对汽车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通过对汽车主要参数进行分析与计算设计出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然后运用三维软件对其主要零部件进行建模,建模完成后对零件进行装配;所有零件装配完成后,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建模后的相关部件进行应力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一些改进或优化。

汽车差速器的设计文献综述

汽车差速器的设计文献综述

汽车差速器的设计文献综述差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用于将驱动轴的动力传递到车轮。

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驱动力的分配和转向功能,以适应车辆在转弯过程中内外侧车轮速度不同的情况。

在汽车差速器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因素:驱动轴的速度差异、驱动力和转向的精准控制以及差速器在转弯过程中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这些功能,研究人员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首先,差速器的设计需要考虑驱动轴的速度差异。

驱动轴的速度差异是由于车辆在转弯时,内外侧车轮行驶的道路长度不同而导致的。

D. R. Gillespie等人在文献《Differential Assembly With Variable Drive Ratio》中提出了一种可变驱动比差速器的设计方案,通过改变驱动轴与驱动台的接触角度来实现驱动力的分配。

这种差速器能够根据车辆行驶的速度和转弯的半径自动调整驱动比,从而实现最佳的驱动力分配。

其次,差速器的设计需要保证驱动力和转向的精准控制。

S. Gritsch 等人在文献《A Method for Optimising a Differential Gear for Minimum Transmission Error》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算法的差速器设计方法,通过最小化传动误差来提高差速器的性能。

传动误差是由于驱动轴速度差异和齿轮间隙等因素引起的,这种设计方法可以优化差速器的齿轮形状和布局,以减少传动误差,提高驱动力和转向的精准控制。

最后,差速器的设计需要考虑耐久性和可靠性。

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增加,差速器的齿轮和齿条等零部件容易磨损和疲劳,从而导致差速器性能下降甚至故障。

文献《An analysis on the torsion-acceleration of a differential gear system considering contact fatigue》中,K.Nakano等人研究了差速器齿轮系统的扭转-加速度,通过考虑齿轮接触疲劳来评估差速器的耐久性。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差速器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差速器的设计

摘要摘要在去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汽车产业结构的重组给汽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汽车相关的各行各业更加注重汽车的质量。

差速器作为汽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在汽车市场上产生了激烈的竞争。

此次就是针对汽车差速器这一零件进行设计的。

本次设计主要对安装在驱动桥的两个半轴之间的差速器进行设计,主要涉及到了差速器非标准零件如齿轮结构和标准零件设计计算,同时也介绍了差速器的发展现状和差速器的种类。

对于差速器的方案选择和工作原理也作出了简略的说明。

在设计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因此对差速器的结构和作用有了更透彻的了解。

再设计出合理适用的差速器的同时也对差速器相关的行业有了一定得认识。

通过绘制差速器的组件图也让我在学习方面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半轴、差速器、齿轮结构AbstractAbstractIn the last year under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crisis, automotiv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brought about by the development of motor vehicles to new opportunities, and automotive related business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cars.Differential as an integral part of car, one of the automotive market also resulted in fierce competition.The differential is the spare parts for motor vehicles designed.The design of the main drivers on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bridge in between the two axle differential design, mainly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ial struct-ure of non-standard parts such as gear parts and standards for design and calculation, but also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ial status and the type of differential.For differential selec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program have also made a brief note. Reference in the desi-gn of a large amount of literature on the role of differential structure and have a mor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Re-engineering the application of a reasonable differential at the same time also has been related industries must be aware of. Differential through the mapping component map also let me in the field of learning has been improved.Keywords: Axle, differential, gear structur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第一章概述 (1)1.1汽车差速器的发展现状 (1)1.2汽车差速器的功用及其分类 (2)1.3课题设计初始数据的来源与依据 (3)第二章差速器的设计方案 (4)2.1差速器的方案选择及结构分析 (4)2.2差速器的工作原理 (4)第三章差速器非标准零件的设计 (8)3.1对称式行星齿轮设计计算 (8)3.1.1对称式行星齿轮参数确定 (8)3.1.2差速器齿轮几何计算图表 (11)3.1.3差速器齿轮的材料 (12)3.1.4差速器齿轮强度的计算 (12)3.2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设计计算 (14)3.2.1行星齿轮轴的分类及选用 (14)3.2.2行星齿轮轴的尺寸设计 (14)3.2.3行星齿轮轴的材料 (14)3.3差速器垫圈的设计计算 (14)3.3.1半轴齿轮平垫圈的尺寸设计 (15)3.3.2行星齿轮球面垫圈的尺寸设计 (15)第四章差速器标准零件的选用 (16)4.1螺栓的选用和螺栓的材料 (16)4.2螺母的选用何螺母的材料 (16)4.3差速器轴承的选用 (16)第五章差速器总成的装复和调整 (17)5.1差速器总成的装复 (17)5.2差速器的零部件的调整 (17)小结 (18)致谢 (19)参考文献 (20)汽车差速器的概述第一章概述1.1汽车差速器的发展现状在汽车行业发展初期,法国雷诺汽车公司的创始人雷诺发明了汽车差速器,汽车差速器作为汽车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曾被汽车专家誉为“小零件大功用”。

TY1250型载货汽车差速器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TY1250型载货汽车差速器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1章绪论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1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1)1.1.2 差速器今后的发展 (4)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5)1.3 课题主要内容 (6)第2章差速器结构方案的选择 (7)2.1 对称锥齿轮式差速器 (7)2.1.1 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 (7)2.1.2 摩擦片式差速器 (8)2.1.3 强制锁止式差速器 (9)2.2 滑块凸轮式差速器 (10)2.3 蜗轮式差速器 (11)2.4 牙嵌式自由轮差速器 (12)2.5 结构方案的确定 (12)第3章详细设计计算过程 (14)3.1 差速器的设计计算与校核 (14)3.1.1 差速器齿轮主要参数选择 (14)3.1.1.1 行星齿轮数目n的选择 (14)3.1.1.2 行星齿轮球面半径的确定 (14)3.1.1.3 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齿数、的选择 (17)3.1.1.4 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节锥角,模数m的确定 (17)3.1.1.5 压力角α (18)3.1.1.6 行星齿轮轴直径d及支承长度 (18)3.1.2 差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 (19)3.1.3 汽车差速器直齿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用表 (20)3.1.4 差速器齿轮的材料 (22)3.2 半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22)3.2.1 半轴结构形式选择 (22)3.2.2 半轴详细计算与校核过程 (23)3.2.2.1 全浮式半轴的计算载荷的计算 (23)3.2.2.2 全浮式半轴的杆部直径的计算 (23)3.2.2.3 半轴的扭转切应力 (23)3.2.2.4 半轴的扭转角 (24)3.2.2.5 半轴花键强度校核 (24)3.2.2.6 半轴的结构设计及材料选取 (25)第4章三维模型的建立 (26)4.1 Pro/E软件简介 (27)4.2 差速器结构设计 (28)4.3 差速器各零件的三维实体建模 (28)4.4 差速器三维装配模型的建立 (29)4.5 结语 (31)第5章差速器十字轴加工工艺 (31)5.1 轴类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 (31)5.2 轴类零件的毛坯和材料 (32)5.3 十字轴的加工工艺分析 (33)5.4 十字轴的制造工艺过程 (34)结论 (35)参考文献: (37)致谢 (39)TY1250型载货汽车差速器设计摘要差速器是汽车转向过程中所必须的传动机构,差速器在重型载重车上使用较频繁,损坏较严重。

【精品毕设】汽车电子差速器及其方法设计控制

【精品毕设】汽车电子差速器及其方法设计控制

前言提到电子差速器,首先要说到电动汽车,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显露,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而电子差速作为电动汽车上应用的一项新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差速器对于汽车的平稳行驶和转向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当车辆行驶在转弯路面或弯道时,为了达到转向的目的.车辆转向时内外轮应当具有一定的速度差,即差速,其目的是为了在车辆转向时使车轮线速度能与该车的轮心速度相协调,以避免因车轮拖滑或滑转而导致的功率循环不平衡或者汽车不能正常行驶的问题。

当汽车转弯时,例如左转弯,圆心在左侧,在相同的时间内右侧车轮要比左侧车轮走过的轨迹要长,所以右侧车轮转的要更快一些。

要达到这个效果,就得通过差速器来调节。

传统的机械差速器由行星齿轮、行星轮架(差速器壳)、半轴齿轮等零件组成。

发动机的动力经传动轴进入差速器,直接驱动行星轮架,再由行星轮带动左、右两条半轴,分别驱动左、右车轮。

差速器的设计要求满足:(左半轴转速)+(右半轴转速)=2×(行星轮架转速)。

当汽车直行时,左、右车轮与行星轮架三者的转速相等处于平衡状态,而在汽车转弯时三者平衡状态被破坏,并通过半轴反映到半轴齿轮上,迫使行星齿轮产生自转,使外侧半轴转速加快,内侧半轴转速减慢,从而实现两边车轮转速的差异。

电子差速器则不再需要机械差速齿轮,其差速功能主要由软件来完成。

它是在建立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各驱动轮满足的速度关系,进而通过控制器,实施电子控制。

电子差速器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来实现对驱动轮转速的控制,使控制精确灵活的同时降低了机械传动损耗,因此在电动汽车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的电子差速器的产品还比较少,主要是理论研究,重点在于控制算法即电子差速控制策略的研究。

目前的研究均建立在ACKERMANN —JEANTAND 模型的基础上,采取的控制方法有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在建模和仿真实验中均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车用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的设计毕业论文

车用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的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作者: 学号:学院: 交通工程学院专业: 车辆工程题目: 车用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的设计副教授指导者:评阅者:2014 年06 月目录1 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背景和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汽车锥齿轮式差速器的概述 (1) (2)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锥齿轮式差速器参数的计算、强度校核和材料选择 (4)2.1 初始数据的来源与依据 (4)2.2 锥齿轮式差速器齿轮参数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差速器齿轮的几何计算图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锥齿轮式差速器齿轮材料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差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半轴直径的初选及强度计算 (12)2.7 半轴花键的计算 (12)2.8 十字轴的计算 (13)3 锥齿轮式差速器的实体建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建模工具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锥齿轮式差速器建模的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一些零件的建模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锥齿轮式差速器的虚拟装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精品】毕业设计(论文ppt答辩-基于catia的汽车差速器设计(可编辑

【精品】毕业设计(论文ppt答辩-基于catia的汽车差速器设计(可编辑

目录
1
绪论
22
差速器的设计方案
3
差速器非标准零件的设计
4
山差核速桃器微标波准干零燥件数的学选模用型研究
5
差速器壳体的创建
6
总结与展望


1 差速器总体的设计方案

2 差速器非标准零件的设计

3 差速器标准零件的选用要4 差 Nhomakorabea器壳体的创建

5

对 称 锥 齿 轮 式
总结与展望
1 计算齿轮各参数时应尽量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2 设计出来的齿轮的精度还需要不断的提高 3 各零件的设计与选择要满足实际情况 4 差速器的设计方案还需要不断的优化
敬请各位专家和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就目前来看,中国本土许多 大型汽车的差速器研发技术大 多来自America-n、Germany 等 汽车产业较发达的国家,在中 国现有的技术大多是发展的基 础上再进一步发展。但就现在 而言,中国对于差速器的独立 开发能力还非常的弱,对新车 的开发影响很大,中国对于掌 握开发差速器的技术还需要很 长的时间。
毕业设计(论文)PPT答辩 -基于CATIA的汽车差速器
设计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课题来源:汽车设计
作为汽车组成部件中缺一不可 的差速器,发明者是法国的一位 公司创人。汽车在转弯过程中, 在同样的时间段内,绕同一中心 行驶的内外两侧车轮行驶的距离 是不同的,其中外侧车轮行驶的 距离要大于内侧车轮。汽车差速 器的目的是既使两个半轴能接收 到主减速器传递过来的动力,又 能使左右车轮能以不同的速度转 动。

汽车主减速器及差速器毕业设计说明书

汽车主减速器及差速器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名称:院系名称: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0年06月前言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

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跑到现在,竟然诞生了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

这一百年,汽车发展的速度是如此惊人!同时,汽车工业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们一手创建了通用、福特、丰田、本田这样一些在各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著名公司。

让我们一起来回望这段历史,品味其中的辛酸与喜悦,体会汽车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欢乐与梦想……在我国随着长春第一生产汽车厂的建成投产。

1955年生产了61辆汽车,才结束了我国一直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我国建立了自己的汽车工业。

全国汽车由建国时的5万辆上升到现在的上千万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许多国家汽车的先进技术,使得我国汽车工业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提高。

但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工业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要使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我国汽车工业必须坚持不懈地有更大的发展。

基于以上事实,我选择了“轻型载货汽车减速器和差速器设计”这一课题。

在本次设计中得到了史建茹老师的精心指导才使得我得以按时完成任务。

在此向史建茹老师表示感谢。

摘要汽车主减速器及差速器是汽车传动中的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它能够将万向传动装置产来的发动机转矩传给驱动车轮,以实现降速增扭。

本次设计的是有关轻型载货汽车的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总成。

并要使其具有通过性。

本次设计的内容包括有:方案选择,结构的优化与改进。

齿轮与齿轮轴的设计与校核,以及轴承的选用与校核。

并且在设计过程中,描述了主减速器的组成和差速器的差速原理和差速过程。

方案确定主要依据原始设计参数,对比同类型的减速器及差速器,确定此轮的传动比,并对其中重要的齿轮进行齿面接触和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的校核。

而对轴的设计过程中着重齿轮的布置,并对其受最大载荷的危险截面进行强度校核,轴承的选用力求结构简单且满足要求。

毕业论文 汽车电子差速器及其方法设计控制.

毕业论文 汽车电子差速器及其方法设计控制.

前言提到电子差速器,首先要说到电动汽车,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显露,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而电子差速作为电动汽车上应用的一项新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差速器对于汽车的平稳行驶和转向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当车辆行驶在转弯路面或弯道时,为了达到转向的目的.车辆转向时内外轮应当具有一定的速度差,即差速,其目的是为了在车辆转向时使车轮线速度能与该车的轮心速度相协调,以避免因车轮拖滑或滑转而导致的功率循环不平衡或者汽车不能正常行驶的问题。

当汽车转弯时,例如左转弯,圆心在左侧,在相同的时间内右侧车轮要比左侧车轮走过的轨迹要长,所以右侧车轮转的要更快一些。

要达到这个效果,就得通过差速器来调节。

传统的机械差速器由行星齿轮、行星轮架(差速器壳)、半轴齿轮等零件组成。

发动机的动力经传动轴进入差速器,直接驱动行星轮架,再由行星轮带动左、右两条半轴,分别驱动左、右车轮。

差速器的设计要求满足:(左半轴转速)+(右半轴转速)=2×(行星轮架转速)。

当汽车直行时,左、右车轮与行星轮架三者的转速相等处于平衡状态,而在汽车转弯时三者平衡状态被破坏,并通过半轴反映到半轴齿轮上,迫使行星齿轮产生自转,使外侧半轴转速加快,内侧半轴转速减慢,从而实现两边车轮转速的差异。

电子差速器则不再需要机械差速齿轮,其差速功能主要由软件来完成。

它是在建立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各驱动轮满足的速度关系,进而通过控制器,实施电子控制。

电子差速器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来实现对驱动轮转速的控制,使控制精确灵活的同时降低了机械传动损耗,因此在电动汽车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的电子差速器的产品还比较少,主要是理论研究,重点在于控制算法即电子差速控制策略的研究。

目前的研究均建立在ACKERMANN —JEANTAND 模型的基础上,采取的控制方法有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在建模和仿真实验中均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汽车差速器及关键零件夹具设计_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

汽车差速器及关键零件夹具设计_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汽车差速器及关键零件夹具设计摘要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对差速器进行设计,主要包括非标准零件半轴齿轮、行星齿轮以及差速器外壳和一些标准零件进行设计,并且选择其中的一道工序进行了夹具设计,同时还介绍了差速器的国内外发展状况以及差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运动学仿真和力学分析对差速器运动原理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的了解。

关键词:半轴齿轮;行星齿轮;差速器AbstractThe differential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ission, including non-standard parts side gears, planetary gears and differential , and a process fixture design also presents a the differential development at and mechanical analysis.Keywords: =2。

2)行星齿轮球面半径的确定B R 以及节锥距0A 的计算行星齿轮差速器的结构尺寸通常取决于行星齿轮的背面的球面半径,它就是行星 齿轮的安装尺寸,实际上代表了差速器锥齿轮的节锥距,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差 速器锥齿轮节锥距的大小和承载能力即是强度。

球面半径可按照文献[1]第4章公式确定: mm T K R J B B 3= (3.1) 式中,B K 为行星齿轮球面半径系数,B K =2.52~2.99,对于2个行星齿轮,取最小值, 即B K =2.52。

j T ——计算转矩,取je T 和φj T 的最小值;B R ——球面半径。

j T 的计算:je T =n y k i T t tl e /0max式中,max e T ——发动机最大转矩;tl i ——传动系最低传动比(tl i 取7);t y ——整体传动效率(t y 取0.96);0k ——冲击载荷(0k 取1);n ——该汽车驱动桥数目。

汽车差速器的设计

汽车差速器的设计

目录摘要 ............................................................................................................................................. ABSTRACT (I)1 引言 01.1 差速器的作用 01.2 差速器的工作原理 01.3 差速器的方案选择及结构分析 (3)1.3.1 差速器的方案选择 (4)1.3.2 差速器的结构分析 (4)2 差速器齿轮的设计 (6)2.1 差速器设计初始数据的来源与依据 (6)2.2 差速器齿轮的基本参数的选择 (6)2.3 差速器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10)2.3.1 差速器直齿锥齿轮的几何参数 (10)2.3.2 差速器齿轮的材料选用 (13)2.3.3 差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 (13)3 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设计计算 (15)3.1 行星齿轮轴的分类及选用 (15)3.2 行星齿轮轴的尺寸设计 (15)3.3 行星齿轮轴材料的选择 (15)3.4 差速器垫圈的设计计算 (16)3.4.1 半轴齿轮平垫圈的尺寸设计 (16)3.4.2 行星齿轮球面垫圈的尺寸设计 (16)4 差速器标准零件的选用 (18)4.1 螺栓的选用和螺栓的材料 (18)4.2 螺母的选用和螺母的材料 (18)4.3 差速器轴承的选用 (18)4.4 十字轴键的选用 (18)4.5 差速器壳体设计 (18)5 差速器总成的装配和调整 (20)5.1 差速器总成的装配 (20)5.2 差速器总成的装配 (20)结束语 (21)参考文献 (23)附录 (25)解放CA1092型汽车差速器的设计摘要文章首先根据差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差速器的设计方案选择作出了选择,最终确定选择差速器的类型为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

本文参照传统差速器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解放CA1092型载货汽车差速器的设计,根据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参考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结构尺寸,确定出差速器齿轮的主要设计参数,然后对差速器齿轮的强度进行设计计算和校核,进行一些标准件的选用和非标准件的设计,继而根据装配关系设计差速器壳体。

SUV汽车机械锁止式差速器设计

SUV汽车机械锁止式差速器设计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SUV汽车机械锁止式差速器设计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专业车辆工程学生姓名张少朋学号200624031指导教师邹旭东2010年6月15日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和道路条件复杂,在各种路面条件下均可获得良好行驶性能的装有防滑差速器的汽车非常适合我国的道路条件。

但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情况来看,由于我国汽车工业起步晚,技术相对落后,虽然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车型中的关键总成——防滑差速器的生产却与外国相差甚远。

因此,国内汽车产品的更新换代在多方面要受制于国外,这无疑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为此,本论文提供了一种性能优良的机械锁止式差速器的设计方法。

它能够在各种路面上使汽车获得适中的锁止系数,起到防滑的作用,提高汽车的通过性和安全性。

本文的研究分两部分,一方面对各种机械式防滑差速器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并最终选用了摩擦片式自锁差速器;另一方面给出了摩擦片式自锁差速器的设计计算过程。

首先,给出了防滑差速器的性能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机械式防滑差速器的性能和使用环境进行了比较,并且针对所设计的车型,最终选用了摩擦片式自锁差速器。

其次,阐述了摩擦片式自锁差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该差速器主要由半轴齿轮,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差速器壳,主动摩擦片,从动摩擦片和推力压盘构成。

然后,以某一具体车型为例,考虑其实际结构要求及工况,对摩擦片式自锁差速器的具体结构参数进行了计算确定。

最后,针对所设计的摩擦片式自锁差速器,通过对其锁止系数的检验,表明该差速器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满足该SUV汽车的使用要求。

关键词:差速器,自锁,机械锁止,摩擦片式,设计ABSTRACTChina has a vast, complex geography and road conditions, cars with limited-slip differential in all road conditions given a good performance is ideal for the road conditions in China. 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as far as China's auto industry started late, technology is relatively backward; although the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but the model of the key assembly - the production of limited-slip differential is long far from foreign country. Therefore, the upgrading of the domestic automotive products to be subject to foreign countries in many aspects, which is no doubt very ba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For this reason, this paper provides an excellent mechanical locking differentials of the design. It can make all the road cars geting moderate locking factor and improve the passage of vehicles and safety. This study include two parts, one hand on the various mechanical slip differential performance compared, and ultimately chose the friction plate type self-locking differential; on the other hand it gives the friction plate type self-locking differential the process of design and calculation.First, the paper gives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of limited-slip differential, and on this basis, various mechanical slip differential performance and using environment were compared, and the models for the design, the final chosen friction plate type self-locking differential.Second, we show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friction plate type self-locking differential,which mainly include the axle of the differential gear, planetary gears, planetary gear shaft, differential shell, active friction plate, driven friction plate and push beat disk.Then,take a specific model as an example, consider the actual structure of the requirements and conditions, the friction-piece self-locking differential of the specificstructural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to determine.Finally, in view of the friction disk type self-locking differential device which designs,we examined its lock ratio's, which indicated that this differential device mee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can satisfy this SUV automobile's operation requirements.KEYWORDS: differential, self-locking, mechanical locking, friction-piece type,design目 录第一章 绪 论 (3)1.1差速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3)1.2防滑差速器 (4)1.3近年来汽车防滑差速器的应用情况 (4)1.4国外防滑差速器发展现状 (5)1.4.1国外防滑差速器研究现状 (5)1.4.2国外防滑差速器的应用概况 (7)1.5国内概况 (7)1.5.1防滑差速器在国内研究及应用现状 (8)1.5.2开展防滑差速器应用研究的紧迫性 (8)1.6研究目的及意义 (8)1.7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8)第二章 机械锁止式差速器总体方案研究 (10)2.1防滑差速器的性能评价指标 (10)2.2 防滑差速器的选型研究 (11)2.2.1 强制锁止式差速器 (11)2.2.2 摩擦片式自锁差速器 (12)2.2.3 滑块凸轮式差速器 (12)2.2.4 牙嵌式自由轮差速器 (14)2.2.5 粘性联轴差速器 (14)2.2.6 托森差速器 (15)2.3 选型结论 (16)第三章 摩擦片式自锁差速器设计 (17)3.1摩擦片式自锁差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17)3.2 结构参数设计 (18)3.2.1 差速器壳体传递转矩的确定 (18)3.2.1.1 主减速比的确定 (18)3.2.1.2 差速器(主减速器从动齿轮)计算载荷的确定 (20)3.2.2 差速器齿轮主要参数选择 (22)3.2.2.1行星齿轮数n 的选择 (22)3.2.2.3 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齿数的选择 (22)3.2.2.4 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节锥角1γ、2γ及模数m (22)3.2.2.5 压力角α (23)3.2.2.6 行星齿轮轴直径d 及支承长度L (23)3.2.2.7差速器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23)3.2.2.8 差速器齿轮强度校核 (26)3.2.2.9 差速器齿轮材料选择 (27)3.2.3 摩擦片设计 (27)3.2.3.1 摩擦片材料的选择 (27)3.2.3.2 摩擦片数目的选择 (28)3.3 锁紧系数的验证 (28)第四章全文总结与建议 (30)4.1全文总结 (30)4.2进一步建议 (30)致谢 (31)参考文献 (32)附录 (33)第一章绪论1.1差速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汽车行驶过程中,车轮与路面存在着两种相对运动状态:即车轮沿路面的滚动和滑动。

汽车差速器的设计与分析

汽车差速器的设计与分析

汽车差速器的设计与分析汽车差速器是一种用于分配动力的机械装置,它允许车轮在转弯时以不同的速度旋转,从而解决车辆转弯时的差速问题。

在车辆驱动过程中,两侧车轮需要以不同的速度旋转,以适应转弯时的运动要求。

差速器在汽车的传动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确保车轮获得足够的动力,并且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操作性能。

差速器通常由主行星齿轮组、钻石齿轮组和输出轴组成。

主行星齿轮组由太阳轮、行星轮和太阳轮组成。

行星轮通过行星架连接,使其能够自由旋转。

这种设计使得差速器能够根据车速和车轮的旋转速度调整行星轮的转速,从而达到动力分配的目的。

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车辆直线行驶时,主行星齿轮组会将输入动力平均分配给两个侧边车轮,使它们以相同的速度旋转。

而在转弯时,由于内外侧车轮需要以不同的速度旋转,差速器会自动调整行星轮的转速,使内侧车轮转速减小,而外侧车轮转速增加,从而保持两侧车轮的转速差异,确保车辆能够顺利转弯。

差速器的设计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承受扭矩能力:差速器承受着来自发动机的扭矩,并将其分配给车轮。

因此,差速器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承受的扭矩大小,确保其能够稳定运行。

2.高速稳定性:差速器在高速行驶时需要保持稳定并能够承受较大的转速。

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到高速条件下的摩擦和热量产生问题,以确保其性能和寿命。

3.转矩分配精度:差速器必须能够准确地分配转矩给两侧车轮,以确保车辆的稳定性和操作性能。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行星齿轮组的准确性和可调性。

4.耐用性和可靠性:差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最常见的易损部件之一,因此其设计必须考虑到其耐用性和可靠性。

在设计中要选择高强度和耐磨损的材料,并确保其结构合理,从而保证其长时间的可靠运行。

此外,现代汽车差速器还有许多改进和创新的设计,以满足不同类型汽车的需求。

例如,一些先进的差速器设计还包括限滑差速器和电子差速器等。

限滑差速器采用了特殊的摩擦材料,能够在车轮转速差异过大时提供额外的摩擦力,以提高牵引力和车辆的操控性能。

汽车差速器的设计

汽车差速器的设计

汽车差速器的设计差速器(Differential)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的设计起到平衡驱动轮转速差的作用,使得汽车能够顺利行驶。

差速器的设计考虑到了驱动性能、操控性能以及车辆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差速器的设计原理和几种常见的差速器类型。

一、差速器的设计原理1.驱动轮转速差在转向时,内外侧轮胎的行驶半径不同,因此它们的转速也会不同。

如果没有差速器的存在,这种速度差异将导致车辆行驶时出现滑动和抖动现象,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车辆失控。

因此,差速器的设计就是为了平衡内外侧轮胎的转速差,使车辆能够平稳行驶。

2.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差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齿轮传动来平衡内外侧轮胎的转速差。

差速器通常由主轴和两个半轴组成。

其中主轴与发动机输出轴相连接,两个半轴则连接到车轮上。

当车辆直线行驶时,差速器的工作比较简单,两个半轴均受到相等的扭矩作用,车轮转速相同。

但是当车辆转向时,由于内外侧轮胎的行驶半径不同,两个半轴受到的扭矩也会不同。

差速器的设计就是为了在不同转速下分配扭矩。

3.差速器齿轮传动差速器内部的齿轮传动系统是实现差速功能的核心部分。

常见的差速器构造中,有一种被称为开式差速器。

开式差速器具有一个主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和一个夹杂齿轮。

当车辆直线行驶时,夹杂齿轮没有作用,两个行星齿轮以相同的转速旋转。

但当车辆转向时,夹杂齿轮开始发挥作用,它通过与主齿轮的啮合来平衡内外侧轮胎的转速差。

二、差速器的类型1.开式差速器:上文中已经提到了开式差速器的工作原理。

它的设计相对简单且效果不错,广泛应用于轿车和商用车。

2.电子差速器: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差速器也得到了应用。

电子差速器通过电子控制单位和电机来调节内外侧轮胎的转速差。

它更加精确和可靠,能够根据车辆状态和驾驶需求进行实时调节。

3.机械式差速器:机械差速器的设计比较复杂,它通过复杂的齿轮传动系统来实现转速差的补偿。

机械差速器常用于重型载货车或越野车等特殊用途车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