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u形管换热器设计文献综述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U形管换热器课程设计 U形管换热器结构设计

U形管换热器课程设计 U形管换热器结构设计

U形管换热器课程设计-- U形管换热器结构设计目录过程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4)前言 (5)摘要 (6)第一章绪论 (7)1.1 管壳式换热器的概述 (7)1.2 本毕业设计的目的 (7)1.3、设计的要求及内容 (8)1.4 、课程设计的步骤 (9)1.4.1设计的准备阶段 (9)1.4.2机械结构设计 (9)第二章换热器结构设计 (10)2.1换热管数的计算 (10)2.2 换热管排列方式,管间距的确定 (10)2.3 筒体结构设计 (11)2.4管箱及封头 (12)2.4.1管箱管箱分类 (12)2.4.2封头 (12)2.5 接管、接管法兰 (13)2.5.1接管 (13)2.5.2接管法兰的确定 (13)2.5.3管箱法兰和管箱侧壳体法兰 (14)2.6 管箱的最小内测深度 (14)2.7 分程隔板 (14)2.8 U形管 (15)2.8.1 U形管选择 (15)2.8.2 U形管弯管段的弯曲半径 (15)2.9 管板 (16)2.91分程隔板槽 (16)2.9.2管板 (16)2.9.3 布管定圆 (16)2.9.4管孔 (16)2.9.3拉杆孔 (17)2.10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 (17)2.11折流板和支撑板管孔 (18)2.12 U型管尾部支撑 (18)2.11拉杆 (19)2.12 折流板 (20)2.12.1折流板的主要几何参数 (20)2.12.2 折流板与壳体间隙 (20)2.12.3 折流板厚度 (20)2.12.4 折流板的管孔 (20)2.12.4 材料的选取 (21)2.13 滑道 (21)2.14防短路结构 (22)2.14.1旁路挡板 (22)2.14.2挡管 (22)2.14.3中间挡板 (23)2.15垫片设计 (23)2.16支座 (24)2.17 附件 (24)(1)起吊附件 (24)三、确定设计压力 (24)3.1筒体壁厚计算 (24)3.2筒体短节、封头厚度计算 (25)3.3管箱短节、封头厚度计算 (26)3.4管箱短节开孔补强的校核 (27)3.5壳体接管开孔补强校核 (28)参考文献 (29)过程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 U形管换热器结构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条件:被冷却流体热空气进气温度150℃出气温度40℃设计温度150℃设计压力 2.5Mpa冷却介质类型循环水OH2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设计温度40℃设计压力 1.0Mpa90换热面积2m换热管规格及管束级别Φ19⨯2 长6m Ⅰ类程数 2 2标准规范GB150-1999;GB151-19991、根据两种介质的流量、进出口温度、操作压力等计算出换热器所需的传递热量2、根据介质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

换热器文献综述new1

换热器文献综述new1

换热器节能研究的文献综述一、引言当今社会,能源危机,为了节能降耗,提高工业生产经济效益,要求开发适用于不同工业过程要求的高技能换热设备[1]。

这是因为,随着能源的短缺(从长远来看,这是世界的总趋势),可利用热源的温度越来越低,换热允许温差将变得更小,当然,对换热技术的发展和换热器性能的要求也就更高[2]。

所以,这些年来,换热器的开发与研究成为人关注的课题。

大量的强化传热技术应用于工业装置,我国换热器产业在技术水平上获得了快速提升,板式换热器日渐崛起。

与此同时,近几年,我国在大型管壳式换热器、大直径螺纹锁紧环高压换热器、高效节能板壳式换热器、大型板式空气预热器方面也获得了重大突破[3]。

国外在换热器的强化传热研究、强化传热元件开发、新型壳程结构设计中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4]。

而且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强化传热元件的开发,使得新型高效换热器的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与换热工况设计制造了不同结构形式的新型换热器,并已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制冷、空分及制药各行业得到应用与推广,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二、研究主要成果2009年4月,中国石化组织专家对“大直径螺纹锁紧环高压换热器国产化研制攻关”项目进行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该换热器的国产化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设计和制造DN2000以下的螺纹锁紧环高压换热器的能力,大大降低了石化工程建设成本,单台即可节约采购资金1400万元,且缩短了交货期,打破了国外公司垄断地位[5]。

国内首台超大型管壳式换热器(E一6111型)已经通过最终检查和验收。

该换热器尺寸庞大,结构复杂,是首台国内自主研制的超大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其成功研制打破了国外长期对大型换热器的垄断格局,大大提高了我国石化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推进了我国每年100万吨乙烯成套装备国产化的进程[6]。

同时国外的换热器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例如:ABB公司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7],此换热器结构克服了普通折流板设计的主要缺点,其先进性已为流体动力学研究和传热实验结果所证实。

换热器文献综述——U型管换热器与浮头式换热器优缺点比较

换热器文献综述——U型管换热器与浮头式换热器优缺点比较

换热器文献综述——U型管换热器与浮头式换热器优缺点比较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U型管换热器与浮头式换热器优缺点比较【摘要】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

在石油、化工、轻工、制药、能源等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把低温流体加热或者把高温流体冷却,把液体汽化成蒸汽或者把蒸汽冷凝成液体一这些过程均和热量传递有着密切系,因而均可以通过换热器来完成,换热器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

【关键词】浮头式换热器 U型管换热器管板换热管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不同型式和种类的换热器发展很快,新结构、新材料的换热器不断涌现。

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我国对某些种类的换热器已经建立了标准,形成了系列。

完善的换热器在设计或选型时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合理地实现所规定的工艺条件;(2)结构安全可靠;(3)便于制造,安装。

操作和维修;(4)经济上合理。

浮头式换热器的一端管板与壳体固定,而另一端的管板可在壳体内自由浮动.壳体和管束对膨胀是自由的,故当两张介质的温差较大时,管束和壳体之间不产生温差应力。

浮头端设计成可拆结构,使管束能容易的插入或抽出壳体。

(也可设计成不可拆的)。

这样为检修.清洗提供了方便。

但该换热器结构较复杂。

而且浮动端小盖在操作时无法知道泄露情况。

因此,在安装时要特别注意其密封。

在设计时必须考虑浮头管板的外径Do,该外径应小于壳体内径Di,一般推荐浮头管板与壳体内壁的间隙bl=3~5mm。

这样,当浮头出的钩圈拆除后,即可将管束从壳体内抽出,以便于进行检修、清洗。

浮头盖在管束装入后才能进行装配,所以在设计中应考虑保证浮头盖在装配时的必要空间。

钩圈对保证浮头端的密封,防止介质问的串漏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幞头式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长期以来使用经验的积累,钩圈的结构形式也得到了不段的改进和完善。

钩圈一般都为对开式结构,要求密封可靠,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制造和拆装方便。

U形管换热器的设计解读

U形管换热器的设计解读

U形管换热器的设计解读摘要本文依据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严格遵循GB151-99和GB150-98,着重介绍了U型管式换热器的传热工艺的计算,及物料与结构因素对换热能力的影响和换热器的机械设计,包括工艺结构与机械结构设计和换热器受力元件如管板的受力计算和强度校核,以保证蒸汽过热器安全运行,其中,前者主要是确定有关部件的结构形式,结构尺寸和零件之间的连接,如封头、接管、管板、折流板等的结构形式和尺寸,管板与换热管、壳体、管箱的连接等。

还介绍了U 型管式换热器的制造、检验、安装和维修时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蒸汽过热器传热计算结构设计强度校核AbstractThis thesis is based on relevant national, standards, and strictly follows the GB151-99 and GB150-98, emphatically introduces the calculation of heat technologic process of U-tube heat exchangers, the effect with the fluids and structure of heat exchanger, and design of kinds of mechanical structure, including structure of technologic process and mechanical structure and the loading conditions of objects of heat exchanger and strength check ,such as, tube sheet, aimed to make the heat exchangers work safely, the former is mostly related to component structural form and dimension, such as Vessel Head, nozzle, tube sheet, and baffle plate, and so on. And it also involves connection between tube sheet and accessories, shell and channel. Besides it also introduces some events to taking into account when manufacturing, inspecting, installing and maintaining.Key words: Steam superheater; Calculation of heat transfer; Design of structure; Strength check目录摘要........................................................................................................................... (I)Abstract .............................................................................................................. ........... II 第1章绪论 (1)1.1概述 (1)1.2换热器在工业中的应用 (1)1.3换热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2)1.3.1研究现状 (2)1.3.2发展趋势 (3)1.4设计任务及思想 (4)1.4.1设计任务 (4)1.4.2设计思想 (4)第2章工艺计算及结构设计 (5)2.1确定物性参数 (5)2.2确定热流量 (7)2.2.1平均传热温差 (7)2.2.2热流量 (7)2.3工艺结构尺寸 (8)2.3.1管径和管内流速 (8)2.3.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8)2.3.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 (9)2.3.4传热管排列 (9)2.3.5筒体 (9)2.3.6折流板 (10)2.3.7其他附件 (11)2.3.8接管 (11)2.3.9鞍座设计 (12)2.4校核传热系数及换热面积 (12)2.4.1壳程表面传热系数 (12)2.4.2管内表面传热系数 (12)2.4.3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 (13)2.5换热器主要参数 (14)第3章结构及强度计算 (15)3.1 U型管换热器基本参数 (15)3.1.1原始数据 (15)3.1.2布管限定圆 (15)3.2壳体设计及检验 (15)3.2.1壳程筒体壁厚 (15)3.2.2筒体壁厚检验 (16)3.2.3壳程筒体封头厚度的计算 (17)3.2.4折流板设计及检验 (17)3.2.5验证U型管的尾部支撑 (17)3.3管箱设计 (18)3.3.1管箱短节设计 (18)3.3.2管箱短节壁厚检验 (18)3.3.3管箱封头设计 (19)3.3.4管箱法兰设计 (19)3.4管板设计计算 (20)3.5分程隔板的设计 (22)3.6拉杆与定距管的设计 (22)3.7开孔和开孔补强设计 (23)3.7.1壳程进出口接管补强计算 (23)3.7.2管箱短节进出口接管补强计算 (26)第4章安装使用及维修 (28)4.1安装 (28)4.2维护和检修 (29)4.3设备施工中常见错误的一些解决方案 (30) 4.3.1设备施工中管口错误的解决方案 (30) 4.3.2材料选择与代用 (30)4.3.3试压 (31)4.3.4容器加工 (31)结论 (32)参考文献 (33)致谢 (34)第1章绪论1.1概述蒸汽过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种,是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氮肥装置中的主要设备。

U型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论文

U型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论文

摘要换热器是重要的化工单元操作设备之一。

其中管壳式换热器在化工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

根据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可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型管式、填料函式和釜式再沸器五类。

近年来,尽管受到其它新型换热器的挑战,但管壳式换热器仍占主导地位。

本文主要讨论U型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U型管式换热器是将换热管弯成U型,管子两端固定在同一块管板上。

由于换热管可以自由伸缩,所以壳体与换热管无温差应力。

因U型管式换热器仅有一块管板,结构较简单,而且管束可从壳体内抽出,壳侧便于清洗,但管内清洗困难,管内介质必须清洁且不易结垢。

U型管式换热器一般用于高温高压情况下,尤其是壳体与换热管金属壁温差较大时。

它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密封性能好、金属耗量小、造价低、热补偿性能好及承压能力强。

本文第一部分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第二部分对U型管式换热器进行工艺设计计算,主要是传热系数、传热面积、压强降的计算。

第三部分是结构设计、强度计算及其校核。

本次设计采用Auto CAD软件绘制工程图。

图纸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结构合理。

设计计算结果比较准确,与实际运行设备参数基本相符。

关键词:换热器;传热系数;U型管;工艺设计AbstractHeat exchang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emical unit operation equipments, among which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is used most widely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duction.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hell and tube exchanger, heat exchanger can be divided into fixed tube-sheet, floating head-style, U-tube, the function and kettle-reboiler. Recently, although it has been challenged by other new type exchangers, the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still take unirreplacable role.This thesis is mainly about the design of U-tube exchanger. U-tube exchanger is made by exchanger which is bent into U-shaped, and both end of the tubes fix in the same piece of board. Exchanger can be stretched out and drawn back freely, so shell and tube have no pressure on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t is easy to clean the outside of the shell because the structure of the U-tube is simple with only one tube, and the tube can be pulled out from the shell. But the inside of the tube is difficult to clean for we have to keep the media clean and hard to be dirty. U-tube exchanger is usually used in the circumstance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voltage, especially when the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of metal wall between shell and tube is apparent. It also has the feature that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well sealed, low consumption of the mental, low price,heat and pressure compensation for good performance and strong pressure capacity.The first part of this thesis is to give the demonstration to the design. The second part is to compute the U-tube exchang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cess design, mainly including the calculation of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heat transfer area and pressure drop. The third part consists of the structure design, strength calculation and checking. This design makes full use of the Auto CAD to draw the engineering plat. The blueprint is correspond to the mechanical drawing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s, which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The result of the design calculation is basically correct and tally with the practical parameters of the operation of equipment.Key Word: Heat exchanger;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U-tube,;Process design.目录1绪论 (1)1.1换热器的概述 (1)1.2管壳式换热器的分类及其特点 (1)1.3U型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及优点 (2)1.4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与内容 (3)1.5换热器发展趋势 (3)2设计方案的论证及选择 (5)2.1工艺简介 (5)2.2操作条件 (5)2.3设计方案的论证及选择 (5)3工艺设计计算 (9)3.1换热面积的计算 (9)3.1.1计算热负荷和流量 (9)3.1.2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10)3.1.3换热面积的计算 (10)3.2核算压强降 (13)3.2.1管程压强降 (13)3.2.2壳程压强降 (13)3.3核算总传热系数 (15)4机械设计计算 (18)4.1换热器壳体壁厚的计算 (18)4.1.1壳体壁厚的设计计算 (18)4.1.2管箱壁厚的设计计算 (19)4.2封头的计算 (20)4.3管箱接管壁厚计算 (23)4.3.1接管名义壁厚计算 (23)4.3.2接管有效壁厚 (24)4.3.3接管最小壁厚 (24)4.4壳程接管壁厚计算 (24)4.4.1接管名义壁厚 (24)4.4.2接管有效壁厚 (25)4.4.3接管最小壁厚 (25)4.5管子拉脱力计算 (26)4.5.1在操作压力下,每平方米胀接周边所产生的力 (26)4.5.2在温差作用下,管子每平方米胀接周边所产生的力 (26)4.6容器法兰的设计与校核 (27)4.6.1壳体法兰的选择 (27)4.6.2法兰强度的校核 (28)4.6.3法兰应力校核 (32)4.7螺栓设计 (32)4.7.1垫片的选用 (32)4.7.2螺栓的设计 (34)4.8开孔补强 (35)4.8.1补强结构 (35)4.8.2补强计算 (36)4.9管板设计 (37)4.9.1符号说明 (37)4.9.2设计计算和校核 (39)4.10支座设计 (40)4.10.1鞍座的设计计算 (40)4.10.2鞍座内力分析 (42)4.10.3圆筒应力计算与校核 (44)4.11爆破片的设计 (49)4.11.1爆破片的类型 (49)4.11.2爆破片的设计计算 (50)5结构设计 (52)5.1折流板设计 (52)5.1.1折流板结构设计 (52)5.1.2折流板缺口高度 (52)5.1.3折流板间距 (52)5.2拉杆的设计 (53)5.3防冲板的设计 (55)5.4挡管的设计 (55)5.5工艺接管设计 (55)5.6容器法兰的结构尺寸设计 (56)5.7焊接结构 (56)5.7.1焊接要求 (56)5.7.2主要焊接区结构 (57)6加工制造要求 (59)6.1制造技术要求 (59)6.2加工制造 (60)6.2.1容器筒体部分的制造 (60)6.2.2滚圆工艺 (60)6.2.3设备的组对装配 (61)6.2.4组对的基本工序及工具 (62)6.2.5换热器内部管件组对 (63)参考文献 (64)致谢 (65)附录 (66)1绪论1.1换热器的概述换热器是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温度不同的流体相互换热的设备。

U型管换热器毕业设计

U型管换热器毕业设计

U型管换热器毕业设计摘要换热器是热工学中最常用的装置,用于将热能从一种流体转移到另一种流体。

它是由加热器、贮热器以及分离器组成。

U型管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装置,用于改变一个流体的温度,一般用于石油及其他液体的加热和冷却。

本文研究了U型管换热器的基本原理,如何设计和优化U型管换热器,并提出了几种改进设计方案,以增加热交换效率。

关键词:U型管换热器;换热器;热交换;设计1 Introduction2 Working principleU-tube heat exchangers are consists of two pipe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in the form of letter "U".The two pipes are connected at one end to the outlet of the heater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inlet of the cooler.The two pipes are filled with the same liquid medium,and the liquid flows through the two pipes in opposite directions.When the heated liquid flows through one pipe,the other side of the pipe absorbs the heat and the liquid temperature rises.When the cooled liquid flows through the other pipe,the other side of the pipe emits the heat and the liquid temperature decreases.The heat is transferred from one fluid to another through the pipes.3 Design and optimization3.1 Basic design3.2 Improving designThere are several ways to improve the design of U-tube heat exchangers,such as increasing the length of the tube,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tubes,increasing the space between thetubes,arranging the pipes in a spiral shape,increasing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material and coating the pipes with a highly thermal conductive material.All of these design improvements can help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heat transfer.4 Conclusion。

U型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U型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本次设计的换热器在编制说明书分了六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主要是对U型管换热器的应用、优缺点作了论述。。第二部分简单了工艺计算,通过计算传热量,流体阻力来选型。第三部分就所选型式换热器作结构及强度计算。第四部分简要介绍了U型管式换热器的制造工艺。第五部分是关于U型管式换热器的检验、安装、维修和使用。第六部分是材料的的经济性讨论;第七部分个人小结以及致谢,是针对本次设计的总结和设计后的感想。最后是附录, 参考文献。
筒体材料为16MnR 查GB 150-1998 ???
?

2.3.2 管箱封头设计
材料:16MnR
封头材料为16MnR 查GB 150-1998
?
厚度附加量C=C1+C2=2.0+0=2.0mm
取封头名义厚度与壳体名义厚度相等取
选择标准椭圆形封头,根据JB/T4736-2002,选以内径为基准,类型代号为EHA,型式参数关系为:Di/2(H-h)=2。标准椭圆形封头是由半个椭球面和短圆筒组 成。直边段的作用是避免封头和圆筒的连接焊缝处出现经向曲率半径突变,以改善焊缝的受力状况。
??逆流的另一优点是可以节约冷却或加热剂的用量,因为并流时t总是低于T,而逆流是,t却可以高于T,所以逆流冷却时,冷却剂的升温(T1-T2)可比并流的大一些,单位时间内传过的热量相同时,冷却剂用量就可以少些.同理,逆流加热时,加热剂本身温降(T1-T2)可比并流时大一些,也就是说,加热剂的用量少些.
℃ 焊接
系数 腐蚀裕量
mm 换热面积
m2 容器
类型 管程 1.7 300 0.85 2 110 Ⅱ 壳程 2.0 400 0.85 2 型号说明
2.1.2 换热管的选型
换热面积A=110m2 ?参照JB/T4714—92 选择换热器基本参数

U型管式换热器设计资料讲解

U型管式换热器设计资料讲解

U型管式换热器设计资料讲解U型管式换热器的主要结构由一组管子组成,这些管子通过两个平行的管板连接起来。

流体通过U型管道进入换热器,在管内流动,从而完成热量的交换。

通常情况下,一个流体贯穿着所有的U型管,而另一个流体贯穿着所有的U型管的一半,从而实现热量的传递。

以下是U型管式换热器设计资料的几个关键方面。

首先,需要确定换热器的工作流体和换热方式。

在选择工作流体时,需要考虑其性质和工艺要求。

同时,还需要确定是采用直接换热还是间接换热的方式。

直接换热指的是两种流体直接接触并交换热量,而间接换热指的是两种流体通过壁面进行热传导。

其次,需要进行换热器的热力学计算。

这包括冷热流体的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的确定。

通过对流体的物性进行热力学分析,可以计算出所需的热负荷和换热面积。

然后,需要进行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这包括换热管道、壳体、管板等部件的选择和尺寸的确定。

对于U型管式换热器来说,关键是确定U型管的曲线形状和管道的布置方式。

这涉及到流体的流动和阻力,需要通过试验和计算得到最佳的设计。

此外,还需要进行材料选择和防腐措施的设计。

换热器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适应工作流体的特性。

针对工作流体的酸碱性、含盐量等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防腐。

同时,还需要考虑操作温度、压力等因素对材料的影响。

最后,进行换热器的热力学和流体力学计算。

这包括壳程和管程的压降计算、流体的速度分布和流动状态的分析等。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得到换热器的性能参数,例如传热系数、换热效率等。

综上所述,U型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资料包括流体选择、热力学计算、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防腐措施设计、热力学和流体力学计算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实现热量的高效传递和流体的有效控制,提高换热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U型管式换热器设计

U型管式换热器设计

U型管式换热器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U型管换热器的整体结构设计计算。

U型管换热器仅有一个管板,管子两端均固定于同一管板上,管子可以自由伸缩,无热应力,热补偿性能好;管程采用双管程,流程较长,流速较高,传热性能较好,承压能力强,管束可从壳体内抽出,便于检修和清洗,且结构简单,造价便宜。

U型管式换热器的主要结构包括管箱、筒体、封头、换热管、接管、折流板、防冲板和导流筒、防短路结构、支座及管壳程的其他附件等。

本次设计为二类压力容器,设计温度和设计压力都较高,因而设计要求高。

换热器采用双管程,不锈钢换热管制造。

设计中主要进行了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强度设计以及零部件的选型和工艺设计。

关键词:U型管换热器,结构,强度,设计计算U-TUBE HEAT EXCHANGER DESIGN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U-tube heat exchanger design and calculation. U-tube heat exchanger has only one tube sheet, tubes are fixed at both ends of boards in the same tube, and tubes could telescopic freely, non-thermal stress, thermal performance and compensation; use of double-tube process, the processis longer, higher speed, better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pressure capacity, and control can be extracted from the shell with easy maintenance and cleaning, and simple structure cost less. The main structure of U-tube heat exchanger, includes Equipment control, shell, head, exchanger tubes, nozzles, baffled, impingement baffle, guide shell, anti-short-circuit structure, support and other shell-tube accessories.This time I designed a second category pressure vessel, which has high design temperature and high design pressure. Thus the design demands are strict. It has dual heat exchanger tube, stainless steel heat exchanger manufacturers. I mainly carried out the design of heat exchanger structural design, strength of design and parts selection and process design.KEYWOEDS: U-tube heat exchanger, frame, intensity, design and calculation目录中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U形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

U形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

《过程设备课程设计》指导书1.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U型管式换热器设计课程设计要求及原始数据(资料):一、课程设计要求:1.使用国家最新压力容器标准、规范进行设计,掌握典型过程设备设计的全过程。

2.广泛查阅和综合分析各种文献资料,进行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

3.设计计算采用电算,要求设计思路清晰,计算数据准确、可靠,且正确掌握计算机操作和专业软件的使用。

4.工程图纸要求手工绘图。

5.毕业设计全部工作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

二、原始数据:1. 卧式换热器设计条件表序号项目壳程管程1 设备名称冷却器2 型式BEM3 工作压力MPa 见设计参数表见设计参数表4 工作温度℃(进/ 出)见设计参数表见设计参数表5 工作介质水、甲醇水6 介质特性易燃易爆、中度危害7 腐蚀裕量mm 2.02.卧式换热器条件图3.卧式U型管式换热器设计参数表三、课程设计主要内容:1.设备的结构设计包括:管箱、管板、折流板、拉杆等结构形式的确定以及标准件(支座、容器法兰、管法兰)的选取等。

2. 设备强度计算(1)管、壳程的筒体及封头壁厚计算以及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2)管板的厚度计算及应力校核。

3.技术条件编制4.绘制设备总装配图5.编制设计说明书四、学生应交出的设计文件(论文):1.设计说明书一份2.总装配图一张(折合A1图纸一张)五、主要参考资料:[1]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学苑出版社,1999[2]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3] 秦叔经叶文邦等,《化工设备设计全书——换热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2[4] 中国化工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化工设备图样技术要求》,2000,11[5] 郑津洋、董其伍、桑芝富,《过程设备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6]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7]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过程设备课程设计、计算2.1结构设计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包括:管箱、管板、折流板、拉杆等结构形式的确定以及标准件(支座、容器法兰、管法兰)的选取。

U型管换热器的设计

U型管换热器的设计

U型管换热器的设计摘要:U型管换热器由于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壳程可清洗,一个管板,管子可自由伸缩,无温差应力等特点,适用于管、壳壁温差较大的场合,尤其是管内介质清洁不易结垢的高温、高压、腐蚀性较强的场合。

在石油、化工行业应用广泛。

本文以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钛制换热器为例,谈谈U形管换热器的设计。

关键词:U形管换热器;材料;公称直径;设计压力;名义厚度1基本资料概述本换热器为某石化企业一台325mm的四管程的U形管换热器,换热管尺寸为φ19×2 ,L=6000,管心距25 mm,排列方式为正三角形,换热面积为21.3㎡。

其主要设计参数见表1,换热器简图及外形尺寸见图1。

表1 主要设计条件壳程管程设计压力MPa 0.6 0.35工作压力MPa 0.35 0.06设计温度℃56 188工作温度℃32~36 168~40物料名称循环冷却水重质物程数 1 4焊缝系数 1 0.9换热面积㎡~21.4(直段)2标准规范的选择2.1 《管壳式换热器》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GB151-1999标准适用的范围:《管壳式换热器》GB151-1999适用于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型管式和填函式换热器。

适用的参数为:公称直径DN≤2600 mm;公称压力PN≤35 MPa;且工程直径(mm)和公称压力(MPa)的乘积不大于。

2.2HG20584-1998《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2.3JB/T4745-2002《钛制焊接容器》图1换热器外形简图3 换热器的结构设计3.1壳程筒体的设计3.1.1壳程筒体材料的选择壳程介质为循环水,无毒、无腐蚀性,工艺推荐筒体材料为Q235B,但由于筒体为外径φ325的钢管,因此我们可以选择20(GB9948) ( 管材)作为筒体的材料。

3.1.2壳程筒体壁厚的计算计算厚度 =Pc 计算压力t设计温度Di 内径t设计温度许用应力焊接接头系数将设计参数代入上式中进行计算,计算厚度 =0.68mm,根据GB151中5.3.2的规定,换热器筒体最小壁厚为8mm,其中包含1mm的厚度附加量,因此本换热器的名义厚度n =8 mm。

管式换热器文献综述

管式换热器文献综述

管壳式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轻工、冶金、原子能、造船、航空、供热等工业部门。

特别是在石油炼制和化学加工装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

由于它结构坚固,且能选用多种材料制造,适应性极强,尤其在高温、高压和大型装置中得到普遍应用。

据统计,在石油化工生产中,换热器的总投资约占总设备的30%~45%[2]。

管壳式换热器因其利用和回收热能的优点,在上世纪70年代的全球化能源危机之后,促使世界各国对强化传热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和应用。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管壳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进展一直以来,管壳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研究都是以实验为主。

随着计算流体力学(CFD)和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数值模拟方法以其成本低、周期短等优点成为换热器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

大量的CFD商业软件的出现,使得传热和流体问题的数值计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强化传热主要分为有源强化传热和无源强化传热。

有源强化传热技术因其受到外在能量的制约,因此工程实际中主要采用无源强化传热技术,即通过增加单位体积内的传热面积或者提高传热系数增加传热量。

迄今为止,国内外的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管程强化传热技术和壳程强化传热技术。

1.1管程强化传热管壳式换热器管程的强化传热主要为改变换热管的外形和管内加内插件。

其中改变换热管的外形是通过对管子进行各种加工,以期在管子的壁面上形成有规律或无规律的凸起物,这些凸起物既可以对流体进行扰动,又能断续地阻断边界层的发展。

这些强化传热管主要有波纹管、螺旋槽纹管、螺旋扭曲扁管等。

管内内插件作为一种扰流子,以固定的形状安装在换热管内,与管壁相对固定或者随流体振动,对流体产生扰动或破坏管壁表面的液体边界层以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而且具有防垢和除垢的效果。

1.1.1波纹管波纹换热管是由沈阳广厦热力设备开发制造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研制并成功投入使用,它由波纹管和两端的接头组成。

毕业论文 U型管式换热器机械设计及三维建模、工作仿真

毕业论文 U型管式换热器机械设计及三维建模、工作仿真

毕业论文 U型管式换热器机械设计及三维建模、工作仿真第一章绪论在工业生产中,为了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过程的一种设备,统称为换热器。

它是化工、煤油、动力、原子能和其它许多工业部门广泛应用的一种通用工艺设备。

对于迅速发展的化工、煤油等工业生产来说,换热器尤为重要。

通常在化工厂的建设中,换热器约占总投资的10%~20%。

在石油炼厂中,换热器约占全部工艺设备投资的35%~40%。

在化工生产中,为了工艺流程的需要,往往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换热过程:如加热、冷却、蒸发和冷凝。

换热器就是用来进行这些热传递的设备,通过这种设备,以便使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以满足工艺的需要。

总之换热器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任何化工生产工艺几乎都离不开它。

而在这些换热设备中,使用量最大的是管壳式换热器,它与其它形式的换热器相比较,最突出的优点是,单位体积内能够提供较大的传热面积,传热效果比较好,由于它的结构坚固,而且可以选用的材料范围较广,故适应性强,操作弹性大,因此,它广泛应于许多工业部门,尤其是化工生产中。

换热过程的强化是炼厂节能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节能工作的深入发展,炼油厂各装置内部及装置间的换热量明显增大,而换热器冷热流之间的温度差则不断减小。

为了节约投资,不过多地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就成了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本设计用螺纹管代替普通换热器的光管能有效的提高管外表面积,可以在管外给热系数不组的情况下,大大提高总传热系数,强化了传热,故使用螺纹管换热器可以做为强化传热的一个方向。

1.1设计条件:1.1.1设计原始参数管程介质:汽油壳程介质:汽油管程设计压力:2.43Mpa 壳程设计压力:2.45Mpa 管程设计温度:200? 壳程设计温度:200? 地震烈度:7级场地土类别:二类管程腐蚀余量:2mm 壳程腐蚀余量:3mm2 容器类别:二类换热面积: 170 m1U型管式换热器机械设计及三维建模、工作仿真1.1.2设计要求:1、查阅相关科技资料及英文资料2、进行换热器的结构论证及材料选择论证3、进行换热器机械设计及强度校核(传热性能及传热量的计算和校核)4、在Pro /E环境下进行换热器的三维建模及工作动态仿真模拟5、编号设计说明书(不少于20000字,含英文摘要)6、科技译文(不少于5000字)7、绘制换热器零部件机械图纸1.1.3设计主要内容1、绪论(1)设计内容、说明思想、设计特点(2)换热器在炼油装置中简单工艺流程及应用(3)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及说明2、材料的选择及论证3、换热器结构选择及论证(1)换热器整体结构型式及特点(2)前管箱、壳体和后端盖结构型式及特点(3)管束分程和分程隔板的布置及特点(4)管子尺寸及排列、数量、偏差和总传热面积的确定(5)折流板、拉杆、定距管等零件的结构及特点(6)管子与管板的连接说明(7)接管、法兰、管箱法兰、外头盖法兰、浮头法兰的结构及特点(8)支耳、支座、排气管、排液管的结构及作用(9)换热器密封结构型式及密封点的说明4、换热器零部件强度计算与校核(1)封头、壳体厚度计算(管子厚度计算)(2)管板强度计算与校核2第一章绪论(3)开孔补强计算(4)法兰强度计算与校核(5)鞍座强度校核5、绘制工程图纸6、对换热器零部件进行三维建模及工作动态仿真制作7、英文翻译1.2设计思想工程设计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因而,要求工程设计人员必须严格地遵守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法律规定以及有关行业规范,特别是国家的工业经济法规、环境保护法规和安全法规。

u型管式换热器结构设计及温度控制

u型管式换热器结构设计及温度控制

u型管式换热器结构设计及温度控制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U型管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交换过程。

U型管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U型管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U型管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U 型管换热器设计专业班级建环1001学生姓名xxxxx学号XXXXXX指导教师—XXXXX日期2013.5.4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换热器的设计)(一)设计题目:煤油冷却器的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 处理能力:15万吨/年煤油2. 设备型式:列管式换热器3. 操作条件:(1)煤油入口温度125C,出口温度40C;(2)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25C,出口温度45C;(3)允许压强降不大于105Pa;(4)煤油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密度为825kg/m3;粘度为:7.15X 10-4Pa.S比热容为:2.22kJ/ (kg. C);导热系数为:0.14W/ (m. C)(5)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设计项目1传热计算2管、壳程数的确定及管、壳程流体阻力计算3管板厚度计算4 U形膨胀节计算(浮头式换热器除外)5管壳式换热器零部件结构(四)绘制换热器装配图(A2图纸)二、换热器的选用换热器的选用(即选型)的过程大体如下,具体计算可参看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中有关内容。

①根据设计任务要求计算换热器的热负荷Q。

②按所选定的流动方式,计算出平均温度差(推动力)△ tm及查出温差校正系数。

若< 0.8 ,应考虑采用多壳程结构的换热器或用多台换热器串联。

③依所处理流体介质的性质,凭经验初选一总传热系数K o (估),并由总传热速率方程计算传热面积S'o :S O =Q/K o 估厶tm式中Q --------- 热负荷W; K o(估) -------- 凭经验选取的总传热系数W/(m2 -K);△ tm -------- 平均温度差,C。

④根根据计算出的S'值,查有关换热器系列标准,确定型号规格并列出各结构主要基本参数。

⑤利用总传热系数关联式计算K o(计),再由总传热速率方程式求出S o(计)o考虑到所用传热计算式的准确程度及其他未可预料的因素,应使得所选用换热器具有的传热面积9留有的裕度io%〜25% ,即[(S D - S o(计))/S o(计)]= (10%〜25% )。

换热器文献综述(综述报告)(经典版)

换热器文献综述(综述报告)(经典版)

板式换热器综述报告院系:机械工程学院姓名: xxxxx x学号: xxxxxxxxxx班级:过控10-3班日期:2012年12月28日前言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工艺要求的装置统称为换热器.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工、动力机械、原子能工业,特别是汽车、火车、航空等工业部门迫切要求高效、轻巧而又紧凑的换热设备,这就促使新结构形式的热交换设备的出现和不断发展。

板式换热器就是在这种形式下发展起来的新产品。

国内外板式换热器的发展是欧美发达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竞相开发、研制各种型式的板式换热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为法国Packinox公司,该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在催化重整装置中用一台大型板式换热器替代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组。

20世纪90年代末期,Packinox公司又将大型板式换热器用于加氢装置。

该公司的产品得到UOP(美国联合油)的认证,其产品主要用于的催化重整、芳烃及加氢装置。

而板式换热器在中国的起步比较晚。

1999年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研制成功大型板式换热器,该产品(专利号:ZL98249056。

9)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首创独特结构的全焊式板式换热器,并已在炼油厂重整装置,化肥厂水解解吸装置及集中供热换热站等场合得到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化、钢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换热器的需求水平大幅上涨,但国内企业的供给能力有限,导致换热器行业呈现供不应求的市场状态,巨大的供给缺口需要进口来弥补.同时,我国出口的换热器均价平均不到进口均价的一半.可以想见,我国出口的产品多是附加值低的中、低端产品,而进口的产品多是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

这充分说明我国对高端换热器产品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的市场现状.作为一个高效紧凑式换热器,在加热、冷却、冷凝、蒸发和热回收过程中,除了高温、高压和特殊介质条件外,板式换热器均已替代管壳式换热器。

经试验证明在板式换热器适用范围内,绝大多数工况时,用不锈钢板式换热器比一般碳钢换热器投资低,而且可以预见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的竞争会更加激烈.随着科技的进步,板式换热器也有了飞速发展.自进入21世纪以来,常规对称形、非对称形,高NTU型(浅密波纹型)、免粘型、板式蒸发器、板式冷凝器等国外已有的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均已实现国产化,并成功应用于不同领域。

换热器文献综述

换热器文献综述

换热器文献综述浅谈换热器摘要:文章对换热器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对部分换热器特点作了讲解,简单的介绍了换热器的发展过程,并论述了我国换热器的发展及前景。

关键词:换热器;分类;发展前言:换热器又称热交换器是一种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也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

换热器既可是一种单独的设备,如加热器、冷却器和凝汽器等;也可是某一工艺设备的组成部分,如石化、煤炭工业中的余热回收装置等。

换热器的发展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被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船舶、集中供热、制冷空调、机械、食品、制药等领域。

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制造技术、材料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传热理论研究的不断完善,有关换热器的节能设计和应用越来越引起关注。

按照用途来分:预热器(或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等。

按照制造热交换器的材料来分:金属的、瓷的、塑料的、石墨的、玻璃的等。

按照温度状况来分:温度工况稳定的热交换器,热流大小以及在指定热交换区域的温度不随时间而变;温度工况不稳定的热交换器,传热面上的热流和温度都随时间改变。

按照热流体与冷流体的流动方向来分:顺流式、逆流式、错流式、混流式。

按照传送热量的方法来分: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等三大类。

其中间壁式换热器的冷、热流体被固体间壁隔开,并通过间壁进行热量交换的换热器,因此又称表面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应用最广。

1 换热器分类及其特点换热器的用途很广泛,可用于各种不同的换热过程,例如:加热、冷却、冷凝和蒸发等。

而换热器可做如下分类:按设备结构来分:有板片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两大类。

板片式换热器是由板片和密封垫片组合而成,通常有波纹平板式、板翅式、螺旋板式和板克式。

管壳式换热器是由管子、壳体及管板组成的设备,通常有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型管式和填料函式。

按用途来分:预热器(或者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等。

按制造材料来分:金属的、瓷的、塑料的、石墨的、玻璃的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形管换热器设计1课题背景随着世界性的能源危机波及到了装备制造业及石油化工这些耗材及耗能的大户,以及国家节能减排长期国策的确立,作为能量回收装备—热交换设备的提高传热效能及降低能耗的研究被提高到了很重要的地位。

这些研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传热与流动研究:旨在提髙传热及压降计算的准确性,寻求提髙传热效率,降低压降的途径。

这方面研究主要涉及到:物性模拟研究、分析设计研究(如温度场、流动分布的模拟研究等)、传热及流动试验和工艺计算软件的开发等。

(2)换热设备大型化、新型热交换设备的开发及降低能耗、节水的研究。

(3)强化传热的研究:如强化传热管研究、板管的研究(如板壳式、板空冷等)。

(4)材料研究(相容性及经济性的结合)。

(5)抗腐蚀及控制结垢的研究(涉及使用寿命及保持传热效率)[1]。

2换热器简介换热器是在工业生产中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过程的一种设备,自从21世纪以来,各国的换热器水平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的换热器技术在我国各方面人才的努力下也有了很大提高,本次设计就是在已有的计算基础上进行的,在查阅了换热器设计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此次设计。

2.1换热器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换热器是在工业生产中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过程的一种设备,它是化工,炼油、动力、油田储运集输系统和原子能及其许多工业部门广泛应用的一种通用设备,是保证工艺流程和条件,利用二次能源实现余热回收和节约能源的主要设备。

在化工厂换热器约占总投资的10%-20%;在炼油厂换热器约占全部工艺设备投资的35%-40%。

由于工艺流程不同,生产中往往进行着加热、冷却、蒸发或冷凝等过程。

通过换热器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以满足工艺需要[2-3]。

2.2换热器的分类及其特点换热器作为传热设备随处可见,在工业中应用非常普遍,特别是在耗能用量十分大的领域。

随着节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换热器的种类开发越来越多。

按使用目的不同,换热器可分为加热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

由于使用条件和工作环境不同,换热器又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和结构。

在生产中有时把换热器作为一个单独的化工设备,有时则把它作为某一工艺设备中的组成部分,按传热原理和实现热交换的方法,换热器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及蓄热式3类,其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普遍[9]。

间壁式换热器在各工业部门中使用极其广泛,担负着各种换热任务,例如用以加热、蒸发、冷凝和废热回收等。

由于它们的使用条件和要求差别很大,如容量、温度、压力和工作介质的性质等,涉及的范围极广,因此换热器的结构型式也多种多样。

管壳式换热器主要分为下列几种:(1)固定管板式。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典型结构是管束连接在管板上,管板与壳体焊接。

其优点是简单、紧凑,能承受较高的压力,造价低;壳程清洗方便,管子损坏时易于堵管或更换。

缺点是当管束与壳体的壁温差或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相差较大时,壳体和管束中将产生较大的热应力。

这种换热器适用于壳侧介质清洁且不易结垢的场合;管、壳程两侧温差不大或温差较大但壳侧压力不高的场合。

(2)浮头式。

浮头式换热器的典型结构是两端管板中只有一端与壳体固定,另一端可相对壳体自由移动称为浮头。

浮头式换热器的特点是管间和管内清洗方便;但其结构复杂,造价比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高,设备笨重,材料消耗量大,且浮头端小盖在操作中无法检查,制造时对密封要求较高。

它适用于壳体和管束之间壁温差较大或壳程介质易结垢的场合。

(3) U形管式。

U形管式换热器的典型结构是只有一块管板,管束由多根U 形管组成,管的两端固定在同一块管板上,管子可以自由伸缩。

当壳体与U形换热管有温差时,不会产生热应力。

其主要缺点是U形管具有一定的弯曲半径,故管板的利用率较差,管内不易清洗,U形管更换困难。

适用于管内走清洁而不易结垢的高温、高压、腐蚀性大的物料[6-8]。

3 U形管式换热器U形管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种,由管板、壳体、管束等零部件组成,仅有一个管板,管子两端均固定于同一管板上,重量较轻。

在同一直径情况下换热面积最大,结构简单、紧凑,在高温、高压下金属耗量最小。

其优点是:(1)管束可抽出来机械清洗;(2)壳体与管壁不受温差限制;(3)可在高温、高压下工作,一般适用于温度小于等于500 ºC,压力小于等于10MPa;(4)可用于壳程结垢比较严重的场合;(5)可用于管程易腐蚀场合。

U形管式换热器壳程内一般可按工艺要求设置折流板和纵向隔板,以增加壳侧介质流速。

为了进一步开展设计,还必须选择冷热流体的流动通道,在U形管式换热器中可根据以下原则选择:(1)因为U形管内清洗不方便,所以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液体宜在壳程;(2)腐蚀性流体宜走管程,以免管束和壳体同时受到腐蚀;(3)压力高的流体宜在管程,以免壳体承受压力;(4)饱和蒸汽宜走壳程,因饱和蒸汽比较洁净,一般给热系数与流速无关,而且冷凝液容易排出;(5)被冷却的流体宜走壳程,以便于散热;(6)若两流体温差较大,对于刚性结构的换热器,使给热系数大的流体通入壳程,以减少热应力;(7)流量小而粘度大的流体一般通入壳程为宜[7]。

4 管壳式换热器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由于管壳式换热器结构坚固,且能选用多种材料制造,故适应性极强,尤其在高温、高压和大型装置中得到普遍应用。

许多工艺过程都具有高温、高压、高真空、有腐蚀性等特点,而管壳式换热器具有选材范围广(可为碳钢、低合金钢、铝材、铜材、钦材等),换热表面清洗方便,适应性强,处理能力大,特别是能承受高温和高压等特点,所以管壳式换热器广泛应用,它适用于冷却、冷凝、加热、蒸发和废热回收等方面。

管壳式换热器由管箱、壳体、管束等主要元件构成。

管束是管壳式换热器的核心,其中换热管作为导热元件,决定着换热器的热力性能。

另一个对换热器热力性能有较大影响的基本元件是折流板(或折流杆)。

管箱和壳体主要决定管壳式换热器的承压能力及操作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管壳式换热器中换热管内构成的流体通道称为管程,换热管外构成的流体通道称为壳程。

管程和壳程分别通过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时,温度较高的流体通过换热管壁将热量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温度较高的流体被冷却,温度较低的流体被加热,实现了两流体换热的工艺目的。

一般管壳式换热器与其它类型的换热器比较有以下主要技术特性:(1)耐高温高压,坚固、可靠、耐用;(2)制造应用历史悠久,制造工艺及操作、维修、检验技术成熟;(3)选材广泛,适用范围大。

从间壁式换热器的发展史来看,管壳式换热器的技术提高受到下列因素的限制:(1)流体热附面层热阻的限制。

即使是湍流流动,在流体与固体壁之间也要生一层附面层(又称边界层),而其中接触固体壁的一层称为层流底层,其流动性质为层流流动,它是靠分子扩散进行传导传热的,传热速率很小。

进一步减薄、破碎、离和清除这个薄层,都可以逐步提高换热器的传热量,它是提高换热器技术的关键之一。

(2)流体压力损失的限制。

通过提高流体速度,可以减薄附面层的厚度,从而提高传输的热量。

但是,提高流体速度却引起一个矛盾的后果,流体的压力损失增加,其增加的速率巨大,所以不得不降低流速来接受较低的传热系数。

(3)扩大传热面积的限制。

扩大传热面积是提高预热温度和增加热回收率的简单而有效的办法,但却受到换热器成本和价格提高、换热器尺寸扩大与安装重量加大、换热器体积庞大与运输车辆超重等等的限制[10-12]。

5 小结通过本次设计更好的理解了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很多专业知识,使我对整个设计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U形管换热器的整个系统的设计工作有了细致的分析和理解,通过这次设计,使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更好的综合起来,相信一定能提高我在实际工作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1] 郑津洋,董其伍,桑芝富.过程设备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 张琳.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的改革[J].江苏:化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钱颂文.换热器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 聂清德.化工设备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5] 黄振仁,魏新利.过程装备成套技术设计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6] JB/T4700—4707—2000,压力容器法兰[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7] 汤善甫,朱思明.化工设备机械基础[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8] Chaudhuri P,Diwekar U.An Automated Approach for the Optimal Design of HeatExchangers[M]. U.K.: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2002.[9] HG 20592~20635-97,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 王志文,蔡仁良编.化工容器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1]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12] Aralikrishna K Shenoy,U-Tube Heat Exchanger Design Targets for MinimumArea and Cost[M]. U.S.A:John wiley ,2000.结核分枝杆菌百科内容来自于: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

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核为最多见。

结核病至今仍为重要的传染病。

估计世界人口中1/3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据WHO 报道,每年约有800万新病例发生,至少有300万人死于该病。

中国建国前死亡率达200-300人/10万,居各种疾病死亡原因之首,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卫生状态改善,特别是开展了群防群治,儿童普遍接种卡介苗,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为降低。

但应注意,世界上有些地区因艾滋病、吸毒、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酗酒和贫困等原因,发病率又有上升趋势。

生物性状形态与染色:结核分枝杆菌为细长略带弯曲的杆菌,大小1~4X0.4m 。

牛分枝杆菌则比较粗短。

分枝 杆菌属的细菌细胞壁脂质含量较高,约占干重的60%,特别是有大量分枝菌酸(mycolicacid)包围在肽聚糖层的外面,可影响染料的穿入。

分枝杆菌一般用齐尼(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以5%石炭酸复红加温染色后可以染上,但用3%盐酸乙醇不易脱色。

若再加用美蓝复染,则分枝杆菌呈红色,而其他细菌和背景中的物质为蓝色。

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在细胞壁外尚有一层荚膜。

一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般因制片时遭受破坏而不易看到。

若在制备电镜标本固定前用明胶处理,可防止荚膜脱水收缩。

在电镜下可看到菌体外有一层较厚的透明区,即荚膜,荚膜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