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培训学习)
小课题专项总结报告范文(3篇)
![小课题专项总结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a5f61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d.png)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了积极响应这一号召,我校开展了“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小课题研究”。
本课题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小课题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课题目标1. 提高学生对科研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 通过小课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课题实施过程1. 选题阶段: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所学知识,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
2. 研究阶段: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实验验证等方式,对课题进行研究。
3. 总结阶段:学生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成果展示。
4. 评价阶段:教师组织专家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题成果1. 学生成果: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撰写了多篇研究报告,并在学校举办的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
2. 教师成果: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提高了自身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3. 学校成果:学校在小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问题:部分学生对科研的认识不足,参与度不高。
改进措施:加强宣传,提高学生对科研的认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
2. 问题:部分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依赖性强。
改进措施: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
3. 问题:部分学生研究成果的质量有待提高。
改进措施:加强对学生研究方法的指导,提高他们的研究水平。
六、总结本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化课题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努力。
第2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531091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f.png)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小课题结题报告是课程设计、研究等项目的必要文件之一,为项目的成功结题提供有力的保障。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同时列举三个案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撰写结题报告。
一、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小课题名称:基于目标检测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一、项目背景人脸识别技术是当今社会信息时代的一个热门课题之一,其在安防、移动支付、教育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基于目标检测的人脸识别技术日益成熟,已经成为人脸识别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二、项目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基于目标检测的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究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套集人脸检测、识别和跟踪于一体的人脸识别系统,为实际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深入研究基于目标检测的人脸识别技术的相关理论和方法;2、选取数种目标检测算法,比较其在人脸识别中的效果;3、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训练出一个高精度的人脸检测器,并将其集成到人脸识别系统中;4、研究人脸识别算法中的关键技术,如特征提取、特征匹配等,并实现一个高效稳定的人脸识别算法;5、开发一套基于目标检测的人脸识别系统,并测试其在真实场景中的性能。
四、主要成果1、在目标检测领域取得一定创新性成果,实现了一套高效稳定的人脸识别算法;2、研发出一套集人脸检测、识别和跟踪于一体的人脸识别系统,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优越性;3、论文发表2篇,其中1篇SCI论文。
五、结题总结此次小课题的结题,为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后续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学习、思考和探索,不断地挑战自我、攀登高峰,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希望此次研究能为人脸识别领域的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案例1、小课题名称:基于WebGIS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开发研究研究目的:研究如何应用WebGIS技术,改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降低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6c6830864b35eefdc9d33359.png)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篇一:小课题结题报告高中化学“小课题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结题报郭莉芳告高中化学“小课题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1.课题研究的背景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基础,在化学学习上的作用举足轻重。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高中化学课倾向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验部分。
本研究着重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优化设计,通过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相关问题的分析,以及历年高考题中实验部分的研究,对实验教学进行优化设计,以使课堂教学不拘泥于形式,在实验的基础上能够让学生自觉地对知识进行建构。
196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提出更具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Teaching of Science as Inquiry)。
“探究式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结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实验教学。
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化学小课题实验教学,对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等方面确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2.问题的提出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但一味的只传授现成知识,在教学包括实验教学中按“验证式”组织教学,过份强调了全体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的一门自然学科。
为了与社会发展以及新教学理念接轨,现在教改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改革的主要内涵应该是教育向着培养具有理论型尤其是创造型的复合型人才方向转化。
这样一来,在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使学生学到一定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造就出一(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批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能适应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需要的后备军和生力军。
《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微型课题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03c1a2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7.png)
《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微型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提出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习惯后,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受益无穷。
二、研究对象与步骤研究对象:小学1—6年级学生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22年5月,确定研究课题,准备申报立项;2.实施阶段:2022年6月——2022年12月,围绕课题进行研究,按时间顺序,分阶段上传研究日志。
3.总结阶段:2023年1月—2023年2月梳理教学研究过程,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22.01-2022.04)(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阅读各教育报刊杂志并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和相关理论的文献。
(2)确立课题,申报课题。
(3)落实任务,确立研究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4)运用多种方法,开始实施研究。
2、实施阶段(2022.05-2022.12)(1)开展相关的“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的研究,收集实践中的资料及数据。
(2)观摩研讨,实践研究怎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3)撰写研究性日志。
3、总结阶段(2023.01—2023.02)(1)整理档案,进行数据分析。
(2)论证实验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3)整理材料,撰写结题报告,总结经验成果。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学习和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观察法:对本校数学课堂中新媒体新技术的使用情况。
3、个案研究法: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寻找解决方法,进行个案研究。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反思,及时归纳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经验教训,提高研究质量。
研究课题结题报告(5篇)
![研究课题结题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620bc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7.png)
研究课题结题报告(5篇)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一、课题的立题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倡导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并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性的发挥。
其中的合作交流,不仅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也作为一种教学策略被提出来了。
由于其在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且具有易操作性,而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
可以说,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交流这一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并且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
活跃的课堂气氛,激烈的讨论,使整个课堂都活跃了起来,改变了原来死气沉沉的“一言堂”现象。
然而,在这看似可毒局面的背后,由于教师对于合作交流缺乏实质性的了解,从而导致合作交流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明,课堂散乱无序,教学效率低下,学习结果评价不当。
这种所谓的“合作交流”只是流于形式,只注重合作交流的外在形式,而忽视合作交流的实质,从而导致合作交流的低效和无效。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合作交流的实施,影响教学质里,进而影响了新课改实施的效果。
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只有教师对合作交流这一学习方式、教学策略有了清楚的认识和了解才能保证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但是,对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合作交流的基本策略,卜匕如如何选择合作的主题和合作时机、如何制定合作的规则、如何激发学生合作交流动机、如何对合作过程实施有效监督和评价等等,大多数教师可能还有误解、困惑,甚至茫然。
因此,认识合作交流实施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进而提出有效可行的策略,为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合作交流提供借鉴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合作交流的基本涵义。
本研究中的合作交流即指合作交流学习。
合作交流学习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研究历史了。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模板(通用5篇)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模板(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573ab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3.png)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模板(通用5篇)课题讨论结题报告模板(通用5篇)课题讨论结题报告模板篇1我校于xx年3月担当了全州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学校课间操组织形式及内容改革讨论》的讨论工作。
本课题于xx年3月形成方案,试验时间原方案从xx年3月——xx年年xx月但是由于讨论时间短推迟到20xx年11月,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果。
获得了7篇省级以上相关论文奖项,2次州级以上公开示范课活动。
课题能按方案进行并达到预定讨论目标。
一、把握目标,加强培训,保证课题试验工作顺当开展本课题是在对进一步落实全国亿万同学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同学每天一小时的体育熬炼时间基础上,结合我校为一所农村中学,正规的体育场所和设施缺乏,群众体育活动较落后。
但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不断富强,同学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往的课间操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已经对同学没有任何的爱好,同学对课间操产生了敷衍的做法和厌烦的心情,更有甚者产生了恐惊心理。
但这不能说明课间操已经一无是处了,到了该取消的时候,而是提示我们要转变对课间操的熟悉,转变课间操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加强对课间操的管理和评价工作,把同学对课间操的爱好重新找回来。
xx年3月我校把传统的课间操进行改革,并申报了州级课题。
作为担当全州的科研课题,既有科研促教,提高“课标”实施效果的目的促进同学自我进行体育熬炼的习惯培育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同学在校期间把握几项运动技术和球类规章和简洁的裁判规章。
又能通过试验强化老师的科研意识,增加各教研组教研的氛围。
因此我们重视试验老师的学习、培训和课题可行性论证等工作。
xx年5月进行了课题开题报告会,由县教科所领导指导,学校全体老师参与了会议,学校领导对课题的立项表示庆贺和支持,对课题试验工作提出了详细要求,并表示将在人力、财力和时间等方面赐予大力的支持。
领导的重视给课题组老师增加了试验信念,为课题讨论工作顺当开展的奠定了基础。
在开展讨论工作的前期,重点加强对课题组成员的学习和培训,学习和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教学》、《中国学校体育》等杂志,了解和把握大课间活动各种项目的技术,通过互联网查阅有关大课间活动的学问。
小课题结题报告(精选10篇)
![小课题结题报告(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2f492e7c1cfad6185fa7a5.png)
小课题结题报告(精选10篇)小课题结题报告(精选10篇)小课题结题报告(一):一、课题背景及界定从国家层面看: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国家战略,十三五期间,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教育信息化供给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要经过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融合,强化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服务与支撑,强化将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放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来设计和推进。
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基于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而做出的教育实践的探索和研究。
从教育教学的实践看: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课程资料较为抽象,课程资料较多,课本教学材料具有相对滞后性,使得学生觉得政治课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学的重难点突破一向以来成为一线教师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而将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方式与思想政治课重难点突破这一具体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宄和分析,不仅仅为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课程理念的突破创新供给了指引,也为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供给了极赋操作性的新思路。
从学科的要求看: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对以往课程结构和教学方式进行全面更新,核心素养培育着眼于学生基于完整生命个体的基本属性,从对于必备品格和关键本事的培育入手实现对学生的培养,是培养能自我实现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国民与世界公民的基础.作为这一理念的具体化,思想政治学科,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整合的效果就是:在政治认同方面,培养有立场、有梦想的中国公民;在理性精神方面,培养有思想、有理智的中国公民;在法治意识方面,培养有自尊、守规则的中国公民;在公共参与方面,培养有担当、有情怀的中国公民。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经过主动学习,体验发现的乐趣,做社会生活的参与者,等等,让学习者的进取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有很大提高,也让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样态。
胡铁生认为微课不仅仅是一种课堂呈现方式,它更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微课并进行实践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98e1e3580eb6294dc886c87.png)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篇一:高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模板结题报告课题编号:课题名称:研究生活中的化学组长:课题成员:指导教师:目的: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课外延伸,并通过此次研究,提高我们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化学服务于生活。
方法:查阅相关资料,联系课本进行知识迁移。
过程:(1)小组讨论并明确分工(2)做开题报告(3)查阅资料,进行研究(4)分析^p 结果(5)总结,做结题报告正文:一、开启化学之门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
这些物质,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巨大的岩石逐渐风化变成泥土和沙砾;由于地壳变动而埋没在地下深处的古代树木变成了煤;铁器在潮湿的空气里逐渐生锈;等等。
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在长期跟自然作斗争的过程里,积累了许多有关物质变化的知识。
从而逐渐认识到,自然界里一切物质变化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
掌握了物质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就能进一步控制物质变化的发生,以达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
化学就是一门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它研究物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条件,以及随着变化发生的各种现象(例如发光、放热、发生气体等)。
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能消费的增长密切相关。
常规性能主要为化石燃料的煤、石油、天然气等,提高这些能的有效利用率,在进行这些技术的革新中,离不开化学知识,离不开化学工作者的努力。
在开发新能中,化学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优势,如核能和太阳能发电装置都离不开特殊材料的研制。
二、进入化学之门1.实用的新能——电池铝-空气-海水为能的新型电池是我国首创的,可用作水标志灯已研制成功。
还有特种电池,如太阳能电池就是利用晶体硅和非晶体硅为材料制成的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这种电池的前景最为广阔,因为它没有污染,据预测到21世纪中期全世界的电力总耗量的20%~30%将由太阳能电池提供。
主要用于航天领域的氢氧燃烧电池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电池。
它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活化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碳电极等,电解质溶液一般为40%的KOH溶液。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5篇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6b4f5aa1c7aa00b52acbac.png)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5篇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5篇篇一:小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认为历史学习的真正意义是通过历史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历史,逐步学会认识和评价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以史为鉴,对当今的社会问题能够进行思考和研究。
然而,史料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素,是历史研究与教学的基石。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点。
新教材更加注重对史料的选择和使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适当地补充一些典型的史料,才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才能使历史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实践证明运用史料,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是历史教学的有效方法。
在历史课堂中更灵活,更科学,更恰当地运用史料,是优化历史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需要我们历史教师长期实践深入探究的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运用史料展开教学既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正确选择,也是历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最大特色。
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如何鉴别史料,选择史料,分析史料是我们历史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我们历史教师比较困惑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史料教学中教师必须面对的这些问题,无疑是我研究此次小课题的着眼点与用力点。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意义1、研究的理论依据:新课程教学论新教材更加注重对史料的选择和使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适当地补充一些典型的史料,才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才能使历史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播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通过史料,学生更容易了解和理解历史,提高对历史的理解与认识,促进自身思维水平的发展。
2、研究意义:实践证明:近年高考中,史料入题的现象很普遍。
通过史料教学,能够使学生提高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及说明观点的能力。
小课题研究结题详细报告范例.doc
![小课题研究结题详细报告范例.doc](https://img.taocdn.com/s3/m/0e6419824b73f242336c5fc6.png)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例为了促进我县中小学及幼儿园立项课题的深入研究,认真做好结题工作,撰写好结题报告,现搜集以下结题报告范例,供老师们在课题研究中参考和借鉴。
范例1:《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
"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导地位了吗?"他还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而现实教学中,老师们"一批到底",批作文成了教师最烦恼的事。
耗费了大量心血,收效却不大。
学生怕写作文,总是对作文不感兴趣,更写不好作文。
作文批改也就成了贯彻教师写作意图的过程,学生则变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
这样做的确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于此,我确立了《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
二、概念界定本课题的研究有三个概念:学生,他是作文的主人,也应是批改和评讲的主体,学生成了主体地位,他就会有兴趣,就会乐学。
互批互评:作文写好后,是学生间的互相批改,互相评讲,不是老师包办。
作文:是学生自己写的文章,不是其他地方选来的文章。
三、研究目标1.通过互批互评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
2.培养学生批改作文、评讲作文的能力,使批改成为习惯,以提高写作的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四、研究内容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的能力本课题系苏州市中小学"指导学生自学"微型课题,课题编号1009059,组长:朱建荣。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5篇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4b529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a.png)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5篇1.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我组申报了课题《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经过近一年的实验与探索我们在学生学习小组的培训、小组成员的建设、学习小组的具体运行以及评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收效。
一、背景及意义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课堂。
受传统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的影响,当前学科教学尽管改革不断深化,课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但学科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变革,“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课堂教学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教师问题意识偏弱,反思意识有待强化。
在一种取向于功利,止步于文化的教学生态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仍然缺失,学科的特色难以凸现。
陕西省秋季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可高中学科课堂仍然滞留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框架之内,未能摆脱服务于高考的惯性思维。
在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科新课堂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学科课堂教学的任务,高中学科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目标、途径和方法还不太清晰。
在新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我们的学科课堂教学面对大量的矛盾和困惑,没有达成实施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因此我们提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开展实验研究,探讨高中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以期达成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二、核心概念界定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
主要包含三个基本要素:⑴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
⑵有效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成熟,个性成长,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了提高。
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范本5篇
![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范本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f3521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8.png)
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范本5篇,请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补充。
4.多种渠道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为课题研究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储备。
资源库建设原则:采购+网络下载+教师自建三结合的原则。
为确保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开展网络教学,我们首先采购了成套教学资源安装在服务器上供全校老师使用;同时各组教师通过网络下载大量多媒体教学资源,并且进行分类保存,形成大量教研组教学资源;另外,最主要的是学校教师通过培训,利用掌握的信息技术根据教研组需要,分工合作,分单元划类型,自制教学课件和教学网站,组内教师共享使用,共同完善提高。
通过以上三中途径组建了教学资源平台系统,保证校园网为教师学生开展课程整合研究提供海量教学资源。
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范本(精选篇4)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善师生关系问题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
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我校于20__年6月申报立项了《高中政治课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为省级课题。
20__年9月1日正式开始实验研究。
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本学年来课题组成员按课题研究计划,积极开展探索、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将课题活动与研究情况汇报如下: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我新光学校前身是南平造纸厂职工子弟学校,现为省级、国家级体育传统示范校,也是南平唯一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在内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由于我校与南平市少体校联合办学,承办少体校学生文化课教学任务,同时,也是延平区定点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生源差异较大,家庭背景与素质的差异明显,尤其是高中生源素质差异更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目前我校师生关系的现状还不能令人满意。
学生讨厌老师,老师看不惯学生的现象广泛存在;老师体罚学生,伤害学生自尊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结合我校实际,在我校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是我校新一轮课改的关键环节点,是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的着力点,也是我校“外求发展,内抓管理”的核心点和突破口;同时,也是打造一支师德高、技艺精,具有教研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有效载体,该课题的研究存在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该项工作的有效展开,必将对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带来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小课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
![小课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94994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1.png)
小课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小课题培训心得体会篇1给我们主讲,通过参加这次小课题研究培训,学习了到底什么是小课题,如可开展小课题的研究等,结合自身实际,体会颇多。
一、本次培训,接近我们的实际水平而且培训实在。
有人说,教育教学研究就是建构更为合理的教育意义和活动方式的过程(柳夕浪)。
它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应然选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还是改善教师生活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现实的中小学校里面,教师们往往既敬畏科研,又在敷衍科研,甚至反感科研;觉得科研很神秘,觉得科研离自己很远,觉得做不做科研没有什么关系,等等。
具体说来,中小学教师科研或者说课题研究有如下几种令人堪忧的现状:现状一:重申报,轻研究。
很多教师很重视申报课题,但不重视研究,甚至没有研究,只是挂个名而已,没有真正的“精力投入”。
有的是有“两头”没“中间”(只有申报与结题),没有研究过程,结题的时候只是“匆忙间”整一篇文章;有的则是“有头无尾”,不了了之。
所以,很多教师从来就没有真正体验过自己策划、设计、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调查访谈、归纳探究、交流分享及结题展示等课题研究过程带来的快乐。
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他们申报课题原本就不是为了研究,只是为了职称评审或者应付任务,而非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有的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题研究。
现状二:课题又大又空。
教师课题“假、大、空”的现象比较严重,与教师自己的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联系,尤其缺乏对教育教学细小环节的研究;课题往往也是“拿来主义”,而不是自己的“问题”,其结果只能是“无病呻吟”,毫无意义。
现状三:缺乏课题研究的动力。
有些教师缺乏问题意识,没有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紧迫感;有些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缺乏专业发展的积极性,缺乏课题研究的内驱力;有些教师则缺乏课题研究的兴趣,没有尝过科研能够改进教学、发展自我及提升生活质量的甜头;还有些教师则缺乏与他人分享教育智慧的愿望和胸怀。
小课题结题报告
![小课题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1a525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5.png)
实施时间近一年的时间, 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开题阶段(2012年3月——2012年5月)选择课题, 申请立项, 搜集资料, 完成开题报告(负责人:谢鹏)
第二阶段 研究阶段(2012年5月-2012年11月)
《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练习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是安康市小课题研究立项课题。于2012年3月启动,已进行了近一年的研究实验,我们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顺利的完成了预期的研究计划,达到了预期究目标,研究实验工作具有代表性、可行性的特点。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引领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学习、思考与实践, 寻求有效的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练习设计的方式和方法, 在“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让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练习设计既简单又实在, 趣味性浓, 数学味足, 将问题与实际生活很好的结合, 让在学生练习中不断的观察, 探索, 计算, 思维含量重, 把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上的简单、有趣。
2.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
有一位数学教研员说过:“名师与普通老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普通老师把题目讲完了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而名师往往还会设计一个问题或者变换题目的情境, 追问几个问题等形式, 把练习课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的确, “就题论题”是我们很多老师的通病。在课题实施时, 我们弱化了模式训练,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我们经常利用“变换条件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使学生明白问题的本质;设计“一题多问的练习”,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体会不同情境中采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设计“开放性”练习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发散思维等等。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通用6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0f865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6.png)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通用6篇)第一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为了圆满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使日常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也为迎接明年的毕业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现结合本人所任班级的实际情况和语文教材的内容,制定出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今年所担任的六年级(1)班的学生,共有43名学生,其中女生18人。
这个班级是我从四年级一直带到了今年六年级,是个师生都相互了解的班级,是个很有凝聚力的班级。
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
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平时喜爱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
但是,由于少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没有学习兴趣或是留守学生,还需要老师加强管理,培养兴趣,争取这部分学生成绩能有所提高。
新学期中,一方面要加强“双基”训练,一方面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整体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本册课文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阅读”、“习作”、“练习”和“学和做”组成。
1.关于课文。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5篇。
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充裕的材料。
2.关于习作。
本册课本共安排了7课。
3.关于练习。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
单元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三、总的目的要求1、培养做读书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学会搜集材料并养成习惯。
2、准确认读209个生字。
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55个字.能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和写毛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97bac393186bceb18e8bba8.png)
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篇一: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小学低年级学生拼音字母形状倒置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结题报告课题负责人:王立花所在单位:平度市白埠小学《低年级学生拼音字母形状导致成因及对策》结题报告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排头兵,孩子一入学就首先学到它。
经过一年级的精心教育,学生能普遍掌握汉语拼音的拼读及应用。
然而,经过我的观察,学生的汉语拼音倒置现象是存在的,而且还非常严重,这可以从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看到。
一、拼音倒置的原因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将集中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这对大部分入学儿童而言是有基础的。
由于初入学儿童感知具有不精细的特点,对于字母形状比较相似的声、韵母往往容易混淆,因此教学中对这些字母要特别注意。
在汉语拼音中,形近的声母、韵母比较多,给学生分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如b、d、p和q这四个声母,仅因半圆位置不同而导致发音不同,而半圆的位置与声母本音之间又没有本质联系,给学生识记造成一些困难。
对b—d、p—q、t—f等这些容易倒置的声母,我在教学中都单独摘录出来进行了对比区别,还采用了好多的方法。
小学低年段的语文老师也许有一个共识:汉语拼音教学中音形相似的字母难度最大,学生由于辨析不清容易产生歧义。
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
二、拼音倒置的策略下面是我对b、d、p、q四个生母的教法,感觉效果很佳。
1.编儿歌记忆之前我准备一幅画(图上画了一个小女孩推着独轮爬山坡),一个收音机,一个小鼓以及鼓棒,用线系好的七个气球。
(虽然书上有插图,但能利用实物更形象、直观)(1)把收音机的天线抽出形成一个b字母,放在自己的耳边。
引导学生说出听广播,于是编儿歌:听广播bbb。
(2)出示图,编儿歌:爬山坡ppp,指导学生看小姑娘的手臂推轮子。
在记忆里留下p的形。
(3)用鼓棒轻敲鼓面,发出“嘚、嘚、嘚“的声音。
学生编儿歌:敲小鼓ddd,再把鼓棒挂在小鼓的右面,形成d字母,初步记住其字形。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范文(5篇)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d0754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4.png)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范文(5篇)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范文(通用5篇)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范文篇1当今是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信息时代,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可靠保证。
因此,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
国家教育部对基础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其目标就是:着重培养学生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造性学力,主要是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实践,形成掌握与运用知识、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和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及其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又提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课程。
而校经过几个月筹备工作,今天正式开题了。
我受学校校长委托,代表学校课题作开题报告,请同学研究讨论。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第一个特点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第二个特点是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
二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
三是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
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比较广泛教育资料的背景下所开展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
学校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网络以及具有专长的教师等校内现有教育资源。
同时,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开发和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专业技术部门(包括农村衫技术研究与推广部门)的人力资源和研究资源,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性,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直接体验,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
课题结题培训材料内容
![课题结题培训材料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6bd74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7.png)
课题结题培训材料内容课题结题培训材料内容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1. 结题报告的基本结构和内容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汇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引言: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2)研究方法:介绍研究的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以及研究的限制和局限性。
(3)研究结果:详细介绍研究的结果,包括数据分析和解释,以及对结果的讨论和解释。
(4)结论: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以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5)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以便读者查阅相关资料。
2. 结题报告的撰写技巧(1)语言简练、准确:结题报告的语言要简练、准确,避免使用过多的修饰语和冗长的句子。
(2)突出重点:结题报告的重点是研究成果和结论,因此要突出重点,避免过多的细节和无关紧要的内容。
(3)图表和数据的使用:使用图表和数据来展示研究成果,可以使报告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4)条理清晰:结题报告的结构要条理清晰,每个部分的内容都要有明确的标题和段落划分,以便读者快速了解报告的主要内容。
3. 结题报告的评审和修改结题报告完成后,需要进行评审和修改。
评审可以由同行专家进行,也可以由课题负责人自行组织评审。
评审的重点是研究结果和结论的可靠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以及研究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
根据评审意见和建议,可以对结题报告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提高报告的质量和水平。
4. 结题报告的提交和存档结题报告完成后,需要提交给课题负责人或相关机构进行存档。
存档的目的是为了记录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成果,方便后续的研究和使用。
同时,存档的结题报告也可以作为课题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在提交结题报告时,需要注意提交的格式和要求,以确保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制作的各种器械都是废旧材料制成的,也可能不是太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玩具的制作有小朋友的参与,牢固性不高。
草堂中心幼儿园园本教研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我们制作的各种器械都是废旧材料制成的,也可能不是太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玩具的制作有小朋友的参与,牢固性不高。
题报告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幼儿园的运动形式正趋于丰富性和多样性,有集体、小组、区域性、异龄混合师生同乐、亲子游戏、运动会、远足活动等多种活动形式的融合,使幼儿的运动方式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幼儿无论年龄大小都能从环境、材料和他人身上受到启迪,从而不断积累运动经验,幼儿大胆、自信、勇的个性心理品质等获得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尝试开展了主题背景下晨间体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已渐积累了一些开展晨间体育活动的经验,推动了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着不少问题,主要是对晨间体育活动中的材料投放、活动指导等缺乏深入研究和实践,直接影响了实施区体育活动的有效性。
二、理论依据:
1、《规程》中明确指出:“组织教育活动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力条件,以积极动感官为原则,灵活地运用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机会,注重活动过程,促使每位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
2、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活动教材。
”并且“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
”
3、《纲要》中指出:“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为发展幼儿的要资源。
”
我们制作的各种器械都是废旧材料制成的,也可能不是太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玩具的制作有小朋友的参与,牢固性不高。
三、研究目标
1、了解幼儿晨间体育活动材料的现状
2、为幼儿园的晨间体育活动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
3、为幼儿园晨间活动材料的投放提供相关的指导策略
四、研究内容
(一)对幼儿晨间体育活动的现状的调查
通过对相关文字记录资料的分析和相关老师的谈话,,获取幼儿晨间体育活动材料的种类和具体的投放,老师提供指导和帮助。
(二)创设有利于幼儿进行晨间体育活动的环境
1、精神环境
为幼儿创设一个心理安全自由、宽容理解、生动活泼的环境,并遵循赏识教育的原则,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勇敢探索,不怕困难。
2、物质环境
首先,为幼儿提供宽敞并符合幼儿进行晨间体育活动的活动区域,还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能满足幼儿进行间体育活动的活动材料。
(三)晨间活动的实施内容
1、内容及结构的优化
深入研究晨间户外活动的内容及结构,力求晨间黄金时节的体育锻炼活而不乱、有条不紊、生动活泼。
从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和自觉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习惯。
2、活动器械及材料的优化
探讨如何利用原有资源最大限度的发展幼儿体育运动;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废旧材料发挥教师、家长、幼儿的积极能动性和创造性,自制运动器械。
3、环境的优化
研究探讨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场地和空间均衡发展各班户外活动以及活动中如何为幼儿创设轻松愉的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4、教师主导作用的优化
探讨如何发挥课题组成员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园晨间体育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课题组长协调园领导为参课题研究的教师提供科研的时间和机会、有关书籍和信息查询等;还要同组员一起研究设计活动方案、进等,保证课题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五、研究方法:此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行为练习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教育叙事法等方法。
我们制作的各种器械都是废旧材料制成的,也可能不是太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玩具的制作有小朋友的参与,牢固性不高。
1、调查法:通过前期和中期问卷、实况调查,了解幼儿在家庭及在园内教育环境中的互动语言表述情况2、行为研究法:通过前期、中期和后期实践作为研究的起点,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采取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研究探索出教育环境与幼儿语言发展的一系列教育方法的研究策略,从而提出问题,及时总分析,完善或修正方案。
3、案例研究法:研究中重视个体差异,才能有利于进行分层指导,促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幼儿语言表达力的优化和发展。
4、经验总结法:定期进行课题阶段反思小结,将在教育实践中比较零碎的初步认识成果进行总结提高。
六、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收集资料,了解幼儿园晨间体育材料的现状,申报课题计划,撰写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通过观察、座谈等形式,对幼儿园晨间体育活动材料进行现场调研,初步确定大中小班各年级的材料类,然后组织教师对幼儿的活动材料进行制作,对大中小班各年级晨间体育活动的相关方法、方案及教育想进行理论提升,对幼儿园晨间体育活动区材料的投放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建设。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
收集整理资料,总结成果,撰写论文,完成研究报告,请专家评审。
七、课题呈现的成果:
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多次召开家长会和教师座谈会,向他们宣传晨间锻炼对幼儿体能的发展及意志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取得他们的重视和配合,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共同研制和开发体育器材,并开出沙拉力器、小推车、望远镜、纸球、纸棒、飞碟、高跷、飞镖、竹圈、平衡木、保龄球、小哑铃、手榴弹、球架等多个品种的体育器材,丰富了各班的晨间活动区域。
晨间活动的环境的组成部分有很多,有纯自然的和非自然的,也有自制的,将这些自然的、非自然的
我们制作的各种器械都是废旧材料制成的,也可能不是太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玩具的制作有小朋友的参与,牢固性不高。
洋气的和土制的物质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环境启迪幼儿创造活动,促进创造、想象与审美能力的发如:我们收集了轮胎、麻绳、竹梯、风车、木船、板车、竹竿等,放置在幼儿园的活动场地,让幼儿利用些物体进行组装、改造、加工后运用到晨间游戏中。
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制作了丰富多彩的晨间游戏器械,开展了形形色色的晨间活动,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增强幼儿的体质,陶冶情操。
七、困惑与思考:
存在的困难:
体育器材是给幼儿进行晨间活动用的,而利用废旧物品来制作要力求简单并要注重可玩性和艺术性,以我们教师常为制作教玩具花费很多的时间,但怕坏又舍不得给孩子玩,这样做就达不到锻炼的效果。
我们制作的各种器械都是废旧材料制成的,也可能不是太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玩具的制有小朋友的参与,牢固性不高。
解决思路:
1、回顾本次研究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与能力。
2、及时收集研究资料,积累宝贵的教育资源,推广研究成果。
3、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分析总结研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