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赏析

合集下载

秋瑾爱国诗词

秋瑾爱国诗词

秋瑾爱国诗词1. 秋瑾的《对酒》那可是超棒的呀!“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瞧瞧这气魄,就像那在风中毅然挺立的青松,难道不让你佩服吗?这是多么豪迈的爱国情怀啊!2.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也很了不起呢!“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哇塞,这简直就是在用生命呐喊,就如同那汹涌澎湃的海浪,冲击着我们的心灵,能不令人动容吗?3. 还记得秋瑾的《鹧鸪天》吗?“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她对祖国的担忧就像母亲对孩子的牵挂一般,是那么的深沉,这样的情感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呢?4.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瑾在《甲辰春偶成》中这样写道,这就像是战士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毫不畏惧,难道不震撼吗?5. 《杞人忧》里的“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秋瑾对国家局势的关注犹如燃烧的火焰,炽热而浓烈,能不让人感受到她的焦急吗?6. 来看看《感时》,“忍把光阴付逝波,这般身世奈愁何”,这就好像一个人在黑暗中苦苦摸索,寻找着光明,这种无奈难道不叫人心酸吗?7. 秋瑾的《柬某君》也很有感染力呀!“河山触目尽生哀,太息神州几霸才”,她对国家命运的哀叹如同那声声杜鹃啼血,是那么的凄凉,不感动你吗?8. “女权未许他人铸,自力更生在此行”,《勉女权歌》中的这句真的太有力量了,就像是一道闪电划过夜空,让人眼前一亮,能不被吸引吗?9. 秋瑾在《如此江山》中说“萧斋谢女吟《秋赋》,潇潇滴檐剩雨”,这场景仿佛就在眼前,她的惆怅如同那绵绵细雨,丝丝缕缕缠绕着我们的心,是不是很有意境呢?10. 最后看看《吊吴烈士樾》的“死殉同胞剩血痕,我今痛哭为招魂”,这是多么悲痛而又坚定的情感呀,就像那熊熊燃烧的烈火,烧尽一切不公,能不让人热血沸腾吗?我觉得秋瑾的诗词真的是充满了力量和情感,她用自己的文字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担忧,她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北京版九年级(初三)语文第十八册(阅读部分)PPT: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北京版九年级(初三)语文第十八册(阅读部分)PPT: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秋瑾与丈夫分居后,就到日本留学。他认识了许 多革命志士而参加同盟会。成为同盟会第一位女 性党员。留学日本期间,她组织了中国最早的妇 女团体──共爱会,并担任同盟会浙江支部的主 盟人。秋瑾回国后在上海办「中国女报」,提倡 妇女解放。她希望借着这分白话文女报,鼓吹女 子走出家庭。不过,后来女报因经费不足就停办 了。女报停刊之后,秋瑾再次投身革命事业,她 又在浙江办大通学校设立革命机关,与徐锡麟组 织光复军。徐锡麟起义失败,秋瑾的秘密活动也 暴露,被清廷逮捕。清廷对秋瑾严刑审问,秋瑾 只字不说,清吏强迫她写供词,秋瑾只在临刑前 写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字。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品析:“图Leabharlann 移颜色”,说祖国地图改 变了颜色,即国土被侵占。“江山付劫 灰”,指祖国领土遭劫(侵占)而被破 坏。诗人用“忍看”“肯使”,意在反 诘:“不能忍看”“不肯使得”祖国领 土被侵略者占领、破坏。
浊酒难消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品析:饮酒并不能消解忧国的悲痛,要挺 自而起挽救危亡的时局,寻找、依靠众多 杰出的人才。这两句于已表达自己力求成 才、救国之情,于人则激励友人不能沉湎 于忧国之痛,而要立志成才,并且同“群 才”一起革命。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以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品析:1904年4月和1905年6月,秋瑾先 后两次东渡日本。1905年年底,秋瑾从 日本回国,在黄海船上作这首诗。“去 复来”,指两次赴日。“万里乘风”, 表达怀着豪情壮志出国留学。“只身东 海挟春雷”,独自一人离家投身革命。 “只身”,显示自己的独立性。

近代关于解救同胞的诗词

近代关于解救同胞的诗词

近代关于解救同胞的诗词近代中国,列强入侵,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数仁人志士通过诗词来表达他们解救同胞的决心、悲愤与希望。

(一)秋瑾的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1. 诗词原文:“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2. 赏析:秋瑾,这位英勇的女革命家,在诗中尽显豪迈之情。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她就像一个独自带着希望和力量的勇士。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表达出她对国土被列强觊觎的愤怒与不甘。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则点明救国需要杰出的人才。

而“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句最为震撼人心,她愿意牺牲无数生命来挽救国家命运,体现了解救同胞的大无畏精神。

(二)谭嗣同的狱中题壁1. 诗词原文:“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 赏析:谭嗣同身处狱中,即将面临死亡,但他毫不畏惧。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他以古人的典故,暗示自己和其他维新志士的遭遇。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以一种壮烈的姿态,表明自己的心志。

他虽然牺牲了,但他希望自己的死能够唤起更多人去解救处于黑暗统治下的同胞。

(三)梁启超的读陆放翁集1. 诗词原文:“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2. 赏析:梁启超对陆游的推崇,其实也是在借陆游来表达自己的救国情怀。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批判当时诗坛的萎靡之风,也暗指当时国家缺乏尚武精神。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高度赞扬陆游的爱国情怀。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表达自己有救国的抱负,像陆游一样,虽不能直接在战场上解救同胞,但通过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愤懑和救国的决心。

秋秋瑾诗钞 秋瑾

秋秋瑾诗钞    秋瑾

秋秋瑾诗钞秋瑾秋瑾诗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赤壁怀古潼潼水势向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

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红。

注:此诗写于,,,,年,作者有感于当初形式,而道出心中抵抗强权的英雄气概。

去常德州中感赋一出江城百感生,论交谁可并汪伦,多情不若堤边柳,犹是依依远送人。

注:此诗写于,,,,年左右,作者叹无知己,唯杨柳多情。

秋海棠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

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注:说作者不借人力:其丈夫:,独自奋斗的气概。

赋柳独向东风舞楚腰,为谁颦恨为谁娇,灞陵桥畔销魂处,临水傍堤万万条。

注:灞陵桥是唐人送别之处,古人送别常折柳相赠,此诗赋柳伤别。

杜鹃花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

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

注:似血如朱说的是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的事。

残菊岭梅开候晓风寒,几度添衣怕倚栏。

残菊由能傲霜学,休将白眼向人看。

红毛刀歌一泓秋水净纤毫,远看不知光如刀。

直骇玉龙蟠匣内,待乘雷雨腾云霄。

传闻利器来红毛,大食日本羞同曹。

濡血便仙骨节解,断头不俟锋刃交。

抽刀出鞘天为摇,日月星辰芒骤韬。

斫地一声海水立,露风三寸阴风号。

陆专犀象水截蛟,魍魉惊避魑魅逃。

遭斯刃者凡几辈,骷髅成群血涌涛。

刀头百万英雄泣,腕底乾坤杀劫操。

且来挂壁暂不用,夜夜鸣啸声疑:号鸟:。

英灵渴欲饮战血,也如块磊需酒浇。

红毛红毛尔休骄,尔器诚利吾宁抛。

自强在人不在器,区区一刀焉足豪,注:大食国,今阿拉伯。

最爱最后四句。

满江红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不因人热。

2020-2021长沙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综合练习

2020-2021长沙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综合练习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秋瑾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换春霜。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教时应仗出群才。

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项是()A. 首联写诗人往返于中日之间,有感于日使战争导致国土沦丧,内心哀恸如受雷霆之击。

B. 颔联的“图画移颜色”指中国领土在战争中变成了日本领土,点出了题目中的现用之事。

C. 本诗用典自然贴切,如“乘风”两字用了宗想“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典,气势豪迈。

D.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直抒胸臆,披襟见怀,风格刚健,字重千钧,丝毫不见女儿之态。

(2)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A(2)①对日俄横行中国领土的强烈愤慨。

“忍看”“肯使”以反诘语气,写出对日俄战争所带来的国土沦丧的极大愤慨。

②深重的忧国之情。

“浊酒不销忧国泪”,直抒忧国忧民的愁苦之深,即使借酒销愁,也难于排遣。

③对民众共同救亡图存的强烈呼吁。

“救时应仗出群才”写出了诗人对于有志之士共同挽救时局命运的热切期盼。

④愿为国牺牲的崇高志向。

诗歌尾联表达了愿抛头颅洒热血,以求挽救危亡的豪迈情怀。

【解析】【分析】(1)A项,“内心哀恸如受雷霆之击”理解有误。

“春雷”指春天的雷声,可使万物复苏,故“挟春雷”有唤醒民众之意。

故选A。

(2)“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抒发对日俄横行东北的极大愤恨。

“浊酒不销忧国泪”,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表现诗人的忧国之情。

““救时应仗出群才”,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由忧国而思济世,对民众共同救亡图存的强烈呼吁。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表达愿为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志向。

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的意思及赏析

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的意思及赏析

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的意思及赏析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秋瑾万里乘云去复来1,只身东海挟春雷2。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一江一山付劫灰3。

浊酒4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5力挽回。

1去复来:秋瑾光绪三十年仲夏东渡,翌年春回国;是年六月再次赴日,同年十二月返国。

2挟春雷:喻为使祖国获得新生而奔走。

春雷:借指启聩振聋的革命道理。

3劫灰,劫火之灰,佛家语。

这里指被战火毁坏。

4浊酒:言其忧国忧民的愁苦之深。

5乾(qián)坤:天地,此指中国危亡的局势。

我去了万里之外寻求出路,然后又匆匆返回祖国,为了祖国的新生我一个人甘愿乘船渡海。

哪里忍看中国的领土被日俄帝国主义侵吞,岂能让大好河山遭遇战火的破坏。

浑浊的酒不能消去忧国之愁,挽救国家的局势应当依靠那些杰出的人才。

不管抛洒多少头颅和热血,拼死也要挽救中国的危亡的局势。

【女杰之美】秋瑾在中国家喻户晓,号鉴湖女侠。

宋庆龄在称赞秋瑾是中国“最崇高的革命烈士之一”。

在一百多年前旧中国,封建礼教思想的黑暗统治是那样顽固。

作为一个弱女子,她敢于如此冲破思想牢笼,打碎封建一精一神枷锁,去崇仰真理,追求光明,主张共和,坚持男一女平等。

这种敢于把自己从旧思想、旧一习一惯中解脱出来,是一种大胆革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作为旧时代的一个女子,她那种忧民忧国,为了祖国独立富强,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用鲜血来唤醒民众的一爱一国主义一精一神,听来令人动容,她不愧是女中的豪杰。

【赏析】秋瑾的这首《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语言浅显明快,风格刚健豪放。

感情真实、坦率,自成一家。

一爱一国是本诗的主题,紧紧围绕现实,处处体现了忧国忧民的广阔胸怀。

这也提醒我们,在作文写作中,多写一些贴近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对自己认识生活,提高写作水平,更好地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

【启示】这首诗大约作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夏历十二月,秋瑾第二次由日归国途中。

女子为家为国的古诗词

女子为家为国的古诗词

女子为家为国的古诗词1. 《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赏析:木兰代父从军,这几句诗描绘出她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渲染出战场的苦寒,而木兰却能坚守。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出战争的漫长与残酷,木兰在这样的环境下征战多年,胜利而归。

整首诗讲述了木兰为了家庭,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军中建立功勋,她的故事体现了女子既能为家承担责任,又能为国奋勇杀敌的伟大情怀。

木兰打破了传统女子的局限,成为巾帼英雄的典范。

2. 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赏析:李清照虽为女子,但在这首诗中展现出豪迈的家国情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表达了她对英雄豪杰的崇敬,认为人活着就要成为人中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她借思念项羽,讽刺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

李清照身处乱世,以诗明志,体现出女子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她希望有英雄能像项羽一样,有骨气,为了国家的尊严而战,而不是一味退缩。

3.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中的“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赏析:蔡文姬一生坎坷,被掳至匈奴。

这几句诗表达出她内心的悲愤与痛苦。

她虽为女子,却心系故乡。

在匈奴的日子里,她思念家乡和亲人,渴望回归中原。

这背后反映出她对家庭的眷恋,对家国的忠诚。

她在匈奴的经历是被迫的,她的心始终向着自己的家国。

她的遭遇是时代的悲剧,而她的诗歌也让我们看到女子在动荡年代里对家庭团圆、国家安定的强烈渴望。

4. 唐婉《钗头凤·世情薄》中的“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赏析:唐婉的这首词看似在倾诉自己的爱情悲剧,但从侧面也反映出女子在封建家庭和社会中的无奈。

她与陆游的爱情被封建礼教所破坏,她的痛苦不仅仅是个人爱情的失去,也反映出封建家庭观念对女子的压迫。

她对爱情的执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一种对家庭幸福的追求。

虽然没有直接涉及为国,但从家庭的角度反映出女子在封建时代的挣扎,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女子对美好家庭关系的渴望,而这种家庭关系也是社会稳定、国家和谐的一部分。

备战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秋瑾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换春霜。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教时应仗出群才。

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项是()A. 首联写诗人往返于中日之间,有感于日使战争导致国土沦丧,内心哀恸如受雷霆之击。

B. 颔联的“图画移颜色”指中国领土在战争中变成了日本领土,点出了题目中的现用之事。

C. 本诗用典自然贴切,如“乘风”两字用了宗想“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典,气势豪迈。

D.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直抒胸臆,披襟见怀,风格刚健,字重千钧,丝毫不见女儿之态。

(2)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A(2)①对日俄横行中国领土的强烈愤慨。

“忍看”“肯使”以反诘语气,写出对日俄战争所带来的国土沦丧的极大愤慨。

②深重的忧国之情。

“浊酒不销忧国泪”,直抒忧国忧民的愁苦之深,即使借酒销愁,也难于排遣。

③对民众共同救亡图存的强烈呼吁。

“救时应仗出群才”写出了诗人对于有志之士共同挽救时局命运的热切期盼。

④愿为国牺牲的崇高志向。

诗歌尾联表达了愿抛头颅洒热血,以求挽救危亡的豪迈情怀。

【解析】【分析】(1)A项,“内心哀恸如受雷霆之击”理解有误。

“春雷”指春天的雷声,可使万物复苏,故“挟春雷”有唤醒民众之意。

故选A。

(2)“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抒发对日俄横行东北的极大愤恨。

“浊酒不销忧国泪”,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表现诗人的忧国之情。

““救时应仗出群才”,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由忧国而思济世,对民众共同救亡图存的强烈呼吁。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表达愿为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志向。

搜集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的诗词

搜集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的诗词

搜集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的诗词1. 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赏析:这首词的主题宏大,通过描绘北国壮丽雪景,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情感上充满豪迈之情,既赞美了祖国山河,又抒发了对今朝英雄的期待。

艺术特色上,写景部分气势磅礴,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视野开阔。

议论部分,将历史英雄与今朝风流人物对比,以一种大气磅礴的笔触,体现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2. 陈毅《梅岭三章》其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赏析:主题围绕着革命的坚定信念与视死如归的精神。

情感激昂壮烈,诗人在面临生死抉择时,毫不畏惧。

从艺术特色看,首句设问,“断头今日意如何”,引出下文的作答,非常震撼人心。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想象死后到阴间也要继续革命,这种革命到底的决心,通过奇特的想象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现了革命英雄的英勇无畏。

3. 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赏析:主题是爱国与革命救亡。

秋瑾眼见日俄战争中中国领土被觊觎,心中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感。

情感上是忧愤且充满斗志的。

在艺术上,“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用反问句,表达了对国土被侵略的强烈不满。

“浊酒不销忧国泪”,借酒难消愁来强调忧国之深。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则以豪迈的语句表达出革命到底、挽救国家命运的决心。

4. 吉鸿昌《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千秋万代传侠名【清】秋瑾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千秋万代传侠名【清】秋瑾

孙中山先生和宋床龄先生对秋瑾都有很高的评 价。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 联: “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 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16年8月16—20日孙中山、宋庆龄游杭州, 赴秋瑾墓凭吊,孙说: “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 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 秋风秋雨愁煞 人 ’之句,则传诵不忘。”
诗开头两句写自己胸怀壮志,寻找救国救民的 革命真理。接着四句转入正题,就日俄战争图 抒发感慨。最后两句表示诗人不惜牺牲生命, 誓将用鲜血拯救祖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决心。 此诗篇幅不长,却情辞激越,令人为之动容。 1907年秋瑾在浙江起义,失败后不幸被捕, 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她以自己的热血履行 了自己的誓言。这首诗约作于光绪三十一年 (1905)夏历十二月秋瑾第二次由日归国途中。 诗中透露出作者胸怀壮志,寻找救国救民的革 命真理的情操,作者其后就日俄战争图抒发感 慨。最后两句表示诗人不惜牺牲生命,誓将用 鲜血拯救祖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决心。
[作者介绍] 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 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 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 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①去年末爆发的日俄战争刚结束。船过黄海,见日 俄战图,她心有所感,适值日人索句,于是写了这 首诗。诗抒发对日俄帝国在中国领土上进行争夺战 争的气愤和誓死投入革命、拯救民族危亡的决心。 ②乘风:即乘风而行的意思。此用列子乘风的 典故,兼用宗悫(què)“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 故(见《宋史· 宗悫传》)。 去复来:秋瑾光绪三十 年仲夏东渡,翌年春回国;是年六月再次赴日,同 年十二月返国。 ③只身东海:指单身乘船渡海。挟春雷:喻为 使祖国获得新生而奔走。春雷:借指启聩振聋的革 命道理。 ④忍看:反诘之词,意为“哪忍看”。图画: 指地图。移颜色:指中国的领土被日俄帝国主义侵 吞。

描写拼命的古诗

描写拼命的古诗

描写拼命的古诗1、清·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释义: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2、唐·王昌龄《从*行七首·其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释义: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3、宋·文天祥《扬子江》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释义:臣的心好似一块磁铁,不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4、魏晋·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释义: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

5、清·徐锡麟《出塞》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释义: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

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6、唐·李白《行路难·其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释义: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7、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释义: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8、魏晋·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释义: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9、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释义: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可怜已成了白发人!10、唐·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释义:国土一角仍沦陷,天子没有收河湟。

这种情况不改变,不拟回头望故乡。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出自清代秋瑾的《黄海舟中日人索
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赏析此篇幅不长,却情辞激越,令人
为之动容。

1907年秋瑾在浙江起义,失败后不幸被捕,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她以自己的热血履行了自己的誓言。

此诗因事而发,感情激越奔放,语言雄健明快。

首联大气磅礴,展现出意气风发的诗人主体形象。

颔联点出观图之事,从而引发对日俄横行东北的极大愤恨。

后四句由忧国而思济世,表达愿为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志向。

全诗语言浅显明快,风格刚健豪放。

情愫真率,披襟见怀;字重千钧,力能扛鼎。

一腔豪气喷薄而出,丝毫不见女儿态。

1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翻译及注释全文翻译
千万里的远途我好象腾云驾雾一样我去了又回来。

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综合及答案(2)

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综合及答案(2)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秋瑾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换春霜。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教时应仗出群才。

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项是()A. 首联写诗人往返于中日之间,有感于日使战争导致国土沦丧,内心哀恸如受雷霆之击。

B. 颔联的“图画移颜色”指中国领土在战争中变成了日本领土,点出了题目中的现用之事。

C. 本诗用典自然贴切,如“乘风”两字用了宗想“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典,气势豪迈。

D.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直抒胸臆,披襟见怀,风格刚健,字重千钧,丝毫不见女儿之态。

(2)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A(2)①对日俄横行中国领土的强烈愤慨。

“忍看”“肯使”以反诘语气,写出对日俄战争所带来的国土沦丧的极大愤慨。

②深重的忧国之情。

“浊酒不销忧国泪”,直抒忧国忧民的愁苦之深,即使借酒销愁,也难于排遣。

③对民众共同救亡图存的强烈呼吁。

“救时应仗出群才”写出了诗人对于有志之士共同挽救时局命运的热切期盼。

④愿为国牺牲的崇高志向。

诗歌尾联表达了愿抛头颅洒热血,以求挽救危亡的豪迈情怀。

【解析】【分析】(1)A项,“内心哀恸如受雷霆之击”理解有误。

“春雷”指春天的雷声,可使万物复苏,故“挟春雷”有唤醒民众之意。

故选A。

(2)“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抒发对日俄横行东北的极大愤恨。

“浊酒不销忧国泪”,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表现诗人的忧国之情。

““救时应仗出群才”,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由忧国而思济世,对民众共同救亡图存的强烈呼吁。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表达愿为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志向。

饱蘸血泪谱写的爱国诗篇——读秋瑾诗《黄海舟中》

饱蘸血泪谱写的爱国诗篇——读秋瑾诗《黄海舟中》

口 附 近 及 对 马 海 峡进 行 海 战 , 在旅 顺 、 辽 阳 、 奉 天
拚 将 十 万 头颅 血 , 须 把 乾 坤 力挽 回 。
三 地 进 行 陆战 , 作战 阵 势 很 大 , 双 方用 兵 多达 数 十
万 . 如 此 大 规 模 的强 盗 战 争 , 使 祖 国 山 河惨 遭 蹂 蹄
万里 乘 风 去复 来 , 只 身东海 挟 春雷 。
国 已濒 临 灭 亡 的边缘 . 1 9 0 4 年 2 月至 1 9 0 5年 l 月 , 日
忍看 图 画 移颜 色 ? 肯 使 江 山付 劫 灰 !
俄 双方 因瓜 分 中 国 东 北矛盾 激 化 , 双 方 先 后 在旅 顺
浊酒 不 销 忧国 泪 , 救时 应 仗 出群 才 。
喷 发 为 诗 , 回响 起 谴 责列 强侵略 ,
_一_ _
_
_
诗 人 忧国忧 民的 呐 喊 , 响遏 行 云 ;
,
推 翻 清 朝政 府
挽 救 国家 危亡 ,

这 呼 声 , 是 爱 国诗 人 推 翻 清 王 朝的
卫 祖 国 山河 的 时 代 强 音 !
“ 万里 乘 风 去 复 来 , 只身 东海

挟春雷
” 诗作开篇 ,
一 种豪 迈 、
饱 血 谱蘸 泪 写
… 秋 瑾 黄 舟读 诗 ī 海 中 í
誓言 , 振 聋 发啧 ; 这 呼 声 , 是 爱国 诗 人 消 灭侵 略强 盗 的 动 员令 , 气 吞 山 河 卫 读着 这 铿 锵 有 力的诗 句 , 不
奋 发 的气 概 向 读 者扑面 而 来 。 诗人
禁使我们热血沸腾 。 秋 诗 刚 健 遒
几 度 漂 洋 , 只身东渡 , 其 意 何 在 ?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教案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教案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课题: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教法:讲授,讨论,诵读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秋瑾的生平及作品2、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3、掌握理解诗句的含义、思想感情、表现手法及艺术特点教学重点:诗句解读教学难点:秋瑾创作本诗的时代背景教学过程:一、导入紧承《过零丁洋》,由文天祥的事例导入。

二、诵读课文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秋瑾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教师范读2、学生自读、3、学生齐读三、文本解读1、诗歌翻译千万里远途我像腾云驾雾一样去了又回,我独自一人穿越东海往返伴随滚滚春雷。

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

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2、走进作者秋瑾(1875-1907),女,字竞雄,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

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秋瑾是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女烈士,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播放视频,了解更多作者情况。

3、本诗创作背景这首诗约作于1905年,穿过黄海,见日俄战图,她心有所感,适值日人索句,于是写了这首诗。

光绪二十年(1894年),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朝签订了《马关条约》,霸占了台湾省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日本又发动了“日俄战争”,夺取了库页岛南部,取得了中国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和南满铁路的权益。

4、诗文解读此诗开头两句写自己胸怀壮志,寻找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

接着四句转入正题,就日俄战争图抒发感慨。

2020-2021备战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综合附答案

2020-2021备战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综合附答案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秋瑾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换春霜。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教时应仗出群才。

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项是()A. 首联写诗人往返于中日之间,有感于日使战争导致国土沦丧,内心哀恸如受雷霆之击。

B. 颔联的“图画移颜色”指中国领土在战争中变成了日本领土,点出了题目中的现用之事。

C. 本诗用典自然贴切,如“乘风”两字用了宗想“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典,气势豪迈。

D.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直抒胸臆,披襟见怀,风格刚健,字重千钧,丝毫不见女儿之态。

(2)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A(2)①对日俄横行中国领土的强烈愤慨。

“忍看”“肯使”以反诘语气,写出对日俄战争所带来的国土沦丧的极大愤慨。

②深重的忧国之情。

“浊酒不销忧国泪”,直抒忧国忧民的愁苦之深,即使借酒销愁,也难于排遣。

③对民众共同救亡图存的强烈呼吁。

“救时应仗出群才”写出了诗人对于有志之士共同挽救时局命运的热切期盼。

④愿为国牺牲的崇高志向。

诗歌尾联表达了愿抛头颅洒热血,以求挽救危亡的豪迈情怀。

【解析】【分析】(1)A项,“内心哀恸如受雷霆之击”理解有误。

“春雷”指春天的雷声,可使万物复苏,故“挟春雷”有唤醒民众之意。

故选A。

(2)“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抒发对日俄横行东北的极大愤恨。

“浊酒不销忧国泪”,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表现诗人的忧国之情。

““救时应仗出群才”,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由忧国而思济世,对民众共同救亡图存的强烈呼吁。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表达愿为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志向。

高三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单元 易错题专题强化试卷检测试题 (2)

高三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单元 易错题专题强化试卷检测试题 (2)

高三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单元易错题专题强化试卷检测试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秋瑾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换春霜。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教时应仗出群才。

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项是()A. 首联写诗人往返于中日之间,有感于日使战争导致国土沦丧,内心哀恸如受雷霆之击。

B. 颔联的“图画移颜色”指中国领土在战争中变成了日本领土,点出了题目中的现用之事。

C. 本诗用典自然贴切,如“乘风”两字用了宗想“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典,气势豪迈。

D.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直抒胸臆,披襟见怀,风格刚健,字重千钧,丝毫不见女儿之态。

(2)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A解析:(1)A(2)①对日俄横行中国领土的强烈愤慨。

“忍看”“肯使”以反诘语气,写出对日俄战争所带来的国土沦丧的极大愤慨。

②深重的忧国之情。

“浊酒不销忧国泪”,直抒忧国忧民的愁苦之深,即使借酒销愁,也难于排遣。

③对民众共同救亡图存的强烈呼吁。

“救时应仗出群才”写出了诗人对于有志之士共同挽救时局命运的热切期盼。

④愿为国牺牲的崇高志向。

诗歌尾联表达了愿抛头颅洒热血,以求挽救危亡的豪迈情怀。

【解析】【分析】(1)A项,“内心哀恸如受雷霆之击”理解有误。

“春雷”指春天的雷声,可使万物复苏,故“挟春雷”有唤醒民众之意。

故选A。

(2)“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抒发对日俄横行东北的极大愤恨。

“浊酒不销忧国泪”,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表现诗人的忧国之情。

““救时应仗出群才”,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由忧国而思济世,对民众共同救亡图存的强烈呼吁。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原文及赏析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原文及赏析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原文及赏析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原文及赏析原文: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译文千万里远途我像腾云驾雾一样去了又回,我独自一人穿越东海往返伴随滚滚春雷。

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

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注释1.日人索句:日本友人讨取诗句。

日俄战争地图:光绪三十年(1904年),日、俄帝国主义因争夺中国东北,在中国领土上开战,沙俄战败,与日本签订“朴茨茅斯和约”,重新瓜分中国东北。

2.乘风:即乘风而行的意思。

此用列子乘风的典故,兼用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见《宋史·宗悫传》)。

去复来:往返来去。

指往返于祖国与日本之间。

秋瑾光绪三十年(1904年)仲夏东渡,次年春回国;是年六月再次赴日,同年十二月返国。

3.只身东海:指单身乘船渡海。

挟春雷:形容胸怀革命理想,为使祖国获得新生而奔走。

春雷,春天的雷声可使万物苏醒,故此处有唤醒民众之意。

4.忍看:反诘之词,“怎忍看”的省略。

图画:指画在地图上割给日本的中国领土。

移:改变。

颜色:地图上为辨认方便,把各国都涂上不同的颜色。

移颜色,即指中国的领土变成日本的领土。

日俄战争后,俄国将对中国旅顺、大连湾的租借权让给日本。

5.“肯使”:”岂肯使“的省略。

劫灰:遭到劫掠之后的灰烬,佛家语。

此处指遭到瓜分惨祸。

6.“浊酒”句:言其忧国忧民的愁苦之深。

销,消除。

7.救时:挽救时局命运。

仗:依靠。

出群才:指杰出的人才,出类拔萃的人物。

出群,犹超群。

8.拚(pàn)将:舍弃。

将,语助词。

十万:泛言极多。

9.乾坤:天地,此指中国危亡的局势。

赏析此诗开头两句写自己胸怀壮志,寻找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

一曲心血濡句烈火烹字的爱国之歌——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诗赏析

一曲心血濡句烈火烹字的爱国之歌——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诗赏析

一曲心血濡句烈火烹字的爱国之歌——秋瑾《黄海舟中日人
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诗赏析
张仕进
【期刊名称】《《语文天地:初中版》》
【年(卷),期】2006(000)024
【摘要】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公元1875年—1908年),字璇卿。

【总页数】1页(P11-11)
【作者】张仕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安丰初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豪迈诗篇抒壮志——秋瑾诗《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试析 [J], 潘国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教学目标】1.感受诗歌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2.感悟秋瑾坚强的意志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3.了解作者,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1.感受诗歌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2.感悟秋瑾坚强的意志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一、导入秋瑾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出洋留学,投入革命。

她目睹日俄争夺祖国领土的野蛮战争局面,发出了“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时代最强音,表现出中国妇女的坚强意志和爱国情怀。

二、作者简介秋瑾(1875-1907),女,原名秋闺瑾,字璿卿,又字竞雄;号旦吾,又号鉴湖女侠。

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

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

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

结婚后几年后,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先入日语讲习所,继入青山实践女校。

秋瑾在日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和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创办《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

光绪三十一年归国。

春夏间,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

七月,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

不久,任教于浔溪女校。

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决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

是年十二月(1907年1月),《中国女报》创刊。

秋瑾撰文宣传女解放主张提倡女权,宣传革命。

旋至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

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

不久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事。

因事泄被捕。

7月15日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

后人辑有《秋瑾集》。

三、赏析背景:1904 年4月和1905年6月,秋瑾先后两次东渡日本。

1905年年底,秋瑾从日本回国,在黄海船上作这首诗。

首联: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杞人忧
秋瑾
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 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① 秋瑾
• 万里乘风去复来②,只身东海挟春雷③。 • 忍看图画移颜色④,肯使江山付劫灰⑤! • 浊酒不销忧国泪⑥,救时应仗出群才⑦。 •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⑧。
注释
• ①去年末爆发的日俄战争刚结束。船过黄海,见日俄战图,她心有 所感,适值日人索句,于是写了这首诗。诗抒发对日俄帝国在中国 领土上进行争夺战争的气愤和誓死投入革命、拯救民族危亡的决心。
• ⑤“肯使”句:岂能让祖国河山被日、俄帝国主义的侵略炮火化为 灰烬!劫灰,劫火之灰,佛家语。这里指被战火毁坏。
• ⑥“浊酒”句:言其忧国忧民的愁苦之深。 • ⑦救时:挽救国家危亡的局势。仗:依靠。出群才:指杰出的人才,
出类拔萃的人物。出群,犹超群。 • ⑧乾(qìán钱)坤:天地,此指中国危亡的局势。
• ②乘风:即乘风而行的意思。此用列子乘风的典故,兼用宗悫“愿 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见《宋史·宗悫传》)。 去复来:秋瑾光 绪三十年仲夏东渡,翌年春回国;是年六月再次赴日,同年十二月 返国。
• ③只身东海:指单身乘船渡海。挟春雷:喻为使祖国获得新生而奔 走。春雷:借指启聩振聋的革命道理。
• ④忍看:反诘之词,意为“哪忍看”。图画:指地图。移颜色:指 中国的领土被日俄帝国主义侵吞。
• 全诗语言浅显明快,风格刚健豪放。情愫真率, 披襟见怀;字重千钧,力能扛鼎。一腔豪气喷薄 而出,丝毫不见女儿态。
• 此诗开头两句写自己胸怀壮志,寻找救 国救民的革命真理。接着四句转入命,誓将用鲜血拯救祖 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决心。全诗篇幅不 长,却情辞激越,令人为之动容。光绪 三十三年(1907年)秋瑾在浙江绍兴起 义,失败后不幸被捕,在绍兴轩亭口英 勇就义,她以自己的热血履行了自己的 誓言。
• 全篇所写,都是忧国的思想和救时的抱 负,充满动人的爱国激情。语言朴素自 然,直抒胸臆,不假雕饰,“忍 看”“拚将”“须把”等词语的运用, 将悲愤而激昂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劲健有力。全诗语言浅显明快,风格刚 健豪放。情愫真率,披襟见怀;字重千 钧,力能扛鼎。一腔豪气喷薄而出,丝 毫不见女儿态。
• 这首诗约作于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秋 瑾第二次去日本的船上,是写给日本银澜使者的。一 说作于此年十二月归国途中。作者于光绪三十年 (1904年)夏天东渡日本,同年冬(一说次年春)因 事返国;次年六月再去日本,十二月返回。她在船上 见到了《日俄战争地图》不禁感慨万分,又值日本人 向她要诗,于是她便写了这首悲壮的诗。龚本题作 “题江山万里图,应日人之索”,《史迹》题作“日 人银澜使者索题,并见日俄战地,早见地图,有感”。 光绪二十年(1894年),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从而霸占了台湾 省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日本又发动了“日俄战争”,夺取了库页岛南部,取 得了中国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和南满铁路的权益。 中国的领土在一天天被割让。作者看到中国的领土并 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版图,心中的怒火难以按捺。她 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正是为了推翻清朝政府,挽救 祖国危亡,于是慨然提笔写下此诗。
译文
千万里远途我像腾云驾雾一样去了又回, 我独自一人穿越东海往返伴随滚滚春雷。 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 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 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 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 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秋瑾
作者简介
• 秋瑾,(1875-1907),女,近代民主革命志 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 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 “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 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 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 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 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 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 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 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 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 兴轩亭口。
•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 图》是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的诗作,约 作于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 月作者第二次去日本的途中(一说作 于此年十二月归国途中)。此诗因事 而发,抒发对日俄帝国在中国领土上 进行争夺战争的气愤和决心为拯救民 族危亡而奋斗终身、甘洒热血力挽乾 坤的革命豪情。全诗语言雄健明快, 风格激越豪放。情愫真率,披襟见怀; 字重千钧,力能扛鼎。
•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大气磅礴,展现出 意气风发的诗人主体形象。颔联点出观图之 事,从而引发对日俄横行东北的极大愤恨。 干宝《搜神记》说,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挖 到深处全是灰墨,问学识渊博的东方朔是怎 么回事,东方朔说要西域人才知道。到了东 汉明帝时,西域有道人来,问道人,回答是: 圣经上说,天地大劫将尽,着劫烧,灰墨便 是劫烧的余灰。这里借指战火的灰烬,说岂 能把大好河山给人作战场,遭受战火的破坏。 这两句写忧国怀抱,渴望有救国的志士能出 现,也含有以出群之才自期的意思。颈联两 句充分表现诗人的忧国之情,并由忧国而思 济世。尾联表达愿为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 崇高志向。
赏析
• 此诗篇幅不长,却情辞激越,令人为之动容。 1907年秋瑾在浙江起义,失败后不幸被捕,在绍 兴轩亭口英勇就义,她以自己的热血履行了自己 的誓言。
• 此诗因事而发,感情激越奔放,语言雄健明快。 首联大气磅礴,展现出意气风发的诗人主体形象。 颔联点出观图之事,从而引发对日俄横行东北的 极大愤恨。后四句由忧国而思济世,表达愿为祖 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志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