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全诗语言浅显明快,风格刚健豪放。情愫真率, 披襟见怀;字重千钧,力能扛鼎。一腔豪气喷薄 而出,丝毫不见女儿态。
• 此诗开头两句写自己胸怀壮志,寻找救 国救民的革命真理。接着四句转入正题, 就日俄战争图抒发感慨。最后两句表示 诗人不惜牺牲生命,誓将用鲜血拯救祖 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决心。全诗篇幅不 长,却情辞激越,令人为之动容。光绪 三十三年(1907年)秋瑾在浙江绍兴起 义,失败后不幸被捕,在绍兴轩亭口英 勇就义,她以自己的热血履行了自己的 誓言。
•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 图》是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的诗作,约 作于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 月作者第二次去日本的途中(一说作 于此年十二月归国途中)。此诗因事 而发,抒发对日俄帝国在中国领土上 进行争夺战争的气愤和决心为拯救民 族危亡而奋斗终身、甘洒热血力挽乾 坤的革命豪情。全诗语言雄健明快, 风格激越豪放。情愫真率,披襟见怀; 字重千钧,力能扛鼎。
杞人忧
秋瑾
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 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① 秋瑾
• 万里乘风去复来②,只身东海挟春雷③。 • 忍看图画移颜色④,肯使江山付劫灰⑤! • 浊酒不销忧国泪⑥,救时应仗出群才⑦。 •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⑧。
注释
• ①去年末爆发的日俄战争刚结束。船过黄海,见日俄战图,她心有 所感,适值日人索句,于是写了这首诗。诗抒发对日俄帝国在中国 领土上进行争夺战争的气愤和誓死投入革命、拯救民族危亡的决心。
• 全篇所写,都是忧国的思想和救时的抱 负,充满动人的爱国激情。语言朴素自 然,直抒胸臆,不假雕饰,“忍 看”“拚将”“须把”等词语的运用, 将悲愤而激昂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劲健有力。全诗语言浅显明快,风格刚 健豪放。情愫真率,披襟见怀;字重千 钧,力能扛鼎。一腔豪气喷薄而出,丝 毫不见女儿态。
赏析
• 此诗篇幅不长,却情辞激越,令人为之动容。 1907年秋瑾在浙江起义,失败后不幸被捕,在绍 兴轩亭口英勇就义,她以自己的热血履行了自己 的誓言。
• 此诗因事而发,感情激越奔放,语言雄健明快。 首联大气磅礴,展现出意气风发的诗人主体形象。 颔联点出观图之事,从而引发对日俄横行东北的 极大愤恨。后四句由忧国而思济世,表达愿为祖 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志向。
• ⑤“肯使”句:岂能让祖国河山被日、俄帝国主义的侵略炮火化为 灰烬!劫灰,劫火之灰,佛家语。这里指被战火毁坏。
• ⑥“浊酒”句:言其忧国忧民的愁苦之深。 • ⑦救时:挽救国家危亡的局势。仗:依靠。出群才:指杰出的人才,
出类拔萃的人物。出群,犹超群。 • ⑧乾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qìán钱)坤:天地,此指中国危亡的局势。
译文
千万里远途我像腾云驾雾一样去了又回, 我独自一人穿越东海往返伴随滚滚春雷。 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 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 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 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 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 ②乘风:即乘风而行的意思。此用列子乘风的典故,兼用宗悫“愿 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见《宋史·宗悫传》)。 去复来:秋瑾光 绪三十年仲夏东渡,翌年春回国;是年六月再次赴日,同年十二月 返国。
• ③只身东海:指单身乘船渡海。挟春雷:喻为使祖国获得新生而奔 走。春雷:借指启聩振聋的革命道理。
• ④忍看:反诘之词,意为“哪忍看”。图画:指地图。移颜色:指 中国的领土被日俄帝国主义侵吞。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秋瑾
作者简介
• 秋瑾,(1875-1907),女,近代民主革命志 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 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 “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 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 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 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 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 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 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 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 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 兴轩亭口。
•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大气磅礴,展现出 意气风发的诗人主体形象。颔联点出观图之 事,从而引发对日俄横行东北的极大愤恨。 干宝《搜神记》说,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挖 到深处全是灰墨,问学识渊博的东方朔是怎 么回事,东方朔说要西域人才知道。到了东 汉明帝时,西域有道人来,问道人,回答是: 圣经上说,天地大劫将尽,着劫烧,灰墨便 是劫烧的余灰。这里借指战火的灰烬,说岂 能把大好河山给人作战场,遭受战火的破坏。 这两句写忧国怀抱,渴望有救国的志士能出 现,也含有以出群之才自期的意思。颈联两 句充分表现诗人的忧国之情,并由忧国而思 济世。尾联表达愿为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 崇高志向。
• 这首诗约作于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秋 瑾第二次去日本的船上,是写给日本银澜使者的。一 说作于此年十二月归国途中。作者于光绪三十年 (1904年)夏天东渡日本,同年冬(一说次年春)因 事返国;次年六月再去日本,十二月返回。她在船上 见到了《日俄战争地图》不禁感慨万分,又值日本人 向她要诗,于是她便写了这首悲壮的诗。龚本题作 “题江山万里图,应日人之索”,《史迹》题作“日 人银澜使者索题,并见日俄战地,早见地图,有感”。 光绪二十年(1894年),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从而霸占了台湾 省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日本又发动了“日俄战争”,夺取了库页岛南部,取 得了中国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和南满铁路的权益。 中国的领土在一天天被割让。作者看到中国的领土并 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版图,心中的怒火难以按捺。她 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正是为了推翻清朝政府,挽救 祖国危亡,于是慨然提笔写下此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