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浜文化简介
马家浜文化
马家浜文化:
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浙江省嘉兴市马家浜遗址而得名。
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
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到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
马家浜文化,居民主要从事稻作农业,多处遗址中出土了稻谷、米粒和稻草实物,经鉴定,已普遍种植籼、粳两种稻。
农用工具有穿孔斧、骨耜、木铲、陶杵等。
还饲养狗、猪、水牛等家畜。
渔猎经济也占重要地位,常发现骨镞、石镞、骨鱼镖、陶网坠等渔猎工具,以及陆生、水生动物的遗骸。
在吴县草鞋山出土了葛麻纤维织造的纬线起花罗纹编织物,远比普通平纹麻布进步。
发现多处房屋残迹。
当时已有榫卯结构的木柱,在木柱间编扎芦苇后涂泥为墙;用芦苇、竹席和草束铺盖屋顶;居住面经过夯实,内拌有砂石和螺壳;有的房屋室外还挖有排水沟。
多红色陶器,腰檐陶釜和长方形横条陶烧火架(或称炉箅)是该文化独特的炊具。
死者埋入公共墓地,各墓随葬品不甚丰富也不很悬殊。
在常州圩墩和吴县草鞋山发现用陶器覆盖人头骨或把人头骨置于陶器中的特殊葬俗;还发现几座死者年龄相近的同性合葬墓,属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
马家浜文化的后继者是崧泽文化。
马家浜文化研究论文1
我是浙江嘉兴人,鬓毛已白,乡音未改。
在嘉兴马家浜遗址发现45周年之际,接获王明达、陈建江两位先生要我为这部《马家浜文化》写几句话,十分欣然地为此尽一点力。
马家浜文化因浙江省嘉兴市马家浜遗址而得名,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东临东海,北达长江,西到天目山麓与茅山山脉,南抵钱塘江北岸,这三四万平方公里的范围,是一个考古学文化实体。
马家浜文化始于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
马家浜文化及其后续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发现与确立,表明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虽然马家浜、崧泽、良渚三个文化前后相继,一脉相承,但在田野考古和室内研究工作上,由于良渚文化的大墓出土大量的制作精致、纹饰新颖的玉器,如有的学者目睹了大玉琮(反山M12:98)上的神像形纹后,既惊又喜地大声说:“找到了殷代青铜器上饕餮纹的源头,就在这里。
”这种惊喜的心情,促使了学者们对良渚玉器较深入的研究,也带动了对良渚文化较全面的研究。
而良渚文化人们创造的这些成就,不是突然产生,从天而降的,而是渊源于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工艺技术延续进步的基础上产生的。
所以,对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对良渚文化社会发展的认识更为深入。
太湖地区农业的出现,现有的考古资料分析,以马家浜文化为最早。
1979年和1980年对浙江桐乡县罗家角遗址的发掘,在第三、第四层文化层中发现炭化谷粒遗存,可供鉴定的标本有156粒,其中籼稻101粒、粳稻55粒,稻谷颗粒较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略小。
罗家角遗址发现的稻谷,在马家浜文化现已发现的资料中,年代上是最早的,距今有7000多年了,较河姆渡遗址发现稻谷的年代还要略早一些。
马家浜文化有相当多的遗址出土稻谷遗存,并且还在江苏吴县草鞋山、昆山绰墩等马家浜文化遗址发现了水稻田,都分布在地势低洼的原生土上。
草鞋山遗址发现水稻田44块,绰墩遗址发现46块,共90块。
简述江浙地区新时期时代遗址文化的类型
简述江浙地区新时期时代遗址文化的类型、特征:新石器时代,始于距今8 000年前的人类原始(母系)氏族的繁荣时期。
以磨制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石铲,琢制的磨盘和打制的石锤、石片、石器为主要工具。
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1.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2.发明了陶器3.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
根据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地层叠压关系,出土遗迹与石器、陶器等遗物特征的发展变化,以及经济生活的变革,并结合不同时期遗址中出土的木炭或骨、木、蚌的碳十四年代测定,可以初步将中国新石器时代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发展阶段。
而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就是马家滨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
马家滨文化分布,马家滨文化因浙江嘉兴县马家滨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包括浙江吴兴邱城、桐乡罗家角、江苏吴县草鞋山、常州圩墩等遗址。
墓葬盛行俯身葬,有些尸身头骨用陶器覆盖。
陶瓷以夹沙红陶和表红胎黑,外红里黑的泥质红陶为主,未见彩陶。
早期有斧,晚期多鼎。
马家滨文化简介:1961年,南京博物院在江苏省古遗址调查中在江阴护城河北岸发现一处古文化遗址。
遗址面积东西长近300米,南北大部叠压在黄淤土之下,己暴露的最宽处约30米,文化层距地表深约1米左右。
遗址西部发现红烧土块和墓葬。
出土有石斧、石锛和表面施红色彩衣的红砂陶鼎以及陶钵等遗物,属于马家滨文化。
而后来在江阴石庄乡高城墩也出土有红陶鼎足、红陶残片等马家滨文化的遗物,这些都证明了6000多年以前的江阴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原始聚落。
马家滨文化时期,江阴的原始先民处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期,这个时期,先民们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开辟农田,种植水稻,并烧制陶器,过着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家畜饲养和鱼猎的经济生活。
江阴地处滨江,草木丰茂、气候温暖湿润,先民大多选择在高爽的岗地上营建旁屋,周围有水塘、河流等水源。
当时用来盖房子主要是竹、木、草和泥巴。
挡风避雨的家有了,先民门也开始定居下来。
当时的先民已开始了最早的男耕女织。
发现马家浜文化古遗址
发现马家浜文化古遗址记得是20多年前的一天,解放日报在头版头条以6000文字篇幅.发表了记者顾许胜采写的关于上海6000年前已有人类活动的新闻报道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记得该文发表的第二天(1988年10月13日),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铭基和相关领导就来到青浦考察了福泉山等古文化遗址。
关于此文背后的采写过程笔者至今还记得很清楚,是笔者全程隋同顾许胜采写了此文。
那次调查采访先后到松江博物馆、青浦博物馆,还实地察看了a泽古遗址、广富林古遗址等几个地方。
在该文发表前的一天晚上,笔者还陪同顾许胜专程赶到家住上海市区中山公园附近的上海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黄宜佩家里,就有关上海原始社会文化情况专门作了采访与核准.关于明确认为上海在距今6000年前已有人类生息,其主要根据就是在上海西郊青浦区境内发现的马家派文化。
与距今5500年左右的裕泽文化作比较,马家派文化的发现把上海的人类历史推前了一千多年。
马家派文化最初发现于浙江嘉兴,距今6000年左右.上海地区发现马家沂文化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与年代后期,先后在青浦境内扁泽、福泉山二处遗址下层发现了马家饭文化时期的遗存,这是目前上海地区发现的历史最久远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
在a泽遗址的考古发掘关于马家派文化的两次极为重要的发现,一是水稻,二是水并。
1961年,在扁泽遗址下层发掘出土的马家饭文化稻谷顺粒,经浙江农业大学游修龄教授鉴定为轴、梗两个不同品种,是人工培植的稻谷,这在当时是中国出土的年代最古老的重要水稻标本之一,为研究水稻起源、开展农业考古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1987年与1989年,先后在猫泽遗址假山墩的两侧发现的二口马家涣文化水井,距今六千多年,与先前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层文化中发现的一口六千多年前的水井.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三口水井。
考古报告中为我们留下这样的记录:1987年,在青浦裕泽遗址的西侧,上海市文管会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直径67-75厘米的黑灰土面,起初以为是常见的古人丢弃生活垃圾的灰土坑。
(已读)马家浜诸文化墓葬头向等变化探源
猎 采 集 而 言 捕 捞 是 较 可 靠 的 食物 来 源
,
、
众
发 达 因此 将 其 作 为保 护 神来 崇 拜 故在 古今
世 界 上 的 原 始 部 落 中 几 乎 都 有 不 同形式 的 祖
多沼泽 湖泊 中的 丰 富的 水 生 动 植物 为 他们
重 点 地 从 事捕 捞 业 提 供 了 优 越 的 条 件
、
正北 方 向
,
农 业 生 产 的 因 素 必 然 代 替 影 响采 集 狩 猎 捕
,
但 总 的 方 向是 向 北
。
这 种北偏西或
最 终形 成
、
北 偏 东 的 现 象 与 正 北 方 向并 不 矛 盾 方位观 念 并 非 十分 准确有 关
没方位 为参 照
, ,
与 当时
一 种 崇 拜 即从 崇拜 影 响 采 集 狩 猎 捕捞 的
遗存 和 动 物 骨 骼 则 更 说 明 采 集 业 和 狩 猎 业 占
有 极 其 重 要 的 地 位 特 别 是 精 制船 桨 船 槽 的
,
、
人 死 后 所 存 在 的 灵 魂 会 找 到 归 宿 其 中平 民 灵 魂 生 活在 海 中 水 府 即 地 府 气 同 样 英 属
海 伦 比 亚 的海 达 人 他 们 生 活 在 海 岛上 在 大
。
在 早期 人类社 会 中
,
土地是
使 他 们感 到 恐 惧
,
溺 水 者 无 论 在 平 静 的湖面
,
生存之根
,
这 是 土 地 崇拜 的 根
,
还 是 在流 动的 江河 中
浮起 的 尸 体 总 是 俯 身
,
直 肢 这 种 现 象 的 反 复 出现 人 们 总 会 以 不 同
马家浜文化的简介
马家浜文化的简介马家浜文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见证着中华民族强势文明出现和发展的一大文化精髓。
它以海洋渔业文化为主,在我国渔业文化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马家浜文化产生于马家浜地区,它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位于海峡盆地,是一片极富人类活动的海洋文化地带。
马家浜文化以海洋活动为中心,以渔业、渔港、海洋遗址以及涉及到渔业活动必备的各类工具和设施为重点研究对象,对渔业文化的发展史进行全面考察研究,将渔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渔港、渔网、渔船、渔具、渔技术等等,以及渔业文化中的渔民劳动技巧,以及渔业文化中相应的文化活动,诸如歌舞表演、宗教信仰仪式、风俗习惯等,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分析,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渔业文化研究体系。
马家浜文化发展历史悠久,是海洋渔业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经历。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包括有大渔网、渔船、渔灯、渔井、渔具、渔技术等。
大渔网是马家浜海洋渔业的ba必备的重要渔具,其他渔具如渔灯、渔井、渔具等也是非常重要的渔业道具,其中渔技术包括“钓鱼技巧”、“捕捞技巧”、“拖网技巧”等,都是马家浜渔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马家浜文化还有一些相关的文化活动,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家浜庙会,马家浜庙会是一年一度、宗教性质的文化活动,其中马家浜庙会既有马家浜文化的古老传统,又有新时代的宗教信仰文化。
除庙会外,马家浜文化还有一些歌舞表演,这些歌舞表演以巴蜀腔,芗城腔,砀山腔等歌腔形式来表演,以歌舞为主,以多种器乐伴奏。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马家浜文化对中国古代历史上海洋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它不仅将海洋渔业文化完整地记载下来,还活跃了渔业文化中的渔民劳动技能,为我国海洋文化发展注入了浓浓的中华民族文化精华。
综上所述,马家浜文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海洋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探索其中的历史财富,更加深入地挖掘、研究其中的精髓,将它传承下去,让世人永久受益。
李侃良:中华探源(5章炎帝黄帝蚩尤氏)
李侃良:中华探源(5章炎帝黄帝蚩尤氏)第五章蒂之帝:炎帝时代提要:1、距今约7000年时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之“五帝”时代(古“帝”字本意即花之“蒂”),并形成了三大父系部落姓族(此时的母系氏族,多以“女儿族”或“妻族”与其共存):(1)诞生于渭河南岸支流之姜水流域的“姜”姓炎帝神农族(对应于仰韶前期的半坡文化)。
(2)诞生于渭水北岸支流之姬水(即古漆水,源自甘肃天水清水县)流域的“姬”姓黄帝族;后沿汾水、桑干河迁徙于燕山之南北麓定居发展(对应于北福地二期与赵保沟文化)。
(3)其前身为山东后李文化,后向南部之苏皖淮河流域发展的“风”姓太昊族(对应于北辛文化)。
(4)在今天长江下游的吴越之地,这时已出现了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但其为何姓族无考。
2、活动于黄渭与汉水广大流域的炎帝族,因其继承了女娲、伏羲之中心祖地并对犂耕农业的重大贡献被称为神农氏,在这一时代处于主导之地位。
炎帝族内发展为四大支族:(1)主族夸父族,为鱼图腾,领地在渭洛汾流域;(2)祝融族,为火图腾,领地在豫的黄河之南及汉水流域;(3)共工族,为水图腾,领地在黄河之北豫冀交界处之古“江地”;(4)蚩尤族,为鸟图腾,是炎帝族进入东部北辛文化之淮地,并与太昊族联姻衍生之九黎鸟族。
3、第一次炎黄之战发生于距今6500-6400年左右。
(1)第一阶段:生于“江地”的共工族(对应于大司空文化),迫于黄河水患向南迁徙,与黄河之南的祝融族发生战争。
因战争失败的共工族后北退到河套地区(即传说“共工怒触不周山”)。
(2)第二阶段:水患消退后,部分共工族又返回“江地”。
这次与其一起南下的还有黄帝虎族(对应于后岗文化)。
但黄帝虎族南下“江地”后又跨过黄河,发生争夺炎帝祝融族领地之战(见华阴横阵遗址人骨迭压的二次葬)。
被战败的祝融族被迫南退至江汉流域(对应起始于距今约6400年的大溪文化)。
(3)第三阶段:占居黄河之南的黄帝虎族,后被炎帝夸父族(“愚公移山”传说中称其为“博父”)击败,又逼退回“江地”(见距今6400多年的濮阳西坡45号墓贝塑龙虎图),大战就此宣告结束。
嘉兴历史文化
九里港,西有坟屋浜,南靠马家浜。从中出土的
器物和遗பைடு நூலகம்来看,有磨制有孔的石斧、弧背石锛
等生产工具,夹砂红陶素面腰沿釜、牛鼻式双耳
罐、带嘴平底盉等生活用具,以及地面木构建筑
住房、公共墓地和俯身直肢葬式,等等,是与黄
河流域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学术界将年代跨度
距今约7000年~6000年的、以马家浜遗址为代表
文星桥,桐乡崇福的司马高桥,海宁长安的老虹
桥等一批运河古桥;嘉兴市区古杉青闸的闸河和
运河分水墩、海宁长安古闸遗址、桐乡石门古堰
河等运河古水利航运设施;嘉兴市区的文生修道
院、清真寺、三塔等运河宗教文化建筑和落帆亭、
南湖湖心岛、瓶山等与运河文化有关的古园林建
筑。
• 平湖莫氏庄园是清代江南宅第建筑的典型, 海盐绮园为浙江仅存的古园之一,海宁钱 江海塘是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三 者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庙尚存, 另有精严寺、觉海寺、血印寺、冷仙亭等 寺观,以及王国维、丰子恺、徐志摩、沈 钧儒、汪胡桢、唐兰、朱彝尊、沈曾植、 茅盾等众多名人故居和长虹桥、国界桥、 三步二爿桥等大量水乡古桥。
荷花灯会
• 旧俗嘉兴六月二十四为“荷花生日”,又称雷祖 (嫘祖)生日,盛行于清乾隆及民国时期,是日市 民倾城游南湖,可不付摆渡钱。农民去烟雨楼侧 雷祖殿(嫘祖殿)进香。此日南湖游船汇集,大小 船只数百。大船中有“丝网船”,俗称“双夹 弄”、“单夹弄”,可供酒菜。小船盖船篷,摆 渡载客。
• 夜晚南湖湖面放荷花灯,以纸扎灯,下系木片, 中燃红烛,飘浮水上,多至千盏。烟雨楼通宵达 旦供应茶酒面食,又有昆曲社在湖上举行曲会助 兴。
繁华商业景象。作为嘉兴历史上著名的繁华府城,
月河历史街区由此成为市区难得的黄金段投资平 台。
嘉兴历史文化
目录第一章嘉兴历史文化第一节嘉兴历史概要一、马家浜文化二、嘉兴建置沿革第二节嘉兴各县市概况一、南湖区二、秀洲区三、嘉善县四、平湖市五、桐乡市六、海宁市七、海盐县第三节嘉兴历史名人一、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丰子恺故居二、朱彝尊与曝书亭----朱彝尊故居三、梅花翠竹伴清风----吴镇故里梅花庵四、大师匆匆而过的身影----沈曾植故居五、最是人间留不住----王国维故居六、乌镇:文风郁郁孕茅盾----茅盾故居七、一个想飞的诗人----徐志摩故居第二章嘉兴红色文化第一节嘉兴党史第二节嘉兴主要红色景点第三章嘉兴建筑文化第一节古镇一、乌镇二、西塘第二节古教堂第三节古塔第四节古街第四章嘉兴山水文化一、轻烟拂渚,微风欲来——南湖二、天下奇观——海宁潮三、融山、海、湖为一体——南北湖四、南方北戴河——九龙山五、京杭大运河嘉兴段第五章嘉兴民俗文化一、西塘庙会二、接无路三、皮影戏四、踏白船五、春牛会六、开秧门关秧门七、演蚕花戏八、荷花生日九、元宵节第六章嘉兴特产文化一、嘉兴粽子二、南湖菱三、文虎酱鸭四、蓝印花布五、杭白菊六、嘉善黄酒七、乌镇姑嫂饼八、桐乡槜李九、海宁皮革第七章嘉兴曲艺文化一、皮影戏第一章嘉兴历史文化第一节嘉兴历史概要一、马家浜文化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为浙江省嘉兴县马家浜遗址而得名。
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
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到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
1959年初春,嘉兴南湖乡天带桥马家浜地方在沤肥挖坑中发现大量兽骨和古代遗物。
1959年3月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省博物馆、杭州大学历史系、杭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等6个单位组成考古队进行了发掘。
60年代,有人把它归属青莲岗文化。
后来,有人进一步定为青莲岗文化江南类型的马家浜期。
70年代起,有人把它与青莲岗文化相区分,提出了马家浜文化的命名,现已普遍得到承认。
浙江人文旅游资源
龙门古镇:地处富春江南岸,仙霞岭余脉的龙门山下,古镇90%以上
的村民为孙姓,史载为三国东吴大帝孙权的后裔,定居于此已有千余 年。古镇北依剡溪,龙门溪与剡溪呈丁字相交穿越古镇,周围峰峦四 起,围出一带绿野田园。古镇以防御性极强的发散状街巷为骨架,以 宗祠、厅堂为中心筑成迷宫般的传统民居聚落,各处精美的民居、厅 堂、古塔、古桥、牌坊、寺庙等具有较高的价值。古镇民风淳朴,风 俗独特,是体现中国传统宗族传承体系的典型山乡古镇。
天顺六年(1462年),其后又不断修建而成一区规模庞大的住 宅群体。全宅占地约5公顷,由十余组按南北轴线布置的宅院所 组成。主轴线沿照壁穿过三座石牌坊转折至肃雍堂、乐寿堂而 止于世雍堂。住宅周围有河流环绕,通过跨河的九座桥梁而沟 通宅内外联系。宅前大道西通东阳城东门。从门前众多牌坊可 知,这是一处世代为官的家庭聚居地。
梁弄: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抗战时期是四明山革命根据地
的心脏,历史上还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驿站,李白、皮日休 等渚多诗人驻足于此。 镇内有五桂楼、宋墓石雕、马蹄形 街等历史古迹和浙东根据地纪念馆、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旧 址、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胜迹,自然人文,相得益彰。
诸葛八卦村,
位于浙江中西部兰 溪市境内,据历史 记载,诸葛村的整 体结构是诸葛亮第 27代裔孙诸葛大 狮按九宫八卦设计 布局的。这种以九 宫八卦构思布局的 村庄目前在我国的 村落中,仅属首例。
印山越国王陵:位于绍兴市区西南1 2公里的绍兴县兰亭镇
里木栅村南,距书法圣地兰亭约一公里的印山。印山越国王陵 距今已有2 5 0 0 年历史,其规模之大,结构之殊,营建之考究, 实属罕见。墓依东西向而建,全长1 0 0 余米,墓坑南北宽2 0 多米,深2 0 多米,四周为陡峭石壁。大墓的主体--木椁呈"人" 字形,通体由长4 0 米,高8 米,粗6 0 -8 0 米的巨木结构建成, 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沙家浜
釜形红陶鼎
骨管
双簧气鸣乐器。 双簧气鸣乐器。 哀笳” 即“哀笳”。为唐 代鼓吹乐器的重要 品种之一, 品种之一,截羊骨 或羊角为管。 或羊角为管。哨用 一节芦杆压扁而制 插于吹口一端, 成,插于吹口一端, 无侧孔。 无侧孔。属当时的 原生态乐器, 原生态乐器,后改 用“觱篥”。
鱼钩均为骨制品, 鱼钩均为骨制品, 磨制, 磨制,分无倒刺和有倒 刺两种形式,是史前人 刺两种形式, 类渔猎生活的主要工具 之一, 之一,而鱼镖则是人类 捕鱼的重要工具。 捕鱼的重要工具。鱼钩 和鱼镖的发明与使用, 和鱼镖的发明与使用, 为其后垂钓活动的发展 创造了条件。 创造了条件。
锛
骨镞是一种常用的狩猎工具,损耗大, 骨镞是一种常用的狩猎工具,损耗大, 故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中的数量最多, 故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中的数量最多,几乎 占全部出土文物的六分之一。 占全部出土文物的六分之一。柳叶式骨镞为 管状骨破条制成,锋部宽扁,铤锋分界明确, 管状骨破条制成,锋部宽扁,铤锋分界明确, 整器磨制较粗糙, 整器磨制较粗糙,装箭杆方式为铤部嵌入箭 杆再捆绑加固。 杆再捆绑加固。
骨耜
网坠的作用是结 在网的下端, 在网的下端,使网下 沉。网坠多为灰陶烧 黑陶网坠稀见, 制,黑陶网坠稀见,其 形制大同小异, 形制大同小异,表面均 打磨光平, 打磨光平,中间一般设 一横向凹槽, 一横向凹槽,两端各有 一个竖向凹槽, 一个竖向凹槽,这类网 坠称为双缢形网坠, 坠称为双缢形网坠, 凹槽也称绳槽, 凹槽也称绳槽,用于把 网坠固定在网上。 网坠固定在网上。
骨 镞
陶豆
古代陶制食器。形似高足盘,或有盖。 用于盛食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盛 于商周。陶豆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 造型多为浅盘、浅钵形,高圈足。豆的器 形从陶豆开始,到青铜豆,始终保持它的 基本造型,而且始终是祭祀礼器组合中重 要的一员。
考古学通论名词解释
考古学通论名词解释1.铜石并用时期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过渡性阶段。
又称金石并用时代。
为原始农牧业和手工业达到较高水平,主要使用石器并兼有少量小型铜器的文化发展阶段。
其显著特征是:主要工具和武器仍然是石器,在生产和社会生活领域石器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出现了数量不等的以红铜(天然铜)器为主体的金属器,采用冷锻和冶铸两种技术成器,多属小型工具和饰物;也有因自然共生矿资源比较丰富而产生的合金铜。
2.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Palaeolithic;距今约250万年~距今约1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见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更新世,从距今约250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止。
3.南方古猿南方古猿是早期人类,大约生活在距今500万年至150万年之间。
最初生活在非洲(大约300多万年前),南方古猿的头骨要比人类的短,其脑容量也要比人类的小,但脑结构已与人类相近。
他们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
研究南方古猿,对于探索人类的起源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4.元谋人学名元谋直立人(Homo erectus yuanmouensis),或称元谋猿人,是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
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共计左右门齿两颗。
后来还发现了石器、炭屑、和有人工痕迹的动物肢骨等。
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有争议,或为约60万年~50万年前左右)。
其可能生活在亚热带草原—森林环境中。
5.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科学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拉丁语:Homo erectus pekinensis),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Sinanthropus pekinensis),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
其化石遗存于1927年在中国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
关于其年代的争议较大,一般认为约在距今50万年前。
而最近一项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应用Al/Be测年法的结果则把这一年代上推至68-78万年前。
发现马家浜文化古遗址
记得是多年前地一天,解放日报在头版头条以文字篇幅.发表了记者顾许胜采写地关于上海年前已有人类活动地新闻报道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地轰动.记得该文发表地第二天(年月日),时任上海市市长地朱铭基和相关领导就来到青浦考察了福泉山等古文化遗址.关于此文背后地采写过程笔者至今还记得很清楚,是笔者全程隋同顾许胜采写了此文.那次调查采访先后到松江博物馆、青浦博物馆,还实地察看了泽古遗址、广富林古遗址等几个地方.在该文发表前地一天晚上,笔者还陪同顾许胜专程赶到家住上海市区中山公园附近地上海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黄宜佩家里,就有关上海原始社会文化情况专门作了采访与核准关于明确认为上海在距今年前已有人类生息,其主要根据就是在上海西郊青浦区境内发现地马家派文化.与距今年左右地裕泽文化作比较,马家派文化地发现把上海地人类历史推前了一千多年.马家派文化最初发现于浙江嘉兴,距今年左右.上海地区发现马家沂文化是在世纪年代初与年代后期,先后在青浦境内扁泽、福泉山二处遗址下层发现了马家饭文化时期地遗存,这是目前上海地区发现地历史最久远地原始社会文化遗址.在泽遗址地考古发掘关于马家派文化地两次极为重要地发现,一是水稻,二是水并.年,在扁泽遗址下层发掘出土地马家饭文化稻谷顺粒,经浙江农业大学游修龄教授鉴定为轴、梗两个不同品种,是人工培植地稻谷,这在当时是中国出土地年代最古老地重要水稻标本之一,为研究水稻起源、开展农业考古提供了珍贵地实物资料.年与年,先后在猫泽遗址假山墩地两侧发现地二口马家涣文化水井,距今六千多年,与先前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层文化中发现地一口六千多年前地水井.被誉为中国最早地三口水井.考古报告中为我们留下这样地记录:年,在青浦裕泽遗址地西侧,上海市文管会地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直径厘米地黑灰土面,起初以为是常见地古人丢弃生活垃圾地灰土坑.一般灰土坑比较浅薄,而在清理此坑时,越挖越深,久未见底.经过近三个小时地清理,才见到生土.此坑残深达服米.又呈直筒形.坑壁有明显地人为开凿地痕迹,显然它不是常见地灰土坑.这使在场地考古人员惊奇不已,原来这是一口水井,而在水井中出土了具有马家派文化特点地夹砂探腹红陶盆及央砂宽愉釜等残肉器,还有古人食用后遗弃地雇鹿等动物骨骼.井中水深丰富.这是上海首次发现地六千多年前马家派文化时期地水井.六千多年前,上海人已经懂得开凿水井,为我国古代文明地发展作出了或要地贡献.此后地年.为配合油墩港水利工程,又在裕泽遗址西侧发现了一口直简形水井,径厘米,因使用推土机作业,井口已经遭到破坏,井残深约厘米,并内填满了黑灰色地淤泥.经过清理出土了夹砂暇循红陶釜、灰陶弹丸形渔网坠、残木构件以及鹿角、鱼骨骼等.而夹砂腰红陶釜是马家洪文化典型地陶器.依此断定此井和上述水井一样也是最早地上海居民开凿地水井.经考证泽遗址下层出土地水井和遗物均系马家洪文化晚期遗物,距今多年.其中遗物木炭经碳侧定和树轮校正年代为距今年士年.虽然扁泽遗址发现地这两口水井只是没有运用其他材料构建井璧地土井,但是与先前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地所谓浅塘形水井相比较,泽遗址马家派文化水井地形制更具水井特质.因此裕泽遗址马家涣文化地两口水井是我国迄今发现地时代最早更具典型性地水井实例.除了裕泽遗址地发现,年卜月.上海市文管会考古人员在对福泉山遗址近一个月地考古试掘中又一次发现了马家派文化遗物.当时在山周围开探沟条,拥开面积平方米,探明福泉山下农田两截有距今年地马家涣文化层.据当时地考古报告,遗址坑第七层出土地陶器,具有马家洪文化地特征.带弦纹地黑衣灰脚豆,形制与泽墓地早期墓葬出土地相似,制陶方法上已较多使用轮修,说明这是一个处于马家派文化向裕泽文化过渡阶段地层次.据悉.从青浦古文化遗址出土地马家洪文化石斧、夹陶釜、玉块等世纪年代曾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出,引起了世界上对大都市上海悠久历史地极大关注.。
马家浜文化简介
一:马家浜文化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元论——多元论。 中原中心说——满天星斗、向心的花瓣 形状、多元一体。 顾颉刚、王国维、傅斯年、蒙文通、徐 旭生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系(苏秉琦观点)
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 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 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 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 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内的马家浜文化遗址,今天上午,占地30万平方米的马家浜 遗址公园暨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奠基。
但这一文化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在遗 址发现地余姚建立了博物馆,良渚文化是马 家浜文化的后续文化,也于上世纪90年代 初在余杭建立了良渚文化博物馆,河姆渡博 物馆和良渚博物馆建成后,都成为展示、收 藏两个文化的中心和研究的前沿阵地
这是一件研究史前神人与兽面融为 一体造型的珍贵资料,简称“神人 兽面像”。双圈大眼,周围刻放射 状眼睫毛。粗鼻上翘,张口成吼叫 状。面部肌肉一边松弛,一边紧绷, 表情十分丰富。虽为首面,却有人 的表情, 它无论是对良渚文化神 人兽面纹 还是商代兽面纹的认读, 兽面形陶器耳 都找到了历史原型 属人格化的动 物形象。一件罕见的史前陶塑珍品。
专家考证,马家浜文化玉器多为“假玉”,实为闪石、蛇纹石、 玛瑙等。但是,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们在马家浜先民那里,被当 作一个个独具个性的生命形态来雕琢打磨,用时间转换成长,把平 凡的石头历练得不平凡。马家浜文化也如璞玉,虽还在初级阶段, 但它走过了人类从蒙昧到文明这最艰难也最重要的一步,历经崧泽、 良渚文化,再经后面几千年的时光细细打磨抛光,形成璀璨夺目的 江南文化。现代史就是古代史,古代史就是现代史。现在江南的风 土人情、内心节奏,就是马家浜文化的自然延续、一脉相承。如金 庸先生所题,说马家浜文化是“江南文化之源”实至名归。
马家浜文化_东方文明的曙光
,
虽 然 大 型 原 始 青瓷 筒 形 罐 的 分 布 范 围 基 本
限 于 太 湖 地 区 但 是 吴 越 两 国的 版 图在 釜 文 化 圈 中过 半 吴 越 两 国 政 治 军 事 的 活 动 范 围 则 与 釜 文 化 圈基 本 一 致
。
从 釜 到 大 口 缸 再 到筒 形 罐 三 者一 脉相 承 同 属 于 釜 文 化 圈 代 表 了 先 秦
以 制 作 和 烧造
,
,
。
马 家 洪 文 化 典 型 器 物 的形 体 都 比 较 大 难
,
,
反 映 了 较 高 的 制 陶 工 艺 水 平 ; 陶 器 多为 外 红 内黑 或 表 红 胎 黑 说 明 当 时 的 制 陶
, , 。
工 艺 有 一 个 规 范 的 程 式 ; 陶 器 以 素 面 为 主 显得 朴 素 大 方 ; 陶 器 造 型 美观 有 气 势 可 以 反 映 出
这 个文化 充 满 了 生机
, ,
就 陶 釜 而 言 马 家 洪 文 化 的腰 檐 釜 形 体 大 种 类 多 制 作 精 致 具 有 特
。 。
,
,
,
,
色 最 具 代 表 性 可 以 作 为 釜 文 化 的 代 表性 器 物
,
在 釜 文 化 中 马 家 洪 文 化 的 纺 织 工 艺 和 制 玉 工 艺 相 当进 步
这
、
说 明 马 家 洪 文 化 先 民把 握住 了 事 物 的 本 质
子走
”
, ,
, , ,
,
已 经 具 有 了 相 当抽
,
象的 思 维 能 力
,
。
俗语 牵着牛 鼻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家浜文化简介
一、马家浜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经过多年的发掘和研究,大家对太湖地区距今7000-6000年左右的马家浜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基本上都有共识。
马家浜文化遗址分布的密度远不如良渚文化,但具体的遗址面积一般都超过数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墓葬密集,常见俯身葬,头向朝北居多,随葬品较少或没有。
太湖东南部平原水网地区的遗址与西部依低丘山脚的遗址,在居址、房子遗迹等方面有所区别。
陶器的典型器物群有很大的共性,由宽腰沿的圜底或平底的釜、喇叭形高圈足的豆、牛鼻形耳的罐、带侧把平底或三扁足盉、两袋足一宽扁形足的异形鬶、大敞口的平底盆和敛口钵等组成,马家浜文化晚期炊器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鼎,以双目圆锥足、柱形足等为特点,带流的饮器改为带管状嘴,宽腰沿向捏边成脊退化的趋势等等。
陶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泥质陶相对要少得多,素面为主,器表常施红衣,用镂孔、刻划、附加堆纹等装饰。
石器以厚重的石石奔、石凿为主,常留有较多的打琢痕;穿孔石斧磨制较精。
骨、角器数量在工具中占很大比例,其中靴形器极有特点。
墓葬中随葬玉玦、玉璜虽然不很普遍,但每个马家浜文化的墓地中有一定数量的精美玉玦出土,总数相对可观,在太平洋西岸玉玦的分布、传播线路等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总之,马家浜文化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征在太湖地区构筑成自己的稳定社会,在与相邻地区的古文化交流之中,发展成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正是马家浜文化的开拓、创新,奠定了丰富、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基础,为该地区成为领先一步的文明古国开创了坚实的第一步,“江南文化之源”是当之无愧的。
二、农业起源
东亚的长江流域已成为稻作农业起源中心而倍受瞩目。
自从上世纪70年代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年左右栽培稻的发现轰动一时以来,年代越
来越早的各类栽培稻不断发现,记录不断打破,目前已有超过万年稻谷的新发现,这些发现以江西仙人洞和湖南玉蟾岩的为最早。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和萧山跨湖桥遗址的新发现,年代上了超越了距今7000年。
从罗家角遗址的发掘开始,由于认识的提高和考古方法的进步,几乎每一个马家浜文化遗址都有栽培稻的发现,连同崧泽、草鞋山遗址过去籼、粳稻谷的发现,可以说马家浜文化是栽培稻发现最普遍的,而且年代早。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对草鞋山遗址、绰墩遗址的多次发掘中,清理、发现了马家浜文化种植水稻的田块,而且在大小田块之间有相应的蓄水坑、水沟等“灌溉”设施。
马家浜文化时期,人类居住在大型聚落内,有房屋、墓地等,生产、生活日趋复杂,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最基本的解决“吃饭”问题。
我们在马家浜文化各个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动物遗骸和植物果实,说明当时的渔猎、采集经济还是相当重要的生活来源。
草鞋山、绰墩遗址发现的水稻作为一种生业,进入了严格意义的“稻作”农业。
目前只有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距今6500年左右的水稻田的发现可以与草鞋山、绰墩遗址所发现的水稻田相提并论。
毫无疑问,马家浜时期的太湖流域是世界上稻作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
同时,马家浜文化对动物的驯养也达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
猪、水牛、狗已是饲养的家畜,甚至梅花鹿、麋鹿也可能是圈养的,这些动物的遗骸在各个马家浜文化遗址中都有大量发现。
家畜需要饲料,反映农业已能提供剩余食物;家畜又给人们提供肉类,它们的粪便又是农业生产最好的肥料。
动物骨、角又是制作各种工具的原材料。
我们从马家浜文化的各类遗物中可以发现这些生产、生活的诸多线索。
太湖地区的古文化,从马家浜文化开始,经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连续不断,长盛不衰,始终保持稳定、强盛、繁荣的势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稻作农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丰裕的物质基础。
江南称为“鱼米之乡”,是农业社会经济最高的赞誉,始自马家浜文化。
三、陶器
农业产生了,人们就需要制作各种器皿,陶器就是最重要的能够保存下来的器具。
我们对陶器的质地、色泽、制作、形状、特点等多有描述和分析,而对于这件陶器的用途往往简单地分类为“炊器”、“食器”、“饮器”而已。
陶器的炊煮、饮食等用途之中,涵藏了农业经济条件之下人们生活改善、饮食习惯形成及其意义等深刻内容。
陶釜是马家浜文化最主要的炊器,平底和圜底有类型学上划分的依据,共同的特点是都有宽大的腰沿。
釜是炊煮常用器,腰沿易破损脱落,功能性上不实用。
专家认为安置平沿或多角沿的腰沿,是马家浜文化先民内心的祈求;腰沿的形态极似火焰一般,釜下火在燃烧,腰沿似火不灭,火火相叠呈“炎”。
与釜相配的支座,出土数量远不如釜,而且支座一般都制作精良,还有雕塑,不会是常用器,大约用于某些礼仪活动中。
在陶釜的内底多次发现烧结的锅巴,可以分辨出米饭的形状。
烧煮米饭应是陶釜的主要用途,反映当时食用米饭为主食已是普遍的事了。
宜兴骆驼墩遗址用腰沿釜作葬具,此现象为马家浜文化中仅见,有待分析解释。
陶豆并非马家浜文化所首创,但普遍使用陶豆,而且制作非常一致、器形规范、具有鲜明的特征,却是马家浜文化颇有特色的现象。
外红里黑,器表涂有鲜艳的红衣。
豆盘浅小敛口,豆把高细,圈足呈喇叭口,盛食少,器高而又放置平稳,这些精心制作、既有实用功效又别具匠心的陶豆,充分反映了马家浜文化先民的务实创新精神。
陶豆的豆盘部分与陶钵在器形上基本一致。
但陶钵是个人使用的食器,与现代饭碗的用途相同;而陶豆的形态显然不适宜个人持用,浅而小的豆盘只能盛放少量食物,与盛“饭”的钵相对应就是“菜”,即钵盛放的主食,豆盛放的是“副食”。
主副食有所区别是稻作农业派生出来的生活,也是东方饮食的传统。
高而稳定的豆把豆圈足,既能突出豆盘中“菜”的视觉效果,又能使席地而坐的人取食较方便。
陶豆器表涂施鲜艳的红衣,美观之中更突显了它的重要功能。
豆
的器形从陶豆开始,到青铜豆,始终保持它的基本造型,而且始终在礼器组合中是重要的一员,“禮”字的组成中“豆”也成了主角,充分说明豆的重要意义。
平底或三实足的侧把盉,加上两袋异形鬶,是马家浜文化极具特点的饮器。
它们都带流或安装管状嘴,说明器中盛装的是液体或半流汁,外注或饮用时既方便又不会溢出。
我们完全可以判定,这液体类不会是取胜方便的水。
我们有理由去推测,器中盛装的是酒,不管是果汁酒还是米酒。
酒的起源研究最大的困难是不大可能发现酒的实物,而酒器的断定又有一定的难度。
酒和药的发明都是人们长期积累下来经验的结果。
酒可以使人迷醉,药可以治病,某些药具有致幻作用。
三实足的侧把盉和两袋异开鬶,使器的下方都有小小的空间,这与鼎下方的空间用于烧火不同,更可能的功效是利用火塘中余烬的热量来温热器内的酒或药汁,更好更快地发挥酒或药的功能。
当然三足器是最稳定的,保持摆放时的整器平稳,免使液汁的倾倒流出。
总之,陶釜、豆、盉和鬶这四种马家浜文化的典型器物,把人们生活中炊煮、食用、喝饮的需求基本包括在内,虽然不如以后良渚文化陶鼎、豆、壶组合那样完善和固定,但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能有其传承关系吧。
四、其他手工业生产
马家浜文化农业的发展水平较高,为各类手工业生产的成长提出更多的需求。
石器制作、木作、骨角器,尤其突出的是象牙制品、编织和纤维织物、漆制品、琢玉工艺及制陶等等,几乎遍及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长足的进步,很多方面处于同时期的领先地位,为以后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手工业生产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尚存疑问
马家浜文化已进入了比较成熟的稻作农业阶段,各种手工业都很进
步,显然已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过程。
但自从1979年桐乡罗家角遗址最早地层测年达到距今7000余年以来,20余年一直没有突破。
马家浜文化的渊源是什么?是本土产生的?还是外来的?比较令人失望,至今没有什么线索。
萧山跨湖桥遗址的最早年代应该超过7000年,但是与马家浜文化在文化的面貌特征诸方面差别甚大。
任何一支原生型的古文化,一定是本土的。
太湖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物产资源等方面都有优势,适宜人类的开发利用,生息繁衍。
为了探索早于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前身,考古界曾有“山上去找”和“平地去挖”的争论,一种意见认为早期古文化存在于“洞穴”,另一种意见认为山前滨河(湖)地带、大陆架或“挖穿”所谓的生土层可能有所收获。
我们期望在寻找马家浜文化早期遗址方面有所突破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