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浜文化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家浜文化简介
一、马家浜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经过多年的发掘和研究,大家对太湖地区距今7000-6000年左右的马家浜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基本上都有共识。
马家浜文化遗址分布的密度远不如良渚文化,但具体的遗址面积一般都超过数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墓葬密集,常见俯身葬,头向朝北居多,随葬品较少或没有。
太湖东南部平原水网地区的遗址与西部依低丘山脚的遗址,在居址、房子遗迹等方面有所区别。
陶器的典型器物群有很大的共性,由宽腰沿的圜底或平底的釜、喇叭形高圈足的豆、牛鼻形耳的罐、带侧把平底或三扁足盉、两袋足一宽扁形足的异形鬶、大敞口的平底盆和敛口钵等组成,马家浜文化晚期炊器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鼎,以双目圆锥足、柱形足等为特点,带流的饮器改为带管状嘴,宽腰沿向捏边成脊退化的趋势等等。
陶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泥质陶相对要少得多,素面为主,器表常施红衣,用镂孔、刻划、附加堆纹等装饰。
石器以厚重的石石奔、石凿为主,常留有较多的打琢痕;穿孔石斧磨制较精。
骨、角器数量在工具中占很大比例,其中靴形器极有特点。
墓葬中随葬玉玦、玉璜虽然不很普遍,但每个马家浜文化的墓地中有一定数量的精美玉玦出土,总数相对可观,在太平洋西岸玉玦的分布、传播线路等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总之,马家浜文化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征在太湖地区构筑成自己的稳定社会,在与相邻地区的古文化交流之中,发展成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正是马家浜文化的开拓、创新,奠定了丰富、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基础,为该地区成为领先一步的文明古国开创了坚实的第一步,“江南文化之源”是当之无愧的。
二、农业起源
东亚的长江流域已成为稻作农业起源中心而倍受瞩目。
自从上世纪70年代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年左右栽培稻的发现轰动一时以来,年代越
来越早的各类栽培稻不断发现,记录不断打破,目前已有超过万年稻谷的新发现,这些发现以江西仙人洞和湖南玉蟾岩的为最早。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和萧山跨湖桥遗址的新发现,年代上了超越了距今7000年。
从罗家角遗址的发掘开始,由于认识的提高和考古方法的进步,几乎每一个马家浜文化遗址都有栽培稻的发现,连同崧泽、草鞋山遗址过去籼、粳稻谷的发现,可以说马家浜文化是栽培稻发现最普遍的,而且年代早。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对草鞋山遗址、绰墩遗址的多次发掘中,清理、发现了马家浜文化种植水稻的田块,而且在大小田块之间有相应的蓄水坑、水沟等“灌溉”设施。
马家浜文化时期,人类居住在大型聚落内,有房屋、墓地等,生产、生活日趋复杂,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最基本的解决“吃饭”问题。
我们在马家浜文化各个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动物遗骸和植物果实,说明当时的渔猎、采集经济还是相当重要的生活来源。
草鞋山、绰墩遗址发现的水稻作为一种生业,进入了严格意义的“稻作”农业。
目前只有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距今6500年左右的水稻田的发现可以与草鞋山、绰墩遗址所发现的水稻田相提并论。
毫无疑问,马家浜时期的太湖流域是世界上稻作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
同时,马家浜文化对动物的驯养也达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
猪、水牛、狗已是饲养的家畜,甚至梅花鹿、麋鹿也可能是圈养的,这些动物的遗骸在各个马家浜文化遗址中都有大量发现。
家畜需要饲料,反映农业已能提供剩余食物;家畜又给人们提供肉类,它们的粪便又是农业生产最好的肥料。
动物骨、角又是制作各种工具的原材料。
我们从马家浜文化的各类遗物中可以发现这些生产、生活的诸多线索。
太湖地区的古文化,从马家浜文化开始,经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连续不断,长盛不衰,始终保持稳定、强盛、繁荣的势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稻作农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丰裕的物质基础。
江南称为“鱼米之乡”,是农业社会经济最高的赞誉,始自马家浜文化。
三、陶器
农业产生了,人们就需要制作各种器皿,陶器就是最重要的能够保存下来的器具。
我们对陶器的质地、色泽、制作、形状、特点等多有描述和分析,而对于这件陶器的用途往往简单地分类为“炊器”、“食器”、“饮器”而已。
陶器的炊煮、饮食等用途之中,涵藏了农业经济条件之下人们生活改善、饮食习惯形成及其意义等深刻内容。
陶釜是马家浜文化最主要的炊器,平底和圜底有类型学上划分的依据,共同的特点是都有宽大的腰沿。
釜是炊煮常用器,腰沿易破损脱落,功能性上不实用。
专家认为安置平沿或多角沿的腰沿,是马家浜文化先民内心的祈求;腰沿的形态极似火焰一般,釜下火在燃烧,腰沿似火不灭,火火相叠呈“炎”。
与釜相配的支座,出土数量远不如釜,而且支座一般都制作精良,还有雕塑,不会是常用器,大约用于某些礼仪活动中。
在陶釜的内底多次发现烧结的锅巴,可以分辨出米饭的形状。
烧煮米饭应是陶釜的主要用途,反映当时食用米饭为主食已是普遍的事了。
宜兴骆驼墩遗址用腰沿釜作葬具,此现象为马家浜文化中仅见,有待分析解释。
陶豆并非马家浜文化所首创,但普遍使用陶豆,而且制作非常一致、器形规范、具有鲜明的特征,却是马家浜文化颇有特色的现象。
外红里黑,器表涂有鲜艳的红衣。
豆盘浅小敛口,豆把高细,圈足呈喇叭口,盛食少,器高而又放置平稳,这些精心制作、既有实用功效又别具匠心的陶豆,充分反映了马家浜文化先民的务实创新精神。
陶豆的豆盘部分与陶钵在器形上基本一致。
但陶钵是个人使用的食器,与现代饭碗的用途相同;而陶豆的形态显然不适宜个人持用,浅而小的豆盘只能盛放少量食物,与盛“饭”的钵相对应就是“菜”,即钵盛放的主食,豆盛放的是“副食”。
主副食有所区别是稻作农业派生出来的生活,也是东方饮食的传统。
高而稳定的豆把豆圈足,既能突出豆盘中“菜”的视觉效果,又能使席地而坐的人取食较方便。
陶豆器表涂施鲜艳的红衣,美观之中更突显了它的重要功能。
豆
的器形从陶豆开始,到青铜豆,始终保持它的基本造型,而且始终在礼器组合中是重要的一员,“禮”字的组成中“豆”也成了主角,充分说明豆的重要意义。
平底或三实足的侧把盉,加上两袋异形鬶,是马家浜文化极具特点的饮器。
它们都带流或安装管状嘴,说明器中盛装的是液体或半流汁,外注或饮用时既方便又不会溢出。
我们完全可以判定,这液体类不会是取胜方便的水。
我们有理由去推测,器中盛装的是酒,不管是果汁酒还是米酒。
酒的起源研究最大的困难是不大可能发现酒的实物,而酒器的断定又有一定的难度。
酒和药的发明都是人们长期积累下来经验的结果。
酒可以使人迷醉,药可以治病,某些药具有致幻作用。
三实足的侧把盉和两袋异开鬶,使器的下方都有小小的空间,这与鼎下方的空间用于烧火不同,更可能的功效是利用火塘中余烬的热量来温热器内的酒或药汁,更好更快地发挥酒或药的功能。
当然三足器是最稳定的,保持摆放时的整器平稳,免使液汁的倾倒流出。
总之,陶釜、豆、盉和鬶这四种马家浜文化的典型器物,把人们生活中炊煮、食用、喝饮的需求基本包括在内,虽然不如以后良渚文化陶鼎、豆、壶组合那样完善和固定,但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能有其传承关系吧。
四、其他手工业生产
马家浜文化农业的发展水平较高,为各类手工业生产的成长提出更多的需求。
石器制作、木作、骨角器,尤其突出的是象牙制品、编织和纤维织物、漆制品、琢玉工艺及制陶等等,几乎遍及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长足的进步,很多方面处于同时期的领先地位,为以后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手工业生产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尚存疑问
马家浜文化已进入了比较成熟的稻作农业阶段,各种手工业都很进
步,显然已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过程。
但自从1979年桐乡罗家角遗址最早地层测年达到距今7000余年以来,20余年一直没有突破。
马家浜文化的渊源是什么?是本土产生的?还是外来的?比较令人失望,至今没有什么线索。
萧山跨湖桥遗址的最早年代应该超过7000年,但是与马家浜文化在文化的面貌特征诸方面差别甚大。
任何一支原生型的古文化,一定是本土的。
太湖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物产资源等方面都有优势,适宜人类的开发利用,生息繁衍。
为了探索早于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前身,考古界曾有“山上去找”和“平地去挖”的争论,一种意见认为早期古文化存在于“洞穴”,另一种意见认为山前滨河(湖)地带、大陆架或“挖穿”所谓的生土层可能有所收获。
我们期望在寻找马家浜文化早期遗址方面有所突破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