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非生物》教案 浙教版(2)

合集下载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案生物与非生物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案生物与非生物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案生物与非生物年级:初中教材版本: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中生物》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定义和区别。

2. 能够举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例子,并进行分类。

3. 掌握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1. 生物和非生物的定义和区别。

2. 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3. 生物和非生物的例子及分类。

教学重点:1. 生物和非生物的定义和区别。

2. 掌握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1. 能够进行生物和非生物的分类。

2. 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中有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如何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二、讲解(10分钟)1. 介绍生物和非生物的定义和区别。

2. 分别讲解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三、讨论与实践(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搜集生物和非生物的例子,并进行分类。

2. 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整理的生物和非生物例子,并向全班汇报。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学生与教师共同总结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和特征。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拓展讨论,了解生物和非生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整理自己身边的生物和非生物例子,并进行分类。

写出生物和非生物的定义和区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定义和区别,能够举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例子并进行分类,掌握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在讨论和实践环节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在以后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

浙教版科学七上《生物与非生物》word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上《生物与非生物》word教案

第二章观察生物课题1 生物和非生物第二章观察生物课题1 生物和非生物知识题练题练1(1)A(2)C(3)A解析:蜗牛是一种夜间活动,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农业害虫。

题练2 A 解析:判断生物的依据有应激性、生长繁殖现象、能新陈代谢、能呼吸、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题练3 D 解析:同上题练4 B解析:植物和动物的主要区别就是看营养方式,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方法题练题练5 C 解析:植物种子萌发、甘薯长出新叶子、鸭子质量的增加都能反应生物的生长现象。

题练6 C 解析:动物和植物都需要营养,所以选项A错误;动植物的区分主要看营养方式,不是看能否运动,所以选项B、选项D错误;题练7 (1)微生物因为这些微生物还活着(2)繁殖具有严整的结构,有应激性、有生长、繁殖、变异现象、需要营养、需要排泄,能适应和改变环境(写出其中四点就可以)。

(3)C 解析:从胃里的杂物有昆虫尸体、植物纤维可以推断出该野生动物是杂食性的(4)磨碎食物,帮助消化;或者补充矿物质等。

(答案合理都可以)点拨:本题涉及到生物学科内的知识综合,从本质和表象上了解生物与非生物是解题的关键,另外对于问题的猜测和推测结论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

能力题练一、1. D 解析:蜗牛的感觉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没有听觉。

2.B 解析:新陈代谢是生物最主要的特征。

3.B 解析:从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属于生长现象。

4.B 解析: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看营养方式。

5.C 解析: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6.D 解析: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太阳。

7.D 解析:含羞草对刺激做出反应表现出的生命现象是有应激性。

选项A是繁殖现象;选项B是变异现象;选项C是遗传现象,只有选项D是应激性。

8. D 解析:生命现象要体现生命的特征。

9. A 解析:动与不动不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特点。

10.C 解析:植物和动物都有应激性。

11.C 解析:根据不同环境中生物的个数可以知道生物适应生活的环境。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1 生物与非生物 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1 生物与非生物  教案

生物与非生物【教学目标】1.会使用放大镜,能用放大镜观察事物。

2.能够说出蜗牛的形态结构包括口,两对触角,眼,足,并能初步知道各部分的功能。

3.知道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没有听觉。

4.形成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1.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2.蜗牛的形态结构。

3.蜗牛的感觉。

【教学用品】放大镜,蔗糖溶液,醋,蜗牛,餐巾纸。

【教学过程】1.引入:放幻灯片,上面有熊猫、海豚、天鹅、玫瑰、蘑菇、汽车、楼房等图片。

师:地球上有许多千奇百怪的事物,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但都可以划分成生物与非生物。

这章让我们首先一起学习观察生物。

2.新课讲授师:现在就让我们来听一首歌,猜猜看唱的是哪种动物。

放周杰伦的《蜗牛》生:听后猜出是蜗牛。

师:我们在放假的时候就已经抓了些蜗牛,那么你们都是在哪里抓到的呢?生:路旁草丛里、墙角边、树下……师:这说明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生: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蜗牛的知识?生:有壳、身体软绵绵的,有触角……师:大家都很有知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观察一下蜗牛。

但是蜗牛很小,为了扩大我们的观察范围,我们知道了这是需要借助“仪器和工具”的(学生回答)。

所以为了使我们能更大、更清晰地看清蜗牛,我们要利用到——放大镜。

放大镜由透镜和镜柄组成,我们能将看到的东西放大就是靠透镜,用手摸可以感觉到它是中间厚、边缘薄。

那究竟它怎么使东西放大呢,我们将在以后学习透镜的知识时介绍给大家。

现在我们就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下指甲,头发,教科书上的文字。

练习: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放大镜与观察物体间的距离正确的是(B)A,贴着观察物体B,靠近观察物体C,远离观察物体D,随便怎么都可以师:看来同学们对放大镜的使用已经不成问题了,那么首先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外型和它的运动情况,并把你观察到是现象记录下来。

师:总结并让学生将名称填入空格中。

提问1.蜗牛能在玻璃板上爬行,蜗牛爬行时会在玻璃上留下痕迹吗?如果有痕迹,又有何用?2.蜗牛为何要四处爬行呢?生:思考并回答。

2.1 生物与非生物 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2)

2.1 生物与非生物 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2)

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一、教学目标㈠认知目标通过对自然界物体的分类,介绍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点;了解植物界和动物界的涵义。

㈡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观察、比较、分类的科学方法。

㈢情感目标通过渲染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心爱自然科学、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⒈教学重点:植物界和动物界的主要特征。

⒉教学难点: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生物与非生物、动物与植物等与教材相关的录像片或幻灯片、水母、鸵鸟、猪笼草图片,仙人球以及几株绿色植物实物。

四、教学过程教师讲解多种多样的自然现象后,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①在同一季节,为什么有些地方山清水秀,有些地方却冰天雪地?②太阳为什么会东升西落,一年中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③铁在滋润的空气里为什么会生锈?④成熟的苹果为什么总是往下掉,而氢气球却能往上升呢?学生代表发言后,说明同学们已经知道一些问题,但还有许多不了解的地方。

通过学习自然科学,就能掌握大自然的规律,就能更好地利用大自然,使大自然为人类服务,用录像或幻灯片展示大自然的风光,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有山青水秀的风光;有一望无际的沙漠;有光后透明的冰川;有直插云霄的高山;有波涛汹涌的大海。

说明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美的享受,还有无穷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

㈠生物体与非生物体投影几组图片,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学生展开讨论,并填入表格。

实例大猫生小猫摩托车的生产过程人与外界交换物质煤炉与外界交换物质向日葵向着太阳转冰在太阳光下融化豆芽往上生长气球鼓起来了相同点例外点生物体具有的特征在学生讨论并填表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生物体与非生物体之间的区别在于生物体具有繁殖、新陈代谢、应激性、能生长等特点,而非生物体则不具有这些特点。

提问:那么生物与非生物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生物与非生物共同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让学生讨论:地球上如果没有生物,那景象该是怎样的?㈡动物界与植物界教师指出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形形色色,并提问:⑴是否所有的生物只包括植物和动物?⑵会动的生物就是动物吗?⑶植物和动物的获取营养方式相同吗?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我们接触最多的是动物和植物,在自然界的生物除了动物、植物外,还有一类叫微生物,会动的生物也并不一定是动物。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2章 观察生物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2章 观察生物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

第2章观察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一、知识与技能1.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知道生物的基本特征。

2.学会使用放大镜。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事物的分类,培养判断、分析、综合等科学思维。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加强社会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生物与非生物,了解事物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学会识别生物与非生物,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

师:(展示各种物体图片)如果让你们把这些物体分成两类,你们会怎样分呢?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将物体分成两类。

师: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科学家们为了分类的科学性,把世上的事物分成了生物和非生物这两类。

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请同学们把这些物体重新分成生物和非生物两类。

生:讨论交流并重新分类。

师:同学们分的非常准确,你能列举自己所知道的生物和非生物吗?生:列举生活中自己所知道的生物与非生物。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展示黑猩猩母子和石头的图片)并提问:(1)图中哪个是生物?(2)黑猩猩能繁殖后代,石头可以繁殖后代吗?(3)通过对比,你能发现生物的哪个特征?(4)汽车制造厂会不断制造新的汽车,属于繁殖吗?为什么?2.(展示植物生长和汽车图片)并提问:植物是生物,汽车不是生物,观察图片,它们有什么不同?3.(图片展示小狗会撒尿,人会出汗,生物呼吸)提问:(1)想一想,非生物会不会出汗、产生尿液,或者呼吸呢?(2)这能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4.(图片展示含羞草及猎豹追捕羚羊)讲解并提问:(1)这是一株含羞草,当它的叶子受到刺激后就会合拢。

猎豹追捕羚羊,羚羊发现敌害后会迅速逃跑。

这些现象能说明生物的什么特征?(2)我们就把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叫做应激性。

如:飞蛾扑火,植物的向光性。

想一想,生物的应激性对它们的生命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5.(图片展示植物及动物)讲解并提问:绿色植1.观察图片,并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非生物》学案2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非生物》学案2 浙教版

在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物体有生命与无生命之分,也即生物和非生物,你能区分它们吗?相信从对蜗牛的细心观察中已找到答案。

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

你可以从是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否生长、是否需要营养、是否能繁殖后代、是否能不断自我更新等方面来判断一个物体有没有生命。

生物中最常见的是动物和植物,你又是怎样学会区分它们的?是和同学、家长的讨论?还是通过老师的指导、通过资料查找与自学?不论是哪一种方法都是学习科学的好策略。

我们常常要对身边的物体进行分类。

鸡、蚕、鲤鱼、蝙蝠是常见的动物,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根据它们的体表覆盖物、生殖特点、呼吸器官、生活环境等又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根据不同的形态特征,可分为节肢动物、环节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等。

植物根据繁殖器官可为有种子植物和没有种子的植物;种子植物中,根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又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没有种子的植物中,根据外部形态又可分为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等。

科学家对生物的分类规定了7个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每种生物在分类系统中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

通过对事物分类方法的学习,动一动手,将你家中的书籍也按不同的目的要求进行整理编号,分类存放好吗?显微镜的使用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为通过显微镜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可以深入到微观世界中进行探索。

你会发现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分别是什么;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点;找到单细胞动物和单细胞植物。

通过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知道细胞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断地分裂、生长、分化。

细菌是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单细胞生物,它与单细胞动植物一样,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但是,细菌细胞的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动植物的细胞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这是细菌和动植物的最大区别。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1、知道蜗牛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知道蜗牛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2、通过观察和思索,认识周围的世界,自然环境的组成,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动物和植物的区分3、学会使用放大镜,能设计并做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生物,学习做生物实验简单的记录方法4、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表达的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培养学生观察和对比的能力教学重点1、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动物和植物。

2、其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让学生尽量的都列出。

3、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关键的两点要强调。

教学难点1、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动物和植物。

2、其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让学生尽量的都列出。

3、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关键的两点要强调。

【基础知识梳理】一、观察蜗牛1、身体结构:蜗牛身体结构分为五个部分(1)触角:蜗牛头上有四个触角,两个长,两个短。

(2)壳:蜗牛有壳,但是没有骨头,身体软绵绵的,能缩进壳里面去,也能从壳里伸出来(3)腹足:蜗牛没有脚,只有一片扁平的足,即是腹足,是蜗牛的运动器官,腹足会分泌黏液使蜗牛的身体在黏液中滑行。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蜗牛经过的地方有一条亮亮的足迹。

问:黏液对蜗牛的滑行有什么好处?(4)眼:蜗牛的眼睛在触角上(5)口:蜗牛有口,主要以植物的茎叶为食。

2、蜗牛的生活习性:陆生,有夏眠和冬眠的生活习性,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夜间活动。

对农作物有危害作用,是农业害虫。

二、生物与非生物二、生物的基本特征有七点。

这也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标准。

1、生物具有严谨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细胞结构,这个在后面会讲到。

2、生物体都能进行新陈代谢——时时刻刻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吸收外界的营养物质,用来组成自身的物质,储存能量,例如:我们吃饭,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生物又能分解自身组成的物质,释放能量,并将废物排出体外,例如:我们运动,呼吸作用。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 学案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 学案

.七年级〔上〕科学导学案课题§2.1 生物与非生物课型预习展示课随笔学习目标:1、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2、说出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

3、观察蜗牛,学会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

4、学会使用放大镜。

学习重难点: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动物和植物其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让学生尽量的都列出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关键的两点要强调教学用具蜗牛的图画贴在黑板上学生每人一组,每组仪器:蜗牛,放大镜,酒精,蔗糖,玻璃板,棉花,手电筒【独学内容】【独学内容】【课前预习】1.生物之所以能区别于非生物,是因为生物有许多根本特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有没有生命的标志是是否能进展3.预习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的活动步骤。

【课内探究】导入: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是观察与实验,首先我们来猜个谜语: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打一动物。

一、生物的根本特征:1.概念生物:非生物:2.讨论: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是什么?生物的特征非生物的特征3.思考: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没有生命。

有没有生命的标志是什么?思考与讨论:狗在碰到墙壁时会转弯,有些机械狗碰到墙壁是也会转弯。

从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响的角度,比拟两者有什么区别。

二、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①你一般能在哪儿找到蜗牛呢?说明蜗牛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蜗牛的生活习性怎么样?②为了使我们更方便、更清晰、更好地观察蜗牛,需要借助什么工具?借助。

活动:1、观察蜗牛的外形:并标出壳、足、触角、眼、口等局部2、探究:①观察蜗牛的爬行:蜗牛爬行时会留下一条,这是蜗牛为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生物与非生物》(第2课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生物与非生物》(第2课时)

《生物与非生物》教学设计(第2课时)本节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蜗牛作为代表生物,通过对蜗牛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观察,引发学生观察生物的兴趣,从而学会观察生物的基本技能,进一步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说出蜗牛的结构名称和功能【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对蜗牛感觉的探究过程,掌握基本的探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蜗牛的探究,养成良好的观察和实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说出蜗牛的结构名称和功能【教学难点】对蜗牛的探究课件等。

一、导入新课学生进入教室时先播放《蜗牛与黄鹂鸟》的儿歌。

请大家用心观察,找出里面的生物来。

今天这堂课呢,我们就来研究我们的小生物--蜗牛,那么请问大家,你对蜗牛了解多少呢?二、新课讲授你对蜗牛了解多少?◆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重难点◆蜗牛生长环境: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最适合环境:温度16~30℃(23~30℃时,生长发育最快);空气湿度60%~90%;饲养土湿度40%左右;pH为5~7。

当温度低于15℃,高于33℃时休眠,低于5℃或高于40℃,则可能被冻死或热死。

蜗牛喜爱的食物:蜗牛觅食范围非常广泛,主食各种蔬菜、杂草和瓜果皮;农作物的叶、茎、芽、花、多汁的果实;各种青草青稞饲料、多汁饲料、糠皮类饲料、饼粨类饲料均食。

蜗牛是靠口来摄食的。

蜗牛黏液的作用主要有:1 蜗牛依靠腹足行进。

黏液可以润滑和保护腹足,避免腹足肌肉与地面直接摩擦而受伤。

2 蜗牛的腹足就像一个吸盘,吸盘要牢固吸在某个光滑的表面上就要有一定黏性的液体密封。

所以,黏液可以帮助蜗牛运动。

3 在冬眠或夏眠时,黏液干涸以后在壳口形成一个薄膜,把身体严密地封闭、保护起来。

4 蜗牛黏液还是一种天然抗生素,能够杀死蜗牛表皮上的细菌。

直接观察借助放大镜观察蜗牛的结构,蜗牛的身体是怎么样的?它运动情况是怎么样的呢?请大家边观察,边把观察到的写在任务单上(对于观察的顺序,等学生出现问题之后,再作总结分析)。

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生物与非生物》教学方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并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 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和讨论,学会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并能够用科学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与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生物与非生物的特征和区别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并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准备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或实物样本观察记录表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系列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图片,包括动植物、矿物等不同类型的物体。

接着,引导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分类,并思考它们之间的区别。

在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你们认为这些图片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为什么?”这个问题将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特征差异,为接下来的课程内容做好铺垫。

当学生对生物与非生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可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生物的特征及其与非生物的区别。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详细讲解生物的共同特征,如生命活动、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并对比非生物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为了巩固学生对生物与非生物区别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环节,如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和非生物,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

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检验他们对生物与非生物区别的掌握程度。

总之,通过展示生物与非生物图片、提问引导、讲解生物特征等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为今后学习生物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分类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新课内容讲解(10分钟)在自然界中,万物分为生物与非生物两大类别。

【新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生物与非生物》【创新教案】

【新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生物与非生物》【创新教案】

2.1生物与非生物【内容来源】七年级浙教版上册第2章第1节【主题】生物与非生物【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1.观察生物与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学会判断生物和非生物,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2.初步学会观察方法,学会使用放大镜。

3.观察蜗牛的外形、习性和结构,说出蜗牛的生物特征。

二.学情分析根据本节课的教授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初中阶段初次接触生物内容,但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许多生物,也笼统的学习过生物的相关知识,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

七年级学生好动、对知识的好奇心强,安排观察蜗牛这一活动,既能够对学生新学习知识进行巩固,又能够对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2)教学难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盛放蜗牛的玻璃盘.放大镜、手电筒、镊子、30%的醋酸学生准备:蜗牛四.教学过程活动11.导入【教师活动】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第二章观察生物,那什么是生物呢,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图片,找找看你觉得哪些是生物?活动22.判断生物与非生物【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寻找哪些是生物【教师活动】既然同学们认为这些是生物,那剩下的又应该归入哪一类?【学生活动】预设:非生物活动33.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师活动】提问:同学们是怎么来判断一个物体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呢?同学们在纸上写一写【学生活动】积极讨论,小组派代表请回答预设:马和向日葵有生命,桌子和汽车没有生命,【教师活动】同学们认为有没有生命可以用来作为判断是不是生物的特征,那同学们观察图2-2描述它们具体有哪些生物特征。

能不能简单的概括一下。

【学生活动】生物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新一代——生殖;种子萌发会长成植株——生长发育;生物体能代谢废物——物质与能量转换;含羞草小叶受刺激后,合拢——应激性;【教师活动】我们从这几种生物中得出了所有生物都具有,能繁殖后代.能生长发育.能呼吸.对外界有反应(应激性)提问:会动.能发声能否作为生物的特征呢?【学生活动】预设:不能【教师活动】提问:同学们能不能举出自己熟悉的生物的某些特征?【学生活动】思考,预设:人要吃东西,机器人不用吃东西,【教师活动】那同学们看看下面这几种生物具有什么特征呢?【学生活动】母猫和猫仔的颜色不一样——遗传和变异,被揪耳朵会哭——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雷鸟在不同季节体毛颜色不一样——适应环境。

生物与非生物(第2课时)教学设计(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生物与非生物(第2课时)教学设计(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章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生物与非生物的第二课时,这一部分内容从蜗牛的“应激性”出发,通过罗列具体的生物和非生物,要求学生对具体生物所“携带”的有关信息进行归纳性的讨论,从而共同得出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生物与非生物的七大区别在高中生物教科书中常以比较专业的术语进行描述,但在初一教科书中对此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在这里不强调学生语言的规范性,而强调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课堂中要为学生创设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

同样,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植物和动物的区别肯定是五花八门的,教材中设计了表格的空格栏,目的是让学生回忆起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对动物和植物的知识,将动物和植物的关键区别点和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实质性联系。

同时本课中也渗入了生物分类理念。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已经对生物和非生物的知识有所了解,而且日常生活中生物与非生物见得较多,很有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2.说出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

能力目标:1.能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能区别动物和植物。

3.能通过实际现象说明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以及动物和植物的区别。

情感目标:通过讨论:如果没有非生物,生物能生存吗?如果没有植物,动物能生存吗?学生可以领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1.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2.说出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

难点:1.动物和植物的根本性区别。

2.分类理念的建立。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金鱼、会唱歌的洋娃娃、玻璃棒、金鱼的食物、含羞草、珊瑚骨、鱼标本、蝴蝶、蜗牛等六、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探究、媒体演示、游戏七、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在我们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物体,这些物体有大有小,有高有矮,千奇百怪,多姿多彩。

就是这些物体为大自然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出示一张大自然图片)师:现在给同学们1分钟时间欣赏一张有趣的大自然图片,希望大家能将看到的物体告诉老师。

七年级科学上册 2.1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2 浙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科学上册 2.1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2 浙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科学上册2.1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2 (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科学上册2.1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2 (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科学上册2.1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2(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2.1 生物与非生物教学目标:1.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2.说出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

3.观察蜗牛,学会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4.学会使用放大镜。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对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生存在地球上,地球在茫茫的宇宙里是不是唯一有生命的?科学家在探索宇宙的时候,同时也在研究地球上的生命--生命科学。

在接下去的一章里,我们将一起来研究地球上的各种生命(生物)。

科学探究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观察。

二.新课(一)观察蜗牛问学生有没有去抓(抓到)过蜗牛,通常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哪些地方找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请来的蜗牛。

(注意:珍爱生命)1.放大镜的使用(P32活动)①移动被观察物体,头部或放大镜,找到最佳的观察角度、距离.②观察指甲、头发和课文上的文字。

2.观察蜗牛的身体(四人小组)①仔细观察,找出蜗牛的眼、口、腹足、壳、触角(两对触角,眼睛在上面那对触角顶上)②蜗牛爬行时会在玻璃板上留下痕迹吗?3.探究蜗牛的感觉探究:蜗牛有视觉、触、嗅、味、听觉吗?(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结论:蜗牛有视、触、嗅、味觉,没有听觉。

问题:蜗牛四处爬行的目的是什么?(找食物,交配繁殖后代等等。

)其他参考课题:1.蜗牛一分钟能爬多远?2.蜗牛喜欢吃什么?3.蜗牛爬行时留下的痕迹是不是用来传递信息的?4.蜗牛爬行时能拉多重的物体?5.蜗牛和哪些动物差不多?6.怎样为蜗牛建造一个舒适的家?(二)生物与非生物目前人类只知道地球上有生物,其他星球没有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非生物》教案2 浙教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蜗牛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以及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2.介绍周围的世界,自然环境的组成,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动物和植物的区分
3.通过观察,认识蚯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技能目标:
1.学会使用放大镜
2.初步学会观察生物的方法,能设计并做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生物
3.学习做生物实验简单的记录方法
情感目标:
1.体会科学实验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感受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培养合作的技能,对集体合作的意义有所体验
5.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安排本节建议三课时
课前准备
《生物与非生物》第一课时——观察蜗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蜗牛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知道蜗牛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技能目标:学会使用放大镜,能设计并做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生物,学习做生物实验简单的记录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科学实验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感受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同时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对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

[教学难点]对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

[教学准备]
关于蜗牛的采集及饲养方法的小资料、盛放蜗牛的解剖盘、放大镜、滴瓶、黄瓜、酒精、白醋、30%蔗糖溶液、30%食盐溶液、电筒、镊子、教师购买的大蜗牛、八张汇报用的纸。

《生物与非生物》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思索,认识周围的世界,自然环境的组成,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动物和植物的区分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表达的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培养学生观察和对比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培养合作的技能,对集体合作的意义有所体验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思路
新教材的编写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较多地倾注了对学生的探究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这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动手的机会不多,所以在这节课的安排上,我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最终都落实在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和表达上,尽可能多地保证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时间和机会,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这节课充分体现开放式教学的特点,不要求学生统一的标准答案,而要求学生充分动手、动脑思索,也要求教师能够随机应变,及时加以指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含羞草、洋娃娃、柠檬、小刀、气球
教学过程(详见课件)
引入:通过男女生分类,提出周围的物体也可以进行分类,从而引出课题。

新课:
A.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一、创设情境、设置疑问
1、用四张图片要求同学们指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大多数的都是能够马上正确指出,但是,对于一棵老树同学会出现争执,立下悬念。

2、给出一个小资料,关于一种特殊的黏菌。

让同学们一边看一边思考:
①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②生物生存所需的条件是什么?(不加以引导,让学生简单的回答)
3、观看一组录象:机器人和人的对比;马和汽车的比较;动物的繁殖和植物的繁殖;生物生长的记录。

一边观看一边考虑刚才的两个问题。

4、录象观看完毕后,全班分组讨论。

八个小组,每个小组把从录象中获取的信息,经过讨论后得出的关于生物的共同特征列出。

二、深入研究
经过讨论以后,请同学上台汇报讨论的结果,有时间可以每一组都汇报,也可以前面汇报后,后面的同学补充。

最终可以得出生物的七个基本特征。

在课件中无序排列七个基本特征,可以随意进入任意一个环节,完成后可以回到主页。

在各个环节中主要设计一些问题,帮助同学掌握、了解生物的各项特征。

1、生物都具有细胞的基本结构;
2、能进行新陈代谢;问:电动玩具车会活动,是生物么?
3、有生长现象;问:气球变大是否属于生长?
4、有应激性;(1)小实验:同学的应激性
(1)小实验:闻柠檬
(2)举例:含羞草
(3)问:一碰到就哭的洋娃娃是否属于生物,这种现象是否属于应激性?
5、能生殖和发育;问:什么是生殖?摩托车的生产是否属于生殖呢?
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龙生龙,凤生凤”“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
7、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和影响环境;(给出一个小资料阅读)
请同学们课后三个同学一组,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一番,尽可能多地收集一些有趣的实例。

然后以生物的结构与环境的适应为题写一篇报告,再与其他组的同学交流。

三、点拨训练
说说你和树之间的共同点
四、理性思维,应用概念(课外探究)
有一群海鸥在海滩上轮番攻击一个不明物体。

该物体是花瓶状的,外壳上还有一些粉红色的小圆点。

你如何判定它是不是生物体呢?(藤壶不动,是生物,所以不要被生物的外表所迷惑,一些生物体在某一生活阶段就像死了一样)
五、课堂检测
给出一组图片要求说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

呼应前面留下的问题,老树是生物还是非生物。

再提问能否对这些图片再次分类。

引出下面课题。


B.生物的分类:动物、植物、其它
1、动植物有哪些区别(能否自由、快速的运动;能否光合作用)
2、阅读一段关于水母的小资料,考虑动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3、通过讨论解决前面的两点后,给出四张图片:病毒、蘑菇、细菌、霉菌。

提问:这些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呢?是植物还是动物呢?
3、小结
A.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是否有严整的结构,即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否为细胞
★能否进行新陈代谢
★有无生长现象
★有无应激性
★能否生殖和发育
★有无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能否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和影响环境
B.生物的分类:动物、植物、其它
动植物的区别:能否自由、快速的运动;能否光合作用
4、布置作业
●寻找周围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
●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物体是生物还是非生物
●作业本33678 838E 莎835826 8BF2 诲{23686 5C86 岆 33509 82E5 若<$Q25641 6429 搩g34402 8662 虢20198 4EE6 仦23324 5B1C 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