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mm榴弹炮毕业设计
122炮大尾舱炮塔总体方案设计
目录1 绪论 (2)1.1引言 (2)1.2摇摆炮塔的起源和发展 (3)1.3本论文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5)1.3.1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
(5)1.3.2 论文研究内容 (7)2 炮塔结构设计 (8)2.1炮塔设计的要求 (8)2.2炮塔的结构形式 (10)2.3炮塔的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炮塔体的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尾舱弹药的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 火炮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4 炮塔内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战斗室的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车体宽度和炮塔座圈直径 (12)3.2炮塔最小尺寸的决定 (12)3.2.1 耳轴位置和下炮塔及座圈的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确定炮塔体的基本长度和高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定塔体宽度B和最小回转半径R min.................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战斗室内乘员、装置的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耳轴强度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耳轴的受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mm榴弹炮炮身设计毕业设计
1 绪论榴弹炮作为最早登场的陆军武器之一,历经了几百年沧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采用新原理、新能源、新技术和新材料加以改进,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现代化的牵引式榴弹炮已经不是技术落后兵器。
大多数现代牵引式火炮可在几分钟内进入和撤出战斗,采用了计算机化火控系统后可以保证首发命中,减少了毁伤目标所需的时间和弹药。
榴弹炮是战斗性能优良的野战炮,用于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破坏敌方的工事、地堡、指挥所等军事设施,实行多种战斗任务,战斗用途广泛。
他们凭借着重量轻、容易进行长途运输、成本低、适用于山地战等优势,在当今陆军武器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榴弹炮安吉东方市可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两种。
1.1概述榴弹炮是发射榴弹的火炮,是一种身管较短,弹道比较弯曲,适合于打击隐蔽目标和面目标的中程火炮。
最早的榴弹炮是起源于15世纪意大利、德国的一种炮管较短、射角较大、弹道弯曲、发射石散弹的滑膛炮。
在16世纪中期,榴弹炮开始采用木制信管的球形爆破弹,可用来杀伤陆战场的敌方步兵,也可用于攻城。
16世纪下半叶出现了爆炸弹。
17世纪,在欧洲正式出现了榴弹炮的名称,它是指发射爆炸弹、射角较大的火炮,最先装备榴弹炮的事由荷兰裔士兵组成的英国部队。
到了19世纪下半期,出现了后装线膛榴弹炮,能发射长圆柱弹丸,威力更为强大。
榴弹炮广泛用于野战,成为一张野战炮。
一战时榴弹炮炮身长为15--22倍口径,最大射程达14.2公里。
二战时榴弹炮炮身长为20--30倍口径,最大射程达18公里,初速为635米/秒,最大射角65度。
目前,榴弹炮炮身长为45倍口径,英国的As90式155毫米自行炮正在研制52倍口径,最大射程为24公里,采用火箭增程弹可达30公里,初速为827米/秒,最大射角75度。
这种长身管的榴弹炮同时又被称为加榴炮。
1.2 炮身的作用及组成炮身作为火炮的主要组成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承受火药气体压力和导引弹丸运动,赋予弹丸一定的飞行方向,一定的初速和旋转速度,以保证弹丸在空气中飞行的稳定性,从而准确的把一定质量的弹丸抛射到一定距离的目标上。
中国新型外贸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高发动机的功率利用率 行走部分采用双销
挂 胶 、双 负 重 轮和 强 力 扭 杆 油 气 混 合 悬 挂 . 不 仅 行 驶 平 稳 性 好 , 且 可 靠 性 较 高 : 加 而 增 了履 带 着 地 面 积 ,减 少 了平 均 单 位 压 力 , 提 高 了底 盘 承 载 能 力 、在 设 计 时 . 型 l2毫 新 2 米 自行 榴 弹 炮 采 用 国 内成 熟 产 品 或技 术 . 具 有成 熟 的 工 艺 性 和 极 高 的 性 价 比
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动力装置采用性能先进的发动机提高了使用可靠性增加了单位吨功率冷却风扇采用温控式轴流风扇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利用率行走部分采用双销挂胶双负重轮和强力扭杆油气混合悬挂
维普资讯
叉 /王
僻 J
i j
j’ :l
}
:
≮ ’ 、.
T j
自行炮 的操作性能 . 减轻 了战斗人员的作战
强度 和 对 战 术 技 术 保 障 的依 赖 . 高 了快 速 提 反 应 能 力 动 力 装 置 采 用 性 能 先 进 的 发 动
机, 提高了使用 可靠性 , 增加 了单位吨功率 ,
冷 却 风 扇 采 用 温控 式 轴 流 风 扇 , 以 有 效提 可
击诸 元 、 射击命令 和各种参 数 . 自动进 行操 瞄解算和倾斜修正 ,自动调炮到射击位置
配 备 有线 、无 线 两 种 方式 并 存 的通 信 装置 . 具 有 数 、 两 种 工 作 方式 , 能 与 射 击 指 挥 话 并
系统 配套使用 : 配备数字式车 内通话器
总之 ,新 型 l2毫 米 自行 榴 弹 炮 的 内 、 2 外弹 道 先进 , 程 远 且 后 坐 力 较 小 武 器 系 射 统 总体布局合理 , 备 了火控系统 . 善 了 配 改
122mm炮身设计说明书1
1 绪论1.1 火炮未来发展方向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火炮的自行化、自动化、系统化程度越来越高,侦查、指挥手段不断更新,弹药更加多样化。
现代火炮系统的战术技术性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比如,伴随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炮兵侦查仪器设备逐步形成了以光电技术为主的光学、激光、雷达、声测、电视、红外等先进侦查仪器构成的远中近结合,地面与空中结合,全方位、全天时,品种齐全、手样多段的侦查体系。
如今,正在研究和发展中的有液体发射药炮、电热炮、电磁炮、激光炮、射束炮等。
与现代火炮相比,未来火炮的结构及性能可能有较大的变化,具体来说可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发射技术取得新的进展。
首先是发射能源的多样性,即不仅采用固体化学能源,而且可能采用液体化学能源、电磁能源、电热化学能源及某些组合能源。
(2)减载技术将取得新得进展,磁流变、电流等技术可能应用于火炮反后坐装置,克服传统炮口制退器效率的限制。
(3)新材料的应用将有助于解决长期困扰火炮技术发展的固有问题,如身管内膛的烧蚀磨损、威力与机动性的矛盾等。
(4)原理性、结构性的创新,使现代火炮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5)数字化火炮、智能弹药以及传感器引爆弹药等技术的发展使火炮系统综合作战效能得到大幅提高。
(6)火炮的作战对象、作战环境可能得到拓展,水中火炮、天基火炮等新型火炮可能相继出现,未来火炮具有摧毁敌方鱼雷、潜艇、卫星等功能。
总之,随着兵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科技在兵器科学中的应用,火炮技术成为技术的综合体,它涉及能源、机械、材料、控制、光学、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诸多学科,随着多种新概念武器的出现,表征火炮的各种属性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2 炮身结构炮身是火炮的一个主要部件,包括身管、炮尾、炮口制退器、等零件。
它的主要作用是承受火药气体压力和引导弹丸的运动。
炮身设计主要包括强度计算和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又包括膛内结构设计和外部结构设计。
122炮大尾舱炮塔结构及零件设计
目录1 绪论 (3)1.1 引言 (3)1.2 本文研究背景 (3)1.3 本文研究内容 (4)2 炮塔设计用建模软件及分析基础 (5)2.1 概述 (5)2.2 建模软件及分析基础 (5)3 122mm炮炮塔总体方案分析 (7)3.1 概述 (7)3.2 炮塔的作用分类分析 (7)3.3 炮塔总体设计方案分析 (8)4 抗弹能力计算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装甲板厚度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正前方装甲板厚度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侧面和顶面装甲板厚度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托架上耳轴孔参数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 托架受力模型简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 耳轴孔参数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本章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弹道课程设计
摘要本文应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在不同装填密度下,得出内弹道方程组的数值解,应用EXCLE表格对数据进行处理,模拟膛压p、弹丸速度 随弹丸行程l的变化的关系,即对应用程序所解得的内弹道P~l、V~l曲线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最终选取合适的装填密度,完成内弹道设计。
关键词:MATLAB;装填密度;内弹道设计;前言内弹道学是研究弹丸在膛内弹丸运动规律及其伴随的一系列射击现象的一门学科,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之一,是兵器火力系统设计者必备的知识。
经典内弹道学是平衡态热力学为基础的,研究膛内弹道参数平均值的变化规律的理论。
内弹道学与武器弹药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和实验都有密切的联系。
本课设将内弹道学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反映了内弹道学的特征,获得了准确的结果。
内弹道学在枪炮设计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不仅是枪炮设计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协调武器弹药系统设计中的矛盾,在总体上实现武器弹药系统良好的弹道性能,通过装药利用系数等弹道参量评价武器弹药系统的弹道性能。
在新能源先发射原理的研究中,内弹道学扮演着导向的角色。
开拓了发展的动力和领域。
内弹道计算,也称内弹道正面问题。
即已知枪炮内膛结构诸元(如药室容积、弹丸行程等)和装填条件(如装药质量、弹丸质量、火药形状和性质)计算膛内ν的内燃气压力变化规律和弹丸运动规律。
根据内弹道基本方程求解出lp~,l~弹道曲线,为武器弹药系统设计及弹道性能分析提供基本数据。
内弹道设计,也称内弹道反面问题。
在已知口径,弹丸质量,初速及指定最大压力的条件下,计算出能满足上述条件的武器内膛构造诸元和装填条件(如装。
弹道设计是多解的,在满足给定条件下可有很多个设计方案。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对各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
本次课程设计以122mm加农炮装填条件为研究平台,MATLAB、EXCLE为应用ν曲线,以最大膛工具,通过改变装填密度实现不同方案的设计,得出lp~,l~压、初速等弹道参量为评价标准,选取合适的方案。
沈工焦老师122毫米杀爆弹课程设计
摘要炮弹设计理论课设所涉及的相主要内容是,弹丸发射安全性及堂内运动真确性分析、弹丸的飞行稳定性能设计、威力的设计。
对PL96式122毫米杀爆弹弹丸弹的各各战术技术指标进行规范的设计。
保证弹丸在膛内运动的正确性,安全性;在飞行中稳定性好;在目标区域作用可靠,威力满足要求。
炮弹设计理论课设的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在计算弹体应力时,一定要有很好的数学知识,力学知识,计算飞行稳定性时,还要有弹道学的相关知识。
分析弹丸在外弹道飞行时所受空气动力和力矩。
根据有关强度理论对弹体进行校核,采用布林克法,计算每个断面内表面的三向主应力,用第二强度理论校核弹体内表面的强度。
对弹丸头螺进行分析和计算,用差值法对外弹道的五个参量进行计算并对弹丸飞行稳定性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急螺稳定性和追随稳定性。
最后对弹丸的杀伤威力和杀伤面积进行了计算。
关键词:安全性、飞行稳定性、弹道诸元、弹丸威力目录1 弹丸结构总体设计分析 (1)2 弹丸发射安全性分析 (2)2.1 分析弹丸在膛内发射时的受力 (2)2.1.1 弹丸发射时在膛内受到的载荷 (2)2.1.2 发射时弹体的受力状态和变形 (2)2.2 弹体及其零件在最大膛压时的强度计算 (3)2.2.1 发射时弹体强度计算 (3)2.3.2 弹底强度计算 (5)2.4 进行弹丸装填物的发射安全性计算 (8)3 弹丸弹道计算与飞行稳定性分析 (9)3.1 分析弹丸在外弹道飞行时所受空气动力和力矩 (9)3.2 弹丸在外弹道上攻角为零时的空气阻力系数的计算 (9)3.3 弹丸的外弹道参量的计算 (11)3.4 弹丸飞行稳定性计算和分析 (13)3.4.1 急螺稳定性 (13)3.4.2 追随稳定性 (15)4杀伤威力的计算与分析 (17)4.1 弹丸杀伤威力计算过程 (17)4.1.1球形靶杀伤面积 (17)4.1.2杀伤面积计算 (17)4.2 程序运行 (22)4.2.1 目标立姿状态 (23)4.2.2 杀伤面积结果分析 (23)4.2.3 杀伤面积结果分析 (23)5 总结 (25)参考文献 (26)附录 (27)1 弹丸结构总体设计分析弹丸设计的第一步即总体方案设计。
细品苏联M-30122毫米榴弹炮
细品苏联M-30122毫米榴弹炮2011-04-23 21:00:59| 分类:火炮和炮兵| 标签:榴弹炮火炮炮兵 m-30 122毫米 |字号订阅斯大林同志曾说过:“炮兵是战争之神。
”在二战陆地战场上,炮兵是除了航空兵之外最强大的火力。
因此苏联军队一贯对炮兵有着极高的重视程度,苏军的“大炮兵主义”众所周之。
在二战时期,苏联红军引以为豪的大纵深战术中炮兵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苏军每一次大规模的进攻都是以预备炮兵火力的急袭开始的。
在二战时期苏联红军装备的诸多火炮中,M-30式122毫米榴弹炮是中口径曲射火炮的主力。
该炮不但是苏军师属榴弹炮,也装备炮兵师作为预备炮兵集中使用。
M-30式122毫米榴弹炮全貌在上世纪30年代,苏联红军高层打算研制一种新型师属榴弹炮用以代替帝俄时代的M1909和M1910式122毫米榴弹炮。
尽管上述两种火炮分别在1937年和1930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改进,但还是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因此研制一种新型榴弹炮的任务就落到了苏军火炮设计部门身上。
第一个拿出的样炮是KB-2设计局在德国工程师协助下设计的M1934式122毫米榴弹炮。
此炮身管长度为23倍口径,最大仰角50度,水平方向射角7度。
和早期的M1909、M1910榴弹炮一样,其采用固定式大架和笨重的木轮,虽然有缓冲机构,但牵引速度很低,只有可怜的10千米/小时。
虽然其性能比起M1909、M1910火炮有所提高,但因为设计过于保守,方案很快就被放弃了。
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中央炮兵局也曾考虑过一种10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105毫米口径的炮弹质量较轻,有利于提高发射速率,火炮的质量也能减轻。
但是105毫米榴弹的威力要比122毫米榴弹小,而且一旦采用105毫米弹药,已有的122毫米炮弹生产线和库存的大量122毫米弹药就只能报废了。
因此这种设想很快也被放弃了。
设计方向重新回到了122毫米上来。
终于在1938-1939年,有三种122毫米的样炮拿出来了,它们是乌拉尔重型机械厂的U-2、Motovilikha厂佩特罗夫主持设计的M-30和92厂卡拉宾主持设计的的F-25。
2C1 式 122mm 自行榴弹炮
2C1式122mm自行榴弹炮国别:俄罗斯类别:火炮榴弹炮型号:2C1式发展过程:2C1式122mm自行榴弹炮是前苏联70年代的产品,该炮是在Л-30式122mm 牵引榴弹炮和MT-ПБ多用途轻型履带式装甲车的基础上改进组合而成。
该炮于70 年代初装备前苏军摩托化步兵师和坦克师,1974年在华沙阅兵式上首次出现。
主要用于火力支援,压制和歼灭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
性能特点:①部分零部件通用,维护和补给方便、造价低。
②具有三防装置,能在核、生、化条件下作战。
③可遂行高射界和环形射击任务,火力覆盖范围大,射击死角小。
④配用弹种多,可执行多种作战任务。
基本数据:口径122毫米初速690米/秒最大射程榴弹15300米火箭增程弹21900米直射距离940米最大射速5发/分钟炮身长4875毫米身管长32.7倍口径炮口制退器形式双室炮闩类型立楔式高低射界-3°~+70°方向射界360°最大行驶速度公路60千米/小时土路30千米/小时水中 4.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500千米配用弹种杀伤爆破榴弹、破甲弹、发烟弹、照明弹ОФ-462式榴弹弹丸重21.76千克携弹量40发(32榴弹、6烟幕弹、2破甲弹)车体型号MT-ПБ多用途轻型装甲牵引车爬坡度60%通过垂直墙高1100毫米行军战斗转换时间2分钟战斗状态全重16000千克乘员人数4人破甲弹在1000米距离上的垂直破甲厚度为460毫米。
六氯乙烷发烟弹,在有利的横风条件下,能覆盖200米正面。
炮兵连一次齐射,可在60秒后形成宽400米,高50米的烟幕屏障。
作战应用:该炮参加过阿富汗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和车臣战争。
识别特征:①采用双气室炮口制退器,其后部装有炮膛抽气装置。
火炮配有机械输弹机。
复进机和制退机并列装在身管上方。
②摇架为槽形倒装式,两者有后坐滑轨。
炮身的左后侧有高低齿弧,右侧有平衡机支架。
高低机和传动装置位于炮身右侧。
平衡机装在炮身左侧,与高低机对称布置。
122弹丸课程设计
122弹丸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122弹丸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结构组成和功能特点。
2. 学生能够描述122弹丸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了解其在我国国防事业中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掌握122弹丸的相关计算公式,并运用其进行简单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122弹丸的性能参数,评估其在实际作战中的效果。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研究122弹丸的发射原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122弹丸的相关资料,提高信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122弹丸的相关知识,增强国防意识,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交流讨论中,培养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面对挑战,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军事科技知识科普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122弹丸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对军事科技感兴趣,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122弹丸概述:介绍122弹丸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及在我国军事领域的地位。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 内容安排:第一课时2. 122弹丸结构组成与功能特点:详细讲解122弹丸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在发射过程中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 内容安排:第二课时3. 122弹丸发射原理:分析122弹丸的发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其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内容安排:第三课时4. 122弹丸性能参数与计算:介绍122弹丸的主要性能参数,讲解相关计算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 内容安排:第四课时5. 122弹丸应用实例:分析122弹丸在军事作战中的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БМ-21+122mm火箭弹
原理简介俄罗斯M-21 122mm火箭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研制70年代初装备部队的火箭武器。
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箭武器系统之一。
除了军事装备非常发达的国家外,几乎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截止1999年1月,全世界已经有80多个国家购买并装备了俄罗斯研制的M-21 122mm 火箭系统。
发动机结构设计特点1)俄罗斯M-21火箭弹总体结构特点(1)在战斗部上增加了一个阻力环,打击近距离目标时在战斗部与引信之间肩上阻力环,并采用加大的射角发射火箭弹,可减少距离散布。
(2)火箭发动机采用多喷管,有助于减少推力偏心。
(3)发动机内由两节火药装药径向固定,有助于减少燃气流偏心,有助于减少方向散布。
(4)采用管式螺旋定向发射方案,在弹上设置导向钮和弧形折叠尾翼,使得火箭弹在飞行过程中低速旋转并保持一定转速,有利于克服推力偏心和气动偏心减少方向散布。
(5)首次采用了单孔管状药两节式装药设计方法,使得燃烧室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火药装药量有较大提高,并且使得燃烧室容易加工。
(6)首次采用大长细比方案,使得武器的使用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因而收到了世界各国武器研制者的重视。
发动机的结构分析:(1)战斗部结构分析(2)发动机结构分析该发动机由前燃烧室、后燃烧室、前装药、后装药、中间挡药板、后挡药板、前支架和后支架、导电盖及喷管组合件等几大部分组成。
在发动机外表面设置了前中后三个定心部。
在后定心部上装有一个直径为10mm,高为8mm的导向钮。
该火箭发动机前燃烧室是带底的,而后燃烧室是两端开口的圆筒。
前燃烧室的后端,后燃烧室的前端,均车制了细牙螺纹,而且在螺纹处均设有圆柱定位面。
前后燃烧室的厚度是不同的。
前燃烧室壁厚为3.2mm,后燃烧室壁厚为3.75mm,在燃烧室内壁处均涂有0.1mm~0.3mm的隔热涂层。
燃烧室材料为低碳合金钢14MnNi。
燃烧室的总长度约为弹径的16倍,绝对长度接近2m。
M-21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的设计是比较合理的。
轻型火炮大架的优化设计
南京理工夫学博顾士学位论文轻型火炮大柴的优化设计地面火炮的的开脚式大架一般由架头,本体和架尾组成。
架头毛胚常用铸钢件,本体分钢管结构和钢板焊接结构两种。
钢管结构属于圆形断面,钢板结构常制成矩形断面。
由于大架本体主要受弯曲力,而矩形断面的抗弯性能较好,因而矩形断面更能发挥材料的潜力。
钢板结构还便于制成不等截面,使本体近似为等强度梁。
由于钢管制造比钢板件节省工时,对于小口径火炮,当采用矩形断面大架对减轻大架质量的效果不显著时,常采用钢管制造。
为了减轻大架质量,无论采用钢管还是钢板冲压,一般都设加强板,以使它们更符合等强度梁的要求。
矩形断面的大架常用一对冲压成槽形的钢板焊接而成。
为了提高架头,架尾于大架本体的连接强度,常增加焊缝长度,有时还增加一些塞焊点。
架尾的结构比较复杂,基本可以分成架尾本体,驻锄板和架尾板三部分,有的架尾还有调架棍,滚轮和牵引环等。
架尾本体通常用铸件将其焊接在大架本体上。
驻锄板和架尾板有铸造和冲压两种,冲压的较轻,但焊接工艺复杂;铸造的较重,强度和刚度较好,不易变形。
驻锄按其在炮位是的固定方法不同,可分为放入式和打入式两种。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D30122弹炮(如图3.2.1所示)的大架,为三脚式结构,分固大架,左大架和右大架。
三个大架在结构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尤其是左、右大架,为此在I~DEAS中只对右大架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且省略了其上的一些对结构强度不起作用的附属零件。
图3.2.2所示的是右大架的装配图。
图3.2.1D30122榴弹炮全炮实体模型南京理工大学博/碾士学位论文轻型火炮丈架的优化设计图3.3.1大架简化模型3.3.2大架有限元建模在I-DEAS中,建立大架有限元模型,下架由实体单元模拟,大架用板梁元模型来模拟,不考虑土壤的粘性和变形,假定为刚性面,其有限元模型如图3.3.2所不。
图3.3.2大架有限元模型该火炮实际射击时的最大受力状态在火炮高低射角为70。
时,因此选取火炮70。
122毫米40km火箭弹设计文献综述
122毫米40km火箭弹设计+文献综述摘要火箭弹的口径有多种,既有小口径,中口径和大口径;其战斗部也有多种战斗部类型,包括杀伤战斗部,杀爆战斗部等,其射程也有不同的射程,近程、中程和远程。
本文是参考现有122毫米火箭弹,中口径火箭弹的基础上进行设计122毫米40公里火箭弹,以达到弹径122毫米,总长不超过3米,战斗部质量大于25公斤的战术要求。
本文首先遍观当今现有的火箭弹,即当今火箭武器的发展趋势,然后根据本次设计任务要求,先总体方案的设计,再进行火箭弹各个零部件的设计,然后装配,校核,以达到相应的战术指标。
30055关键词 122毫米40km火箭弹设计校核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外文摘要Title The Design of 122mm Rocket Bomb 40 kilometers AbstractThere are a variety of calibers of the Rocket Bomb, small, medium and large caliber. Also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Rocket Bomb warheads, including fragmentation damaging warhead and blast-fragmentation warhead etc. at the same time ,the rocket bomb has different of the firing range,including short range, intermediate range, extending range.Based on the existing of the 122mm Rocket Bomb and the medium caliber Rocket Bomb, the 122mm Rocket Bomb 40kilometers is designed,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extending range is 40kilometers, and the total length is no more than 3m, the minimum weight of the warhead is 25 kilogram.Throughout the existing rocket bomb, and tendency of the rocket weapons, the 122mm rocket bomb 40kilometers is designed to meet the tactical requirements. First, the overall project is made, the components of rocket bombs designed and assembled, checked.源自Keywords the 122mm Rocket Bomb 40 kilometers design verification目次1 引言 11.1 火箭弹的发展及特点 11.2 当今的火箭弹 21.3 火箭弹发展趋势 22 122毫米40km火箭弹总体设计 42.1 本次设计任务指标 42.2 总体设计方案选择和论证 43 122毫米40km火箭弹发动机装药设计 73.1 122毫米40km火箭弹的推进剂型号的选择与装药药型的设计 73.2 122毫米40km火箭弹圆角星形星孔药的装药设计 84 122毫米40km火箭弹射程相关参量预定 144.1 固定射程法 145 122毫米40km火箭弹的战斗部 185.1 战斗部壳体设计 186 122毫米40km火箭发动机的机构设计 246.1 燃烧室的设计 246.2 喷管设计 266.3 点火装置 317 122毫米火箭弹稳定装置的设计 338 外弹道计算 368.1 外弹道计算 369 内弹道计算 429.1 内弹道计算 4210 强度校核 4510.1 燃烧室壳体材料校核 4510.2 螺纹连接强度校核 46结论 47致谢 49参考文献 50附录 A 122毫米40km火箭弹二维图 51 源自附录B 火箭弹三维图 561 引言1.1 火箭弹的发展及特点1.1.1 火箭弹的概述 :火箭弹是靠自身携带的燃料在火箭发动机燃烧产生的动力推进下投掷弹头,它主要靠火箭弹发射器或火箭炮发射,它主要用于压制、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或其他设施。
中国PLZ89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中国PLZ89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在伊拉克战争中,伴随美军地面装甲部队的地面火力支援武器自行火炮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我国研制自行榴弹炮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
目前我军装备的自行榴弹炮主要有122毫米榴弹炮、152毫米加榴炮和152毫米榴弹炮,这里我们先介绍一下中国最新的PLZ89式122mm自行榴弹炮。
PLZ89式122mm自行榴弹炮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自行火炮,装备陆军部队和海军陆战队。
该炮由武器系统和底盘部分组成,战斗全重约20吨,乘员5人。
该炮武器系统由带炮口制退装置的122mm榴弹炮和12.7mm高/平两用机枪组成。
火炮在射程和发射速度方面较以往同类火炮有了较大提高。
先进的瞄准装置为射击提供了可靠的精度保障;任意角半自动装弹机构,进一步提高了装弹速度;炮身抽烟装置,可及时将发射后的火药气体排出车外,改善了战斗室的工作环境。
火炮可进行360度环射和高射界射击,具有较大的火力控制范围,便于实施火力机动。
12.7mm高/平两用机枪,可对敌直升机、伞兵进行射击,并能歼灭地面500米以内的敌轻装甲目标和人员。
使用自杀式迷彩的陆战队122毫米自行榴弹炮该炮塔通过大直径座圈与车体相连,构成封闭式战斗室。
旋转式炮塔结构使火炮能实施360度全向射击和高射界射击,火炮瞄准迅速,具有良好的火力机动性。
炮塔内装有三防装置。
该炮还装的自动灭火装置,能扑灭各种火灾。
战斗室装备的观察系统可以在关闭战斗室各门窗的情情下,观察地形、战场、道路及搜索目标。
红外夜视仪可在夜间不暴露灯光的情况下,供驾驶员观察道路和目标。
该炮采用了专门设计的履带式自行火炮轻型通用底盘,发动机单位功率大,具有较高的运动速度和较强的越野能力,便于随伴装甲(机械化)部队行动。
新型液压操纵装置使驾驶更加方便、省力,转向机可实现自由转向;液压式换档机构和同步器使换档轻便、容易;油气悬挂使火炮行驶更加平稳,履带调整器可快速方便地调整履松紧。
火炮加强了装甲防护,配备有“三防”装置;烟幕发射装置能够在火炮周围形成有效的“幕墙”。
一种122mm炮口制退器的设计方法及应用
一种122mm炮口制退器的设计方法及应用
齐文;赵俊利;马春梅
【期刊名称】《河北农机》
【年(卷),期】2016(000)002
【摘要】根据自行火炮的特点要求,从炮口制退器效率的计算方法出发,分析影响效率参数,对已有的炮口制退器进行效率计算,找到最优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结果基础之上,设计出一种能满足发射122mm榴弹的炮口制退器,使其达到高效可靠的要求并进行验证.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齐文;赵俊利;马春梅
【作者单位】山西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山西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西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一种测试炮口制退器效率的新方法 [J], 王凯;赵俊利;范社卫;王晓庆
2.钛合金在炮口制退器上的应用 [J], 刘凯;赵俊利;郭利强;赵凡;刘国志
3.一种新型火炮炮口制退器流场的数值仿真 [J], 李凯;潘玉田;张金龙;潘守礼
4.黄金分割比在炮口制退器结构拓扑优化中的应用 [J], 豆征;李勇;黄宏胜;张永涛
5.炮口制退器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课题通过鉴定 [J], 刘殿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方“122之歌” 中国122毫米榴弹炮家族(下)
东方“122之歌” 中国122毫米榴弹炮家族(下)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中国122毫米榴弹炮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本文将继续探讨这一家族的其他成员,并重点介绍其在实战中的表现和发展前景。
中国的122毫米榴弹炮家族不仅具备了较长射程、高精准度和快速机动等基本特点,同时还衍生出了多种变种。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PLZ-07自行榴弹炮。
该炮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生产,是中国第一种自行设计的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PLZ-07采用独特的渐进装药技术,射程达到了40公里,比其他同级别榴弹炮更为优秀。
它还具备快速换弹和迅速撤离的能力,适应了现代战争迅速移动和快速反应的要求。
PLZ-07在现代战争中的表现也是非常出色。
在2008年的中国-缅甸边境冲突中,PLZ-07展现出了出色的火力打击能力和机动灵活性。
它的高精度和迅速打击能力使得缅甸军队无法有效反击,给中国军队争取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此外,PLZ-07还可以与中国的先进火控系统相连,实现火力指挥自动化,进一步提升其作战能力。
在未来,中国的122毫米榴弹炮家族将继续发展。
目前,中国正在研发的PLZ-52是一种新一代的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PLZ-52将采用全车数字化控制系统、自动装弹机和先进的火控系统,提高射击精度和快速反应能力。
预计其射程将进一步增加到50公里,并且能够使用更多种类的炮弹,提供更强大的火力打击能力。
除了自行榴弹炮,中国还开发了其他变种,例如PLZ-45自行迫击炮和Type 83 152毫米榴弹炮。
这些变种在特定的作战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展现了中国榴弹炮家族的广泛适应性。
总体而言,中国的122毫米榴弹炮家族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
不仅在技术上有所提升,而且在实战中也表现出了强大的打击能力和机动性。
这些榴弹炮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参与维和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
未来,随着中国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验的积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122毫米榴弹炮家族将会在各个方面继续提升。
Д30型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述评
Д30型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1963年,前苏联彼得洛夫设计局在M-1938式122mm 榴弹炮基础上设计,由第 9兵工厂生产,开始装备部队,称为2A18榴弹炮,外销编号为Д30型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
苏军摩步师和空降师装备了该型122毫米榴弹炮,用以替代使用多年而装备数量又多的M-30式(1938年式)122毫米榴弹炮,陆军每个摩托化步兵师装备 72 门,坦克师装备 36 门,与老式榴弹炮相比,Д30型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在结构和性能上有很大不同:增大了药室容积。
加长了身管,因而提高了初速,增大了射程(由11.8千米增大到15.3千米);由螺式炮闩改为半自动立楔式炮闩,提高了射速(由5-6发/分提高到6-8发/分)。
Д30型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在设计上极具特色:高低射界为 -7至+70度,平射完全没有问题;方向射界更是达到了360度。
此外,D-30榴弹炮采用的三脚式大架结构和炮口制退器让其设计稳定性好,射击精度较高。
该炮最大射程15.4千米,使用火箭增程弹时能够达到21千米。
Д30型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重量轻、射程远、射界佳等优点不仅使其受到苏联军队的热烈欢迎,还引起其他国家的注意。
主要用于破坏野战工事,摧毁武器发射阵地,开辟敌区通路,杀伤有生力量。
众多东欧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购买装备了此炮。
由于其技术门槛不高且价格低廉,包括中国在内的若干国家在大量装备的同时,还仿制和改进了此炮。
在多次局部战争中,Д30型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两伊战争中,交战双方都大量装备使用了该榴弹炮。
由于对其性能极为满意,伊朗和伊拉克均仿制了此炮。
而在入侵阿富汗战争中,苏军多次将此炮设置在山峰的反斜面,对山谷中路过的阿富汗游击队及其运输毛驴队进行伏击。
自2001年打响阿富汗战争后,尽力扶持阿富汗国民军就成为美军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此,一些有使用Д30型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经验的美国盟国要么援助火炮,要么提供火炮操作辅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北大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靳桂斌学号:0701044404 学院、系:机电工程学院动力机械系
专业: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
设计题目:122mm火炮炮口流场计算机仿真
指导教师:郝秀平(副教授)
2011年 3 月 7 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1 Fluent介绍
Fluent是用于计算流体流动和传热问题的程序,含有多种传热燃烧模型以及多相流模型,可应用于从可压到不可压、从低速到高超音速、从单相流到多相流、化学反应、燃烧、气固混合等几乎所有与流体相关的领域,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商用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1]。
Fluent 在国防、航空航天、机器制造、汽车、船泊、兵器、电子、铁道、石油天然气、材料工程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采用基于完全非结构化网格的有限体积法,而且具有基于网格节点和网格单元的梯度算法,定常/非定常流动模拟;软件中的动/变形网格技术主要解决边界运动的问题,用户只需指定初始网格和运动壁面的边界条件,余下的网格变化完全由解算器自动生成[2]。
FLUENT软件包含三种算法:非耦合隐式算法、耦合显式算法、耦合隐式算法,以及丰富而先进的物理模型,使得用户能够精确地模拟无粘流、层流、湍流。
另外用户还可以定制或添加自己的湍流模型。
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针对各种复杂流动的物理现象,Fluent 软件采用不同的离散格式和数值方法,开发了适用于各个领域的流动模拟软件,软件之间采用了统一的网络生成技术及共同的图形界面,而各软件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应用的背景不同,因此大大方便了用户。
对每一种物理问题的流动特点,有适合它的数值解法,用户可对显式或隐式差分格式进行选择,以期在计算速度、稳定性和精度等方面达到最佳 [3]。
将不同领域的计算软件组合起来成为CFD计算机软件群,软件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数值交换,并采用统一的前、后处理工具,这就省却了科研工作者在计算方法、编程、前后处理等方面投入的重复、低效的劳动,而可以将主要精力和智慧用于物理问题本身的探索上 [4]。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2.1 本课题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主要研究122mm火炮炮口流场计算机仿真。
主要完成如下任务:
通过查阅资料得到122mm榴弹炮及弹药相关资料,包括内弹道数据以及膛口压力等。
通过仿真对其有一个更深入深入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的研究流场对火炮各方面性能的影响。
2.2 拟采用的研究手段
(1)利用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建立仿真模型。
(2)将建立好的模型导入gambit软件进行网格的划分并设置边界条件。
(3)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读入已划分好网格的模型进行仿真计算。
(4)输出并分析仿真结果。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月日所在系审查意见:
系主任: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