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肝病治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肝病治法
今天所讲“肝病治法”,是指中医的肝病,非指西医的肝炎、肝硬化等肝病治法。但西医肝病,其症状所见,往往亦表现为中医的肝病,所以二者也有联系。然中医肝病,从西医病名来说,则其包括范围甚广,因此,如果我们对中医肝病的治法,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则在临床中对很多西医疾病,用中医辨证论治,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是我为什么选择“中医肝病治法”这个题目的主要目的。现仅就我个人的一点体会,和大家进行一次学术交流,难免有错误和不全面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一、肝的经脉走向
讲中医肝病,必须首先要提一下肝的经脉行径,因为这一点是中医诊断肝病的重要依据。
肝的经脉为足厥阴经,起于足大趾的大敦穴,经足背内侧上至足内踝前,再上从小腿前内则面,经膝部上行大腿内侧面进入阴毛之际,绕过阴器到小腹,向上挟行于胃的两侧,会属于肝脏与胆腑相联络,再上行穿过横膈,散布于胁肋部,再沿喉咙的后侧,上行和目系相连,再行至额部,与督脉会于头顶之百会穴。其支脉由目系下行于颊部内侧环绕口唇里
面;又一支脉从肝脏分出,穿过横膈输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上述足厥阴肝经的行径与肝病的部位关系,主要是有关阴器、小腹或少腹以及胸胁肋部、眼目部以及头部等疾病。
二、肝脏主要生理、病理与疾病的关系
1、肝藏血
“肝藏血”出于《灵枢•本神篇》;又《素问•五藏生成篇》:“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王冰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临证常见由于肝不藏血而引起各种血证,如呕血、便血、衄血、妇女崩漏等;又肝血不足,引起肝病的证候及症状,如血虚生风而致抽搐、震颤、肢麻,以及眼目视物不清、雀目、神志不宁、多梦、失眠、惊恐等。
2、肝藏魂
“肝藏魂”出于《素问•宣明五气论》;又《灵枢•本神》
篇:“肝藏血,血舍魂。”什么是魂?《内经》:“随神往来者谓
之魂,”神与魂实际上都是一种大脑的活动。肝血不足,魂不守舍,可见多梦、易惊恐、卧寐不安、梦游、梦语、幻觉等。如宋•许叔微之珍珠母丸(珍珠母、当归、熟地、人参、酸枣仁、柏子仁、犀角、茯神、沉香、龙齿、辰砂)即为治肝经固虚内受风邪,卧则魂散而不守,状若惊悸等症。
3、肝主流泄
“疏泄”二字,最早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在其
论及五运常变中,谓木运之平气称“敷和之纪” ;木运之不及称“委和之纪” ;木运之太过称“发生之纪” 。谓“发生之纪,是谓启陈,土疏泄,苍气达,阳和布化……”。其意为
岁木太过,则开启布散阳和之气,以生发万物,春生之气上发,则土得以疏泄。我体会,所谓土疏泄,以人身脏腑讲,应为肝木之气旺盛,则脾胃之土乃得以疏泄。内经明言“土疏泄”不是言“木疏
泄” 。
而“肝主疏泄” ,始于朱丹溪《格致余论》。考该书“阳有余阴不足论” 中:“司疏泄者肝也。”丹溪在本论中所指“疏泄”两字含义,似非今日我们所理解之“肝主疏泄”之意。
因为丹溪原文是“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若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所以,肝司疏泄乃指月于脏相火动而精泄之
今天我们所称之“肝主疏泄” ,是肝的条达疏畅之性的含义,是与肝气郁结相对而言,此可能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则达之”而来。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肝主疏泄”的主要特性:
(1) 情志方面:若肝气疏畅条达,则精神安和和疏畅愉快。若由于情志所伤,特别是所谓“郁怒伤肝” ,则肝气失于疏泄,不能条畅气机,则可表现为郁闷不乐、心烦欲哭、多疑、善虑等;如气郁化火,则可产生急躁易怒、失眠或精神躁狂。
(2) 脾胃方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胃纳化、升降功能亦正常,所谓土得木而达。若肝失疏泄,则脾胃气机失调,可产生脘腹痛胀,暧气、呕吐、吞酸、大便失调等。正如清•唐容川《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人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证在所不免”
(3) 气血方面:肝气失于疏泄,在气分则为肝气郁结,肝之本经
气郁失调,则可发生胸胁胀闷作痛,或发生梅核气、疝气等。
如气分不调,久则影响血分,如胁痛久而不愈,则常使肝络瘀阻而成徵瘕积聚;又郁则生热,血热妄行,而为各种血证,如吐血、呕血、衄血、尿血等。
(4) 通利二便:肝生疏泄,肝病失其疏泄之职可引起大便不通,小便徵短少。如吴鞠通医案中治单腹胀一案,谓:“肝主疏泄,肝病则不能疏泄,故二便亦不能宣通。”
4、肝主筋
《棂枢•九针论》五主。“肝主筋”;《素问•六节藏象论》:“肝者,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临床上,凡筋病皆属于肝,如抽搐、痉厥、强直、角弓反张、震颤等。肝为风木之脏,所以这些症状,皆称之谓肝风。而引起肝风内动之因,有因热病,热极而生风者;有因热伤津液,津亏液竭而肝风内动者;有因血虚,血不养肝而肝风内动者;有因肾阴亏而
水不涵木而动肝风者。虽各种疾病不同,但表现皆为筋病,而治从肝风是一致的,且都可取得一定疗效。
5、肝开窍于目
《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色青、人通于肝,开
窍于目、藏精于肝”;《灵枢•脉度》篇;“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临床上如夜盲为肝血不足,目赤为肝火,肝精血不足,则视物不清,两目干涩,又“肝得血而能视”。因此,大凡目之病,主要从肝论治。当然眼科目病,五轮八廓,与五脏均有关系,不局限于肝之一脏。
6、肝主风
肝为风木之脏,肝属厥阴风木。所以肝主风,临床之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性不行,而为头痛;肝风内动,而为筋病,为肢麻、舌麻、口眼歪斜 .................... 等。
三、肝和其它脏腑关系要讲肝病治法,就一定要联到肝和其它脏腑的病机联系。有的治肝之病,须治其他脏腑;有的其它脏腑之病,由于肝病所致,而须兼治其肝。所以谈肝病就相当复杂。现从
以下几方面讲几点主要的脏腑关系:
1、肝和胆胆附肝,肝胆相互为脏腑,一表一里,一阴一阳,一升一降,有经脉相连。《灵枢•天年》篇: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