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训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史
24.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

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5年或1978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

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A.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B.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
C.“文革”时期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D.新时期法制建设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
25. 下图是国庆节的时候在天安门广场上悬挂的孙中山先生和毛泽东同志的巨幅画像。

国庆节这样悬挂伟人画像主要体现了
A.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完全一致
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规划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
C.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新中国的成立是对孙中山革命目标的继承和发展
26. 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

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

材料中的“它”是指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27.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一封电报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

”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A.中国提出“一边倒”外交战略 B.中国推动印支问题的和平解决C.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缓和了与美国的外交关系28. 1971年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游的一切限制;4月14日,尼克松宣布结束已存在20年的禁止美中贸易的法令。

这些政策变化表明美国A.积极传递与中国接近的信息 B.切实推进与中国的新型区域合作
C.彻底改变了敌视中国的政策 D.落实《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立场
29. 1950年,对苏南1 772个乡的统计显示:“资本家在农村中占有的土地占土地总数的1.14%,其中以无锡、吴江、上海、川沙等县为多,资本家占有土地总数的2%-5%以上……占苏南总人口0.72%的工商业资本家,占有苏南地区1.07%的土地。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A.近现代中国阶级构成具有复杂性 B.民族资本家均由地主演变而来
C.土改与工商业改造须同时进行 D.完成民主革命是当时的主要任务30.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阐释”“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
题。

“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

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是指辽沈、淮海和平津战役
B.“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D.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1. 1959年,陈云到江苏青浦县调研,听到群众编的顺口溜:“干部出风头,群众吃苦头;领导吹牛皮,百姓啃树皮。

”这反映了
A.人民公社运动的开展 B.“大跃进”运动的后果
C.农轻重比例失调 D.“一五”计划的失败
32. 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

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D.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33. 著名法学家江平认为:“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私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复兴。

”那么应当怎样来理解和认识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呢?
A.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定应首先复兴西方古典法律制度
B.从强调统治阶级意志本位到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本位
C.权利自主的经济本位应完全服从于国家至上的国家本位
D.立法从罗马法的经验主义为基础到借鉴出“摸着石头过河”
34.读
A.家庭规模不断缩小B.大家庭逐渐消失
C.小家庭式样趋于单一化D.家庭观念日益淡薄
35.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

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起航
B.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起航
C.天朝惊梦—富强梦起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D.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起航—建国梦成
40.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共同纲领》是“全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是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的施政准则。

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1954年宪法在“序言”部分写到“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可以说,这一表述是对二者关系科学、合理的界定。

材料三“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是民
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用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
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1)《中国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法律史上有什么地位?有哪些进步?(7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不同点。

(12分)
(3)材料三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实现的?(6分)
41. (12分)大约从16世纪开始,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这一转变被称为现代化。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实现现代化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四个现代化
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的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1956年又一次把这一任务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力争在二十世纪末,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二十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

邓小平把这个目标称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小康之家”。

——以上材料来自网络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我国现代史上的“四个现代化”纲领。

你认为这一现代化纲领需
要作哪些调整和补充?
45.【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严禁在承包土地上盖房、葬坟、起土。

社员承包的土地,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让,不准荒座,否则,集体有权收回;社员无力经营或转管他业时应退还集体。

——1981年底《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材料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维护流转双方当事人合法权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经管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第三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承包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不得损害利害关系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2005年3月15日
(1)据材料一、二,比较前后两种土地政策的异同。

(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土地流转政策的作用。

(7分)
答案解析
BDACA ABBCB AB
25.解析:选D。

孙中山创建中华民国,被尊称为中国的“国父”,他为中国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继承并发展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因此在国庆节时悬挂二人的画像,故D项正确。

26.解析:选A。

根据材料信息“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可知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故A项正确;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与题干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与题干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与题干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27.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时间“1953年”可以直接排除D项(20世纪70年代);而“一边倒”强调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外交关系,与信息“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不符,B项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解决的。

故选C。

28.解析:选A。

从题干“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游的一切限制”“结束已存在20年的禁止美中贸易的法令”可以看出美国改变了过去的对华政策,再结合时间1971年,故A项正确;1971年中美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谈不上切实推进与中国的新型区域合作,故B项错误;由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等方面中美之间还存在较大分歧,美国不可能彻底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故C项错误;《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于1972年,故D 项错误。

29.解析:选A。

从题干可知,新中国建立初期资本家兼地主的现象比较普遍。

有的地主投资工商业,有的工商业资本家兼营土地,这反映了近现代中国阶级构成的复杂性,也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较好诠释。

B项表述过于绝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土地改革的同时采取了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措施,C项与史实不符合;D项表述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故选A。

30.解析:选B。

注意审题,“历史结论”强调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判断,B项指明了“一五”计划的作用,属于“历史结论”,故B项正确;A项是解释“三大战役”这一历史概念,属于“历史阐释”,故A项错误;C、D项叙述的是历史事实、历史事件,属于“历史现象”,故C、D项错误。

31. 解析:选B。

把握材料中1959年的时间信息,C、D项主要是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体现,且D项表述错误,A项是1958年开始的且主要是所有制形态的调整,故排除A、C、D三项。

故选B 项。

32.选C。

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经历过多次调整,但每次调整的共同点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以促进农村的生产力发展,解决好我国的“三农”问题。

33.解析:选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分析和迁移能力,由已学知识可知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定应从西方古典法律制度中吸取经验而不是简单复兴,因此A表述不符合史实;由材料信息及已学知识可得出市场经济下的法律制定应具有相应的自主权利,提倡私法精神就是要在中国调整市场经济的法律中,特别是在契约法律中规定一定数量的任意性规范,因此C不符合题意;罗马法的制定是在高度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立法也不应是“摸着石头过河”,应改变“重实践,轻理论”的做法,因此D不符合题意;由材料中的信息可推断出复兴罗马法精神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且从强调统治阶级意志本位到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本位,故选B。

40.(1)是第一部资产阶级革命民主宪法。

(1分)
进步性:强调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体现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思想;实行权利的制约与平衡,可以有效防止专制,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实现。

(6分)(2)不同点:①产生:《共同纲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1954年宪法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

②性质:《共同纲领》体现新民主主义性质,1954年宪法体现社会主义性质;
③作用:《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国家正式的根本大法。

④体现的原则:《共同纲领》体现的是新主主义原则,1954年宪法体现的是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3)实现:通过《共同纲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召开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社会主义三大政治制度(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
45.(1)同:土地所有权归集体,农民有使用权、经营权;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效益(或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异:前者严禁土地转让,后者允许土地流转。

(8分)
(2)有利于农村土地承包的规范化、法制化;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促进土地资源的集中使用,提高农业生产率;利于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城市化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