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生物医药产业R&D的总体特征、运行模式及发展趋势
生物医药行业介绍
生物医药行业分析报告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要满足人类对粮食、健康和环保的需求,生物技术的发展必不可少,而且是不可替代的。
上个世纪人们就经常说,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
信息产业巨头比尔·盖茨也曾预言,超过他的下一个首富必定出自生物基因领域。
本报告将在分析全球、中国、和大北京地区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情况,以及典型生物制药企业生产流程的基础上,为集团高层制定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策略提供支持。
第一部分生物医药行业概述一、生物医药行业概念现代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是指对生物有机体在分子、细胞或个体水平上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设计操作,为达到目的和需要,以改良物种质量和生命大分子特性或生产特殊用途的生命大分子物质等。
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媒工程、发酵工程,其中,基因工程为核心技术。
由于生物技术将会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健康、环境、能源等开辟广阔的前景,它与计算器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术等被列为高科技,被认为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核心。
目前,生物技术最活跃的应用领域是生物医药行业,60%以上的生物技术成果主要集中应用于此,用以开发特色新药或对传统医药进行改良,由此引起了医药工业的重大变革。
作为医药行业的子行业之一(其它几个为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重要、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生物制药行业的历史虽然相对较短,但发展势头却非常强劲,市场增长速度连续多年高于医药行业的整体速度,成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产业。
生物医药行业,包括了产业链中上游研发、中游制药和下游销售,本报告中所述生物医药行业,则以上、中游为主,下游环节不作单独分析。
二、相关名词解释1、生物药物包括生化药物、生物技术药物(或称生物工程药物)和生物制品,狭义的生物药物仅只基因工程药物。
研制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实验研究;小量试制;中间试制;试生产;正式生产。
2、生化药物是从生物体分离纯化得到的提取物,是来自生物体的基本生化成分,如各种原料药。
医药研发RO行业报告
医药研发外包合同–C R O行业报告1.1 CRO介绍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即合同研究组织,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可以将其定义为一种商业化组织,负责实施药物开发过程所涉及的全部或部分活动。
CRO 是一种商业化或学术实体(或二者兼而有之),基本目的在于代表客户进行全部或部分的科学或医学试验,以获取商业性的或基于委托者与受委托者关系的报酬。
的专家一起加入到新药的研发中,缩短新药的研发周期。
近两三年来,新药开发的时间首度开始缩短,合同研发外包(CRO)的专业化高效率服务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由CRO 承担的项目与企业自身承担的项目所需时间相比,大约可以节省1/3-1/4 的时间。
国际行业发展概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跨国医药公司推行全球化战略,纷纷设立本土以外的研发项目,海外研发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对外海公司研发的金钱投入也大幅度增加。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美国FDA的帮助下,陆续有14家CRO公司上市.目前全球CRO企业已经发展到近千家,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
目前美国的CRO公司已经达到300多加,前5家美国CRO服务供应商占据了全球30%的市场份额,它们分别是:昆泰(Quintiles)、科文斯(Covance)、PPD、ICON 和 PharmaKinetes。
60CRO 市场概况3.1 CRO市场规模近20 年来,开发新药的支出节节升高。
以美国为例,1996 年卫生保健部门在药物研发上的投资约为400亿美元,到2009年该数字达到1200亿美元。
世界研发投资排名前20的公司中,有7家来自卫生保健部门,该部门研发强度最高,达到销售收入的12%。
虽然各大医药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不断攀升,新药的批准上市数量却呈现下行趋势,新药研发风险越来越大。
有关资料表明:整体上完成Ⅲ期临床试验的NCE 有1/3 不能获准上市;药品从早期开发到上市销售的成功率,欧洲为1/4317,美国仅为1/6155;一个大型制药公司每年可能会合in2007-2010 年全球CRO 市场规模变化趋势图数据来源:国创天成投资顾问整理分析根据Frost & Sullivan 2006年的报告,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中,CRO 承担了将近1/3 的新药开发的组织工作,在所有的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中,有CRO 参与的占2/3。
生物医药产业研究中常见的90个英文缩写及中文对照分享
生物医药产业研究中常见的90个英文缩写及中文对照分享1. ADME: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2. ADR: Adverse Drug Reaction (不良药物反应)3. AE: Adverse Event (不良事件)4. API: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 (活性药物成分)5. BCRP: 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 (乳腺癌耐药蛋白)6. BMD: Bone Mineral Density (骨密度)7. CAR-T: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8. CDMO: 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 (合同开发与生产组织)9. CRO: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合同研究组织)10. CT: Clinical Trial (临床试验)11. DILI: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药物性肝损伤)12. DMARDs: 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疾病修饰性抗风湿药)13. 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 (脱氧核糖核酸)14. ECG: Electrocardiogram (心电图)15. EPO: Erythropoietin (促红细胞生成素)16. ER: Estrogen Receptor (雌激素受体)17. FD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8. 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良好生产规范)19. HPLC: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高效液相色谱)20. ICU: Intensive Care Unit (重症监护室)21. IEC: Institutional Ethics Committee (机构伦理委员会)22. IND: 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新药申请)23. 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首次公开募股)24. IPSC: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诱导多能干细胞)25. IRB: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机构审查委员会)26. IV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体外受精)27. LC-MS: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液相色谱-质谱)28. LPS: Lipopolysaccharide (脂多糖)29. MALDI-TOF: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30. MD: Medical Doctor (医学博士)31. MHC: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32. MRA: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磁共振血管造影)33.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磁共振成像)34. NDA: New Drug Application (新药申请)35. NIH: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36. 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核磁共振)37. NSCL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非小细胞肺癌)38. OTC: Over-the-Counter (非处方药)39.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聚合酶链反应)40. PD: Pharmacodynamics (药效学)41. PK: Pharmacokinetics (药动学)42. PPI: Proton Pump Inhibitor (质子泵抑制剂)43. PR: Progesterone Receptor (孕激素受体)44. PSA: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45. 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研发)46. RNA: Ribonucleic Acid (核糖核酸)47. RC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随机对照试验)48. ROIC: 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 (资本投资回报率)49. RT-PCR: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50. SAR: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结构-活性关系)51. SAE: Serious Adverse Event (严重不良事件)52. 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53. SD: Standard Deviation (标准偏差)54. SNP: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单核苷酸多形性)55. SPA: Special Protocol Assessment (特殊方案评估)56. SSRI: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7. TBI: Traumatic Brain Injury (创伤性脑损伤)58. TCR: T-cell Receptor (T细胞受体)59. TDM: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抗癫痫药物浓度监测)60. VEG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61. 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世界卫生组织)62. 5-HT: 5-Hydroxytryptamine (5-羟色胺)63. AGM: After Goal Meeting (过目散会)64. APAP: Acetaminophen (对乙酰氨基酚)65. ATP: Adenosine Triphosphate (三磷酸腺苷)66. CAGR: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复合年增长率)67. CMO: Contract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 (合同制造组织)68. CRISPR: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自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69. CTM: Clinical Trial Material (临床试验材料)70. CV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心血管疾病)71. CYP: Cytochrome P450 (细胞色素P450)72. DMPK: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药物代谢和药动学)73. DSMB: Data Safety Monitoring Board (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74. EMEA: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欧洲药品管理局)75. FD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76. FISH: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原位荧光杂交技术)77. FY: Fiscal Year (财政年度)78. HIPAA: 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 (健康保险可移植性和责任法案)79. HTS: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高通量筛选)80. ICU: Intensive Care Unit (重症监护室)81. IHC: Immunohistochemistry (免疫组织化学)82. IND: 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新药申请)83. KOL: Key Opinion Leader (关键意见领袖)84. MOA: Mode of Action (作用机制)85. NCE: New Chemical Entity (新化学实体)86. NK: Natural Killer (自然杀伤细胞)87. NOAEL: No Observable Adverse Effect Level (无观察到的不良反应水平)88. NDA: New Drug Application (新药申请)89. RC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随机对照试验)90. RNAi: RNA Interference (RNA干扰)。
形成和确保代际优势——美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组织状况分析
群的资本市场和竟合 充分的产业氛 围
等国家竞争优势 ,已经为美 国今后继
个 以各种 前沿科技 融合 为标志的第三
代生物科技革命 。美 国 ̄ 产业 已经 eT j B 与计算机技术 、 生物芯片技术 、 组合化 学合成技术 、 纳米技术 、 高通量筛选技
多 刚成立不久 。而且 ,美国n生物科 勺
技 、生物医疗和 医药行 业培养和雇佣 了世界上 7 % 以上 的生命科 学领域 的 5 博 : 十。 其次 , B 基础研 究开发投入 的 从 T 角度看 ,美 国仅联邦 的资金投入 2 5 ∞
续确保B 产业的代际优势奠定了基 T
础。
美国一真把 B T作为一个基础性 和 战略性产业加 以支持 , 是现代 B 产 T 业的发轫地和领导者 。 因此 , 研究美国 B T产业的发展 和组 织状 况 ,具有特殊
竞争 。
年就达到 3 亿美元 , ∞ 约为欧洲 国家投
入 的 l倍 ,日本 的 2 O O倍。如 果再 考虑 非盈利性组织 、 风险投资 、 慈蔷捐赠 、
美国 B T产业 已形成代际 优势
通过大 规模 投入 B T开发 和产业
企 业研发 的配套投入 ,这一差距会 更
大。 第三 ,从 知 识 的 出 看 ,当 前
是研究机构在新发现的领域迅速批量生
产业的集群倾向异常明显。美国的 B T 产业主要集 中在九大都市区: 士顿 、 波
司总是要亏损经年 。需要不断融资来
延续 自己的研发经营 。 二是 由于 B 产 T 业还远未达到 临界状态 , 新知识 、 方 新 法、 新领域层出不穷 , 相关人员必须相 互 学习 , 才能保证知识及时更新 。 是 三
克大学周围 。
美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及启示
疗健康需求 的最 大希望在 于为特定人群
特 定 疾 病 提 供 “ 向 治 疗 ” 案 , 物 技 靶 方 生 术 通 过 基 因工 程 和特 征 匹配 为 新 药 研 发 和疾 病 治 疗 开 辟 了新 的道 路 ,注 入 了强 劲 的创 新 动力 。有 专 门机 构 预 测 , 物技 生 术 占新 药 研 发 的 比例 会 不 断 提 高 , 到 2 1 年 将 达 到 5 %以上 。美 国生 活水 平 05 0
一
高, 人们对生命 和健康非常重视 , 医疗成
本非 常 高 ,0 9年 人 均 医疗 支 H达 8 6 20 { 10 美 元 , 占 国 民 生 产 总 值 的 1.% , 显 约 7 6 明 高 于其 他 发 达 国家 水 平 ( 日本 81 德 国 .%、
1.% 、 拿 大 1. 、 国 1. 、 国 0 6 加 0% 法 O 1% 英 O
效益方面进行一场革命 ,对新药研发进 行一次“ 工业化” 革命① 该机构在今年发 。
布 的 2 2 医 药 行 业 展 望 中 , 一 步 指 0 0年 进 出 制药 行 业 提 高 股 东 回报 和满 足社 会 医
特殊性及美 国的发展现状 及特点作 初步
探 析 ,从 中 发 现 加快 江苏 生物 制 药 产 业 健 康 发 展 的有 益启 示 。 1 生 物 制 药特 点 : 国 为什 么发 展 . 美
8 %、 士 l- )政 府 和 医疗 行 业 因此 . 瑞 4 1% 。 3
不得不 花巨资进 行生命科 学研发创新 ,
试 图寻求 更 加 有效 的产 品 和治 疗 服 务 。
科技和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许 多国 家都制订规划将其列为本 国产业发展重
医药生物:美股医药2020三季报会议纪要系列6:美国默克(MRK.N)
证券研究报告 | 会议纪要2020年11月03日医药生物美股医药2020三季报会议纪要系列6:美国默克(MRK.N )美国默克公布2020年三季度财报。
公司2020年初至今实现收入354.79亿美元,同比增长1%,调整后净利润为117.32亿美元,同比增长12.8%,净利率为33%,对应EPS 为4.62美元。
公司2020Q3单季度实现收入125.51亿美元,同比增长1%,调整后净利润为44.27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对应EPS 为1.74美元。
公司上调全年业绩指引:收入端上调至476~486亿美元,调整后EPS 上调至5.91~6.01美元。
文章内容来自于公司财报和业绩会议。
公司药品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肿瘤线以及医院急诊护理产品,疫情期间疫苗品种分化较大。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药品板块收入占比达到70%,创历史新高。
肿瘤线前三季度合计收入114亿美元,增速超过30%,成为少有的正增长板块之一,收入占比较2019年大幅提升8pp ,核心动力依旧为PD-1 Keytruda 。
该板块Q3单季度收入37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Keytruda 创造收入22亿美元,同比增长24%。
医院急诊护理品种BRIDION (sugammadex )持续放量,以及新品抗CMV 病毒的PREVYMIS (letermovir )给该板块带来一定增量。
疫苗板块前三季度总体下滑6%,主要因疫情期间9价HPV 疫苗销量大幅下滑;另一方面23价肺炎疫苗逆势上涨26%,其中Q3单季度上涨58%,反映疫情期间群众对肺炎防护警觉性提升。
差异化研发两款新冠疫苗+口服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两款新冠疫苗,V590和V591。
二者均为可复制的“活病毒”载体疫苗,理论上免疫原性更强,因此仅需一针。
其中用于开发V590的技术平台曾成功研发出埃博拉病毒疫苗ERVEBO ,该品种是目前唯一被FDA 批准的埃博拉疫苗。
Molnupiravir 是一款口服抗病毒药物;其特点为安全耐受性非常好,有望成为轻症治疗药物或作为预防使用,对应市场空间十分广阔,临床前数据显示该品种在病毒清除率方面显著优于瑞德西韦,有望成为最有潜力的新冠特效药之一。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术、 通信 技术及信 息技术 。与风 险投资
作者简介 : 曾苏民,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郦雅芳, 苏省科 学技术厅社会发展处 副处长 。 江
o 2 | 。0 l | 0一
研发开支大约为美 平均值的 3 倍 全 州拥有 超过 3 技术 转化 办公 室 . 0个 支
美 国 非 国 防研 究 预算 支 出 的 比重 由 3 %提高到 r4 %,在联邦政府的研 究 2 9 预算 中仪次于军事科技。各州也纷纷加 大投入 ,鼓励大 力发 展生物 医药产业 如 : 州设 立 r3 加 O亿美元 的州基金 . 马 州 2 0 年 首次拨款 l 08 0亿美元 , 新州 即
或者银行 去寻找成 熟的公 司不同 , 新泽 西科 委通 过给 予 前期 引导 资金 的形 式 培育 早期 的 、 长型 小企业 , 成 特别 是 拥 有 自主知识 产权 的公 司。新泽西经济发 展 中心作 为商业化企业 孵化 中心 , 主要
的技术水 平 、 多数量 的成 果储备 。其 最 产业 链成 熟完整 , 专利 保 护得 力 , 资本
医药研 发能力 , 科学技 术竞争 力位居全 美之首 。为了推动该 州生物 医药产业 的 发展 , 政府 2】8年拨 款 1 州 【】 【 0亿美 元发
展生物 医药 产业 , 每年全 州吸引 的生物 医药研 究 和投 资 资金 达 6 0亿美 元 . 人 均风险基金 投资额位居 全美首位 , 是美 国研发税收政 策最优惠 的地方之 一 . 总
资, 收入达到 10 4 0万美元 。 目前新泽西
州 的 生 物 医 药 企 业 已从 2 0 0 1年 的 8 0
目前 . 国在生 物医药及 其产业化 美 方面 占据着世 界领先地 位 , 生物 医药 产 业 已成 为美 国高 技术 产业 发 展 的核心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R&D的总体特征运行模式及发展趋势
作者: 李旭勤 作者机构: 江苏省科技厅,南京210008 出版物刊名: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页码: 51-54页 主题词: 生物医药产业 R&D 研外包 渐进式创新
摘要: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实力在全球医药产业界仍然居于绝对优势地位,连续多年R& D投资持续高速增长,为新药创新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但是深入分析其新药类型,可 以发现: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创新仍呈明显的“渐进式创新”特征,其产业整体上选择了渐 进式创新和研发外包的创新模式;研发外包(Out s our cing)以及研发业务离岸外包 (Offshore Outsourcing)是当今美国生物医药产业R&D活动最重要的运行模式和发展趋 势。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及对我国的启示
1强大的研发能力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附近都拥有一流的大学和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 , . 并且储 备 了大量世界一流的专业人才, 为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和人才基础 。如波士顿“ 基因城” 集聚 的哈佛医学院、 I 、 M T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 、 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 、 布莱根妇女医院 、 as M s综合医院 、 波士 顿儿 童 医院 、e Ial ecns B t s e D aoes医学 中心 、 国全 国卫生 研究所 ( I 及 分支 机 构等 ; hr 美 NH) 旧金 山 “ 生物 技 术
美 国 生 物 技 术 产 业 集 群 创 新 及 对 我 国 的 启 示
郑 晓奋
( 蚌埠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 , 安徽 蚌埠 23 3 ) 3 00
[ 摘
要]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展现了许 多以科技 为支撑 的产业 集群特 征 , 同时又具有 围绕知识 源地
区集聚的特点 。通过对美 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的核心特征与成长过程研究 , 分析生物技术产业 集群培育 和发展 中创新 网络 的形成与作用 , 并针对我国国家层 面和各级地方 政府提 出相关启 示 , 以促进我 国生物
[ 收稿 日期 ]2 1 — 1 2 01 0 —5 [ 金项 目]2 1 安徽 省软科 学研 究计划项 目(0 35 3 8 ) 基 0 0年 10 0 00 5 [ 作者简介 ]郑晓奋(9 7一) 女 , 16 , 浙江杭 州人, 蚌埠学 院经济 与管理 系副教授 , 主要从事 区域经 济、 新管理 创
① 研究。 根据文献[ ] [ ~1] 5 、8 1等归纳整理。
5 0
郑晓奋 :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 创新 及对我 国的启示
美国生物医药资本市场
・
资本市场 王
尽 管 2 0 年 第 四 季 度 生 物 医 药 资 本 市 场 表 现 欠 0 9 佳 ,但 整 个 年 度 的 表 现还 是 令 人 鼓励 ,投 资银 行 家和
投 资 基 金 买 家 对 生 物 医 药 N t 当 看 重 。 2 0 年 ,2 亿 .1 ] 09 1
7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 I 0 0 0 4 1. 3 2
囹
・
资本市场 ・
床 晚期 开 发迈 向商业 盈 利 阶 段 的过 度 。 其 中 人 类 基 因 组 科 学 公 司 , Den 司 和 dr n公 eo
V r x 业 是 业 内普 遍 看 好 的投 资对 象 。 et 药 e 2 被 投 资 者 看 好 的 其 他 公 司 有 糖 尿 病 药 物 01 0年 开 发 商 , 比 如 M a n id r o a in n n K n Co p rt  ̄ Amyi药 业 公 o l n
司 ,此 外还 有 像 Me iain lc和 Ea r o ain dv t n o lnCo p rt 这 o
果 把 罗 氏收 购 基 因 泰 克47 亿 美 元 排 除 在 外 , 上 市 0 公 司 的 收 购 兼 并 只 有 1 亿 美 元 ,这 是 最 近 几 年 来 最 0 低 的 数 目。 2 0 ~2 0 年 的 上 市 公 司并 购 金额 是 在 05 08
不 尽 人 意 。 除 了 大 型 生 物 技 术 企 业 股 指 上 涨 外 ,其 他 生
物 医药类 的企 业均 有 不同程 度 的下滑和 获 益回吐 。 2 0 年 大 部 分 时 间里 ,大 型 投 资机 构 对 健 康 产 业 09 的 投 资 偏 好 更倾 向 于 投 资 S 5 0的 公 司 ,主 要 原 因 &P 0 是 对 经 济前 景 还 不确 定 。投 资者 更喜 欢 把 资 金 投 向中 等规 模 的 生 物技 术 公 司 ,主要 是 这 些公 司 正 处 于 由临
美国医药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
病。我们主张通过合理的政策环境来激励与促进创新。
这 一 切 努 力 的最 终 结 果 ,是 给病 人 带来 了新 的 、 开创 性 的药 物 。 而 且 我 们 的 开 放式 创 新 模 式 也 已经 对其 他 地 方和 国 家 的 经 济 产 生 了深 远 的影 响 。 ( 者 系P R 作 h MA总裁 兼 首 席 执 行 官 )
在 已经有能力控制和治疗 ,为病人延长 了生命 ,带来 了更多健康 ,也更丰富 了人类的生活 。 这些 医药创新 为帮助病人改 变不良预后 ,实现健康生 活创 造 了第二次机 会,这样的药品经 常被
称 为 “ 迹 ”药 品 。 事 实上 ,每 个 以 预 防 或 治 疗 疾 病 为 目 的 的 处 方 药 ,首 先 都 必 须 要 经 过 漫 长 、 昂 奇
贵、高风险的创新发展过程 。举例 来说 ,一个新的救生药 品,一路从 医药研 究室走来 ,最后到药店
的 货 架 ,平 均 花 费超 过 1 1 元 , 需要 约 1 ~ 1 年 时 间。 而 且 数 以万 计 的潜 在 药 品 经 过 早 期 研 发 阶 2' L美 0 5 段 ,最 终 只 有 极 少 数 才 能被 批 ; 隹为病 人 使 用 。
治疗药物和方 法的开发。2 0 年 ,P RM 成 员单独 医疗研 发 09 究和投 资达 ̄ 6 3 58 J 15
亿美元。
P R 的 目标 ,是积极倡导公共政 策 。刺激医药生物 h MA 公司开发新药 。治疗疾病 以及提 高患者 的生活水 平。为 了完成
I 信息之窗 l o e su c r o re M Re
・
机构介绍 ・
美 国 医药 研 究 与 制造 商协 会 ( h MA) PR
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生物制药是指运用现代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和生物技术等工程手段,从生物体中提取制造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生物制品的技术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知识的丰富和技术手段的进步,生物制药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与重视,必将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1-2]。
1国内外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1.1国外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自1971年世界上第一家生物制药公司诞生以来,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发展生物制药产业,从目前来看,生物制药产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美国目前已有超过1000家从事生物制药的企业,约占世界总量的2/3,每年的科研经费也超过了50亿美元,已经成功研发和正式投放市场的生物工程药物也有40多个,总的来说,美国在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方面遥遥领先世界其他国家。
欧洲在生物制药方面虽然整体落后于美国,但其发展势头迅猛,在生物制药的某些领域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甚至超过美国。
日本在生物制药产业上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研发经费投入较多,部分公司的实力甚至超过美国和欧洲。
除此之外,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印度等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不断吸纳世界范围内的投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生物制药产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1.2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比较晚,经过了将近20年的发展,目前以基因工程药物为核心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已经初具规模。
据统计,目前全国注册成立的生物技术公司已经超过了200家,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吉林、山东、辽宁等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的地区。
虽然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比较晚,但是我国非常重视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家发展规划已经将生物制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建设行业和高新技术的支柱产业来发展。
许多地区已经建立了生物制药产业基地,有效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总体而言,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未来充满希望,发展形势良好,必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国内生物制药产业存在的问题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生物制药产业本身的高投入、长周期、高技术的特点以及起步较晚相关发展平台建设的不到位等原因,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生物医药R&D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叠 1 . 5
彘
1
划, 并通过“ 6 8 3计划 ” “ 7 、9 3计划 ” “ 、 火炬计 划” “ 、 攀
登计划 ” 自 和 然科学基金等 的资金支持 , 获得 了长 足的 发展 , 取得 了大量高价值 的生物 医药科研成果 , 在基础 技术革新 和实验室阶段基本接近 国外先进水平 。世界 知名未来学家施瓦茨预测 5 0年后全球 1 大企业中 , 0 中 国生技 (i boo ) s oi r 排在 了第 5位lJ n cp u。 2 不可忽视 的是 , 当前在生物医药技术发展过程 中, 我国还存在许多不足 , 这些 因素都 在一定 程度上 制约 了生物 医药技术的全面发展 , 主要集 中在 以下几方 面: 首先 , 和发达 国家 相 比, 生物 产业规 模仍较 小 , 资 源 比较分散。中 国无论 在生物 企业数还 是从业 人数 、 实验室等都不到美 国的一半 , 而且 资源 比较 分散 。美 国的生物企业基本上 集 中在 5个生物技术 产业 区 , 具 有产业 的聚集 效应 , 中国的生物技 术园 区却 有重 复建
20 , 6 3 06 2 ( )
宿 凌 等: 中国生物医药 R D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
9 9
应鼓励科研人 员将 注意力 从 追求 科研成 果报 奖项 、 发
表论文向注重进 行研发成 果转让转 变 , 加强 知识 产权 保护意识 , 组织专人对科 研成果进行专利 申报 。此外 ,
高校应转变生物医药 R D的运行机 制 , & 尝试将生物医
般达到 1 % ~ 5 图 2 2 1 %( )
收稿 日 :050 -1 期 20 - 0 8 修回 日 : 0 —1 8 期 2 51- 0 0
究、 开发与产业 化示范 , 生物高技术企业的认证等。
美国生物医药制品监管和注册登记机制
生 产 执 照 获 取 、 注 册 认 证 、 上 市 审 批 、 上 市 后 监 管 、 标 签 以 及 生
8 中国医药技 术经 济与管理 l2 1 . 2 024
【 系列报道 】
CDE 监 管 的 生 物 制 品 包 括 了 如 下 R 类别 :
品 从 研 发 、试 验 、 生 产 到 上 市 后
的 销 售 全 过 程 都 拥 有 严 格 和 完 善 的 监 管 机 制 。 美 国 食 品 药 品 监 督 管理 局 ( FDA )作 为 生 物 医 药 制 品 的 直 接 监 管 机 构 , 其 制 定 的 生 物 医 药 制 品 技 术 法 规 和 标 准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反 映 了 技 术 的 进 步 和 对
制 品 也 可被 认 为是 药 品 ,因 I F L DA L
对 药 品 的监 管 也 适 用 于 生物 制 品 。
及 衍 生 物 、 过 敏 原 制 品 、 蛋 白质 (不 包 括 化 学 合 成 的 多 聚 肽 )或 类 似 物 或 胂 凡 纳 明 或 胂 凡 纳 明 衍 生 物 (或 者 是 任 意 其 他 三 价 有 机
生 条 件 及 产 品 州 际 运 输 的检 查 ;
1 监管机 构 和职 能
美 国 食 品 药 品 监 督 管 理 局 (F DA ) , 隶 属 于 美 国 卫 生 和 福
并 且 ,对 于 诸 多 产 品 中 可 能 存 在
的疾 病 进 行 控 制 等 。 在 《 邦 食 品 、药 品 和 化妆 品 联 法 》 ( D&C Ac F t)中 规 定 ,生 物
11 药 品评 审与研 究 中心 ( E ) . CD R
CD ER作 为 药 品 评 审 与 研 究 中 心 ,主 要 监 管 了 处 方 和 非 处 方 药 , 负 责 药 物 的 安 全 性 、 质 量 以
美国近期科技发展概况
美国科技进步一、以时间为线索的美国科技政策及概况90年代以前美国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的行业主要是航空航天、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生物医药占70%以上)。
这种格局是拜冷战期间“为国防而科研”政策下投入的巨额科研经费,但即使是在冷战结束前,1979年12月美国科学院向国会提交的咨文中就已经指出:“美国科学的状况虽说是出色的,但是在世界上已不再有鹤立鸡群的形象了”。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共同话题,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生产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分工,也激发了经济与科技竞争,而此时的美国经济开始出现了衰退迹象,1988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表的报告称“除化学加工和航天工程外,日本几乎在所有高科技领域都与美国不相上下或超过美国”。
面对严峻挑战,美国自老布什年代就开始调整科技政策:1991年白宫发表第一份国家关键技术报告,提出了对国家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六个领域(材料技术、制造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生物技术、航空和运输技术、能源和环境技术)的22项关键技术,反映了科技发展由以军事为主转变为军民结合的方向;1992年初,联邦科学、工程与技术协调委员会完成了高性能计算与通信研究计划等5大科研计划;国会通过了再投资法,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
克林顿上台后进一步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持续增长:1993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成立,转变了二战后美国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科研管理体系,使NSTC成为科技界在政府的代言人;建立了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提供科技建议并协助NTSC工作。
政府在军事和民用科技两个方向上的R&D投入,从老布什政府的6:4比例调整为1993年的5:5,军、民基本持平。
重视教育,联邦政府加强对大学的R&D资助,从1993到2001年增长幅度为53%,提高了美国大学的科研能力,并为美国青少年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
到2001年,R&D在GDP中的比例上升到了2.71%,在主要发达国家中仅次于日本。
生物科技产业融资困境分析
1232020年01期 (1月下旬)金融研究摘要:本文从生物医药产业的特点与发展阶段出发,结合我国现有的各类融资途径,具体探讨了生物医药行业在各个具体融资途径中所面临的融资困境,并立足于金融视角,探讨了相关融资困境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政策;融资困境一、生物科技产业的产业现状1.生物科技产业在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比重越来越高生物科技产业是全球公认的高技术、高成长性、知识密集型的朝阳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中重要的引擎[1]。
美国的统计数据表明[2],R&D 占GDP 的比重常年保持在2.5%以上,我国目前R&D 占比仍然较小,仅刚刚高于2%,但是随着居民收入的稳步提升,R&D 占比将会有一个大幅的提升。
近年来,我国生物科技行业保持了高达20%以上的高速增长,对比近年来其他行业与GDP 的平均增速,可以看出生物科技行业的收入增长速度,不但明显高于GDP 的增速,甚至还高过其它一些高技术产业的平均增速。
2.生物科技产业在我国产业发展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分量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生物科技有着较大的增长潜力,近期来看生物科技产业将会有一个快速的增长,长远看来,生物科技行业必然会有更大的发展,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必然是长期性的,不仅能够推动经济的增长,更能够在区域产业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
因此,对很多城市和地区而言,发展好生物科技产业,有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也符合我国“十三·五”规划的方针,更能有效带动当地产业实现升级。
3.生物科技产业有可能成为区域升级和城市发展强劲的引擎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实行“健康中国”战略,可以与“特色小镇”战略相结合,形成“健康小镇”的发展方向。
“健康小镇”中的健康科技小镇,正是指以相关产业科技驱动的小镇,其特点是当地具有较强的生命科学或大健康产业,以此为基础和发展引擎,依托现有产业及人才基础,打造具备科技价值含量的特色健康科技小镇。
生物科技产业,完全可以在这两大战略支持下,参与到健康科技小镇的建设中来,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
CRO的产生和发展
CRO的产生与发展一、CRO的产生背景CRO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
当时,随着美国FDA对新药研究开发管理法规的不断严谨和完善,使得药品的研究开发过程也相应地变得更为复杂、更为耗时且费用也更高。
制药企业要在这样一个管理愈加严格、竞争愈加激烈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尽力缩短新药研究开发所用的时间且同时又必须控制成本和减少失败风险。
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在整个新药开发过程中获得高质量的研究和成功地把握每一个战略性的决策。
CRO可作为制药企业的一种可借用的外部资源,可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起一个具有高度专业化的和具有丰富临床研究经验的临床研究队伍,并能降低整个制药企业的管理费用。
CRO正是以这些特有的优势,使其能够在这些方面为制药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化服务。
因此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初以美国为代表的制药业的竞争与发展,导致了在这个领域中CRO的产生。
CRO,是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和风险平均化的产物。
二、CRO的发展过程在过去的近20年中,CRO在美国已发展到300多个而欧洲约有150多个。
其中一些国际CRO已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形成了很强的跨国临床研究网络,近年来由于IT系统的应用和发展,更加增强了组织实施全球性临床试验的能力和经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从事药物研发的大型制药企业,正面临着不断出现的新化合物和新技术,而仅靠企业自身能力又难以应付时,就将一些费力而耗时的临床研究工作委托出去,或者说需要由企业外部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特别是近年来制药业的合并与裁员从客观上增加了向外委托研究工作的需求,使得制药企业能将员工数量和管理费用合理稳定地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为企业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以防止在药物开发低潮时期的浪费及高峰时期的内部资源不足。
为了节省开支、收高利润,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开始将外包(outsourcing)作为缩短研发周期、实现快速上市的途径,以外包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式协作”还被许多业界人士和经济专家认为是制药业唯一可以应对当前创新低谷的方法,也就是建立起专业的外包市场体系,这已经成为全球趋势。
最新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精品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生物产业是将生物技术用于医药产业,应用基因工程等技术,改良传统医药业新兴产业,以下是一篇关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问题探究的,欢迎阅读查看。
科学技术的发展、突破与融合,使生物医药产业呈高速发展的态势,由于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对象。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起步晚于欧美发达国家,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重点发展。
2011年以来,我国生物药品销售收入增速保持20%左右,远高于全球产业增速水平。
本文拟通过对全球及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及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并提出发展对策。
一、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1.需求拉动市场,产业化进程加速。
人类对健康的追求永无止境,进入21世纪全球医疗需求增加,发展中国家随着对健康意识越来越强,数据显示,生物医药产业在全球发展近三十年内,平均每年生物医药销售额以25%-30%的速度增长。
2014年全球生物医药总产值1500万亿美元,其中美国以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发展大国,总产值占到了GDP的17%左右,成为最具成长性产业之一。
美国生物医药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全球市场的90%生物药品来自美国的着名企业,如默克、强生、罗氏、诺华等。
在欧洲以德国为例其生物医药总产值占GDP的12%左右。
生物医药产业是继汽车、机械制造业之后的第三大产业,通过实施一系列全方位的科技计划推进生物科技创新,政府重视生物医药发展,大力扶持创新性生物技术企业,把生物医药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
日本生物医药产业正快速由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技术产业向高技术支柱产业发展。
2.技术创新成为产业发展动力。
技术创新已成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主要推动力。
美国的技术创新力量是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网络型研发体系,如美国的马萨诸塞州拥有百所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等,几乎所有的着名生物医药公司以他们为网络核心在此设立了研发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R&D的总体特征、运行模式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在美国生物医药产业持续保持丰厚利润,R&D投资高速增长,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的大背景下,其新药开发速度却日趋缓慢,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对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的R&D能力和未来趋势的广泛关注。
本文拟通过透视美国生物医药产业R&D的总体特征,运行模式及发展趋势等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探讨,进而提出加速发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应对策略。
一、美国生物医药产业R&D投资强度大,持续增长时间长,积累了雄厚的研发实力,在全球医药产业界仍然居于绝对优势地位
2007年,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R&D投资总额已达588亿美元(占全球医药R&D投资1052亿美元的56%),比2006年净增30亿美元, 其R&D投资占国内销售额比重达18.7%,连续7年保持18%以上R&D投资占国内销售额的比重。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研究认为:美国生物医药产业是研究密集型特征最为显著的产业, 其R&D投资占其销售额的比重是制造业R&D投资占销售额平均值的5倍以上。
持续多年密集的R&D投资产生了令人瞩目的创新结果。
截止2007年底,全美医药产业经FDA批准进入临床研发阶段的新型药物达2700多个, 其中600多个用于癌症治疗, 300多个用于疑难病症(RARE DISEASE), 275个用于心脏病和中风等; 使得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在研究药物数量储备远远领先于欧洲, 日本等世界其它各国和地区,显示了强大的研发优势和未来国际竞争力。
二、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的R&D创新总体上呈现“渐进式创新”特征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R&D投资持续高速增长, 为新药创新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投入支撑。
但是深入分析其新药类型和特征, 可以明显看出: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创新仍然呈现明显的“渐进式创新”特征。
据美国FDA药品评价中心资料显示,在1990-2003年期FDA批准的1171个开发药品中,只有400件(34%)属于原创新性药物-新分子实体药物(New Molecular Entities), 771件(66%)则均属于已有药物的改良;2004-2007年,每年新批准的新分子实体药物(NME)分别也只有16、18、19、17件,每年约占FDA批准药物总数的20%~30%左右。
由此可见,迄今为止,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创新仍以“渐进式创新”为其主要特征。
大量已有药物的改良性研究开发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满足病人的治疗需求,提高药品的实际治疗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少新药开
发投资,最大程度的规避新药创新风险,获取最大的创新收益。
三、生物医药产业研究开发活动“风险高、周期长、成功率低、阶段性特征明显”的特点直接决定了其整体上选择“渐进式创新”路径和“研发外包”的创新模式
据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协会统计:截止2006年年底,单个新药开发的平均成本达到12亿~13亿美元, 开发周期约10~15年; 每5000个被测试的化合物, 平均只有5个(1/1000)能够进入临床实验阶段, 平均只有1个(1/5000)能够最后获得FDA批准成为药物,在10个成功开发的新药中平均只有2个能够带来丰厚利润补偿其巨额的研发成本。
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成本高、周期长、成功率低的特征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进一步把新药的R&D按照“研究阶段(从药物筛选到首次毒性试验)、早期开发阶段(临床一期与临床二期)、后期开发阶段(临床三期到新药进入市场)和进入市场后跟踪研究”等四个阶段进行划分, 深入分析其研发开支的阶段性特征,可以看出:生物医药的临床研究开发费用占到新药开发总费用的60%~70%。
据美国CMR国际公司对2006-2007年度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开支情况的统计分析: 新药研究阶段平均约占总研发费用的27%, 早期开发阶段约占总研发费用的26%, 后期开发阶段约占总研发费用的36%, 市场跟踪阶段约占总研发费用的11%;从临床一期到进入市场的整个开发阶段的研发费用约占新药总研发费用的62%~73%, 可以说, 在新药开发总成本中, 临床试验是降低研发成本潜力最大的研发阶段。
新药研发的这种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直接决定了临床试验阶段的“研发外包”逐渐成为其创新活动的主要运行模式。
四、研发外包以及研发业务离岸外包,是美国生物医药产业R&D活动最重要的运行模式
医药产业的研发外包始于20世纪70年代药品研究合同组织(CRO)的诞生,CRO是生物医药领域独有的一个概念,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合同研究的形式向制药企业提供新药临床研究服务(其业务范围涉及新药研究的各个领域和阶段,包括:化学结构分析、化合物活性筛选、药理学、药代学、毒理学、药物配方、药物基因组学、药物安全性评价和Ⅰ-Ⅳ期临床试验、试验设计、研究者和试验单位的选择、监查、稽查、数据管理分析、乃至药品报批等)。
迄今为止,全球已有超过1000多家CRO企业,其中美国有300多家,全球前10位的顶级CRO公司几乎均为美国公司。
美国的生物医药公司普遍与CRO联手共同进行新药开发,CRO已成为生物医药产业新药研发的战略性环节,全美2007年588亿美元的研发开支中,约20%以上是用于研发外包业务;CRO公司依靠自身的网络和专业化服务,为制药企业节省大量的新药研发经费,缩短研发周期,实现研发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大幅度提
升整体医药产业的研发效率。
据Frost & Sullivan组织报告,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中,CRO承担了将近1/3的新药开发的组织工作,在所有的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中,有CRO参与的占2/3,CRO服务的全球市场以每年20%~25%的速度增加。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外包业务年均增长16.3%,远超过全球医药产业研发经费9.6%年均增长速度和医药企业研发经费7.7%的年均增长速度。
可以说,CRO形式的研发外包是美国医药产业开展研发活动最重要的运行模式。
近年来,由于美国国内医药研发成本持续上升、新兴国家巨大的市场吸引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原本对研发业务离岸外包比较谨慎的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开始纷纷试行研发离岸外包策略,以求大幅度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开拓新兴国家药品市场。
首先是医药研究合同组织企业(CRO)积极向海外拓展研发外包业务,如美国最大的CRO企业Quintile 、Covance、Kindle、MDS等已经先后在中国开办分支机构或合资CRO企业;其次是生物医药企业跨国公司直接将研发业务以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或与当地CRO公司合作等形式外包到新兴市场国家,如美国的利来公司(Eli Lilly)近年来直接将其早期新药临床试验任务的20%~30%直接外包到中国市场;惠氏公司(Wyeth)则直接与印度的GVK公司合作,将4000多万美元的早期新药临床试验任务进行外包。
据美国医药产业协会报道:约50%以上的美国大型生物医药企业向新兴市场国家外包其研发业务,总体上看,临床试验及其相关数据管理是当前离岸研发外包的主要内容。
五、当前美国生物制药产业研发活动的新形态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制药产业专利到期高峰的到来,学名药(非专利药)市场比例逐步增长,仅2006年美国市场学名药(非专利药)处方量的增长达到13%,销售收入增长达到22%,非专利药品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新药开发速度减缓等诸多因素激发了美国药品开发新的形态,以求大幅度降低研发成本、扩大新药研发领域,重视罕见病和发展中国家疾病药物的开发等。
(一)研发业务离岸外包(Offshore Outsoursing)成为跨国医药公司最重要的创新模式选择,新药研发离岸外包从完全外部化到完全内部化等多种形式并存。
(二)授权(In-licensing)与合伙发(Partnership)研发模式也日益成为当今美国医药企业只更要的研发模式。
(三)公共资金与私人资金合伙共同开发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简称PPPs)是近年来美国医
药研发市场值得关注的一种新型的新药研发模式。
六、思考和建议
(一)医药研发业务离岸外包(Offshore Outsoursing)已经成为当今跨国医药公司创新活动最重要的运行模式,我国首先应该深入研究医药研发业务离岸外包(Offshore Outsoursing)的各种形式及其利弊,积极推动本土医药企业参与跨国医药公司的各种研发外包,推动医药研发的国际合作。
(二)国际经验明,合同研究机构(CRO)的蓬勃发展是推动医药产业从一般性制造业向研究密集型制造业实现产业攀升的重要一环。
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当前医药产业迅速发展的大好机会,下大力气,培育和扶持一批本土合同研究机构(CRO)发展壮大,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整体研发实力和竞争力。
(三)考虑到医药研发的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特征,为加速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研发能力,我们不仅要在医药产业实施一般性的“研发税收减免政策”,而且应结合我国国情,针对诸如治疗“传染性肝炎、肝癌、肺癌等”药物开发方面,出台更具有激励性的新药开发财税政策(如美国1983年出台的鼓励罕见病药物研发的特别税收优惠政策多年来就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四)鉴于当今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已经能相当成功地鉴定潜在的治疗靶标,组合化学已经成为发现新药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手段,生物标记技术、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开发等正在酝酿着未来国际新药开发领域的突破。
为此,我国应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加大在“功能基因组学、组合化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技术特别是生物标记技术”等领域基础应用研究的支持力度和人才培养,为未来新药开发的突破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