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重大工程申报要求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重大主题专项申报指南
“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重大主题专项申报指南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为加快我市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培育,贯彻落实我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具体要求,结合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创新基础,现启动实施“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重大主题专项,布局一批重点研发项目,围绕加快推进我市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的迫切需求,以算法为核心,以数据和硬件为基础,突破一批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全面提升我市在感知识别、信息融合、知识发现、认知推理、协同计算、人机交互等领域的技术能力,构建成熟、稳定、覆盖面广的技术体系,形成一批自主可控的创新成果,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和引领。
1. 跨媒体分析推理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内容:研究跨媒体分析推理典型应用场景的需求和业务特征;研究跨媒体多元知识统一表征理论、模型和获取方法;研究面向海量异构的大规模跨媒体信息的检索和管理技术,构建跨媒体知识图谱以及学习模型,建立可计算的知识表达结构,实现跨媒体的演化与推理;开展医疗领域跨媒体分析推理平台应用。
考核指标:研发跨媒体深度学习的常见疾病智能辅诊系统,开展2种以上疾病、3种模态以上数据的应用示范;建立总例数不少于1000的跨媒体数据库;疾病的正确诊断率≥90%。
在不少于10家医院(其中3甲医院不少于3家)开展应用。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支持方式:企业牵头申报,拟支持不超过1项,财政经费资助200万元。
2. 视听觉协同的认知决策及应用研究内容:研究适应真实应用场景的视听觉协同认知与决策的方法;研究类人脑的人机协同推理和学习方法;研究真实环境和情景的自然理解、知识处理和交互技术等,开发人机交互智能平台并开展应用。
考核指标: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机交互智能平台及新型混合计算架构,开展至少2种典型应用场景的应用示范。
针对新目标主动发现准确率相对视觉、听觉单模态检测技术提升≥1.5%,针对新目标主动发现准确率≥82%,召回率提升到85%,目标属性标识准确率≥80%;面向机场、银行等典型应用场景的应用不少于10处。
2019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
2019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一、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的新机遇,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新引擎。
为全面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切实增强我省人工智能创新活力,创建和引进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和创新型企业,按照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2019年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大数据、信息安全、专用设备、高端软件、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应用等六个研究方向,支持重点领域人工智能产品研发,攻克一批制约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推动社会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形成我省创新新优势。
(一)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以数据、算法、模型、智能识别为核心,以提升感知识别、认知推理、人机交互能力为重点,研究跨媒体计算核心技术,实现跨媒体知识表征、分析、挖掘、推理、演化和利用;研究混合增强智能新架构与新技术,构建自主适应环境的混合增强智能系统及支撑环境;研究虚拟现实智能建模技术,实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有机结合和高效互动;研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推进人类与机器的有效沟通和自由交互,实现多风格多语言多领域的自然语言智能理解和自动生成。
(二)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加速数据融合应用,构造技术先进、生态完备的产品体系。
研究海量网络数据获取方法和技术,为智能感知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源;研究数据的认知方法和分析模型,研究结构清晰、易于评估的知识表示方法,构建面向典型领域的知识图谱;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知识推理和模式识别等理论和方法;运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辅助知识表示,直观展示数据的分析模型、表示方法。
(三)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围绕人工智能应用的安全需求,研究有效保障大数据安全的算法与机制,利用安全多方计算与同态加密等理论与技术完成对大数据的安全分析与协同计算,研发可靠的数据存储核心安全产品;构建可管可控可溯的区块链安全管控及溯源机制,研发区块链安全管控平台;研究可对物联网芯片、物联网设备固件、物联网设备密码算法等进行漏洞挖掘的方法和技术,研发系列相关的工具;研究工业互联网领域安全核心技术,研发相关产品。
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申报指南
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申报指南(前沿项目)一、申报要求(一)项目立项要求1.在本市内注册、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具备相关条件的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建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的企业均可申报。
而且项目实施、项目成果必须在AA市。
2.项目申报单位自2016年3月26日(“倍增计划”试点企业自2017年2月10日)起计算,没有出现严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行为或失信行为且受到行政处罚(单次被处以五万元及以上罚款或累计受到3次及以上1000元罚款)。
2017年度经统计部门审核研发投入为零的规上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不得申报。
3.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前三年内不能累计出现5个(含)以上项目验收不合格,或出现项目验收不合格数占立项项目总数超过40%(含),或主动终止结题数占立项项目总数超过30%(含);企业前三年内不能累计出现2个或以上项目不良记录(验收不合格、终止结题等)。
4.申报项目涉及知识产权明晰,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
5.申报单位具备与专题内容相关的研发实力和基础,具备实施项目的资金、人才等保障条件,具有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项目必须有较强的研究团队和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6.申报项目(指项目实施内容或支出内容)未曾获得市财政资金立项或资助,并没有出现重复申报情况。
7.项目必须确定一名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总负责人(总负责人为市外单位的,市内申报单位须确定一名项目负责人),负责统一组织和协调项目申报和实施;联合申报单位各方须签订共同申报协议,明晰各方任务、节点目标、经费安排和知识产权归属等,牵头申报单位对联合申报各方的申报资格进行审核,并作为课题实施的第一责任单位承担总体责任;联合申报单位具有较好的合作基础,且参与单位数量一般不超过2家。
8.项目申报书的内容、投入预算、指标必须明确客观,实事求是,严禁各种夸大和虚假行为。
填报的指标应遵循明确、量化、可考核原则。
项目如获得立项,要确保申报书和合同书的内容、指标的一致性。
科技创新 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23年申报指南
科技创新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23年申报指南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加强科技创新,2023年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的申报工作即将启动。
本文将为您介绍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23年申报指南,希望能对您的申报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一、申报目标与要求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的申报目标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重点领域的创新与应用,加快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项目申报要求如下:1.科技创新:项目必须具备较高的科技创新性和技术含量,能够在核心技术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关键领域:项目应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重点领域,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交通等,具备较大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
3.团队实力:申报单位需具备强大的科研团队和研发能力,有充足的人员和设施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4.预期效益:项目预期要能在一定时间内取得明显的技术进展和产业化效益,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二、申报流程与时间节点为确保项目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申报单位需按以下流程进行操作:1.项目立项申请:申报单位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项目立项申请,包括项目的设想、技术路线、研发计划等,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专家评审:经专家评审后,择优推荐符合条件的项目进入下一阶段。
3.项目立项:入选的项目将被授予立项资格,并得到财政支持和政策保障。
4.项目执行和验收:立项后,各申报单位需按照已有计划进行项目执行,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并通过验收。
三、申报材料与要求为使申报工作能按时顺利进行,各申报单位需准备以下材料:1.项目申报书:申报书应包括项目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发计划、市场前景等,体现项目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
2.科技创新能力介绍:介绍申报单位的科研团队、技术水平、研发设施等,体现申报单位在该领域的实力和能力。
3.项目预算和经费保障:明确项目的预算和经费来源,并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措施。
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启动实施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
根据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的部署,科技部组织编制了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现予以正式发布。
本重大项目的总体目标是: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创新和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为主线,按照并跑、领跑两步走战略,围绕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群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系统等五大方向持续攻关,从基础理论、支撑体系、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四个层面构筑知识群、技术群和产品群的生态环境,抢占人工智能技术制高点,妥善应对可能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人工智能成为智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面向重大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新型感知与智能芯片等3个技术方向启动16个研究任务,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8.7亿元。
各研究任务要求以项目为单元整体组织申报,项目须覆盖所申报指南方向二级标题(例如:1.1)下的所有研究内容并实现对应的研—1—究目标,申请者应根据指南描述,按照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原则,根据指南研究内容提出明确的任务目标和具体的考核指标。
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所含参研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实施周期为3—5年。
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的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
项目鼓励充分发挥地方和市场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调动社会资源投入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
对于面向重大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方向的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对于新型感知与智能芯片方向的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2:1。
1.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聚焦人工智能重大科学前沿问题,以突破人工智能基础机理、模型和算法瓶颈为重点,重点布局可能引发人工智能范式变革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为人工智能持续发展与深度应用提供强大科学储备。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和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和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3.11.08•【字号】•【施行日期】2023.11.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和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各市科技局、沈抚示范区产业创新局,各有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振兴新突破行动部署,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决定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及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类别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建设,经过广泛征集、组织凝练、专家论证等程序,发布重大专项项目榜单8项(附件1)、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指南6项(附件2)、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指南11项(附件3)。
1.科技重大专项。
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优势行业领域,重点鼓励基于国产基础软硬件开展技术研发和示范验证。
项目采取“揭榜挂帅”方式实施,要求由辽宁省内注册的企业申报,须联合省内外高校、院所、企业共同揭榜。
针对同一个榜单任务,有多家优势团队、存在多种技术路线可能的,探索实施“赛马制”竞争,对两个及以上的项目同时予以立项,实施平行资助,制定“里程碑”节点,根据考核情况优中选优或联合推进。
揭榜单位应结合相应榜单的具体要求,通过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等方式,明确约定项目申报单位、参与单位承担的研究任务、考核指标、专项经费比例和知识产权归属等,并作为申请书的附件材料提交。
省级财政资金采取定额支持方式,“揭榜挂帅”项目单项支持强度为300万元、500万元2档。
2.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对标国际前沿,聚集国家发展战略方向,发挥高层次人才团队核心作用,培育有望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科技部关于发布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8.10.12•【文号】国科发资〔2018〕208号•【施行日期】2018.10.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科技部关于发布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18〕2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各有关单位:为落实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现根据《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方案》启动实施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
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的相关要求,将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
请按照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组织申报工作流程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项目可下设课题。
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任务的全部研究内容并实现相应的研究目标。
项目申报单位推荐1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可担任其中1个课题的负责人。
2. 项目的组织实施应整合集成全国相关领域的优势创新团队,聚焦研发问题,强化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典型应用示范各项任务间的统筹衔接,集中力量,联合攻关。
3. 项目申报评审采取填写预申报书、正式申报书两步进行,具体工作流程如下:——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3000字左右的项目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
从指南发布日到预申报书受理截止日不少于50天。
——项目申报单位应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课题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课题负责人须签署诚信承诺书,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及所有参与单位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杜绝夸大不实,甚至弄虚作假。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项支持实施细则》的通知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项支持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17.12.12•【字号】沪经信法〔2017〕896号•【施行日期】2017.12.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项支持实施细则》的通知沪经信法〔2017〕896号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的有关要求,推进本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加快人工智能产品市场推广和应用,经市政府批准同意,我们制定了《上海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项支持实施细则》。
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2017年12月12日上海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项支持实施细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的有关要求,聚焦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加快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场景中的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创新和生态培育,依据《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沪经信规〔2015〕101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使用原则)专项支持资金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人工智能的政策规定和导向要求,符合财政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聚焦重大项目,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和高效。
第三条(管理部门)市经济信息化委负责编制专项支持资金需求预算,确定年度使用方向和支持重点,发布年度项目申报通知和指南,受理项目申报,组织项目评审,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负责项目的验收。
市财政局负责专项支持资金的预算管理和资金拨付,并配合市经济信息化委对专项支持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条(支持对象)专项支持资金的支持对象为在本市依法设立并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单位,经营状态正常、信用记录良好、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承担项目建设的相应能力。
2018年度上海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项目指南
附件12018年度上海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项目指南加快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认知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相关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创新和融合生态培育。
(一)提升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能力1.加快发展面向空中、地面和水下等各类无人系统。
重点支持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支持以视觉传感、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人机交互系统、线控转向及控制、制动控制、能量管理等为核心部件的智能驾驶产品研发及应用。
支持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决策控制系统开发。
支持电网巡检、空域侦测、物流配送、工业检测等各类无人系统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
2.融合发展智能机器人。
重点支持研发以机器视觉、自主决策为突破方向的智能工业机器人。
支持研发以智能感知、模式识别、智能分析和智能决策为重点的教育娱乐、医疗康复、养老陪护、安防救援等智能服务机器人。
3.集成发展智能硬件。
重点支持具有智能感知和交互功能的智能家居、智能医疗健康设备研发和产业化。
支持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智能终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支持智能监控摄像头和服务器等安防设备研发和产业化。
4.协同发展智能软件系统。
重点支持面向云端训练和终端执行,具备特征提取、动态分析、模型训练、算法评估等功能的智能软件开发框架、中间件和工具集的研发和产业化。
支持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建设,鼓励建设满足复杂训练需求的开放计算服务平台。
支持发展适应新一代大规模分布式应用、多源异构平台、资源动态分配等全弹性容器的新型云端计算平台。
支持发展具备轻量容器、边缘计算、增强学习等终端智能执行能力的嵌入式软件系统。
支持研发基于深度学习、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知识图谱、人机交互等智能技术的行业应用软件系统。
支持智能人机交互系统、群体实时协同系统、智能协作系统等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发。
5.引领发展人工智能芯片。
重点支持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中央处理器(CPU)、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图像处理器(GPU)、神经网络处理器(NPU)等深度学习通用处理器芯片自主研发。
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加快打造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技术演进趋势和创新发展新范式,以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优质算力普惠供给为基础,以模型即服务模式变革为关键,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全力构建从算法模型创新突破到行业转化应用的创新体系,实现大算力孵化大模型、大模型带动大产业、大产业促进大发展,为高水平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奋力推进“两个先行”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基本形成“高算力+强算法十大数据”的产业生态,成为全国算力成本洼地、模型输出源地、数据共享高地,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水平全国领先、国际先进。
算力设施先进泛在,算力供给普惠高效,全市可开放算力规模达到5000PFLe)PS(FP16)以上,高性能算力占比达到60%以上。
模型创新应用领跑全国,培育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大模型1个、具有行业重大影响力的专用模型10个。
人工智能渗透度显著提高,培育人工智能高能级示范园区5个、人工智能赋能标杆企业20家、典型应用场景30个。
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成效显著,形成具有全国引领性的数据交易使用、安全管控、规范化的流程和规则,创建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数据交易额全国领先。
二、主要任务(一)建设多元融合算力支撑体系。
加快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布局多元技术融合的先进算力中心,搭建市级多云算力调度平台,形成异构融合、算网协同、绿色低碳的算力支撑体系。
构建跨区域算力协同体系,推进优质算力服务浙江、服务长三角、服务华东,提升算力利用效能水平。
1.整合提升通用算力。
强化建管并重,建立健全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推进既有高耗低效数据中心改造、融合和淘汰,实现集约化发展。
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申报指南
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申报指南其实呢,这个项目的目标就是推动智能科技的前沿发展,搞一些更酷、更厉害的技术研究。
说白了,就是让咱们国家在这个领域能更快更强,站在世界的前沿。
看着眼前这篇申报指南,可能会觉得像天书一样,充满了各种专业词汇和规定。
其实这些东西呢,归根结底就是想让每个参与的人都能明确自己做什么、怎么做。
就像你想做一道好吃的菜,食材准备好了,火候掌握好了,最后做出来的味道才能让大家一吃就赞不绝口。
这个申报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样的,必须要精心准备,心里有数。
首先呢,说到这个申报条件,大家得有一定的技术储备。
就像你学骑自行车,刚开始可能会摔跤,但是你只要掌握了平衡,后面就越来越顺。
参与这个项目的人,得有一定的技术深度,而且得有创新思维。
比如说,你提出的项目得有突破性,得有能让大家眼前一亮的东西,不能是重复别人做过的事。
如果你申报的内容太平淡,那估计评审专家看到一半就睡着了。
所以呀,干这事得带点儿“野心”,但是又不能脱离实际,得实事求是。
别幻想着能一脚踢飞月球,做些切实可行的事情才是王道。
再说了,申请的项目,得是和国家战略需求密切相关的。
就像你买彩票,选择的号码得跟开奖号码有关,随机抽奖是不行的。
这些项目不仅仅是为了好玩,也得符合国家的发展方向。
大家都知道,现在科技发展的重心是在高新技术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家对这些领域的支持力度也是空前的。
所以,如果你的项目能在这个框架下有所作为,或者说能对社会、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那就是非常符合需求的。
不过呢,别觉得申报是个简单的事。
你得清楚,申报过程得有个明确的目标。
你要把项目的意义、创新点、技术路线这些内容讲得清清楚楚。
不是让你写个简单的几百字的小作文,而是要把技术细节、团队实力、时间安排都给列出来。
可别小看这些“硬性指标”,它们看似繁琐,但其实背后是为了确保每个项目都能落地,能真正为技术进步贡献力量。
除此之外,项目的资金问题也得搞清楚。
你不能光有好点子,结果没钱做。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重点任务揭榜单位申报材料
附件2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重点任务揭榜单位申报材料揭榜方向:细分领域:揭榜单位:(加盖单位公章)推荐单位:(加盖单位公章)申报日期:年月日填报须知一、揭榜单位应仔细阅读《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的有关说明,如实、详细地填写每一部分内容。
二、除另有说明外,申报表中栏目不得空缺。
申报表要求提供证明材料处,请补充附件。
三、纸质版申报材料要求盖章处,须加盖公章,复印无效,申报材料需加盖骑缝章,并与相应纸质证明材料一起交推荐单位邮寄。
四、电子版材料的内容与格式应与纸质材料一致,如不一致以纸质材料为准.五、揭榜主体所申报的产品需拥有知识产权,对报送的全部资料真实性负责,对能否按计划完成重点揭榜任务作出有效承诺,并签署企业承诺声明(见“揭榜任务承诺书”模板)。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重点任务揭榜单位申报表注:1、表中指标主要包括技术性能指标、产业化指标等,指标不对外公开,仅用于专家和评测机构评价参考。
2、揭榜单位申报指标需包含“揭榜任务和预期目标”中所提及的指标,可在此基础上合理增加指标。
表中“本单位2020年目标"至少为预计可实现的指标下限值,鼓励提出超过《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预期目标的2020年目标。
56揭榜单位申报产品或服务重点任务目录及参考指标注:1、若上述揭榜方向没有涵盖其产品,可在17.其他方向、其他细分领域栏填写;2、产业化及应用情况指标如:经济和社会效益、市场规模/占有率、示范应用情况等;揭榜任务书一、揭榜任务简要介绍攻关产品或服务名称,涉及的主要技术、创新方向、发展趋势及前景等.二、揭榜单位现有基础及相关进展(一)现有基础本单位行业地位、科研资质、技术基础、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人才与团队实力、主要优势、主办/协办/参加的相关赛事等.(二)相关进展本单位重点攻关产品或服务的现有技术水平(对比国际先进水平)、创新及应用情况、相关研发人员、资金投入情况等。
科技创新 2030— “ 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 2020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科技创新 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 2020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启动实施科技创新2030 —“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
根据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的部署,科技部组织编制了 2020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现予以正式发布。
本重大项目的总体目标是: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创新和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为主线,按照并跑、领跑两步走战略,围绕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群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系统等五大方向持续攻关,从基础理论、支撑体系、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四个层面构筑知识群、技术群和产品群的生态环境,抢占人工智能技术制高点,妥善应对可能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人工智能成为智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2020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新型感知与智能芯片、人工智能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创新应用等 4 个技术方向启动 22 个研究任务,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5.6 亿元。
项目鼓励充分发挥地方和市场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调动社会资源投入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
指南技术方向“2.新一代人工智能共性关键技术”和“4.人工智能提高经济社会— 1 —发展水平创新应用”所属任务的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2:1;指南技术方向“3.新型感知与智能芯片”所属任务的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 1:1。
各研究任务要求以项目为单元整体组织申报,项目须覆盖所申报指南方向二级标题(例如:1.1)下的所有研究内容并实现对应的研究目标。
除特殊说明外,各研究任务拟支持项目数均为 1~2 项,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 5 个,所含参研单位总数不超过10 家,实施周期为3~5 年。
项目设1 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的每个课题设1 名课题负责人。
基础理论部分研究任务 1.1—1.5 的申报要求详见具体申报说明。
指南中“拟支持项目数为1~2 项”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当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前两位评分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时,可同时支持这 2 个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人工智能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人工智能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中国政府为了加速科技创新与发展而设立的计划之一。
人工智能作为当前最为热门的领域之一,其在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人工智能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发布,对于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一、申报项目的背景与意义:在撰写申报书时,应明确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首先,可以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指出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其次,可以列举一些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取得的重大成果,以说明人工智能在技术层面上的重要性。
最后,可以说明该项目的研究内容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目标和重点领域相契合,从而证明该项目在国家层面上的重要性。
二、项目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项目研究内容应该清晰明了,要能够体现出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创新能力。
项目的创新点应该能够凸显在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先进性和独特性。
在撰写申报书时,可结合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状况和研究热点,明确项目的核心内容和技术难点,并指出该项目在该领域的创新之处。
三、项目的技术可行性与创新潜力:在申报书中,应明确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并提供相应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
此外,还应从技术风险和科学前沿等方面分析项目的创新潜力。
指出项目的技术解决方案在国内外尚未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能够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从而突出项目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四、项目的国家需求与社会影响:在申报书中,应明确项目研究内容与国家需求的关联性,并突出项目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同时,还应分析项目的成果和应用对于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社会影响。
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数据和案例,以证明项目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
五、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能力:在申报书中,应明确项目的组织实施能力和管理能力。
说明项目的研发团队和核心成员的专业背景和研究经验,以表明项目的科研实力。
此外,还应提供项目的工作计划和研发进度,以及相应的研发管理措施,以证明项目的可行性和管理能力。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1.22•【字号】武政规〔2021〕1号•【施行日期】2021.0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其他规定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武政规〔2021〕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研究,现将《武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若干政策》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武汉市人民政府2021年1月22日武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若干政策为深入推进武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赋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集聚区和产业高地,特制定本政策。
一、全力招引培育人工智能头部企业。
对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将总部迁入我市或者在我市设立区域总部的,除享受现有总部政策外,自认定后次年度起,连续3年按照核算年度地方财政贡献较上年度增量部分的50%给予奖励,每年最高奖励500万元。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下同〉)二、支持人工智能制造业重大投资项目发展。
对在我市实施总投资超过2亿元的人工智能制造业重大项目,按照其实际固定资产投资的10%给予最高5亿元资金支持,特别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政策支持。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各区人民政府)三、设立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
发挥武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创业企业的支持。
设立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达200亿元,5年内总规模达1000亿元,吸引社会资金集聚形成资本供给效应,重点投向人工智能领域创业企业和优质项目。
(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四、支持孵化培育人工智能中小企业。
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申报指南docx
附件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申报指南2018年天津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申报指南具体如下:一、实施背景依据《天津市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计划》,2018至2020年重点围绕“11893N”工作任务开展实施,紧紧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构建智能科技产业发展高地需要,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部署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整合国内外优质科技资源,按照“二三四六”总体部署,即坚持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打造有利于研发攻关、产业培育和产品应用“三位一体”发展的大智能创新体系,坚持前沿技术、核心基础、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四轮驱动”,采取数据驱动、平台带动、应用引领、政策扶持、金融创服和人才集聚“六措并举”,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天津智港,推动人工智能成为“一基地三区”建设的新引擎,有力支撑科技、经济、社会的智能化发展。
二、主要目标任务到2020年,研制一批重大基础软硬件产品,攻破100项关键共性技术及“杀手锏”产品,3至5个关键领域进入国家布局。
培育人工智能科技领军企业10家,其中细分领域“国际化”品牌企业5家、“国内前三”企业5家。
建设2至3家国家级或部委级创新平台。
加快“人工智能+”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融合发展,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应用示范模式。
把天津初步打造成中国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新高地、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城市。
三、具体征集方向(一)基础软硬件支撑研究1.数据方面方向一(B类):支持面向特定应用的大数据采集技术和采集标准,面向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快速压缩算法和高效检索技术,支持面向特定应用的海量数据标注规范、快速标注技术和智能标注软件,研发数据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和系统。
项目完成时,产生知识产权不少于5项,其中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技术应用实现收入不少于2000万元。
(单个项目支持100-200万元)方向二(A类):支持行业或领域区块链平台研发,具有系统安全自治、分布式数据存储、数据不可篡改等特点。
“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附件“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支撑各行业领域“互联网+”创业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与目标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提升国家经济社会智能化水平为主线,着力突破若干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增强智能硬件供给能力。
着力加强产业链协同和产业生态培育,提升公共创新平台服务能力。
着力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促进人工智能在国民经济社会重点领域的推广。
加快发展“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目标。
到2018年,打造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标准化体系基本建立,基础核心技术有所突破,总体技术和产业发展与国际同步,应用及系统级技术局部领先。
在重点领域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初步建成基础坚实、创新活跃、开放协作、绿色安全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形成千亿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
二、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主要任务:加快建设文献、语音、图像、视频、地图等多种类数据的海量训练资源库和基础资源服务公共平台,建设支撑超大规模深度学习的新型计算集群,建立完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研究网络安全全周期服务,提供云网端一体化、综合性安全服务。
进一步推进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处理、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智能决策控制以及新型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为产业智能化升级夯实基础。
重点工程:(一)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工程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支持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布局国家级创新中心,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共性技术、应用技术研究。
推动基于感知数据、多媒体、自然语言等大数据的深度学习技术研发,开展类脑神经计算系统、类脑信息处理等类脑智能领域的前沿理论和技术研究。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4083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4083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6.29•【文号】•【施行日期】2021.06.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立法工作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4083号建议的答复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人工智能发展的法律框架和立法的建议,全国人大交由中央网信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科技部和我委分别办理,现就涉及我委职能的事项答复如下。
一、加快构建人工智能发展的法律框架和立法极其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对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正如您在建议中提出的,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数据安全、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等相关问题,加快构建人工智能发展的法律框架和立法,建立健全保障我国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意义重大,有利于防范潜在危害风险、维护国家总体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二、我委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委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快推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
持续研究制定和推动落实重大战略重大政策,深入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大力实施《“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不断优化政策环境。
二是提升创新能力。
组织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工程和创新伙伴计划等重大工程,面向深度学习、类脑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领域,搭建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不断推动人工智能迭代升级和融合应用。
三是强化产业协同。
推动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建设与应用,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人才交流与交往,强化产业上下游融合融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良性发展产业生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重大工程申报要求
一、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工程
(一)深度学习智能芯片产业化。
支持深度学习算法的通用智能芯片,前端智能芯片重点突破超低单片功耗、多模型适配等技术,云端智能芯片重点突破海量数据吞吐、高度并行计算、可扩展多片级联等技术。
芯片具备异构计算、神经网络等新型计算体系架构,集成多处理器单元、并行分布式处理、分布式处理与集中控制系统,推动高性能、低功耗、易编程、多用途的人工智能芯片产业化与规模应用。
指标要求:1.申报企业可任选前端芯片或云端芯片进行申报;2.基于自主知识产权新型计算机指令集,配套编译器支持MXNET、CAFFE等框架;3.云端芯片性能不低于400Gops/W,前端芯片整体功耗不高于5W;4.单款智能芯片出货量不低于100万片;5.在3个以上领域得到应用。
(二)面向深度学习应用的开源平台建设及应用。
基于CPU、GPU、FPGA等多类型深度学习硬件,建立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平台。
支持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典型人工智能技术,建立CNN、RNN等多种神经网络及深度学习算法的训练库,具备直观灵活的数据接口和模型配置接口。
建立软件编译过程中大规模数据的自动采集分类、海量数据智能分析处理、跨媒体数
据关联与挖掘等环境,突破人工智能应用的云网端计算智能调度。
指标要求:1.支持100PB以上级别的数据规模和数据处理能力;2.支持TensorFlow、Spark、xgboost等主流机器学习算法工具的混合部署和统一管理,并提供在线服务能力;3.跨媒体管理数据类型至少包括图像、视频、音频、文本等多模态数据;4.开展不少于10类以上的人工智能应用验证,应涵盖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领域。
二、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工程
(一)高准确度人脸识别系统产业化及应用。
具备高质量人脸识别基础数据库,提供行业开放数据接口。
支持实时超高清图像和视频人脸图像采集,研发人脸明暗侦测、自动调整动态曝光补偿、自动调整影像放大等图像预处理。
在人脸特征提取和检索等环节突破深度学习、知识加工、深度搜索核心技术。
研发1:1和1:N人脸识别系统,突破复杂环境的人脸识别技术,提高识别速度和识别准确率。
指标要求:1.人脸图像基础数据库不低于PB级数据资源,为不少于100家企业提供支撑;2.支持离线、在线两种人脸识别,在金融、安防、交通等领域取得应用;3.1:1识别系统识别率不低于98%,识别时间小于0.2S,1:N(N=20万)情况下识别率不低于85%。
(二)高灵敏度语音识别系统产业化及应用。
开展深度学习与语音识别等融合技术研发,突破远场识别、回声消除、降噪处
理等技术,提高语音识别精确度。
支持语音合成、语义理解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突破语法逻辑、字符概念表征和深度语义分析,增强特定环境语义理解能力。
建设语音识别端云一体化处理平台,提供云端连续语音识别和大规模本地语音识别能力,支撑智能客服、个人生活助手、智能订单处理等功能开发,在金融、教育、生活服务等领域取得应用。
指标要求:1.具备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功能,支持多级词条识别,具备自动睡眠和自动唤醒功能;2.混合语言环境(不少于中、英文等)下识别率不低于97%;3.云端语音识别平台具备开放接口,为不少于300家企业提供支撑。
三、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工程
高可靠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产业化。
重点支持智能化高可靠无人驾驶航空器关键模块开发与系统集成,突破智能视觉避障、智能自动巡航、超声波环境感知、超高清图像回传等技术,集成三轴一体化机械增稳云台、电子围栏、高性能航拍相机、高能量密度电池等模块,建立实时监控云服务平台,具备对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实时监控与管理。
指标要求:1.三轴机械增稳云台精度正负0.005度,实现360度全向感知避障,避障开启模式下前飞速度不低于10m/s;2.空域管制系统可以对邻近空域内民用航空器进行强制避让;3.云服务平台具备百万级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实时管理能力;4.项目执行期无人驾驶航空器销售量不低于30万台。
四、智能机器人研发与应用工程
高端智能服务机器人产品产业化。
重点支持多类型服务机器人产品产业化,突破环境感知、动态环境快速建模、人机协同、新型人机交互、影像定位与导航、生肌电感知与融合、故障自诊断与自修复等关键技术,支持语音控制、自然人机对话、自适应环境、自主避障、智能交互等功能。
建设服务机器人智能化云服务平台,推动服务机器人在家居、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生活服务领域的应用。
指标要求:1.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服务机器人操作系统;2.支持高精度地图定位,快速建模误差低于1厘米,在典型应用场景中自主避障错误率低于5%;3.平均无故障时间不低于2000小时;4.服务机器人不少于10种,年销售量不低于10万台,具备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典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