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中的植物配置

园林建筑中的植物配置
园林建筑中的植物配置

园林建筑中的植物配置

一、淡妆浓抹各相宜

园林建筑属于园林中以人工美取胜的硬质景观,是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体;植物体是有生命的活体,有其生长发育规律,具有大自然的美,是园林构景中的主体。园林建筑和植物的配置如果处理得好,可互为因借、相得益彰。

二、园林建筑对植物配置的作用

园林建筑为植物提供基址、改善局部小气候。建筑的外环境、天井、屋顶为植物种植提供基址,同时,通过建筑的遮、挡、围的作用,能够为各种植物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园林建筑对植物造景起到背景、框景、夹景的作用,江南古典私家园林以墙为纸、以植物为绘,加“海棠春坞”一景,一丛翠竹、数块湖石、以沿阶草镶边,以白粉墙为背景,使这一粉壁小景充满诗情画意;各种门、窗、洞对植物起到框景、夹景的作用,形成“尺幅窗”和“无心画”,和植物一起组成优美的构图。园林建筑、匾额、题咏、碑刻和植物共同组成园林景观,突出园林的主题和意境.匾额、题咏、碑刻等文学艺术是园林建筑空间艺术的组成部分,在它们和植物共同组成的景观中,蕴含着园林主题和意境。

三、植物配置对园林建筑所起的作用

植物配置使园林建筑的主题和意境更加突出,依据建筑的主题、意境、特色进行植物配置,使植物配置对园林建筑主题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植物配置软化建筑的硬质线条,打破建筑的生硬感觉,丰富建筑物构图,建筑物的线条往往较“单调、平直、呆板“植物的枝干则娜娜多姿,用“柔软、曲折”的线条打破建筑的“平直、机械”的线条,可使建筑物景色丰富多变。植物协调建筑物使其和环境相宜,建筑周围植物配置往往要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考虑。

四、不同风格、类型、功能的建筑及其建筑不同部位的植物配置

园林建筑类型多样,形式灵活,建筑旁的植物配置应和建筑的风格协调统一,不同类型、功能建筑,建筑的不同部位要求选择不同的植物,采取不同的配置方式,以衬托建筑、协调和丰富建筑物构图,赋予建筑以时间季候感。同时,亦应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含义,以及植物和建筑及整个环境条件的协调性。

(一)、不同风格建筑的植物配置

中国古典史家建筑的植物配置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如颐和园、圆明园、天坛、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为了反映帝王的至高无上、威严无

比的权利,宫殿建筑群具有体量宏大、雕粱画栋、色彩浓重、金璧辉煌、布局严整、等级分明的特点,常选择姿态苍劲、意境深远的中国传统树种,如白皮松、油松、圆柏、青檀、七叶树、海棠、玉兰、银杏、国槐、牡丹、芍药等作基调树种,且一般多行规则式种植。

江南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植物配置江南古典私家园林小巧玲现、精雕细琢,以“咫尺之地”进“城市山林”,建筑以粉墙、灰瓦、栗柱为特色,用于显示文人墨客的清淡和高雅.植物配置重视主题和意境,多于墙基、角隅处植松、竹、梅等象征古代君子的植物,体现文人具有象竹子一样的高风亮节,象梅一样孤傲不惧,和“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思想境界。

寺院、陵园建筑植物配主要体现其庄严肃穆的场景,多用白皮松、油松、圆柏、国槐、七叶树、银杏,且多列植和对植于建筑前。

现代建筑的植物配置现代建筑造型较灵活,形式多样。因此,树种选择范围较宽,应根据具体环境条件、功能和景观要求选择适当树种,如白皮松、油松、圆柏、云杉、雪松、龙柏、合欢、海棠、玉兰、银杏、国槐、牡丹、芍药、迎春、连翘、榆叶梅等都可选择.栽植形式亦多样。

欧洲风格建筑的植物配置一般多行耐修剪、整形树种,如圆柏、侧柏、冬青、枸骨等,修剪造型时应和整个建筑的造型相协调。(二)、不同建筑单体的植物配置

公园的入口和大门的植物配置,入口和大门是园林的第一通道,多按排一些服务性设施,如售票处、小卖部、等侯亭廊等。入口和大门的形式多样,因此.其植物配置应随着不同性质、形式的入口和大门而异,要求和入口、大门的功能氛围相协调。常见的入门和大门的形式有门亭、牌坊、园门和隐壁等。植物配置起着软化入口和大门的几何线条、增加景深、扩大视野、延伸空间的作用。

亭的植物配置园林中亭的类型多样,植物配置应和其造型和功效取得协调和统一。从亭的结构、造型、主题上考虑,植物选择应和其取得一致,如亭的攒尖较尖、挺拔、俊秀,应选择圆锥形、圆柱形植物,如枫香、毛竹、圆柏、侧柏等竖线条村为主,如“竹栖云径”三株老枫香和碑亭,形成高低错落的对比,从亭的主题上考虑.应选择能充分体现其主曲的植物。从功效上考虑,碑亭、路亭,是游人多且较集中的地方,植物配置除考虑其碑文的含义外,主要考虑遮荫和艺术构图的问题。花亭多选择和其题名相符的花木。

茶室周围植物配置应选择色彩较浓艳的花灌木,如南方茶室前多植桂花,九月桂花飘香、香气宜人。

水榭前植物配置多选择水生、耐水湿植物,水生植物如荷、睡莲,耐水湿植物如水杉、池杉、水松、旱柳、垂柳、白腊、柽柳、丝棉木、花叶芦竹等。

公园管理、厕所等建筑的植物配置公园管理、厕所等观赏价值不大的建筑.不宜选择香花植物,而选择竹、珊瑚树、藤木等较合适。且观赏价值不大的服务性建筑应具有一定的指示物,如厕所的通气窗、路边的指示牌等。

(三)、建筑不同部位的植物配置

1.建筑背阴面的植物配置建筑的背阴面离建筑的距离和太阳的入射角度有关系。

如北京地区,阴影长L,建筑高H,(中午时测定)夏至时,L=10.4H,春秋分门.L=0.9H,冬至时L=2.3H。应选择耐荫植物并根据植物耐荫力的大小决定距离建筑的远近,耐荫植物有:罗汉松、花柏、云杉、冷杉、建柏、红豆衫、紫杉、山茶、桅子花、南天竹、珍珠梅、海桐、珊瑚树、大叶黄杨、蚊母树、迎春、十大功劳、常春藤、玉簪、八仙花、早热木、沿阶草等。

2.建筑前植物配置

应考虑树形、树高和建筑相协调,应和建筑有一定的距离,并应和窗间错种植,以免影响通风采光,并应考虑游人的集散,不能塞得太满,应根据种植设计的意图和效果来考虑种植。

建筑的基础种植应考虑建筑的采光问题,不能离得太近,不能太多地遮挡建筑的立面,同时还应考虑建筑基础不能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建筑墙的植物种植(北方)一般对于建筑的西墙多用中华常春藤、地锦等攀援植物、观花、观果小灌木甚至极少数乔木行垂直绿化,减少太阳的日晒,据测定,夏季可以减低室内温度3—4度。利用建筑南墙良好的小气候。引种不耐寒但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形成墙园。常用的种类有:紫藤、木香、地锦、蔓性月季、五叶地锦、享式爬山虎、深山日天蓼、猕猴桃、葡萄、山荞麦、铁线莲、美国凌霄、凌霄、金银花、盘叶忍冬、华中五味子、绿萝、迎春、银杏、广玉兰等。

3.建筑门的植物配置

门是建筑的入口和通道,并且和墙一起分割空间,门应和路、石、植物等一起组景形成优美的构图,植物能起到丰富建筑构图、增加生机和生命活力,软化门的几何线条、增加景深、扩大视野、延伸空间的作用。

角隅的植物配置建筑的角隅多线条生硬,用植物配置进行软化和打破很有效果。一般宜选择观果、观花、观干种类成丛种植,宜和假山石

搭配共同组景。

天井等室内空间绿化在建筑的空间留有种值池形成天井,应选择对土壤、水分、空气湿度要求不太严格的观赏价值较大的观叶植物为主,加芭煎、鱼后葵、棕行、一叶兰、巴西木、绿萝、红宝石等进行种植。

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中的方法与步骤

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中的方法与步骤 简介:在利用植物进行设计时,有着特定的步骤、方法以及原理。在初步设计中,植物配置应在 设计程序初期,作为综合要素与地形、建筑、铺地材料以及园址构筑物同时加以分析研究。 在利用植物进行设计时,有着特定的步骤、方法以及原理。在初步设计中,植物配置应在设计程序初期,作为综合要素与地形、建筑、铺地材料以及园址构筑物同时加以分析研究。植物的功能作用、特性、种植布局以及取舍是整个程序的关键。在基本设计阶段关键之点,就是群体地,而不是单体地处理植物素材。将植物当作基本群体进行设计,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中几乎都是以群体的形式而存在。在运用植物进行园林设计时,首先必须明确设计目的,然后才能相应地选取和组织设计要求的植物。在整体设计中,首先进行植物群体配置,在完成群体配置后,方能进行种植设计各基本规划部分,并在其间排列单体植物。 在布置单体植物时要注意: 1、在群体中的单体植物,其成熟程度应在75-100%。设计者是根据植物的成熟外观进行设计,而不是局限于眼前的幼苗大小,以及最终成熟后的外貌,以便将单体植物正确地植于群体之中。. 2、在群体中布置单体植物时,应使它们之间有轻微的重叠。单体植物冠径的相互重叠基本上为各植物冠径的1/3-1/4。 3、排列单体植物的原则,是将它们按奇数,如3、5、7等组合成一组,每组数目不宜过多,这是一条基本设计原理。奇数之所以能产生统一的布局,皆因各成分相互配合,相互增补。相反,由于偶数易于分割,因而易相互对立。紧接着应考虑组与组或群与群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阶段,单体植物的排列原则同样适用。各组植物之间,应如同一组中单体植物之间一样,在视觉上应相互衔接。这样会增加一个布局的整体性和内聚性,因为中组不同植物似乎紧紧地交织在一起,难以分割。此外,在设计中植物组合和排列除了与该布局的其它植物相配合外,还应与其它因素和形式相配合。

园林植物配置总结

园林植物配置总结【植物设计三原则】2013-11-26 08:20阅读(1569) ?赞(122)赞(122)赞(122)赞(122) ?评论(2) ?转载(496) ?分享(173) ?复制地址 ?收藏夹按钮收藏 ?更多 上一篇| 下一篇: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艺术性原则 生态园林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基本原则,其原则指明了植物配置的艺术要领。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同时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在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进行配置时,遵循均衡的原则,使景观稳定、和谐,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园路两旁,路右若种植一棵高大的雪松,则邻近的左侧须植以数量较多,单株体量较小,成从的花灌木,以求均衡。配置中有规律的变化会产生韵律感,如杭州白堤上间棵桃树间棵柳的配置,游人沿堤游赏时不会感到单调,而有韵律感的变化。 景观性原则 既应该表现出植物群落的美感,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这需要我们进行植物配置时,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并对整个群落的植物配置效果整体把握,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群落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相景观有较强的预见性,使植物在生长周期中,“收四时之烂漫”,达到“体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的效果,丰富群落美感,提高观赏价值。

浅谈在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方法和原则

浅谈在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方法和原则 发表时间:2016-05-30T16:38:26.6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期作者:赵智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工作压力逐渐加大的当今社会。 赵智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园林绿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其在美化环境、增加城市的美观价值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植物造景运用的方法和原则,仅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工作压力逐渐加大的当今社会,人们希望有让精神放松的场所,园林建筑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如何加强园林植物造景在园林中的运用,需要园林设计人员根据人们的实际需要和园林的整体景观进行把握,以更好地发挥园林在现代城市中的作用。 1 植物造景的概念和重要性 1.1 概念 植物造景是在园林造景艺术的指导下,在满足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园林植物如:乔木、灌木、草坪等植物材料,再配合建筑、山石、水体等其它点缀,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仔细选材和合理配置,建造出符合规划要求的自然景观,以达到发挥其不同功能,形成多样化景观的作用。 1.2 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的进程也不断的加快,其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空气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因此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的条件,很多园林开始投入建设,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很多人利用假期的时间选择外出旅游,通过园林的建设也可以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而植物作为园林的主要命脉,在园林的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其在建设的过程中,都把城市的发展历史融入其中,这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继承,所以园林建筑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园林植物造景原则 妥善解决园林空间的功能是做好植物应用及配置的基础和出发点。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 2.1 生态原则 一般的园林建筑其建设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生态价值的实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的恶化现象十分严重,园林建筑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每一种植物的生长条件都是不同的,其对自然的调节能力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对园林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植物的实际生长需求,合理地对植物的种类进行分配,提高植物的存活率的基础上增加园林的美观效果,这样不仅可以使得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而且还增加的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2.2 美学原则 2.2.1 多样统一的原则。要想利用植物造景来增加园林的美观价值,在增加园林多样性的同时保持整体建筑的协调统一,通过形状色彩的调节,使得原理的整体看起来更加的立体,在园林的相似度较高时,会给人们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反而相似度较低的会给人们一种轻松活泼的感觉。 2.2.2 协调与对比的原则。由于园林建筑的组成比较复杂,所以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要过分追求其组成方式的多样化,要使得整个园林形成一种协调的视觉效果,可以通过对植物的色彩明暗进行调节,使得整体的景观看起来既协调又可以形成对比。 2.2.3 对称与平衡的原则。要想使得园林建筑的整体看起来更加的协调统一,在建设的过程中就要遵循对称与平衡的原则,通过对植物的布置调节,使得整体的效果看起来是对称平衡的,因为东方人都是喜欢条框的视觉效果,所以在设计上要保持平衡的对称原则,植物的自身就存在两种对称性,一种是植物的叶子,另一种就是辐射性的对称,可以根据两种不同的对称形式来进行安排。 2.2.4 均衡的原则。园林建筑是由植物和建筑组成的,其自身的分量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重量感,仅就表面的形式而言,轻重就是调节均衡的原则,因此在造景的过程中,要按照植物自身的重量感来调节视觉的效果,使人们看起来整体的景观更加的均衡。 2.2.5 韵律和节奏的原则。每一个植物的自身都是有生命的,所以在造景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植物的自身特点,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韵律,在种植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简单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交替的方式进行,然后通过人工修建的方式使其形成水平的或者其它形状的景观结构。 2.3文化内涵 植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和文脉。在现代园林规划中,可将植物的文化内涵同造景相结合,以园林主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将这种文化内涵作为植物景观的主题表现出来,既可以增加园林的景观表现,也可以增加园林景观文化内涵。如荷花,“可以嗅清香而折酲,可以玩芳华而自逸”,是颇具雅逸精神美的花木。 2.4历史文化主题 古木是园林历史的见证,也是一个年代的标志。古木的存在可以增添园林历史底蕴,激发怀古幽思。将古木作为园林景观的重点景观对其进行主题造景,可以为园林提供无限的遐想空间。古树名木苍劲古雅,姿态奇特,在园林中可构成独特的景观,也常成为名胜古迹的最佳景点。 3 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 一个优秀的园林植物主题造景,不但要借助植物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要依靠植物景观的设计手法来表现。合理的造景设计可以加强主题的表现,深化主题内涵。 3.1 做到主次分明、疏密有度 在对园林建筑进行造景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做到主次分明、疏密有度,根据植物自身的形态不同,设计人员要注意利用好植物的自身形态,避免过于人工化,要把最自然的景观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所以在设计时要先从整体的角度考虑,通过对不同位置的

园林植物配置方式原则

园林树木学学习资料 (中远公司李亮)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一、按树木生长类型分类 1、乔木类 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6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 为乔木树体高大(通常6米至数十米),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米以上)、大乔(21-30米)、中乔(11-20米)、小乔(6-10米)等四级。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5 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通常见到的 高大树木都是乔木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 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 2、灌木类 树体矮小(在6m以下),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的树木,一般可分为观花、观果、观枝干等几类,矮小而丛生的 木本植物。 3、丛木类:树体矮小而干茎自地面呈多数生出而无明显的主 干。 4、藤木类: 能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之蔓性树木,多借助于吸盘(如爬山虎

等)、吸附根(如凌霄等)、卷须(如葡萄等)、蔓条(如蔷薇)及干茎本身之缠绕性而攀附它物(如紫藤等)。 5、匍匐类:干、枝均匍地生长。 6、地被类:覆盖地面的植物。多年生,除少量草本之外,大 多一次种植,多年享用;自繁或易繁,成苗率高;青绿期长,在 一年内保持绿色覆盖的时间较长;管理粗放,没有精细的人工养 护地也能良好生长。 二、按生长速度分类速生树(快长树),中速树,缓生树(慢长树)。 三、按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分类 1、风景树(孤赏树):通常作为庭院和局部的中心景物,赏其 树型或姿态,也有赏其花、果、叶色等的。 世界五大公园树种:雪松;金钱松;南洋杉;日本金松;巨杉(世界爷)。 2、庭荫树:栽种在庭院或公园以取其绿荫为主要目的的树种。 一般多为叶大荫浓的落叶乔木,在冬季人们需要阳光时落叶。例 如:梧桐、七叶树、槐、栾树、朴树、榉树、榕树、樟等。 3、行道树:是种在道路两旁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景的 树种。落叶或常绿乔木均可作行道树,但必须具有抗逆性强、耐 修剪、主干直、分枝点高等特点。例如:悬铃木、槐、椴、七叶 树、元宝枫、樟、银桦等。 世界五大行道树种:银杏,鹅掌楸,椴树,悬铃木,七叶树。其中悬铃木被称为“行道树之王”。

关于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配置的研究

关于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配置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7-01-18T11:28:00.7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1期作者:林明露 [导读] 在设计上要充分利用好原有地形地貌、山水湖泊,保护好自然遗迹、古树名木。同时,还要从植物配置多样性,特色园林绿化应用等方面综合考虑,让城市园林存在于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环境中。 广东宗泽建工园林有限公司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园林规划设计首先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以人为本,经济、适用、美观为出发点,贯彻景点立体绿化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上要充分利用好原有地形地貌、山水湖泊,保护好自然遗迹、古树名木。同时,还要从植物配置多样性,特色园林绿化应用等方面综合考虑,让城市园林存在于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环境中。本文对园林规划设计的要点、园林规划设计的园林植物的配置以及地域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植物配置 1.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1)调和原则。植物用于生态园林的设计中,应使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建筑物之间的联系,以使之密切配合,相互协调,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进而使人从中找到平静、舒适、柔和而愉悦的精神享受。当然也可以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从视觉上给人强烈的感觉,以使人从中感受到兴奋及奔放。 (2)统一原则。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使植物的比例、形状、线条、质地以及色彩都有比较一定的变化或差异,使人看起来既和谐统一,又有一定的活泼性。另一方面,也不要变化太多,以避免整个植物看起来会过于杂乱,从而给人心烦意乱的感觉。总而言之,既不能过于呆板,也不能过于杂乱,既要在统一中求变化,更要在变化中求统一。 (3)均衡原则。质地粗厚、枝叶繁茂、体积庞大、数量繁多以及色彩浓重的植物品种,通常会给人带来厚重的感觉。反之,质地细柔、枝叶稀疏、体积纤小、数量简少以及色彩素淡的植物则会给人带来轻盈之感,因此,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先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了解,然后根据环境的具体情况以不对称式规则或对称式规则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 (4)适宜原则。适宜原则通常包含了2个方面,一方面是适地适树,另一方面是和四周外界环境的相互协调性。适地适树通常是指绿化植物的特点与立地条件能够相互地适应,而立地条件是指栽种地相应的气候特点、土壤理化性质、光照状况与湿度等各种因素。园林绿化植物的特征主要包含了植物高度、绿色时期、开花时期、花色与适应性等方面。 (5)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过程应当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结合园林所在的地理环境、土壤状况与景观性质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统筹设计规划。关注保护城市化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自然物种的生态多样性,处理好其和城市绿化园林的相互关系,促使城市规划建设进程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可以回顾历史,保留历史文化的命脉。 (6)经济适用性原则。经济适用性原则一般是指发展节水型的绿化园林,或者在绿化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当充分地考虑节约水资源的问题。比如,合理地发展草坪,特别是冷季型的草坪,尽量选取具有耐旱节水特性的草坪品种,采用冷暖季草混搭模式,或者选取具有耐旱特性的地被植物。 (7)符合生态学原理。符合自然发展规律与外观风貌的园林绿化建设,应当关注生物的自然多样性。所以园林植物的植物配置过程需要体现出植物群落的多层次特点,有利于形成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相互结合与层次鲜明的景观风貌。同时应当关注园林植物叶色、花色与高低植物的合理配置,促使色彩与层次能够表现得更加丰富。 2.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配置的的方法 (1)对称性手法。将各种形态和大小的植物按照一定有规则的均衡形式布置,能给人一种稳定的心理感觉,使人感觉踏实。相反,对于某些杂乱无章没有均衡感布置的园林,则达不到这种心理感觉。有规则的均衡式布景常运用在诸如皇家园林或是具有纪念意义的公共建筑中。 (2)韵律调和手法。在植物景观的设计中应该注意植物间的相互配合和联系,还要注意不同植物的差异,在布局中注意调和的原则,会给人一种变化、灵动、活泼的感觉,能使人心情得到放松和愉悦。 (3)统一协调手法。在园林布景中,我们需要注意植物的高低错落和颜色的深浅变化等差异性的存在,但是在显示植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时,还必须使植物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以使其在整体上具有统一协调性,这样才能在生动活泼中保持和谐统一。过于统一的色调会给人千篇一律、毫无生气的呆板感觉,但是过于繁杂的色彩和过于多变的造型却难免使人心烦杂乱、无所适从。所以,我们在进行园林的植物配置时一定要掌握变化和统一的原则,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寻变化。 3.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3.1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根据实际的土地状况,结合要求进行合理地规划安排,促使各种绿化植物的生长状况趋向良好。不可以盲目地引入外地的园林绿化植物,应当增强开发与应用本土绿化植物的意识。近些年以来陆续出现的广场色块风与木兰科植物风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违背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对此应当持着谨慎的态度。 3.2 关注自然生物的多样性 在满足自然发展规律与园林风貌建设的基础上,应当加大对自然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度。对于某种特殊意义来说,关注园林绿化植物的多样性属于一个建造模拟化自然生态系统的关键过程。假如园林绿化植物的种群样式单一,在生态系统上出现贫乏现象,在景观风貌上显得格外单调。在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过程中应当注重乔木、灌木与草木的有机结合,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植物群落生存发展的稳定性,有助于珍稀植物的继续存留,充分有效地利用高、中、低层的立体空间,这样不但可以扩大绿叶面积,同时能够提升生态效益,有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质量效果。 3.3 景观植物的树种择取 当前,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国人口密集化程度逐年提高,城市显示出极大的热岛效应。此外,由于建筑物间间隙缩短,容积率升高,地面硬化率随之增强,不仅降低了阳光覆盖率,也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在为园林设计配置景观植物时,不仅要根据植物自然的生态特性合理配置,也要考虑城市独有的生态环境特点,在植物择取上尽可能偏向灌、乔木植物。通过科学可行的组合方式,增进

景观园林植物配置详解

1.配置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2.季相 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开花时,结果时或叶色转变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园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 在不同的气候带,植物季相表现的时间不同。北京的春色季相比杭州来得迟,而秋色季相比杭州出现得早。即使在同一地区,气候的正常与否,也常影响季相出现的时间和色彩。低温和干旱会推迟草木萌芽和开花;红叶一般需日夜温差大时才能变红,如果霜期出现过早,则叶未变红而先落,不能产生美丽的秋色。土壤、养护管理等因素也影响季相的变化,因此季相变化可以人工控制。为了展览的需要,甚至可以对盆栽植物采用特殊处理来催延花期或使不同花期的植物同时开花。 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如春季山花烂熳,夏季荷花映日,秋季硕果满园,冬季腊梅飘香等。要求园林具有四季景色是就一个地区或一个公园总的景观来说;在局部景区往往突出一季或两季特色,以采用单一种类或几种植物成片群植的方式为多。如杭州苏堤的桃、柳是春景,曲院风荷是夏景,满觉陇桂花是秋景,孤山踏雪赏梅是冬景。为了避免季相不明显时期的偏枯现象,可以用不同花期的树木混合配置、增加常绿树和草本花卉等方法来延长观赏期。如无锡梅园在梅花丛中混栽桂花,春季观梅,秋季赏桂,冬天还可看到桂叶常青。杭州花港观鱼中的牡丹园以牡丹为主,配置红枫、黄杨、紫薇、松树等,牡丹花谢后仍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3.草坪 用多年生矮小草本植株密植,并经人工修剪成平整的人工草地称为草坪,不经修剪的长草地域称为草地。用于城市和园林草坪的草本植物主要有结缕草、野牛草、狗牙根草、地毯草、钝叶草、假俭草、黑麦草、早熟禾、剪股颖等。 草坪一般设置在房屋前面,大型建筑物周围,广场或林间空地,供观赏、游憩或作为运动场地之用。西方古代园林中已有规则式草地。18世纪中叶,英国自然风景园出现后,园林中开始大面积使用自然式草坪。中国古代苑、囿有大片疏林草地,近代园林才有草坪。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 储振东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储振东 发表时间:2019-09-21T10:54:04.2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储振东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在城市中“热岛效应”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的健康和宜居度。 上海园林机施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8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在城市中“热岛效应”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的健康和宜居度。而园林作为绿化的常见手段,不仅是对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的继承发扬,而且对改善城市生态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着眼于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技术,简要概述了造景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园林中植物造景的具体实践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造景;绿化;技术运用 引言 反季节种植技术是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最为重要的一种技术。反季节种植技术突破了传统绿化植物的季节性种植限制,在任意施工工期内都能够栽植苗木,为城市添加更多的绿意。但与此同时,这项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故而做好反季节种植,其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个人从事园林绿化施工工作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反季节种植技术加以分析,以期能够为城市添加更多的绿意。 1植物造景技术的概念 植物造景技术在植物本身体态、颜色自然美的特性上,强调出植物的欣赏性。在合理的条件下,将多种植物放在到一起种植,运用植物造景手段对植物进行搭配[1],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在造景规划时,需充分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表现特点然后同植物造景手法结合在一起,建造一个完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 2植物造景基本原则 2.1生态原则 园林绿化的初衷是改善城市景观,给居民创造一个适宜生产、生活的环境,生态原则就是植物造景技术的应有之义。在植物造景时,需要结合生态学相关知识因地制宜的分析,避免植株选取不当而造成生态恶化。通常而言,植物的生长主要受光照、土壤和水分影响,任一要素的变化都可能令植物形状产生“异变”。因此,园林造景可以选择当地常见植物,既考虑植物的美学价值,又兼顾整体的文化底蕴。植物生长环境基本维持不变,成活率得到了限制提升,同时也令该项目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此外,在植物造景中还应关注“生态群落”的构建,新植株的移栽不宜对固有生态链和自然资源造成破坏,而要追求整体的和谐。 2.2美学原则 植物造景应当从人们审美需要出发,植物造景不仅要体现出统一性特征,还要从地方特有文化特色出发,充分体现植物造景的主题性、文化性、民族性,能够在符合地方群众主流价值观念,彰显美好寓意的基础上进行植物造景,才能更好地呈现植物造景的视觉效果,实现植物造景与地方环境的统一。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对称性、高低有序、错落有致的美学原理,有效控制造景工程的节奏韵律。运用新颖的剪裁设计体现和谐之美,发挥植物的审美功能与特性,做到在创意中吸引受众,更好地符合受众的心理文化需求。 2.3控制节奏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当中第三个原则是控制节奏,这是因为园林景观可以在天气气候上面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一般来说,很多城市在住宅区建设园林景观的时候,就是根据地理位置和天气再去种植植物,因为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天气种植的植物是不同的。而在城市住宅区的植物都不会十分的高大,这样比较利于修剪,间隔一段时间就去修剪,这样才能保持美观。 3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具体应用 3.1模拟时空变化 与假山假水不同,植物景观往往能够随着季节推移而悄然变化,这是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景观的细微变化也将影响园林的整体观感,应当成为设计人员关注的重要内容。如春天花团锦簇,夏天绿树成荫,秋日硕果累累,冬日枝干苍劲,都是不同季节所特有的景观特点。随着技术的成熟,在造景时已能够合理搭配不同地区、季节的植物,从而造成一种奇妙的景观。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季节变化适时地调整景观,在不同时期给观赏者带来别样的情趣。比如,将春季纷繁的花朵与秋冬萧索的乔木相结合,给人带来眼前一亮的效果。这种做法使景观呈现出灵活变换的动态特征,其观赏价值远胜于一成不变。 3.2植物造景技术应用于建造公园环境 公园里景观和绿色生态的表现来源于植物的种植搭配,同现代高楼大厦的城市生活远离了自然的生活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园林植物拥有本身自然美,通过与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相结合,形成让人流连忘返的景色。园林景观绿化过程里,利用植物枝叶的特点,来衬托人工塑造的假山、雕像等建筑,例如常绿树种在雕像周围,通过色彩对比,加深人们对雕像的印象。在大型的建筑物附近种植高干,枝繁叶茂的树种,会令建筑物散显得更庄严。还可以利用植物对园林的地形进行修饰,高低起伏的地形,会使人产生更多的兴趣,如果园林里制造高低起伏的地形需要采用推山挖土的方法,不但过程复杂而且成本高对环境造成了破坏,违背了园林景观绿化的目的,可以使用植物造景技术解决难题,利用植物的种植来强调地形高低,种植乔灌木在高处突出高耸的感觉,种植在凹处使地形感觉平缓。 3.3植物造景技术应用于园林建设与建筑修饰 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之一就是它会应用于园林建设与建筑修饰。园林建设一般是在小区内显示出来的,一般小区里的园林景观设计就会比较的统一差不多都是一个样子的,因此园林景观设计者应该要去设计一些比较新颖的园林景观,有一些园林植物造景让人觉得十分轻松,能够放松自己的心态。第二个就是,植物造景技术还可以应用在道路建设当中,我们往往能够看到路边的一些园林设计是比较怪异的,但是比较美观,而且不同于其他的一些园林景观设计,不同的建筑物旁边的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是不同的,主要是凸显出建筑物的特点。 3.4营造意境氛围 在我国文学和艺术创作中,不少学者专家都认为“心随物婉转,物与心徘徊”。所谓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观赏者的情绪将受到一草一木的牵动。对于园林植物造景而言亦是如此,在植物中人们可以寄托情感,抒发情怀。比如,在园林中移植松

园林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应用》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垂直绿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 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 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的绿化。 2.花境: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花卉应用形 式。 3.先锋植物:决定裸地最初形成的群落类型,能够改善土地质量,影响后入侵者的定居与生长发育。 4.连续韵律:重复出现相同的图案、相等距离。 5.风景园林植物造景:应用乔、灌、草、竹、藤及地被植物与其他风景园林要素有机结合,来创造既符合 生物学特性,又能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同时又具美学价值的景观。 6.乡土植物: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已经非常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生长良 好的一类植物。 7.孤赏石:又称特置石、立峰,大多由单块山石布置成独立性的石景,常在环境中作局部主题。 8.攀援植物: 指自身不能直立生长,需要依附它物或匍匐地面生长的木本或草本植物。 9.景观栽植:从道路环境的美学观点出发,从树种、树形、种植方式等方面来研究绿化与道路、建筑协调 的整体艺术效果,使绿地成为道路环境中有机组成的一部分。 10.沉水植物:植株体完全浸没在水中,例如金鱼藻、苦草等。 11.生物入侵: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 象。 12. 二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2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构成二板三带式绿带。 13. 城市广场:一般是指由建筑、道路和绿化地带等围合或限定形成的开敞的公共活动空间,是人们日常 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 14.花相:将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的整体表现形貌。 15.指示植物:对环境中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具有指示作用的植物或植物群落被称为指示植物。 二、单项选择 1-5 DBBCC 6-10 ACADB 11-15 DACBA 16-20 AABCB 21-25 ABDBC 26-30 BDCAB 1.“本与自然,高于自然”是我国古典园林重要的造园思想,(D )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植物配置创新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植物配置创新 发表时间:2019-07-23T16:27:53.8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左丽华 [导读] 摘要:文章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就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提出了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化措施,并探讨了植物配置的创新方法。 佛山市顺德区顺茵绿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311 摘要:文章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就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提出了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化措施,并探讨了植物配置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理念;问题;措施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化项目随之不断增多,其作为城市环境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现代园林绿化景观中充分体现了“以绿为主”的设计理念,并融入一些现代创新的设计手法,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就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及植物配置创新措施进行了论述。 1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景观设计忽略了以人为本。园林建设并不在于选用顶级的建材,最好的配套设备,而在于它能否给人们提供一个很方便的居住环境,能否提供让住户感到舒畅的人性空间。 (2)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严重失衡。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一些园林设计人员对园林植物造景意识不强,未能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角度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和造景设计,没有考虑城市绿色空间的多样化功能,只是注重造价,以求迎合开发商求快的心态。 (3)园林植物配置不合理。有些设计师为了迎合开发商追求壮观视觉效果的心态,在居住区进行植物配置时,往往忽视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在大面积的草坪上零散点缀少量的乔木和灌木,不能形成乔、灌、草复层结构植物生态循环链。殊不知大面积草坪的生态效益较差,且维护费用较高。 (4)不注重生态化设计。生态设计理念贯穿于环境设计的全过程。回归自然是人的本性,通过引入自然界的山、水与绿化,使住区景观环境生态化,让人们感受生态环境之美。但是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部分设计人员并不注重生态化理念的应用,从而导致园林景观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 2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优化措施 (1)打造人性化景观。在园林景观绿化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风貌的,根据使用功能进行绿化景观布置,以打造出完整的绿化景观系统。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应尽量做到人性化,确保景观设计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2)优选植物品种,注重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植物设计时,应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品种的选用与搭配。在品种选择时,应考虑到植物色彩、花果期,选用不同的植物品种,包括常乔木、灌木、绿树、落叶树等。同时,确保植物配植要的层次感,在乔、灌、草的配植时,应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对高、中、低植物进行合理配植,以构成多层次种植结构。 (3)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园林绿化设计时,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尽可能减少土方施工,并适当保留原有的树木,以减少投入。自然起伏多变的地形更贴近自然,更令人感到轻松,因此,应选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树种,以改善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实现人与植物的统一。 (4)园林景观要与文化相结合。提倡多元化,创作出真正符合当地文化背景和氛围的景观表现。文化生活区、儿童活动区、老年人活动区等特色功能区要体现出不同的特点,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进生活的元素。 (5)注重生态学原理的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上,应充分考虑到生态平衡问题,要确保园林景观生态平衡,在充分考虑到生物的特性,对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避免植物间发生恶性竞争。同时,根据植物各自的特性,利用植物之间的共生原则,将能共生的植物种植在一起,对有害的植物分开进行种植。 3 园林植物配置的创新方法 3.1 因地制宜 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因地制宜原则。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引进一些适宜的植物,相比本土园林植物,会更廉价、安全、可靠,两者都要注重。设计并严格按照此原则打造园林植物景观,使相应植物能够在所在的地域环境中健康、茁壮生长。 3.2 注重景观空间打造 植物配置不单单是进行平面构图,同时又是一种立体景观艺术,是一种空间设计,具有空间美学特征。中国的古典园林非常重视空间的营造,力求达到“尽错综之美,穷技巧之变”的至高境界。在现代城市绿化中,空间营造在植物配置中仍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景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因观赏者所处位置的不同而变化,且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植物景观空间的设计不能单纯从植物的角度论述植物景观的空间艺术,应从“景”和人所处的植物空间的角度出发,以为人服务为基础,遵循设计为人的理念。 3.3 遵循地方特色 不同城市的自然条件以及地域文化差异很大,具有不同的地域风光。城市绿化也应突出地方特色,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结合当地自然资源,融合地方特色,体现地方风格。注重乡土树种的应用,以弥补城市环境土质较差的缺陷。保证适应性的同时,更加彰显地方特色,提升城市的绿化品位,使城市居民有更强烈的历史传承感。 3.4 依据生态习性 任何植物都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环境中的各生态因子间互相影响紧密联系,对植物的生存产生影响,使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习性。垂柳好湿适宜栽植在水边;桃叶珊瑚、八角金盘等耐荫性强的植物适宜栽植在林下;梧桐、银杏等阳性树种适宜栽植在建筑物的阳面或者作为复层群落的上层部分;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每种植物不同的生态习性,协调物种之间的关系。 3.5 注重生态功能 植物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合理的植物配置是其生态功能发挥的基础,一方面应尽可能地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绿化空间,合理改善植物配植结构,提高现有绿地上的绿量。许多特殊植物如悬铃木、广玉兰、毛白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运用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运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激增,钢混建筑相继落成,“热岛效应”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的健康和宜居度。而园林作为绿化的常见手段,不仅是对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的继承发扬,而且对改善城市生态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着眼于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技术,简要概述了造景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园林中植物造景的具体实践措施,以供参考。 标签:园林景观;绿化;植物;造景;作用;原则;技术 引言 我国自古就有“栽梅绕屋”“移竹当窗”的做法,這是人与生俱来对自然的向往。从发达国家园林绿化现状来看,无论是澳大利亚的花园城市或英国的植物园林,都显示出借植物创造景观是园林设计发展的总体趋势。而反观国内,仍片面以假水假山凸显意境而有损其实用性,无疑也本末倒置了。可见,明确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应用方法已十分迫切。 一、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作用 (一)美化与生态作用 利用植物造景的手法使植物形态的生长与植物间的搭配两者相辅相成,在视觉上营造出一种美丽曼妙的景色。植物造景技术在通过自然生态的山水、植物和适当添加的假山、水体装饰搭配结合,能够使山石、水体展现出更美丽的形态。同时,植物本身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可以将二氧化氮转化为氧气,吸收水体和周围环境中的有害气体,有利于社会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二)防御作用 在面临大面积雨水降临时,植物可以因自身根系发达,对雨水进行截流,使得雨水流入植被根系更好地保护地下水源,避免水土流失。植物枝叶也可以有效预防地震时掉落的砖石瓦片,为人身安全提供有力保护。 (三)提高社会经济作用 在城市中打造绿色生态环境,会吸引跟多的人来居住投资,使得社会经济提高。许多的办公场所楼下,都会有一些简单的园林景观绿化,使用植物、假山的装饰,将工作环境衬托的更加舒心、明亮,工作效率更高。 二、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原则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doc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对比和衬托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见彩图)。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动势和均衡 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榆树、合欢。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起伏和韵律 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层次和背景 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 色彩和季相

植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可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配置方式,实现园林景物色彩构图。将叶色、花色进行分级,有助于组织优美的植物色彩构图。要体现春、夏、秋、冬四季的植物季相,尤其是春、秋的季相。在同一个植物空间内,一般以体现一季或两季的季相,效果较为明显。因为树木的花期或色叶变化期,一般只能持续一、二个月,往往会出现偏枯偏荣的现象。所以,需要采用不同花期的花木分层配置,以延长花期;或将不同花期的花木和显示一季季相的花木混栽;或用草本花卉(特别是宿根花卉)弥补木本花卉花期较短的缺陷等方法。 大型的园林和风景区,往往表现一季的特色,给游人以强烈的季候感。中国人有某时某地观赏某花的传统,如灵峰探梅、西山红叶等时令美景很受欢迎。在小型园林里,也有樱花林、玉兰林等配置方式,产生具有时令特色的艺术效果。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空间 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适应园林功能要求和优美植物景观的空间环境。 设计 园林植物空间的创作是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利用植物进行空间划分,创造出某一景观或特殊的环境气氛。这种创作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立意在先。而植物配置在平面构图上的林椽线和在立面构图上的林冠线的设计,是实现园林立意的必要手段。 相同面积的地段经过林缘线设计,可以划分成或大或小的植物形成的空间;或在大空间中划分小空间,或组织透景线,增加空间的景深。经过林冠线设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立体轮廓线;在林冠线起伏不大的树丛中,如突出一株特高的孤立树,可以起到标志和导游的作用。同时,由于树木分枝点有高有低,在林冠线设计中,也可根据人体的高度,创造开敞或封闭的植物空间。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随着环境建设的备受重视,各地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好的园林建设已能将人与大自然很好地协调,将历史文化内涵再现出来,对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把握得恰到好处,园林绿化树种又因有神奇的千姿百态和绚丽的流光溢彩,在营造自然氛围、美饰环境空间方面演绎绿色的乐章。但是一些地方的园林建设也存在着效果不理想,有的植物配置不合理的现象;有的园林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改得面目全非;有的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高,与单位承受能力不相适应。因此,将设计的思路、特色、功能,各项绿化指标,对中长期及四季观赏效果,树种配置的原则,建设成本及维护管理费用的计算,在树木的配置、植物与建设物的协调、各项园林功能等存在诸多问题。使游人身在其中,深深地感受到环境的美好,心情舒畅。 一、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对比和衬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运用水平与垂直对比法、体形大小对比法和色彩与明暗对比法三种方法。

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杜英;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起伏和韵律韵律有两种,一种是“严格韵律”;另一种是“自由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最容易体现出韵律感,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层次和背景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家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 (一)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 首先,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配植的树种,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比较薄弱的发展新区,尤显重要。以我市地处亚热带为例,新近推荐使用的优良落叶树种,乔木类有无患子、栾树等。耐寒常绿树

(整理)《园林植物造景》复习资料.

《园林植物造景》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植物造景:以自然乔、灌、藤、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其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进行创作,形成综合景观,让人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 2、花坛:是在具有一定几何轮廓的种植床内种植颜色、形态、质地不同的花卉,以体现其色彩美或图案美的规则式园林应用形式。 3、花境:以多年生花卉为主组成的带状地段,花卉布置采取自然式块状混交表现花卉群体的自然景观,是园林中从规则到自然式构图的一种过渡的半自然式种植形式。 4、藤本植物:茎木质化,长而细软,不能直立,需缠绕或攀援其他物体才能向上生长。 5、地被植物:那些株丛密集、低矮,经简单管理即可用于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的植物。 6、季相:由于季节不同,在同一地区产生不同的群落形相称季相。 7、屋顶花园:指在一切建筑物、构筑物的顶部、天台、露台之上所进行的绿化装饰及造园活动的总称。 8、街头绿地: 指建设在城市街道中间或街道两侧供行人和居民短时间休息、游玩、锻炼的绿地。 9、立体绿化:是利用攀援植物绿化墙壁、栏杆、棚架、柱架及陡直

的山石等。 10、适地适树:就是栽种树种的特性,主要是使生物学特性和树体所处地域的立地条件相适应,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佳状态。 11、草坪:指有一定设计、建造结构和使用目的的人工建值的草本植物形成的块状地坪,具有美化或观赏效果,或能供人休闲、游乐和体育运动的坪状草地 12、孤植:指为突出显示树木的个体美,一般均单株种植,也称独赏树,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 1、由园林植物分割空间的类型(ABCDE) A.开敞空间 B.半开敞空间 C.覆盖空间 D.封闭空间 E.垂直空间 2、从设计形式上分,花境主要有(ABC ) A、单面式花境 B、双面式花境 C、对应式花境 3、广场绿地种植设计基本形式( ABDE ) A.排列式 B.集团式 D.自然式 E.图案式 4、下列植物在秋季呈红色或紫红色的有(CE ) C.枫香 E.鸡爪槭 5、四株同一树种配置忌用的形式有( CDE ) C、正方形 D、直线 E、等边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