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谣言产生原因的分析及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谣言的生成与管理

时间:2011-09-20 13:16:00 作者:; 来源:

● 李明哲

谣言在网络上的传播日益增加,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从江苏省人民医院“艾滋门”事件到山东省东明县化工污染致60%人口患甲状腺肿瘤事件,还有近来因日本地震而引发的抢盐风波,受众的从众心理、窥私心理等复杂的心理状态推动着谣言从发布、轻信、增添到扩散成为焦点。①网络谣言若得不到正确引导与控制,会对受众、各类组织乃至公众人物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要遏制网络谣言的泛滥,规避因谣言而带来的各种风险,降低谣言产生的信息传播“噪音”干扰,保障良好的信息传播环境,就必须对网络传播主体和受众进行规范和教育引导,并辅之技术手段,完善网络谣言管理的机制,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②

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

1.网络谣言传播具有多渠道性

网络谣言生于虚拟世界,但由于主流媒体的传播,使网络谣言接触到更多受众,因此被人们认为是事实。若谣言起于网络且只由网络传播,就不会造成相同的影响。但若网络谣言被主流媒体当成新闻来报道,则谣言便可能发展成公司或组织在信心和信誉上的危机。

2.信息闭塞导致谣言产生

很多传播学者和危机管理学者都有一个共识,即“谣言止于信息公开”。谣言之所以能盛行,有很多原因,个人的心理状态、社会环境状况、政治环境因素等对谣言的流行都负有责任。③而信息闭塞、渠道堵塞是谣言盛行的一个很大原因。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各类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判断自己的生活状况,并给出决策。当信息渠道封闭、信息交流不再通畅的时候,人们出于对信息缺乏的恐慌,就会编造谣言,相互流传,以缓解自己的不安情绪,同时表达自己的不安。

3.传播者有目的地制造谣言

网络上的谣言大多属于黑色谣言,即传递坏消息、诽谤他人、制造骚乱。谣言传播迅速,覆盖范围广泛,而且成本低廉,效果奇佳。在西方,大多数政治谣言的传播都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比如诽谤政敌、改变选民态度等。由于中国的传统观念和政治体制,政治谣言的传播并不成为典型。然而,谣言仍然作为一种手段被广泛运用于现代商业战争中,谣言的似真似假影响着股市的攀升、企业的并购。同时,出于对他人的报复,也有人制造谣言,对他人进行中伤。甚至在职场中的人事调动中,也有人散布谣言,以确保自己的地位或者赢得晋升机会。总之,造谣者出于功利性的目的制造谣言,并利用谣言达成目的。

4.弱势群体发泄不满情绪

目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这样就会有一些社会个体对目前的生活状况不满。平头百姓痛恨腐败现象,市井小民表现出仇富心理。作为相对弱势的一方,他们在能力、权力和财富上无力反抗的时候,就会选择一定的方式进行发泄。于是,他们制造谣言,以赢得舆论的支持,完成自己对目前处境的不满情绪的发泄。谣言作为一种廉价的、效果显著的传播方式,在迅速传播中满足了弱势群体的发泄心理,让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和力量。同样,弱势群体更容易传播相对有利于己方的谣言,在传播的过程中,

人们宣传了自己的隐秘愿望,获得了快感。

网络谣言的控制与解决方法

1.及时、充分的信息公开有助于遏制谣言传播

网络上的谣言大多与事实严重不符,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及时直接指出其荒谬之处,通过正式机构向公众传播权威可信的情报和解释,并进行反证来否定谣言。一般来说,这样的谣言虽然有貌似权威的信息来源,但是往往禁不起推敲,一经辟谣,其生命力就会大大减小。2008年12月,有网友发帖《价值52万元,陕西佛坪县委书记的手表也不赖!》,爆料陕西贫困县佛坪县委书记杨光远佩戴价值52万元劳力士手表,还附有两张照片来佐证。

事后杨光远书记辟谣,称其佩戴的手表是2004年完成援藏任务,离开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时,用补发的援藏津贴购置的一块价值2000多元的梅花牌手表,用以纪念援藏工作,并一直佩戴至今。该手表目前市场价值近3000元,并非帖文指称的所谓劳力士天价手表。通过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当事人出面澄清,谣言则会不攻自破。

2.利用技术手段强制控制

和其他技术一样,网络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是一把双刃剑,在为社会提供便利和服务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消极的负面效应。网络谣言主要产生并传播的场所之所以能提供虚拟匿名的交往,是与互联网技术分不开的。尽管如此,一味地强调技术的过失是荒谬和不现实的,因为网络的运行并不是单单由技术推动的,而是加入了人的参与,包含了人们之间的配合、默契和协调一致。因此,可以让技术开发人员研发出能够屏蔽不良谣言的软件,人机配合,共同抵制网络不良谣言的传播。

3.加强公众教育

谣言,是指凭空捏造的不可信的话。人们之所以相信谣言,和其自身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有关。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曾提出“知沟”理论,即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来越有扩大的趋势。为什么2003年的非典谣言能在农村大肆传播,而该谣言到了城市里就不易生存?这和两个不同人群在知识层面、文化程度和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差距有很大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他们采纳信息的多寡程度不同而致。因此,对公众进行教育,加强自我教育,理性分析谣言,从根本上提高人口素质,对抑制谣言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网络是谣言产生与传播的温床。若要克服网络谣言的影响,就必须针对网络空间特有的传播特征,辅以危机传播的概念与通则进行研究。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网民自身做起,防患于未然。

注释:

①张晓雪、高珊:《互联网在谣言传播中的角色及应对策略——以江苏省人民医院“艾滋门”事件为例》,《青年记者》[J],2011年第7期

②黄卫星、康国卿:《受众心理视角下的网络谣言生成与治理——以“艾滋女”事件为例》,《中州学刊》[J],2011年第2期

③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流派、范式与路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