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概要

合集下载

上海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在上海市的浩瀚历史长河中,坐落着一批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是上海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文物,无论是古代的建筑、石刻、碑文,还是近现代的革命遗址、名人故居,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远的人文精神。

在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中,有一处特别引人注目。

那是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古建筑,名为“静园”。

它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一个宁静小巷内,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依然保持着相当完整的建筑结构和装饰风格。

静园的建筑风格独特,集江南园林之秀美与北方宫殿之庄重于一身,既有曲径通幽的景致,又有飞檐翘角的壮丽。

园内的石桥、石舫、假山、池塘等景观错落有致,每一处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故事。

除了静园,上海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中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

比如位于黄浦江畔的一处革命遗址,它是当年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纪念地之一,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抵抗和无畏精神。

又比如一处名人故居,这里曾是著名作家、艺术家等文化名人的居住地,他们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手稿、书画和文物。

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不仅是上海市的历史见证,更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它们见证了上海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这些文物,保护好它们,让它们的历史和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上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上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6-927 表性建筑
黄浦区
时代 民国
图片
崧泽遗址 上海马桥遗址 广富林遗址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
嘉定孔庙
杨树浦水厂 佘山天文台 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
70134
古遗址
70135
古遗址
70136
古遗址
70137
古遗址
青浦区 闵行区 松江区
普陀区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至 商 新石器时代、 上海广富林.jpg 东周
明 时代
图片
兴圣教寺塔
4-83 古建筑
松江区
北宋
真如寺大殿 上海外滩建筑群
4-120 古建筑
普陀区

4-220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 表性建筑
黄浦区、虹 口区
1906-1937年
上海邮政总局
4-226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 表性建筑
虹口区
1924年
沉香阁[注 2] 福泉山遗址 上海宋庆龄故居 张闻天故居
4-252
宋庆龄墓
2-10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 建筑物
长宁区
1981年
豫园
2-39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 筑物
黄浦区
明至清
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
3-25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 建筑物
徐汇区
四 一二事件.JPG 1927-1937年
松江唐经幢
3-179 石刻及其他
松江区

徐光启墓 名称
3编-254 号
古墓葬 分类
徐汇区 所在
黄浦区
1919年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 旧址
1-10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 建筑物
黄浦区
1920-1921年

上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的2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你去过几个?1.上海孙中山故居位于上海市香山路7号(原莫利爱路29号),1918至1924年间孙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在此居住。

1925年3月25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临终留下《家事遗嘱》,将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留给了夫人宋庆龄。

此后,宋庆龄继续在寓所内居住,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离沪移居香港、重庆。

抗战胜利后,1945年底宋庆龄回到上海,将寓所赠与国民政府,作为孙中山的永久纪念地。

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位于上海市霞飞路渔阳里(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

为两层楼砖木结构石库门建筑。

该弄于民国4年(1915年)8月下旬始申请建,约次年至民国8年前建成。

坐北朝南,原由戴季陶租用。

1959年5月26日,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鲁迅墓位于上海市四川北路2288号鲁迅公园(原虹口公园)内西北隅。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

22日,鲁迅丧仪在万国公墓礼堂举行,后遗体葬于公墓东侧 F区。

1956年10月14日,鲁迅逝世二十周年时,鲁迅墓从万国公墓迁到虹口公园内。

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位于上海市望志路106、108号(今兴业路76、78号)。

沿街并排两幢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

该楼于民国9年(1920年)夏秋间建,与左右紧邻4幢同类房屋同时建成,属贝勒路树德里(今黄陂南路374弄)一部分。

是为上海典型石库门式样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

1921年7月23日晚,中共“一大”在此召开。

1952年9月,中共“一大”会址修复,建立纪念馆并对外开放。

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市区文物保护点

上海市区文物保护点

上海市区文物保护点上海市区文物保护点是指在上海市区范围内的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建筑、遗址、纪念碑等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保护点承载着上海的历史记忆,展示着上海的文化底蕴,是上海市区的宝贵财富。

上海市区文物保护点中最著名的要数豫园。

豫园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是一座古典园林,具有400多年的历史。

豫园是典型的江南园林,以其精致的景观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

园内有众多精美的建筑,如假山、廊桥、亭台楼阁等,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

同时,豫园也是上海市区文物保护点中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是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场所。

上海市区的文物保护点中还有许多具有特色的建筑,如外滩的建筑群。

外滩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这里有众多具有欧式风格的建筑,如“十八弯”、港务大楼、浦东发展银行大楼等。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外滩的建筑群是上海的骄傲,是上海市区文物保护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海市区的文物保护点还包括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如宋庆龄故居。

宋庆龄故居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妇女运动先驱、国际友人和民主主义战士宋庆龄的故居。

故居建筑风格独特,展示了上海近代历史的重要片段。

故居内有许多宋庆龄的生活用品和照片等文物,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女性的一生。

宋庆龄故居是上海市区文物保护点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除了以上提到的文物保护点,上海市区还有许多其他的文物保护单位,如玉佛寺、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等。

这些文物保护点各具特色,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

它们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和活动,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上海的历史,感受上海的魅力。

上海市区文物保护点是上海重要的历史遗产和文化符号。

这些文物保护点不仅是上海市区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的文化遗产。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文物保护点能够永久地留存下来,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上海的历史与文化。

上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是中国现代化城市的代表之一,但这座城市也保留着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作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遗产,许多地方的文物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将介绍上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浦古城青浦古城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北部,是一座古老的水镇。

它是著名的江南水乡代表之一,曾经是一座繁荣的商贸城镇。

青浦古城建于明代,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墙,现在还能看到古城墙,古城门、古宅、古街道等许多历史遗迹。

青浦古城曾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是上海市博物馆系统的核心机构,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

它坐落在人民广场东南部,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建筑。

博物馆收藏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工艺品和艺术品,包括青铜器、玉器、陶器、瓷器和文物等,展示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交融。

上海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是为纪念鲁迅的生日而建造的,是一座具有文化意义的建筑。

纪念馆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是鲁迅曾经居住的地方,这里保存了鲁迅生前居住过的房子、鲁迅的文物和各种与鲁迅有关的传记和历史资料。

上海鲁迅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上海豫园上海豫园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路218号,是一座明清式园林建筑群。

豫园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之一,也是上海特色建筑之一。

园内保存了许多历史文物,包括古建筑、园林景观、雕塑、陈设和艺术品等。

上海豫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城市规划馆上海城市规划馆成立于2000年,展示了上海历史和未来的城市规划。

馆内展出了上海市历史的城市规划图和模型、上海城市建设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未来城市规划的重点项目等。

上海城市规划馆是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之都,这座城市不仅保留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也在不断地创造新的发展。

本文介绍了上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代表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是上海城市的骄傲和财富。

上海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意义的建筑和文物。

它们代表了上海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文化传统,是上海人民的共同记忆和精神财富。

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是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豫园。

豫园是一座具有明清风格的传统园林,被誉为“江南园林之冠”。

这座园林建于明朝,经过多次扩建和修复,如今已成为上海市的重要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

它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园林景观和传统文化元素,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

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田子坊。

田子坊是一片保存完好的老式石库门建筑群落,是上海市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民国时期建筑之一。

这里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布局,沿街而建的石库门楼房,狭窄的弄堂和曲折的小巷。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老上海的独特韵味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是位于上海市静安区的王家沙小区。

王家沙小区是上海市保存最完整的法租界民主建筑群之一,具有浓厚的法国风情。

这里有优雅的洋房、宽阔的林荫道和精心修剪的花园。

在这里漫步,仿佛走进了一个时光隧道,回到了百年前的上海。

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是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工业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

它建于20世纪20年代,曾经是上海最大的仓库之一,用于储存棉花、茶叶和其他商品。

如今,四行仓库已经转型为创意产业园区,吸引了大量的创意企业和年轻人才。

上海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工作是对上海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上海城市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

通过保护这些文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上海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和精神财富。

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上海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的2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你去过几个?1.上海孙中山故居位于上海市香山路7号(原莫利爱路29号),1918至1924年间孙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在此居住。

1925年3月25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临终留下《家事遗嘱》,将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留给了夫人宋庆龄。

此后,宋庆龄继续在寓所内居住,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离沪移居香港、重庆。

抗战胜利后,1945年底宋庆龄回到上海,将寓所赠与国民政府,作为孙中山的永久纪念地。

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位于上海市霞飞路渔阳里(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

为两层楼砖木结构石库门建筑。

该弄于民国4年(1915年)8月下旬始申请建,约次年至民国8年前建成。

坐北朝南,原由戴季陶租用。

1959年5月26日,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鲁迅墓位于上海市四川北路2288号鲁迅公园(原虹口公园)内西北隅。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

22日,鲁迅丧仪在万国公墓礼堂举行,后遗体葬于公墓东侧 F区。

1956年10月14日,鲁迅逝世二十周年时,鲁迅墓从万国公墓迁到虹口公园内。

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位于上海市望志路106、108号(今兴业路76、78号)。

沿街并排两幢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

该楼于民国9年(1920年)夏秋间建,与左右紧邻4幢同类房屋同时建成,属贝勒路树德里(今黄陂南路374弄)一部分。

是为上海典型石库门式样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

1921年7月23日晚,中共“一大”在此召开。

1952年9月,中共“一大”会址修复,建立纪念馆并对外开放。

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豫园位于上海老城厢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老城隍庙、豫园商城相连。

上海 文物保护单位 批次

上海 文物保护单位 批次

上海文物保护单位批次
上海拥有众多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和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以下是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保护单位。

一、豫园
豫园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部,是一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典园林,也是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园内有传统的园林建筑和精美的石雕、木雕等艺术品,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独特魅力。

在这里漫步,仿佛穿越到了过去的时光,感受到了古人智慧的痕迹。

二、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广场南侧。

作为中国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它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包括陶瓷、绘画、书法、青铜器等。

馆内展览丰富多样,通过展示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三、陈云故居
陈云故居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是中国现代革命家陈云的故居,也是一处重要的革命历史纪念地。

这里保存着陈云在上海的居住场所和办公地点,展示了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故居内部陈列着陈云的家具、书籍和文物,以及一些历史照片和文件,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革命家。

四、上海老街
上海老街位于黄浦区,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街道,保留了许多传统建筑和商铺。

这里有石库门建筑、老式弄堂和传统的小吃摊位,展现了上海独特的城市风貌。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老上海的味道,领略到城市的历史底蕴。

以上是上海的几个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它们承载了城市的记忆和文化传承。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文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过去,珍视现在,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文物保护单位,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19处上海地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处上海地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
马勒住宅
静安
陕西南路30号
----------
卢湾区
上海中山故居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
黄浦区
豫园(湖心亭、荷花池、九曲桥)沉香阁
明清
外滩建筑群
国际饭店
徐汇区
徐光启墓

龙华塔

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
上海宋庆龄故居
长宁区
宋庆龄墓
普陀区
真如寺正殿

静安区
马勒住宅
虹口区
鲁迅墓
性质
1
外滩
外滩建筑群、建筑轮廓线、街道空间
2
人民广场
商业文娱建筑、城市空间、里弄住宅
3
南京西路
公共建筑、各类住宅
4
老城厢
传统寺庙、居住和商业建筑、街巷格局
5
衡山路-复兴路
花园住宅、新式里弄、公寓、公共建筑、革命史迹
6
愚园路
花园住宅、新式里弄、教育建筑
7
新华路
花园住宅(“外国弄堂”内花园住宅)
8
虹桥路
4
宋庆龄墓
长宁
宋园路宋庆龄园内
5
鲁迅墓
虹口
四川北路鲁迅公园内
6
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
徐汇
龙华路烈士陵园内
7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卢湾
兴业路76号
8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
卢湾
淮海中路渔阳里567弄6号
9
外滩建筑群
黄浦
上海大厦至延安东路口
10
国际饭店
黄浦
南京西路170号
11
上海邮政总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普陀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普陀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普陀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
上海普陀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志丹路和延长西路交接处延长西路633号。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距上海静安马勒住宅西北6公里。

志丹苑元代水闸总面积1500平方米,由闸门、闸墙、底石、夯土等部分组成。

根据考古发掘及出土文物,结合文献记载,确定志丹苑水闸遗址为元代建造,距今有700年历史,是已发现的同类遗址中规模最大、做工最精、保存最好的一处,在中国水利工程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上海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我曾经有幸参观了上海市的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

这些古老的建筑和文物让我仿佛穿越到了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

其中一座文物保护单位是位于黄浦区的豫园。

豫园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以其精美的建筑和独特的布局而闻名。

在园内,我看到了传统的假山、廊桥和亭台楼阁,这些建筑都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和工艺。

我沿着曲折的小径漫步,感受到了园内的宁静和美丽。

另外一处文物保护单位是位于普陀区的玉佛寺。

玉佛寺是上海市最大的佛教寺庙之一,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

我进入寺庙后,迎面而来的是一尊巨大的白玉佛像,它庄严肃穆,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在寺庙的内部,我看到了许多古老的佛教文物,如佛像、经书和法器,这些文物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除了豫园和玉佛寺,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还包括了许多其他的建筑和文物,如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等。

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不仅仅是一座座古老的建筑,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记忆和见证。

它们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人们的情感,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观这些文物保护单位,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古老的建筑和文物不仅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保护好这些文物,传承好这些
历史和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在未来,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保护和修复,让它们继续闪耀着历史的光芒,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和学习到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上海这座城市将因为这些文物而更加璀璨,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好这片文化的瑰宝。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汾阳路45号住宅(海关专科学校) 淮阴路姚氏住宅(西郊宾馆4号楼) 步高里 新康花园住宅 修道院公寓(湖南街道办事处) 南京大戏院(上海音乐厅) 金城银行(交通银行) 美琪大戏院(美琪影剧院) 大上海大戏院(大上海电影院) 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淮海饭店) 华业公寓(华业大楼) 圣三一基督教堂(黄浦区政府礼堂) 孙科住宅(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虹桥路2310号住宅(防止系统疗养院) 泰安路115弄花园里弄住宅 西侨青年会(体育俱乐部、市体委) 多伦路250号住宅 涌泉坊 裕华新村 兴国宾馆1号楼 瑞金二路住宅(瑞金宾馆1号楼) 尚贤坊 基督教慕尔堂 董家渡天主堂 四行储蓄会大楼(国际饭店)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名称 1920年毛泽东寓所旧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宿舍旧址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 《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旧址 上海茂名路毛主席旧居 1927年中共江苏省委旧址 鲁迅故居 韬奋故居 夏允彝、完淳父子墓 邹容墓 宋教仁墓 圆应塔(西林塔) 吉云禅寺塔(青龙塔) 护珠塔 平民女校旧址 《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 瞿秋白寓所旧址 秋霞圃 上海古城墙和大境道观 崇明学宫 蔡元培故居 吴昌硕故居 李白烈士故居 八路军驻沪办事处(兼新四军驻沪办事处)旧 址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周公馆)旧址 太平天国烈士墓 龙华塔(含龙华寺)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 上海大学旧址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工人纠察队沪南总 部——三山会馆 中共“六大”以后党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地点——原中国艺 术大学 泖塔 南翔寺砖塔 嘉定孔庙 宋江清真寺 中共淞浦特委办公地点旧址 黄道婆墓 陈子龙墓 东林寺大殿 时间 1920年5月-7月 1921年7月 1921年8月-1922年7月 1922年7月 1924年 1924年 1924年 1927年 1933年4月-1936年 1930-1936年 明末 1905年 1914年 (明)1436-1449年 (北宋)821-824年 (南宋)1079年 1921-1932年 1927-1932年 1933年 明清 明清 清 1937年 1913年 1945年 1937年 1946-1947年 1862年 北宋塔清寺(977年) 1920-1922年 1924-1927年 1927年3月 1928-1931年 1930年3月2号 874-879年 907-1127年 明清 元末 1929-1930年 元 1647年 1736-1795年

全国导游证(上海)景区整理

全国导游证(上海)景区整理
4韬奋故居
5周公馆
1兰心大戏院
2柳亚子旧居
3梅兰芳旧居
4何香凝旧居
5白杨故居
6刘海粟故居
7赵四小姐故居
徐汇区
1龙华塔(宋)
2徐光启墓(明)
3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
4宋庆龄故居
1龙华寺(始三国-重宋)
2黄道婆墓(华泾镇-龙华乡-东湾村)
3砖刻照壁(明)
4秋霞圃(清)
5张元济故居
6盛宣怀住宅
1丁香花园
2巴金故居
长宁区
1宋庆龄墓
①《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
2中共上海局机关旧址
3沙逊别墅
4王伯群住宅
5孙科住宅
1圣约翰大学(华政)
2即达克旧居
3白杨旧居
4路易·艾黎故居
静安区
①马勒住宅
1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2二大旧址
3中共淞浦特委办公地点旧址
41920毛泽东寓所旧址
5茂名路毛泽东旧居
6蔡元培故居
7嘉道理爵士住宅
1犹太人教堂
2周信芳故居
3刘晓故居
4刘长胜故居
普陀区
①真如寺正殿
①上海市总工会办公旧址
闸北区
①吴昌硕故居
①商务印书馆第五印刷厂
1上海工人纠察队总指挥部
2“4-12”惨案革命群众流血牺牲点
3五卅运动初期上海总工会遗址
虹口区
1鲁迅墓
2上海邮政总局
1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地点
2鲁迅故居
3李白烈士故居
1西童男校旧址(复兴初)
6南京大戏院
7大上海戏院
8八仙桥基督青年会
9基督教慕尔堂
①若瑟堂
1南市公共体育场
2五卅爱国运动群众流血点(大光明钟表店-南京东路)

上海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是上海市为了保护和传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特别指定的一批建筑和遗址。

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代表着上海市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对于了解上海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是上海市的骨干建筑,包括上海博物馆、豫园、天主教圣伯多禄堂等。

这些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是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它们见证了上海的发展历程,是上海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是上海市的历史遗址,包括中山公园、豫园、张园等。

这些遗址保存了上海市的历史记忆,是上海市的文化遗产。

通过对这些遗址的保护和传承,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上海的历史和文化。

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是上海市的民居建筑,包括老洋房、弄堂等。

这些建筑代表了上海市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是上海市的文化符号。

通过保护这些民居建筑,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上海的民间文化和生活。

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是上海市的历史街区,包括外滩、新天地等。

这些街区保存了上海市的历史风貌和建筑风格,是上海市的文化景观。

通过保护这些历史街区,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上海的历史韵味和城市风貌。

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是上海市的工业遗址,包括世纪公园、大宁铁路工厂等。

这些工业遗址见证了上海市的工业化进程,是上海市的工业文化遗产。

通过对这些工业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上海的工业历史和技术发展。

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是上海市的宗教建筑,包括龙华寺、玉佛寺等。

这些宗教建筑代表了上海市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是上海市的宗教文化遗产。

通过保护这些宗教建筑,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上海的宗教文化和精神追求。

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是上海市的历史园林,包括豫园、世博园等。

这些园林代表了上海市的园林艺术和自然风光,是上海市的园林文化遗产。

通过保护这些历史园林,可以让人们享受到上海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氛围。

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是上海市的纪念馆和纪念碑,包括中共一大会址、四行仓库等。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黄浦区12处)上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黄浦区12处)上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黄浦区12处)上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审核、公布的市级(相当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截止2014年4月4日已经公布了八批共238处。

第一批:1977年12月7日公布,共26处。

第二批:1980年8月26日公布,共10处第二批增补一:1981年8月25日公布,共2处第二批增补二:1981年10月22日公布,共1处第二批增补三:1982年9月29日公布,共2处第二批增补四:1983年3月26日公布,共1处第三批:1984年5月4日公布,共7处第三批增补一:1984年11月14日公布,共1处第三批增补二:1985年8月24日公布,共1处第三批增补三:1985年9月19日公布,共1处第三批增补四:1985年11月13日公布,共1处第四批:1987年11月17日公布,共11处第五批:1989年9月25日公布,共59处第六批:1992年6月1日公布,共7处第六批增补:1993年7月14日公布,共2处1998年7月23日撤销1处1998年12月1日撤销1处第七批:2002年4月27日公布,共11处,并同时调整7处为纪念地点第八批:2014年4月4日公布,共85处,归并入现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3处,将纪念地点、保护地点、抗日战争纪念地调整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47处黄浦区 56处徐汇区24处长宁区 16处静安区 23处普陀区 3处闸北区 14处虹口区 17处杨浦区 9处闵行区4处宝山区 9处嘉定区 10处浦东新区 9处金山区 12处松江区 16处青浦区 11处奉贤区 3处崇明县 2处总计238处2014年4月上海市政府核定并公布上海市文物局提出的新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85处,归并入现有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3处,将纪念地点、保护地点、抗日战争纪念地调整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47处(第八批)。

上海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勘察设计和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勘察设计和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勘察设计和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众多优秀的历史保护建筑。

以下是一些上海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勘察设计和文物保护单位:
1. 豫园:豫园位于上海老城厢,是一座明代园林建筑,也是上海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豫园进行了精细的勘察设计和文物保护,保留了其原始的建筑和庭园布局。

2. 外滩: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早期是上海殖民地时期留下的建筑群,包括平民居民楼、商铺和银行等。

外滩的勘察设计和文物保护工作得到了重视,保留了建筑的历史风貌。

3. 朱家角古镇:朱家角是上海保存最为完整的古镇之一,有着久远的历史和独特的水乡风情。

朱家角古镇进行了勘察设计和文物保护,保留了众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和街巷布局。

4. 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是上海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收藏和展示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

博物馆建筑本身也是一座历史建筑,经过精细的勘察设计和文物保护,保留了建筑的原始风貌。

5. 静安寺:静安寺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寺庙之一,拥有丰富的文物和古建筑。

静安寺进行了细致的勘察设计和文物保护,保留了寺庙的历史风貌和文化遗产。

上述只是其中的几个例子,上海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历史保护
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在勘察设计和文物保护方面一直保持着积极的工作态度。

上海市区文物保护点

上海市区文物保护点

上海市区文物保护点上海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有许多重要的文物保护点。

这些文物保护点保存着上海的历史记忆,是城市发展的见证,也是人们了解上海的窗口。

以下是一些上海市区的重要文物保护点。

1. 外滩外滩位于黄浦江畔,是上海最具标志性的地标之一。

这里保存着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如“十大外滩建筑”之一的外滩18号。

这座建筑建于1923年,是上海最早的现代化摩天大楼之一,代表了当时的商业繁荣和国际交流。

外滩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使其成为了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 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也是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包括中国古代的青铜器、陶瓷、书画等,展示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

博物馆的建筑本身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一座集现代与传统于一体的建筑。

3. 豫园豫园是上海著名的古典园林,也是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明代,充满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独特魅力。

园内有精美的假山、曲桥、亭台楼阁等,还有传统的园林植物和建筑,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

豫园是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块文化瑰宝,也是游客了解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4. 陈毅故居陈毅故居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是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领和革命家,他的故居是一座具有历史和纪念意义的建筑。

故居内保存了陈毅的生活用品、照片和手迹等,展示了他的一生和革命事业的重要历程。

故居的文物价值和历史意义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参观。

5. 上海老城厢上海老城厢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也是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保存着许多传统的建筑和文化遗产,如城隍庙、豫园等。

老城厢的街巷、建筑和风俗习惯展示了上海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传统的魅力。

上海市区的文物保护点不仅仅是古老的建筑,更是一段段历史的记忆。

通过保护和展示这些文物,人们可以了解到上海的历史和文化,也能够感受到城市的发展和变化。

这些文物保护点是上海独特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 保护类别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 保护类别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上海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拥有许多令人瞩目的历史建筑。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建筑遗产,上海市对其进行了分类保护。

本文将介绍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类别及相关情况。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拥有众多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建筑。

这些建筑包括上海老城厢内的豫园、十六铺老街、南翔古镇等,以及外滩历史建筑群、上海博物馆、天主教堂等地标性建筑。

这些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上海历史发展的见证,享有特殊保护地位。

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上海还有许多建筑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分三类:一类是普查登记类,即经过文物普查并核定登记的建筑;二类是独立文物普查单位,是未列入登记的文物,但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三类是不可移动文物,主要指具有独立完整功能和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更广,规模更大,数量也更多。

三、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上海市还建立了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并对名录内的建筑予以保护。

这些建筑虽未达到全国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准,但仍具备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根据建筑的特点和保存状况,这些建筑被划分为不同的保护级别,包括独特保护、重点保护和一般保护。

独特保护是指那些具有显著历史价值、建筑风格独特的建筑;重点保护是指那些具有较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建筑风格独特以及维修水平较高的建筑;一般保护是指那些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以及较好的保存状况的建筑。

四、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为了保护上海独特的历史风貌,上海市还设立了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

这些保护区内的建筑都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包括外滩、豫园、董家渡老街等地。

在保护区内,建筑的外立面、结构、风貌等都受到严格的保护和规范。

五、传统村落保护上海市还注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

传统村落是上海古代农村社会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018年上海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统计表

2018年上海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统计表

黄浦 静安 静安 徐汇 徐汇 徐汇 徐汇 徐汇 长宁 普陀 普陀 虹口 虹口 虹口 杨浦 闵行 嘉定 松江 松18版)
地址 祝桥镇闻居路50号 兴业路76号(望志路106号) 香山路7号 淮海中路567弄6号 延安东路口至上海大厦 豫园:安仁街218号 沉香阁:沉香阁路29号 南京西路170号 陕西南路30号 老成都北路辅德里(7弄)20-34号 南丹路17号光启公园内 龙华路2591号 淮海中路1843号 龙华路2853号(龙华寺南) 蒲西路158号 宋园路21号 兰溪路399号 延长西路633号 北苏州路276号 四川北路2288号(鲁迅公园内) 长阳路147号 杨树浦路830号 马桥镇俞塘村竹港以西、华宁路以东的北松公路段及两边地 块 嘉定镇塔城社区南大街183号 中山东路西司弄43号(中山小学内) 中山东路235号(方塔园内) 广富林街道广富林路 佘山镇西佘山巅 重固镇福泉居委会福泉山路658号 赵巷镇崧泽村北
上海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统计表(2018版)
序号 1 2 3 4 5 6 单位名称 张闻天故居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 址 上海中山故居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 上海外滩建筑群 豫园 辖区 浦东 黄浦 黄浦 黄浦 黄浦/虹 口 黄浦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国际饭店 马勒住宅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旧 址 徐光启墓 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 上海宋庆龄故居 龙华塔 徐家汇天主堂 宋庆龄墓 真如寺大殿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 上海邮政总局 鲁迅墓 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 杨树浦水厂 上海马桥遗址 嘉定孔庙 松江唐经幢 兴圣教寺塔 广富林遗址 佘山天文台 福泉山遗址 崧泽遗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的2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你去过几个?1.上海孙中山故居位于上海市香山路7号(原莫利爱路29号),1918至1924年间孙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在此居住。

1925年3月25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临终留下《家事遗嘱》,将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留给了夫人宋庆龄。

此后,宋庆龄继续在寓所内居住,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离沪移居香港、重庆。

抗战胜利后,1945年底宋庆龄回到上海,将寓所赠与国民政府,作为孙中山的永久纪念地。

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位于上海市霞飞路渔阳里(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

为两层楼砖木结构石库门建筑。

该弄于民国4年(1915年)8月下旬始申请建,约次年至民国8年前建成。

坐北朝南,原由戴季陶租用。

1959年5月26日,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鲁迅墓位于上海市四川北路2288号鲁迅公园(原虹口公园)内西北隅。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

22日,鲁迅丧仪在万国公墓礼堂举行,后遗体葬于公墓东侧 F区。

1956年10月14日,鲁迅逝世二十周年时,鲁迅墓从万国公墓迁到虹口公园内。

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位于上海市望志路106、108号(今兴业路76、78号)。

沿街并排两幢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

该楼于民国9年(1920年)夏秋间建,与左右紧邻4幢同类房屋同时建成,属贝勒路树德里(今黄陂南路374弄)一部分。

是为上海典型石库门式样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

1921年7月23日晚,中共“一大”在此召开。

1952年9月,中共“一大”会址修复,建立纪念馆并对外开放。

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豫园位于上海老城厢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老城隍庙、豫园商城相连。

它是老城厢仅存的明代园林。

园内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湖光潋滟,素有“奇秀甲江南”之誉。

豫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系潘氏私园。

豫园始建于一五五九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它原是明朝一座私人花园,占地三十余亩.园内有三穗堂、大假假山、铁狮子、快楼、得月楼、玉玲珑、积玉水廊、听涛阁、涵碧楼、内园静观大厅、古戏台等亭台楼阁以及假山、池塘等四十余处古代建筑,设计精巧、布局细腻,以清幽秀丽、玲珑剔透见长,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体现明代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风格,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一颗明珠。

豫园为“全国四大文化市场”之一,与北京潘家园、琉璃厂、南京夫子庙齐名。

1982年2月24日,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宋庆龄墓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宋园路,建于1984年1月,前身为上海市万国公墓。

陵园以宋庆龄墓为中心的纪念设施、少年儿童活动区、万国公墓名人墓和万国公墓外籍人墓园4部分组成。

主干道东端建有宋庆龄纪念碑,正面镌刻着邓小平“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宋庆龄同志永垂不朽”的题词,背面为碑文。

1982年2月24日,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徐光启墓位于上海市南丹路上的光启公园内。

徐光启是中国研究和介绍西方科学的先驱,在农业与天文学上的成就极为突出。

明崇祯六年(1633) 在北京去世,次年归葬原籍,择地于上海城山南李纵泾、肇嘉浜等河道汇合处,后来子孙多居于此,遂称徐家汇。

墓地有徐光启夫妇和 4 个孙子的墓穴,墓前立墓碑。

墓地东有碑廊,刻徐光启画像、明人查继佐撰的传记以及徐光启手稿。

墓前有徐光启半身花岗石雕像。

原墓地占地20亩,共有10个墓穴,葬徐光启及其夫人吴氏,左右是四个孙子夫妇。

墓前立有石碑、石人、石马、华表、石牌坊等物。

石牌坊上正中额题“文武元勋”;右题“熙朝元辅”,左题“王佐儒宗”,正中额下题:“明故大夫太子太保赠少保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文定公墓阙”。

石牌坊镌有对联,上联“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下联“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

墓前原有石羊、石马、华表、牌坊,到19世纪末已大多损坏,墓地只剩下1.2万平方米。

1988年1月13日,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松江唐经幢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东路270号的上海市松江区中山小学内。

松江唐经幢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地面文物,幢高9.3米,现存21级。

各级分别以托座、束腰、圆柱、华盖、腰檐等形式叠成姿态优美的经幢,每级大部分作八角形。

整个建筑高大美观,雄伟秀丽,雕刻细腻,线条洗练圆熟,人兽以至花卉均有丰满之感,极具大唐艺术风格。

1962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位于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龙华路2887号)的东北隅,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

就义地与遗址区、男女看守所之间由一条长300余米的地下通道贯联相通。

遗址区,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由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门楼、内设军法处、刑讯处、男女看守所及刑场组成。

在男看守处的墙面上留下了原安徽省副省长张凯帆在关押期间写的一首著名的诗:“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

中国革命的早期领导人赵世炎、陈延年等均在此被关押,最后被残酷杀害。

1988年1月13日,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兴圣教寺塔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东路南侧方塔园内。

此塔建造于公元1068~1094年间(北宋熙宁至元祐年间),以后历代均有修葺。

仰观塔身外形,古朴秀美,高耸入云。

顶部由复盆、相轮、宝瓶等组成高达8米的塔刹。

有4条铁索从尖顶分别系向9层的四角塔檐,名“浪风索”。

塔檐翘角处系有铜铃,名曰“惊鸟”,上下计有36只。

风吹铜铃,叮当声,悦耳动听,响彻方圆数里。

登高九层外廊,凭栏俯瞰,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1996年11月20日,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真如寺大殿位于上海普陀区真如镇北首,占地近15亩,建筑面积1370平方米,上海著名的佛寺,原名“万寿寺”,俗称“大庙”。

上海普陀区境内,历史上曾有不少寺庙,但绝大多数都已废毁,留存下来的寺庙,以真如寺为建寺最早、影响最深。

1996年11月20日,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上海外滩建筑群位于上海市区黄浦江滨外滩一带,遍布着一幢幢不同国家风格的西式建筑群,故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

上海外滩建筑群荟萃着世界各国不同时期的多种建筑样式。

有新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风格、近现代派等等。

它又有很大的兼容性,所以外滩多数建筑为折衷主义风格。

折衷主义是在一座建筑中,把历史上各时期的建筑词汇并列在一起。

这一风格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西方。

外滩建筑群大多定型于本世纪初,受到该风格的强烈影响,所以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

保存了百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精髓。

1996年11月20日,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上海邮政总局坐落于中国上海市四川路桥北堍,门牌为虹口区北苏州路276号。

大楼始建于1924年,造价为320万银元。

由当时沪上著名的英商思九生洋行负责设计,本埠知名的余洪记营造厂负责营建。

大楼拥有号称“远东第一大厅”的邮政营业厅,气势雄伟,现在仍为上海市邮政局和四川路桥邮政支局所在地。

1996年11月20日,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福泉山遗址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西,重固镇中心地段。

福泉山曾名覆船山,又名薛道山,属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五六千年。

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时是青浦区唯一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15.上海宋庆龄故居位于上海市淮海中路1843号,是伟人宋庆龄长期居住和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

故居总面积4300多平方米,分为前花园,主楼和后花园。

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张闻天故居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施湾乡邓三村张家宅。

1900年8月30日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张闻天在此诞生。

故居是一幢具有浦东农村传统风格的一正两厢的瓦房,前面有木亭,俗称“秀才亭”,现已拆除。

张闻天幼时随父母住在客堂百面卧室,西侧有书房,到17岁去南京读书才离家乡,以后还回家居住多次。

张闻天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外交部第一副部长。

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文化大革命”期间又受迫害,但仍孜孜不倦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

1976年7月1日在无锡病逝。

1990年为纪念他90诞辰,修复故居,将卧室、书房、客厅、厨房恢复原状,不少家具还是当年旧物,并开辟“张闻天革命史迹陈列室”。

陈列的253幅图片和266件实物让人缅怀张闻天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龙华塔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相传是三国东吴(222-265)孙权为孝敬他的母亲而建,故又名报恩塔。

赐额“龙华”,用藏西竺康居僧会所请得的五色佛舍利。

唐末毁于战火,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重建。

塔高40米,砖木结构,七层八面,每层飞檐高翘,角挂风铃,姿态雄奇,造型美观,玲珑剔透。

当年人们登塔远眺,可见黄浦江帆点点,烟波浩渺,江南秀丽景色尽收眼底。

正如诗中描写:“登塔遥瞻极浦东,往来舟逐一帆风,饶地多见江村景,近水楼台此不同。

”这里风光优美,“秋江塔影”成为龙华八景之一,是旅游者的好去处。

被誉为沪城“宝塔之冠”的龙华塔,与龙华寺相对成立。

2006年6月8日,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上海国际饭店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170号,上海国际饭店(Park Hotel)是上海年代最久的饭店之一,有三十年代“远东第一高楼”之称。

饭店地处繁华的南京西路,对面是风景如画的人民公园。

她,曾经保持“远东第一楼”记录半个世纪之久;她,曾经是上海的象征。

透过她饱经沧桑的外表,我们似乎又回到了20世纪30—40年代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嗅到了大上海的丝丝奢华气息;透过皮鞋锃亮、西装革履、仪表堂堂的40年代饭店boy的老照片,我们依稀看到了她的正茂风华。

她独领风骚50载,阅尽浮华70载,见证着悠悠历史,她似一部恢弘的史诗,一册可鉴的史书。

2006年6月8日,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马勒住宅坐落于上海市亚尔培路(陕西南路)30号,是1座高级独院马勒住宅式花园住宅。

宅院基地面积526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32平方米。

其中,主建筑为1幢一等砖木结构,以挪威建筑风格为主的大住宅,占地894平方米,建筑面积2411平方米,居住层为3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