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的微观结构研究
探讨湿陷性黄土的结构性变形特性
探讨湿陷性黄土的结构性变形特性摘要: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范围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而且其覆盖面积广、埋藏的深度大、地层构造复杂。
在我国的黄土分布中,湿陷性黄土的分布范围最广。
原状黄土在沉积的过程中会形成大孔隙骨架结构,而且颗粒间的接触点在长期的物理与化学作用下会逐渐形成可溶盐胶结,从而使其具有较为显著的抗压与抗剪的能力。
因此,要正确的揭示原状黄土变形的结构性参数的变化,首先必须对湿陷性黄土的组成与基本特征以及其结构特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变形;组成;结构特性一、湿陷性黄土的组成及基本特征黄土是一种欠压密土,而且具有不同程度的湿陷性,湿陷性也是黄土的典型特征。
湿陷性黄土主要是指在受到覆盖土层的自重应力或是自重应力与土层上建筑物的附加综合应力的作用下,若此时水将其浸湿,那么土的结构将会被破坏,同时出现显著的下沉现象,而且强度也迅速下降的一种黄土。
在我国,湿陷性黄土的分布范围大约占黄土分布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主要是位于地层的上部,厚度大约为10m~20m。
湿陷性黄土的主要特征:其颜色主要是以黄色为主,有灰黄、褐黄等颜色;其中有55%以上为粉粒;具有很多肉眼可以看见的大孔隙,孔隙比大约在1左右;黄土中有丰富的碳酸钙成分及其结晶;呈现出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具有湿陷性、易溶性、易冲刷性、各项异性、失水干裂性等工程特性。
湿陷性黄土中有大量的原生矿物质,例如石英、长石、方解石以及绿帘石等等,由于这些矿物的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具有较强的抗水性与抗风化的能力,而亲水性又较弱,因此,这些矿物对黄土的性质的影响主要是由矿物本身的性质所反映的。
另外,湿陷性黄土中还含有微量的次生矿物,例如粘土矿物,虽然其在黄土中的含量不高,但是其对黄土的性质还是有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明显的控制作用。
二、湿陷性黄土的结构特性黄土主要是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因为我国西部特定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与物质组成等原因,湿陷性黄土在沉积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构状态与湿陷性黄土结构本身在新条件下的变化情况息息相关。
黄土湿陷性的微观试验研究
黄土湿陷性的微观试验研究安俊鹏;袁慧【摘要】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有60%为湿陷性黄土,黄土湿陷性产生机理、影响因素、预估方法、指标选择以及工程应用诸方面成为黄土力学研究的重点.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正确评价黄土的湿陷性,分析黄土的微观构成及影响黄土湿陷性的因素,合理治理和控制黄土的湿陷变形,对西部的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期刊名称】《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00)007【总页数】2页(P165-166)【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孔隙率;微观结构【作者】安俊鹏;袁慧【作者单位】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27;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黄土是在第四纪形成的一种特殊的陆相疏松堆积物,颗粒成分以粉粒为主,颜色一般呈棕黄、黄色或褐黄色,天然剖面上垂直节理发育,肉眼可见大孔隙。
黄土按照其湿陷特征,可分为非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是黄土独特的工程性质。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叫湿陷性黄土。
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其覆盖面积约为63万平方公里,有60%为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地区。
湿陷性黄土在天然低湿度下具有明显高强度和低压缩性,一旦浸水会发生强度大幅度骤降和变形大幅度突增。
黄土作为地基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已有漫长的历史,建造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建筑物由于施工中或建成后使用过程中地基被水浸湿而导致建筑物沉陷甚至破坏的事故屡见不鲜。
为了有效控制湿陷性黄土的变形,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带来损失,黄土湿陷性产生机理、影响因素、预估方法、指标选择以及工程应用诸方面成为黄土力学研究的重点。
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正确评价黄土的湿陷性,合理治理和控制黄土的湿陷变形,对西部的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黄土的湿陷性研究探讨
黄土的湿陷性研究探讨[摘要]黄土湿陷性问题,一直是黄土地区的一个典型的工程地质问题,黄土的湿陷性对其分布区的工程建设活动常常造成巨大的危害,对工程建筑极具破坏性。
要预防和减少黄土的湿陷性的危害,弄清黄土的湿陷成因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黄土湿陷性影响因素黄土是处于干早、半干旱气候带条件下形成的第四纪沉积物,在我国西部地区分布很广,每年因黄土的湿陷性而造成的损失巨大。
湿陷性黄土是长期自然地质作用形成的,它是指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的湿陷变形,强度也随之降低。
由于湿陷性黄土特殊的工程特性,常使修筑其上的各种构筑物发生破坏,如建筑物的变形或裂、公路路基沉陷或公路边坡坍塌,严重影响了建物的使用和公路的正常运营。
所以,在黄土地区建各构筑物时,首先要重视的便是黄土的湿陷性,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就是减轻以至消除黄土湿陷性,因而对黄土的湿陷特性进行研究及湿陷等级进行评判变的尤为必要,对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1]。
1黄土湿陷的主要特征黄土的湿陷变形是一种较特殊的塑性变形,它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它是力与水共同作用的结果,还表现在它密切依赖于几何应力状态、应力历史与湿度状态、增湿水平和增湿历史等。
大量试验结果及工程实践经验表明:湿陷性黄上的湿陷变形具有突变性、非连续性和不可逆性三大特征。
湿陷系数δs是目前用以判断黄土湿陷等级、评判黄土湿陷危害并预测湿陷量的常用指标。
GB50025—200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规定岩土工程勘察须作出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和湿陷起始压力随深度的变化等评价;通常的方法就是现场探井取样,做室内湿陷试验。
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指出:“当不能取试样做室内湿陷试验时,应采用现场载荷试验确定湿陷性”。
众所周知,与常规室内试验相比,载荷试验更费时、费力。
人们想通过湿陷系数与黄土的物理性质的相关性得到地区经验公式,以便能更方便而准确地获取工程建设场地所含黄土的湿陷系数[2]。
湿陷性黄土的成因、危害及处理措施研究
湿陷性黄土的成因、危害及处理措施研究摘要:黄土在天然含水率时一般呈坚硬或硬塑状态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低的或中等偏低的压缩性,但遇水浸湿后,部分黄土即使在其自重作用下也会发生剧烈的沉陷,强度也随之迅速降低。
本文对失陷性黄土的成因、黄土的湿陷性的危害及黄土湿陷处理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Loess in the natural water content is generally rigid or hard plastic state and has high strength and low or moderate to low compression, but the water soaked, part of loess even in its gravity will be severe subsidence, strength also decreases rapidly. In this paper, the causes of collapse loess collapsibility of loess collapsibility of loess hazards and measures of problem analysis and research关键词:失陷性黄土;成因;危害;措施一、湿陷性黄土的成因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的土称为湿陷性土,属于特殊土。
黄土的湿陷性是指黄土在天然低湿度下往往具有明显的高强度和低压缩性,但遇水浸湿后会发生变形大幅度突增和强度也随之迅速降低的现象。
湿陷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黄土具有明显的遇水连接减弱,结构趋于紧密的有利于湿陷的特殊成分和结构。
黄土湿陷性强弱与其微结构特征、颗粒组成、化学成分等因素有关。
在同一地区,土的湿陷性又与其天然孔隙比和天然含水量有关,并取决于浸水程度和压力大小。
中国湿陷性黄土的结构性研究
中国湿陷性黄土的结构性研究中国湿陷性黄土的结构性研究概述:湿陷性黄土是中国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特殊土壤,其具有较高的含水量下易于发生液态化和膨胀性变形的特点。
湿陷性黄土在基础工程、地铁隧道建设、居民区域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性等方面可能带来潜在的风险和威胁。
因此,对湿陷性黄土的结构性进行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其物理和力学特性,为土壤工程设计和工程项目的安全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湿陷性黄土的形成及特点湿陷性黄土是由于特定地质背景条件下的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力学特性。
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于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
其主要特点包括高含水量下易发生液态化、膨胀性变形等。
湿陷性黄土含有较高的黏性成分,其吸水性极强。
当受到水分渗透时,土壤颗粒之间形成黏结结构,颗粒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导致土壤整体的稳定性下降。
此外,湿陷性黄土在含水量增加的情况下会发生膨胀性变形,引起土壤体积增大,从而造成工程结构的沉降和破坏。
二、湿陷性黄土的结构性研究方法1. 土壤取样与制备为了进行湿陷性黄土的结构性研究,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取样,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取样点应包括不同地质环境、不同含水量下的黄土。
取样后,需要进行土壤的制备工作,包括土壤的干燥、破碎、筛分等步骤,以便于后续实验测试。
2. 粒径分析湿陷性黄土的颗粒结构对于其特殊的力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粒度分析可以了解土壤中各种颗粒的相对百分比和粒径分布情况。
常用的方法包括光学显微镜观察、激光粒度分析仪等。
3. 液态化特性测试湿陷性黄土在含水量增加时易于发生液态化现象。
为了探究液态化特性,可以采用剪切装置进行剪切试验,并观察土壤在不同含水量下的变形情况。
通过得到的剪切曲线和膨胀曲线来评估土壤的液态化特性。
4. 微观结构分析湿陷性黄土的结构性研究还涉及到土壤的微观结构分析。
可以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仪器来观察土壤微观结构的形貌和成分。
黄土结构强度与湿陷变形的各向异性研究
目录目录1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黄土的各向异性研究现状 (2)1.2.2黄土的结构性研究现状 (4)1.2.3黄土的湿陷性研究现状 (5)1.3本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5)1.3.1本文研究的意义 (5)1.3.2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6)2试验方案 (7)2.1概述 (7)2.2试验黄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7)2.3试样的制备 (8)2.3.1原状样的制备 (8)2.3.1重塑样的制备 (9)2.4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10)2.4.1仪器介绍 (10)2.4.2试验方案及步骤 (11)2.5湿陷试验 (12)2.5.1仪器介绍 (12)2.5.2试验方案及步骤 (12)3原状黄土强度及结构各向异性研究 (14)3.1概述 (14)3.2原状黄土的试验结果 (14)3.2.1不同含水率下原状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14)3.2.2原状黄土的应力-应变各向异性分析 (16)3.3破坏面与沉积面/压实面的关系 (17)3.4重塑黄土的试验结果 (18)3.4.1不同含水率下重塑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18)3.4.2重塑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各向异性分析 (20)3.5不同取样角度下黄土结构强度分析 (21)3.6黄土结构强度的各向异性分析 (23)3.6.1结构性参数的分析 (23)I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I 3.6.2不同取样角度θ下扰动及浸水结构性分析 (24)3.7本章小结 (27)4原状黄土变形各向异性研究 (28)4.1概述 (28)4.2压缩应力-应变的各向异性分析 (28)4.2.1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28)4.2.2应变各向异性分析 (30)4.3压缩模量Es各向异性分析 (30)4.3.1初始压缩模量各向异性分析 (30)4.3.2最后一级荷载时压缩模量的各向异性分析 (33)4.3.3竖向固结压力对压缩模量的各向异性的影响 (35)4.3.4压缩系数a1-2的各向异性分析 (35)4.3.5压缩系数a2-3的各向异性分析 (37)4.4原状黄土湿陷变形的各向异性分析 (38)4.4.1不同含水率及取样角度下湿陷系数与压力关系 (38)4.4.2自重湿陷系数的各向异性分析 (43)4.4.3固结压力为200kPa时湿陷系数的各向异性分析 (45)4.4.4固结压力为300kPa时湿陷系数的各向异性分析 (47)4.5本章小结 (48)5复合幂指数模型在各向异性中的应用 (50)5.1概述 (50)5.2复合幂指数模型 (50)5.2.1复合幂指数模型的提出 (50)5.2.2复合幂指数模型参数的确定 (50)5.3模型分析 (53)5.3.1三轴试验结果的模型分析 (53)5.4本章小结 (57)6结论与展望 (59)6.1结论 (59)6.1.1黄土强度及结构性的各向异性规律 (59)6.1.2原状黄土变形的各向异性规律 (59)6.1.3复合幂指数模型在各向异性上的规律 (60)6.2展望 (60)致谢 (61)参考文献 (62)1绪论1绪论1.1研究背景黄土是在特殊的干旱半干旱条件下形成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因其特殊的形成条件使其具有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在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渤海海岸带黄土微结构、湿陷性及结构性研究
渤海海岸带黄土微结构、湿陷性及结构性研究渤海海岸带黄土微结构、湿陷性及结构性研究渤海海岸带是中国东北平原的重要地理特征之一,其土地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固结沉降、湿陷等地质灾害的严重威胁。
黄土是该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之一,对于了解其微结构、湿陷性状以及结构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渤海海岸带黄土微结构、湿陷性及结构性进行探讨,以期为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和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一、黄土的微结构特征黄土是由石英、长石、辉石和云母等矿物颗粒组成的黏土矿物,在渤海海岸带中呈现灰黄色或暗黄色。
通过显微镜观察,黄土微结构主要包括颗粒排列性、颗粒粒径分布和孔隙结构等特征。
研究发现,黄土中的颗粒排列性较为紧密,呈现出密实的结构,颗粒粒径主要以粉砂和粉砂为主,整体呈现出黄土特有的细沟纹理。
此外,黄土孔隙结构复杂,包含微孔、介孔和巨孔等不同尺度的孔隙,这些孔隙对黄土的湿陷性和渗透性起到着重要的作用。
二、黄土的湿陷性研究湿陷是黄土土地利用和工程建设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渤海海岸带的黄土在受到水分侵蚀后会发生体积膨胀和结构破坏,进而引起地面沉降和建筑物变形等问题。
研究发现,湿陷性与黄土的结构性密切相关,黄土中含有大量活性矿物物质,如蒙脱石等,这些物质在吸水后会发生体积变化,导致土壤的湿陷现象。
此外,黄土中的颗粒排列性和孔隙结构也是湿陷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黄土颗粒排列性较紧密、孔隙结构复杂的区域湿陷性较大,这与黄土微结构的特点密切相关。
三、黄土的结构性研究黄土的结构性是指黄土由颗粒和胶结物质组成的内聚性和存在形式。
研究发现,黄土中的颗粒排列形式和结构性对其力学性质和变形特性具有重要影响。
经过对渤海海岸带黄土的结构性研究发现,黄土颗粒排列形式以片状、团状和颗粒间填隙为主,这种排列特点使黄土具有较高的内聚力,抗剪性能较差。
此外,黄土还存在胶结物质的胶浆层,这些胶浆层对于黄土的力学性质和水分渗透性也有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渤海海岸带黄土微结构、湿陷性及结构性的研究对于推动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和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黄土湿陷特性的微观研究进展及方法
2019.21科学技术创新2.4各要素对教室照明质量的影响关系根据数据及相关资料汇总出影响教室照明质量因素:“教室照明质量”受3类指标(平均照度、照度均匀度及颜色指标)影响,而5种因素决定3类指标的结果,因此“教室照明质量”需要从多因素整合考虑,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及建设。
3建议3.1灯具及光源3.1.1教室不宜使用裸光源,建议使用带格栅(格片)或带漫反射罩型灯具3.1.2新建及教室照明改建验收时,建议使用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验收通过。
3.1.3在国家未出台明确文件及标准要求可以使用“LED 照明产品”前,仍建议使用“荧光灯”作为教室照明用光源,所采购产品应向经销商或生产企业索取“第三方检验/检测报告”,且报告内标注的样品来源应为“抽检”,而不是“送检”(抽检:是指第三方检测机构在一定数量的样品中随机抽取样品后进行检测。
送检:指委托方自行选择样品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3.1.4光源都是存在“光衰减”的,应向厂家索取产品的“建议使用周期”,并参照时限定期更换,而不是等到光源发生明显的闪烁及熄灭故障后在更换。
3.2墙面及地面装修、保养3.2.1教室墙面、地面应采用高亮度地材装修。
灰色及深色墙面会降低光线的漫反射,从而影响照明质量。
3.2.2教室环境需定期维护保养,最大程度降低应灰尘及老化对照明的影响。
4结论通过数据汇总得出,目前教室照明的情况并不理想,绝大多数学校缺乏对“教室照明质量”科学的了解。
考虑到“教室照明质量”这其中涉及光学、建筑学等专业学术领域,因此建议学校在教室照明建设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科学的指导及验收,并在使用期内定期对教室照明进行抽检,而在维护期光源产品的采购应向销售方索取“第三方抽检报告”。
通过加强质量意识,让我们以科学的手段改善教室照明,为学生的用眼健康保驾护航。
黄土湿陷特性的微观研究进展及方法杨惠(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黄土是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多孔隙结构的第四系沉积物,天然状态下垂直节理发育,强度较高,其特殊的工程特性决定了其复杂的湿陷机理。
湿陷性黄土微观结构研究现状分析
第4卷第2期2019年4月■工程科技湿陷性黄土微观结构研究现状分析范军立(洛阳兆和建筑规划设计有,河南洛阳471000)摘要:结构性和湿陷性是黄土最重要的两大力学特性,它78互耦合,相互影响。
国内针对黄土湿陷力学特性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微观结构和固体力学。
微观结构主要是从黄土的骨架颗粒特征、孔隙性状、胶结物及孔隙接触特性等内部结构方面研究黄土湿陷原因,以及与黄土结构性之间的关系。
本文从室内试验及理论分析方面总结分析了黄土在微观结构研究方面的现状。
研究表明:黄土的空隙结构以及}结强度是影响黄土湿陷特性的主要内因,其中0.02mm~0.08mm的架空空隙是引起湿陷的主要因素,显微结构破坏和孔隙重组的阶段是湿陷变形的主要阶段。
关键词:黄土;微观结构;湿陷性;结构性中图分类号:TU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118(2019)02-0017-04Analysis of Research Status of Microstructure of Collapsible LoessFAN Junli(Luoyang Zhaohe Architec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Co.,Ltd.,Luoyang Henan471000,China)Abstract:Structural and collapsibility a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oess.They are coupled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llapsibility of loess is mainly carried out from two angles:microstructure and solid mechanics.The study of microstructure is mainly to explain the cause of loess collapsibil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loess structure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keleton particles,porosity,cement and pore contact characteristics of loes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loess in the study of microstruc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oid structure and bond strength of loess are the main intern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llapsibility of loess. The void of0.02mm〜0.08mm is the main factor causing collapsibility,and the stage of microstructural destruction and pore reorganization is the main stage of collapsibility deformation.Keywords:loess;micro structure;collapsibility;structure0引言我国黄土是第四纪沉积物,具有与同时期的其他沉积物不同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特征。
太原湿陷性黄土微观结构沿剖面变化特征研究
太原湿陷性黄土微观结构沿剖面变化特征研究
陈轩翌;许领;魏欣;董立
【期刊名称】《工程地质学报》
【年(卷),期】2024(32)1
【摘要】本研究对山西太原某地不同深度单线法室内自重湿陷后黄土样,通过压汞与扫描电镜观测相结合分析,描述了黄土颗粒、孔隙的形态特征并揭示其随深度的变化规律。
得出如下结论:(1)黄土颗粒受风化等作用影响,随深度有细化的趋势。
(2)不同深度孔隙稳定性与颗粒形态、颗粒间胶结状态等多因素相关。
(3)将孔隙划分为大(>20μm)、中(5~20μm)、小(0.1~5μm)、微(<0.1μm)4种尺寸类型。
大孔隙不稳定,随深度增加而减少,而微孔隙基本不受土层深度的影响。
(4)中、小孔隙范围内,包括不同大小能承受一定荷载的亚稳定孔隙。
在一定深度范围内,该孔隙随深度增加由大到小逐级被破坏、转化为更小的孔隙。
该范围土层黄土依旧处于亚稳态结构,具有湿陷性。
(5)深度增加至土体自重超过最后一级亚稳孔隙的强度界限时,小孔隙被压缩破坏,黄土结构趋于稳定,此深度以下黄土基本丧失湿陷性能。
【总页数】11页(P8-18)
【作者】陈轩翌;许领;魏欣;董立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
【相关文献】
1.湿陷性黄土侵水前后抗剪强度变化规律研究——以河南巩义地区湿陷性黄土为例
2.庆阳地区湿陷性黄土物理力学性质及湿陷性变化规律研究
3.浸水作用下湿陷性黄土微观结构及分形特征研究
4.辽西黄土湿陷变形特性及湿陷后微观结构变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土的湿陷性与显微结构特征研究_以咸阳市区为例
类型以镶嵌微孔半胶结结构为主. 三级阶地黄土微结构特征在剖面上的变化较为
明显 ,随埋藏深度增加 ,L1 黄土以支架大孔半胶结 结构为主 ,L2 黄土变为镶嵌微孔半胶结结构 ,土性 变得相对密实. 黄土与古土壤微结构特征差异最大 , 古土壤中黏粒含量高 ,骨架颗粒多被包埋在黏粒物 质之中 ,粒间孔隙不太发育 ,主要为黏粒间的微孔 隙 ,土质比较密实 ,呈絮凝或凝块胶结结构. 3. 2 二级阶地黄土微结构特征
L11 黄土骨架颗粒较细 ,多被包埋在细粒物质 之中 ,仅局部颗粒可见骨架颗粒轮廓 ,颗粒呈镶嵌 、 支架状排列 ,团块较发育 ,相互支架呈较大的孔隙 , 表现为 : ①虫孔 、根洞发育 ,孔壁较为密实 ,多为黏粒 物质黏附 ,呈光滑状 ; ②粒间孔隙发育 ,呈似圆状 ,细 粒胶结物含量较多 ,尤其是流胶状黏粒较发育 ,黏附 骨架颗粒表面 ,更多的是黏结碎屑颗粒呈团块 ,结构 类型以支架大孔2镶嵌微孔半胶结为主.
L1 2 黄土处于饱和状态 ,骨架颗粒较细 ,均一 , 大多数骨架颗粒轮廓清晰 ,少部分骨架颗粒被细粒 物质包裹 ,颗粒以镶嵌状排列为主 ,并以边 、面接触 者居多 ,土质整体相对于 L1 1 黄土较密实. 虫孔 、根 洞之类的孔隙多见 ,但孔壁光滑而密实 ,粒间孔隙较 发育 ,多呈缝隙状 ,但更多的是黏粒间的微小孔隙. 胶结物含量较多 ,见有片状矿物 ,黏粒物质多黏附在 骨架颗粒表面或颗粒接触处 ,也有呈流胶状分布 ,起 到胶结作用 ,呈镶嵌微孔半胶结结构.
二级阶地主要为风积黄土和古土壤 ,厚度为 13 m. 黄土地层自上而下分为 4 层 : ①S0 黑垆土 (Q4 1 ) ; ②L1 黄土上部 (Q3 2 ) ; ③L1 黄土下部 (Q3 2 ) ; ④S1 古土壤 (Q3 1 ) . 下伏为河流冲积相的粉质黏土与砂土互层. 与 三级阶地相同 ,S0 黑垆土上部也分布有薄层 L0 黄土.
湿陷性黄土的微结构参数_王秀伟
( b) 压力 200 kPa
( 1) ( 2)
T
图1
( c) 压力 300 kPa 湿陷前后的微结构 SEM 照片对比 ( 左侧为湿陷前的照片)
其中 1 21 珋 x ∑x 1 = 21 k = 1 k i = 1、 2、 …、 9 ( 3)
246
大
表2
向量
连
民
族
学
院
S11 S =
图2 SEM 照片的研究域及参数定义
其中 p i 表示第 i 个孔隙, 其水平截距为 ε i , 垂直截 1 μm = 20 距为 ν i , 单位是像素, 对于本分析过程, 像素。微结构参数提取后, 每一个孔隙体对应一 个 9 维向量。 其中 x1 为水平截距, 表示所有孔隙 水平投影的长度之和, 即 x1 = Σε i ; x2 为垂直截距, 表示所有孔隙垂直投影的长度之和, 即 x2 = Σν i ; x3 为所有孔隙的周长之和; x4 为孔隙总数; x5 为 总孔隙面积百分比; x6 为各向异性系数; x7 为填充
( a) 压力 100 kPa
比; x8 为平均弦; x9 为图像处理系统自动计算得到 的 256 灰度自适应阈值。 这些参数, 从整体上反 映了域内的孔隙体大小、 形状、 级配、 各向异性等 微结构参数, 基本刻画了孔隙体微结构的所有信 息。 2. 2 微结构参数间的相关性研究 ( 1 ) 简单统计量 9 维微结构参数可以表示为向量形式 , 即 x = ( x1 , x2 , x3 , x4 , x5 , x6 , x7 , x8 , x9 ) 样本观测数据的均值向量为 珋 珋 珋 珋 珋 珋 珋 珋 珋 珋 x =( x x x x x x x x x 1, 2, 3, 4, 5, 6, 7, 8, 9)
黄土湿陷性的微结构效应
第7卷 第2期工 程 地 质 学 报V o l.7 N o.2 1999年 6月Jou rnal of Engineering Geo logy June,1999黄土湿陷性的微结构效应Ξ胡瑞林(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北京 100029)官国琳 李向全 张礼中(国土资源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 石家庄 050061)摘 要 土结构是一种物质状态,可以层次式的概念模型加以确定。
从图象处理角度,提出了微结构定量研究的技术路线,确定了结构要素的量化方法。
通过分形结构分析,探讨了天然结构和压力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水与土样之间的作用规律及其湿陷效应,提出了分形结构的湿陷性控制机理。
关键词 黄土 湿陷性 微结构分析 图象处理黄土湿陷性是广大工程地质学者长期以来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人们对其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强烈地认识到:黄土的湿陷性在本质上主要受其微观结构控制。
可是,由于土的微结构形态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形态要素难以量化,因而微结构与湿陷性之间的定量关系至今未能获得,其结果是几乎所有的微结构研究成果均难以纳入实际的工程性质分析与评价,给工程建设带来了许多麻烦。
所以,以结构量化为前提,以结构效应分析为途径,深入地开展黄土的湿陷机理研究,对于解决土体工程性状的非线性问题、提高工程勘察质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结构分析原理与过程1.1 结构状态及其概念模型土的微结构实质上是一种物质状态,笔者称之为“结构状态”(Structu re State)(S)。
因此,这种状态总可用某些结构要素(Structu re Facto rs)加以确定。
亦即,土的结构状态是一系列结构要素的函数,可表示为: S=f(x1,x2,……,x n)可是,这种结构状态与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很难用简单的线性关系加以表达。
尽管如此,结构形态在概念上还是比较明确的。
一般认为,它可以由颗粒(矿物或矿物Ξ收稿日期:1997210230;收到修改稿日期:1998201207.本项目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9502040).第一作者简介:胡瑞林,男,1961年生,研究员,博士后,主要从事工程地质和灾害地质研究工作.集合体)的形态、排列组合方式、孔隙性和接触关系(非化学联结性)等四部分特征加以概化。
黄土湿陷微观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黄土湿陷微观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魏亚妮;于渤;邓龙胜;于宁宇【期刊名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年(卷),期】2022(49)5【摘要】黄土特有的湿陷性使其具有遇水软化和工程扰动的强致灾特性,从根本上认清黄土的湿陷机理,是解决黄土地区地质灾害及工程地质问题的迫切需求。
文章搜集整理黄土湿陷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从黄土的胶结物组成、性质及胶结方式,微结构特征和颗粒间作用力等三个方面归纳总结黄土湿陷微观机理的研究现状。
通过实例分析初步探讨了延安新区马兰黄土的湿陷机理。
结果表明:(1)黄土的微结构特征回答了黄土“如何湿陷”的问题,颗粒间胶结物组成、性质及胶结方式以及颗粒间作用力直接回答了黄土“为何湿陷”的问题;(2)延安新区马兰黄土中大于23μm 的镶嵌孔隙为湿陷提供主要空间,黏土胶结的水化膨胀是引起颗粒间强度降低、发生湿陷的主要原因之一;(3)目前黄土湿陷机理研究仍不够系统、深入,一些湿陷现象仍缺乏合理的解释,由此认为高精度的三维表征是黄土微结构研究的基础,水、力作用下微结构的高精度动态演化观测,以及黄土中胶结物的组成、性质及胶结方式的精细化研究,是理解黄土“如何湿陷”和“为何湿陷”的重要途径;(4)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类型黄土的微观信息数据库,通过数理分析及人工智能等方法,明确单一要素对宏观湿陷行为的控制作用,同时构建考虑主要微观要素的理论模型,预测不同条件下的宏观湿陷行为。
以上研究将对深入理解黄土湿陷机理、建立黄土湿陷微观要素与宏观行为的定量联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总页数】13页(P144-156)【作者】范文;魏亚妮;于渤;邓龙胜;于宁宇【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44【相关文献】1.动力夯实法处理湿陷性黄土的微观机理2.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机理、湿陷性评价及地基处理方法3.黄土湿陷机理研究现状及有关问题探讨4.黄土湿陷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海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青海斛技
青 海 湿 陷 , 黄 土 工 程 地 质 特 征 研 究 l 生
曲淑 艳
( 海煤 矿设 计研 究 院 ,青 海 青
摘
西宁
800 ) 10 1
要 :湿 陷性黄土具有在 自重压力下遇水湿陷变形 的特性 。本 文简述 了青 海湿陷性 黄土 的物理力学性质 、影响黄
黄土在我围分布甚广 ,其中青海地区主要分布在 柴达木盆地东南部及湟水河 、大通河等河谷地带 。研
究青 海 地 区湿 陷性 黄 土 的工程 地 质特 征 以及该 地 区湿 陷性 黄 土地 基 的处 理措 施 ,对 相关 丁 程 的 安 全施 工具
有重 要意 义 。
黄 土 的主要 化 学成 分 有 石英 、长石 、黏 土矿 物 等
膏 (aO) 等 ,其 中易溶 盐包 括 苏 打 (a O) CS N 、芒 C 硝 (aC ,、岩 盐 (a 1 和钾 盐 ( C)等 ,这 N O) N C) K1 水 溶盐 对黄 土 的湿 陷性有 一 定程 度 的控 制 作用
青 海地 区易溶 盐 总含 量 在 00 2~ .5 . 5 01 %之 间 黄 土 中 易溶 盐 含 量 小 于 05 . %时 ,对 黄 土 的 湿 陷 性 没 有 多 大影 响 。 23 物 理性 质 .
影响 湿 陷性 发 生 的程度 。 22 化 学成分 _
压 力作 用 下 或受 水浸 湿 ,土结 构 迅 速 破坏 而 发生 显 著 下 沉 的性 质 即 为 黄 土 的 湿 陷 性 。 由 于 黄 土 具 有 湿 陷
性 ,会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 、折裂等危害 ,也能
使 路基 强 度 、稳 定性 遭 到破 坏 。
5 湿 陷性 黄 土 地 基 的预 防与 处 理
探究黄土湿陷性和结构性关系的研究综述
Hans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 2023, 12(3), 626-632 Published Online May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hjce https:///10.12677/hjce.2023.125070探究黄土湿陷性和结构性关系的研究综述袁 野西京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收稿日期:2023年4月25日;录用日期:2023年5月15日;发布日期:2023年5月30日摘要 湿陷性是一种重要的力学性质,在黄土被淹后,它的发展速度和数量都非常大;对项目的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造成黄土湿陷的主要因素是黄土的结构突发性断裂。
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在黄土的结构与湿陷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通过对黄土的结构强度的定义,结合前人的研究,将其与湿陷性结合,并结合其构造特征,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黄土,土的结构性,土的湿陷性,结构强度,本构模型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ess Wet Depression and StructuralityYe Yuan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Xiji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Received: Apr. 25th , 2023; accepted: May 15th , 2023; published: May 30th, 2023AbstractWetness is a powerful characteristic of loess. After the loess was flooded, it develops rapidly and has a large quantity, which has a severe impact 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main factor causing loess collapse is the sudden structural fracture of loess. On this basis,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studied the structure of loess and the collapsibility wa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structural strength of loess and previous studies, it is combined with collapsibility and it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袁野KeywordsLoess, the Structure of Soil, Wetness of Soil, Structural Strength, Constitutive Model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中国的湿陷性黄土地域广阔,在其区域内,因其湿陷引起的施工和施工灾害时有发生,给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Q2黄土浸水前后微观结构变化研究-NSFC
2013年5月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May 2013收稿日期:2011-09-28(No. 1127235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No. 20100480675);后勤工程学院学术创新项目(No. YZ11–422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 2012BAK05B00)。
第一作者简介:方祥位,男,1975年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 fangxiangwei1975@ 通讯作者:申春妮,女,1976年生,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特殊土力学与建筑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 scn1999@文章编号:1000-7598 (2013) 05-1319-06Q 2黄土浸水前后微观结构变化研究方祥位1, 2,申春妮3,汪 龙1,陈正汉1,成培江1(1. 后勤工程学院 岩土力学与地质环境保护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311;2.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 400067;3. 重庆科技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重庆 401331)摘 要:对陕西蒲城电厂Q 2黄土浸水前后的试样进行微观结构对比测试,得到了大量珍贵的微观结构图片。
浸水前后Q 2黄土的微观结构定性、定量分析表明:架空孔隙受力作用影响较大,对水的作用敏感;粒间孔隙对压力和水的作用相对较迟钝;Q 2黄土的湿陷峰值压力大于200 kPa 。
随着压力的增大,Q 2黄土的灰度熵、欧拉数和孔隙的面积比例、圆形度、定向度、分布分维减小;而颗粒的面积比例、圆形度、定向度、分布分维将增大;随着水的浸入,各量将继续减小或增大;浸水后孔径大于20 μm 的孔隙含量减少,孔径小于20 μm 的孔隙含量增加,湿陷的过程中大部分孔隙都在发生变化,大孔隙变成中、小孔隙,中、小孔隙则变为更小的孔隙。
浸水前后微观结构的变化能较好地解释Q 2黄土特殊的湿陷性。
关 键 词:Q 2黄土;浸水;微观结构;湿陷性 中图分类号:TU 444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on microstructure of Q 2 loess before and after wettingFANG Xiang-wei 1, 2,SHEN Chun-ni 3,WANG Long 1,CHEN Zheng-han 1,CHENG Pei-jiang 1(1. 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Geomechanics & Geoenvironment Protection, Logist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11, China; 2. ChongqingCommunications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Chongqing 400067, China; 3.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Abstract: The microstructure changes of Q 2 loess in Pucheng power plant, Shaanxi province before and after wetting are studied by using Quanta ESEM (environment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 lot of microstructure pictures are obtained. The microstructure qualitative analysis results of Q 2 loess before and after wetting with different pressures show that the intra-particle pores are more sensible to pressure and water than inter-particle pores. The maximum pressure of collapsibility of Q 2 loess is more than 200 kPa. The area proportion, the roundness, the orient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fractal dimension of pore, the gray entropy, the Euler value decrease with increase of pressure and wetting; however, the area proportion, the roundness, the orient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fractal dimension of particle increase with pressure and wetting. The quantities of pores with diameter greater than 20 μm during wetting; while the quantities of pores with diameter less than 20 μm the pore content increases during wetting. Most pores change during wetting; the large pores turn into medium and small pores; the medium and small pores turn into smaller pores. The peculiar collapsibility of Q 2 loess can be explained well by the microstructure changes of Q 2 loess before and after wetting with different pressures. The microstructure qualitative analysis provides a new method to research the mechanisms of collapsibility of loess. Key words: Q 2 loess; wetting; microstructure; collapsibility1 引 言黄土是我国分布较广的区域性特殊土,其湿陷性对工程建设危害很大。
湿陷性黄土及其处理方法研究(精)
湿陷性黄土及其处理方法研究内容摘要黄土在我国分布甚广。
由于具有特殊的成分和性质,黄土在工程界占有特殊地位。
它的最大特点是结构性强,遇水发生湿陷并且强度迅速软化。
因此,建筑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时常会发生与其相关的病害,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类别及其湿陷机理,重点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处理技术的特点及适用状况。
本文为湿陷性黄土概念及灰土和素土垫层法、强夯法、土(或灰土)挤密桩法等一些处理方法的理论、过程及注意问题,包括失陷性黄土的概念及其失陷机理,以及各种处理方法之间的比较,对以后在不同的施工条件下采取不一样的处理提供了一些方法。
第一部分:湿陷性黄土概念;第二部分:黄土的失陷机理;第三部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第四部分;工程实例;第五部分:结语;第六部分:参考文献.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新型材料的研究使用,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越来越多,也有了一定的施工经验。
在近十几年开始采用的有孔内深层强夯法CFG(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夯坑置换法、压力灌浆法等,都不失为好方法。
但不管是采用那种方法,只要有严密的质量控制手段,都可能经济而有效地获得期望的效果。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处理方法;研究1目录一、湿陷性黄土概念 (1)二、黄土的湿陷机理 (1)三、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3)(一)灰土和素土垫层法 (3)(二)强夯法 (5)(三)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7)四、工程实例 (9)五、结语 (13)21湿陷性黄土及其处理方法研究黄土在我国分布甚广。
由于具有特殊的成分和性质,黄土在工程界占有特殊地位。
它的最大特点是结构性强,遇水发生湿陷并且强度迅速软化。
因此,建筑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时常会发生与其相关的病害,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类别及其湿陷机理,重点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处理技术的特点及适用状况。
一、湿陷性黄土概念湿陷性黄土泛指饱和的结构不稳定的黄色土,在自重压力或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作用下,或在上覆土自重压力和附加应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 一 种 非 饱 和 的欠 压 密 土 , 有 大 孔 和 垂 直 节 理 , 天 然 湿 度 下 , 增 大 。 具 在
其压缩性较低 , 强度 较高 , 遇水 浸湿 时 , 的强度 显 著降 低 , 但 土 在 附加压力 与土 的 自重 压力 下引起 的 湿陷变 形 , 是一 种 下沉 量大 、
・ 9・ 9
湿 陷 性 黄 土 的 微 观 结 构 研 究
潘 春 梅
摘 要 : 过 对 不 同饱 和 度 湿 陷 性 黄 土 的 室 内 固结 试 验 研 究 , 通 比较 分析 了不 同压 力 条 件 下 , 和 度 与压 缩 变 形 、 陷 系数 饱 湿
以及 湿陷变形的关系 曲线 , 出 了饱 和度对黄土湿 陷性影响的一般规律 , 得 为黄土湿 陷性 的深入研 究提供 了科 学依 据。
下 沉 速 度 快 的失 稳 性 变 形 , 建 筑 物 的危 害 性 大 。 而 实 际 工 程 中 2 2 不 同 压 力 下 湿 陷 系数 与饱 和 度 的 变化 关 系 对 . 的土 体 可 能 处 于不 同 含 水 量 状 态 , 地 含 水 量 的 变 化 是 工 程 实 践 场 1 随着饱和度 的增加 , ) 在各不 同压力作用 下湿陷系数 6 随着
在 0 P 0 P 0k a 2 加沉 降 , 而导致建筑物下沉 , 墙体 开裂 , 至于丧 失使用 功能 。为 陷 系数 随着 压 力 的 增 大 而 增 大 , 2 0k a或 3 0k a一1 0 P 甚 合理控制湿 陷性黄 土的湿陷变形 , 究黄 土湿陷产 生的根 源和影 范 围内变化 时湿陷系数 随压力 的增 大而减小 。 研 响 因素 就 显 得 极 为关 键 和 重 要 。
3 同一饱 和度 , ) 在不 同压力段范 围内 ,, s—6 曲线 的变 化规律
当压力在 5 P ~10k a 围 内变化 时 , 陷系数 数值较 0k a 0 P 范 湿 黄土具有湿 陷性是 由很 多因素共 同影 响的结 果。高 国瑞 、 张 不 同 , 对压力 的变化不敏感 ; 当压力在 2 0k a~ 0 P 范 围内变化 0 P 4 0k a 苏民 、 张炜 、 刘祖典 、 曾国红等人 曾从含 水量 和压力 的变化对 黄 土 小 , 且 对 湿陷性的影响进行 了比较 系统 的研究 。但 是 , 于起始 饱 和 时湿 陷系数数值 较大 , 随饱 和度 的增加 变化 显著 , 压力 的变 对 当压力 继续 增 大 , 60 k a~120 k a范 围 内变化 在 0 P 0 P 度 对 黄 土 湿 陷 变 形 的 影 响 进 行 的 研 究 并 不 多 。饱 和 度 是 指 土 中 化很敏 感 ; 时, 湿陷系数数值较小 , 且对压力变化敏感性较弱 。 水 的 体积 与 孑 隙 体 积 之 比, 映 土 中水 占 土 中孔 隙 的 百分 含 L 反 量 。但是不 同的土样 , 由于相 对密 度和 孔 隙 比的改变 , 即使有 4 饱和度数值较小时 曲线较 陡 , ) 数值较大时 曲线平缓 , 有时接 湿陷系数对饱 和度 的变化较为 相 同 的 含 水 量 , 和 度 也 并 不 相 同 。 因 此 , 究 饱 和 度 对 黄 土 湿 近水平。这表 明在饱和度比较低时 , 饱 研 敏感 ; 而饱和度较高时, 湿陷系数对饱和度 变化 的敏感性降低 。 陷性 的影响是很有 必要 的 。湿 陷变 形是 指土体 在 浸水饱 和 时 的
分以粉粒为主 , 富含碳酸 钙 , 颜色 一般呈棕 黄 、 黄色 或黄褐 色。黄 2 1 不 同压 力 下 压 缩 变形 与 饱 和 度 的 变 化 关 系 .
土按 其 湿 陷特 征 可 分 为 非 湿 陷 性 黄 土 、 陷 性 黄 土 。湿 陷 性 黄 土 湿
1 在各压力 条件 下 同一 土体 的压缩 变形 随饱 和度 的增 大 而 ) 2 浸水 条件 下的压缩变形对饱和度 的变化不 敏感 。 )
. 压缩 变形 ( 即湿 陷变 形 ) 非 饱 和 时 的压 缩 变 形 的 差 值 , 个 参 数 2 3 不 同压 力 下 饱 和 度 和 湿 陷 变 形 的 关 系 曲线 的 讨 论 与 这 湿 陷变形是指 土体在 浸水 饱和 时 的压缩变 形 与未 浸水 时 的 可以反映土体在某 个饱 和度 条件 下 的湿陷 变形 能力 。在 实 际工
第3 6卷 第 3 4期 20 1 0年 1 月 2
文章 编 号 :O 9 62 2 1 3 0 9 0 lO —85(00)4 0 9 2
山 西 建 筑
S HAN ARCHI C URE XI TE T
Vo . 6 No 3 13 . 4
D c 2 1 e. 0 0
中绝大多数事故 的根 源。
饱 和 度 的增 大 而减小 。这 表 明土 的湿 陷性 随饱 和度 的增 大 而减 小 。
湿陷性黄土是指在一定 压力下受水 浸湿 , 土体结 构迅 速破坏 2 在不 同的压力范 围内 , 陷系数随起始饱 和度的变化规律 ) 湿 并 产 生 显 著 附 加 下 沉 的 黄 土 … 。 由 于 湿 陷 性 黄 土 遇 水 即发 生 附 有 所 不 同 。压 力 在 5 P 2 0k a或 30 k a范 围 内 变 化 时 湿 0 k a~ 0 P 0 P
关 键 词 : 和 度 , 缩 变 形 , 陷 变形 饱 压 湿
中 图分 类 号 : U 7 . T 453 文 献标 识 码 : A
6 Pa, 00 k 00 k 8 Pa, 2 0 kPa 的一 种 特 殊 的 陆 相 疏 松 堆 积 物 , 粒 成 2 饱 和度 变化 对黄 土湿 陷性 影 响 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