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案例教学概况(展示)
395-教学案例-案例 新九州清晏景观设计
![395-教学案例-案例 新九州清晏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7469da43323968001c926b.png)
3. 雾化降温技术保障了屋顶花园中植物的健康生长。 4. 水景循环与浇灌用水采用建筑的雨水处理系统给水。 5. 精准灌溉可以节约用水至少三分之一。
《园林规划设计》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 “ 田”——田亩农耕 突出的是仿庄稼作物(狼尾草及少量麦)
《园林规划设计》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 “ 泽” ——淀泊沼泽 突出的是水生的荷花和行人散步的木栈桥
《园林规划设计》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园林规划设计》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3. “ 渔” ——河湖海水 突出的是锦鲤、红鲤及供人休息的静目竹筏
《园林规划设计》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8. “ 漠” ——荒漠和掩埋在
人工地面内的覆土小品空间
《园林规划设计》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五、建筑及服务 设 施
园中集中设置了四处咖啡厅、茶室及卫生间等功能的小品 建筑,其中“田”、“渔”、“壑”三洲中建筑以钢和玻璃为主要构 件,体型轻巧,外观通透。而“漠”中建筑则潜藏于山包之下,给人 不同的观览体验,人性化的结构设计届时能够给游客提供舒适的参观 感受 。
《园林规划设计》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园林规划设计》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园林规划设计》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6. “ 甸” ——草原牧场 突出的是草甸和野生花卉
《园林规划设计》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7. “ 壑” ——土埴地隙 突出的是三色泥土铺地和赏茎类植物
《园林规划设计》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四、分区设 计
1. “ 田”——田亩农耕 2. “ 泽” ——淀泊沼泽 3. “ 渔” ——河湖海水 4. “ 脊” ——山麓峰岭 5. “ 林” ——森林园圃 6. “ 甸” ——草原牧场 7. “ 壑” ——土埴地隙 8. “ 漠” ——荒漠戈壁 9. “ 雍” ——城池市镇
高影响力教学实践案例(3篇)
![高影响力教学实践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7653a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a.png)
第1篇一、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引入了基于问题导向的学习法。
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基于问题导向的学习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中学物理教学提供借鉴。
二、案例介绍1. 案例背景某中学八年级物理课程,学习内容为“杠杆平衡条件”。
该内容是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和实践的机会。
2.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杠杆平衡条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3.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实例,如天平、剪刀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杠杆能够实现平衡?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原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
(2)分组讨论,探究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探究任务,如天平的平衡原理、剪刀的平衡原理等。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查阅资料,共同探究问题。
(3)展示成果,交流分享各小组代表汇报探究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提问和补充。
教师对各小组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总结杠杆平衡条件的基本原理。
(4)实践操作,验证原理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如杠杆、砝码等,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杠杆平衡条件。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的问题。
(5)总结反思,提升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优点(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分组讨论、探究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杜威进步教育的案例(3篇)
![杜威进步教育的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09472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a.png)
第1篇一、背景介绍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教育家,被誉为“进步教育之父”。
他在20世纪初提出了进步教育理念,主张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芝加哥实验学校(Chicago Laboratory School)是杜威进步教育理念的重要实践基地,本文将以芝加哥实验学校为例,探讨杜威进步教育的具体实施。
二、芝加哥实验学校概况芝加哥实验学校成立于1896年,由杜威创办。
该校以杜威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旨在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学校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杜威进步教育在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具体实施1. 教育目标芝加哥实验学校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道德、身体等方面。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教学方法(1)项目式学习:芝加哥实验学校的教学方法以项目式学习为主。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例如,在“环境保护”项目中,学生可以参与实地调查、设计环保方案等。
(2)讨论式教学: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自主学习: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等,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 评价方式芝加哥实验学校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1)学生自评:学生定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步学习制定目标。
(2)同伴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帮助彼此发现优点和不足,共同进步。
(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四、案例启示1. 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芝加哥实验学校的教育实践表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
![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cb5cbb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a.png)
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1、案例教学法的定义与起源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讨论和反思案例,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其核心理念在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理论理解,锻炼实践技能。
案例教学法的起源可追溯至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即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的本质。
然而,现代案例教学法的形成和发展则主要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
20世纪初,哈佛商学院开始尝试将商业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引入课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商业理论,并提升其实践能力。
这种方法迅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不仅在商业教育领域,也逐渐扩展到了法律、医学、工程等各个领域。
案例教学法自诞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显著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对案例教学法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教学法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案例教学法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在教育领域,这种教学方法具有显著的优势。
案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往往注重理论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而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入具体、生动的案例,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需要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这种过程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新教育工作案例分享(3篇)
![创新教育工作案例分享(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b0ccfc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13.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本案例以某中学为例,分享其在创新教育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果。
二、案例概述某中学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
近年来,该校积极响应国家创新教育政策,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该校在创新教育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
三、案例实施过程1. 创设创新教育环境(1)营造创新氛围。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创新教育理念,让学生了解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定期举办创新教育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2)建设创新实验室。
学校投入资金,建设了多个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的机会。
实验室设备先进,涵盖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资源和实践平台。
2. 开展创新教育活动(1)开设创新课程。
学校开设了创新课程,如机器人编程、3D打印、无人机设计等,让学生在课程中学习创新知识,培养创新思维。
(2)组织创新竞赛。
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中学生机器人竞赛等。
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开展课外创新活动。
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课外创新活动,如科技创新社团、科技节等。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项目,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创新成果。
3. 建立创新教育评价体系(1)改革考试评价。
学校逐步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增加创新实践能力的评价比重,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潜能。
(2)设立创新奖学金。
学校设立创新奖学金,奖励在创新教育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四、案例成果1. 学生创新意识显著提高。
通过创新教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2. 学生创新成果丰硕。
学生在各类创新竞赛中屡获佳绩,学校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级创新教育奖项。
国内外护理案例教学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护理案例教学的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dd48596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6.png)
国内外护理案例教学的研究现状目录一、内容综述 (2)(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3)(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国内护理案例教学研究进展 (6)(一)案例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7)1. 护理专业课程中的案例教学 (9)2. 案例教学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10)(二)国内护理案例教学的实施策略 (12)1. 教学设计 (13)2. 教学方法 (14)3. 教学评价 (16)(三)国内护理案例教学的效果分析 (17)1. 学生学习效果评估 (18)2. 教师教学效果评估 (19)3. 案例教学对教学环境的影响 (21)三、国外护理案例教学研究进展 (22)(一)案例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23)1. 护理专业课程中的案例教学 (24)2. 案例教学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5)(二)国外护理案例教学的实施策略 (27)1. 教学设计 (28)2. 教学方法 (29)3. 教学评价 (30)(三)国外护理案例教学的效果分析 (31)1. 学生学习效果评估 (32)2. 教师教学效果评估 (34)3. 案例教学对教学环境的影响 (35)四、国内外护理案例教学的比较分析 (36)(一)教学理念的差异 (37)(二)教学方法的差异 (38)(三)教学效果的差异 (39)(四)对教学环境的启示 (40)五、结论与展望 (42)(一)研究总结 (43)(二)研究不足与局限性 (44)(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45)一、内容综述国内外学者对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研究者还探讨了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间的优劣势,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为了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国内外学者对案例教学的设计原则进行了探讨。
研究者认为,案例教学应遵循情境性、实用性、启发性、互动性等原则,以便更好地满足护理实践教学的需求。
《中心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北师大)
![《中心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北师大)](https://img.taocdn.com/s3/m/e0188fb90029bd64783e2ce3.png)
《中心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北师大)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8节初中数学课的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特别对于抽象的概念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
现以《中心对称图形》为例,阐述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建立知识模型”的过程。
一、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发现、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一定的审美体验。
2.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基本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1.以魔术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通过扑克牌魔术的演示引出研究课题,激发学生探索“中心对称图形”的兴趣。
【魔术设计】:师取出若干张非中心对称的扑克牌和一张是中心对称的牌,按牌面的多数指向整理好(如上图),然后请一位同学上台任意抽出一张扑克,把这张牌旋转180O 后再插入,再请这位同学洗几下,展开扑克牌,马上确定这位同学抽出的扑克。
课堂反应:学生非常安静,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做动作。
每完成一个动作之后,学生就进入沉思状态,接着就是小声议论。
师重复以上活动2次后提问:(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老师手中的扑克牌图案有什么特点?(2)你能说明为什么老师要把抽出的这张牌旋转180O 吗?(小组讨论)反思:创设问题情境主要在于下面几点理由:(1)采取从学生最熟悉的实际问题情境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感悟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对相关具体问题情境的探索作为开始,它们是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新知识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性课程教学案例分享(3篇)
![实践性课程教学案例分享(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465b8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d.png)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通信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实践性强的通信技术课程。
本文以某高校“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为例,分享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案例,旨在为同类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课程概述“现代通信技术”是一门面向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实践性课程。
该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四、教学案例1.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通信系统概述、模拟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等。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系统讲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通信工程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通信技术的应用。
(3)实验教学法:设置多个实验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教学案例以下以“数字通信技术”部分的教学案例为例:案例一:数字调制技术(1)讲授法:讲解数字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振幅键控(ASK)、频率键控(FSK)和相位键控(PSK)等。
(2)实验教学法:设计实验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数字调制和解调系统,验证所学知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数字调制技术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如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
案例二:数字信号处理(1)讲授法:讲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包括滤波、编码、解码等。
(2)实验教学法:设计实验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如滤波、压缩等。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通信系统中的数字信号处理应用,如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解码等。
《水生生物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水生生物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c01781d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5d.png)
《水生生物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一、案例主题藻类既是“青山绿水”的“功臣”,也是“水体污染”的元凶二、结合章节第一章藻类综述三、案例意义藻类既是鱼类等水生动物的天然活饵料,也是水体保持“绿水”的主角,它们是自然水体重要的初级生产力。
然而,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导致水体大量输入氮、磷等污染物质,一些有毒有害的藻类(如蓝藻)在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频繁爆发,扮演着水体污染的“元凶”。
本案例通过将我们学习的对象——藻类与当前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藻类在健康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鼓励大家运用所学知识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而努力。
四、案例描述(1)教学内容:本案例从藻类的利与弊两方面开展教学:1.藻类作为水体的供氧者,也是鱼类等水生动物的食物源(如绿藻门/硅藻门/裸藻/隐藻),是水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不同的藻类种类具有不同的色素,因而不同藻门的种类能形成不同的水色,水体修复的目标即是去除水体中过多的有毒有害藻类(蓝藻/甲藻),留住有益的藻类,还水体于清净。
3.藻类也有有害的一面,当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的时候,蓝藻等有害藻类就会“肆虐”水体,降低水质,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2)教学方法:采用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线上主要给出经典的有益与有害藻引起的案例以及参考网站等资源进行预习,线下则采用讲授国际与国内经典案例故事,如河流硅藻保持水体清澈透明,蓝藻水华引起无锡市饮用水污染事件等。
五、案例反思学生们对于该案例并不陌生,而且对于案例故事容易掌握,但是他们在学习之前并不知道水色与藻类之间的联系。
无论是有益藻还是有害藻,同学们绝大多数会有一个浅显的认识,但是对于其原因及过程并不能领会。
因此,本案例需要从藻类的内部结构特征和功能等方面通过典型例子向同学们讲授内容,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将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六、育人效果与反馈通过本案例的实施,学生能将藻类与其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功能及扮演的角色联系起来,对于藻类的利与弊认识更加透彻,有助于理解为什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
![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fd7f00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7.png)
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案例教学法的不断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成果开始涌现。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的研究现状,总结其主要成果和不足,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在国内外研究现状方面,国内外的学者们对案例教学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学者们采用了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对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实施过程、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在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从教育学、心理学和企业管理学等多个角度对案例教学法进行了研究。
例如,国内有学者认为,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还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国外学者则认为,案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方面,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例如,国内有学者提出了一种基于案例的教学流程,包括案例选取、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和课后评价等环节。
而国外学者则更加注重案例的编写和选择,认为好的案例应该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
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评价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个案研究和实证对比等方法进行。
例如,国内有学者通过对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班级和未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班级进行比较,发现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班级在成绩和综合能力方面有明显优势。
国外学者的研究也表明,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国内外学者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由于案例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因此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
由于案例教学法的实施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因此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虽然国内外学者已经对案例教学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如何更好地编写和选择案例、如何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
汉语国际教育案例分析
![汉语国际教育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f2a94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8.png)
汉语国际教育案例分析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也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际教育机构开始重视汉语教育,并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学生的汉语教学模式。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汉语国际教育案例,探讨不同国家的汉语教育现状和特点。
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国的汉语国际教育。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引入汉语课程,并且设立了汉语专业。
与此同时,一些汉语国际教育机构也在美国开设了分校,为当地学生提供专业的汉语教学。
这些机构不仅注重学生的语言技能培养,还注重中国文化的传播,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增进学生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
接下来,我们转向非洲国家的汉语国际教育。
在非洲,由于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非洲学生开始学习汉语。
一些非洲国家的学校和机构也纷纷引进了汉语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汉语的机会。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积极支持非洲国家的汉语教育,提供教材、奖学金等支持,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
最后,我们来看看亚洲国家的汉语国际教育。
在一些亚洲国家,汉语一直都是主要的外语之一,因此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也比较成熟。
这些国家的学校和机构不仅提供标准的汉语课程,还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体验,如书法、绘画、传统节日等。
这种全方位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汉语,还能够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的汉语国际教育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汉语教育。
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相信汉语国际教育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世界各国的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汉语的机会和平台。
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
![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fd6349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1.png)
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一、案例教学法研究现状(一)国内案例教学法研究国内案例教学法研究起步较晚,但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学设计、教师培训和学生评价等方面。
教学设计方面,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案例教学法的设计原则与策略,如案例选择、案例分析、讨论引导等。
教师培训方面,针对案例教学法的特点,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培训方式和工具,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案例教学法教师。
学生评价方面,研究者关注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学习效果和反馈,开展了一系列实证研究,为案例教学法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二)国外案例教学法研究国外案例教学法研究起步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基础。
美国的哈佛商学院、斯坦福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等著名高校,都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
研究者主要关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学生参与程度和思维能力培养等问题。
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探索出许多成功的案例教学法实施经验,对案例教学法的推广和应用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的优势与问题(一)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案例教学法以真实的案例为基础,能够使学生在模拟真实情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学生的参与讨论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案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的案例选择、设计和引导工作。
同时,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可能存在学生参与程度不高、流于表面的问题。
此外,由于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案例选择和设计可能面临实施难度和教学成本的问题。
三、案例教学法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案例教学法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实践教学国内外研究综述(3篇)
![实践教学国内外研究综述(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d6a8e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a.png)
第1篇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国内外实践教学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从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1. 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实践教学正是基于这一观点,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2)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3)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中建构起来的。
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2. 国外实践教学理论基础国外实践教学理论基础主要包括:(1)能力本位教育:能力本位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工作过程导向教育:工作过程导向教育认为,教育应围绕实际工作过程展开,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
(3)项目教学:项目教学强调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完成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实践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2)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融合:探讨如何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实践教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
![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bbe330f84254b35effd348b.png)
第31卷第3 期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V ol. 31 No.3 2009年6月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 EDITIONJun. 2009 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王青梅,赵革(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摘要:通过对案例教学法的历史背景、界定方法、理论基础及未来研究方向等几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分析案例教学法的优缺点。
案例教学法对教师要求较高,并且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课堂人数亦有所限制,对案例教学法应理性实践。
关键词:案例;案例教学法;传统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642.41;G64-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0903﹣0007﹣05近几十年来,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渐成熟完善并走过鼎盛时期。
其本身的弊端也随时代的变迁而日益凸显。
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形式单一化,将考试分数看作是学习成果,实质上主要培养的是低层次的认知能力,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1世纪的教育目标不再是为获得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培养一种获取知识处理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21世纪的学习不再是接受性复制性积累性地学习,而是自主性思辨性生产性创造性地学习;21世纪的教育对象也已不再是“买鱼的人”,而应是“打鱼的人”。
[1]因此,我们的教学方式必须变革以适应新时期的社会需求。
案例教学法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论加强理智性的理解及应用能力,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评论性、分析性、推理性的思维和概括能力、辩论能力以及说服力方面的能力和自信心。
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认知经验、共享经验,能够促进学生扩大社会认知面以及激发学生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愿望和相关能力。
此外,案例教学也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性思维习惯。
案例教学法在我国的推行较为缓慢,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课堂内学生众多,能够胜任案例教学的师资缺乏,典型有代表性的案例不足等。
注重实践教学的案例(3篇)
![注重实践教学的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4161a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2.png)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模拟创业”项目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项目概述“模拟创业”项目是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而开展的一项实践教学活动。
该项目以真实企业案例为基础,通过模拟创业过程,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三、项目实施1. 项目启动项目启动阶段,学院邀请企业导师为学生们讲解创业基础知识,包括市场调研、商业模式、团队建设、融资策略等。
同时,邀请成功创业者分享他们的创业经验和感悟,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2. 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阶段,学生们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真实企业案例进行分析。
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学生们对案例中的企业背景、市场环境、竞争状况等进行深入了解,并提出自己的创业构想。
3. 模拟创业在模拟创业阶段,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他们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创业计划书,包括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团队组建、财务预算等。
同时,学生们还要进行路演答辩,展示自己的创业项目。
4. 项目评审项目评审阶段,学院邀请专家对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评审。
评审内容包括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团队协作等方面。
评审结果将作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评价依据。
四、项目成效1. 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模拟创业”项目,学生们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掌握了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了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
2.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创业项目。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团队凝聚力。
3.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模拟创业”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五、总结“模拟创业”项目是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注重实践教学的一个成功案例。
《认识四边形》教学案例(经典、精品、完美)
![《认识四边形》教学案例(经典、精品、完美)](https://img.taocdn.com/s3/m/6455e11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e.png)
《认识四边形》教学案例【案例主题及其内涵】1.案例主题本案例主要体现“分类思想”、“归纳思想”。
2.数学思想阐述分类思想的定义——分类思想是数学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数学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的一种数学思想。
分类以比较为基础,比较是分类的前提,分类是比较的结果。
它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逻辑方法。
掌握好这类思想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索精神,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渗透在教学中的分类思想已经成为一种行为习惯乃至精神,敏锐的思维、严密的逻辑与幼年时所接受的教学教育,特别时分类思想的熏陶是密不可分的。
归纳思想是指给学生提供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引导学生对部分对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具有某些共同特征,通过这部分对象的特征推出这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备这种特征,从而得某个结论的过程。
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叫做归纳思想。
它不仅能够让知识教学以更为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这也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培养与激发,对于学生自身的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的提升将会起到很好的辅助功效。
归纳能力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素质,也是教学需要培养的一个重要能力。
【案例描述与分析】1. 案例描述片段一活动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老师在打信封里放着一些图形,课始时会露出图形的一角,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一个什么图形。
学生很感兴趣并乐于参与竞猜游戏,老师顺势引出课题——《认识四边形》【设计意图】喜欢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通过玩游戏,可以放松学生课前的紧张情绪,同时还能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猜图形”这一游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多感官参与,同时也为本节课的教学作出自然的导入和铺垫。
活动2:初步感知,了解四边形老师让学生说说想象中的四边形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并且请同学们闭眼想象一下四边形的样子并在点子图上将我们想象中的四边形画出来。
【设计意图】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对一些基本图形已有了直观上的认识了,他们对四边形也不陌生。
教学实践课概况(3篇)
![教学实践课概况(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ffa6b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19.png)
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实践课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教学实践课旨在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将对教学实践课的概况进行详细阐述。
二、教学实践课的定义及意义1. 定义教学实践课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学形式。
2. 意义(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课使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空间,使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实践课使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实践课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
三、教学实践课的类型及内容1. 类型(1)实验室实践: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技能。
(2)实习实训:学生到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训,了解行业现状,提高就业竞争力。
(3)社会实践: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支教等,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4)课程设计:学生根据课程要求,进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实验室实践:主要包括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数据处理等。
(2)实习实训:主要包括企业参观、实习岗位、实训项目等。
(3)社会实践:主要包括志愿服务、支教、社区服务等。
(4)课程设计:主要包括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设计实践等。
四、教学实践课的组织与实施1. 组织(1)制定教学实践计划: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实践计划,明确实践目标、内容、时间等。
(2)选派指导教师:选派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水平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3)成立实践小组:根据学生专业和兴趣,成立实践小组,便于组织和管理。
实践教学完成概况(3篇)
![实践教学完成概况(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d2c09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a.png)
第1篇一、前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工作,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本文将对本学期实践教学完成情况进行概述。
二、实践教学开展情况1.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本学期,我校共开设实践教学课程XX门,涉及专业领域广泛,包括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
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了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力求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实践训练。
2.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我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由校内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组成。
校内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校外兼职教师则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实践能力。
师资队伍的优化,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
3.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我校积极拓展实践教学基地,与多家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本学期,新增实践教学基地XX个,累计实践教学基地达到XX 个。
4. 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为确保实践教学效果,我校建立了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制度,明确了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要求。
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认真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确保实践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实践教学成果1. 学生实践能力提升通过本学期的实践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各类实验、实习实训中,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在毕业设计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意识得到增强。
2. 产学研合作成果本学期,我校与多家企业、科研院所开展了产学研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成果。
3. 学术竞赛获奖情况本学期,我校学生在各类学术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XX比赛中,我校共获得XX个奖项,其中一等奖XX个,二等奖XX个,三等奖XX个。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部分实验室设备陈旧,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务,重宏观轻微观,重传授轻参与。
2、案例教学比例不尽合理,所占比重少,不能满足人才培养
需要。
3、案例库源供应不足,质量欠缺;案例陈旧,缺乏代表性。
优势
1、案例教学使得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 2、案例教学有利于改革传统概念的教学。 3、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案例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5、案例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
局限性
1)案例教学的授课对象有限制 2)案例教学对班级规模有要求 3)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质
4)案例的来源往往不能满足培训的需要
教学过程
国外发展现状
在最初10年里,案例教学在商业教学的应用上进展缓慢。 直到1919年,德汉姆任哈佛大学商学院院长后,情况才好转。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案例教学在美国大学商业教育中普及,公共管理 学院在此基础上纷纷效仿。其后几十年于各自的教学与培训之中。
哈佛大学于1920年成立了案例开发中心。
国内外案例教学概况
起源
187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教授首创了案例教学法。 创立初衷在于使奔波于个案跟踪学习和教授的人们,能从案例 到案件的经验式思维中摆脱出来,培养一种更为科学和理性的 思维精神,目的是想通过个别决策的推广以达到对法律规则的 一般化理解。1915年,案例教学已被美国所有的知名法学院 所采用。 应用推广:1910年,哈佛大学商学院也开始采用案例教学法。
国内发展现状
1999年,大连理工大学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案例库网站,其中1950
篇案例涉及20多门管理课程,是现今国内最大的管理教学案例库。 当前在国内,案例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列入了各高校 的教学改革计划,尤其是在一些法学、工商管理类高校已经开始广 泛运用。但是总体来说,目前国内的案例教学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 段,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