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矶钓的咬铅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游矶钓的咬铅配置
咬铅的用途十分单纯:控制浮标残存浮力和调整线系状态。
但许多人对这玩意究竟该如何配置,还是有很大的疑惑。
控制残存浮力不难理解,想要把浮标看得清楚些,就得保留较多浮力;想让它沉一点、敏感一点,就得将配铅调重些。
实在没把握时,咬铅还可以慢慢加,直到浮标露出水面的长度符合你的要求为止。
调整线系状态可不一样,虽说调整的原则就是让钓组伸展开来并能适度倾斜,但自然环境的变量那么多,钓组沉在水里又看不真切,谁知道加几颗咬铅、每一颗有多重、加在什么位置才恰当?经常听到一些矶钓高手们故弄玄虚地说:加咬铅对技术要求颇高,必须把潮水流向、流速、风力、风向、浪况、钓场环境、钓棚深度、目标鱼种、当天咬况、用饵种类等诸多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否则必会弄巧成拙。
结果使每一名初学者都听得一头雾水……但不幸的是,事实还真的如此!如果您不对下竿当时的各种状况加以理性的分析,只是胡乱地把钓组绑起来往海里一抛,就认为鱼大概会来咬钩,要是有收获那才怪了!
更现实的问题是,就算咬铅用得恰当,钓组入水时也往往会呈现咬铅先沉、钓钩随后以及浮标跑得快、钓钩漂得慢
等情况。
因此,要谈所谓的咬铅配置方法,就必须了解:这要与操竿控线技巧互相搭配,才能发挥完整功效。
这么说来,配咬铅的学问真的很深奥难解?倒也不尽然。
只是因为鱼是活的,自然环境变化又那么复杂,所以钓鱼活动注定没有办法套公式。
换句话说,若有人打算靠背公式钓鱼,那奉劝阁下还不如趁早改打高尔夫球比较实在――至少小白球是无生命的、没有脾气的、自己不会乱跑,也比较容易掌握些,不会害你白花一大堆冤枉钱。
配咬铅虽无公式可循,但有些基本原则却不难掌握,譬如说最简单的:水流速度很快而你希望钓组不要太漂时,就需要用咬铅(有时会用到好几颗)来使子线下沉:若是垂钓游
速快且泳层变化较大的鱼时,原则上咬铅越少越好。
还有,咬铅有各种不同的重量,当你在钓组上把越重的咬铅加在越接近钩子的位置时,就越容易造成浮标跑在前面、钓钩拖在后面的情形。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水的表层流速较快,深处流速较慢,浮标的体积较大、比重较小,易受流水推动,而咬铅刚好相反。
故只有少数特殊情况下会如此搭配咬铅。
不知有没有人想问:使用长标的各类钓法,都是以集中负铅且子线上全无额外重量的“垂直钓组”为主,为啥浮游矶钓独独不同?事实是,并没有人规定丹锥不能搭配垂直钓组,只不过阿波钓法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强调一个基本的
钓组组装概念――尽量选择所能用的最轻巧的浮标,咬铅能少用就尽量少用,钓组必须在水流中充分伸展开来并适度打斜。
因此,我们极少听到或看到关于垂直钓组的介绍。
最基本的垂直钓组就像一般的筏钓黑鲷那样,母线末端直接绑一颗足以平衡浮标的转环铅,下面再接上短短的两条子线即可。
有一种组合是母线下接转环,然后接一段约0.75米~1.5米长的中继线,中继线末端绑一个转环铅,之后再接绑长度各为45厘米和1米的双子线,最后拴上钓钩。
这里面有一个搭配的问题,假如母线为4号尼龙线,中继线可用3号碳纤线,子线则可用2.5号以下的碳纤线;丹锥假如用的是1.5号,转环铅就用5克~6克,并在母线末端转环的上方夹一颗咬铅,以调整浮力。
这种钓组可有许多变化,例如可把转环铅位置改到母线末端,而将中继线衔接子线的工作交给小转环,让双子线更活一些。
或者将转环上方咬铅移到转环铅上,使钓组更加垂直。
还可以把转环干脆也改为转环铅,但重量不一定与下方转环铅一样,只是将整颗浮标的浮力分散由两个转环铅来承担;另外,中继线和子线的长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中继线可以长达3米,但子线则可短到只有20-30厘米。
总而言之,这一切都须视环境状况和垂钓需求而定。
接下来我们就尽量依鱼种、钓场特征、环境变化等状况来将垂钓需求条例化,以便说明各种不同的咬铅搭配方式。
但是,我必须再次强调,这些都是“原则性”用法。
既然是“原则性”就表示必定有例外,所以钓友切勿以公式视之1
1、应付持续游动不休息的鱼――所谓持续游动不休息
的鱼是指“青物”类而言。
这类鱼多在海水上层活动,身躯呈流线型,泳速快,以掠食性为主,代表鱼种如拉仑、青(角甘)、红(角甘)、烟仔虎、花飞等等。
因为这类鱼会在上层持续游动,因此,钓组漂一点、能够打斜最好,也就是说咬铅以平均、分散、少挂为佳。
2、应付游泳时“胜似闲庭信步”的鱼――有几种常被
认为特别刁钻的,如臭肚、白达仔、雀鲷、刺规等。
这类鱼之所以难钓,其实是因为它们吃饵时都采取随波逐流的方式,懒得跟水流抗衡,以致钓组越善于跟着水漂,浮标就越难以传达咬讯。
对付这类鱼;一般人习惯用大浮标、配重集中、短子线的钓组,使饵的动态跟水的动态不一致。
如此鱼咬饵,就会牵动钓组使浮标下沉。
但若你坚持以轻浮标、长子线、分段配铅来施钓,那么,牵线工作就会变得十分重要,否则很难抓到钓组末端发生的变化。
下竿标点也必须选择一下,不要像前述集中配重、短子线钓组那样在平缓水域下竿,而应找白沫带、反拨潮区垂钓。
3、应付暴冲式吃饵的鱼――猪哥、吊仔之粪的家伙往
往不咬则已,一咬就会给你来个超大鱼讯(有时黑毛、白毛也会如此表现),浮标瞬间栽进水里几米深,让缺乏经验的人手
忙脚乱。
碰到这种状况,钓者所需花在咬铅配置方面的心思就可省掉不少了。
因为只要大概依流水速度分段配一下铅位,线系状态不要太离谱,基本上鱼儿就会来咬,问题是你能不能拉得起它。
但万一这些鱼警惕起来(通常在天气大好、阳光明亮、风平浪静、流水平缓或水温太低时),那可就比较棘手了。
此时必须尽量减少咬铅的数量,夹附位置也应越靠近浮标越好,让子线尽量漂得自然些,这样才能降低它们的戒心,提高上钩率。
4、应付在原地细嚼慢咽的鱼――此类鱼以黑鲷为代表,它们不是不吃饵,只是似乎更喜欢“玩”饵,常常叨着美食半天都不吞下去,既不游走也不吐出来,让钓者明明看出浮标已下沉了一点点,但就是没有更好的动态,扬竿后也不会有什么收获,只不过在钓饵上发现一点点被咬过的痕迹而已。
一个可以尝试的解决办法是用轻巧浮标,少量配铅,并尽量减少残存浮力与钓组的阻力,然后在接近钓钩的地方加一颗很小的咬铅(例如G2),如此就可将细微的鱼讯加以放大。
不同钓场的应对办法
1、白沫带――大凡在有浪脚、潮流的时候,矶钓场上
都不难看到这种非常重要的下竿点。
白沫带的结构是:在脚下岩边有强力往深层灌入的浪花,但稍外围即是大量向上涌
起的气泡,这些气泡会造成一个水势剧烈翻腾且快速向外推移的范围,并且在越接近岸边的地方越厚,影响越深;离岸越远则越薄,影响水层越浅。
因此,假如你要钓躲在白沫区之中或白泡沫下方的鱼时,不妨将重量比较大的咬铅置于钓组下侧(靠近钓钩),以免子线、钓钩太容易被气泡浮起。
2、反拨潮――这是一种波浪涌向岸边后,大量海水返回外
海层的流速明显比深处快。
所以,抛八钓组叫首先需注意让浮标在靠近岸边处落水,钓组漂移过程中还要时常带住浮标,让子线、钓
为了避免表层流速快、深处流速慢所造成的不当钓组状态,配咬铅时应遵循越重的铅位置越高的原则,以免钓钩漂得太慢。
3、暗礁区――因为水下环境不易从陆地上明确识别,
同时暗礁区水流往往又相当紊乱、复杂,所以在这种地方垂钓就必须小心挂底,并设法利用钓组漂移的状态来判断吸引水流在何处,继而锁定该处作为狙击的“据点”。
当发觉暗
礁区中吸引水流甚强时,钓组可设计成轻一些、漂一些的,咬铅少而离钓钩远些的最好用,否则极易挂底。
如果吸引水流比较微弱的话,就需要将咬铅重量适度往钓钩处移动了,因为这样可以帮助钓组抓住水流。
4、潮目带――由于潮目是由两股以上速度或方向不同
的水流撞击、摩擦形成的,所以这种地方流况也相当杂乱。
但因潮流的撞击或摩擦也会彼此牵制、消耗能量,故水流速度会变慢,不像原本形成潮目之前的那么快。
而且通常潮目形成的位置离岸较远,深度也多半较大,没有钓组挂底的疑虑。
因此,可采用载重稍大的浮标,搭配数量少且分散的咬铅,然后充分运用操竿控线手法,使钓组随时呈现浮标在后、钓钩在前的理想状态。
5、本流带――基本上我不认为本流带是适合下竿的去处,因为流速过快的水势不仅使钓组状态极难掌握,事实上也没什么鱼类会发神经跑到本流里面去觅食。
但如果你想在本流边缘试试的话,那大概还有些机会,尤其是本流边缘水势回旋的区域。
不过,因为本流力量过于强大,往往使得回旋带之中也流速甚快,正常钓组根本难以维持钓棚深度(钓组会被水流扬起),所以必须采用过量配铅的方式下竿。
环境因素的影响
1、风势――风对矶钓的最大影响是它能吹动母线,导致钓组无法顺利地随水流运动,甚至会拖着钓组做出完全违背你意愿的举动。
碰到这类情况,你可以使用自重较大而浮力较小的浮标,借其本身重量压制风吹钓组的幅度,并用咬铅进步将浮标压沉,使残存浮力变得很小,然后再尽量将竿降低指向水面,使母线大部分都沉于水下,以减少风势对浮
标和线系的影响。
2、浪况――离岸稍远的波浪会造成水分子上下运动,但靠近岸边的海浪则会把水分子猛力砸上岩石,之后那些水分子还会把附近海域搞得一片混乱。
所以,如果你锁定白沫翻腾的浪脚边为下竿点,就必须小心操竿控线,避免钓组被“请上石头去纳凉”,同时还应利用鞍多的咬铅来克服紊乱的水势如果你选择离岸稍远的范围垂钓,则最好使用号数较小的浮标,咬铅也要分散开来。
否则每当浪起浪落,水下的钓组就容易跳来跳去。
3、流速――前面已提到不少跟流水相关的情况,这里再追加一个概念,即:母线上也可以分段加咬铅。
举例来说,有的时候流水状况刚好能让子线和钓钩构成个一个当角度,但浮标却又需要一点点咬铅去调整残存浮力,怎么办?试试在母线上较高(接近浮标)的位置加咬铅吧,甚至可以采用分段加挂的方式。
这是因为子线、钓钩的比重都相当大,在海水中会自然下沉(即使有流推送),但母线比重却较小,往往容易呈抛物线状上扬,因此,需要靠一些额外重量压下去。
4、深浅――这里说的是浅钓棚与深钓棚,而非钓场水面到海底的全部深度。
基本上钓棚越深就需要越多外加的铅重来压沉钓组,而且咬铅位置越集中、越低下,下沉的速度与深度就越大,整个钓组在水中的状态也越稳定。
只不过如此一来钓组的乘流性就会越差,样子也越不自然,越偏向垂
直钓组。
反之,钓棚越浅当然可以用越轻的钩绀,越少且分散的咬铅,可是此时受外在环境因素(如风、浪、流等)的干
扰也越严重。
5、杂鱼――上项说的环境因素,其实还包括杂鱼干扰的问题。
因此我们常看到一些钓者在遭遇此状况时,会采用配铅重量集中在一点且相当靠近钓钩的钓组,企图借快速下沉采突破杂鱼的“围攻”。
但另有一种完全相反的观念是:
尽量用轻的配铅万式让钓组漂一些,然后凭撒诱饵技巧将杂鱼集中在某处,而对象鱼如黑毛之类则会因其动作迅速、敏捷,比杂鱼早一步发现食物并快速冲出来抢食。
结论再??唆一次,咬铅配置原则(包括个数、重量、位置等)是要让水流恰当推起线组,使之呈现拉直并打斜的状态,然后钓者再以操竿技巧控制钓组运动,维持钓钩走在最前面、浮标跟在后头的状态。
其实钓鱼技术完全是经验的累积,需要下工夫去实地操作,这样才能有属于自己的心得。
之后你就会发现:咬铅的使用其实根本不必套公式,看看垂钓当时现场状况,随便挂一挂就八九不离十了。
套句文绉绉的古话,这叫做“从心所欲,不?u矩”’但在达到这个境界之前,建
议钓友们不妨先由无咬铅、浅钓棚的全漂钓组开始试起,例如说浮标到钩子是3米左右,丹锥为F号或B号制品,钓组上完全不加咬铅,试着运用操竿手法与水流状态去伸展钓组、监控钓组的运动状态,进而从中获得掌握鱼讯的经验,然后
再逐渐加深钓棚、增加咬铅,去体会各种水流、环境、风势对钓组的影响。
摘自《海峡钓之乐》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