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大全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64c052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f.png)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
在句子中加入一个否定词,通常是不或没,使句子的意思相反,并且再加上原本已有的否定词。
例如:我很喜欢这个电影。
(肯定句)
我不能不喜欢这个电影。
(双重否定句)
练与训练】
1)我一定会去参加这次活动。
2)他肯定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3)我很喜欢这本书。
1.那篇文章的格式有很多错误,需要进行修改。
同时,需要删除一些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2.改写每段话时,可以在后半句找到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或加入否定词,最后确保句子通顺。
也可以使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变双重否定句,或加入“不能不”、“不得不”等词语。
3.双重否定句可以通过去掉否定词来变成肯定句。
4.“把”字句中,主动者将动作行为传递给被动者;而“被”字句中,被动者承受主动者的动作行为。
5.可以将句子改写成比喻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ee62995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9.png)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语文句型转换1.我们遵守纪律.改为双重否定句:改为反问句:2.几场春雨后,娇嫩(de)笋芽长了出来.改为比喻句:改为拟人句:陈述句:你吃过饭了反问句:难道你没吃过饭设问句:你吃过饭了吗一定吃过了.疑问句:你吃过饭了吗被字句:饭被你吃了.把字句:你把饭吃了.否定句:你没吃饭.1.厚厚(de)松脂在阳光下发出金色(de)光彩.(缩句)2.同学们回答问题.(扩句)3.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换成间接引语)4.马(de)后蹄踏着一只飞燕.(换成“被”字句)5.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de)花.”(间接引语)6.那时侯,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de)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挠,要挟.(换成“因果关系”(de)说法)7.太阳升起来.(扩句)8.我看秦王没有诚意,就得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换成反问句)9. 那浪花所奏(de)不正是一首欢乐(de)歌吗(换成反问句)10. 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伟大(de)人格.(改为感叹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11.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按要求写句子.1、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我(de)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到罗甸.________________ .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停.______________.4、改变词序,改变句意.那些来南京(de)客人都很热情.________________.这几道题你全没有做对.__________________.5、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都是你自己找(de),我怎么帮得了你(de)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猫(de)性格实在有些古怪.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长满了红锈(de)鱼钩上,闪烁着灿烂(de)金色(de)光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把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山姆握着珊迪(de)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de)一片期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扩写句子例:崭新(de)机器日夜不停地制造零件.1、喜讯传到学校.2、列车穿过山谷.3、春风吹遍大地.4、人们挥舞着鲜花.5、爸爸是工人.6、我制订学习计划.7、柳条拂动着水面.8.同学们回答问题.7、太阳升起来.8、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9、列车奔驰.10小蜜蜂飞来飞去.11、黑熊表演节目.12、浪花跳跃.13、猫捉老鼠.14、鲜花盛开了.15、小华做操.16秧苗生长.17、船开得快.18、星星眨眼.19、枝叶展开.13、小蝌蚪游着.缩写句子1、伶俐可爱(de)小燕子停在细细(de)电线上休息.2、奶奶在水井边用水桶打水.3、夏天(de)天气热得像个蒸笼.4、宽阔(de)钱塘江笼罩着一层薄薄(de)雾.5、活泼(de)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6、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里(de)影子.7、绿油油(de)墓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de)野花.8、夏天,火辣辣(de)太阳高高地挂在蔚蓝(de)天空9、虹虹和姐姐在琳琅满目(de)书店里购买了一整套上下五千年和几本童话故事书.10、每当夜幕降临,八角楼上(de)灯光就亮了起来.11、万盛米行(de)河埠头,横七竖八地停泊着乡村里来(de)敞口船.12、汽轮发电机厂(de)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12、六、(2)班(de)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de)故事.13、詹天佑是我国杰出(de)爱国工程师.14 、洪亮(de)钟声在天空中经久不息地回响.15、敬爱(de)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de)战士.16 、吴国(de)都督周瑜十分妒忌很有才干(de)诸葛亮.17、银色(de)雪光照着一望无际(de)大草原.18、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de)树阴下钓鱼.19、时光老人给我们(de)礼物是珍贵(de).20、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21、看节目(de)人真多,还有许多小孩.22、这里(de)风景真漂亮迷人.23、半个学期来,我(de)语文知识提高了.24、在会上,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25、前天,我们观望了舞稻表演和音乐.26、晚上,我在院子里数着天上(de)星星和月亮.27、我们班同学都去秋游了,只有小红没有去.28、我每天早晨吃一杯牛奶和一个面包.29、这篇作文对我产生了兴趣.改病句: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de)句子叫病句.常见(de)病句有: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罗嗦;语序颠倒;前后矛盾;用词不当;指代不明;分类不当;不合事理;含糊不清等.应考点1、先找出句子(de)主干,检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2、如果句子主干没有毛病,就检查辅助成份与主干搭配是否合适.3、检查句子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否合理,指代是否明确,有无逻辑错误等.4、如果确有错误,就开始动笔修改.链接考题1、我差不多肯定考了100分.(重复)改:2、语文对我感兴趣.(颠倒)改:3、我(de)成绩很优美.(搭配不当)改:4、虽然我很好,所以我要再努力.(关联词搭配不当)改:5、老师让我看“文摘”这本书.(标点错误)改:6、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de)教育.7、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和南京长江大桥等名胜古迹.8、秋天(de)北京是一个迷人(de)季节.9、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王娟同学没有到.10、看到詹天佑留下(de)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11、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悦耳(de)鸟叫声.1、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2、爷爷经常想起许多过去(de)往事.()3、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de)作者是毛泽东写(de).()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de)生活水平不断地改善.()5、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扁豆、茄子等各种蔬菜.()6、参加会议(de)同学基本上都到齐了.()7、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8、从这件普通(de)小事中,却说明了深刻(de)道理.()9、春天(de)街心花园飘着醉人(de)桂花香.()10、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de)国家.()11、一阵雷雨下了一天一夜.()12、我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13、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de)错误.()14、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de)意见.()15、李老师(de)关怀,我一辈子终生难忘.()16、我勇敢地冲下山坡,心里不免有些害怕.()17、大家都讲卫生,我们(de)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18、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19、望着邓奶奶(de)遗像,同学们不禁忍不住放声痛哭.()20、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de)对比啊()扩句和缩句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de)句子扩充为个具体、形象(de)生动(de)句子.缩句就是把复杂(de)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de)成份,留下主要部分.扩句就是先画出句子(de)主要部分,找到了主要部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de)成份,近而思考扩充什么样(de)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de)主要成份,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de)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缩句可按三步进行: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2、找每部分(de)主干部分.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de)句子.链接考题1、妈妈买来了桔子.(扩句)2、歌声打破了沉寂.(扩写句子)3、我时常怀着深深(de)感激之情思念着我(de)启蒙老师们.(缩句)4、可敬(de)老科学家静静地思考着这个疑难(de)问题.一、填上恰当(de)词语,使句子表达(de)意思更完整.例:他是一名少先队员.他是一名(优秀(de))少先队员.1、周总理听汇报.周总理()听汇报.2、天空中挂着园月.()(de)天空中挂着园月.3、燕子掠过湖面.燕子()地掠过湖面.4、战士们守卫边疆.()战士们()守卫()边疆.二、判断下列缩句是否正确,对(de)打“√”,错(de)打“╳”.1、“这不是伟大(de)奇观吗”缩写为“这不是奇观.”()2、“红军(de)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de)最前线.”缩句为“主力奔赴最前线.”()3、“高大挺拔(de)白杨树像一排卫兵似(de)(de),在宽阔而又笔直(de)公路两旁排列.”可缩写为“白杨树在公路排列.”()4、“风景如画(de)桂林山水,吸引了成千上万(de)中外游客来此观光.”可缩写为“游客观光.”()三、扩写句子.1、微风吹拂着柳丝.2、月亮升起来.3、雨花石像翡翠.4、游客登上了长城.5、屋里走出老人.6、湖面上漂着雾.7、时间溜走了.8、小女孩卖火柴.9、小鸟唱歌.四、缩句.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de)客人.2、她(de)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de)行踪.4、繁花似锦(de)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de)图案.5、童年(de)往事多得像天上(de)繁星.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de)奥秘.7、渔夫(de)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de)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de)铁路于线.9、晌午(de)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1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de)异国他乡就读(de)妈妈特意送给我(de)圣诞礼物.1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de)寒流即将南下(de)消息.1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五修辞手法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要掌握几种修辞手法(de)特点: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de),人们容易理解(de)事物去给抽象(de)、深奥(de)、人们生疏(de)事物打比方.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de)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3、夸张是把要描写(de)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4、反问是用疑问(de)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de)情感.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de)三个或三个以上(de)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链接考题1、共产党像太阳.(什么修辞手法)2、千万颗雨点落在水面上,好像一群小女孩在跳芭蕾舞.(什么修辞手法)3、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吗(什么修辞手法)4、是谁准确、及时地按住了大海(de)脉搏,使它紧随祖国前进(de)步伐一齐跳是他们,战斗在海洋台站(de)海洋工作者.(什么修辞手法)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什么修辞手法)6、我们(de)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de)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专项突破一、将句子补充完整.1、春雨像()一样细.(比喻句)2、月亮()躲进云朵里.(拟人)3、蓝天、白云构成()(比喻句)4、高梁()脸、稻子()腰.(拟人句)二、判断,是夸张句(de)在括号里划“√”,不是(de)在括号里划“×”.1、桂了花开,十里飘香.()2、春雨贵如油.()3、公共汽车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4、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5、冬风生气地吹掉了老鸦(de)住宅.()三、照样子,写句子.例1、空旷(de)花园里,烧焦(de)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例2、鸬鹚像等待命令(de)士兵,整齐地排列在船舷上.例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四、判断下列句子是否用了修辞手法,如果运用了,在括号里注明类型;没有运用则在括号里划“×”.1、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2、人群在欢跃,小草也从地下伸出头来向人们微笑.()3、旷野里一片黑暗,天地交融在一起,什么也看不见.()4、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6、他是在介绍白杨吗不是(de),他是在表白自己.()7、清清(de)溪水,照着蓝天(de)影子、照着彩霞(de)影子、照着山上松树林(de)影子、照着行人来往(de)影子.()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排列句子会把错误(de)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de)话,整理错乱(de)句子(de)关键在于分析句子之间(de)关系,确定应按什么结构排列.1、把要排列(de)几句话默读一两遍,看看主要意思是什么.2、用“排除法”找出首句.3、再读剩下(de)句子,思考整篇文章(de)写作顺序和句、与句之间(de)关系.(写作顺序:时间先后、事情发展、地点空间转换等)把下面排列错乱(de)几句话,按一定(de)顺序重新排列.()1、他想:这是谁丢(de),真不讲卫生.()2、她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de)东西.()3、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学习雷锋争做好事.()4、下课了,小丽在操场上玩.()5、她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了刚才看到(de)那一团废纸.()6、想着她就若无其事地走了.()7、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团白纸.(分析)解答此题应先仔细读句子,了解其大意,思考间关系和写作顺序.经过阅读分析,我们知道这段话是按事情发展(de)先后顺序定(de).一般说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定(de)文章,应先交代时间、地点,那么我们就确定其中(de)第4句为第一句.接着“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色(de)东西”,这会是什么呢——“原来是一团废纸”,后来事情就顺理成章地发展了.排完以后,再按正确(de)顺序读一读,如果不正确,再修改.(答案)4、2、7、1、6、3、5.专项突破一、把下列几个错乱(de)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de)话.()1、多少静静(de)深夜啊,老师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2、如果将来我能取得一些成绩,那我要说,是老师用身躯为我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de)桥梁.()3、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de)重任.()4、那作业本上条条批语、个个红勾,不全都凝聚着老师(de)心血吗()5、他既不像着名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名星那样引人注目.()6、老师啊,您为我们无私地奉献了一切.()7、老师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而在培养学生(de)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自己.()8、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敬爱(de)老师,老师像桥一样朴实.()9、老师像桥一样辛勤.()10、老师像桥一样无私.二、把下面错乱(de)几句话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在括号里填上序号,并注明依据.()1、周瑜(de)兵船跟在后面.()2、黄盖向曹操假投降.()3、选有东风(de)一天作为进攻时间,并在船上装上引火用(de)东西.()4、周瑜带兵从后面追杀.()5、黄盖接近曹操兵船时下令点火,让火船冲进曹营.。
最详细小学语文句式转换
![最详细小学语文句式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e731676d3169a4517723a3b0.png)
(5)这本书是你前几天丢失的那本吗?( )
(三)祈使句
祈使句表示要对方做或不做某事、带有祈使语气的句子。
语音强度一般比陈述句重,书面上用感叹号表示。
祈使句主要依靠语气来表达,有时也借助语气词“吧、啊(呀、哇、哪)”等表达。
根据祈使句的语用意义和语气的强弱,祈使句可以分为四类:
4:老师对我说:“我放学后去你家。”
老师对我说,他放学后来我家。
5:小亮说对我:“这个公园真美啊!”
小亮对我说,那个公园很美。
6:姑娘对孩子们说:“我可以喝你们井里的水吗?”
姑娘问孩子们,她可不可以喝他们井里的水。
第五关:间接转述变为直接陈述
【例句】
老爷爷感激地说,他家离这儿不远,自己就可以回去的。(改为直接陈述)
具体构成如下:
1.由叹词构成的感叹句
例:哎呦!救命呦!(哎呦,表示痛楚)
2.由名词构成的感叹句
例:天哪!这一定是没了命了!(天哪,表示惊讶)
3.口号或祝词式的感叹句
例: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
4.由“多、多么、好、真”等副词和句尾语气词构成的感叹句
例:那该有多好啊!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句式
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例如: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改为转述句: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他会永远照顾珊迪的。”
8、双引号里面有感叹词或疑问词时,在转述句中应去掉。
老师对同学们说:“昨天谁值日?怎么不倒垃圾?”
老师问同学们昨天谁值日,为什么不倒垃圾。
9、双引号里面的第一个词是直接称呼应改为“谁对谁说”或“谁叫谁”等。
老师对同学们说:“这是谁干的?”
老师对同学们说,那是谁干的。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类型总结归纳范本(2篇)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类型总结归纳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e68db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3.png)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类型总结归纳范本一、陈述句转变为疑问句1. 一般疑问句:将陈述句首尾调换,加上疑问词或助动词。
例如:陈述句:他们在学校里玩得很开心。
疑问句:他们在学校里玩得很开心吗?2. 特殊疑问句:以疑问词开头的疑问句。
例如:陈述句:我的妈妈在哪里工作?疑问句:你的妈妈在哪里工作?3. 反意疑问句:用简单的陈述句再加上与其相对的疑问句。
例如:陈述句:昨天是星期五。
疑问句:昨天是星期五,是吗?二、疑问句转变为陈述句1. 陈述句:将疑问句中的疑问词或助动词去除。
例如:疑问句:你吃了早饭吗?陈述句:你吃早饭了。
2. 陈述句:将特殊疑问句改为陈述句,回答特殊疑问句的回答部分变为陈述句。
例如:特殊疑问句:你想要什么礼物?陈述句:我想要一本书作为礼物。
三、陈述句转变为感叹句1. 感叹句:在陈述句前面加上“多么”、“多”、“真是”等感叹词。
例如:陈述句:这个花园真漂亮。
感叹句:多漂亮的花园啊!2. 复合感叹句:使用“多么”、“多”等感叹词加上特殊疑问句的方式构成的句子。
例如:陈述句:你是多么聪明啊!感叹句:你真是太聪明了!四、祈使句转变为陈述句1. 陈述句:将祈使句的动词部分去除,改为主语加上助动词或实义动词构成的陈述句。
例如:祈使句:请把书放在书架上。
陈述句:你把书放在书架上了。
2. 陈述句:将祈使句的动词部分去除,加上其他谓语动词构成的陈述句。
例如:祈使句:你们站好队。
陈述句:你们已经站好队了。
五、陈述句转变为条件句1. 以“如果”、“假如”等引导的条件句。
例如:陈述句:明天下雨,就不要出去玩了。
条件句:如果明天下雨,就不要出去玩了。
2. 将陈述句改为条件句的类型。
例如:陈述句:如果你帮助我,我会很感激。
条件句:假如你帮助我,我会很感激。
六、简单句转变为复合句1. 并列句:将两个或多个简单句用逗号、“和”、“或”等连接词连起来。
例如:简单句:我喜欢读书。
我也喜欢运动。
并列句: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运动。
完整版本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大全
![完整版本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cf8c2e04431b90d6d85c7d1.png)
句式变换大全一、反问句与陈说句反问句与陈说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能够把陈说句变为反问句,也能够把反问句变为陈说句,它们的意思同样,语气有所不一样。
(一)反问句变陈说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莫非、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合适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正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认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1 、我们怎能忘掉老师的淳淳教育?2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喜的歌吗?我们不可以忘掉老师的淳淳教育。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喜的歌。
3、这里的风景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来回呢?这里的风景这么美,使我们流连来回。
4、这点小事,莫非还要妈妈担忧吗? 5 、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忧。
大千世界,各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莫非没看竞赛吗?7. 你莫非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说).你看了竞赛。
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说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莫非、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合适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正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认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1 、我们不可以由于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由于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莫非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亲母亲千辛万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该当伤他们的心。
(父亲母亲千辛万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量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可以充耳不闻。
(对少量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充耳不闻呢?<莫非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二、对话与转述的交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出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出名的花。
)2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日患病了,我去帮他指导功课。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类型总结归纳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类型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45dc2b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2.png)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类型总结归纳在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中,句型转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通过句型转换,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句子结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将对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类型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一、主谓结构句型转换1. 变否定句:将肯定句的主谓结构改为否定结构。
如:原句:小明喜欢吃苹果。
变句:小明不喜欢吃苹果。
2. 变一般疑问句:将肯定句的主谓结构改为一般疑问句结构。
如:原句:小明喜欢吃苹果。
变句:小明喜欢吃苹果吗?3. 变特殊疑问句:将肯定句的主谓结构改为特殊疑问句结构。
如:原句:小明喜欢吃苹果。
变句:你喜欢吃什么?4. 变感叹句:将肯定句的主谓结构改为感叹句结构。
如:原句:小明喜欢吃苹果。
变句:多么喜欢吃苹果啊!二、主谓宾结构句型转换1. 变否定句:将肯定句的宾语部分改为否定形式。
如:原句:小明买了一本书。
变句:小明没买书。
2. 变一般疑问句:将肯定句的主语和宾语部分改为一般疑问句结构。
如:原句:小明买了一本书。
变句:小明买书了吗?3. 变特殊疑问句:将肯定句的主语和宾语部分改为特殊疑问句结构。
如:原句:小明买了一本书。
变句:你买了什么书?4. 变感叹句:将肯定句的宾语部分改为感叹句结构。
如:原句:小明买了一本书。
变句:小明买了多好的书啊!三、主谓宾补结构句型转换1. 变否定句:将肯定句的宾语补足语部分改为否定形式。
如:原句:小明认为这本书很有意思。
变句:小明认为这本书不有意思。
2. 变一般疑问句:将肯定句的主语和宾语补足语部分改为一般疑问句结构。
如:原句:小明认为这本书很有意思。
变句:小明认为这本书有意思吗?3. 变特殊疑问句:将肯定句的主语和宾语补足语部分改为特殊疑问句结构。
如:原句:小明认为这本书很有意思。
变句:你认为这本书有什么意思?4. 变感叹句:将肯定句的宾语补足语部分改为感叹句结构。
如:原句:小明认为这本书很有意思。
变句:小明认为这本书有多有意思啊!四、主谓宾宾补结构句型转换该类型的句型转换相对较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转换。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6f6373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5.png)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
语文学习中,句式的转换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词水平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小学语文常见的句式转换方法及转换技巧:一、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转换1. 我们常用主动语态,如:Tom eats an apple.(汤姆吃了一个苹果)。
如果需要强调行为的影响或对象,可以用被动语态,如:An apple is eaten by Tom.(一个苹果被汤姆吃了)。
主语变为原来的宾语,谓语用被动的形式,加上by+主语。
2. 而被动语态也可以转换为主动语态。
被动语态的主语就是主动语态的宾语,谓语动词按主动语态变化。
例如:The book was written by Li Lei.(这本书是李雷写的),可以转换为Li Lei wrote the book.(李雷写了这本书)。
二、简单句与复合句的转换1. 简单句转换为复合句:(1)加入关联词(连词、副词、关系代词等)连接,如:I like apples.(我喜欢苹果)变为:I like apples because they are sweet.(我喜欢苹果,因为它们很甜)。
(2)在原句后加从句,如:He is a teacher.(他是一个老师)变为:He is a teacher who teaches English.(他是一名教英语的老师)。
2. 复合句转换为简单句:将从句中的关联词去掉,从句中的主语和宾语移到主句中。
例如:Because it is raining, we don’t go out.(因为正在下雨,我们不出去)。
转换为:We don’t go out.(我们不出去)。
三、并列句与复合句的转换1. 并列句转换为复合句:将两个并列的句子中的一个变为从句,用连词连接,如:She is a doctor. She helps people.(她是一名医生,她帮助人们)变为:She helps people because she is a doctor.(她是一名医生,因此她帮助人们)。
(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
![(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fe14b35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2.png)
(小学语文)句型变换练习题集锦一、反问句与陈说句(一)反问句变陈说句( 1)将必定句中的必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认词(不是、不可以、不会、没有等)。
( 2)将否认句中的否认词(不是、不可以、不会、没有等)改为必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反问句上删除反问语气词“怎么、莫非”和句尾疑问助词“呢、吗” 。
(4)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例 1】我们怎么能出尔反尔呢?→我们不可以出尔反尔。
【例 2】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豪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人呢?→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豪事迹,令我们感人。
练习:(二)陈说句变反问句( 1)将必定句中的必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认词(不是、不可以、不会、没有等)。
( 2)将否认句中的否认词(不是、不可以、不会、没有等)改为必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必定词或否认词前方加上“怎么、莫非”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
)改为问号(?)。
【例 1】: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莫非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吗?【例 2】:我们不可以浪费时间。
→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练习: 1 、我们不可以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 、没有革命前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父亲母亲千辛万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该当伤他们的心。
4、对少量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可以充耳不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一、改变人称;二、去掉说后边的冒号和双引号,改为逗号;三、指示代词(这、那)和偏向性动词(来、去)要依据语境发生变化。
四、弄懂句子意思,知道谁对谁说话。
五、提示语在中间或在句末的句子,把提示语调整到句首可按以上方法进行变动。
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大全
![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0c56d1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c.png)
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大全反问句与XXX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XXX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
”练:1、我们不能因为研究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研究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XXX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XXX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1、外公对XXX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XXX说,他告诉XXX,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XXX笑着对妈妈说:“XXX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XXX笑着对妈妈说,XXX今天生病了,他去帮XXX辅导功课。
3、XXX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28b970802020740be1e9bb6.png)
一、直接引述改成间接转述在说话与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即改成第三者转述。
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
‟”是直接引语。
直接引用改间接引用,是将引用人物语言的句子改成转述语句。
例: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
”改为第三者转述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
一般的说来,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变化:1、标点变化。
要将表示直接叙述的冒号改为逗号。
2、人称变化。
要将直接叙述句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即“我”改为“他” “我们”改为“他们”)第二人称一般改为人名。
3、文字变化。
可以改动少量文字。
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原则:第一,不改变原句的意思;第二,句子通顺,无语病。
如果想把说话人的语气、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写得有声有色,就用直接叙述;如果只需要表达说话的内容,就用间接叙述。
例:①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我是温家宝爷爷,你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
”(直接叙述)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他是温家宝爷爷,让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
(间接叙述)②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直接叙述)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要向导得想想办法。
(间接叙述)同伴焦急地要向导想想办法。
(间接叙述)两种句式相比较,可以看出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所表达的内容完全相同。
只是用直接叙述的方式表达,更能彰现说话人当时的语感、情态,使人物形象更具体生动,用间接叙述的方式来写,虽然表达的意思相同,但只能是一种理性的表达,读来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
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反问句表达。
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
如:“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真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这两句话中,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肯定句,两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
例:①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集锦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9db5858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e.png)
短句转换为长句
短句:我喜欢读书。 长句:我从小就养成了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短句:他很聪明。 长句:他的智商非常高,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06
整句与散句的转换
整句转换为散句
整句:春天来 了,花儿开了, 草儿绿了。
散句:春天悄 悄地来到了人 间,她带来了 生机和活力, 让花儿绽放, 草儿翠绿。
转换方法:将 整句中的重复 词汇去掉,调 整语序,使句 子更加自然流 畅。
示例:将“我 爱祖国”转换 为“我深深地 爱着我的祖 国”。
散句转换为整句
散句:我喜欢读书,因为书中有无穷的知识。 整句:我喜欢读书, 因为书是知识的海洋。 整句:我喜欢读书,因为书是知识的海洋。
散句:他很聪明,每次考试都能取得好成绩。 整句:他很聪明, 每次考试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整句:他很聪明,每次考试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集 锦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添加标题
Part Two
添加标题
Part Three
添加标题
Part Four
添加标题
Part Five
添加标题
Part Six
添加标题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
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99dae46f9ec3d5bbfc0a748d.png)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一、反问句变陈述句:先去掉反问词,再进行否定(加一个否定词或者减一个否定词使句子变通顺),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好。
即:反问句变陈述句,去掉问号,有加强反问的语气词去掉,在变换后的陈述句中适当的地方必须加一个否定词,才与原反问句意思一致。
比如:“难道他承认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变换陈述句:“他不承认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若变换为“他承认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就与原反问句的意思不一致了,答案就是错的,因为否定词“不”放的位置不当。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先将原句进行否定(即改成个否定句),然后加上表反问的语气词(句子一定要通顺),最后将句号改为问号。
即:同样,肯定句变反问句,在变换后的反问句中,必须在适当的地方加一个否定词,才与原句意思一致。
比如:“你应该去看他。
”变为:“难道你不应该去看他吗?”三、否定句变反问句:否定句变反问句,去掉句中否定词或在变换后的反问句中再放上一个否定词,才与原句意思相符。
比如:“他不应该看她。
”变为“难道他应该去看她吗?”或“难道他不应该不去看她吗?”由此可见:反问句的问号,起了一个否定词的作用。
反问句是对一个肯定内容或否定内容的否定。
方法二:第一步:去即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 “难道…吗?怎么…呢?”第二步:改即把“?”号改成“。
”号第三步:反即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
第四步:查即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的是否一样。
四、陈述句变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副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
例如"不……不"、"没有……不"、"非……不"等。
双重否定句的肯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强烈或委婉。
例如:他不敢不去。
(强烈)我不得不告诉你事情的原委。
(强烈)没有谁不惧怕他的威严。
(强烈)你若是想在这个世界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
(强烈)他不会不同情我的。
(委婉)没有什么不可以。
(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
![(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4a9883ddd3383c4ba4cd25a.png)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陈→反: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二、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三、调换顺序意思不变:时间(地点、重点强调的内容)+逗号(,)+其余句子内容四、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如:直接→间接小明告诉我:“我明天要去春游。
”小明告诉我,他明天要去春游。
五、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有两个否定词)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句号→感叹号)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六、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七、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
(好处:生动、形象)八、直接叙述与转述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二)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3种情况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工作太多了。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式转换大全一、反问句与陈述句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述).你看了比赛。
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李老师兴奋地说,他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王老师对小华说,他把小华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爸爸说,他明天要去昆明,让我自己做饭吃。
)6、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爸爸说,让我明天别去玩了,他带我有事去。
)三、缩句1、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练习: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话包蕴着哲理。
)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红四团取得胜利)3、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工人师傅把钻安装好。
)4、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老师讲了故事。
)四、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成分残缺1、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
(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来暖和了。
)2、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
(月光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
)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受到了教育。
(学了《爱迪生》这一课我受到了教育。
)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修复我们学习。
)(二)成分赘余1、联欢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
联欢会上,他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
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和蔬菜。
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
3、我经常阅读、看科幻小说。
我经常阅读科幻小说。
4、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大树上。
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树上。
(三) 表意不明1、李红有时候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
李红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
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她心里很着急。
3、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第一种主张。
4、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只有张刚没有参加。
全班同学除了张刚以外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
(四)搭配不当1、今天联欢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好看。
今天联欢会上的杂技和舞蹈真好看。
2、我很喜欢参加自然博物馆。
我很喜欢参观自然博物馆。
3、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前进。
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踩着泥泞的小路前进。
4、战斗正在热烈地进行着。
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
(五)语序不当1、我们学校师生全体去参观科技馆。
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去参观科技馆。
2、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优美的一支歌。
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一支优美的歌。
3、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我对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很感兴趣。
4、李华被同学们一定评为三好学生。
李华被一定同学们评为“三好学生”。
5、学校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已经公布出来了。
学校已经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公布出来了。
六、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把我迷住了。
我被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
(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
大风卷起的尘土把我的视线遮住了。
我的视线被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把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找到了。
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适合做灯丝的材料,终于被爱迪生找到了。
小学语文句子句型转换练习题一、按要求写句子。
1、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它们被疲劳和干渴,折磨得有气无力。
2、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我的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
朋友们马上把我的错误纠正了。
3、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到罗甸。
出金华城到罗甸大约5公里。
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停。
雨哗哗哗哗地从早到晚下个不停。
4、改变词序,改变句意。
那些来南京的客人都很热情。
那些南京来的客人都很热情。
这几道题你全没有做对。
这几道题你没有全做对。
5、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我们没有近道,还和你们是一条道。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毒刑拷打不算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6、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难道猫的性格没有些古怪吗?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难道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没有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吗?7、把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不如诸葛亮。
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他会永远照顾珊迪的。
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就不去看电影了。
8、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我对你的一片期望。
”二、照样子写句子。
1、例:李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小明走进食堂拿起碗走向窗口。
(连动句)2、例:夜空的繁星,仿佛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海面上的波光,仿佛地上闪闪发光的金子。
(比喻句)3、例: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比喻句)4、例:敌人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的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阳光之下,湖面成了金色的镜子。
5、例:天空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拟人句)6、这些信件和报纸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希望、欢乐和温暖。
那些星星和月亮给千家万户送去了光明,送去了希冀,送去了慰藉。
(排比句)三、按要求写句。
欣欣向荣①用来形容花草树木的什么:1、春天来了,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②用来比喻事业的改革开放后,教育战线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2、骄傲①用来表示褒义的:身为中国人我感到无比骄傲!五星红旗在奥运会场高高飘扬,中国人都很骄傲。
②用来表示贬义的(指不谦虚):成绩好也不能骄傲,应该保持下去。
他是个很有能力的年轻人,但是有点骄傲。
3、“成了” 写成比喻句:夜幕下,树影摇来摇去,成了幽灵。
4.“天空中的小星星” 写成拟人句: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
5.好像写成比喻句: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好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
写成不是比喻句的:李芳好像她的妈妈。
6.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 (改成转述句)妈妈对我说,她上班去了,让我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7.这块地里的菜秧是我种下的。
①(改成反问句)这块地里的菜秧是我种下的吗?②(改成否定句) 这块地里的菜秧不是我种下的。
8.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成陈述句)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9.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改成反问句)这活泼的小孩难道不是我的好朋友吗?10.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
改成“把”字句: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把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填没了。
改成“被”字句: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被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填没了。
11.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
改成“把”字句: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把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包住了。
改成“被”字句:一大滴松脂滴下来,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正好被包住了。
12.我们祖国的崇山峻岭蕴藏着丰富的煤和石油。
(缩句) 崇山峻岭蕴藏着煤和石油。
13.我不小心把陈明的飞机模型摔坏了。
(改成“被”字句)陈明的飞机模型被我我不小心摔坏了。
14.曹操被周瑜的军队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改成“把”字句)周瑜的军队把曹操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15.这些北京来的客人水平非常高。
(改变词序,改变意思)这些来北京的客人水平非常高。
16.我家在市图书管附近住。
(改变词序,意思不变)我家住在市图书管附近。
四、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大家都能办到的事,我就一定能办到。
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雷锋精神不会过时。
3、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没有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
4、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五、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1、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这个真实的故事怎么不使我深受感动呢?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我们怎么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呢?3、春风吹绿了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