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设计相关规范的整理

合集下载

场地设计相关要求规范地整理

场地设计相关要求规范地整理

场地设计相关规范摘要道路红线对场地建筑的限制A.《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4.2.1 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不得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建造,不得突出的建筑突出物为:——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结构挡土桩、档土墙、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础、化粪池等;——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进排风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采光井等;——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的管线、隧道、天桥等市政公共设施外的其他设施。

4.2.2 经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有人行道的路面上空:1)2.50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凸窗、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0.50m;2)2.50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m,并不应大于3m;3)3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2m;4)5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宜大于3m;2 在无人行道的路面上空:4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窗罩,空调机位,突出深度不应大于0.50m。

B.《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3》规定:2.2.2 临街建筑物的台阶、平台、楼梯、窗井、地下建筑、建筑基础、围墙、工程地下管线及其他构筑物不允许突出道路红线。

2.2.3 地下建筑物距离用地红线应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坪至地下建筑物底板)的0.7倍,不得小于5m。

消防间距控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规定:第3.3.8条甲、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距重要的公共建筑不宜小于50m。

注:为丙、丁、戊类厂房服务而单独设立的生活室与所属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6.00m。

第5.2.1条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1的规定。

培训机构室外运动场地标准

培训机构室外运动场地标准

培训机构室外运动场地标准一、场地布局和设计室外运动场地应具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以满足不同运动项目的需求。

基本布局应包括跑道、球场、健身区等,设施配置应包括安全防护设施、照明设施、排水设施等。

在设计时,应考虑到安全距离、视线等因素,以确保场地的安全和使用效果。

二、场地设施要求各类运动的硬件设施应根据其功能和使用特点进行设计,以确保其实用性和安全性。

例如,跑道应符合国家标准,球场应具备足够的空间和设施,健身房的设备应满足多样化的健身需求。

同时,设施的材质和质量也需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以确保场地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三、环境卫生与安全管理运动场地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

垃圾处理、防晒设施维护等措施也应到位,以保持场地的环境卫生。

同时,安全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以确保场地的安全和使用效果。

四、适用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根据不同类型培训机构的特点和需求,室外运动场地在功能上应满足多样化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

例如,体育类培训机构可以设置足球、篮球等课程,艺术类培训机构可以设置户外舞蹈、瑜伽等课程。

同时,课程设置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设计,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

五、学员行为规范与教练员职责学员在使用室外运动场地时应遵循相应的行为规范,如不得损坏场地设施、不得擅自改变场地用途等。

教练员在此过程中应承担监督和指导责任,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

同时,教练员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和安全措施,以确保学生的训练效果和安全。

六、监管政策与评估机制有关部门应对培训机构室外运动场地进行监管和评估,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

例如,可以定期对场地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

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评级制度等方式,对场地进行评估和管理,促进场地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工程场地规章制度最新规定

工程场地规章制度最新规定

工程场地规章制度最新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程场地管理,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工程场地指施工单位在施工区域范围内的建筑工地或施工基地。

第三条工程场地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施工准入管理第四条施工单位在进入工程场地之前,应当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准入管理手续的办理。

第五条施工单位应当向工程负责人提交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并按照要求进行审核。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报到,接受工程场地管理部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七条施工单位在进入工程场地之前,应当签署安全管理责任书。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购买工程场地管理所需的施工保险。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当遵守工程场地管理所制定的施工作业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工程场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作业安全。

第三章工程场地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工程场地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组织施工单位进行执行。

第十二条工程场地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作业前,应当进行安全许可证申请,经过审核后才能进行作业。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查,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当定期检查施工设备、机具及安全防护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档案,并定期进行备案。

第十七条施工单位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违规操作。

第四章工程场地环保管理第十八条工程场地管理部门应当定期进行环保检查,做好环保监测工作。

第十九条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条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控制污染源措施,防止环境受到破坏。

第二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当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规定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五章工程场地文明施工管理第二十三条施工单位应当加强文明施工宣传,树立文明施工意识。

深圳市建设场地环境设计标准与准则

深圳市建设场地环境设计标准与准则

深圳市建设场地环境设计标准与准则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深圳市建设场地环境设计标准与准则1. 前言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场地环境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第一节,城市规划相关规范

第一节,城市规划相关规范

2007年制定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提出人均公共绿地
12m2/人应该是今后城市努力要达到的一个目标。
规划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标准
– 规划人均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2.0m2/人。由于城市规模越大公共 交通比例越高,出行距离也越长,高等级道路比例也相对较高,对于城市规模较 大城市的人均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指标低限应在12.0m2/人的基础上酌情提高。
(一).用地性质控制
(二).用地范围控制 (三).用地强度控制
一、城市规划的要求
(一)、用地性质控制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37-2011,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局于2010年12月24日联合发布,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原《城市用地分类与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同时废止。 城乡用地指市(县)域范围内所有土地,包括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建设用 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
+0.1 ~ +20.0 +0.1 ~ +20.0 -5.0 ~ +15.0 -10.0 ~ -0.1 <0.0 >0.0 +0.1 ~ +20.0 -5.0 ~ +20.0 -10.0 ~ +15.0 -15.0 ~ +10.0 -20.0 ~ -0.1
区 现状人均城市建 设用地指标 ≤65.0
允许采用的规划人均 城市建设用地指 标 65.0 ~ 85.0
允许调整幅度 规划人口规模 ≤20.0万人 >0.0 规划人口规模 20.1 ~ 50.0万人 >0.0 规划人口规模 >50.0万人 >0.0

第八章场地设计相关规范

第八章场地设计相关规范
段与城市道
路连接 • 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应符合当
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第八章场地设计相关规范
第八章场地设计相关规范
5. 人员密集基地的出入口(4.1.6)
• 基地应至少有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 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减少人员疏散时对城市正 常交通的影响
• 绿化和停车场布置不应影响集散空地的使用,并 不宜设置围墙、大门等障碍物。
第八章场地设计相关规范
第二节 场地设计
1. 建筑布局的基本要求
1. 防火 2. 采光、日照 3. 流线 4. 小气候 5. 噪声 6. 卫生
第八章场地设计相关规范
2. 基地内部交通组织
• 5.2.1.2 沿街建筑应设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 (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m
3. 专门建筑的场地设计
•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2.1.1 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 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 不应小于80m, 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 ……
第八章场地设计相关规范
4. 场地竖向设计5.3.1
• 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 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
• 基地应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 道路的(包括以基地道路连接的)出口
• 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不得和快速道路直 接连接,也不得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
• 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 其面积和长宽尺寸应根据使用性质和人数确定
• 建筑物与相邻基地之间应按建筑防火等要求留出 空地和道路。当建筑前后各自留有空地或道路, 并符合防火规范有关规 定时,则相邻基地边界两 边的建筑可毗连建造

场地设计相关规范

场地设计相关规范

场地设计相关规范城市规划面基地关系对于建筑物外部,设计构思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筑物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与相邻地边界线之间应按建筑防火和消防等要求留出空地或道路。

当建筑前后各自留有空地或道路,并符合建筑防火规定时,则相邻基地边界两边的建筑可毗邻建造。

建筑高度不应影响邻地建筑的最低日照要求。

除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空地外,紧接基地边界线的建筑不得向邻地方向设洞口、门窗、阳台、挑檐、废气排出口及排泄雨水。

建筑基地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红线。

如因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红线外另定建筑范围控制线。

基地与道路红线不连接时,应设道路与道路红线相连接。

1.道路红线与城市道路用地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有三种情况:道路红线与用地边界线重合,表明场地与城市道路相连。

道路红线与用地边界相交,表明城市道路穿过场地。

其中场地中被城市道路占用的土地属于城市道路用地,不能用于场地内建设项目的建设使用。

道路红线与用地边界线分离,表明场地与城市道路不相连。

2.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构筑物(如外墙、台阶、橱窗等)靠临街面的界线,沿街建筑不得越过建筑红线。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确定的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

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是建筑红线。

3.建筑范围控制线建筑控制线又称建筑线或建筑红线。

其规定主要有:(道路)红线后退契约限制建筑范围控制线与红线之间的用地,归基地持有者所有,亦供其使用,可布置道路、绿化、停车场及某些非永久性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并计入用地面积参加其他指标的计算。

场地与城市道路的连接一般情况下,场地应与城市道路(红线)相连。

其连接部分的位置与最小宽度,应满足场地与城市道路之间交通联系的需要和消防车辆的通行要求,并符合当地城市规划部门的要求。

人员密集的建筑的基地,在执行当地规划部门的条例和有关专项建筑设计规范时,应保持与下列原则一致:基地应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人员疏散时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

足球场地的设计与建设规范

足球场地的设计与建设规范

足球场地的设计与建设规范一、场地规格1.足球场应为长方形,长度应为100米至110米,宽度应为64米至75米。

2.足球场上应设置两个球门,球门宽度为7.32米,高度为2.44米。

3.足球场应设置边线、中线和禁区线等标志线,并确保标志线与场地表面清晰可辨。

4.足球场应设有看台,观众看台应设置在球场的两侧或四角。

观众看台的设计应考虑观众的安全和舒适。

二、场地设备1.足球场应配备足球场地设备,如足球球门、足球、足球用品储藏室和换衣室等。

2.足球场应有足够的休息区域和观众席,以提供观众的休息和观赛活动。

三、场地硬化1.足球场的场地硬化应平整、坚实,且排水良好,以确保球场在雨天等情况下也能正常使用。

2.足球场地的表面材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比如草坪应达到统一的规格,人造草坪应符合国家标准。

四、场地照明1.足球场的照明应满足比赛和训练的需求,确保场地充足的照明强度,以保证比赛和训练的进行。

2.照明设备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且照明光源应适应足球比赛的需求。

五、场地周边环境1.场地周边应有足够的停车位和通道,以方便球迷和观众的进出。

2.场地周边应有清晰的标识和指示牌,包括出入口、应急出口和应急设备位置等。

六、其他要求1.足球场地的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噪音和排放污染物等。

2.足球场地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安全、消防、绿地保护等。

总结:足球场地的设计与建设规范包括场地规格、场地设备、场地硬化、场地照明和场地周边环境等方面,旨在保证足球场地的安全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完善的规范能够为球员和观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同时也为足球比赛和训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足球场设计规范》

《足球场设计规范》
整理ppt
三人制足球
➢ 三人制小型足球比赛在规则上基本和五人制相同,但根据三人制比赛的 特点,他们的比赛场地有很多不同之处。 在三人制足球比赛中,比赛场地尺寸 为长度为24—28米,而宽度为14—16米。 同时,球门区是以球门线中点为圆心, 以1.5米为半径画弧,与球门线交接点构成的半圆为球门区。
整理ppt
➢ 2.基层渗排法
基层渗排法靠两方面排水、一是地表排水后的余水,经松散 的基层土壤渗到地下,同时经过基层内的盲沟,排出场外的排水 沟中。另一方面也能将地下水隔离,保持地表的自然含水量,对 于天然草坪足球场,这是非常重要的。注意:基层渗排法,虽然 好,但对工程材料规格要求很严,施工操作技术也排常严,否则 将起不到渗排的作用,甚至成了滞水层。
➢3.强制排水法 • 强制排水法是在基层里,设置一定量的滤 水管,滤水管做法。 • 它是通过抽水泵的真空作用,将基层中的 水,加速吸入滤水管中而排到场外,属于强排 水系统。在有条件足球场组建成“三位一体” 的排水系统使得足球场地,能在大雨天,可以 进行比整赛理。pp强t 制排水法是必不可少的。
整理ppt
•八、足球场排水 •九、七、五、三人足球场地尺寸
整理ppt
一、足球场尺寸平面图
Subtitle Goes Here
整理ppt
二、足球场鸟瞰图
整理ppt
三、场地线
不超过12cm
整理ppt
四、无障碍区
➢足球场四周还得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 ➢对运动员跑动时速度上的缓冲带; ➢再者是双方教练员指挥作战、换人区、替补球员休息的地方。
➢(3):球场四周装灯6组(6组灯杆每组装灯2盏)
整理ppt
➢(4):四周均匀布光、按照8组布灯(每组上装2盏金卤灯投光灯)

工程场地规章制度范本大全

工程场地规章制度范本大全

工程场地规章制度范本大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工程场地安全、文明、有序的运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工程场地是指为完成特定建设工程项目而设置的临时施工场地,包括建筑施工场地、道路施工场地、桥梁施工场地、隧道施工场地等。

第三条工程场地规章制度是根据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标准和工程管理要求,制定的有关工程场地操作、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规定。

第四条工程场地规章制度是工程项目管理者、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和相关部门在工程场地管理中必须遵守和执行的法规。

第五条工程场地规章制度的管理单位为工程项目管理者,执行单位为施工单位。

第六条工程场地规章制度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场地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设备维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第七条工程场地规章制度的相关内容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的原则。

第二章工程场地管理第八条工程场地管理应当按照施工单位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包括但不限于施工策划、布局设计、道路指引、安全分区等方面。

第九条工程场地应当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场地的整体管理和协调工作,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整改。

第十条工程场地应当进行定期的巡视,及时发现和解决场地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

第十一条工程场地应当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

第十二条工程场地应当建立合理的出入通道和安全通道,保证人员、车辆的畅通。

第十三条工程场地应当进行合理的场地清扫和保洁工作,确保场地环境整洁。

第十四条工程场地应当建立健全设备材料管理制度,做好设备材料的采购、存储、使用和维护工作。

第十五条工程场地应当建立健全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消防安全。

第三章安全生产第十六条工程场地安全生产是施工单位的首要任务,各项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标准执行。

第十七条工程场地应当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

第十八条工程场地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员,加强安全培训,确保员工安全作业。

场地设计规范室外台阶中间栏杆

场地设计规范室外台阶中间栏杆

场地设计规范室外台阶中间栏杆篇一:民用建筑设计中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的规定[1]设计中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的规定(一)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m,踏步应防滑。

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2、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二)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2、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缓冲空间而定;3、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4、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5、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

(三)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2、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低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4、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5、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0.11m。

二、民用建筑设计楼梯设计的规范(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二)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冰雪运动场地规范

冰雪运动场地规范

冰雪运动场地规范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冰雪场地建设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确保冰雪运动场地的质量和安全,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冰雪场地的选址、设计、建设等方面来论述冰雪运动场地规范。

一、选址规范1. 选择平坦地势:冰雪运动场地应选择平坦且无明显高低起伏的地势,以便保证冰面的平整度和安全性。

2. 气候要求:冰雪运动场地的选址应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确保能够达到冰面形成的最低温度要求,避免冰面过软或过硬。

3. 水资源要求:冰雪运动场地的选址应确保有足够的水资源供应,以满足冰面的淋水需求。

4. 电力供应:冰雪运动场地的选址应考虑到电力供应的充足性,以确保冰面制冷设备和照明设施等的正常运行。

二、设计规范1. 设计标准:冰雪运动场地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场地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 尺寸要求:不同类型的冰雪运动场地,如滑冰场、冰球场等,需根据规定的尺寸要求进行设计,保证场地的使用效益。

3. 安全设施:冰雪运动场地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如护栏、防护网、灭火器等,以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4. 照明设计:冰雪运动场地的照明设计应考虑到运动参与者的需要,并满足比赛和训练的要求。

三、建设规范1. 场地平整度:在冰雪运动场地建设过程中,应确保场地的平整度,以避免因地面不平而影响运动者的正常训练和比赛。

2. 冰层厚度:冰雪运动场地的冰层厚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以保证冰面的坚实和安全性。

3. 润冰设备:冰雪运动场地的建设应配置先进的润冰设备,以确保冰面的平滑和质量。

4. 排水系统:冰雪运动场地的建设应考虑到排水系统的设计,以便及时排除冰面上的积水,保持冰面的质量。

四、管理规范1. 经营管理:冰雪运动场地的经营管理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

2. 定期检查:冰雪运动场地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设备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3. 人员培训:冰雪运动场地的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冰雪场地的运营管理和安全操作。

房建施工场地布置策划标准

房建施工场地布置策划标准

房建施工场地布置策划标准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明确指出: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是指利用BIM技术,并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施工现场可视化、虚拟化的协同管理。

在施工阶段结合施工工艺及现场管理需求对设计阶段施工图模型进行信息添加、更新和完善,以得到满足施工需求的施工模型。

依托标准化项目管理流程,结合移动应用技术,通过基于施工模型的深化设计,以及场布、施组、进度、材料、设备、质量、安全、竣工验收等管理应用,实现施工现场信息高效传递和实时共享,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一、场布策划管理包含哪些内容?基于施工BIM模型对施工各阶段的场地地形、既有设施、周边环境、施工区域、临时道路及设施、加工区域、材料堆场、临水临电、施工机械、安全文明施工设施等进行规划布置和分析优化,以实现场地布置科学合理。

二、广联达三维场布软件能帮我们实现什么?施工场布策划是工程投标、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场前期临建及场区施工的重要依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需要按照施工方案和进度的要求,对场布策划管理内容进行逐步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

软件操作以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做底图,利用广联达场布软件进行构件的放置及场地的时间及空间的科学布置,或者先在CAD软件在设计总平面图进行线性的清理及设置,再进行基槽回填前、基槽回填后及施工装饰装修三个阶段进行二维平面布置绘制,再分别以这三个阶段作为底图导入广联达场布软件进行构件三维场布策划。

均能快速的完成二维变三维的可视图、可虚拟、可提量、塔基防碰撞演示、漫游动画等最佳施工方案。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依据1、依据建筑总平面图、现场考察地形地貌及场区范围内相关的已有和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

以便于塔吊基础位置设置,做到整个项目场地综合考虑,做到塔机场区建筑范围内全覆盖、能360°旋转、避免碰撞已有建筑物、避免碰撞待建主体结构外檐。

2、待建项目必须清楚周边道路交通情况、供水、供电、排雨水及排污水接入口的位置。

有关场地设计的规范条

有关场地设计的规范条

有关场地设计的规范条(一)<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否则应设通路与道路红线相连接。

基地如有滑坡、洪水淹没或海潮侵袭可能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建筑物与相邻基地边界线之间应按建筑防火和消防等要求留出空地或通路。

建筑物高度不应影响邻地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

第2.1.5条基地通路出口位置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汽车站、车场等)、其通路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70m;二、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桥和地铁出入口)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三、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四、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等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五、当基地通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第2.1.6条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 :电影院、剧场、文化娱乐中心、会堂、博览建筑、商业中心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一、基地应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人员疏散时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二、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三、基地应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包括以通路连接的)出口;四、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五、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四、根据噪声源的位置、方向和强度,应在建筑功能分区、道路布置、建筑朝向、距离及地形、绿化和建筑物的屏障作用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以防止或减少环境噪声第3.2.1条基地内通路一、基地内应设通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

通路应能通达建筑物的各个安全出口及建筑物周围应留的空地。

二、通路的间距不宜大于160m。

三、长度超过35m的尽端式车行路应设回车场。

供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2m×12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5m×15m。

第3.2.2条通路宽度一、考虑机动车与自行车共用的通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应小于7m。

应急避难场所相关规范整理

应急避难场所相关规范整理

应急避难场所相关规范整理一、场地选择与设计规范1、选择安全稳定的地势高、土壤良好的场地,尽量远离易发生灾害的地段,如河流附近、山脚下等。

2、场地周边应通畅,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并且具备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

3、应急避难场所的设计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和防灾减灾的技术标准,如疏散通道的设置、消防器材的配置等。

4、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灾害类型,应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和建设,确保应急避难场所的抗灾能力。

二、建筑与设备要求1、应急避难场所的建筑物应具备一定的耐火性能,材料应选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并配置灭火器材。

2、应配备应急照明设备、应急广播设备、应急通信设备等,以便及时向群众发布信息和指示。

3、提供应急避难场所的饮用水应符合卫生标准,并配置高效净水设备。

4、应配备简易的卫生设施,如移动式厕所、简易洗手设备等,并加强卫生防疫工作。

5、应设有合适的生活设施,如床铺、蚊帐、毛巾等,以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管理与维护规范1、建立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流程。

2、加强对应急避难场所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服务水平。

3、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维修保养工作,确保应急设备和设施的正常使用。

4、制定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流程,提前规划好人员疏散、物资调配等工作。

5、加强对应急避难场所的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四、宣传与指导规范1、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群众应急避险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

2、制作宣传海报、标识牌等,标示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和相关信息。

3、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4、加强对应急避难场所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其规范运行和有效发挥作用。

通过以上规范整理,可以保障应急避难场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应急避难场所的规范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

有关场地设计的规范条文归纳

有关场地设计的规范条文归纳

与快题相关的设计规范1、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1、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

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2、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3、舞厅应具有单独开放的条件及直接对外的出入口。

4、学习辅导部分由综合排练室、普通教室、大教室及美术书法教室等组成。

其位置除综合排练室外,均应布置在馆内安静区。

5、美术书法教室宜为北向侧窗或天窗采光6、文化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

7、展览厅、舞厅、大游艺室的主要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 1.50m。

8、文化馆屋顶作为屋顶花园或室外活动场所时,其护栏高度不应低于 1.20m。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1、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2、、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3、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15m;4、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 川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5、最大视距尚宜控制在36m以内,最大值不应大于40m。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1 、运动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2、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3、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火灾模拟演练场地设计规范要求

火灾模拟演练场地设计规范要求

火灾模拟演练场地设计规范要求火灾模拟演练是一种常见的实践活动,旨在提高人们在火灾事故中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而火灾模拟演练场地的设计也非常重要,合理的场地建设不仅能提高训练效果,也能确保演练的安全性。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火灾模拟演练场地设计规范要求。

一、场地选址火灾模拟演练场地应选择在疏散方便、通风、光线充足、无爆炸危险等区域进行。

选址时应考量训练面积和类型,要求场地应宽敞明亮,可以容纳多人同时训练,提供不同防火难度等级的场景。

二、建筑结构场馆的建筑结构应坚固耐用,门窗、楼梯和地面都应符合相关要求。

建筑物地下室应做好防水防潮处理,避免场地积水。

同时,建筑物顶部和外立面应按照规定进行保护,防止演练火灾对场地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三、应急设备火灾模拟演练场地应备有应急设备,包括灭火器、水源、消防栓、泡沫液和灭火器(灭火器品种应齐全)等。

灭火器的类型应根据场地构造、用途、面积和易燃物质量和种类等情况进行选择。

消防器材设施应放置于成套的灭火设备箱内,并应明确标示位置,避免散乱放置。

四、人员安全火灾模拟演练场地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包括建筑物本身、消防器材、氧气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等。

在训练前必须为参加训练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明确火灾模拟演练的详细流程,并提醒吸烟者不得在场地内或周围吸烟。

五、停电停水火灾模拟演练需要使用大量的火源,对场地的供电和供水都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在使用场地前,应对场地的电力和水源进行检查,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在使用期间,遇到紧急情况,如火灾失控时,应及时切断电源和水源。

六、消防车辆通道火灾模拟演练场地应配备适合消防车辆通行的通道,方便急救硬件能够随时进出。

消防通道宽度应满足消防车辆通行的需求。

场地应设有消防通道指示牌,保证消防车辆清晰地查看路线。

七、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保证通风水平良好。

场地应配备通风系统、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等,通风口的大小及放置位置应排除烟雾。

景观设计常见尺度规范整理

景观设计常见尺度规范整理

转] 景观设计常见尺度规范整理(转) 2013-12-18 11:32阅读(3)转载自秋凌景观网•赞(383)•评论•转载(2529)•分享(1091)•复制地址•更多一、消防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

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

(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

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

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T”形“O”形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二、车道1.道路纵坡1.1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道路类型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2≤8.0L≤200m ≤5.0 L≤600m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2.L为坡长。

1.2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大于80m,路面应由防滑措施。

2.道路纵坡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1.5%~2.5%。

人行道横坡为1.0%~2.0%3.道路宽度3.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3.2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3.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3.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3.5 双车道:W=6.0~9.0m(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单车道:W=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4.转弯半径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6.0m: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场地设计管理制度

场地设计管理制度

场地设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场地设计管理,提高场地设计质量,保障项目进度和质量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类场地设计管理工作。

第三条场地设计管理应遵循合理、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项目要求。

第四条场地设计管理应结合实际情况,注重创新,提高设计水平和质量。

第五条场地设计管理应注重环保,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第六条场地设计管理应严格执行,不得违反本制度和相关规定。

第七条公司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对场地设计管理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二章设计前期管理第八条项目立项后,应及时成立设计管理小组,明确成员、职责和任务。

第九条设计管理小组应从市场调研、需求分析、规划编制、方案设计等方面进行设计前期管理工作。

第十条设计管理小组应按照项目要求,明确工作目标和计划,并进行合理分工。

第十一条设计管理小组应对项目地理环境、政策法规、用地条件等进行调查和研究,为设计工作提供准确数据和信息。

第十二条设计管理小组应对项目的用途、功能、造价预算等进行分析和评估,明确设计定位和要求。

第十三条设计管理小组应及时与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明确设计工作的标准和要求。

第十四条设计管理小组应编制设计管理计划,对设计工作进行全面控制和监督。

第三章设计过程管理第十五条设计管理小组应指导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工作,确保设计方案符合项目要求。

第十六条设计管理小组应按照设计管理计划,对设计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十七条设计管理小组负责对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流和指导,确保设计成果的质量和进度。

第十八条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设计工作,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项目要求。

第十九条设计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设计方法和工艺,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二十条设计单位应对设计成果进行逐步评估和审查,确保设计成果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第二十一条设计单位应建立设计档案,对设计过程和成果进行归档和保存。

第四章设计成果管理第二十二条设计管理小组应对设计成果进行审查和确认,确保设计成果的质量和完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地设计相关规范摘要道路红线对场地建筑得限制A.《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4、2、1 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不得突出道路红线与用地红线建造,不得突出得建筑突出物为:——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结构挡土桩、档土墙、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础、化粪池等;——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进排风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采光井等;——除基地内连接城市得管线、隧道、天桥等市政公共设施外得其她设施。

4、2、2 经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突出道路红线得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有人行道得路面上空:1)2、50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凸窗、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得深度不应大于0、50m;2)2、50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m,并不应大于3m;3)3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得深度不应大于2m;4)5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得深度不宜大于3m;2 在无人行道得路面上空:4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窗罩,空调机位,突出深度不应大于0、50m。

B.《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3》规定:2、2、2 临街建筑物得台阶、平台、楼梯、窗井、地下建筑、建筑基础、围墙、工程地下管线及其她构筑物不允许突出道路红线。

2、2、3 地下建筑物距离用地红线应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坪至地下建筑物底板)得0、7倍,不得小于5m。

消防间距控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规定:第3、3、8条甲、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得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距重要得公共建筑不宜小于50m。

注:为丙、丁、戊类厂房服务而单独设立得生活室与所属厂房之间得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6、00m。

第5、2、1条民用建筑之间得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1得规定。

民用建筑得防火间距第4、2、1条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她民用建筑之间得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1得规定。

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她民用建筑之间得防火间距注:防火间距应接相邻建筑外墙得最近距离计算,当外墙有突出可燃构件时,应从其突出得部分外缘算起。

第4、2、1条两座高层建筑或高层建筑与不低于二级耐米等级得单层、多层民用建筑相邻,当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00m及以下范围内得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得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规定: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得防火间距防火间距(m)名称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一、二级三级汽车库、修车库、厂房、库房、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10 12 6 三级12 14 8 四级14 16 10道路与建筑物得间距《城市居民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规定:第8、0、5、8条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得最小距离,应符合表8、0、5、8规定;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得最小距离(m)道路级别与建、构筑物关系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5、0 3、0 2、0多层3、0 3、0 2、0 有出入口- 5、0 2、5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4、0 2、0 1、5多层2、0 2、0 1、5 围墙面向道路1、5 1、5 1、5 挡土墙、护坡与建筑得最小间距《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规定:第5、0、3条挡土墙、护坡与建筑得最小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居住区内得挡土墙与住宅建筑得间距应满足住宅日照与通风得要求;2.高度大于2m得挡土墙与护坡得上缘与建筑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其下缘与建筑间得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

古树名木《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规定:第3、4、4条古树名木得保护必须符合下列规定:一、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得划定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成林地带外缘树树冠垂直投影以外5、0m所围合得范围;2.单株树同时满足树冠垂直投影以及其侧5、0m宽与距树干基部外缘水平距离为胸径20倍以内;竖向设计《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3》规定:3、2、2 各种场地得设计坡度应符合表3、2、2得规定。

各种场地得设计坡度《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规定:第7、0、4条广场竖向规划除满足自身功能要求外,尚应与相邻道路与建筑物相衔接。

广场得最小坡度为0、3%;最大坡度平原地区应为1%,丘陵与山区应为3%。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规定:第8、0、2条城市用地地面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坡度小于0、2%时宜采用多坡向或特殊措施排水;2.地块得规划高程应比周边道路得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以上;3.用地得规划高程应高于多年平均地下水位。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3》规定:3、1、3 场地竖向设计得原则6.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或等于城市设计防洪、防涝标高;沿海或受洪水泛滥威胁地区,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设计洪水位标高0、5-1、0m,否则必须采取相应得防洪措施。

7.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多年平均地下水位。

8.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场地周边道路设计标高,且应比周边道路得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以上。

9.场地设计标高与建筑物首层地面标高之间得高差应大于0、15m。

道路、停车场(库)《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规定:第4、1、6条严禁将宽得单车道兼作双车道。

第4、1、7条汽车库内通车道得最大纵向坡度应符合表4、1、7得规定。

汽车库内通车道得最大坡度注:曲线坡道坡度以车道中心线计。

第4、1、8条汽车库内当通车道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缓坡。

其直线缓坡段得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缓坡坡度应为坡道坡度得1/2。

曲线缓坡段得水平长度汪应小于2、4m,曲线得半径不应小于20m,缓坡段得中点为坡道原起点或止点。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规定:第8、1、8、3条少于50个停车位得停车场,可设一个出入口,其宽度宜采用双车道;50-300个停车位得停车场,应设两个出入口;大于300个停车位得停车场,出口与入口应分开设置,两个出入之口之间得距离应大于20m。

第12条机动车停车场通道得最大纵度坡度应不大于表5规定停车场通道最大纵坡度(%)通道形式坡度(%)车辆类型直线曲线通道形式坡度(%)车辆类型直线曲线微型汽车15 12 大型汽车10 8小型汽车15 12 铰接车8 6中型汽车12 10《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公安部与建设部制定,1989年1月1日执行。

)规定:第10条机动车停车场内得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6m。

《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规定:第7、11、1条距建筑入口及车库最近得停车位置,应划为残疾人专用停车位。

停车车位得一侧,应高宽度不小于1、20m得轮椅通道,应使乘轮椅者从轮椅通道直接进入人行道到达建筑入口。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3》规定:4、1、5 基地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连接得方位应符合当地主管部门提供得城市规划条件,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与城市道路交接时,交角不宜小于75°。

2.距相临城市主干道交叉口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起不小于80m,次干道不小于70m。

3.距地铁出入口、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边缘不小于30m。

4.距公交站边缘不小于15m。

5.距学校、公园、儿童及残疾人等使用得建筑出入口不小于20m。

6.距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口得距离或其她特殊情况应由当地主管部门确定。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规定:第3、2、8条汽车库库址得车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得规划红线不应小于7、5m,并在距入口边线内2m处作视点得120°范围内至边线外7、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

管线综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规划·建筑 2003》规定:8、1、6 各种管线得埋设顺序一般按照管线得埋设深度自建筑物向道路由浅至深排列,其顺序为:通信电缆、热力、电力电缆、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与污水管。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规定:第2、1、4条 编制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时,应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处交叉。

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定处理;第2、1、4、1条 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 第2、1、4、2条 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 第2、1、4、3条 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第2、1、4、4条 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措施 规划·建筑 2003》规定:8、1、7 在车行道下管线得最小覆土厚度,燃气管为0、8m ,其她管线为0、7m 。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规定:第2、2、10条 对于埋深大于建(构)筑物基础得工程管线,其与建(构)筑物之间得最小水平距离,应按下式(6-2)计算,并折算成水平净距后与表2、2、9得数值比较,采用其较大值。

()2H h aL tg -=+∂ (6-2)式中L ——管线中心至建(构)筑物基础边水平距离(m ); H ——管线敷设深度(m )h ——建(构)筑物基础底砌置深度(m ) a ——开挖管沟宽度(m ) ∂——土壤内摩擦角(°)。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规定:第2、3、2条 综合管沟内宜敷设电信电缆管线、低压配电电缆管线、给水管线、热力管线、污雨水排水管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