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微藻生物柴油的现状与进展

微藻生物柴油的现状与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加强,寻找可再生、环保的替代能源已成为全球科研和工业领域的热点。
微藻生物柴油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能源,其独特的优势与潜力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微藻生物柴油的当前发展状况、技术进步、应用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对微藻生物柴油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文章将首先介绍微藻生物柴油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然后重点分析微藻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产业链构建、市场应用等方面的现状与进展,最后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对微藻生物柴油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为相关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微藻生物柴油的基础知识微藻生物柴油是一种由微藻经过特定培养和处理过程后提取出的可再生能源。
微藻,作为一类微小的水生植物,具有生长迅速、光合作用效率高、生物量产量大等特点,因此被视为生物柴油生产的理想原料。
微藻生物柴油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微藻的培养、收获、油脂提取和生物柴油的合成等步骤。
在微藻培养阶段,需要选择适合的培养基和光照条件,以促进微藻的生长和油脂的积累。
收获阶段则采用离心、过滤等方法将微藻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
油脂提取则利用有机溶剂或物理方法将微藻细胞内的油脂提取出来。
通过酯化或酯交换反应,将提取出的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
与传统的化石柴油相比,微藻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环保、可持续等优点。
微藻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广泛,生长周期短,不受地域限制,因此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
微藻生物柴油的燃烧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影响小,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微藻生物柴油的燃烧效率高,动力性能良好,能够满足现代交通工具的需求。
然而,微藻生物柴油的生产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微藻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较高,主要包括微藻培养的成本、油脂提取和生物柴油合成的成本等。
微藻生物柴油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弃物和废水,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处置。
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生物柴油的绿色制备与应用研究

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生物柴油的绿色制备与应用研究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燃料,以可生物降解物质为原料,经过生物发酵技术制备而成。
由于其可替代传统柴油,对环境友好且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绿色制备和应用两个方面对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生物柴油进行研究。
一、绿色制备1. 生物发酵技术的原理生物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通过合成酶的作用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柴油的一种方法。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分解多糖或脂肪等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有机酸、醇和气体等产物,进而合成生物柴油。
2.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多为植物油或动物油。
优质的原料应具备较高的含油量和酸价,同时要选择可再生、廉价且易获取的原料。
为了提高生物柴油的产率和质量,还需要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不溶于醇的杂质、脂肪酸甲酯化、酯交换等步骤。
3. 微生物菌种的选择与培养在生物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适的菌种应具有较高的酯化活性、耐受性、产率和特异性。
常见的微生物菌种包括酵母菌、细菌、真菌等。
菌种的培养可采用传统的液态培养或固态培养等方法,以达到高效生长和活性的要求。
4. 加工工艺的优化优化加工工艺对提高生物柴油的产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辅助剂、酶的用量等参数的调整。
同时,优化后的工艺能够减少废料的生成和能源的消耗,实现绿色制备。
二、应用研究1. 生物柴油的燃烧性能生物柴油的燃烧性能是评估其可替代性和环境友好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发现,生物柴油在燃烧过程中能够减少氮氧化物、颗粒物和多环芳烃的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2. 生物柴油的性质和稳定性研究生物柴油的性质和稳定性对其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生物柴油的密度、黏度、凝点和氧化稳定性等性质与传统柴油存在一定差异。
针对这些差异,可通过调节原料、添加剂和工艺等方式进行改进,提高生物柴油的使用性能。
3. 生物柴油的市场应用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燃料,已经在汽车、重型运输、航空和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菜籽油馏分制备生物柴油的技术研究

菜籽油馏分制备生物柴油的技术研究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燃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而菜籽油馏分作为生物柴油的一种重要原材料,其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菜籽油馏分制备生物柴油的技术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制备生物柴油的技术路线菜籽油馏分可以通过酯化反应或者转化反应来制备生物柴油,其中酯化反应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制备方法。
在酯化反应中,菜籽油馏分首先与甲醇或乙醇等醇类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一系列的酯类。
然后,通过油-酯化产物混合液的分离和纯化,我们可以得到纯净的生物柴油。
而在转化反应中,将菜籽油馏分与过氧化氢等氧化剂反应,生成一系列的脂肪酸和其他杂质。
通过脱除杂质和再结晶,我们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生物柴油。
二、菜籽油馏分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的优缺点菜籽油馏分作为一种原材料制备生物柴油的优点在于具有丰富的资源、高产出量和低成本。
而在制备过程中,菜籽油馏分需要处理一些不纯物质,比如水分和杂质,这些不纯物质会影响生物柴油的纯度和质量。
因此,我们需要消除这些不纯物质,以获得高纯度的生物柴油。
此外,使用菜籽油馏分制备生物柴油还可能存在生产量不足、影响农作物生产和潜在的生态问题等方面的缺点。
三、菜籽油馏分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的发展趋势菜籽油馏分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提高生物柴油的产量和纯度、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等方面。
为了提高产量和纯度,目前研究者主要集中在优化酯化反应条件、改进分离纯化方法、研究新型催化剂等方面。
同时,由于生物柴油生产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研究者正在探索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替代传统能源,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近年来,生物柴油在交通运输领域逐渐受到认可和应用。
世界各地鼓励使用生物柴油作为环保燃料,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和减少CO2等排放物的排放量。
因此,在未来菜籽油馏分制备生物柴油技术方面,我们需要更好地探索生物柴油的市场应用和发展前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空间。
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机理及应用研究

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机理及应用研究I. 引言- 生物柴油的背景及意义- 酯交换反应在制备生物柴油中的应用II. 酯交换反应的基本原理- 酯交换反应的定义和分类- 酯交换反应的基本反应机理- 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因素III. 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常用的酯交换反应催化剂介绍- 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条件优化- 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及成果IV. 生物柴油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应用- 生物柴油的物理化学性质- 生物柴油的燃烧特性、发动机性能及难挥发物的影响- 生物柴油在航空、铁路、船舶、柴油机等领域的应用V. 生物柴油制备及应用前景展望- 生物柴油的优点和局限性- 生物柴油发展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生物柴油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展望VI. 结语- 酯交换反应在生物柴油制备中的重要性- 生物柴油在可持续能源发展中的地位- 生物柴油制备及应用的重要性一、引言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传统化石能源的限制,生物能源逐渐成为可持续能源的主要代表之一。
生物柴油作为生物能源的重要代表之一,因其绿色、清洁、环保等特点备受关注。
酯交换反应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原理和机理深受研究者的重视。
本论文主要探讨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机理及应用研究,并对其产生的影响做出深入分析。
二、酯交换反应的基本原理酯交换反应的定义是指一种将酯类化合物的羰基基团与另一个酯类化合物酯基结合生成新的酯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这种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制备多种化合物,其中生物柴油就是其中之一。
酯交换反应按照样式可分为几类:全酯交换反应;半酯交换反应;酯化反应;加成反应等等。
酯交换反应的反应机理是指在碱催化下,对于两种不同的酯类化合物A和B,A酯基中与羰基相连的氧原子上有一个负电荷,这个负电荷和B酯基中的羰基相连的氧原子上的未成对电子形成缩短的O…O键,从而实现化合物A和B之间酯交换反应的发生。
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反应物中酯基的种类、碱催化剂的类型、反应温度、反应物的比例以及反应时间等。
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发展前景

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发展前景摘要:综述了生物柴油的特性,重点介绍了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并讨论了生物柴油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生物柴油在我国发展的前景。
柴油作为一种重要的石油产品,在各国燃料结构中占有较高的份额,已成为重要的动力燃料。
随着世界范围内车辆柴油化趋势的加快,未来柴油的需求量会愈来愈大。
而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大大促进了世界各国加快柴油替代燃料的开发步伐,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生物柴油以其优越的环保性能受到各国的重视。
生物柴油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以大豆和油菜籽等油料作物、油棕和黄连木等油料林木果实、工程微藻等油料水生植物以及动物油脂、废餐饮油等为原料制成的液体燃料,是优质的石油柴油代用品。
生物柴油是典型“绿色能源”,大力发展生物柴油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能源替代减轻环境压力,控制城市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生物柴油的主要特性(1)优良的环保特性。
生物柴油中硫含量低,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低,可减少约30%(有催化剂时为70%);生物柴油中不含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芳香族烷烃,因而废气对人体损害低于柴油。
(2)较好的润滑性。
使喷油泵、发动机缸体和连杆的磨损率低,使用寿命长。
(3)较好的安全性。
生物柴油闪点高,不属于危险品,运输、储存、使用安全。
(4)良好的燃料性。
十六烷值高使生物柴油的燃烧性好于柴油。
燃烧残留物呈微酸性,使催化剂和发动机机油的使用寿命加长。
(5)可再生。
作为可再生能源,与石油一定的储量不同,供应量不会枯竭。
(6)无须改造柴油机,可直接添加使用,同时无需另添设加油设备、储存设备及人员的特殊技术训练。
(7)生物柴油以一定比例与石化柴油调和使用,可以降低油耗、提高动力性,并降低尾气污染。
2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2.1催化合成法制备生物柴油目前生物柴油主要是用化学法生产,即用动物和植物油脂与甲醇或乙醇等低碳醇在酸或者碱性催化剂和高温(230~250℃)下进行转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再经洗涤干燥即得生物柴油。
分子筛固体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工业应用前景。其 中, 分子筛 固体碱催化剂因原料
来源充足 、 成本低 、 制备工艺简单 、 催化性 能较好等 特点, 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分子筛是一种硅铝酸盐的晶体 , 属于固体酸类 , 不适 用 于碱性催 化 反 应 , 但 分 子 筛 具 有 明确 的孔 腔
分布、 高 比表面 积和 良好 的热稳 定 性 , 可 以作 为载 体
a l y s t s or f b i o di e s e l we r e p r e s e nt e d. Ke y wo r d s: b i o d i e s e l ;t r a n s e s t e r i ic f a t i o n;mo l e c u l a r s i e v e s o l i d b a s e
生物 柴油是 环境 友好 型可 再生 能源 , 目前 , 二 [ 业 上 主要 采用 均相 催 化法 制 备 , 但 存 在 着 反 应 完 成后 催 化剂 分离 困难 , 产物需 要 水洗 , 产 生大量 废 水 的问
格 中的 N a 和 C l 一 全 部 换 成 笼 , 并 用 y笼 连接 起
i n c l u d i n g MC M- 4 1 , S B A 一 1 5, e t c . m o d i i f e d m i c r o p o r o u s a n d( A, X a n d Y)t y p e m e s o p o r o u s mo l e c u l a r
脂肪酶催化转酯化生产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酶在非水介质中的转 化率接近 1 0 %, 0 并 具 有 反 应 时 间短 、反 应 活性 高 等特
点 。 为 除 去 反应 物 中 多 余 水 分 , 可将
通 过 不 同的方 法来 提高 酶 的产 量并 尽可 能 缩 短 反应 时 间 。S a h h等研 究 了 三种 ( 豆 、 向 日葵 、 米 糠 ) 来 源 不 同 大 的 脂肪 酶 在 四 种 不 同 的短 链 醇 ( 甲
目前 ,生 物 柴 油 主 要 是通 过 化 学 法 生产 ,即动植 物 油脂 与 甲醇 在高 强 度 酸 或碱 作催 化剂 下 制备 。化 学 法存 在 工
酶 溶 解 在 无 水 介 质 中 并 用 聚 乙 二 醇 ( )或 短 链 烃 类 对 酶 进 行 修 饰 以 PEG 实 现 均 相 反 应 。转 酯 化 反 应 存 在 多项 标 准 参 数 ,对 于 不 同 来 源 、不 同载 体 的 同种 脂 肪 酶 来 说 , 不 同 的 油 脂 底 物 和酰基受体 所对应的产量不同 。 N esn等 根据 反应 器的 不 同 ,分 别设 ile 计 出 不 同 的 反 应 路 线 , 对 生 产 过 程 做 了精确 的 经济分析 报告 。
D I1 .9 9 ji n10 - 9 22 1 .2 0 4 O: 0 36 / . s .0 1 8 7 .00 2 .0 s
脂肪酶催化 转酯化
生产生物 柴油的研究进 展
刘颖 青 岛科技 大学化工 学院 2 6 4 6 02
何 开 发价廉 低 成本 的生 物 柴油仍 在 探索 之 中 。 我 国 在 这 方 面 的 研 究 尚 不 太 多 , 本 文 旨在 介 绍 脂 肪 酶 生 产 生 物 柴 油 的 最新进 展 。 但 是 ,该 反 应 的 反 应 时 间 相 对 于 化 学 转 酯 反应 ( 般 为 1 来 说 过 长 。而 采 一 h)
生物柴油制备方法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生物柴油制备方法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生物柴油是一种利用植物或动物油脂经过酯化反应制得的可再生燃料,其具有环境友好、燃烧性能良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发电、农业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
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一般包括酸碱催化法和超临界催化法两种。
一、酸碱催化法:这种方法是将植物油或动物油脂与酸或碱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生物柴油。
酸催化法主要是将油脂与酸性催化剂(如硫酸)在高温下反应,通过酯化反应产生甲酯。
碱催化法则是将油脂与碱性催化剂(如氢氧化钠)进行碱催化酯化反应,产生甘油酯燃料。
二、超临界催化法:超临界催化法是利用超临界条件下的催化剂将植物油或动物油脂进行催化裂解,生成生物柴油。
超临界催化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和压力,将催化剂达到超临界状态,提高反应效果。
国外生物柴油产业已经相对成熟且处于较高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物柴油的制备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催化剂的改进使得反应效果更加稳定,同时也减少了能源和化学品的消耗。
其次,国外各个国家和地区对生物柴油产业都给予了积极的政策和财政支持,推动了生物柴油市场的发展。
在原料方面,国外采用了多种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作为原料进行生物柴油的制备,能够实现多样化的生产。
此外,国外还在研究生物柴油的混合燃料和添加剂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综上所述,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燃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制备方法方面,酸碱催化法和超临界催化法是主要的制备方法。
目前国内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但在政策、技术和市场等方面都有机会迎头赶上。
国外生物柴油产业已经相对成熟且发展水平较高,为我国生物柴油制备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生物柴油是指由油料作物或废弃物、动物脂肪等原料制成的一种可再生能源。
相比于传统石化柴油,生物柴油具有绿色环保、资源可再生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对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介绍。
一、生物柴油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生物柴油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酯化法、液-液萃取法、微生物法和催化裂解法等。
其中,酯化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油料中的甘油和脂肪酸与催化剂反应生成酯类,再经过脱水、精制等工艺,最终得到生物柴油。
为了提高生物柴油的产率和质量,人们对制备技术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改进。
一方面,采用新型催化剂如纳米材料、氢氧化物等,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从而降低催化反应的温度和时间、提高油料的转化率和酯值;另一方面,利用超声波、微波等新型能源通过提高反应速率和温度、扩大界面等,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提高酯化效率和产率。
二、生物柴油的应用前景生物柴油具有环保、经济、可再生及区域性等优点,在农业、农村能源、工业、交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农业生物柴油的制备原料主要来自于油料作物如油菜、大豆、花生、棉籽等,这些作物的种植和加工生产能够带动农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农民的脱贫致富。
2.农村能源生物柴油的使用能够降低农村能源依赖度,改善农村环境和生态。
生物柴油也可以与生物气和生物质燃料一起形成农村生物能源的系统,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3.工业领域生物柴油作为新型清洁能源,在工业领域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生物柴油可以替代传统柴油,减少碳排放、降低空气污染,同时具有稳定、可靠、安全、环保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交通运输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生物柴油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
生物柴油车辆可以减少排放,达到环保的要求,同时降低能源依赖度,提高能源安全性。
总结:生物柴油是未来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绿色、环保、可持续等新型清洁能源,被认为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的产业。
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研究进展

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研究进展(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昆明 650500)摘要:介绍了酯交换法生产生物柴油的原理及方法,及国内外生物柴油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阐述了非均相催化、均相催化、生物催化和超临界催化技术等酯交换法的研究进展。
阐明了各种催化法的优缺点,指出了目前酯交换法研究的热点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生物柴油;酯交换法;非均相催化;均相催化;生物催化;超临界催化技术;催化剂Research progress on preparation of biodieselby transesterificationLinKai(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Kunm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ming 650500)Abstract:The principle and methods of preparing biodiesel by transesterification are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n preparation methods of biodiesel was introduced,and worldwide transesterification techniques for biodiesel synthesis including the homogeneous catalyst,heterogeneous catalyst,biology catalyst,supereritical fluidmethod,were summarized.The merit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catalysts were illustrated,and the research hotspot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transesterification were indicated.Key words :biodiesel;transesterification;Not homogeneous catalysts ;Homogeneous catalysts ;Biological catalysis ;Supercritical catalytic technology ;catalyst1.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人类社会对化石能源消耗与日剧增,与之相反,世界的石化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正逐渐减少。
生物柴油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
要: 生物 柴 油作 为一 种 新 兴 的 生物 能 源 , 其 可 降 解 性 、 再 生 性 等 优 良品 性 受到 A 4 极 大 的 关 注 。生 物 柴 油 以 可 -N
生产 技 术 从 最 初 的 直 接 使 用 法 、 释 混 合 法等 到 后 来 的酸 / 催 化 法 、 物 酶 法 、 临界 法 , 历 了 漫 长 的 发 展 过 程 。 综 稀 碱 生 超 经 述 了 国 内 外生 物 柴 油 生 产技 术 的 优 缺 点 及 其研 究 进展 。 关键词 : 生物 柴 油 ; 产技 术 ; 理 法 ; 学 法 ; 物 酶 法 ; 临界 法 生 物 化 生 超
微 乳化法 是用 甲醇 、 乙醇 、 丁醇 等表 面活性 剂和 助
表 面活性 剂对 植物 油进 行 微 乳 化 , 以降 低植 物 油 的 高
粘度 。1 8 9 4年 , i e k 等 [ 用 5 碱 提 取 的冬 季 Ze ws i 6 j 3
葵花 油 、 3 3 的 10P o f 1 . 9 一 ro 乙醇 以及 3 . 的正 丁 34
1 1 直 接 使 用 法 .
油 直接 注入发 动机 只 能作 为 短 期 燃料 , 而不 能 长 期使 用 。总 之 , 由于植 物油 的高粘 度及 其酸性 成分 、 游离脂
肪 酸成 分 , 接使 用植 物油或 者与 石化 柴油混合 使用 , 直
效果 都 不能令人 满 意 。
1 3 微 乳 化 法 .
进展 。
l 物 理 法
物理 法是指通过物理 机械的作用 , 动植物 油脂与 将
的粘度 在 4 ℃ 为 4 8 S , 于 美 国材 料 试 验 学 会 0 . 8et高
( TM) 定 的最 高粘度 值 ( . S ) 故 将这 种 混合 AS 规 4 0e t ,
生物柴油的研究与发展

生物柴油的研究与发展生物柴油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替代石油柴油的新型燃料。
它是通过将油料作物、纤维作物、废弃油脂、城市垃圾等生物质资源加工制成的一种能够代替传统石油柴油的清洁燃料。
生物柴油不仅是一种环保的能源,而且还具备一些其他的不可替代的特性,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优化发动机性能等。
一、生物柴油的研究背景生物柴油是近年来关注度较高的一种可再生能源。
原因在于,传统的石油柴油是从化石燃料中提取而来,而全球石油储量却是有限的。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石油资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再加上气候变化日渐加剧,急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红外线辐射增大,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物能源成为了当今世界上发展可再生性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渐渐被耗尽的有效途径。
生物柴油是一种优秀的能源替代品,研究和开发生物柴油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生物柴油的制作方法1、生物柴油生产原材料生物柴油生产原材料可以是任何含有脂肪酸的生物油,如植物油、废弃油脂、动物油、种子、油籽等,而在现代生产中,油菜籽、大豆、棕榈油等植物油占据了主导地位。
2、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包括酶法、微生物发酵法、超声波乳化法、超临界流体法等。
其中常用的方法是碱催化法、酸催化法和超临界催化法。
三、生物柴油的特性1、生物柴油较传统柴油更环保相同的燃烧能量下,生物柴油比乙醇或石油柴油具有更低的烟气排放、气味弱、残留污染物少等优点。
因此,生产生物柴油成为了缓解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也可以用来满足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
2、生物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对环境友好。
生物柴油是可再生能源,使用生物柴油不会对环境产生大的影响,不会像石油柴油一样对地球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生物柴油的排放不会造成环境负荷,且可以有效缩小生物循环的时间,减少环境负担。
3、生物柴油可提高发动机性能和效率。
生物柴油具有一定的润滑性能和清洁能力,在加入到发动机中燃烧的过程中可以减少摩擦和受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生物柴油生产及性质研究进展

生物柴油生产及性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加强,生物柴油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替代能源,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生物柴油是由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如动植物油脂、废弃餐饮油等)通过酯交换或酯化反应得到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可再生性和生物降解性。
本文将对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性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旨在探讨生物柴油的应用前景及面临的挑战。
With the increasing global energy demand and the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iodiesel, as a clean and renewable alternative energy, is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iodiesel is a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or ethyl ester obtained through ester exchange or esterification reactions from renewable biomass resources (such as animal and plant fats, waste cooking oil, etc.), which has good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renewability, and biodegradability. Thisarticle will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production methods,propertie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biodiesel, aiming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biodiesel.本文首先介绍了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包括酯交换法和酯化法,并详细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共3篇

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共3篇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也逐步升高,食品供应量和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变化。
越来越多的餐饮行业出现在市场上,为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地沟油污染问题。
当前,地沟油污染加剧,如何解决地沟油污染已成为许多学者和政府部门关注的问题。
而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污染物,不仅可以避免浪费,还可以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生物柴油是一种替代传统石油燃料的绿色能源,具有环保、可再生和可降解的特点,是世界各国在探索可持续发展和缓解能源危机中的一种选择。
生物柴油制备利用一些可再生的原料,如动植物油、废弃油脂和油糠等,通过酯化反应得到生物柴油。
这种制备方法能有效的缓解能源需求危机,同时还大大减少污染物排放,可谓是轻、绿、环保、健康的好选择。
因此,研究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制备方法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地沟油的环境污染。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性能和可行性。
首先,地沟油作为原料存在一些问题,如酸值较高和杂质含量较高等,这些问题对生物柴油的得率和质量都有影响。
因此,需要先对原料进行处理,如酯化、脱酸和脱杂质等,使其达到制备生物柴油的标准。
其次,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原理是通过酯化反应将地沟油中的油脂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形成生物柴油,并释放出甘油。
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油脂酸与醇的比例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反应得率和生物柴油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反应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条件,使合成的生物柴油质量合格。
最后,地沟油经过酯化反应得到生物柴油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检测。
主要检测项目包括酯值、闪点、粘度、密度、凝点、氧化安定性和芳烃含量等。
质量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保证生物柴油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同时也可以为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餐厨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餐厨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摘要:生物柴油是一种发展迅速的绿色能源。
目前,以餐厨废油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其中,均相催化法以其催化剂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与其他制备方法不同,酶催化法条件更加温和,但其反应时间过长,不宜工业生产;超临界催化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制备工艺在近几年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论述了非均相催化法、均相催化法、酶催化法和超临界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的优缺点,并对生物柴油未来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餐厨废油生物柴油制备工艺酯交换法研究进展前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能源危机问题日益加剧。
生物柴油作为新型的环境友好燃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生物柴油是以餐厨废油,动、植物油脂等经过酯交换反应得到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燃料。
与传统燃料相比,生物柴油燃烧后产生的废物更少,对环境的污染更小。
在欧洲,生物柴油已经用于商业使用十余年。
我国也在近些年开始生产使用生物柴油[1]。
但是,由于其加工成本高、原料来源稀缺等原因,使得生物柴油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采用餐厨废油作为生物柴油的制备原料,不仅防止了废油二次流入餐桌对人体所造成的健康损害,而且有效降低了生物柴油制备的成本费用,更减少了废油对环境的污染危害。
1 原料预处理使用餐厨废油制备生物柴油,首先要对废油进行提纯净化的操作,研究表明,原料中杂质的去除率对于生物柴油的制备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许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手段对原油进行提纯处理。
Karaosmanoglu[3]等研究了三种不同的提纯方法,其中使用50℃蒸馏水洗涤的方法最佳,但是使用水洗存在许多弊端。
Wang[4]提出使用膜分离技术来代替热水洗的操作,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因水洗带来的污染和产物损失。
M.Berrios[5]等人提出了几种有效去除原油中杂质的方法,包括吸附、液液萃取、离子交换,并得出结论采用15wt%的甘油进行两步反应进行液液萃取时,能高效的去除游离脂肪酸和水的干扰。
第二代生物柴油研究进展

第二代生物柴油研究进展摘要:介绍了第二代生物柴油的优势,叙述了第二代生物柴油的制备原理,概括了3种主要的生产工艺,即油脂直接加氢脱氧工艺、加氢脱氧再异构工艺和柴油掺炼工艺。
对制备过程中涉及的加氢脱氧催化剂和加氢异构催化剂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第二代生物柴油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向。
关键词:第二代生物柴油加氢脱氧加氢异构目前,国内外生物柴油厂家大多采用酸--碱催化两步法间隙反应工艺生产第一代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含酸、碱、油工业废水,产品是混合脂肪酸甲酯,含氧量高,热值相对比较低,其组分化学结构与柴油存在明显的不同。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基于催化加氢过程的生物柴油合成技术路线,即动植物油脂通过加氢脱氧、异构化等反应得到与柴油组分相同的异构烷烃,形成了第二代生物柴油制备技术。
第二代生物柴油是高质量柴油,不影响柴油储运,不影响发动机和尾气处理。
为避免与食用油竞争,使用非食用油如麻疯果油和海藻油及废油脂生产。
2007年夏,第一套工业规模的可再生柴油(第二代生物柴油)装置在荷兰Neste石油公司Provoo炼厂投产,还有几套工业装置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
埃克森美孚、BP等跨国石油公司都在大力发展第二代生物柴油生产技术。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也非常重视生物柴油技术开发,石油化工科学院目前正在加紧开发第二代生物柴油技术。
1 第二代生物柴油的优势从产品性能上看,与第一代生物柴油即脂肪酸甲酯相比,第二代生物柴油在化学结构上与柴油完全相同,具有与柴油相近的黏度和发热值,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十六烷值、硫含量较低、倾点低以及与柴油相当的氧化安定性等优势。
同时,第二代生物柴油的CO2排放量比柴油低,可以减少限制的和非限制的污染物排放(包括SO x,NO x),还可以减少颗粒物排放量,并且可以大大减少发动机的积炭,噪声明显下降。
表1是第二代生物柴油、第一代生物柴油和0#柴油主要性能对比[1]。
表1 不同柴油的主要性能对比指标名称第二代生物柴油第一代生物柴油0#柴油密度(20℃)/kg.m-3775~785 885 835 黏度(40℃)/mm2.s-1 2.9~3.5 3.2~4.5 3.5浊点/℃-35~-5 -5 -5硫含量(质量)/mg.kg-1≤1 ≤1 150 氧含量(质量)/mg.kg-10 11 0馏程/℃265~320 340~355 200~350低发热值/MJ.kg-144 38 43浊点/℃-10~20 -5~15 -5十六烷值70~90 50~65 40 由于第二代生物柴油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因此可在柴油中添加较大的比例。
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生物柴油是一种由生物质原料制成的可再生能源燃料,与传统的石油燃料相比,生物柴油具有更环保、更可持续的优点。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生物柴油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许多进展,本文将就此方向展开论述。
一、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生物柴油是通过将植物油、动物油或废弃的油脂转化为甲酯。
具体而言,制备生物柴油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脂肪酸甲酯化反应。
将油脂与甲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酯和甘油。
第二步,是甘油与甲醇的环酯化反应。
将甘油和多余的甲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形成甲酯。
第三步,是纯化步骤。
将反应混合物通过沉淀、过滤等方式进行分离,得到纯净的生物柴油。
二、生物柴油的优势与传统的石油燃料相比,生物柴油的优势在于其环保、可持续和经济性:1.环保:生物柴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
相比之下,石油燃料的使用会增加空气污染和全球变暖。
2.可持续:生物柴油可以从多种生物原料中获得,比如贡菜、棉籽、菜籽、花生等。
而这些原料可以通过重新种植和回收再利用获得,因此生物柴油的可持续性更高。
3.经济性:生物柴油的价格相对石油燃料要低廉,因为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较低,因此可通过植物油和其他成分来制造,不用投资化石燃料的开采和生产过程。
三、生物柴油的应用目前,生物柴油已经成为了许多工业和交通领域的主要燃料之一。
1.工业应用:生物柴油广泛用于工业领域中的许多燃烧设备中。
相比传统的燃料,生物柴油可以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2.交通应用:生物柴油也可以广泛用于汽车、卡车、公交车等交通工具的燃料中。
由于生物柴油的环保性能更高,因此在各种环保要求较高的交通体系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特别是城市公交运输系统。
四、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在近年来,生物柴油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以下列举几个研究的方向:1.生物柴油生产的新方法:生物柴油的发展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找新的生产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生物酶法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的研究现状

生物酶法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的研究现状生物柴油,是指利用油脂类、植物油等生物资源进行提炼而得到的一种绿色环保型燃料,具有卓越的环保优势,成为现代化石燃料的重要替代品。
相比传统柴油,生物柴油具有较高的氧化稳定性,能够较好地保护发动机,同时在碳排放和颗粒物排放等环保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
目前,生物柴油技术正逐渐发展成为绿色低碳能源领域的热点之一。
生物酶法制备生物柴油,是指利用生物酶(即酶类催化剂)帮助烃类油脂在温和条件下发生脱水酯化反应,从而得到生物柴油的一种工艺。
生物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相对于传统钠催化技术具有制备条件温和、制备工艺简单、反应速度快、催化剂易于回收等优势,因此被视为未来生物柴油工业化生产的有前景的技术路线之一。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生物酶法制备生物柴油技术正朝着更加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方向不断发展。
下面,我们就来分别探讨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生物酶法制备生物柴油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前景。
一、生物酶法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研究现状1.研究框架在研究生物酶法制备生物柴油技术过程中,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采用了多种不同的研究框架,包括传统酶学研究、反应工程学研究、反应动力学研究等方面。
近年来,包括多酯化合物合成过程、催化酶种类以及反应底物配比等在内的多个研究热点已被逐渐认识和发掘。
2.生物酶种类目前已开展的生物酶催化反应类型研究涉及到了多种不同的催化酶种,包括酶esterase以及酯水解酶等。
其中,酶esterase类催化制备生物柴油是目前具有较为广泛应用的一类技术之一。
除此之外,利用了脂肪酸生物酶进行合成反应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反应底物生物柴油的制备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反应底物,例如酯化反应涉及到甲酸甲酯等多种底物,脂肪酸的合成反应涉及到脂肪酸、油酸苯甲酸酯、油酸甲酯等底物。
合适的反应底物和反应配比能够加速生物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效率。
二、生物酶法制备生物柴油技术所面临的挑战1. 酶催化稳定性的需求在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过程中,催化酶的稳定性极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 高等缺点 , 但是 通过 合理 开发利 用 , 可以有 效缓解 石化 柴油供 应 紧张 的局 面 。因此生 物柴 油具 有 巨大
的发 展潜力 , 将对 保 证 石 油安 全 、 证 生 态 环境 、 保 促 进农业 和制 造业 的 发展 、 高 农 民 的收 入 等 产生 十 提 分 重大 的作用 。生物 柴 油 的 原 料来 源 广 泛 _ , 4 如
4 0
现代 化农 业
2 1 年 第 3期 ( 01 总第 30期 ) 8
生物 柴 油 制备 方 法 的研 究 进 展
王 园 园 。 金 楠 。 冰 洁 王 顾
( 业部 干 燥机 械 设 备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测 试 中心 , 尔滨 1 0 3 ) 农 哈 5 0 8
摘要 : 生物 柴 油是 一 种 可 再 生 能 源 , 由动 植 物 油 脂 经 过 酯 交 换 反 应 生 成 。 文 章 对 目前 制 备 生 物 柴 油 的 方 法 是
策引导循 环 经济 的 发展 , 建 立 健全 农 药 、 肥 、 如 化 农
用物 资 、 子 的标 准体 系 , 源头上 防治农 残 物引发 种 从 的环 境污 染 , 以及 外来 物种对 生态 环境 的污染 。
4 2 增 强 农 民 生 态 意 识 .
术、 配方 施肥技 术 、 虫 害综 合 防治技 术 、 林 牧 品 病 农 种遗 传 改 良技 术 、绿 色” 肥 、 业生 产技术 及其 它 “ 化 农
农 用 的现代高 科技 关 键技 术 等 , 而 促 进环 境 的 综 从 合 治理 。
4 4 建 立 农 业 循 环 经 济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模 式 .
通过 网络 、 播 、 视 、 刊 等各 种 形 式 宣传 环 广 影 报
保 和生 态农业 知 识 , 强 农 民生 态 意 识 。开 办各 种 增 短训班 , 加强 环保 和 生 态农 业 及 生 态产 品 知识 的培 训, 提高 管 理者 、 技 人员 、 科 劳动 者 素质 。培 养 和建 立一 支素质 高 、 务 精 的农 业 生 态保 护 技 术人 才 及 业 执法 队伍 。对于新 生事 物 政府 向农 民推广 , 使农 民 见到效 益并从 思想 上接 受它 , 才能发 挥 主观能 动性 ,
收 稿 日期 :0 0 0 — 5 2 1 — 92
1 物 理 法
物 理法 是 通 过物 理 机械 的方法 , 变 原料 油 脂 改 或脂 肪 的黏度 和流动 性等 得到生 物柴 油 。
1 1 直 接 混 合 法 .
直 接混合 法是将 植 物油 与矿物 柴油按 一定 的 比
的政 策 、 准体 系 、 标 法规 和 法 律 等 , 才能 以制 度 和政
进 行 了总 结 和 比较 , 点 介 绍 了酸催 化 、 催 化 、 催 化 及 超 临界 工 艺 方 法 。 重 碱 酶 关键词 : 生物 柴 油 ; 交换 反 应 ; 酯 可再 生 能 源
生物 柴 油 ( idee) 指 以油 料 作 物 、 生 油 Bo i 1是 s 野
菜 籽油 、 棉籽 油 、 豆 油 、 生 油 、 米 油 、 油 、 大 花 玉 猪 牛 油、 藻类 油脂 、 餐饮业 废油 脂等 。我 国现有 木本油 料
料植 物 、 饮废油 等 为原料 , 餐 通过酯 交换 工艺 制成有
机脂 肪酸 酯 类燃 料 , 典 型 的“ 色 能源 ”】。随着 是 绿 [ ]
林 6 0多万 h , 0 m。 主要 油 料 树 种 果 实 年 产 量 在 2 0 0
万 t以上 , 中最 重要 的可 以转 化 为生 物 柴 油 的 原 其 料 有大 豆 、 油菜 、 棉 、 榈 、 风树等 。虽 然不 同原 木 棕 麻 料 制备 的生物 柴油 理 化 特性 有 所 差异 , 生物 柴 油 但 都 有含硫 量低 、 十六 烷值 高 、 含氧 量高 、 芳烃 含量少 、 理化性 质和普 通生 物柴 油较 为接近 的特点 。
参 考 文 献
扩展应 用范 围 。
4 3 研 发 适 合 当 地 农 业 生 产 体有关 部 门和 高等 院校 生 态 经济 领 域专 家 、
科研 机构建 立一批 高效 运 转 的农 业 科研 队伍 , 立 设
循环 经济应 用技术 研 发 基 金 , 点 资助 农 业 资 源节 重 约和替代 技术 、 毒有 害原材料 替代 技术 、 回收利 有 可 用材 料和 回收处 理 技术 、 能 源 和 可再 生 能 源 开发 新 利用 技术 等 , 其 加 大 绿 色 耕 种 技 术 、 水 灌 溉 技 尤 节
依 据经 济 发展 水 平及 “ 整体 、 调 、 环 、 生 ” 协 循 再
的原则 , 用 系统 工 程 方 法 , 立 农 业 生 态 综 合 治 运 建
理模 式 。合理 而有 效 地开 发和 利 用 多种 资 源 , 立 建
立 体农 业循环 模式 , 展 以沼气 工 程 为 纽 带 的循 环 发 经 济 , 现规模 化 畜禽 养 殖 场农 业 资 源 的 高效 利 用 实 和循 环 利用 ; 立种植 业 、 建 养殖业 和农 产 品加工业 的 产 业链 , 使上游 产业 的产 品 或废 弃 物 转 变成 下 游 产 业 的投入 资源 , 实现 多 层 次 间 的物 质 和 能量 交 换 的 产 业链循 环模 式 。
化石 燃料 的枯竭 以 及环 境 污 染 的 日益 严 重 , 寻求 新
的代 替型 能源 已经 是必 然 趋 势 , 物 柴油 具 有 环保 生 性好 、 安全 性高 、 温启 动 性 好 、 燃性 和 润 滑性 好 低 可 等优越 性【 。 目前 世 界 上 超 过 9 的生 物 柴 油 制 l 2 J 5 备是 以食 用油 为原 料 的 , 管 现 阶段存 在 生 产 成本 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