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海权问题

合集下载

浅谈对中国海权问题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海权问题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海权问题的认识百余年前,国父中山先生曾面对浩瀚东海,发出“伤心问东亚海权”的喟叹:“惟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者也。

”百年之后的今天,面对南海问题层出不穷,台湾、钓鱼岛问题悬而未决,甚至连渤海湾都频遭骚扰的局面,我们也不禁感叹,如今日益强大的中国却在海权问题上动作迟缓了。

在世界上的所有大国之中,中国的周边环境和形势可谓是最为复杂的。

作为一个背靠大陆,濒临海洋的国家,中国不仅陆上领土屡遭侵扰,还要面对来自海上的种种威胁。

近代中国沦为西方殖民地百年,其防线就是从海上被攻破的。

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更是警示后人,如果仅仅恪守“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被动、短视的观念,中国难以同其他世界大国抗衡。

中国海上军事力量的发展必须站在国家控制和利用海洋的高度作出全盘规划。

发展海权是中国由陆上强国向地区大国过渡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中国不仅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发展稳定,并且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力量不可小觑。

在“一超多强”的现实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下,中国要想成为其中的“一强”,就必须实现由陆上强国向地区大国的转变。

在亚洲,日本、中国、印度都有可能成为未来亚洲话语权的掌控者。

中国要想成为地区大国,就必须掌控自己的周边地带———海上邻国是其中关键一环。

以上是从中国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

就眼前利益来说,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也“面临着远海可能发生的威胁与挑战”。

由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控制的马六甲海峡,是中国海上交通的生命线;东盟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海外市场。

因此,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若想不受制于人,也离不开强有力的海上力量的保障。

从外部压力来看,首先是东海内的主权问题悬而未决以及南海诸岛同东盟相关国家的领海争端使中国颇为困扰。

一方面中国海洋国土的缓冲空间日益被压缩、被蚕食;另一方面“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倡议被无视,国家资源在不断流失。

其次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岛链式的重重封锁。

形势与政策海权问题

形势与政策海权问题

试论中国海权的发展战略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四个方面,对中国海权的概念的认识;中国海权的特征;中国海权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中国的海权发展战略。

关键词:海权海权特征海权问题发展战略一、中国海权的认识“海权”(sea power),又可译作“海上力量”,是海洋战略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词。

我国长期从事海洋战略研究的杨金森先生在《中国海洋战略研究文集》中的“国家海上力量建设”部分对海权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他指出:“这一概念,过去是指一个国家‘用来将其军事力量向海洋扩张的手段’。

关于中国海权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

叶自成认为中国海权是指中国研究、开发、利用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海洋的能力和影响力或中国拥有与自己的海洋空间利益相适应的能力和影响力[1]。

孙璐强调中国特色的“海权应是一个综合概念,是海洋实力(海洋硬实力和海洋软实力)、海洋权益(海洋权利和外围海洋权益)和海洋权力(海洋硬权力和海洋软权力)三要素的有机统一。

其中,海洋实力是前提,海洋权益是目的,海洋权力是手段[2]。

李小军认为中国海权是中国利用军事和非军事手段维护海洋权利,收回海洋权益,并不失时机地拓展海洋权力的一种综合能力[3]。

刘新华先生指出,“在马汉看来,海权的内涵实际上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海上军事力量,二是海上非军事力量。

前者的主体是国家海军,主要指海军舰队;后者的涵盖范围则相当广泛,如国家的海上贸易、商船队、海外基地等涉及与国家海外贸易相关的一切因素[4]。

”总之,海权概念属于战略范畴,是国家海洋战略与海军战略的核心与基础,其实质是“国家通过运用优势的海上力量与正确的斗争艺术,实现全局上对海洋上的控制权力[5]。

”二、中国海权特征关于中国海权特征。

张文木提出中国海权是有限海权,其特点是它不出主权和国际海洋法确定的中国海洋权利范围,海军发展不出自卫范围。

换言之,即是国家统一进程与国家海权的实现进程一致;特殊的地缘政治条件决定了中国海权属有限海权;中国海上军事力量发展是远期战略上的上述有限性与近期策略上的无限性的统一[6]。

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

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

泱泱古国,巍巍华夏,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我们不能不了解熟悉我国领土面积,主权海域;而作为今天接班人的我们更加不能不重视我们的领海主权的所有性、完整性、不可侵犯性。

所以我们要知道属于我们的海域,从而开发利用和保护,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近海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以东海域,介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自北向南略呈弧形展布。

中国领海为邻接其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海域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

而在如今国际形势个之下,中国海权面临诸多挑战,而面对这么多的挑战中国又将怎样应付,做出正确的对策呢?首先我们先说一下中国海权面临的诸多挑战:一、中国传统海域频繁遭周边国家染指。

中国的传统海域包括:东海、黄海、南海。

黄海,中国近代以来遭受的最大的历史惨败就发生在这里——中日甲午战争,整个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个当时亚洲最强大的海军被打得粉身碎骨。

就是在当代时期,由于我国海军力量薄弱,黄海仍旧不断遭受海上邻国日本、韩国的挑衅,他们不定期驶入中国还与专属经济区,勘探海底地图,骚扰中国渔民,严重损坏我国主权尊严,干扰我国经济发展。

日本借用中国的琉球群岛治权,非法进入中国钓鱼岛及海域反制中国,在中国的琉球群岛、钓鱼岛及其海域,日本利用其武装力量,制造障碍,阻止中国海军突破第一岛链。

如果中国海军出现在这些地方,日本总是派军舰等跟踪、阻碍,威胁、喊话等阻碍我军进入太平洋。

通过对中国渔民的追赶、冲闯、挤压直到抓捕,让中国渔民在钓鱼岛海域产生不安全感。

因不安全,许多渔民就可能不再到相关海域捕鱼了。

这样,日本达到了多个目的。

一是制造声势,让全世界都知道日本在钓鱼岛海域“执法了”;二是想证明日本军事力量在钓鱼岛的存在;三是想成为既成事实,让渔民不敢再去钓鱼岛海域捕鱼。

二、域外大国加紧插手中国沿海事务。

据中国国家海洋局统计,南海能源储备可与波斯湾媲美,至少蕴藏有367.8亿吨石油,7.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

中国海权问题

中国海权问题

关于我国的海权问题中国是一个具有18000公里海岸线的海洋大国。

中国和周边国家在黄海、东海、钓鱼岛、南沙群岛等地存在着海洋国土的争议,中国急需用制海权思想来建立自己的海军,使海军走向深蓝。

在这个时候,海权论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中国古代没有海权思想,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中日甲午战争时期。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人也有海权思想,明清两代水师、海军,都是海权意识发展的产物,并在维护国家海权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已故的史学大师缪凤林在其《三代海权考论》一文中也认为,明清已有海权思想。

笔者以为,这些观点值得商榷。

判断中国古代人是否具有海权思想,必须搞清楚什么是“海权”。

马汉认为:“海权其义甚广,它不仅包括通过海上军事力量对海洋全部或一部的控制,而且也包括对和平的商业和海上航运业的控制。

”近代意义上的“海权”是一种针对敌人海上力量的权力,这种权力可以使我方的海上力量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自由地使用海洋,剥夺敌人的海上力量的能力。

在马汉《海权论》传入中国以前,中国人对海洋的认识是:海洋可以兴渔盐之利,可以通舟楫之便。

至于海洋可以作为通往世界的要道,可以作为国家经济贸易的重要途径,以及海洋可以作为军事上重要的战略基地、控制敌国海岸以保障本国海上贸易顺利进行等观念,中国人是没有的,魏源也没有。

笔者以为,判断海权思想有无的根本标准是:是否具有通过海上军事力量或者通过和平的方式对海洋全部或一部进行控制,以确保本国海上商业、航运业的畅通。

中国古代,迄于清末,都没有国家海上贸易,何来保护本国海上商业航道的观念呢?所以,笔者以为,中国只有1900年马汉《海权论》传入后,才开始具有近代意义上的“海权”思想,这是个事实。

甲午战争中,中国海军战败,原因有很多,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海军缺乏制海权思想。

1890年,美国海军上校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出版了他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该书被认为是海权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近代海权理论的确立。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个国家的全球性地位,都是随着这个国家海权的兴衰而变化的。

一个国家对海权控制的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也就真实体现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目前我国所面临的国家海洋安全问题主要有:岛屿主权的、海域化分和海洋权益的维护。

第一,中国与周边国家海上划界问题复杂多变。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可划归我国管辖的海域有近300 万平方公里。

这300 万平方公里的宽广海域为我国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海洋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由于国家之间利益的不同或由于对国际法的解释和适用的不同也会经常发生冲突,特别是开发大陆架自然资源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更使海域划界问题变得复杂。

除了渤海是我国内海外,其它海域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都与相邻、相向的周边国家存在着海域划界矛盾,同时与一些国家还存在着岛屿主权的争端。

我国政府的一贯主张是在尊重“历史性水域”的基础上,根据新出台的国际海洋法公约,对存在争议的海域进行合理、公正、公平的适当调整,以此来解决同周边国家在海洋划界问题上出现的争端,进而维护新海洋法所赋予我国的海洋权益,并最终保持亚太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第二,中国海洋国土屡遭侵犯,中国海防面临着周边海上力量的威胁。

中国周边强大海上军事力量的存在及其军备竞赛,一方面增加了相关国家的危机感,并增大了相关国家爆发海上冲突的可能性,对地区整体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另一方面对中国东部沿海一带的弧形区域形成了战略挤压,从而直接威胁到中国的海防安全。

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我国拥有领海海域38 万平方公里,可划归我国管辖的海域有近300 万平方公里,在这片海域中,这些岛屿分布广泛、相互毗邻,形成了近50 多个列岛、群岛,是天然的海上屏障,对我国国防和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近几年以来,在我国海域内出现了岛礁被他国侵占、海域被分割、所属海域内海洋资源被掠夺等等极其严重的形势,而这种局势在我国南海诸岛和钓鱼岛的争端中表现的最为激烈。

现在世界范围中有很多中国军事威胁论,“强大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会转化为国防实力”,现在所有人都在享受现实的“中国股”飞涨的利益,没有强大的海防,中国日益卷入世界的巨大的海洋利益就不会有实质性的保障,中国国内经济就会因资源进口和利润回流中断而发生危机,并由此阻碍中国的迅速崛起。

中国海权问题

中国海权问题

中国海权问题应当采取的措施一、关于海权内涵的理解海权是海域国土主权及国家海洋权益、维护蓝色国土安全等权利的简称。

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

海权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海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海洋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拥有海权意味着拥有无可匹敌的安全优势。

二、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海权是事关国运的大问题、新问题,也是一个历史问题。

之所以说是大问题,在于其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之所以说是新问题,在于当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愈发感觉到海权维护和实施力度不够对国家实力提升的约束力;至于说是历史问题,在于中国近代丧权辱国局面形成的“败在海上”,且今日面临的诸多海权争议和难题亦由历史造成。

正所谓海权握,国则兴;海权无,国则衰。

从历史上可以看出,那些称霸世界的国家都曾是海洋强国。

伟大航海家郑和曾经说过:“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

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但是当今中国海上形势极为严峻,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海道经常受到干扰,海上纠纷与争端不断,周边国家海上力量发展迅速,海洋大国又纷纷介入,向海方向成为对我安全的主要威胁。

中国拥有18400公里漫长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专属海域,拥有众多的天然良港和沿海岛屿,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海洋国家。

南沙群岛本属于中国,然而南沙群岛中有40多个岛礁被其他周边多国非法占领,其中越南占领29个。

中国仅实际控制少数岛礁。

中日在东海划界、黄岩岛、钓鱼岛问题上仍存在争议。

在这种东海争端的悬而未决,钓鱼岛主权的严重受损,南海局势的暗潮涌动,域外大国是频频加紧插手中国周边海洋事务,几乎中国的每一寸海疆都面临着危机。

还有索马里海盗对中国商船的袭击,又从另一个方面对如何保障国家利益的海上安全提出了新要求。

海权是什么和中国海权的问题

海权是什么和中国海权的问题

由权以及生存与发展权。

如果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海洋区域的活动享有自由权的话,在和平时期就能够自由地在海上进行商业航行、经济开发、科学考察等活动,使本国的领海主权、海洋权益不受侵犯。

当前中国的海上安全形势比较严峻,中国海洋国土受侵犯的情况日益严重,海洋权益和资源不断受到外国侵占。

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大力解决中国海权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国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以及走向海洋强国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一、关于海权内涵的理解“海权”(Sea Power)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海军历史学家和战略学家马汉提出来的,“从其广义来说,涉及了有益于使一个民族依靠海洋或利用海洋强大起来的所有事情”,[1]1-2即一个沿海或海洋国家认识、开发、利用、管理、控制和保护海洋的实力与能力。

现代海权是指一个沿海或海洋国家运用各种海上力量经略海洋,捍卫海岸和海岛领土主权、领海主权、海域管辖权以及其它各种海洋权益,以确保国家海上安全和利益,进而成为海洋强国。

第一,从维护和发展海权的手段来看,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

海上军事力量是海权的支柱和后盾,它的主体和核心是海军,“一国海军力量及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与制约该国海权的运用与发展。

”海上非军事力量涵盖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与海洋有关的一切因素,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硬实力,如海洋经济、港湾条件、海外基地等;二是软实力,如海洋意识、海洋科技、海洋法制、海洋管理等。

第二,从维护和发展海权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海岸和海岛领土主权、领海主权、海域管辖权和其它各种海洋权益。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其它国际海洋法的规定,一个国家在海洋上有广泛的权利:一是维护海洋的和平使用权。

海洋只用于和平目的,当一个国家海洋权益受到海上武力威胁或破坏时,可行使自卫权以及向国际法院、海洋法庭等诉讼的权利。

二是在国家管辖海域中行使主权和管辖权。

其中包括:在内水和领海中拥有主权;在毗连区内拥有海关、财政、移民、卫生方面的管制权;在专属经济区内拥有对其自然资源的勘探、管理、开发的主权权利以及对人工岛屿、海洋科研、海洋环保的管辖权等。

关于中国面临的海权问题

关于中国面临的海权问题

关于中国面临的海权问题中国面临的海权问题可以从多方面考虑,国外对我们的海权问题虎视眈眈,引起众多危险因素、因此作为中国的一份子更应该了解中国的现状,根据实施情况,因地制宜,来解决中国面临的海权问题。

海权的概念是海洋实力,海洋权益和海洋权利的有机统一。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中国面临的海权问题的历史。

100近代的中国在海洋上遭到严重打击,让人喘不过来气,中国的海上领域遭到严重侵犯!中国的历史是最好的见证,如1840年英国舰队从海上敲开了中国的大门,由此拉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也是中国遭受重大打击的开始,对中国的打击一次比一次100重大,20年后,英法联军再次利用坚船利炮打到了中国的海域,更为可悲的是,他们驱兵北京城,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世人遭受凌辱,印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1884年,法国舰队在在东南沿海登陆,福建水师惨遭失败。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更上演了一场悲剧100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随着这些战争的爆发,中国的海权问题就像一张白纸,一无用处!从这些战争可以看出,中国的海上技术相当落后。

处处遭到打击。

从这些教训中,林则徐懂得了,要想强大,需从海上着手,发展海上力量,、因此,林则徐委托魏源编纂100出巨著《海国图志》,提出了建设海军海防的一系列主张。

这是中国的一大进步!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军事以及科技军事等都得到了较高的提升与发展,得到了世人的肯定与仰慕。

同时中国海洋权益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100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现在我们关注的台湾问题,钓鱼岛列屿问题、东海大陆架问题以及南海诸岛问题构成了中国现状做棘手的海权问题,近几年围绕中国海域岛屿的争议、中国与相邻国家的矛盾,纠纷,分歧,呈现扩大化趋势,100并且在逐步加强。

2009年2月菲律宾议会通过将中国南沙群岛和黄岩岛划分为菲律宾,以及2010年9月的钓鱼岛撞船事件,曾分别导致中菲、中日外交关系一度变得非常紧张。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从维护和发展海权的本质来看,维护海权是确保一个沿海或海洋国家和民族的安全权、海洋空间活动自由权以及生存与发展权。

如果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海洋区域的活动享有自由权的话,在和平时期就能够自由地在海上进行商业航行、经济开发、科学考察等活动,使本国的领海主权、海洋权益不受侵犯。

当前中国的海上安全形势比较严峻,中国海洋国土受侵犯的情况日益严重,海洋权益和资源不断受到外国侵占。

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大力解决中国海权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国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以及走向海洋强国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伟大航海家郑和曾经说过:“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

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当前中国海上形势极为严峻,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海道经常受到干扰,海上纠纷与争端不断,周边国家海上力量发展迅速,海洋大国又纷纷介入,向海方向成为对我安全的主要威胁。

第一,中国与周边国家海上划界任务艰巨复杂。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领海的宽度做了明确的规定,并确定了由沿海国家管辖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法律制度,沿海国家的海上疆界由12海里领海扩大到了200-350海里宽度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外缘,使世界上绝大多数沿海国家面临着与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海上划界问题。

另外在利用海洋的过程中,由于国家之间利益的不同或由于对国际法的解释和适用的不同也会经常发生冲突,特别是开发大陆架自然资源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更使海域划界问题变得复杂。

因此海域划界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沿海国执行该公约时突出而又艰巨的任务之一,其特点是划分海上边界的潜在矛盾表面化。

中国濒临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自然面积总和约为470万平方公里。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历史上我国对有关海域的权利以及我国的一贯主张,我国可管辖的海域约为300万平方公里。

其中除了渤海是我国内海外,其它海域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都与相邻、相向的周边国家存在着海域划界矛盾,同时与一些国家还存在着岛屿主权的争端。

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科大学生整理)

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科大学生整理)

中国海权问题海权,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到今天仍未被充分理论消化、而在实践上又迫切需要理论回答的问题。

海权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同国家在不同的经验基础上会有不同的理解。

有一个共同点还是可以确认,这就是"海权"是一个涉及海洋的概念,这正如"陆权"是涉及陆地的概念一样。

海上权利,是"国家主权"概念自然延伸,1812年美国与英国海战是为了扞卫新生美利坚合众国的正当的海洋权利,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和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及2001年4月发生于中国东部海域的中美"撞机事件",都是中国扞卫其海洋权利的军事自卫行为。

海洋权益这个词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

上世纪90年代,我国颁布两部海洋法规,将海洋权益概念引进国家的法律中。

此后,海洋权益作为一个崭新的法律概念,开始为人们所关注。

最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中国国家利益重心越来越由生存利益转向发展利益。

中国越来越认识到1.8万公里漫长的海岸线和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恰恰是维系中国发展的重要安全屏障和资源所在。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经济以及科技军事等都得到了较高的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的海洋权益却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挑战:台湾问题、钓鱼岛列屿问题、东海大陆架问题以及南海诸岛问题构成了中国最为棘手的几个海权问题;然而,这些问题由来已久,并且又具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国家海权问题的特征。

首先,目前的中国是一个尚未完全实现统一的国家,而这些尚未统一的地区又多集中在东部中国海区。

这些地区既是中国领土,又是在实现中国海权中具有战略意义的海上支点。

比如,台湾及其周围属于中国的岛屿,既是中国进入太平洋的前沿基地,又是中国东部地区经济黄金地带的前锋拱卫。

其次,特殊的地缘政治条件决定了中国海权属有限海权的特点。

与法国的情形相似,而与美英两国不同,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容型的国家。

英美国家属两洋夹护中的国家。

中国海权问题的思考

中国海权问题的思考

中国海权问题的思考21世纪海权的世纪,谁在海上拥有主动权谁就在世界竞争中拥有主动权。

我是坚信的。

海权对于我国的崛起至关重要。

如果我们在海权上丧失了主动性,我国的明天是有近忧与远祸的。

国际关于海洋的博弈日渐剧烈。

中国该何去何从?海洋总面积3.62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的71%,是21世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财富和重要空间。

而中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但是在300万里中国控制的只有一半,海洋资源严重被邻国掠夺。

特别是东海和南海的问题尤为严重。

东海的主要问题是与日本关于经济专属区划界的争端到油气之争,甚至引起了主权危机。

其代表就是钓鱼岛事件。

关于南海问题更加严重,大量的岛屿被侵占。

特别是南沙群岛。

只有9个控制中国手中,有45个在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控制之下。

他们大量开采南海的油气资源,占据较好的岛屿。

而我国,资源没有开,岛屿也没有占优势的。

而且菲律宾又提出了对黄岩岛的主权。

黄岩岛距中沙环礁约160 海里。

这无疑是更大的危机,表明南海争议有向北扩大的趋势。

占据我国海岛的国家,一方面加紧开发油气资源,另一方面在这些岛屿上修建永久性设施,加强了军事力量。

显然他们打算是要永久性占领。

而我国政府所倡导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是现状并未向政府想要的方向发展。

甚至是出现了“我退敌进”的形势。

政府倡导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前提是主权是在我的,开发是共同的。

但是实际是那些国家在大肆的开发中国南海的油气资源。

他们表现异常积极,而我国则表现迟钝。

对于南海的开发近两年才开始。

那些国家现在竟然进一步要求主权了。

因此“我退敌进”的形势是南海形势的真实写照。

而所谓“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中国提出的,开发的是别人,搁置主权的是我们自己。

海权是着中国21世纪能否进一步崛起的关键因素。

而我国的海军在守卫我国辽阔的海疆上面,显得有些不堪重托。

甚至可以说是在步步退让。

这是令我最纳闷的地方。

要是说我们是爱好和平,可爱好和平没有求步步退让啊。

联系实际谈谈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联系实际谈谈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联系实际谈谈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关键词】国际海军压力海权争端维护海权策略中国自北向南被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所环绕。

这4个海区的总面积约473万平方米,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大陆岸线总长18000多千米,岛屿岸线总长14000多千米,500平米以上沿海岛屿6961个(不包括台湾岛、香港、澳门诸岛)的中国,可以主张管辖的海域约300多万平方千米。

如此广阔海域,其中蕴藏的丰富海洋资源,以及在运输上,战略上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我国的海域虎视眈眈,甚至出手抢占。

我国面临着复杂的海权挑战。

国际海上力量的竞争压力。

美、英、日等大国,都很重视对世界性通航海峡的控制。

美国选择了16个世界性的通航海峡,作为维护自身海洋权益的海洋航道“咽喉”,其中,除朝鲜海峡、马六甲海峡外,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巴拿马运河等对中国也很重要。

这些海峡一旦被有关国家占据和封锁,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和能源进口都要遭受很大的损失。

中国的“德新海”轮在印度洋被索马里海盗劫持就是一个例子。

日本海上自卫队决定以大型化、导弹化、远洋化为目标,重点发展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和大型运输舰。

印度海军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制定了为期15年的现代化建设规划英国在2000年度的《国防战略评估》表示,英海军对和平环境下英国外交政策、贸易发展和保证英国及其海外利益做出了巨大贡献,英国必须继续发展和增强海军力量。

东盟印尼海军计划增加现代化舰艇400艘至500艘。

越南海军计划在购买中小型舰艇45艘的基础上,逐步引进大型水面舰只,并组建潜艇部队。

东盟的其他国家,如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也通过各种措施不断加强其海军建设,以维护本国的海洋权益国际间的海上军事计划压力不容小觑,然而,我国面临的海权争端也愈演愈烈。

中国海洋权益面临严峻的形势。

南海是我国诸海域中问题最多,最复杂,牵涉国家最多的,竞争最激烈,挑战性最大的一个海域。

中国海权问题的思考形势与政策课程期末考试论.

中国海权问题的思考形势与政策课程期末考试论.

中国海权问题的思考学院:物电学院级别:09电信姓名:涂也学号:0908********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经济以及科技军事等都得到了较高的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的海洋权益却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挑战:台湾问题、钓鱼岛列屿问题、东海大陆架问题以及南海诸岛问题构成了中国最为棘手的几个海权问题;中国与周边海上邻国面临着极为复杂和艰巨的海上划界冲突,目前中国除与越南完成了北部湾划界外,其他不少海上疆界仍处于争议之中;中国海上国际通道由于受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影响有时还做不到畅通无阻;中国的海洋意识、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法律、海洋管理、海上军事力量等与海权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对新增加的海洋国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理与保护还无法适应海洋世纪竞争的需要;中国海上周边国家的海上军事力量发展迅速,特别是一些海权大国对中国维护和发展海权的正义主张和行动处处从中作梗,使中国海上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

因此,中国海权问题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海权问题研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

关于中国海权概念,叶自成认为中国海权是指中国研究、开发、利用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海洋的能力和影响力或中国拥有与自己的海洋空间利益相适应的能力和影响力。

孙璐强调中国特色的“海权”应是一个综合概念,是海洋实力(海洋硬实力和海洋软实力、海洋权益(海洋权利和外围海洋权益和海洋权力(海洋硬权力和海洋软权力三要素的有机统一。

其中,海洋实力是前提,海洋权益是目的,海洋权力是手段。

李小军认为中国海权是中国利用军事和非军事手段维护海洋权利,收回海洋权益,并不失时机地拓展海洋权力的一种综合能力。

张文木提出中国海权是有限海权,其特点是它不出主权和国际海洋法确定的中国海洋权利范围,海军发展不出自卫范围。

换言之,即是国家统一进程与国家海权的实现进程一致;特殊的地缘政治条件决定了中国海权属有限海权;中国海上军事力量发展是远期战略上的上述有限性与近期策略上的无限性的统一。

中国海权现状分析及其解决方案

中国海权现状分析及其解决方案

中国海权状况及分析一、中国海权介绍中国拥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丰富,海洋事务繁杂。

2010年,中国海域遭遇多事之秋,美韩、美越联合军演;希拉里推动南海问题多边化对话;日本在钓鱼岛海域扣押中国渔船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严峻的外交与军事压力告诉我们,中国的海洋权益保障形势严峻,维护海洋安全刻不容缓。

二、我国海权现状(一)钓鱼岛问题。

段时间以来日方态度有所强硬。

此次在钓鱼岛海域,日方非法抓扣中方渔民渔船,其后又接连采取升级行动,严重违反了中日第四个政治文件,即关于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的原则和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精神。

实际控制钓鱼岛的日本,近年来一方面不断加强对钓鱼岛的各项军事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多方制造事端,试图将钓鱼岛最终并入日本版图,其单方面的行动已使得“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主张根本难以实现。

近期日本更为变本加厉,一意孤行地非法扣押我方船长詹其雄,从而使得该海域的安全形势变得更为复杂、严峻。

(二)南海岛礁被占。

目前, 在我国的南海中的南沙群岛, 已经形成六国七方分割占领的状况" 除中国大陆控制的永暑礁等8个岛礁和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外, 南海周边等国已经陆续占据了40多个岛礁,其中菲律宾占据9个, 马来西亚占据5个, 越南占据29个。

2009年3月10日, 菲律宾总统不顾中国的反对,正式签署领海基线法,中国的南沙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领土:加09年3月15日, 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登上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和光星仔礁宣示主权:越南! 马来西亚2009年5月6日联合向联合国提交的外大陆架划界方案, 几乎瓜分了南沙海域,我国版图上划的传统海上疆界九段线已名存实亡"。

(三)南海资源被掠夺。

南海周边国家在我国南海海域非法进行油气资源开采" 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在南沙群岛海域钻井1000多口, 发现含油气构造200多个和油气田180 个,现已投入生产的500余口油气井中, 100多口位于我南海断续线内, 每年开采的石油资源就达5000万吨,天然气546亿立方米。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中国海权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中国海权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中国海权面临的形势与对策》摘要: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中国海权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论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然后探讨了中国应采取的对策,以维护自身的海洋权益并实现和平发展。

一、引言二、中国海权面临的形势1.国际竞争加剧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海洋已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领域。

许多国家都希望通过探索和开发海洋资源来推动经济增长。

然而,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海洋权益重叠问题和领土争端正在加剧这种竞争。

2.美国的压力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一直在海洋问题上保持着强势。

美国对中国的海洋权益采取了威慑和遏制的战略,试图阻止中国成为海洋主导力量。

例如,美国曾派军舰在南中国海进行自由航行行动,以维护航行自由。

三、中国海权的对策1.和平发展中国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合作与论坛,加强与沿海国家的合作,解决海洋权益争端,推动国际法治的发展。

2.加强海洋防卫能力中国需要加强自己的海洋防卫能力,确保自身的海洋利益得到保护。

这包括建设现代化海军、空军和海岸警卫队,完善海洋监测和情报系统,提高解决海洋争端的能力。

3.推动区域合作中国应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推动建立共同利益和互信机制。

例如,中国可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推动制定南中国海行为准则,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四、结论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必须面对海权问题。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着国际竞争加剧和美国的压力等形势。

为了维护自身的海洋权益并实现和平发展,中国应采取和平发展、加强自身防卫能力以及推动区域合作等对策。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海洋问题上取得更大的影响力。

1.王毅.(2024).《走向45度仰角辨析中国航母发展与安全》.中国军事科学出版社.2.吴亚军.(2024).《南海问题:理性应对》.国际出版社.3.郑永年.(2024).《海洋强国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联系实际谈谈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联系实际谈谈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联系实际谈谈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这次的黄岩岛对峙事件,绝不是“偶发”事件,是近30多年来中国在南海利益被“蚕食”局面进一步恶化的表现。

我国与周边海上邻国一直面临着极其复杂的海上划界任务,这使我国和海上邻国摩擦不断,钓鱼岛、台湾岛、东海等问题一直是我国的隐患。

海洋连通了世界,在为人们提供了交通往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海洋强国侵略扩张的工具。

进入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海洋新秩序开始确立,海洋争端出现了白热化,如何维护国家的海洋主权和海洋权益成为时代的焦点。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能够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所需的一切,但人类如何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卫海洋却成为了一个战略性问题。

我们奉行构建和谐世界、构建和谐海洋,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和平外交政策,尽管如此,周边国家却与中国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海洋争端,海洋主权被侵犯,海上岛屿被侵占,海洋资源被掠夺成为中国不得不面临的现实状况。

海权是一种综合实力,是利用军事和非军事手段维护海洋权利,收回海洋权益,并不失时机地拓展海洋权力的一种综合能力。

所谓“海权握,国则兴;海权无,国则衰。

”正是对海权在综合实力上所有的作用的印证,也无疑适用在各个时代的国家发展中。

海洋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首先,海洋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而海洋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其次,海洋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桥梁和纽带,其广阔的海面为各国进行海外贸易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最后,拥有海权意味着拥有无可匹敌的安全优势,海洋作为一个国家的天然保护屏障,为国家安全带来了优势。

建立适应当今海洋形势的现代海权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海洋权益的保证,是开发海洋和参与决策世界海洋事务的条件,是奠定海洋强国的基础。

我国必须建立强大的现代海权以保证和拉动海洋事业全面发展,增强综合开发利用海洋的实力,使中国在保卫国家主权、维护海洋权益及和平利用和保护海洋方面具有全球性的优势。

然而在国际海权竞争出现新变化的当前,我国的海权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

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中国正开始建设自己的海洋文明,在朝着海洋强国的目标努力。

在建设现代海洋文明的长征路上,由于我们还只是刚刚迈出第一步,还有相当多的问题在等待着我们去解决,这些现实中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当前,世界各海洋国家越来越重视向海洋进军,其中不按国际法规矩操作的为多,这势必使原本就处于无序竞争的海洋情况更加复杂。

中国必须尽快地分析面对的复杂形势,确定自己的定位,拿出有效的战略举措,改变目前在海洋文明和海洋国土问题上的被动局面。

一、“海洋中国”面临的问题1海洋意识淡薄我国是一个国民海洋观念十分淡薄的海洋国家。

在我们的历史上,我们总认为自己只是陆地国家,海洋和海洋国家的观念十分淡薄,曾经有过因为忽略蓝色国土而遭受耻辱、蒙受侵略的时期。

这种历史的悲剧不能再在我们和我们的后代身上上演。

但是,至今,我们的海洋意识仍然薄弱,经不住海洋竞争的恶风险浪;我们利用海洋发展自己的理念仍然浮浅,难以积蓄更为强劲的后力。

自古以来,我国沿海人民和地方社会走向海洋的活动持续不断,即使有政府的禁令,民间活动依然进行。

“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海洋的发展停留在地方、民间的层次,而不是国家发展的主要指向。

”改革开放后,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但总体上讲,国家层面开始重视海洋主要还是停留在政策文件层面,民间层面则依然是沿海民众行为,缺乏一种必须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

进入21世纪,我国的主权利益、安全利益、发展利益在海洋方向上日趋重合,但是重陆轻海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国家,又是一个海洋国家的观念还没有深植人心,社会上对海洋国力建设的关注还不够高,甚至还会有人对“海洋国家”的发展定位提出质疑。

2、海权措施不力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

“海权”概念是美国著名的海军战略家马汉创立的,他认为,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策 3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策 3

得海权者兴,失海权者亡,得海洋者盛,失海洋者衰。

这是历史揭示的一个鲜明的真理。

1994年11 月16 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生效后,海洋自然再度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

与中国海上相邻的8 个国家,由于历史遗留等问题,都与中国有海洋权益之纠纷,中国至今尚未与任何一个海上邻国达成海上划界协议。

目前中国周边海洋严峻的局势却表明,中国与海洋大国的身份严重不相称:在约300万平方公里的主权海域中,中国实际控制海域不到一半,不仅海洋资源遭到周边国家的大肆掠夺,岛屿也多被瓜分,领海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近几年围绕中国海域岛屿的争议、中国与相邻国家的矛盾,纠纷,分歧,呈现扩大化趋势,并且在逐步加强。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中国的海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也是外交与政治问题。

随着世界的发展前进,海上资源成为了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因此,要想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国,就要发展海上技术,不断开拓,不断创新。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世界上占一席之地,受他人之瞩目。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不断开发海洋资源,抢占海洋领域,赢得海上之权。

中国海权是中国利用军事和非军事手段维护海洋权利,收回海洋权益的,并不失时机的拓展海洋权利的一种综合能力。

我总结中国海权现在面临的问题主要有:【1】国内动力与压力交错。

在“蓝色国土”这一概念逐渐被国人认同的时候,国内倡扬海权的声音便一浪高过一浪。

这也是海洋事业在中国将会迎来快速发展阶段的动力。

但是,中国历史上对陆地的依赖,区域经济发展平衡的“矫枉过正”,海洋事业发展的散乱无序,安全、法律法规、智力支持等公共物品的缺位,也使中国的海上强国之路无时无刻无处不面临着压力。

【2】存量问题和增量挑战交错。

不光附着有争议海权的海洋权益因事关国际关系的协调存在不确定性,附着无争议海权的海洋权益也因为历史、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存在不确定性,“蓝色国土”忧患重重,海洋管理多头,邻近海域污染严重,科研教育进步缓慢,人才储备严重短缺,产业布局缺乏特色,产品结构过于单调,国际竞争又空前激烈,所以,中国海权的实现和发展,首先面临一系列的存量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权问题
中国是一个具有18000公里海岸线的海洋大国。

中国和周边国家在黄海、东海、钓鱼岛、南沙群岛等地存在着海洋国土的争议,中国急需用制海权思想来建立自己的海军,使海军走向深蓝。

在这个时候,海权论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从近中期看,中国面临着统一祖国,收复主权岛屿的严峻任务,这既是中国政府必须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又是中国捍卫国家海权的重要内容。

中国海权扩展是无限的。

同时在维护海外政治经济权利方面,中国海权及其实现力量即中国海军的扩展又是有限的。

这由于在这些领域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国际海洋法框架中多边协商解决,中国海军目标只是确保这些多边协商结果的合法执行。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海军的建设仅限于自卫性威慑范围。

中国海军建设的目标将永远服务于中国以平等之地位独立于世界的要求。

"中国永远不称霸",[18] 这不仅是一句口号,它更是中国政治家从世界大国兴衰成败的历史中总结出的成熟的强国经验。

殷鉴不远,正是由于德、意、日及苏联的无限军事扩张导致其国家衰落,也正是由于南斯拉夫、伊拉克等国家跟不上世界军事技术变革的浪潮而被肢解或被打败。

鉴于这些历史经验,不管是无限制的中国海军扩张还是基本放弃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这对中国的未来而言,都是灾难性的意见。

我们当持辩证的态度对待中国海权问题,并使中国海军建设行稳致远,在辩证的思路中获得有利于中国崛起的大发展
海权是一个国家运用军事力量对海洋的控制能力,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海上力量(海军)的强弱,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需要锻造一支强大的、确保随时有效执行任务的海军队伍”,是实施中国海权战略的号令。

发展“蓝水”海军,作为中国海权战略的第一步,已使这种令国人尴尬的情况有所改变,但与大国掌控海权的要求,与真正的蓝水海军相比,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

中国的海权问题,不但检验我们是否真正强大的指标,也是考验我们的信心和国之骨气的指标,更是展现我们解决这些包含经济军事外交多种复杂因素智慧最好场合。

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提防有人故意利用这些问题转移国内矛盾,我们不应该配合其表演,但绝不允许逾越红线。

更不能惧怕这些问题带来的国际甚至是军事麻烦,更不能迷信将来我们的军力更强大。

我们发展,别人也在发展,无论何时解决,我们都要面对同样的麻烦和挑战。

如果我们面对挑衅不能够有相应的反应,不但会措施解决问题的良机,也会被历史定位真正的软弱武器发展的选择应立足体系配套,航母留给未来的最大启示是体系化建设思想。

历史经验表明,武器发展的目标不是追求最强大的武器,而是追求符合使命任务需要的最优化武器体系。

历史经验还表明,高技术武器中最强大的武器也有最娇嫩、最脆弱的一面,要想发展大型武器平台需要有与打击能力相配套的预警、通信、指挥、机动、防护和保障能力。

吨位增加一倍,风险可能要提高三倍。

这个问题在美军中也是热门话题,我走访美海军战争学院时,一些教授就站到了航母的对立面,而将军们则坚守继续发展航母的阵线。

我想,航母的价值不仅是作为战略长臂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它区别与同时代其他海战武器的特质,这就是它是一个作战体系,而其他武器只能称作是作战系统。

因此,吸取航母的思想,体系化改造海上作战平台,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少的成本、较成熟的国有技术,将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改造成具有远程侦察打击能力、立体防御能力、持久续
航能力的轻型“航母”、微型“航母”和水下“航母”,将有望从整体上实现海战武器的跨越发展。

中国的海权究竟应该如何解决和什么时候解决和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呢?中国的海权问题,可分为南海问题和东海问题,解决的性质可分军事解决和政治、外交解决;解决的策略又可分为被动解决和主动解决等。

东海问题,基本上只有日本问题。

而钓鱼台是个关键的、具有很大象征意义的岛屿。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更大的压力逼迫日本让步,同意于东海共同开发,即使在台湾问题解决之前,中国大陆无意进一步显示自己在钓鱼台附近的存在,但也绝对不允许日本变本加厉的升级行为。

如果日本变本加厉该区域的主权显示,中国应该有比严正声明更加切实的行动:比如把钓鱼台列入中国导弹试验场:日本不登岛、不设置建筑,就不试验,如果有新的设置,就定期用导弹清除;布雷封锁钓鱼台等。

至少要做到,近期谁也别想在钓鱼台有进一步的行动。

东海问题,容易激发成难以控制的冲突,台湾问题没有解决之前,解决和管理钓鱼台的成本都将是最大的。

钓鱼台等东海问题,应该是中国真正强大之、台湾问题解决之后(具有航空母舰不是强大的指标,航空母舰基本不会用来进行日本和美国之类对等势力国家的军事对抗)。

南海问题牵涉到的国家比较多,相关国家也是见缝插针找点麻烦、制造点事端。

针对南海问题,中国不能够只有抗议没有行动。

特别是对特别连中国退让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都要挑战的国家,选择一个合适的,适时狠狠教训一下,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否则,一些国家看到中国雷声大雨点小,就会有样学样。

如果说,东海问题我们现阶段我们可以适时强硬的被动解决方式的话,南海问题,我们就应该在一些国家挑衅启动争端后,采取更多的主动策略。

比如对那些企图通过法律来侵占中国领海的,要限期让其搬迁出其侵占的岛屿,否则就用导弹清除。

以退为进。

让已经被侵占的岛屿回归为零。

在南海要软硬兼施,政治、外交优先,划定红线,软的更弱,硬的要有行动;东海问题,要和台湾相互呼应,软有底线,硬有表现,避开其转移国内矛盾的表演等。

20102107039
10建筑一班林华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