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卷高考作文解析及范文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解析

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解析

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解析作者:韩宝江来源:《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19年第09期[真题再现]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

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

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

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题目解读]2019年的北京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延续了其一贯的命题风格:1.较大的选择性。

微写作三选一、大作文二选一,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2.相当的开放性。

题目的限定成分较少,给学生以充分的写作发挥空间;3.突出政治性。

首都的特殊地位,给高考作文的指向性较为明显,两个题目的趋向性都一目了然;4.高站位。

虽然不排除可以涉及日常细节、小我情怀,其实题目本身的定位与指向十分明确,显然更适合开阔背景下的宏大叙事;5.紧扣时事。

摈弃“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死读书、读死书做派,考查学生日常关注国家时政大事与国际风云大势的程度与视野,当然还有过硬的历史文化根基与积淀。

北京历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大概率地跟当年度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大事件紧密关联,始终坚持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学习方向,着力体现“立德树人”的考查方向。

2018~2019学年度中,国内国际大事不断:中美贸易摩擦,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港珠澳大桥通车,北斗三号系统基本建成,嫦娥四号奔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五四运动100周年,人民海军、空军建军70周年,共和国70华诞,改革开放40周年,中美建交40年,澳门回归20周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北京大兴新机场落成,京张高铁将完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等,均为这一年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2019北京高考满分作文三篇

2019北京高考满分作文三篇

【导语】不管是中考语文还是高考语文,作文都是受人关注的,同时也是试卷中分值的一个项目。

整理了2019北京高考满分作文三篇供大家鉴赏。

篇一:2019年的色彩2019年,注定是奋斗的一年,努力的一年,幸福的一年,收获的一年,令人骄傲的一年。

2019年是丰富的一年,是多彩的一年,若要赋予它色彩,我想它是银白色的,绿色的,蓝色的,更是红色的一年。

2019年是银白色的一年。

无数银白色高铁驰骋在我国大江南北,驶过沙漠,草地,密林,农田。

商合杭高铁芜湖长江大桥顺利合龙,京张、张呼高铁都已开始倒计时,多款新型“复兴号”高铁动车组于今年正式运营,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样车也在青岛下线。

中国高铁,正像一条巨龙,奔驰在中华大地。

我曾于数周前从南京乘坐“复兴号”返回北京。

车窗外的景物急速地向后退去,一时间竟令我有了穿越时光隧道之感,仿佛将我带回到了书里的那个年代。

那时,北京到南京的铁路刚建好,需要整整二十个小时,南京长江大桥建好后缩至18小时,后随着铁路一次次的提速,时间在一次次缩短,14.5小时,12小时,11.5小时,8小时,乃至3.5小时!1000公里,仅仅3.5小时,这是那个年代的人们想都不敢想的。

“前方到站,北京南站”,伴随着一阵甜美的女声,列车渐渐减速。

我看到那停满车站的银白色高铁,我又看到车厢中电视上播放的新铁路试跑视频,我感叹,2019年,是银白色的一年,并深深感受到对祖国无限的骄傲。

2019年,是绿色的一年。

我国大量的沙漠和荒地出现了久违的绿色和那看似不可能的生机。

那是因为无数平凡的抗沙战士活跃在抗沙的一线,他们不求名利,不求光鲜亮丽的生活,而仅仅想为我国的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令我国更适合居住。

正因为他们的努力,我国的沙漠荒地才被披上绿外衣,使得NASA都发文感谢中国使地球更绿。

这些可敬的治沙战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都表示得很淡然,他们表示不要名利,继续治沙。

他们令我肃然起敬。

2019年,同样是蓝色的一年。

2019年高考作文北京卷深度解析(内含下水范文)

2019年高考作文北京卷深度解析(内含下水范文)

2019年高考作文北京卷深度解析(内含下水文)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作文。

(50分)“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

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

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关怀、人文积淀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勤于反思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健康生活:健全人格审题:限制性:1.立意限制。

材料中“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这句话,指出中华文明重要韧性这一重要特性在关键时刻的体现,这是基于历史的总结。

而现实的关照则是在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中,这种文明特性的巨大作用。

材料中的“更”字是提示了命题者(材料文本)的关注点所在。

立意时,应当在充分回顾漫长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韧性的作用的基础上,落脚于中华复兴历史进程中文明韧性的作用、意义及评价上。

既不可忽略“漫长的中国历史”,更不可偏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事实上,在逻辑层面,这也是一脉相承的。

2.内容限制。

本题是给材料的命题作文,标题为偏正短语“文明的韧性”。

此处的“文明”受到材料语境的制约,只能是中华文明;而文章需落实到考生对“韧性”的理解、思考和阐发上来,值得注意的是,“柔软”“不易折断”等是在论证过程中必须要指向的。

具体表现在我们民族坚定的意志、坚实的步伐、坚强的毅力、牢固的信守、稳固的情绪、巩固的理性上,它坚而不脆、曲而不折、绵而不断,具有面对任何际遇、克服任何艰难的超凡劲道。

3.文体限制。

题目要求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首先题目不可更改,再者文体明确指向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分别是从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角度所做的要求,即文章必须是典范的议论文,写作时切忌记叙、描写过多,而冲淡了议论色彩。

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解析作文范文

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解析作文范文

绝密启用前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 页,150 分。

考试时长15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6 小题,共2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

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

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 倍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 3.4 万种植物和5200 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

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エ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

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

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 C 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1.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一项是( 3 分)A. 生物种类以非正常速度消失。

B. 大量动植物濒临灭绝。

C. 物种分布发生大范围变化。

2019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解读与范文(二)

2019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解读与范文(二)

龙源期刊网 2019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解读与范文(二)
作者:
来源:《作文评点报·高中版》2019年第42期
【专家解读】
高考记叙文充分关注时事,可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五四运动100周年”“共和国70华诞”均为我们这一年的大事件,举世瞩目。

我们对其了解之多、接触之近、体悟之深,不言而喻。

可以说,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色彩”属于一个形象化的词语,我们可以由具体色彩出发,抽象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感情;“2019”,师生都对此非常熟悉,可以说命题者充分考虑了我们对这个时代也是当下
最重要的感受。

考生可以考慮主旋律,如红色——爱国,构思出爱国的、奋斗的故事(飘扬的旗帜、鲜红的血液、律动的激情等);考生亦可以考虑个性化的色彩,如黑色——“一匹黑马”,在某一领域起到引领作用的人物;考生还可以写出多元化、万紫千红的色彩——领域不同、角色不同的人群都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着。

2019年北京高考作文分析

2019年北京高考作文分析

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

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

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不才妄加解析】:第一段为解读部分,“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

第一句话为概念部分,是“韧性”的本意,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为本篇象征性作文的核心概念进行延伸解读。

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

这一句是“韧性”的延伸义,从本意向象征意进行转换,是解读部分的总论。

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

本句为延伸义的分论述之一,“回顾”,表明这一句是“韧性”在历史上的作用,应注意“关键时刻”“体现明显”这些词句,表明“韧性”这一核心概念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所以所选定的象征意义必须能表现出这层含义。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此句我们应注意到“伟大复兴”,这表明所指的是现在这个时代,暗示“韧性”于当今时代的意义,再注意“更需要”这词组,这句暗示了文本中应有的内在关系,应是对历史的继承,并于当今的发扬。

第二段文字是切入点的选择,只要从相应的切入点中,找出曾在关键时刻起过作用的、古往今来依然重要的品质、精神、文化等中华民族的特质。

总之最后一段为角度方面的提示,第一段隐含了文章的内在关系,即曾于过去起过重要作用,在今天仍然有作用、或更加需要,是一种继承与发扬的关系。

还有一个隐含的因素,韧性应是被动起作用的品性,所以应该有外力的因素下,才能彰显韧性的作用。

也就是说,在行文时应体现出外在环境的压力,就是第一段文字所说的“关键的时刻”,于当今也是应有外在环境的压力,所以如果空泛地只是口号式的提出“我们应具有……的精神”,就不如说“在如今的竞争下,我们更应发扬……的精神”。

2019北京卷高考作文题及满分作文3篇

2019北京卷高考作文题及满分作文3篇

2019北京卷高考作文题及满分作文3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

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

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

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满分作文文明的韧性有一种美,飘逸在蓝天上,深埋在故垒下,具有一种吸灵引魂动魄的魅力,它就是华夏民族传承不息的韧性文明。

文明的美在于源远流长,它发轫于黄河,流荡于长江,浩浩汤汤奔腾不止;文明的美在于内涵蕴藉,它育于修养集于素质现于言行举止;文明的美在于能量无穷,它能提升人格,消解矛盾,填平嫌隙,增进感情,和谐四方,让人类如沫春风,安享太平。

透过历史的岚帐,隐约中祖先用石斧开辟出的图腾依旧清晰。

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璀璨的文明史上诉说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教养——孔融让梨的礼貌;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贴;毛泽东“敬老尊贤”的谦和可亲。

言为心声,行为内现,圣贤伟人的德行,无不折射出耀眼的文明之光。

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用一颗刻坚韧的心传承着东方的精髓,修身养性共建和谐,让“文明”经久不衰。

传承文明,人人有责。

朱相远在《中华世纪坛序》曾言:“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2019年高考作文北京卷范文及赏析_作文

2019年高考作文北京卷范文及赏析_作文

2019年高考作文北京卷范文及赏析2019的色彩——中国绿河南省安阳市内黄一高:殷都玄鸟老师我常常感动于那一抹绿色,不仅是2019的绿色,那是永远的绿色,中国的色彩。

小时候喜欢唱一首歌:“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我最喜种兰花——那种生命力极强的剑兰,我惊诧于就算一个月不浇水,它也依然绿意盎然。

农家的孩子就得这样长。

长大后我知道这首《兰花草》是1919年胡适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国后写的,再唱起这支歌,脑海中浮现的不再只是兰花草,而是胡适匆促而执着的身影。

当年他千里迢迢、不辞辛苦带回一株“兰花草”——民主和科学,把它种到了中国大地上。

斯人已去,歌声在耳,想想胡适这株飘摇近百年的“兰花草”,今日兰花九畹,树蕙百亩,一片盎然的绿色。

绿色,成为我印象里生命的颜色,民主科学的底色。

那是1919的颜色,2019的颜色,永远的中国色。

初中时背《论语》,感动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万木凋零,寒冷肃杀,乃至白雪皑皑中,只有松树那一抹绿,让人无法忘怀,只是松树四季常绿,何以“后凋”?老师笑而言曰:不要只看到树。

长大后读陶铸《松树的风格》方知夫子为什么那么喜欢松树,它不如杨柳与桃李那么好看,但它却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

尤其是它的乐观主义精神让人感动,无论在严寒霜雪还是盛夏烈日中,它总是精神奕奕,碧绿苍翠,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作忧郁和畏惧,陶铸意不说松树,而是在歌颂一代人、一代奋斗者。

那一抹生命的绿色,那一抹人格的绿色,便定格为我生命的底色,中华民族的底色。

那是1949的颜色,2019的颜色,永远的中国色。

高中时,我背《湘夫人》,又是绿色: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忽然,所有的绿色扑面而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今日是端午,屈子,满脑子都是你的诗,我以这样的方式纪念你。

2019年北京卷高考命题作文-闲敲棋子落灯花

2019年北京卷高考命题作文-闲敲棋子落灯花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我步入丛林,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等我们迷失了,我们才开始了解自己真正所需。放下手机,生命充满了劳绩,但还应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土地上。
还记得余光中的《催魂铃》吗?那精确而间歇的发作,那一叠连声的催促,凡有耳神经的人,没有谁不悚然惊魂,一跃而起的。它高亢而密集,锲而不 舍,就像一排排嚣张的惊叹号一样,滔滔向我们卷来,摄人心魄。我们就如同《摩登时代》中的卓别林一样,被机器控制,成了机器的奴隶。人被自己发明的东西所 奴役,这便是“异化”。我们发明了机器、工具,我们又常常被他们所束缚,迷失了内心。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客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的《约客》是千百年前的闲适生活,如今的我们,在行色匆匆中,早 已忽略了身边的风景,只专注于屏幕的方寸之间,任凭时光流转,夏秋冬春,已然无福亦无心享受这有张有弛的慢生活。如果我们是赵师秀,在等待的时候根本不会 注意到梅子黄时雨。蛙声遍雨中,只会专注于微信、微博的刷新、留言,或者恐怕早已一通电话过去质问对方的爽约。现代生活容不得等待,更体会不到等待时的一 点点期盼、一阵阵焦急和那一丝丝失落。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迅速得偿所望,却最终留给我们荒芜的内心。
北京卷高考命题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敲棋子落灯花
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文学家莫言一语中的,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感情和观念 意识,手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一切变得快速而又便捷。人们不用再鸿雁传书,有了手机,问候便在顷刻之间到达;人们不用再案牍劳形,有了手机,汗牛充栋 只是字典中的故事;人们不用再千里相聚,有了手机,彼此间的交流便在朋友圈中流淌。生活如此便捷,如同快餐般迅速满足需求。可是在果腹后,人们的内心是不 是有些怅然若失?是的,手机带给我们便捷,可是我们失去了对生活的享受。

2019全国高考英语作文真题及范文指导(共8套)

2019全国高考英语作文真题及范文指导(共8套)

2019全国8套高考英语作文真题及范文指导1.全国Ⅰ卷【题目要求】假定你是李华,暑假在伦敦学习,得知当地美术馆要举办中国画展。

请写一封信申请做志愿者,内容包括:1.写信目的:2.个人优势:3.能做的事情。

注意:1.词数100左右;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3.结束语已为你写好。

【参考范文】Dear Sir/Madam,I’m Li Hua, an exchange student from China during this summer vacation. I’m delight ed to learn that volunteer students are wanted for a Chinese painting exhibition to be held in the local art gallery. Now I’m writing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The reasons for my application are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having been exposed to foreign tea chers since a young age, I can communicate freely with others in English. What’s more, years of being monitor makes me a brilliant organizer, which will help a lot to keep the exhibition in order.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s that my related knowledge will undoubtedly help the audience learn more about the unique Chinese art form.All in all, my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will make me a qualified volunteer. I’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take my application into consideration.Yours,Li Hua【写作解析】这篇书面表达属于应用文中的申请信类型,可以按照申请信的思路来写,同时要注意电子邮件的写作需要体现交际性。

英语作文范文-2019高考全国卷北京卷真题

英语作文范文-2019高考全国卷北京卷真题

书面表达(原创)2019高考全国I卷书面表达假如你是李华,暑假在伦敦学习,得知当地美术馆要举办中国画展。

请写一封信申请做志愿者,内容包括:1.写信目的;2.个人优势;3.能做的事。

注意:1.词数100左右;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3.结束语以已为你写好。

To whom it may concern:My name is Li Hua from China and Pm presently studying in London.Knowing that you are urgently in need of volunteers who'll work at local Art Gallery,I'm writing to apply for this position.I think I'm qualified for this temporary job.To begin with,I have ever worked as volunteer in Chinese paintings exhibition in Beijing,which will surely give me an edge to the job.In addition J'm bilingual in Chinese and English,which will enable me to communicate with visitors freely.Above all,I have been learning Chinese paintings ranging from landscapes to figures to flowers in traditional style since young.Therefore,I can give a detailed account and interpretation to visitors if they meet with difficulties.I would feel honored if you could take my application into consideration.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Yours,Li Hua2019全国II卷英语作文: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假定你是校排球队队长李华。

《满分作文》2019年高考作文北京卷题目及范文

《满分作文》2019年高考作文北京卷题目及范文

2019年高考作文北京卷题目及范文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作文。

(50分)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

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命题方向实践创新:问题解决科学精神:勇于探究人文底蕴:人文关怀、人文积淀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家国认同审题限制性1.材料内容的限制。

首先,要准确理解“色彩”的含义,从本义讲,“色彩”指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从引申义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从语境意义讲,材料所说的“特殊年份”指的是2019年,即五四运动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考生被要求赋予2019年一种色彩,要能“形象”地表达自己对这个特殊年份所代表的特殊意义的感受和认识。

2.立意指向的限制。

材料前两句分别表达了两个意思:不同色彩有不同的含义和2019年是个特殊年份;第三句表明要在前两句的基础上让二者有机关联,考生要以2019年高考考生的身份赋予2019年以一种彩,表达自己对这个特殊年份所代表的特殊意义的感受和认识。

这些具体指向引导考生将自身的成长置于国家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在时代发展的宏大背景下,以一种家国天下的情怀襟抱,思考当代青年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这便是考生生发立意之所在,如何选择,如何表达是立意关键。

3.任务指令的限制。

题目有明确的任务指令:“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指令体现为三个方面:以作为当前参加高考的学生的角度来谈;必须为2019年这个特殊年份赋予一种色彩;必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三者在行文的过程中都要得到体现,缺一不可。

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试卷作文《文明的韧性》!

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试卷作文《文明的韧性》!

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试卷作文范文(材料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

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

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不少于700字。

《文明的韧性》“韧性”一词,词典中的解释为“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

而当这一特质被赋予文明,便有了穿越时光、历久弥新的力量。

中华文明,正是凭借着这种韧性,历经风雨,绵延至今。

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看,中华文明的韧性在朝代的更迭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社会动荡,但正是在这乱世之中,诞生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宴,为后世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统一六国,开创帝制;汉承秦制,又有所创新。

随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虽战乱频繁,却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隋唐盛世,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宋元明清,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不断发展。

哪怕是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境,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救亡图存。

从封建帝制到民主共和,从积贫积弱到伟大复兴,中华文明在一次次的冲击与变革中,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未曾断绝。

思想文化方面,儒家的“仁”“礼”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非攻”等,历经数千年,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这些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与时代相结合,焕发出新的活力。

例如,宋代的理学,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新的阐释和发展,使其更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

正是这种思想文化的韧性,让中华文明在精神层面始终保持着连贯性和凝聚力。

中国的语言文字,同样彰显着文明的韧性。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演变而来,其形态虽不断变化,但基本结构和表意功能始终未变。

2019的色彩——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解析

2019的色彩——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解析

2019的色彩——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解析作者:徐翔宇来源:《作文通讯·高中》 2019年第10期人大附中徐翔宇真题再现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

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此题为北京卷两道作文题中的一道,原题要求二选一作答,不少于700字。

)题目解析康定斯基在其著作《艺术中的精神》里写道:“色彩是对灵魂发挥直接影响力的手段。

色彩是键盘,双眼是音锤,而灵魂是拥有许多琴弦的钢琴。

”从这个角度来看,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2019 的色彩”有着别样的演绎力。

考生写就文章的过程,正如用双手敲击琴键以引起灵魂颤动的过程。

如何在2019 的故事中演绎出别样的色彩?切题与否关系着作文的成败,这是老生常谈,但在今年又有重提的紧迫性。

要切题有两个目标指向,一是要注意作文材料,二是符合写作要求。

只有建立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高考作文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切题。

就题目而言,“2019 的色彩”是一个偏正短语, 中心词为“ 色彩”,“2019 ”为限制语。

一句话来说,就是考生需要借助一种颜色表达与2019 的特殊意义相契合的观察与思考,同时这种观察与思考需要用故事来表现。

审题中要注意三个关键词:一色彩在处理这个中心词时应注意:1.要化大为小,选定一种色彩。

如果行文不谈具体哪一种色彩,直接走到意义层面上,这势必会造成偏题。

如果将色彩选定为彩色、青蓝色等这样的组合色,而不是一种颜色,也算作偏题。

2.要化虚为实。

在构思立意阶段,首先要赋予选定的色彩以意义。

色彩的意义应该符合常理,能够自洽。

色彩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由色彩的固有属性所导致,这种直接的情感对应是由人类长期的生存经验潜移默化而来。

2019年高考北京卷满分作文以“2019的色彩”为题精选12篇

2019年高考北京卷满分作文以“2019的色彩”为题精选12篇

2019年高考北京卷满分作文
以“2019的色彩”为题作文精选12篇
2019高考北京卷满分高分作文:1
2019的色彩
★一考生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万物在这年里仿佛格外蓬勃向上,一切事物都染上了美丽的颜色。

那么,2019对我家来说,是什么色彩的的呢?这天晚上,月明星稀,我们一家三口在阳台上乘凉,我提出了这个问题。

“2019,是红色的。

”爸爸第一个回答我。

作为红军后代,爸爸最喜欢给我讲历史,讲爷爷的故事。

爸爸说,爷爷生前最喜欢的名言,就是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很小的时候,我就从爸爸那里知道了五星红旗为何是红色的。

爸爸平日不看电视剧,可《人民的名义》开播后,他成了忠实的剧迷。

他说,他也是追星族了,他最喜欢剧中那位坚守党性的老党员陈岩石。

爸爸说,2019的色彩,一定是红色。

这一年,世界上每个人都能看到,五星红旗飘向世界各地,。

文明的韧性——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解析

文明的韧性——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解析

“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

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

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此题为北京卷两道作文题中的一道,原题要求二选一作答,不少于700字。

)此题的核心在于“韧性”二字。

考生下笔前,应结合材料仔细分析“韧性”二字的含义。

材料中指出“‘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结合我们对“韧性”一词的认识,可知“韧性”既不同于柔性,亦不同于刚性。

唯柔则易弯,过刚则易折,而“韧性”既有柔性的一面,也有刚性的一面。

除了落实“韧性”,还应注意落实“文明”。

“文明”一词极大极空,考生切不可以大应大,以空对空,还应遵照题意,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切入,以小见大。

当然,从几个层面来写还是就一个领域来写,都是可以的。

构思时,应注意:一、要对中华文明之韧性有准确的阐释,若能在准确的基础上做到解说生动则更出彩,如将其界定为“坚韧、柔韧、强韧”,又如“包容性、可塑性、独立性”,概括精炼,如鸣珮环;二、应落实“韧性”在中国历史变迁、文学艺术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有理有据,如此方有说服力。

在此基础上,可以探讨“韧性”的成因、价值,以及其他相关话题。

阅读材料时,应注意到“每逢关键时刻”这看似不起眼儿的短句,窃以为此句或许是触发思考的关键。

所谓“不易折断”的韧性,在被折时方能体现。

此处的“关键时刻”,即中华文明内忧外患的时代。

当我们将视线置于此种时代,中华文明的韧性便显现无遗了,行文的思路也豁然开朗。

仅以儒学为例,经历了秦火的焚烧、佛道的冲击、“打倒孔家店”等“关键时刻”,时至今日,它非但没有灭亡,反而再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019年全国高考北京卷满分作文4篇

2019年全国高考北京卷满分作文4篇

2019年北京卷满分作文4篇
2019年北京满分作文:
像牛奶巧克力般暖色系
此时的夜晚,天空还没有星星,视野漆黑
一片,即使有寒冬的冷风吹入,但我不会感
觉寒冷、无措,因为有您,今夜、此时,像牛奶巧克力般,色彩厚重,味道香浓,倍感温暖,幸福。

温暖的夜晚
不知道是因着屋子里的暖意熏得人昏昏欲睡,还是对学习的倦怠心理作怪,我看着眼前一堆又一堆的书,以及手里忙不完的作业,大脑开始迟钝犯困,上下眼皮不自觉打起架来,情不自禁地便想趴在桌上手指不耐烦地敲着桌面。

擦——擦——擦,擦——擦——擦,一阵脚步声由远而近自屋外至我身边,虽然极其轻微但心烦意乱的我还是感觉到并精准判断出——母亲来了!我懒洋洋百无聊赖地起身、抬眼,一杯热腾腾的牛奶岀现在我眼前的桌子上。

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材料试卷作文【优秀范文1】《2019 的色彩》!

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材料试卷作文【优秀范文1】《2019 的色彩》!

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试卷作文3篇范文(材料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

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不少于700字【优秀范文1】《2019 的色彩》2019 年,于我而言,是一抹鲜艳的红色。

红色,是激情燃烧的色彩,是热血沸腾的色彩,是五四运动中青年们高举的旗帜的色彩。

一百年前,一群热血青年,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挺身而出,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那是红色的觉醒,红色的呐喊,红色的抗争。

2019 年,当我们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时,我仿佛看到了那燃烧的红色火焰,感受到了先辈们的爱国热情。

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演讲比赛上,同学们激情澎湃地讲述着五四的故事;文艺汇演中,大家用精彩的节目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我也积极参与其中,排练话剧时,一次次揣摩角色的内心,一次次感受着那红色的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五四精神,那是一种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是一种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的精神。

红色,也是喜庆欢乐的色彩,是共和国 70 华诞的色彩。

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盛大的阅兵式让每一个中国人心潮澎湃。

一列列整齐的方队,一件件先进的武器装备,展示着祖国的强大。

我和家人守在电视机前,眼中满是激动的泪水。

国庆假期,大街小巷都挂满了红灯笼,鲜艳的五星红旗随处可见。

公园里,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手中挥舞着小红旗。

社区组织了庆祝活动,大家一起唱着红歌,跳着欢快的舞蹈。

那一刻,红色是喜悦,是自豪,是对祖国深深的祝福。

而对于我个人来说,2019 年的红色,更是奋斗的色彩。

2019北京卷作文解读_教育文摘

2019北京卷作文解读_教育文摘

2019北京卷作文解读北京卷作文题目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

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

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

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解读1.似曾相识燕归来:2019年北京卷和全国2卷,可以说是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中最有时代感和神圣感的命题。

正如大多数老师所预料的那样:“2019年高考作文命题坚持立德树人价值导向,厚植家国情怀,倡导品德修养,讲述奋斗故事,引导考生传承爱国精神,接续时代奋斗,谱写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奋进之歌。

”“建国70周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无论是考前“十大主题终极预测”,还是“重大素材必知必会”,似乎每位老师都押准了题目,都成了先知先觉的“章鱼”。

“考前,老师给学生印发过相关材料是非常正常的,相反没有训练过相关话题才是不正常的。

”北京市丰台二中特级教师陈维贤如是说。

2.此中自有不变地:当下的高考作文命题以弘扬时代精神,唱好时代主旋律为前提,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命题力求贴近现实生活或学生实际,让考生都有话可说。

北京卷每年作文命题气格宏大,有“乱云飞渡仍从容”之感,不用说从命题意图上,让你猜得准,拿得住,而且命题形式上几年来一直保持不变,命题加选题,让老师们在高考作文复习中“有所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北京卷高考作文解析及范文题目: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

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

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

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权威专家解析】北京卷作文话题1保持了最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目的相对稳定性。

从命题方向角度看,坚持了“立德树人”的考察方向,重点在于引领考生以及之后的历届学子要始终坚持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学习方向。

【解析话题1:韧性】从命题内容角度看,“文明的韧性”,属偏正式短语,韧性是核心语,是个抽象名词,考生写作时,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文明”是修饰限制成分,规定了“韧性”的方向与维度。

整合起来看,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中华文明的韧性。

从命题形式角度看,与往年一致,继续采用材料+题目的格式。

题目是关键,材料是作文立意与行文的引导与梯子。

考生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材料的提示与引领,完全可以创作出一篇出色的作文。

材料第一句话——“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给我们明确了核心词“韧性”的定义;材料第二句话——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可以理解为我们写作的视角与范围;材料第三句话——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可以充分利用起来,作文我们作文的重点部分,“关键时刻”,都有那些时刻?这些时刻,文明的韧性如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材料第四句话——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我们现阶段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明的韧性又能起到怎样的关键作用?当材料的这些方面和角度都充分考虑清楚的时候,一篇议论文呼之欲出,接下来就是根据自己的特长与才情,写出富有自己特色的高考优秀作文。

在平时的备考中,考生多注意了读写结合的训练,打通读写一直是学习的重中之重。

平时的阅读积累在此会得到彰显,比如余秋雨、梁衡等著名作家的散文集,又如《上善若水》《水之经典》《择死与择生》等文章,都可对此次写作有帮助。

【解析话题2:色彩】19北京高考记叙文充分关注时事,可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五四运动100周年”“共和国70华诞”,均为我们这一年的大事件,师生共同关注。

我们对其了解之多、接触之近、体悟之深,不言而喻。

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会有不同的感悟。

“色彩”属于一个形象化的词语,我们可以由具体色彩出发,抽象化为一种精神。

一种品质,一种感情;“2019”,我们师生都对此非常熟悉,可以说命题者充分考虑了我们对这个时代也是当下最重要的感受。

考生可以考虑主旋律,如红色——爱国,构思出爱国的、奋斗的故事(飘扬的旗帜,鲜红的血液、律动的激情等);考生亦可以考虑个性化得色彩,如黑色——“一匹黑马”,在某一领域起到引领作用的人物;考生还可以写出多元化,万紫千红“——领域不同、角色不同的人群都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着。

综上,北京卷的两个作文试题,“似曾相识又不识”“熟悉的陌生度”,这便是高考带给考生的启示,语文学习在于阅读与积累,思考与表达,一切虽在意料之外,又尽在掌握之中。

【01】像牛奶巧克力般,暖色系此时的夜晚,天空还没有星星,视野漆黑一片,即使有寒冬的冷风吹入,但我不会感觉寒冷、无措,因为有您,今夜、此时,像牛奶巧克力般,色彩厚重,味道香浓,倍感温暖,幸福。

小标题一:温暖的夜晚不知道是因着屋子里的暖意熏得人昏昏欲睡,还是对学习的倦怠心理作怪,我看着眼前一堆又一堆的书,以及手里忙不完的作业,大脑开始迟钝犯困,上下眼皮不自觉打起架来,情不自禁地便想趴在桌上,手指不耐烦地敲着桌面。

擦——擦——擦,擦——擦——擦,一阵脚步声由远而近自屋外至我身边,虽然极其轻微但心烦意乱的我还是感觉到并精准判断出——母亲来了!我懒洋洋百无聊赖地起身、抬眼,一杯热腾腾的牛奶出现在我眼前的桌子上。

雾气缭绕间,香味四处飘溢,小小书房里氤氲馥郁,逗引出我的馋虫来。

懒得动手,只是微探出头来用嘴巴轻轻地抿上一小口,啊,好甜好香!顿时来了食欲,端起杯子大口咕咚,瞬时便杯空见底。

母亲冲泡的热牛奶如同魔力无边的魔法师,让我迅速打起了精神——拿起纸笔,继续未竟的作业!外面的世界凄寒寂寞,因为有母亲的陪伴,有甜香的牛奶慰藉,屋内的我竟感受不到一丝寒意。

寒冬的暖香沁人,居然有激荡满腔热血的能量、力度,帮我逐走瞌睡虫,驱除了懈怠及颓废感。

此时,我的心里就像吃了巧克力一样甜美至极。

有母爱相伴的夜晚,真好!标题二:安心的夜晚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形容回家周第一天晚上的我再合适不过了。

周围一切嘈杂的声音我都已经听不到,只听到心脏一下又一下地紧张跳动。

多么悲催呀,要上晚自习了,我的作业却落在了家里了。

昨天的一幕幕在我的脑海中浮现,让我一时间懊悔不迭。

“闺女,你的书包收拾好了吗?”“还没呢,我先看会儿电视剧,一会就收拾!妈你放心吧!”我随口敷衍道。

“你先收拾好了再看不行吗?”母亲的话再度响在耳畔,颇具穿透力,令我不胜其烦。

真想捂住耳朵,但还是起身边看着电视边心不在焉地把书包收拾了,却遗落了放在书桌旁窗台上方的几张试卷,那是晚自习班主任必收的作业!“王欣月,有人找!”警卫室传来消息。

“谁找我呀?我纳闷地走向学校大门口。

”“妈妈,你咋来啦?”“我收拾书房时看窗台上有几张数学卷子,应该是你的假期作业吧?怕你急用就打车给你送来了。

”“谢谢妈妈,我正为此事着急呢!”“你个马大哈呀,下次可得仔细点,别总是慌里慌张丢三落四的。

”我红着脸送母亲离开,含着泪转身,母爱总是这么恰到好处,如及时雨般,帮我们解危救困。

标题三:幸福的夜晚入秋的凉意袭人,我得了重感冒,发起高烧。

身体的每个细胞好像都在燃烧,头疼得睡不着觉。

母亲一直坐在我的床边陪我,整整24小时的守护,片刻不敢合眼,看上去憔悴而疲惫,但神情中透露出的依然是浓浓的关心和深厚的爱意。

母亲为了能够分担我的痛苦,不时地陪我聊天说话,以分散我的注意力。

不知是母亲的话语如摇篮曲般抚慰身心,还是那退烧药的功效,困意渐渐涌上心来,终于进入了梦乡,或许是因着母亲在,这一觉我睡得香香的沉沉的。

有病的夜晚不是痛苦,反而让我感觉像是回归到幼儿时期,再次躺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满满的甜蜜和幸福。

母亲的爱如牛奶巧克力般,融化在我的心田里,香浓四射。

无论身在何方,人在何时,都能给予我无限的温暖和无穷的力量。

有母爱父疼真好,日子温暖、安心,生活平静幸福。

中国的2019年着实不一般,五四百年,建国70周年,姐姐说每天上下班的路上灯笼高挂、红旗飘扬,处处鲜红闪亮,真美!我说,我的2019年也不一般,为高考而拼搏,累并快乐着,因为有父疼母爱,疲劳不堪时眼前总会有一杯牛奶出现,奶香四溢,甜如巧克力,暖心的色彩,感觉便是美好的了。

【02】文明韧性的光辉祖先造字之初,便深谙生活的玩味。

单看“韧”字的构成,便给人一种难以言表的折磨与难以挣脱之感。

或许与“韧”字相关的,都是需要坚强的意志以及不屈不挠的抗争——无论与外人或是于自己——才能实现,做到尽善尽美。

而韧性,在我看来,有是中国人深入骨髓的性情。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而且内涵丰富,提到我们的文明,绝不仅仅指那些可知可感的宏伟建筑或是遗留下来的璀璨的文艺瑰宝,最值得为人道也的,是我们的民族性格——敦厚、勤劳、善良、奋进,最重要的是,百折不屈的韧性。

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我不敢想象,在元朝骑兵已经问鼎中原,对汉文化进行“蚕食”时,那些汉文化的捍卫者们,是忍耐着多大的痛苦与不甘,但为了文化的传承而忍辱负重,是中华民族的坚持,使得我们的文化没有被侵蚀、被毁灭;我更是为近代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之时,即便已经濒临绝望与崩溃,但仍可以重新起立,复兴中国的精神与毅力所动容。

很多西方人曾用“中国人没有信仰”为名对我们大肆批驳,但事实上,我们可以铿锵有力地回复他们——我们没有统一的宗教,但中华文明是我们共同的心理纽带,这种文明的指引,就是将我们中华民族凝聚的最崇高的信仰。

作为文明唯一延续至今未曾中断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值得这份殊荣。

几千载漫漫风雨征程,中华民族逆风前行,在无数外力以及内我的挑战与威胁中,保持中国人的品格、文化与意志岿然不动——这就是我们的韧性的光辉。

除了历史沧桑变迁中中国于世界所展现的坚韧,于中华民族的内部性格而言,这份韧性更是在民族发展中最本质的精神基石。

若勇敢被定义为抵御外部困难时的不放弃与勇于面对,那韧性较之更为伟大的是对个人所长期坚持的理念的否定与价值观的重塑。

这可能再外在看来是一种对过去的放弃与抛弃,看似微不足道甚至令人惋惜,但事实上,敢于直面自身的缺陷、并且敢于动摇自身以换取更强的生命力以及社会更加积极正向的发展,这份心,就是我所赞颂的“韧”。

我们不能否认,世界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先于时代而不是被时代的洪流裹挟或吞没。

我景仰那些先哲——商鞅、王安石等变革家,都是在向已现颓势却深入人心的制度与社会生活方式宣战,与他们相对抗的,不仅仅是利益的相关者,更是如大山般沉重的陈旧观念。

而现代的重大改革,更是展现了中国人和中华民族性格中的韧性——我们可以改变、甚至可以颠覆,但最本质的精髓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目的也统一于中国社会的蓬勃发展。

如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他顶着巨大的压力所作,市场化无疑于社会主义而言是不可相容的,但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中国经济的腾飞,他和他们所有人,愿意承受这份风险。

他们相信,这是巨大而改变,但一定不会带来毁灭。

而我们勇毅坚韧的中国人,更是逐渐适应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用自己的奋斗,构建了更美好的家园——唯有这份韧性,才能如此处变不惊,我们的国家才会走向复兴。

韧性于中国,像是一种与生俱来又后天不断坚定的信念。

正因这种坚韧不屈,我们的文化才能至今愈加灿烂;正是这种柔中带刚,让我们的人格完善而强大,得以构成更加美好的家园。

【03】文明的韧性——由新世纪青年一代来传承有一种美,飘逸在蓝天上,深埋在故垒下,具有一种吸灵引魂动魄的魅力,它就是华夏民族传承不息的韧性文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