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考察报告doc
关于莫高窟实践调研报告
关于莫高窟实践调研报告莫高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和意义重大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它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大约建于公元4世纪。
在过去的数百年里,莫高窟一直是佛教艺术的中心,吸引了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文化研究者、艺术爱好者和旅游者。
在我们的实地考察中,我们首先参观了莫高窟主要洞窟群。
莫高窟有大约492个洞窟,保存了几千尊佛像和佛教壁画。
这些佛像和壁画以其精湛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莫高窟内的佛像主要分为四类:立像、跏趺像、卧佛和壁立佛。
每尊佛像都栩栩如生,栩栩如生,给人以深深的震撼。
佛教壁画灵感源自佛教故事和经典,描绘了佛教故事、佛陀生平和佛教教义等内容。
此外,莫高窟还保留有众多的石窟壁画,这些壁画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壁画采用丰富的色彩和精细的线条描绘,通过细腻的绘画技巧有力地展现了人物形象和场景的真实感。
这些壁画通常以精密的几何和对称结构来组织,给人一种美感和和谐感。
壁画还描绘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生活和历史场景,对研究古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参观了主要洞窟群之后,我们还参观了莫高窟旁边的莫高寺。
莫高寺是一个重要的佛教寺庙,也是莫高窟佛教艺术的重要背景。
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佛教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力。
参观寺庙还可以让我们亲身体验佛教的宗教氛围和信仰活动。
通过这次莫高窟的实地考察,我们深刻体会到莫高窟作为佛教艺术瑰宝的重要性和卓越价值。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代表,还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莫高窟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意义,对于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文化、艺术等学科具有重要价值。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莫高窟目前正面临着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的威胁。
由于莫高窟的特殊地理位置,多年来一直面临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的问题。
环境和气候变化给莫高窟的保存和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此外,莫高窟的游客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旅游开发对莫高窟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强莫高窟的环境管理和保护工作。
敦煌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敦煌,一个承载着千年文化、艺术和历史的城市,位于甘肃省西部,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为了深入了解敦煌的历史文化,感受丝路精神,我们一行人于2023年暑期开展了敦煌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本次社会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文化交流、学习研讨等方式,全面了解敦煌的历史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实践内容1. 敦煌莫高窟考察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
我们首先参观了莫高窟的窟龛,欣赏了精美的壁画和雕塑。
莫高窟的壁画内容丰富,技艺精湛,既有佛教故事,又有世俗生活场景,展现了古代敦煌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还深入了解了莫高窟的历史、艺术价值和保护现状。
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十六国时期,历经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莫高窟的保护工作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了解到了壁画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2. 敦煌壁画艺术研究在敦煌莫高窟的参观过程中,我们重点研究了敦煌壁画艺术。
敦煌壁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我们通过对比不同朝代的壁画,分析了敦煌壁画艺术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色。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敦煌壁画艺术展览馆,通过实物和图片,进一步了解了敦煌壁画的艺术成就。
敦煌壁画艺术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的传播,也反映了古代敦煌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3. 敦煌学学术研讨会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敦煌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参加了在敦煌举办的学术研讨会。
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敦煌学的研究现状、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通过研讨会,我们了解到敦煌学的研究已经涵盖了历史、考古、艺术、文学、语言等多个领域,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
4. 敦煌文化体验活动为了更好地体验敦煌文化,我们还参加了敦煌文化体验活动。
通过模拟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场景,我们了解了古代商队的生活和贸易方式。
敦煌莫高窟专题研究报告
敦煌莫高窟专题研究报告敦煌莫高窟专题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敦煌莫高窟是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东方的艺术宝库”。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中国最大的佛教艺术瑰宝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石窟最多、保存最完整的石窟寺庙之一。
本专题研究旨在深入了解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以及保护与开发等方面的情况。
二、研究内容1. 历史背景莫高窟的兴建始于366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多个朝代的兴衰,共经历了千余年的建设和修缮。
研究中将详细介绍莫高窟的建造时代、修建目的、历史文化背景等相关信息。
2. 艺术特色莫高窟以其精美的壁画和雕塑而闻名于世。
报告将从艺术样式、题材内容、绘画技法等方面阐述莫高窟艺术的独特之处,并解析其艺术史地位和影响。
3. 影响与保护莫高窟的艺术不仅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还对世界艺术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报告中将以具体事例展示莫高窟对中国以及世界艺术的影响,并探讨如何保护莫高窟,防止其受到人为或自然灾害的破坏。
4. 开发与利用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开发与利用十分重要。
报告将研究莫高窟的旅游开发与利用情况,探讨如何在保护莫高窟的同时,提高其文化价值,发展可持续旅游。
三、研究方法本专题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以及专家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
实地调研将前往敦煌莫高窟举行,详细观察窟室内墙壁的壁画和雕塑,以及相关设施和管理情况。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次专题研究,将对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以及保护与利用等方面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研究报告的成果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为莫高窟的保护工作以及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可行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也将推动敦煌莫高窟的文化价值传播和推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五、研究进度安排1. 收集莫高窟相关的历史资料、艺术论著等文献资料,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
2. 进行敦煌莫高窟的实地调研,了解其文化氛围、旅游设施和管理情况。
敦煌莫高窟考察报告
敦煌莫高窟考察报告一、活动概况我们于2012年5月6日至22日成功完成了系里安排的艺术考擦课程,17天我们参观了云冈石窟,古城,双林寺,王家大院,永乐宫的壁画,秦始皇陵兵马俑,陕西历史博物馆,塔尔寺,青海湖,鸣沙山月牙泉,以及汉长城,雅丹地质公园等等.但是,给我印象最深要数敦煌莫高窟了!所以,下面重点做莫高窟的报告.那里精美的壁画让我目不转睛,叹为观止!了解了莫高窟的文物保存状况,让我们切实感受了莫高窟古老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看到了莫高窟文物受到的巨大破坏,了解了莫高窟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也认识到了莫高窟文物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
二、莫高窟概况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
它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1.6公里。
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彩塑像2100多身。
规模宏大的莫高窟不仅蕴藏着丰富的艺术珍品,而且包涵了中国乃至西域的中世纪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被称为“世界艺术画廊”“墙壁上的博物馆”“世界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敦煌莫高窟具有珍贵的艺术、历史、科学价值。
三、莫高窟文物保护状况明代之前,莫高窟由寺院僧侣保护,没有遭受特大破坏,明朝封闭嘉峪关之后,莫高窟便被弃置荒漠而无人过问,风雨侵蚀,自然坍塌,无知者的烟熏破坏,盗宝者的有意掠夺使莫高窟千疮百孔,荒凉破败。
直到1944年,莫高窟才作为文物被保护起来。
目前对莫高窟进行的保护维修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石窟危崖加固:石窟崖体纵横裂隙和历史上的地震,造成部分洞窟局部坍塌,又使另一部分洞窟悬空,有继续崩塌的危险。
部分洞窟暴露在外,长期受日光,雨雪,风沙侵蚀,这些都严重危及石窟安全,经过勘查采用了工程构筑附加物的方法进行加固修缮,主要措施有:a.以梁柱结构支顶悬空的石窟。
到莫高窟调研报告
到莫高窟调研报告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在丝绸之路上的敦煌绿洲中,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也是最著名的佛教艺术地。
我在最近的一次调研中有幸参观了莫高窟,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莫高窟始建于公元4世纪,历经数百年的建设和修缮,一共包含了492个洞窟和45000多尊佛像,是中国佛教艺术最重要的宝库之一。
在刚进入莫高窟时,我被其壮丽的规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所震撼。
洞窟的内部装饰精美绝伦,佛像造型优美,彰显了中国古代绘画和雕刻艺术的高度成就。
同时,莫高窟还展现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
调研中,我发现莫高窟的壁画是其最独特和重要的特色之一。
壁画以丰富多样的题材和精湛的技巧,向人们展示了佛教的教义和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
壁画中的佛陀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
同时,壁画中的各种图案和装饰也呈现出浓郁的中亚风格,展示了当时丝绸之路交流的独特影响。
除了壁画,莫高窟还有许多其他值得关注的文物和史迹。
例如石窟中的佛像和石刻,每一件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此外,莫高窟还保存了大量的经卷、瓦当、佛龛等佛教文物,为研究佛教历史和艺术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在调研中,我也了解到莫高窟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由于年代久远和自然环境等原因,莫高窟的文物面临着严重的破损和腐蚀威胁。
为了保护和修复莫高窟,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对洞窟进行了修复和加固,安装了先进的防盗、监控设备,制定了严格的游客参观规定等。
这些努力确保了莫高窟的长期保存和文化价值的传承。
总的来说,莫高窟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次调研,我对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更加了解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卓越成就。
莫高窟的保护和传承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学习和参观莫高窟,共同守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推荐】莫高窟考察报告word版本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莫高窟考察报告篇一:敦煌论文-考察报告七声神乐寻记——访敦煌、麦积山、陕西历史博物馆兵马俑及殷墟遗址考察述耳机里是悠扬的古筝与笛子,望着窗外逐渐退去的城市景色,映在眼前的是开阔马路和初秋时分仍然青翠的小树。
渐渐的,它们化成一片绿色,葱葱莽莽。
9月18日小雨的清晨,空气夹些冰凉寒意,我们的队伍出发了。
大巴车里,考察队命名这次行动为“丝绸之旅”,这是我心里的“丝路花雨”。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说起丝绸,细雨烟波滴入思绪一点响起的驼铃摇曳一排长长的商队,带着玉石珠宝,带着皮毛香料,商人腰间系着沾染油渍的皮质水袋和银晃晃的匕首尖刀,越过草原森林、高山峡谷,越过沙漠绿洲,到达中原少闻神秘的异国他乡;他们贩出货物,交换特产,思念远方家人,轻泛泪光的夜,胡姬起舞,香艳凄冷的美笼上心头,“我来人间降吉祥,我回仙山去远荡。
缥缈彩云间,蓬莱是家乡。
缥缈彩云间,蓬莱是家乡。
……”听着曲子我坐在巴士车里进入了梦境,风餐露宿的古代商队也风尘仆仆地逝去。
醒来,已是山西界内。
车外不尽的秀丽青山,峰顶薄雾萦绕,丰姿怡人。
我们的大巴行驶在盘山公路与隧道中,时空交叠,朝代更替,历史的故事就如车外近景匆匆一瞥,如梦似幻、若有若无,朦胧得化成飘散轻风。
晚间,考察队伍来到子洲。
子洲是陕西北部一个县,地处榆林市南缘。
大理、淮宁河从中部及南部穿境而过,沿岸形成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的川道地区,为纪念革命烈士李子洲同志于1944年命名。
休息一晚,第二天我们的考察队伍出发向宁夏驶进。
纷繁曼妙序曲。
9月19日,考察大巴进入宁夏,地形地貌属喀斯特暨丹霞地貌型。
丹霞地貌是世界上由红色砂砾构成的、以赤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特点是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
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
莫高窟考察报告
莫高窟考察报告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莫高窟以其精美的壁画和雕塑而闻名于世。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莫高窟的历史、艺术和保护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考察与调研。
首先,我们对莫高窟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和了解。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历经魏晋、隋唐、五代、宋、元等朝代的兴建和维护,形成了规模宏大、内涵丰富的艺术宝库。
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以其多样的题材和精湛的技艺,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宗教、历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其次,我们对莫高窟的艺术特点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分析。
莫高窟的壁画以其绚丽多彩、细腻生动而著称,其中以“卢舍那大佛”、“飞天”、“千手观音”等作品最为著名。
这些壁画不仅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水平,更是对当时社会、宗教信仰、生活风俗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同时,莫高窟的雕塑艺术也是其独特之处。
在莫高窟的洞窟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佛像和菩萨像,这些雕塑不仅在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更是对当时雕塑工艺和技术的重要见证,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雕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最后,我们对莫高窟的保护现状进行了考察。
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莫高窟所面临的环境污染、自然风化、人为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更好地保护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我们呼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增加对莫高窟的保护投入,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高社会公众的文化素养和保护意识,共同守护好这一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总之,莫高窟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保护价值。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考察,能够更好地了解莫高窟的历史、艺术和保护现状,为莫高窟的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永远绚丽夺目,让莫高窟的文化价值永远流传下去。
到莫高窟调研报告
到莫高窟调研报告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莫高窟,我们对其进行了调研。
首先,莫高窟的艺术价值非常高。
据统计,莫高窟内共有492个洞窟,保存着五、六世纪至十四世纪间的佛教艺术精华。
这些洞窟雕刻了大量佛像、壁画和浮雕,以及详细描绘佛教故事的石刻文字。
这些作品不仅造型精美、细致入微,更是对当时社会、文化及艺术水平的真实反映。
通过研究莫高窟内的艺术作品,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
其次,莫高窟也是研究佛教历史和学术的重要资源。
莫高窟作为佛教圣地,聚集了众多来自印度、中亚、中国等地的佛教士人和学者,形成了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莫高窟内的佛像、壁画和石刻中,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佛教的交流和融合。
通过研究莫高窟,可以揭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了解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此外,莫高窟还有重要的历史和考古价值。
莫高窟的建造始于十六国时期,历经了十多个朝代数百年的时间,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
莫高窟不仅是中国艺术宝库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通过对莫高窟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还可以丰富和完善历史资料和考古学理论。
然而,莫高窟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莫高窟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洞窟保存存在一定的困难,壁画和石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和腐蚀。
其次,莫高窟的游客数量日益增加,对洞窟内部的湿度、温度等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保护措施。
最后,莫高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学术争议和未解之谜,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综上所述,莫高窟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艺术和历史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通过对莫高窟的调研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艺术、佛教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发展。
同时,需要加强对莫高窟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保护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考察报告doc
敦煌莫高窟考察报告篇一:敦煌考察报告敦煌考察报告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班级:历史学1班姓名:唐业森学号:时间:敦煌考察途中的所见所思所得来到历史文化学院就在想,传说中的敦煌考察到底在什么时间启程,有人说是在9月末,有人说在10月初,也有人说是在10月中旬。
终于国庆之后去敦煌考察的时间最终确定在10月17号了。
怀着些许激动的心情,我们盼望着的这一天到来了。
XX年10月18日凌晨4点43分,历史的年轮定格在这一刻时,我们站在了甘肃嘉峪关站台下。
为期一周的敦煌考察正式开始。
按照预期的行程安排,我们首先来到了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嘉峪关城。
从规模来看嘉峪关算不上多么的宏伟壮阔,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堪称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雄踞在祁连山和黑山之间,地势险要,扼守咽喉,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通往西域的首要门户,因此,又称“河西第一隘口”。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部终点,与东部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名震天下。
我们登上嘉峪关城楼。
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说,嘉峪关关城周长733米,面积33500平方米,距今约有600年历史,由内城、瓮城、罗城、外城和城壕组成。
内城东有“光华门”、西有“柔远门”,南北无城门。
城楼居中,上有鼓楼。
四角有角楼,城墙上有了望垛口。
东西二门外有瓮城,西门门额上有“嘉峪关”三个大字,是出塞入关的必经之道。
根据导游小姐介绍,西门还有罗城,原有左宗棠亲书“天下第一雄关”之匾,现已荡然无存。
瓮城西门外有方形重关,为诱敌深入之用。
关城东、南、北三面都有黄土夯筑的围墙,称为外城,其西端与罗城相接。
这种建筑形式,使嘉峪关城外有城,形成重关并守之势,并与五里一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共同构成古代坚固的防御体系。
站在这嘉峪关城楼,你才能真正领略到“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鏖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的威武雄壮,也才能切身体会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怆凄凉!莽莽戈壁掩埋了多少边关将士的累累白骨,恐怕只有这血染的荒漠沙场知道,只有这无言的嘉峪关城知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敦煌莫高窟研究报告(二)2024
敦煌莫高窟研究报告(二)引言概述: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本研究报告继续对敦煌莫高窟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其历史、艺术风格、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问题。
正文:一、历史背景1. 敦煌莫高窟的起源与发展2. 宋代敦煌莫高窟的封闭与遗失3. 现代敦煌莫高窟的发现与保护二、艺术风格1.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风格特点2. 彩塑的发展与演变3. 高浮雕与水粉画的应用4. 敦煌莫高窟与丝绸之路的关系5. 敦煌莫高窟对中国佛教美术的影响三、文化内涵1. 敦煌莫高窟中的经院文化2. 佛教文化与敦煌莫高窟3. 敦煌莫高窟中的世俗生活题材4. 藏经洞的古籍保存与研究5. 敦煌莫高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四、保护与修复1. 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现状与困境2. 敦煌莫高窟的修复技术与方法3. 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4. 敦煌莫高窟的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冲突5. 敦煌莫高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五、研究与前瞻1. 敦煌莫高窟研究的现状与问题2. 敦煌莫高窟的未来发展与规划3. 敦煌莫高窟的学术价值与意义4. 敦煌莫高窟的社会影响与文化传承5. 敦煌莫高窟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总结:通过对敦煌莫高窟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报告总结了其历史背景、艺术风格、文化内涵、保护与修复以及研究与前瞻等方面的重要问题。
敦煌莫高窟作为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为了保护和传承敦煌莫高窟的价值,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保护与修复工作,并开展深入的研究,推动其在学术、旅游等领域的发展与传播。
敦煌莫高窟报告范文
敦煌莫高窟报告范文敦煌莫高窟是一处位于甘肃敦煌的石窟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这里保存着大量的佛教艺术作品,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在参观敦煌莫高窟的过程中,我对其艺术特点、历史背景和保护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首先,敦煌莫高窟的石窟艺术表现出鲜明的特点。
这些洞窟中的壁画、彩塑和石刻等艺术作品以佛教故事为主题,形象鲜明、色彩丰富。
壁画中的人物造型栩栩如生,衣纹细腻,表情丰富而真实,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而彩塑和石刻作品则展示了中国古代雕刻技艺的高超,精巧细致的刻画让人叹为观止。
这些艺术品往往富有宗教意义,传递着信仰与智慧的信息。
其次,敦煌莫高窟的石窟艺术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敦煌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吸引了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们。
莫高窟中的艺术作品融合了汉、回、藏、满等多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同时,这些作品也记录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佛教的思想、艺术和文化通过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作品得以传承和发展。
最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要。
由于年代久远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莫高窟的壁画、彩塑等艺术品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破坏。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并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比如,控制游客数量、限制参观时间、定期进行修复和保养等等。
此外,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对这些作品进行了数字化保护,以便更好地保存和研究。
总体来说,敦煌莫高窟是一处了不起的艺术宝库。
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应该加强对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工作,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下去,继续为人们所了解和赞赏。
同时,我们也要通过学习和研究,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敦煌莫高窟研究报告(一)2024
敦煌莫高窟研究报告(一)引言概述: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之一,以其独特的壁画和雕塑而闻名于世。
本研究报告将对敦煌莫高窟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探讨,以揭示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正文:一、发现与历史背景1. 莫高窟的发现与命名2. 敦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底蕴3. 莫高窟的建立与发展4. 莫高窟在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5. 莫高窟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二、艺术特点探析1. 壁画艺术的形式与技法2. 莫高窟的题材与内容3. 壁画中的人物形象与风格特点4. 雕塑艺术在莫高窟中的表现5. 莫高窟艺术的风格演变与变革三、文化背景与意义解读1. 莫高窟壁画中的佛教文化2.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地位3. 莫高窟壁画对唐代社会的反映与影响4.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在莫高窟中的表现5. 莫高窟对今日艺术与文化的启示与借鉴四、研究方法与学术价值1. 专家学者的研究方法与成果2. 重要的学术贡献和发现3. 莫高窟的学术价值与国际影响4. 莫高窟研究中的争议与问题5. 研究的意义与未来展望五、莫高窟的旅游与观赏价值1. 莫高窟的旅游资源与开发2. 游客对莫高窟的观赏体验与反馈3. 莫高窟的保护与旅游的平衡发展4. 敦煌莫高窟的世界遗产地位与认知度5. 莫高窟对中华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作用总结:通过本文档的深入研究,我们对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文化背景和学术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敦煌莫高窟在旅游观赏和文化传承方面的巨大价值,期待未来更多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能够深入展开,使敦煌莫高窟的独特魅力能够持久地传承下去。
莫高窟单体调查报告
莫高窟单体调查报告莫高窟单体调查报告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它以其丰富多样的壁画和雕塑而闻名于世。
本报告旨在对莫高窟的单体进行调查,以揭示其独特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一、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莫高窟建于公元4世纪,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
在唐朝时期,莫高窟成为佛教研究和传播的中心。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莫高窟逐渐形成了以石窟寺庙为核心的庞大建筑群。
二、莫高窟的艺术特色1. 壁画:莫高窟的壁画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多样。
壁画描绘了佛教故事、历史事件、宫廷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题材。
不仅如此,壁画的绘制技法也非常精湛,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 雕塑:莫高窟的雕塑以佛像为主,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雕塑师们通过精细的雕刻技巧,使佛像表情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此外,莫高窟的雕塑还包括了壁龛、浮雕等,丰富了整体的艺术效果。
3. 文化融合:莫高窟的艺术呈现了多种文化的融合。
在壁画和雕塑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原汉族文化、西域文化以及印度文化的影响。
这种文化融合不仅体现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也反映了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多元性。
三、莫高窟的保护与挑战1. 保护工作: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得到了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中国政府投入大量资源对莫高窟进行保护和修复工作,包括加强壁画保护、控制游客流量、提升文物保护意识等。
此外,国际合作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吸引了更多专家学者参与到莫高窟的保护中。
2. 挑战与困境:尽管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莫高窟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气候变化对莫高窟的壁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潮湿、干燥等问题。
其次,游客过多也对莫高窟的保护带来了压力,如人为破坏、二氧化碳排放等。
此外,莫高窟的维修和保护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四、莫高窟的意义和价值1. 艺术价值: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代表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巅峰之作。
它们不仅在技法上达到了极致,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
莫高窟调研报告
莫高窟调研报告1. 背景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境内,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
莫高窟是中国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的艺术明珠。
为了更好地了解莫高窟并传承其艺术和文化,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2.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保护情况,以及对莫高窟进行研究和保护的重要性。
3. 调研内容3.1 历史背景莫高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公元366年),历经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修建和扩建。
莫高窟是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窟寺庙群,共有735个窟,壁画面积达到约4.5万平方米,并收藏有大量佛像和经卷。
3.2 艺术特点莫高窟的壁画以佛教题材为主题,包括佛陀的生平、佛教故事、修行者的人物形象等。
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体现了中国古代绘画的高超技艺。
同时,壁画还融入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3.3 保护情况莫高窟的壁画和佛像经历了千年的岁月洗礼,受到了自然风化、人为破坏和旅游开发等多重威胁。
为了保护莫高窟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多次投入资金进行修缮和保护工作。
目前,莫高窟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并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4. 调研结果通过对莫高窟的调研,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首先,莫高窟作为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瑰宝,具有举世闻名的价值。
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使其成为了研究中国文化和佛教的重要资料。
其次,莫高窟的保护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尽管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保护,但自然因素、人为破坏和旅游开发仍然对莫高窟造成了威胁。
我们建议加大力度投入资金和人力进行修缮和保护,并加强监管措施,防止进一步破坏。
最后,应该提高莫高窟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和培训等形式,向公众传播莫高窟的知识和价值,增强对其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5. 结论莫高窟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莫高窟研究报告
莫高窟研究报告莫高窟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境内,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莫高窟始建于公元4世纪,历经十多个世纪的发展,共有735个洞窟和4万余尊佛像,被誉为“东方凡尔赛宫”,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二、研究内容1. 艺术特点:通过对莫高窟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研究,探讨莫高窟艺术的独特特点,如线条流畅、神态丰富、色彩瑰丽等,以及对佛教艺术的影响。
2. 历史背景:分析莫高窟建造的历史背景,探讨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以及莫高窟在佛教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 艺术保护与修复:研究莫高窟艺术品的保护与修复方法,保护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不受自然和人为破坏,同时保留其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4. 文化交流:探讨莫高窟与其他佛教艺术遗址之间的联系,探讨莫高窟对其他文化的影响,促进不同地域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三、研究方法1. 采集资料:通过查阅文献、调查采访等方式,搜集莫高窟相关的历史、艺术、保护修复等方面的资料。
2. 实地调查:到莫高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莫高窟的洞窟、壁画、雕塑等艺术形态,并与专家交流,获取更准确的数据和观点。
3.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比较、统计等手段,得出相关的结论和发现。
四、研究成果1. 发表论文: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学术刊物上,与其他专家进行交流与讨论。
2. 建议保护措施:针对莫高窟的保护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修复方案,以确保莫高窟的长期保存和传承。
3. 学术交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莫高窟的学术交流,并与其他学者进行合作研究,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五、结论通过对莫高窟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佛教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也可以为莫高窟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同时,通过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可以进一步推动莫高窟的国际传播和影响力的提升。
关于莫高窟实践调研报告
关于莫高窟实践调研报告莫高窟实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之一,拥有丰富的佛教艺术和文化遗产,被誉为东方的艺术明珠。
本次实践调研旨在深入了解莫高窟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实地考察中,我们参观了莫高窟内的一些洞窟,观赏了众多壁画和佛像,了解了莫高窟的建筑结构和艺术特色。
同时,我们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了解了莫高窟的历史发展和重要意义。
三、调研结果和发现1.历史与文化:莫高窟始建于公元4世纪,历经数百年的建设和维护,成为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瑰宝。
莫高窟在塑造佛像和壁画方面独具一格,融合了中亚、印度、汉族和藏族的艺术特色,展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2.艺术价值:莫高窟所展现的佛教壁画和佛像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壁画以线条流畅、色彩鲜艳、造型逼真而著称,透露出宏大的宗教气息和人文关怀。
佛像则充满神秘感和庄严肃穆的氛围,是中国佛教艺术的典范。
3.文化遗产保护:莫高窟所承载的传统文化非常宝贵,但由于岁月的流逝、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等原因,莫高窟的壁画和佛像面临着严重的保护问题。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莫高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4.教育与传承:莫高窟作为一所“活教材”,可以用于教育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有关部门可以加强对莫高窟的教育推广和引导,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莫高窟的艺术魅力。
四、调研建议1.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加大对莫高窟的保护力度,加强监测和修复工作,确保其能够延续下去。
2.推广教育和宣传: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和教育项目,提高公众对莫高窟的认知和了解,增强文化自信。
3.注重科研和学术研究:莫高窟的研究价值巨大,应加强相关的科研和学术研究,深入挖掘莫高窟的内涵和背后的故事。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莫高窟具有世界级的艺术价值,可以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和学者参观和研究。
敦煌考察报告范文
敦煌考察报告范文一、考察目的及背景敦煌,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南部,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敦煌莫高窟以其丰富的佛教艺术壁画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
为了深入了解敦煌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敦煌艺术的发展变化以及保护与传承策略,我们特组织此次考察活动。
本次考察活动的目的是:1.探索敦煌的历史文化,了解其在佛教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和保护情况,学习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方法和经验;3.促进学者、艺术家、文化从业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敦煌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二、考察行程安排1.第一天:参观敦煌市区的文物及博物馆在第一天的行程中,我们将参观敦煌市区的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敦煌研究院、敦煌博物馆等,了解敦煌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工作。
2.第二天:参观莫高窟第二天,我们将前往莫高窟参观,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丰富的佛教艺术瑰宝之一,我们将聆听专家讲解,了解莫高窟壁画的题材、表现手法和文化内涵。
3.第三天:参观敦煌石窟艺术研究院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第三天,我们将参观敦煌石窟艺术研究院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了解敦煌壁画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经验和措施。
4.第四天:参观沙漠生态环境保护基地最后一天,我们将参观敦煌的沙漠生态环境保护基地,了解敦煌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三、考察成果通过本次考察活动,我们将收获以下成果:1.对敦煌的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于佛教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有更清晰的认识;2.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和保护现状,学习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法和经验;3.学习敦煌石窟壁画的修复与保护技术,为其他壁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提供借鉴;4.了解敦煌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沙漠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启示。
四、考察总结与建议敦煌的文化遗产瑰宝闻名于世,但也面临着保护传承的重大挑战。
本次考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莫高窟考察报告
莫高窟考察报告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在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交汇处,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佛教艺术地。
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历经1600多年的风雨剥蚀,至今仍然熠熠生辉,成为了中国石窟艺术的代表和世界文化遗产。
本次考察报告将对莫高窟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莫高窟共有735个窟龛、45个洞窟,其中保存有45万平方英尺的壁画和2,415尊佛像。
这些壁画和佛像以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宗教内涵而著称于世。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莫高窟的历史渊源、艺术价值和保护现状。
首先,莫高窟的历史渊源令人叹为观止。
莫高窟始建于魏晋时期,经历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兴衰,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
在历史长河中,莫高窟承载了古代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其次,莫高窟的艺术价值令人叹为观止。
莫高窟的壁画和佛像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宗教内涵而闻名于世。
壁画题材丰富多样,内容涵盖了佛教经典、历史故事、生活场景等,绘画风格多样,形象栩栩如生,色彩斑斓绚丽,堪称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杰作。
而莫高窟的佛像造型优美,神态庄严,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对佛教信仰的虔诚。
最后,莫高窟的保护现状令人担忧。
由于长期的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莫高窟的壁画和佛像面临着严重的保护压力。
尤其是近年来,游客数量的激增,加剧了莫高窟的保护难度。
为了更好地保护莫高窟,我们呼吁加强管理,限制游客数量,加大保护力度,确保莫高窟的永久保存。
总之,莫高窟作为中国石窟艺术的代表和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保护莫高窟,传承中国古代文明,弘扬人类文化。
希望莫高窟能够长久地屹立于世,为后人留下永恒的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研究报告
敦煌莫高窟研究报告摘要: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是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之一。
本报告对敦煌莫高窟进行了深入研究,介绍了其历史背景、艺术特色以及保护措施,并就其对中国和世界文化艺术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1. 引言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以其卓越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内容而闻名于世。
本报告旨在对敦煌莫高窟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历史背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2. 历史背景敦煌莫高窟的建造始于东晋时期,历经多个朝代的兴衰。
其创造时间可追溯到公元4世纪,服务于佛教的发展和传播。
随着时间的推移,莫高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佛教石窟群,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和壁画师参与其中。
3. 艺术特色敦煌莫高窟以其丰富多样的壁画和雕塑而闻名于世。
其壁画内容包括佛教故事、佛经插图以及宫廷和日常生活中的场景。
这些壁画在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上都具有极高的水平,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风格和品位。
此外,莫高窟还保存有大量的佛像和石窟构筑物,它们的雕刻精细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4. 保护措施敦煌莫高窟的保护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因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污染对其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中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修复莫高窟。
例如,使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壁画保护、控制游客流量、控制环境湿度和温度等。
5. 对中国和世界文化艺术的重要意义敦煌莫高窟作为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重要遗产,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座美丽的石窟艺术,更是佛教文化和中国古代绘画、雕塑艺术的珍贵实物。
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对于对比和研究其他文化艺术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结论:敦煌莫高窟作为中国石窟艺术的杰作,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内容使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通过对其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保护措施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瑰宝。
同时,敦煌莫高窟也是对中国和世界文化艺术的重要贡献,对于推动人类文化交流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美术莫高窟实践考察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莫高窟,位于我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崖壁上,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
为了深入了解莫高窟的历史、艺术价值以及其在美术领域的地位,我们一行人于2021年10月赴莫高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践考察。
现将此次考察情况及收获总结如下。
二、莫高窟的历史与艺术价值1. 莫高窟的历史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等朝代的扩建,形成了现今规模宏大的石窟群。
莫高窟在历史上曾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佛教圣地,吸引了众多信徒和艺术家前来朝拜和创作。
2. 莫高窟的艺术价值莫高窟以其丰富的壁画和雕塑艺术而闻名于世。
石窟内的壁画内容丰富,包括佛教故事、历史传说、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莫高窟的雕塑艺术也独具特色,既有生动的佛像,又有栩栩如生的飞天、伎乐等形象。
三、实践考察内容1. 莫高窟石窟群的参观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莫高窟石窟群,共计游览了编号为1至254的石窟。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详细了解了各个石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壁画、雕塑的题材内容。
2. 莫高窟壁画和雕塑的临摹学习在莫高窟的临摹中心,我们学习了壁画和雕塑的临摹技巧。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尝试临摹了部分壁画和雕塑,体验了古代艺术家们的创作过程。
3. 莫高窟历史文化讲座在莫高窟的学术报告厅,我们聆听了关于莫高窟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讲座。
讲座内容丰富,让我们对莫高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莫高窟周边环境考察我们还对莫高窟周边的环境进行了考察,包括鸣沙山、月牙泉、敦煌古城等。
这些景点同样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让我们对敦煌地区的文化底蕴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四、实践考察收获1. 提升了对莫高窟历史、艺术价值的认识通过此次实践考察,我们对莫高窟的历史、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莫高窟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莫高窟考察报告篇一:敦煌考察报告敦煌考察报告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班级:历史学1班姓名:唐业森学号:时间:敦煌考察途中的所见所思所得来到历史文化学院就在想,传说中的敦煌考察到底在什么时间启程,有人说是在9月末,有人说在10月初,也有人说是在10月中旬。
终于国庆之后去敦煌考察的时间最终确定在10月17号了。
怀着些许激动的心情,我们盼望着的这一天到来了。
XX年10月18日凌晨4点43分,历史的年轮定格在这一刻时,我们站在了甘肃嘉峪关站台下。
为期一周的敦煌考察正式开始。
按照预期的行程安排,我们首先来到了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嘉峪关城。
从规模来看嘉峪关算不上多么的宏伟壮阔,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堪称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雄踞在祁连山和黑山之间,地势险要,扼守咽喉,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通往西域的首要门户,因此,又称“河西第一隘口”。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部终点,与东部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名震天下。
我们登上嘉峪关城楼。
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说,嘉峪关关城周长733米,面积33500平方米,距今约有600年历史,由内城、瓮城、罗城、外城和城壕组成。
内城东有“光华门”、西有“柔远门”,南北无城门。
城楼居中,上有鼓楼。
四角有角楼,城墙上有了望垛口。
东西二门外有瓮城,西门门额上有“嘉峪关”三个大字,是出塞入关的必经之道。
根据导游小姐介绍,西门还有罗城,原有左宗棠亲书“天下第一雄关”之匾,现已荡然无存。
瓮城西门外有方形重关,为诱敌深入之用。
关城东、南、北三面都有黄土夯筑的围墙,称为外城,其西端与罗城相接。
这种建筑形式,使嘉峪关城外有城,形成重关并守之势,并与五里一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共同构成古代坚固的防御体系。
站在这嘉峪关城楼,你才能真正领略到“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鏖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的威武雄壮,也才能切身体会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怆凄凉!莽莽戈壁掩埋了多少边关将士的累累白骨,恐怕只有这血染的荒漠沙场知道,只有这无言的嘉峪关城知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声声羌笛、缕缕春风,仿佛在向人们倾诉那些客死异乡的幽灵怨魂的征战之苦、思乡之痛!俯视脚下的城楼,练兵场,跑马院仍然可以依稀感受得到当年森森威严的气息。
城墙上的龙旗随风飘荡,眺望远方祁连雪山若隐若现,不禁感觉到些许的寒风刺骨。
再往北望去,四海之内一片萧瑟。
我想如果不是这座关城,雄踞宇内的中原文明不知道要被草原民族冲击成个什么模样。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座关城,也许才有繁荣了几个世纪的丝绸文明吧。
看完了关城我们来到了天下第一墩——长城第一墩即长城之上的第一座烽火台。
这座孤零零的烽火台从远处看像一座不起眼的土堆,但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它耸立在了高百余米的悬崖峭壁上,仿佛现在还能看出当年它傲视天下的巍峨气势来。
油然而生敬意。
对于它的雄险,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曾经有过生动的吟咏:“嘉峪关,雄险画皆难,墩堡遥遥相互望,长城道道连关山,猿臂也难攀”。
如果说看完了关城和烽火台还不足以给今天的旅行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翻过天下第一墩,行走在百余米高的铁索桥上看滚滚河流水的时候,那种紧张而激动的心情足以给今天的旅行划上令人满意的句号。
跨过铁索来到彼岸的悬崖峭壁上,这儿有一座虽已沉睡了多年但依然可见其当年巍峨雄姿的练兵场,边塞儿郎们边关生活的不易在这里就能深深切切的感受得到。
略带着疲倦的身躯我们参观完了嘉峪关城的城防构造,天下第一墩。
随后又继续踏上了前往敦煌的旅途。
尽管长达4个多小时的长途汽车更加增添了旅途的辛苦,但看见了沿途白雪覆盖更显神秘的祁连雪山,中途休息时还吃到了当地居民送的哈密瓜,于是更加坚定了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念。
下午7时许我们来到了久违的敦煌市。
边关的城市比我想象的要繁荣昌盛得多,也比内陆城市要干净得多。
也许因为这是旅游城市的缘故吧。
天气貌似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也许是赶上了好天气的缘故吧。
分发好宾馆钥匙后,美美的睡上了一觉。
考察的第二天我们先后来到了雅丹地貌风景区,汉长城,玉门关和河仓城。
曾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不来大西北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戈壁荒滩。
巍峨盘旋的雅丹地貌,这本来在地理课本上才能见到的地貌奇观今天终于亲眼目睹了。
沙漠上的雅丹在瑟瑟秋风中更显磅礴大气。
这一路走来我们所看到的不是沙漠,戈壁就是荒滩。
尽管流年岁月已经埋没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见了当年的盛世繁华,但历经沧桑之后,依稀模糊的边防城池依然不屈不挠的屹立在历史的天空中,岿然不动。
曾经绵延不绝的汉长城历经千百年来的风雨侵蚀现在看来已没有了当年的威武雄壮,但历史的遗迹也足以让人喟叹岁月的无情,流年的感伤。
假如当年的汉武大帝穿越到现代在看到这样的场景时会不会也有一种流年容易催人老的感叹呢?很难想象眼前的长城是怎么抵挡住匈奴人来势汹汹的铁骑的侵扰的。
也许最大的功劳不在边关长城而在于边塞将士的誓死报国,浴血奋战吧。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传颂千古的名言绝句让“玉门关”更增添了几许历史的韵味。
来到这里才发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下险关竟然仅仅不到只有这么一点面积。
历史上的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敦煌城西北80公里处。
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的美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因此而得名。
在玉门关景区,可以欣赏到一望无际的戈壁风光,以及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形态逼真的天然睡佛以及戈壁中的沙生植物。
这些景物与蓝天、大漠、绿草构成了一逼辽阔壮美的神奇画面。
提起玉门关首先要讲到张骞出使西域的一段历史,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日渐繁荣,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与畅通。
大约公元前121年---107年间,汉武帝下令修建了“两关”,即:阳关和玉门关。
现在的玉门关遗迹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城堡全部由黄土夯筑而成,面积约600多平方米,矗立在东西走向的戈壁滩砂石岗上,四周城垣至今保存完好,城垣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6.4米,城墙残高9.7米,上宽3米,下宽5米。
城堡东南无门,西北开门,上有女墙,下有马道,人从马道可直上城顶,登高远眺,沼泽遍布四周,蜿蜒逶迤的汉长城像一条巨龙,一望无际,每隔5里10里,就筑有一座方型烽火台。
河仓城坐南向北,夯土版筑,呈长方形,四垣皆坍,仅有残基。
东西长约132米,南北宽约17米,残垣最高处6.7米,城内稍北部建有仓房一座,宽17米,长132米,城内有南北方向的两堵墙,将其隔为相等并排的三座仓库。
每库向南开一门。
四壁多已颓塌,只有北壁较为完整。
墙壁上下置三角形小洞,上三下五,间隔距离交错相等,可能是通风设施。
外围的东、西、北三面加筑有两重围墙。
第一重虽残破但尚有断墙,四角有土墩痕迹。
第二重仅存北面土墩痕迹。
行走在玉门关城外的浅滩上,突然想到临行前于赓哲的讲座,他曾提到过玉门关外是一处藏宝之地,在这里可以发现汉代的钱币,陶片,铁戟,箭簇等遗留下来的文物。
于是怀着几许侥幸的心态开始了文物探寻之路。
也许是上天眷顾,或是求物心切,还真让我发现了一片瓦片,于是我就如同发现了稀世珍宝般的将陶片收藏了起来。
接着又发现了第二片,第三片,第四片,不到半个小时时间就收集齐了大大小小六七块瓦片,我将它们一一收齐以备返校以后的学习研究之用。
怀揣着心爱的陶片,本着激动的心情我们又来到了河仓城。
河仓城,俗称大方盘城,建于西汉,位于敦煌西北60公里处的戈壁滩中,西距玉门关20公里。
河仓城位于东西走向的疏勒河古道旁的凹地上,西面约50米处,是一个大湖泊,水平如镜,蔚蓝透明,岸边长满芦苇、红柳、甘草,东面是深不呆测的沼泽地。
河仓城建在高出湖滩3米许的土台地上。
因临疏勒河,故称河仓城。
南北有高出城堡数丈的大戈壁怀抱,使河仓城极为隐蔽。
不来到河仓城附近,是很难发现这座仓城的。
由此可见,古人选择这块地方修军需仓库,确费了一番苦心,是经过周密勘察和设计和。
戈壁滩还建有好几座守卫仓城的烽燧,就像城堡的眼目,在那里警惕地瞭望。
在这里看到了了屹立在风沙中千年不朽的胡杨林,尽管它早已经干涸,但仍然岿然不懂的守卫着千年不倒的河仓城,临走前隔着车窗还抢拍了一张胡杨林的照片,尽管效果不是很好。
如果说今天所看到的景色多少有一点让人不太满意,那么在归途中同学们欢快的歌声也足以让所有的阴霾烟消云散。
就这样我们结束了这一天的旅行。
旅途的第三天我们来到了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地——敦煌莫高窟。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藏经洞”,“释迦摩尼涅槃像”、“第一大弥勒佛坐像”等洞窟。
尽管不是很专业但仍然被洞窟艺术之精湛所折服。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
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但是这座人类难得的艺术宝库却历经了岁月的磨难和历史的沧桑。
所有的困窘归咎于一个人,王道士。
即我们所说的王圆箓。
正是因为他为了一己之私而将莫高窟里面大量珍贵的文物低价倒卖给了斯坦因等人。
当然这也跟当时政府部门的失职有关。
不过所幸的是在近代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的文物鉴定专家和文物保护专家的细心保护和经营之下,我们才有幸还能目睹莫高窟的真面目。
这也是不幸的万幸。
莫高窟里面壁画浸透最多的就是宗教艺术。
敦煌佛教石窟艺术,也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她的规模和水平并不能反映敦煌历史上人们对佛教的信仰程度,我们从前面的分折中可以看出,它更多的是比较明确地反映了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敦煌的历史与社会。
反映人与社会需要的程度,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
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时,人们想的和做的更多是的如何生存、如何尽快地安定和繁荣,而石窟的营造和艺术的创造自然不会太景气;而当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时,人们想的和做的又是更多精神上的追求。
敦煌佛教石窟艺术作为一种民族的意识形态,它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通过艺术的形式提倡佛教信仰,其目的就是让人们关心社会、献身社会。
敦煌石窟艺术的社会作用进一步证明,宗教信仰是人与社会的需要,而宗教艺术是历史上人们对宗教的利用。
敦煌石窟艺术反映了佛教的中国化,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