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说明性文章阅读总复习-1教案
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说明性文章阅读总复习-ppt课件
![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说明性文章阅读总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7ff5c83c1ec5da51e27011.png)
③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有谁能 想到这是它们自身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 脚,而且四个趾全朝前,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灵活地 保持平衡。因此,它们要在飞行中解决许多问题,如在飞 行中吞食猎物、饮水等,就连给自己的孩子喂饭,有时也 是扑棱着翅膀悬在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它们高 超的飞行本领真是令人惊叹!
——《松鼠》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 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 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 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 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 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④燕子还是捕虫能手。燕子主要捕食蚊子、苍蝇等昆 虫,一对燕子夫妇每天可以捕8000多只虫,1个月就可以吃 掉20多万只害虫。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 大好处,称得上是人类的朋友。
①燕子是鸟类大家庭中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 燕子善于飞翔 ②燕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
③它们高超的飞行本领真是令人惊叹!
②燕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原来,燕子 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又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 次;它们的尾巴像一把把打开的剪刀,几乎是整个身躯长 度的三分之一,可以有效减轻空气阻力,使它们能够灵活 转弯,这些对飞行都是特别重要的。还有,燕子身体轻 盈,平均重量为43.5克左右,堪称是轻量级的飞行员。
——《松鼠》
如何读懂一篇说明性文章呢?
说明对象 说明方法 语言特点
燕子 ①燕子是鸟类大家庭中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它的飞行 速度很快,每小时可达110公里,大约是麻雀飞行速度的2 至3倍。燕子的飞行技巧很高:它们一会儿飞快地贴墙飞 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上云天;它们能够突然间来个180度 大转弯;它们还能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 钟。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9319a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a.png)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解释说明文的定义探讨说明文的目的和作用分析说明文的特点,如事实性、逻辑性、条理性等2.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快速浏览全文,抓住主题和关键信息细读重点段落,理解论据和论证过程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点和阅读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说明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促进学生互动和思维碰撞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说明文概念、特点和阅读方法的PPT2. 说明文实例:准备几篇不同主题的说明文供分析使用3. 问题清单:准备一系列针对说明文阅读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3. 实例分析:分析给出的说明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说明文阅读练习,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和分享观点的能力。
3. 阅读练习:收集学生的阅读练习作业,评估他们对说明文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七、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一篇自己感兴趣的说明文进行深入研究,制作PPT并在班级分享。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家庭作业1. 阅读指定的一篇说明文,并完成阅读理解练习。
2. 选择一篇自己感兴趣的说明文,进行深入阅读,准备课堂分享。
十、课程资源1. 说明文阅读教材和指导书,提供系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6a148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33.png)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文知识进行实际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2.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3. 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方法4. 说明文实例分析5. 练习与运用三、教学过程1. 回顾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a. 引导学生回忆说明文的定义,强调说明文的目的和功能。
b. 讨论说明文的特点,如事实性、逻辑性、简洁性等。
2. 复习说明文的写作技巧a. 回顾说明文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部分。
b. 讲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如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安排材料等。
3. 学习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方法a. 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中的关键信息,如定义、原因、举例等。
b. 教授如何分析说明文的逻辑关系和论据,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说明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和小组讨论,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阅读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表现,检查他们对说明文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回顾和复习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技巧,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题的运用,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疑问。
通过教学评估,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内容1. 说明文阅读的策略2. 说明文中的概念解释3. 说明文中的举例与证据4. 说明文的结论与意义5. 综合练习与讨论七、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阅读的策略a. 讲解如何快速捕捉说明文的主题和结构。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4bd06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7.png)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3.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说明文的阅读技巧3. 说明文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阅读技巧2. 案例分析法:分析说明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说明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2. 讲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让学生充分理解说明文的概念3. 讲解说明文的阅读技巧:介绍说明文的阅读技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4. 实例分析:分析说明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自主阅读一篇说明文,并进行简要分析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说明文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六、教学资源1. 说明文阅读材料:选取难度适中、内容丰富的说明文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2.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查阅和拓展知识。
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说明文阅读材料和实例,增强教学效果。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阅读技巧,能够正确理解和分析说明文。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深入理解说明文的内容和结构。
八、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教案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2课时:讲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第3-4课时:讲解说明文的阅读技巧第5-6课时:分析说明文实例第7-8课时:课堂练习和讨论第9-10课时:总结与拓展,布置课后作业九、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说明文,并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进行分析和总结。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011a4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a.png)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与特点: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
2. 说明文阅读技巧:如何快速捕捉说明文的主要信息,如何理解说明文的逻辑关系,如何分析说明文的论据和论证等。
3. 说明文实例分析:选取一些经典的说明文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点和阅读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说明文实例,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3.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验。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说明文概念、特点、阅读技巧等内容的PPT。
2. 说明文实例:选取一些经典的说明文,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 学生作业:提前布置相关作业,了解学生对说明文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回顾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结构、语言特点和阅读技巧,让学生明确说明文阅读的要求。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说明文实例,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验,互相学习、交流。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说明文阅读的重点和技巧。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检查他们对说明文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说明文作品,让他们在课后进行阅读,进一步拓展阅读视野。
2024版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1]
![2024版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daee425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e.png)
册语文复习教案•复习目标与要求•教材内容梳理与回顾•阅读理解与答题技巧训练•写作表达能力提升途径探讨目录•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指导•复习方法建议与时间安排复习目标与要求010204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本册课本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并能正确运用。
背诵并默写指定的课文段落和古诗词,增加语言积累。
复习巩固所学的句式和修辞方法,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运用。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03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习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复习重点与难点复习重点复习难点教材内容梳理与回顾《北京的春节》《腊八粥》《藏戏》030201课文篇目及作者简介生字词、短语及句子积累生字如“翡”、“翠”、“蒜”等,要求掌握其读音、写法和意思。
短语如“截然不同”、“万不得已”、“随心所欲”等,要求理解其含义并会运用。
句子积累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如“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等,要求能够背诵并仿写。
了解老舍、沈从文等作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感受其文学风格和艺术特色。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文化内涵,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了解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和民间艺术,如湘西地区的舞龙舞狮、藏族的藏戏等。
文学常识与背景知识拓展经典段落欣赏与背诵指导阅读理解与答题技巧训练阅读理解题型分类及解题策略01020304事实细节题推理判断题主旨大意题词语理解题审题定位分析答题答题步骤和规范要求讲解典型例题分析和答案解析例题一例题二例题三答案解析自主练习和小组讨论环节自主练习小组讨论教师点评写作表达能力提升途径探讨写作话题选择和立意确定方法话题选择立意确定明确文章中心思想,确保内容紧扣主题,避免偏离题意。
篇章结构安排和段落衔接技巧篇章结构段落衔接语言表达准确性和生动性培养准确性注重词汇、语法、标点的正确使用,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fab6c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6.png)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说明文的阅读技巧与策略。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结构、特征和语言表达的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信息提取能力。
4. 增强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回顾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如事实性、客观性、逻辑性等。
2. 复习说明文的常见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3. 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如准确性、简洁性、严谨性等。
4. 探讨如何提取关键信息和进行有效推理。
5. 通过练习和讨论,巩固上述阅读技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
3. 利用案例分析和实例解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4. 采用定期的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和小组讨论报告,进行定期的评价。
3. 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了解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认知和态度变化。
4. 结合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估学生在说明文阅读方面的进步。
五、教学资源:1. 说明文阅读材料,包括文章、图表、视频等。
2. 教学指导手册和阅读策略手册。
3. 小组讨论指南和评估表。
4. 辅助教学工具,如投影仪、计算机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有趣的说明文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 回顾: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说明文知识和阅读技巧,通过举例或小测验进行巩固。
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说明文,尝试运用已学的阅读技巧,并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阅读的说明文,分享理解,互相提问和解答,促进深入思考。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阅读说明文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阅读打下坚实基础。
七、教学活动:1. 阅读理解练习:设计一些针对说明文的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说明文阅读技巧的理解和应用。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0c4d2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7.png)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理解说明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和评价说明文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文知识进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说明文的结构:引言、本体、尾声3. 说明文的常用表达方式:描述、解释、举例、比较、引用4.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简明性、条理性5.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选材、组织、表达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2. 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引言、本体、尾声,通过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3. 分析说明文的常用表达方式:描述、解释、举例、比较、引用,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4. 讲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简明性、条理性,引导学生注意这些特点在阅读中的运用。
5. 总结说明文的写作技巧:选材、组织、表达,并进行案例分析。
四、课堂练习:1. 阅读一篇说明文,分析其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2. 选取一个说明文主题,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编写一篇简短的说明文。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2. 阅读两篇说明文,分析其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写在作业本上。
3. 结合所学内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说明文作品。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2. 学生对说明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阅读和分析说明文的能力。
4. 学生写作说明文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说明文的特征。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文章解析说明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3. 实施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互动交流,共同分析、评价说明文。
4. 运用写作指导法,为学生提供说明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七、教学资源1. 说明文阅读材料:选取不同主题和风格的说明文供学生阅读。
2. 说明文写作模板:提供不同类型的说明文模板,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b18cf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c.png)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复习目标:1、划分说明文层次,分析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概括层意。
2、理清说明的顺序。
3、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理解文章所说明的事理。
4、分析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5、体会说明文简洁、准确的语言特点。
二、说明文阅读的相关知识点:(一)说明文的分类:1、依说明对象与目的: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依说明语言、表达方式: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
(二)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三)说明方法及作用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下定义、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1e207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e.png)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文写作技巧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2. 说明文的结构与要素3. 说明文的阅读策略4.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5. 说明文阅读练习与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说明文阅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阅读策略。
4. 练习法:提供说明文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说明文定义、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的PPT。
2. 说明文阅读材料:准备一些说明文文章,用于讲解和练习。
3. 说明文阅读练习答案:准备练习题的答案和解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回顾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和要素,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3. 阅读策略讲解:介绍说明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案例分析:分析说明文阅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
5. 练习:提供说明文阅读练习,让学生独立进行阅读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6. 答案解析:讲解练习题的答案和解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高解题能力。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说明文阅读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阅读练习评估:评估学生在阅读练习中的表现,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题技巧。
3.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说明文文章,提高他们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学设计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2aadc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1b.png)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文阅读复习一、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3.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锻炼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提高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难点: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和内容,了解不同类型的说明文。
三、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一些说明文的标题和配图,引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并了解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程度。
2.知识讲解(15分钟)1)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说明文是以描写其中一种现象或者事物的特点、特征、性质为主要目的,通过事物的表象和现象加以分析、解析和说明,使读者对此有一个更为透彻的认识。
-说明文的特点是客观、客观表达主题主要是通过事实的描写,而不是以个人情感和评价为主。
2)说明文的阅读技巧:-了解结构:说明文一般分为引言、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学生要了解每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抓住要点:学生在阅读说明文时,要通过快速阅读找到每个部分的关键句子或关键信息,以便对整篇说明文进行理解和分析。
-善用重点句:说明文通常有一些重点句子,学生要通过重点句子来理解和把握其中的概念、原理、方法等内容。
3.教学实践(30分钟)2)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篇说明文进行阅读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分析。
3)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说明文的结构和内容,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4.概括总结(10分钟)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提出阅读说明文的要点和技巧。
五、课堂作业(15分钟)1)要求学生选择一篇他们感兴趣的说明文进行阅读和分析,写出自己的阅读笔记,包括结构和内容的概括。
2)学生互相交换阅读笔记,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相互补充和改进。
3)下节课学生要准备对自己选择的说明文进行口头报告,并写一篇关于说明文阅读技巧的反思心得。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阅读技巧有了较大提高。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43165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7.png)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说明文的阅读技巧与策略。
2. 提升学生理解说明文文本的能力,加强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
3. 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说明文特征的辨识,如事实陈述、定义解释、比较分析等。
4.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够对说明文内容进行评价和提出合理见解。
5. 提高学生流畅性和准确性的口语表达,以及清晰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解释说明文的概念强调说明文的目的和作用分析说明文的基本特点:事实性、逻辑性、条理性和客观性2. 说明文的结构介绍说明文的常见结构:引言、主体和结论分析各个部分的功能和写作要点3. 说明文的阅读策略快速浏览与细致阅读的策略重要信息标记与提取方法如何把握全文的主旨和局部细节4. 说明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描述、解释、定义、分类、比较、举例等表达方式分析各种表达方式在说明文中的运用和效果5. 批判性思维在说明文阅读中的应用识别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分析和评估论据的有效性提出合理的质疑和自己的见解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结构和阅读策略。
2. 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阅读体验和批判性思考。
3. 案例分析法:提供具体的说明文样本,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4. 实践练习法:设计阅读练习题,巩固所学阅读技巧。
5. 反馈与评价:通过口头提问或书面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
四、教学准备1. 说明文阅读材料: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说明文文章。
2. 阅读练习题: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阅读技巧。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PPT等。
五、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
2. 第二课时: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和阅读策略。
3. 第三课时:分析说明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4. 第四课时:探讨批判性思维在说明文阅读中的应用。
5. 第五课时:综合练习与反馈评价。
六、教学评估1. 形成性评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口头提问、讨论参与度、练习答题等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给予即时反馈。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教案:阅读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教案: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95d87b2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62.png)
六年级的阅读复习教案〔一〕小学语文毕业班复习辅导——阅读小学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
看书报能力是指能够掌握学过的常用词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拟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能够给课文分段和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中心;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理解主要容,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认真阅读的习惯主要是指边读边想的习惯。
查字典和运用其它工具书的习惯以及质疑问难的习惯等。
一、划分段落层次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
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
它是作者在表达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
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
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进展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1、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
//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
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当赛城湖大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人墙,终于保住了大堤。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e2c47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9.png)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说明文的阅读技巧和策略。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结构、特征和语言表达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征2. 说明文的结构和常见元素3. 说明文的阅读策略4. 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5. 实践练习和讨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征、结构和阅读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说明文例文,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概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和分析说明文,促进学生互动和合作。
4. 实践练习法:提供说明文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说明文阅读材料:准备一些说明文文章,用于讲解和练习。
2. 教学PPT:制作PPT课件,展示相关概念和例文。
3. 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小组,方便进行讨论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引发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兴趣。
2. 讲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征:讲解说明文的定义,解释其特征和作用。
3. 分析说明文的结构:介绍说明文的常见结构,如引言、主体和结论,并给出具体例文进行分析。
4. 阅读策略讲解:介绍说明文阅读的策略,如快速浏览、重点阅读和批判性思维。
5. 实践练习:提供一篇说明文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和分析说明文,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8.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说明文阅读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等。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阅读练习的情况,包括理解内容、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运用。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分享观点和沟通交流等。
七、教学拓展:1. 说明文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写作说明文,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说明文展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选择的说明文,并分享其阅读体会和理解。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27055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5.png)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说明文的阅读技巧和策略。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结构、特征和表达手法的理解。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说明文内容的能力。
4. 增强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征2. 说明文的结构:引言、主体和结论3. 说明文的表达手法:描述、解释、举例、比较等4.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简洁性、逻辑性5. 说明文的阅读策略:快速浏览、重点阅读、批判性思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征、结构和表达手法。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说明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说明文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说明文的阅读技巧。
4. 练习法:设计阅读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说明文阅读复习内容的PPT。
2. 说明文阅读材料:准备一些说明文文章,用于案例分析和练习。
3. 阅读练习题:设计一些阅读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回顾说明文的定义和特征,激发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兴趣。
2. 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引言、主体和结论,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的组织方式。
3. 分析说明文的表达手法:描述、解释、举例、比较等,让学生学会识别和理解这些手法。
4. 讲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简洁性、逻辑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介绍说明文的阅读策略:快速浏览、重点阅读、批判性思考,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策略进行阅读。
6.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说明文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说明文的阅读技巧。
7. 小组讨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8. 阅读练习:让学生完成阅读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9. 总结和反馈:对学生的阅读练习进行点评和反馈,总结说明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10.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说明文阅读技巧。
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说明性文章阅读总复习-1教案
![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说明性文章阅读总复习-1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1a75319b6648d7c0c7461a.png)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一、概览回顾
1.谈话导入。
2.概览回顾。
复习回顾,了解说明性文章的
相关知识。
二、掌握阅读技巧
1.了解说明对象。
2.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3.了解说明方法及作用。
4.品味说明性文章语言特色。
掌握阅读说明性文章的基本方法。
三、实践与运用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说明性文章阅读总复习
学科
语文
学段: 第三学段
年级
六年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年 12 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复习说明性文章,了解说明性文章相关知识。
2.阅读说明性文章,能够读懂说明性文章,掌握阅读方法和答题技巧。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2.聚焦题目,深入阅读。
3.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学练结合,迁移运用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提高阅读说明性文
章的能力。
四、回顾小结
回顾本课所学的说明性文章的阅读方法和答题策略。
巩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的兴
趣。
五、布置作业
复习这节课所学内容,整理课堂笔记。
实践所学内容。
六年级的阅读复习课的教案
![六年级的阅读复习课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29ad7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0.png)
六年级阅读复习课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阅读策略,深入理解文本,提高阅读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复习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略读、寻读、精读等。
2. 复习如何提取文章的主旨和重要细节。
3. 复习如何理解文章中的词汇和句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分享阅读心得。
2.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技巧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阅读理解技巧,如略读、寻读、精读等。
3.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篇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 分享和讨论: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阅读心得和答案,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和评价。
5. 总结和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阅读理解技巧,并反思如何在日常阅读中运用这些技巧。
五、作业和评价:1. 作业:教师布置一篇阅读材料,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2. 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和课堂参与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教师将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2. 小组讨论记录:教师将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作业分析:教师将分析学生作业中的答案,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和应用所学技巧的能力。
七、教学扩展活动:1. 阅读俱乐部:鼓励学立阅读俱乐部,在课余时间互相分享阅读体验,推荐好书。
2. 阅读日志:要求学生保持阅读日志,记录每天的阅读内容和感悟,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3. 阅读竞赛:组织阅读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竞争意识,提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八、家长沟通与支持:1. 家长指南:提供家长指南,解释阅读复习课的重要性,并建议家长如何在家中支持孩子的阅读。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12483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a.png)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文写作技巧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2. 说明文的结构与要素3.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4. 说明文阅读策略5. 说明文练习与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说明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写作经验。
4. 练习法: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结合经典案例进行分析。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写作经验。
4. 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说明文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5. 评价: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给予反馈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练习作品: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写作技巧运用情况和理解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六、说明文阅读策略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说明文阅读的基本策略。
培养学生快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理解和评价说明文内容的能力。
2. 教学内容说明文阅读的步骤与技巧关键词和信息的快速捕捉判断信息真实性和重要性的方法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阅读说明文的步骤和技巧。
实践法:学生运用所学技巧阅读实例,教师指导。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阅读心得和遇到的问题。
4. 教学步骤阅读示范:教师展示如何阅读说明文,强调关键步骤。
学生实践:学生独立阅读指定说明文,尝试捕捉关键词。
讨论交流:学生分享阅读体验,讨论如何判断信息价值。
5. 教学评价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总复习说明文阅读》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总复习说明文阅读》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7055c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6.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总复习说明文阅读》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总复习: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课题《说明文文章的阅读》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一、学习目标1.回忆说明文与记叙文的不同,能基本识别说明文和记叙文。
2.通过重点复习说明性文章,认识说明文在语言表达上准确、简明的特点3.让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抓住文章的要点。
4.通过典型性说明文文章的复习,掌握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二、评价任务1. 能知道知道说明文与记叙文的不同,识别说明文。
(目标1 、2)2. 能够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抓住文章的要点。
(目标3)3. 能够掌握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明确其表达效果。
(目标4)三、学习内容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语文课程标准》对说明文的学习有明确的学习要求。
第三学段明确提出说明文教学的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人教社语文教材第九册习作三要求学生写说明性的文章:“选择一种物品介绍给大家,如,蔬菜、水果、动物、玩具、文具和电器,在习作之前,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等方式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些物品,然后再想一想,可以从哪些说明方法。
”虽然按照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的安排,阅读和写说明文是第三学段的要求但是,在第一、二学段语文教材中已经大量出现说明文,二至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比较典型的说明文有34篇。
其中第二学段19篇,第三学段有8篇。
在由此可以看出,说明文是小学教材中最常见的课文,所占比重大,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掌握学习说明文学习方法,把握文章要点,能够掌握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并能运用,是小学阶段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品味说明性文章语言特色。
设置意图 复习回顾,了 解说明性文章的 相关知识。
掌握阅读说 明性文章的基本 方法。
三、实践 与运用
1.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2. 聚焦题目,深入阅读。 3. 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四、回顾 回顾本课所学的说明性文章的阅读方法和
小结 答题策略。
学练结合,迁 移运用习得的方 法,进行实践,提 高阅读说明性文 章的能力。
教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 复习说明性文章,了解说明性文章相关知识。 2.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够读懂说明性文章,掌握阅读方法和答题技巧。 3. 借助练习,迁移知识,运用方法。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一、概览 1. 谈话导入。
回顾 2. 概览回顾。
1. 了解说明对象。 二、掌握 2.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阅读技巧 3. 了解说明方法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