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导学案4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教案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历史
完成日期
课型
新授
课题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主备人
使用日期
授课人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也极为缓慢。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讲完夏朝建立后,建议教师说明,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春秋,使学生对奴隶社会有一个整体了解。
10.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一时期( )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二、读图说史题:
11.材料一:
观察图片,请回答:
(1)材料所讲述的是什么朝代的什么制度?
(2)请从高到低写出图中人物相应的身份。
个人修订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01知识管理知识点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

这是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早期________的产生。

禹的儿子________在他死后凭借强大的势力,继承了他的位置。

从此,________制代替________制。

统治:夏朝建立了________,制定________,设置________,制定了历法,称为“________”。

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________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等级界限和文明进程。

知识点2商汤灭夏与武王伐纣商汤灭夏:夏朝经历400多年,到夏王________在位期间,国力衰弱,最终被商部落的首领汤联合周围部落灭亡。

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________建立商朝,都城建在________。

迁都: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________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灭亡:________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________决战,商军倒戈,商朝灭亡。

知识点3西周的分封制建立:公元前1046年,________建立周朝,定都________,史称西周。

统治: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________远近和________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________,服从周王________,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起周王朝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________”。

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衰落: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__________”,厉王逃亡。

到________时,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学案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学案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

2.知道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国人暴动等史实。

3.知道分封制的内容,理解分封制的作用。

4.通过学习夏、商、西周,分析归纳导致朝代兴亡的主要原因,得出明君兴国,暴君亡国的历史结论。

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重点难点】1.重点:夏朝的建立,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分封制。

2.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自主学习】一、夏朝建立1.夏朝建立(1)建立:约年, 建立。

(2)地位:这是中国历史上王朝。

2.“家天下”:禹的儿子继承父位, 代替了禅让制。

3.夏朝统治(1)措施: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

(2)统治中心: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南部一带。

4.考古发掘: 的建筑格局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出土的青铜酒器等文物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5.灭亡: 统治残暴,约年被商汤所亡。

二、商汤灭夏1.商朝建立:约年, 建立商朝都城在亳。

2.迁都: 迁都至 ,保持了相对稳定。

3.统治: 对外征伐,施用酷刑。

三、武王伐纣1.过程: 年, 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决战。

2.结果:周军占领商都, 朝灭亡。

建立周朝,定都 ,史称西周。

四、西周的分封制1.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

(2)依据: 远近和功劳大小。

(3)对象:宗亲和等。

(4)内容①诸侯权力:管理和人民的权力,建立;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可以在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②诸侯义务:向周王 ,并服从周王调兵。

(5)结果: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士。

(6)作用:保证周王朝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西周灭亡(1)背景: 年, 与民争利,引起“”,厉王逃亡。

到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2)标志: 年,西周王朝被族所灭。

3.东周建立: 年,周平王东迁 ,史称东周。

【当堂达标】1.(十堰中考)我国古代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开始于哪个朝代?()A.秦朝B.夏朝C.商朝D.西周2.(齐齐哈尔中考)了解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导学案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名:一、【学习目标】1.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2.知道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及三朝更替的顺序。

3.了解西周分封制及其作用。

二、【重难点】重点:夏朝的建立与西周的分封制难点:西周的分封制三、【自学指导】1、请找出夏、商、西周的相关事件(建立、灭亡的时间、建立者、都城、重大事件,暴君)2、思考禅让制和世袭制的区别3、西周分封制(目的、内容、作用)四、【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以下问题)1、夏、商、西周三代的灭亡有何相似之处?2、从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启示?五、【当堂训练】1、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种制度开始于()A.舜传位于禹 B.禹传子,家天下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大一统2、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A.伯益建立夏朝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3、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禹建立了夏朝B.汤灭夏朝建立商朝C.周文王建立周朝D.周武王建立周朝4、我国历史上的牧野之战发生在()A.公元前1600年B.公元前771年C.公元前1046年D.公元前770年5、周武王建立周朝后把都城定在()A.牧野 B.镐京 C.洛邑 D.殷6、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

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B.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C.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D.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六、【归纳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参考答案:【合作探究】1、统治残暴,失去民心,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亡国2、任用贤者、勤政爱民,得民心者的天下【当堂训练】1、B2、B3、C4、C5、B6、A。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第四课 第一框 逐水草而居导学案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第四课 第一框 逐水草而居导学案 人教版

七上社会第三单元第4课草原人家(课时1 逐水草而居导学案)授课时间课时班级某某一、【学习目标】1. 通过分析非洲草原的自然条件及马赛人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体会不同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2. 通过马赛人逐水草而居的典型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谈发展的能力;通过设置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3. 通过草原文化案例的学习,感受世界的广阔无垠,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饱满情怀。

通过草原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识人地和谐的重要性,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二、【重点难点】重点:非洲马赛人逐水草而居生活方式的原因难点:非洲马赛人逐水草而居生活方式所表现出来人地关系。

三、【课前预习导学】1.材料:夹在焉支山和祁连山之间的祁连山草原,自古以来就是“水草茂盛,宜畜牧”的天然草场。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这里不但是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乐园,也是古代游牧民族妇女搽抹胭脂原料红蓝花的重要产地。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出征匈奴,大获全胜,夺取焉支山。

匈奴部落只得大规模西迁,另觅家园。

走在退逃的路上,远眺云黛蓝松翠雪白的焉支山,他们唱出了心中的哀痛:“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1)对于游牧部落来说,最重要的自然条件是什么?(2)材料反映游牧部落的生活有什么特点?(3)你知道我国境内哪个民族与匈奴人生活特点相似?课本反映非洲哪个民族与匈奴人生活特点相似?四、【课堂导学】第一节逐水草而居(一)读图探究:非洲草原的自然环境1.非洲草原的位置、地形、纬度带、温度带分布在非洲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呈马蹄形包围热带雨林。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区。

平原、低纬度2.非洲草原气候类型、特点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3.观察图3-44、3-45、3-46,说一说非洲草原的降水在时间上有怎样的变化?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观有哪些明显的差异?雨季(11月~次年4月)植物繁盛,郁郁葱葱旱季(5~10月)草木稀疏,一片枯黄(二)合作探究:马赛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

6474.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6474.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一、学习目标1.识记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

2.通过探究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汤灭夏建商、武王伐纣建立西周以及西周的分封制等问题体验独立思考和归纳比较的过程。

3.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还要认识到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压迫、剥削的残酷性。

二、自主预习1.约公元前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王朝。

2.约公元前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立在亳。

3.公元前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商都被占,商朝灭亡。

4.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再进行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

三、合作探究1.自学课本熟悉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2.四、随堂演练1. 我国古代的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开始于()A.尧传位给舜B.舜传位给禹舜 C.禹传位给启舜D.商汤灭夏2. 人们经常把帮助坏人做坏事叫作“助纣为虐”其中的“纣”是指()A.夏桀B.商纣 C.周厉王D.周幽王3. 下列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A.牧野之战 B.盘庚迁都C.西周分封 D.国人暴动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其所。

材料二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

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材料三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1)材料一中的“巡狩”和“述职”各指什么?诸侯和天子的关系如何?(2)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这些受封诸侯有哪些义务?(3)你认为分封制能不能保证周的统治?五、课后反思【答案】二、自主预习1.2070 第一个2.16003.10464.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三、合作探究1.2.此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首先,夏桀、商纣的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西周的分封制二、贵族、平民与奴隶1.贵族:西周时,周王以下的诸侯、卿大夫、士构成了统治阶级。

2.平民: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

3.奴隶(1)来源:主要来源于战俘和罪徒。

(2)地位:奴隶毫无人身自由,经常被用于赏赐和买卖,甚至被当作供品或殉葬品。

三、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1.军队、刑法:为了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夏商西周国家都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2.礼仪教化(1)含义:是配合暴力镇压,统治人民的另一种手段。

(2)作用:起着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和维护等级制度的作用。

【问题1】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周王室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的社会制度,怎样理解分封制的实质? 探究: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严格的等级从属关系。

周天子为了巩固统治,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被分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纳贡,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又将土地和平民、奴隶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将所得土地和平民、奴隶分赐给士大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义务。

这样层层分封,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

【问题2】怎样认识礼仪教化在西周时期的作用?探究:西周统治者注意吸取商亡的教训,为巩固其政权,在暴力统治人民的基础上,进行“礼”的教育,采用暴力与礼仪教化相结合的双重手段来达到统治人民的目的。

礼仪教化在当时起到维护等级制度、教化民众、凝聚宗族、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作用,也有利于中华民族尊老观念、家庭观念和亲情观念的形成。

1.我国历史上通过分封制管理国家,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2.西周时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了“授民授疆土”的()。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奴隶制3.小王同学制作了一幅西周社会等级结构简图,请你判断诸侯应是()。

4.西周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是()。

A.士 B.平民 C.奴隶 D.战俘5.夏商西周时期,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

七上历史导学案 4.doc

七上历史导学案 4.doc

教后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你对“黄帝时期有关发明的各种神话传说”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可 信?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更为科学?答:说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出现 文字,编出乐谱等是可信的。

但说这些是黄帝、嫖祖、仓颉或伶伦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的色彩了。

任何一项发明,都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 结果。

因此,历史上的这些记载,反映的应是黄帝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 才智。

但因黄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所以人们就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 的妻子及其部属了。

2.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答: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率领人民治水、 能与群众同甘共苦,都很值得学习。

3、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 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

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 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

炎帝、黄帝时代的传说,不仅在 《史记》中的《五帝本纪》有记载,而且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 发掘所证实。

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4、你还听到过哪些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答:①炎帝发明了农业、医药、陶器。

②阪泉之战跟踪训练、巩固新知1、 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A 蚩尤的部落B 、黄帝的部落C 、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D 、禹的部落2、 被后人称为“人文初祖”的是()A 黄帝B 、炎帝C 、尧D 、舜3、 海外华人自豪地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 、 华人是黄种人B 、 从中国到海外的华人很多C 、 中华民族的发展源地是黄河流域D 、 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远古时期的炎黄两个部落发展而来4、 涿鹿之战的对阵形势正确的是()A 、 炎黄部落联盟对阵蚩尤B 、 黄帝对蚩尤C 、 炎帝对阵黄帝和蚩尤5、 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下来的() A 、战争 B 、世袭C 禅让D 谦让在西安和延安之间的黄陵县有一座华夏始祖的陵墓。

【初中教育】最新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精品导学案:第4课 夏朝和商朝-优质PPT

【初中教育】最新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精品导学案:第4课 夏朝和商朝-优质PPT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初中教育】最新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精品导学案:第4课 夏朝和商朝-优质PPT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记住中华大地上国家产生的大概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理解夏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了解商朝繁荣的主要表现。
教法与学法
讲解法课堂讨论法提问法比较法分析归纳法
学生课前准备
收集夏桀、商纣暴政的故事收集《封神榜》的故事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放映剪辑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旁白: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后紧接着哪个朝代?下面将学到这些内容。
看影片、听师讲、读课题、步入学习状态
新课教学:
一、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⑧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它统治了400多年,由于最后一个王非常残暴导致了灭亡。你能写出他的名字吗?
讨论、整理知识要点并记住老师所归纳的要素、并能把知识延伸到以后的的学习中
生讨论,并讲述启继位的故事,区别比较。
写出桀,并根据小说内容说出他的暴行。
你能说出他的暴行吗?(在生说到引酒作乐时,课件演示:夏朝的青铜器酒杯)
1、让学生根据朝代建立要素归纳:
①、商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②商朝的重大事件——盘庚迁殷。在地图册上找出迁都的时间、地方,并说说在今天的什么地方(河南安阳)写写、记记,并说明由于时间较早,所以名列古都之首。
生回忆、归纳,动手写,动口说
1、商朝的盛衰师引导生看目录:商朝的盛衰分别指什么?(强盛、衰亡)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
3、引导学生分析完后,教给学生归纳、比较的方法。
4、请说出商朝的暴君,你能说说关于他的故事吗?向学生介绍神话传说《封神榜》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4.4汽车城蔚山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4.4汽车城蔚山教学设计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蔚山市的地理位置、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现代汽车公司的建立和发展、蔚山汽车城的形成及其对韩国汽车工业的贡献。
难点:理解汽车工业的发展规律、蔚山汽车城形成的原因及其对韩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解决办法:
1.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蔚山市的地理位置,通过实地考察或视频介绍,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蔚山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
在巩固练习环节,虽然随堂练习能够及时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错题的订正并不够认真。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订正错题的指导,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错误的原因,并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整体积极,能够认真听讲,参与课堂互动。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并给出答案。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能够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组内成员进行有效沟通。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4.4汽车城蔚山教学设计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4课《汽车城蔚山》。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蔚山的位置、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现代汽车公司的建立和发展、蔚山汽车城的形成及其对韩国汽车工业的贡献等。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导学案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导学案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班级:姓名:第小组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及其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分封制的简况。

2、初步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认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认识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激发爱国热情。

学习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学习难点:理解西周分封制;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夏朝建立者是,其统治的中心在和一带,定都,历时400年而亡。

2.,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从此“公天下”变为“”,制代替了禅让制。

3.夏朝的国家机构,是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4.商朝的建立时间是,建立者是。

5.商朝几经迁都,一直到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朝。

6.成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勾”,其中的“姜太公”是指,周的国君重用他,使国力逐步强大。

7.年,周军通过战役灭商,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8.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等,封他们为()。

诸侯服从()的命令,向天子交纳()。

诸侯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

作用:(1)开发了()地区。

(2)加强了()。

(3)使西周成为一个()的国家。

9.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制,通过层层分封,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统治阶级中最低层的是()。

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产生的。

10.西周后期,暴君暴虐无道,政局混乱,终于发生了,数十年后,·年,西周灭亡。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11.在下列年代尺上写出夏、商、西周时期各年代发生的重大事件: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12.根据p24西周等级示意图回答问题(1)此图是西周哪种最突出的政治制度的反映?(2)写出图中各阶层的名称并注明哪些是统治阶级?(3)周王对哪些人进行分封?受封诸侯有哪些义务?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是怎样进行统治的?(4)分封制起了什么作用?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夏: 建立时间,建立者,“家天下”代替“公天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上册4课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上册4课
①北京人使用火烧烤食物②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③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④北京人种植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②④
2、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 )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课堂作业
1.时光倒流,你回到170万年前的中华大地,你最有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北京人正在把捕获的野兽放在火上烧烤
B.元谋人正在采集食物
C.山顶洞人正在用骨针缝制衣服
D.河姆渡人正在挖掘水井
2.在东方人类的发源地将投资6亿元人民币,建设一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国元谋东方人类祭祖台文化工程。”你认为修建的地点应该在()
展学示标(明确本节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明确职责(分组及组间组内明确分工)
自主学习(用8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人物:①夏朝第二代国王是_________。
②_______是夏朝最后一个国王。③商朝建立者是_____,他任用有才干的____等人做大臣。④商最后一个国王是_________,是有名的暴君。⑤周国君________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_________等,国力逐渐强大。⑥商朝灭亡,________建立周朝。⑦商朝迁都的国王是__________。
2、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什么?)
导入新课:同学们,“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另外一个故事“姜太公钓鱼”,在中国也很有“人气”。那么,“姜太公钓鱼”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具体的由来是什么?在那个“太公钓鱼”的时代,除了有趣的故事外,还有那些重要的事情在发生呢?
读一读上面的材料,议一议,从材料一所反映的时代过渡到材料二所反映的时代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谈谈看法。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一、教材分析1. 课程标准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的第4课,主要学习夏商周的更替和新中国的成立。

2. 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夏商周的更替过程,包括夏朝的建立、夏朝的统治、夏朝的衰亡以及商朝的崛起和衰落等内容。

3.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夏商周的更替,使学生了解到古代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以及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过程,同时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设计1.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互动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什么是朝代?-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是哪一个?2)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那么夏朝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2)探究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呈现,启发学生思考:- 夏朝建立的时候,主要有哪些动因?- 夏朝的首都在哪里?- 夏朝的统治者是谁?- 夏朝的存在时间有多长?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给予正确答案。

(3)知识梳理1)根据教材内容,教师以“夏朝的统治者”为线索,向学生展示PPT,向学生讲解夏朝的统治者。

2)教师利用图片展开问答:- 夏朝的统治者有哪些?- 夏朝的统治者的特点有哪些?- 夏朝的统治者对夏朝的发展有何贡献?3)学生听讲并记录要点。

(4)拓展学习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思考:- 夏朝为什么会灭亡?- 商朝是如何崛起的?- 商朝相对于夏朝有什么新变化?2)教师给予正确答案并进行讲解。

(5)知识评价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集体汇报讨论结果。

2)教师抽查学生,评价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夏商周的更替过程,知道了夏朝的建立、夏朝的统治、夏朝的衰亡以及商朝的崛起和衰落等重要历史事件,培养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导学案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导学案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导学案参考答案说明:1、非全部答案,仅供教师参考,2、严禁整体下载给学生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从社区看我家第一课第一课时[预习导学] 1。

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学习过程]一、社区的概念相对固定的、人口、区域身份、利益、密切二、平面图 1.两图方向不同;图幅大小不同;符号和形状、大不和颜色不同。

要趋于一致就要统一方向;统一比例尺;统一符号,即采用统一的图例。

2.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语言四、课堂延伸 1.指向标;经纬网;一般 2.图上、实地、线段、数字、文字 50千米 3.小,详细;大,粗略[课外作业] 1、D 2、D 3、B 4、D 5、略 6、1:100000。

数字式:1:1000000 1千米线段式: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在社区中生活第一课第二课时一、社区的功能 1、略 2、经济功能、管理功能、文化功能等 3、政治、经济、文化、管理4、1—5:政治和管理功能;1—6、1—7:文化功能;1—8:经济功能二、我们生活在社区中 1、略 2、(1)如:帮助社区出一期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黑板报,说明环保的重要性,建议把家园搞得更美观等。

(2)略[课外作业] 1、2、D3、硬件设施资源方面:在不影响教学情况下,可为社区提供活动场所如教室、体育运动场等;图书、电教电脑设备等可与社区进行资源共享。

软件资源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教学特长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学生也可以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

多种多样的社区第二课总一课时[预习导学] 1、略 2、城市:规模较大,人口密度高,包括若干个小社区;商业、工业、服务业、交通业发达;建筑物高大密集、有一定的规划。

农村:规模较小,常为一个或几个自然村;以种植业、养殖业、牧业、渔业等为主;建筑物相对低矮,与农田、牧场等相间分布。

[学习过程] 分析导入:全部都是。

从社区的概念考虑一、社区的分类 1、不同社会活动(1)A:中关村;B:王府井;C:首钢;D:方庄小区。

七年级上历史第4课导学案

七年级上历史第4课导学案
学生观看试着翻译。
学生自己讲述纣王的暴政
学生自主学习,找出答案
1.我国奴隶制文明时代开始于()
A.黄帝时期B.禹时期
C启时期D.汤时期
2.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产生的
A.奴隶制B.世袭制
C.分封制D.禅让制
3.下列几种制度属于西周时开始出现的事()
世袭制禅让制分封制等级制
ABCD
4.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私天下”始于( )
【故事法】学生自己介绍商纣王的暴政,妲己,虿盆,炮烙(luo)
【图示法】武王伐纣,性质,取胜之匙
【自主学习法】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分封的对象又是谁?
它的实行产生了什么影响?
【讲述法】老师讲述分封制,目的、作用、影响。
【知识扩展】西周宗法制
学生根据书中内容找出相应的信息,并列出表格。
A.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B.禹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
C.启利用家族权势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D.商汤灭夏以后
5.商朝的起止时间是( )
A.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B.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C.公元1600年-公元1046年
D.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6.夏朝和商朝的灭亡相似之处都是( )
1.启继承父位标志着什么?
2.在课本中找出夏、商、西周的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亡国之君和灭亡时间。
【讲述法】讲解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传位伯益,伯益让给启,公天下被家天下代替。
【讲述法】夏朝灭亡,夏桀暴政,材料《史记·殷本纪》。
【讲述法】商汤灭夏,伊尹废太甲故事。
【图示法】盘庚迁都,殷,朝歌,殷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4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4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4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4第16 昌盛的秦汉化(一)学习目标:通过本的学习,比较系统地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算术》和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佗。

通过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依据地动仪剖面图,分析其原理,培养我们观察想象能力。

通过学习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对科技史的学习,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2)地动仪。

难点: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涉及到科技名词和物理学原理,而我们没有学过物理,对于利用物体惯性拾取地震波进行远距离测量的原理,难以理解,因此是本的难点。

堂导入:1、秦汉时期封建社会处在上升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实现了国家统一,经济恢复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化交往频繁,同时也开始了对外交往。

这一切为秦汉化的发展创造了条,本的主题是秦汉化,而且是昌盛的秦汉化,所谓“昌盛”,即兴旺、兴盛的意思,可见秦汉化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

这主要介绍了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医学成就,下面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2、随着化的发展,读书写字对纸的需求量越越大。

在今天看大量生产纸张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用什么写字呢?印度用桦树皮和棕榈树叶写字,欧洲用羊皮做纸写字。

据说当时欧洲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

那么,中国以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始于何时?造纸术是谁发明的?让我们通过本的学习寻找答案吧!3、以医院中“华陀再世”的锦旗导入。

自主学习(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本,找出问题并记忆。

)一、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1、发明造纸术时间_________ 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进造纸术时间_______ 人物_________ 名称__________优点_________3、传播的意义:传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九算术》和地动仪1、《九算术》成书时间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 内容______________2、地动仪时间_________ 发明者________ 功能________ 地位_________三、华佗和张仲景1、华佗:生活朝代___________ 贡献①________ ②________2、张仲景:生活年代__________ 贡献__________尊称“____________”合作探究:①如果将地动仪放在北京博物馆,测量x疆南疆地区发生的地震,内布铜柱倒向哪个方位?精讲点拨:1、伴随造纸术传至世界各地,蔡伦的名字也随之传扬。

铜都中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姜正华)

铜都中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姜正华)
铜都中学“15+30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
教案序号4授课时间月日星期第节
课题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课型
新课
计划课时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梳理历史发展线索。
2、过程与方法:
阅读《材料研读》和《相关史事》内容,了解史实;识读西周等级示意图,认识分封制;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通过制作表格、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交流
周部落是如何强大起来?
武王伐纣为什么取得胜利?得到什么样启示?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胜利的原因:商汤和周武王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启示:昏君误国。统治者要勤于政事,任用贤者,爱惜民力。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进一步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四释疑点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教学重点
1、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2、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教学难点
1、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2、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历史挂图、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






一导入及出示学习目标
2、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
(2)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
(3)学会初步梳理历史发展线索。
学生思考问题
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理解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知道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主要分布地区,树立正确的种族观。

【教学重难点】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主要分布地区。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一、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总数突破________亿(2011.10.31)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的,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

人口分布的情况可以用____________来表示。

2、人口稠密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口稀疏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形和气候对地区人口分布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不同人种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
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世界人种分布
6、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____________的,没有____________之分,都是世界大家庭的成员,【课后作业】作业本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结合地图了解世界语言的分布,知道联合国大会的六种正式语言。

2、结合地图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理解三大宗教的文化景观。

【教学重难点】掌握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二、语言和宗教
1、联合国大会的正式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____________,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____________
4、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是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建筑。

5、世界三大宗教
【课后作业】作业本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国家和地区的概念,知道国旗和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2、知道世界上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了解其大致分布状况。

3、树立世界上的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概念,懂得任何国家的主权和领
土神圣不可侵犯。

【教学重难点】知道世界上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掌握其大致分布状况。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三、国家和地区
1、现在世界上有近____________个国家。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时一个国家的象征。

2、国界线和领海范围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称_________。

一个国家的领土是__________________的,
3、世界上还有一些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属地和有争议的地区,我们把它们叫做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位于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

4、国界是人为划分的,国界线大多根据经线、纬线、山脉、河流来划分。

①埃及与利比亚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划分。

②法国与西班牙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划分。

③老挝与泰国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划分。

④美国与加拿大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划分。

5、陆地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___。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___。

7、人口过亿的国家有11个,其中亚洲最多。

亚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洲:_____________。

非洲:____________。

北美洲:___________、_________。

南美洲:____________。

8、世界各国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通常被分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如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如中国、印度、巴西、韩国、尼日利亚。

(______________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9、下列国家位于哪个亚洲区域。

中国:______新加坡:________印度:_______伊拉克:_______哈萨克斯坦:________ 10、每个国家和地区,总会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

任何国家都应该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下,共同为维护世界大家庭的繁荣与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后作业】作业本
第三单元第一课家住平原(二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湄公河平原的自然条件及在这种自然环境下的人们所选择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理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学会正确处理
人和自然的关系。

2、对比湄公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大平原,了解它们在自然景观及人们的生产
和生活方面的不同之处,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共同作用
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对比区分理解湄公河平原与美国中部大平原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一、稻作文化的印记(湄公河平原)
1、位置:在_______洲________部的__________上,地跨泰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等国家。

2、自然条件:地处__________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
4、水稻生产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季节,是人们最为忙碌的时候,片片稻田中都有劳作的身影。

6、聚落特点:纵横的__________和众多的__________构成的水网,环绕着大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民居特色:__________屋,以木、竹为主要建材,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

8、水稻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随处可见的__________和人们的饮食以__________为主。

9、水稻生产还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如文化活动(柬埔寨的__________节,越南的
__________戏)。

人们都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机器种庄稼(美国中部大平原)
1、位置:________洲的__________部,位于______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_____山脉之间。

2、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的河流是___________
4、主要的农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农业生产以__________为住,规模普遍__________,都配有许多__________。

6、聚落特点:人们居住得__________,四通八达的__________。

7、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美国用机器种庄稼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湄公河平原与美国中部大平原比较
作业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