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案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导读课题:《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和背景。
2. 学生能够概括《城南旧事》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3. 学生能够思考和讨论《城南旧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4. 学生能够提出个人的观点和见解,拓展阅读。
5. 学生能够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1. 《城南旧事》一本,拟定导读教案的材料。
2. PPT或者黑板,教学展示器材。
3. 阅读笔记纸和笔。
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集体观察导读教案上的图片,并提问:“你们对这幅图片有什么感觉?这幅图片和书的题目有什么关系?”2.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逐步过渡到《城南旧事》的话题。
二、背景介绍(10分钟)1. 通过PPT或者黑板简要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鲁迅的背景和生平经历。
2. 引导学生对鲁迅的影响和地位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主要内容概述(15分钟)1. 分段展示《城南旧事》的章节标题,并让学生预测每个章节的内容。
2.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共同讨论各章节的预测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3. 教师逐一点评他们的预测,并补充完整的章节概要,激发学生对作品的阅读兴趣。
四、主题探究(15分钟)1. 以小组为单位,分配给每个小组一定篇幅的文本,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如社会现实、革命意识等)进行讨论。
2. 鼓励学生找出文本中支持和反驳该主题的具体例证,并展示给全班。
3. 教师引导全班进行综合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观点和解读的合理性。
五、核心问题讨论(15分钟)1. 教师提出几个关键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例如:“为什么鲁迅选择《城南旧事》作为书名?”,“你认为《城南旧事》中的哪个故事最让你印象深刻?”等等。
2. 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观点和见解,并进行辩证的思考和探讨。
六、拓展阅读推荐(10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个人需求,推荐一些与《城南旧事》相关的其他作品和阅读材料。
《城南旧事》名著导读课教案
《城南旧事》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的生动的人物形象。
4、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课前准备】1、师生共同准备好《城南旧事》2、《城南旧事》名著导读课课件3、下发名著导读表格【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播放背景音乐,进入书中情境。
1、(课件出示)骆驼队黑白图片(配上悠长深远的驼铃声)同学们,你们看:在一个温暖的冬日里,一队骆驼正从高高的城墙下缓缓走过;你们听,远处隐约传来了悦耳的驼铃声……2、播放音乐:李叔同的《送别》(将学生带入到名著的意境中)3、教师动情朗读:(课件出示)“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说明:这段文字出自42岁的林海音女士写作的《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序言,她把自己难忘的童年时光写进了这部小说里。
(课件出示)“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哪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板书:城南旧事——林海音)师导:同学们愿意了解一下这位女士和她的小说吗?(生:愿意)好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吧。
二、简介名著作者1、(课件出示)林海音女士的中年及童年画像(字幕简介)林海音:林海音(1918年-2001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2、(课件出示图书封面)教师拿出《城南旧事》图书给学生看。
3、(课件出示)指着课件插图给学生看(童年纯真可爱的英子)这就是书中的主人公小英子,她的身上有着林海音童年的影子。
三、读书方法举隅1、由书名展开想象师:一看到书名《城南旧事》,谁来大胆预测一下本书将会讲述什么故事?(预设)生:《城南旧事》一书讲述了林海音小时候住在老北京城南时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概述:本次课程是一堂《城南旧事》整本书的阅读导读课,适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学生。
课程时间为2课时,每节课60分钟。
整堂课程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导入环节、阅读过程、思考环节和课堂小结。
在导入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入文章内容,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按照书目的顺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并进行个人分享和小组合作探究;在思考环节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探究和反思;在课堂小结环节中,教师通过总结全文主题,回顾全文思考和阅读体验等方面,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深度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熟读整本《城南旧事》,掌握文章中的情节、人物和具体事件,并能简单描述主要情节。
技能目标:能够使用自己的字词简单描述故事的情节,能够通过小组分享、思考和讨论,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城南旧事》,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理解全文主题;2. 培养学生探究、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力;2. 如何对全文主题进行理解和归纳,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
教学策略:1. 合作学习策略:采用学生小组合作、班级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热情。
2. 问题驱动策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信息技术策略:在阅读体验、思考和分享的过程中,通过使用数字板书、PPT等方式,增加课堂互动性和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Step1 导入(5分钟)1. 老师简要介绍整本书的内容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和任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 老师提问:你们曾经听过《城南旧事》这个故事吗?觉得这个标题是什么意思?Step2 阅读过程(50分钟)1. 班级分小组,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每个小组阅读一个短篇故事。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2019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版本:中国青年出版社适用年级:六年级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及片段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4.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会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阅读整本书及片段的方法。
2.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三、课前准备:设计“班级读书会阅读交流卡”、“文摘卡”等,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思考,理解作品的主题。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问的符号,实际的童年过去了,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读了这本《城南旧事》我们就走进了书中,仿佛自己就是那位稳重的小英子,童年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脑海中。
(板书:《城南旧事》——林海音)2.知作者林海音:林海音(1918年-2001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3.(课件出示图书封面)教师拿出《城南旧事》图书给学生看,介绍:《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
二、读整本书的方法过渡:平时我们学的课文,一般较短小,如何来阅读篇幅较长,情节复杂的整本书呢?1.读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
2.看目录:《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五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
三、赏片段——圈、勾、批赏析《爸爸的花儿落了》片段。
1.片段的阅读其实就是我们日常课文学习,谁来说说平时我们是怎样学习课文的呢?2.指名回答。
圈点勾画:勾画出自己感触较深的词句、片段。
写批注:写下自己的见解、感受。
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横向比较,写读整本书的感受。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2. 通过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4.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简介。
2. 人物形象分析:英子、宋妈、爸爸、妈妈等。
3. 故事情节概括:重点分析英子与宋妈的关系、英子成长过程中的变化等。
4. 主题思想探讨:童年记忆、成长烦恼、家庭亲情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重点情节和人物关系,分享自己的看法。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提炼出小说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课后主动阅读的情况。
2. 学生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的理解:通过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表达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城南旧事》原著:提供给学生阅读,以便深入理解小说内容。
2. 相关评论文章: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观点,拓宽视野。
3. 历史背景资料:为学生提供关于作品背景的知识,有助于深入理解小说。
六、教学活动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城南旧事》原著,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重点情节和人物进行分析,分享自己的看法。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小说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4. 小组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角色扮演的心得体会。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城南旧事》的背景、人物、情节等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设计理念: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 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 而是刚刚开始。
我们要努力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 最终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
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 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教学目标:1. 交流自己对《城南旧事》的独特认识。
2. 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
3. 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1、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 二周内阅读完《城南旧事》。
2. 组织学生作手抄报和读书摘录卡。
教学过程:导入: 书的美有着自己独特的神韵。
或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美, 或是“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柔美, 或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凄切的美……正是这些美的文字, 美的情趣, 把我单调的生活涂抹的五彩缤纷。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经典作品。
一. 介绍作者1.聊《城南旧事》题目2.介绍作者, 出示作者生平写照小诗:人生百岁几日春, 休将黑发恋风尘。
去年此地君曾至, 想见茑花待故人。
二. 介绍童年故事1.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开始, 他也是一个问的符号, 实际的童年过去了, 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读了这本《城南旧事》我们就走进了书中仿佛自己就是稳重的那位小英子童年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脑海中, 那童年的回忆历历在目, 文中写了几个故事, 这些故事又发生在她童年几岁的时候呢?惠安馆走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儿落了2. 让我们通过这些文字来猜猜书中的人物。
外貌猜人物动作猜人物语言猜人物三. 感悟童年童年是美好的, 快乐的又是短暂的, 难以忘怀的。
读了《城南旧事》英子童年又是则的难能可贵, 让人难以忘怀, , 《城南旧事》让我们的心头暖暖的, 书中文字深深到动了我们, 文中哪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心呢?1.感悟“爸爸的花儿落了”2.童年感言3.欣赏“送别”歌曲4.推荐童年系列书籍“童年”“呼兰河传”实际的童年很快过去, 心灵的童年永远挥之不去让我们一起来读:让心灵的童年永存!。
《城南旧事》导读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3.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课前准备】1.师生共同准备好《城南旧事》。
2.《城南旧事》导读课课件。
【课时设置】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关于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培根也说过“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
”的确,一本好书可以交给我们知识,一本好书可以包罗世间万象,一本好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
今天,我们将走进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和她一起走进纯真的童年时光。
二、内容简介《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于1960年出版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
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
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在这本书中结交的第一个朋友,英子对她非常同情。
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秀贞的女儿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色胎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
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
后来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
英子又在附近的荒草丛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
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
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
后来英子又接触到了兰姨娘,在英子的牵引下,兰姨娘和德先叔走到了一起。
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突然得知自己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非常难过,后来宋妈被丈夫用一匹小毛驴接走了。
最后,英子的爸爸因病去世,没能参加英子的小学毕业典礼,英子由此告别了童年。
这本书,以英子的口吻向我们诉说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这些人,都曾和英子一起玩过、笑过,最后,又都一一离去了。
有欢聚、有别离,这本书通过小女孩英子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的天真,也有一种淡淡的哀伤。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文本解读】台湾被日本侵占期间,林家不甘在日寇的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
《城南旧事》是一本自传体小说,以林海音5——13岁在北京城南的生活为背景创作。
它透过主人公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成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同时也再现了那个时代北京城独特的百姓生活与风俗旧貌,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及北京城南深深的思念。
【教学目标】1、了解主要内容:通过封面、序言等了解主要内容及创作背景,教给学生初次了解书目内容的基本方法。
2、激趣导向:通过故事中主要人物的选择角度,及英子与他们欢乐的童年往事的片段朗读,引导学生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关注英子纯洁、善良的童心,及本书独特的描写角度。
3、紧扣“送别”主线,猜想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品味本书的“成长”主题。
【教学过程】一、了解主要内容:1、读封面(封面、封底、勒口):了解本书主要内容及作者、创作背景。
同学们:拿到一本书,我们最先看到的就是封面,购买一本书,最先吸引我们的也是封面,封面能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快速的阅读封面上的文字和图片,说说你的了解。
(自传体小说,以小孩的视角看大人的悲欢离合,反应背景二三十年代老北京的风貌,带领我们重温了那个年代社会底层普通百姓的生活。
)2、读封面图画:让我们阅读本书封面图画的片段描写,初步感受一下英子有着怎样的童年生活?(天真快乐的童年生活及良好的家庭条件)出示:我在医院住了十几天,刚可以起床伏在楼窗口向下面看望,爸爸就雇来一辆马车,把我接回家。
马车是敞篷的,一边是爸,一边是妈,我坐在中间,好神气。
前面坐了两个赶马车的人,爸爸催他们快一点,皮鞭子抽在马身上,马蹄子得得得得,得得得得,一路跑下去。
马车所经过的路,我全不认识。
这条大街长又长,好像前面没尽没了。
我觉得很新鲜,转身脸向着车后,跪在座位上,向街上呆呆地看。
两边的树一棵棵地落在车后面,是车在走呢?是树在走呢?我仰起头来,望见了青蓝的天空,上面浮着一块白云彩,不,一条船……3、读序言:这本书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又表达了什么感情呢?语言也会告诉我们很多(本书主要回忆了作者在北京城南生活的往事,表达了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及对北京城南深深的思念)。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阅读推向深入。
2. 了解《城南旧事》的主要故事和人物,能对故事中的人物及事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 引导学生感受离别情怀,珍惜美好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1. 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阅读推向深入。
教学难点:1. 了解《城南旧事》的主要故事和人物,能对故事中的人物及事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2.引导学生感受离别情怀,珍惜美好的童年生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最近我们在读一本饱含深情的书——《城南旧事》(出示:书的封面),作者是林海音(出示林海音照片),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英子再一次走进她的城南,走进她的旧事吧!二、梳理结构小结:通过表格,我们回顾了故事内容,从而理清了整本书的框架结构。
5.请同学们再来看看表格,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呢?预设:这几个故事是相对独立完整的。
预设:这三个故事中,在每一段故事的结尾,每一段故事里的主角最后都离英子而去。
我觉得每个故事读起来都让人感觉很难过。
小结:你不仅发现了每个故事的共同点,你还感受到了它的情感,你读的可真用心。
6.提问:现在我们来猜一猜,作者会怎样来写后面的故事。
预设:我觉得后面两个故事也是独立的故事,而且跟前三个故事一样,在每一段故事的结尾,每一段故事里的主角最后也都离英子而去。
过渡: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同学们可以接着往后读。
【设计意图】教导学生学会梳理小说结构,将文本“读薄”,发现书中故事的共同特点,掌握读书技巧。
三、感受离别1.书中每一个故事都是作者童年经历中难忘的故事;贯穿这些故事的中心人物就是英子。
英子的童年带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预设:故事中的人物最后都离开了英子,我感受到一种哀愁、思念和不舍。
2.的确,那份离别的哀愁、浓浓的相思弥漫在英子的这个童年,林海音在书的前言中也这样写道——出示:“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离我而去,一直到最后的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教案.doc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激发学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兴趣。
3.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作品背景。
2. 分析《城南旧事》的独特魅力及文学价值。
3. 分享《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城南旧事》这本书,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2. 介绍作者:介绍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
3. 分析作品:分析《城南旧事》的独特魅力和文学价值,强调作品的艺术特点。
4. 分享精彩片段:挑选《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朗读,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
5. 引发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阅读《城南旧事》,并提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城南旧事》的兴趣。
2. 课后收集学生的阅读感悟,评估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案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1.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城南旧事》中的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喜爱或关注。
二、教学内容:1. 分析《城南旧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探讨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3.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
三、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城南旧事》中的人物形象。
2.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以英子为例,分析其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等。
3. 探讨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通过言行举止、心理描写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分享各自的看法。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2. 课后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对作品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
城南旧事导读课教案和课件
城南旧事导读课教案和课件
一、课程导入
1. 图片导入:展示老北京的城南旧照片,引起学生对城南旧事的回忆。
2. 提问导入:问学生是否听过或读过城南旧事,谈谈他们对这本书的印象。
二、课程讲解
1. 作者介绍:介绍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下了这本小说。
2. 内容概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这本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人物分析:分析书中的主要人物,包括英子、秀珍、妞儿等,让学生理解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这本书的主题,例如童年、离别、成长等,让学生深入理解书中的情感和思想。
5. 写作手法:分析林海音的写作手法,包括语言特色、叙事风格等,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文字表达情感和刻画人物。
三、课堂互动
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最喜欢的情节或人物,并分享他们的看法。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书中的某个角色,通过表演来加深对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3. 写读后感: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他们对这本书的看法和感受。
四、课程总结
1. 回顾总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强调这本书的主题和思想。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件制作要求
1. 内容要简洁明了:课件内容要紧扣课程主题,避免过多的文字和图片,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 色彩要协调:课件的背景和文字颜色要协调,避免使用过于花哨的颜色,以免影响学生的阅读体验。
3. 图片要精选:课件中使用的图片要精选,要符合课程内容,避免使用与主题无关的图片。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读本解读:《城南旧事》是台湾作家林海音的1960年出版的以她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
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景色和人物,于是用朴实、纯真的文字将那些往事记录了下来。
全书由《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和《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个故事组成,通过小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来展现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反映了作者对童年时光深深的怀念以及对北京城南的思念。
课时目标:1. 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2. 阅读《城南旧事》原著,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让阅读、分享与交流成为一种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学难点:阅读《城南旧事》原著,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让阅读、分享与交流成为一种习惯。
教学过程:一、歌谣导入,激发兴趣1.时光匆匆流逝,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
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会唱的可以一起哼唱。
(《送别》的音乐轻轻响起)。
2.这凄美动人的歌声背后还有一段《城南旧事》,有一位叫林海音的女作家用朴实、纯真的文字将她难忘的童年时光写进了这部小说里。
同学们愿意了解一下这位女士和她的小说吗?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走近林海音女士和她的《城南旧事》。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歌谣导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城南旧事》这本书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快速地进入教学的氛围之中。
二、知人论文,走进名著1. 知作者:(1)课件出示林海音女士的中年及童年画像。
林海音(1918年3月18~2001年12月1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粟县,出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林海音一生创作颇丰,散文、小说、童话等都有涉及,是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英子童年的兴趣,感受作品中的北京风情。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城南旧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在北京城南生活的点点滴滴,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这座城市的眷恋。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作品背景,感受作者情感。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城南旧事》。
2.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林海音及《城南旧事》的背景。
3. 课堂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
四、教学评价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评价。
3.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城南旧事》原著。
2. 课件:作者简介、作品背景、阅读指导等。
3. 辅助材料:相关评论、报道、作者其他作品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活动: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准备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2. 课堂活动: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人物。
b.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作品中的北京风情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c.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d. 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主题和寓意。
七、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介绍作者和作品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兴趣。
2. 引导阅读:教师提供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和情感表达。
3. 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城南旧事》导读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这节导读课,学生能对《城南旧事》这本书产生阅读兴趣和阅读的期待;2.在老师引领和小组互动后,学生能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3.通过这节课,学生对《城南旧事》这本书的内容以及作者创作背景有初步的感知。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城南旧事》这本书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
教学难点:学生能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
一、导入书名: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培根曾说过“读书使人明智”,我国著名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你都知道哪些呢?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吧!(生交流)同学们积累的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真不少啊!大家平时读过的书一定很多,都是爱读书的孩子,老师真佩服你们。
今天,我推荐给大家一本新书,书的名字叫做《城南旧事》。
(板书书题,出示课件)二、了解作者同学们,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关于林海音你知道什么?请大家从书中找一找。
(指名说,教师进行补充。
)三、书名激疑当你看到书的题目——《城南旧事》的时候,你的脑海会浮现怎样的问题呢?(指名说,预设: 城南是哪里的城南,旧事是谁身上的事?又是什么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书的时候,善于思考,能提出疑问,是个好习惯。
接下来,就让我们在下面这段文字中探究一二吧。
四、品读序言出示文字: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物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他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
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与我的心头。
这段文字出自此书的序言,请大家自由朗读文字,然后小组交流,你从中了解到什么,读出了什么?(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组织交流,教师点拨:这本书是林海音女士在40岁的时候,回忆自己童年在北京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回忆,那回忆中究竟有哪些人,又有哪些事呢?首先让我们先去认识一下书中的几个人物吧!五、感受人物(一)英子出示影视作品中英子图片,出示文字: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案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案一、激趣导入:1、影音导:一首美丽的歌谣《送别》曾伴随着我童年远去的足音,在一次次离别之际,给过我无限感动。
可我从来不知道这凄美动人的歌声背后还有一段《城南旧事》,不知道有一位名叫林海音的女作家深怀着新旧时代交杂的那份感伤,以童年的记忆写下了20世纪20年代北平城南的人情风物。
而这幅那个年代的北京风俗画,又以清新、淡雅、童稚的笔触,勾画出了普通百姓的命运遭际。
让我们一起走近----林海音……(看课件)二、阅读指导:1、看封面猜测内容2、初读浏览:了解大体内容。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目录、作者序言、摘要介绍、书后评论,从目录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先睹为快……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小结:《城南旧事》中,林海音化身为英子成就了自己半个世纪的怀乡梦。
她以一个孩子纯净得容不下任何尘埃的眼眸,给这个世界蒙上了一层梦幻般的明朗。
成人世界的痛苦与挣扎于是就滤去了浮世悲欢,还原成了生命的本来模样。
疯子也好,贼也罢。
贫穷也好,富庶也罢。
此时也褪去了世俗的烙印,取而代之的是有血有肉的、真实的生命。
让我们走进《城南旧事》……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经过(课件----照片)3、细读品味:阅读方法指导(节选段落课件)A、节选段落示范指导:圈点勾划、写批注勾画出自己感触较深的词句,写下自己的见解----品味精妙、感想体会、不同见解等(课件展示)B、方法练习:同学们,你们读这本书的时候,有哪些片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1)你也可以像老师这样阅读: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5分钟时间,开始吧-----2)把你的感受与大家分享:指名同学在全班分享4、写读书感悟—--收获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城南旧事》说:这是作者林海音的传记式小说,写了5个故事。
文字朴实温馨,故事生动起伏。
读她,仿佛自己也置身于上世纪20年代的北京。
仿佛自己就是一个孩子,看北京、看大人、看周遭的幸与不幸。
而她带给我更多的却是感悟。
这恐怕是一本好书的最高境界——不仅让读者丰富了视野,还令读者有所感悟。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一班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9. 学生反馈表:准备一份学生反馈表,用于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以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改进教学方法。
10. 教学PPT:制作一份教学PPT,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难点等,以便于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学习。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城南旧事》的阅读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城南旧事》中的情节、人物、主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城南旧事》阅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阅读问题。
5. 直观性和互动性:板书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和互动性,通过图片、图表、流程图等形式的板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和讨论。
6. 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板书设计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调整和操作,方便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具体板书设计示例:
4. 请结合《城南旧事》中的描写,分析林海音的文学风格。
小学语文五年级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阅读后记,找寻写作初心。
2.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篇文章中,实践两种阅读方法:通过列小标题的形式,梳理事件,把书读薄;通过鉴赏文本细节描写和做做批注的方法,把书读厚。
3. 体悟成长主题,勾连其他篇章,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驱力。
教学重难点1. 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阅读后记,找寻写作初心。
2.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篇文章中,实践两种阅读方法:通过列小标题的形式,梳理事件,把书读薄;通过鉴赏文本细节描写和做做批注的方法,把书读厚。
3. 体悟成长主题,勾连其他篇章,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驱力。
二、学情分析有的学生可能完整地读过此书,有的学生可能读过一点儿,有的学生可能没有读过。
在学情不统一的情况下,做到泛读和精读的结合,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在自身阅读的基础上有所个性化的收获。
三、教学准备PPT,教案,学习单,打印的文章《爸爸的花儿落了》,书籍《城南旧事》四、教学过程开场白:师:同学们,关于阅读,著名文学家伏尔泰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看。
请你来——生:每当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师:谢谢你用自己的声音把伏尔泰的话语带到了我们的阅读课堂。
“一本好书”,“一个朋友”,“重逢”,听到这些词汇,你的感觉是怎样的?生1:温暖。
生2:亲切。
师:大家说的都很贴切,而我们今天像朋友一样相逢在一起,就是因为一本书,这本书是?生:《城南旧事》(一)庐山真面:为林海音画像你对林海音的了解有多少师:《城南旧事》,完整地读过这本书的同学请举手,读过但没读完的请举手,知道有这么一本书的同学请举手。
同学们,世界上的好书有很多,那我首先要祝贺你,你知道了其中的一本。
读过一遍的同学,我们一起来再读一遍,希望在群体的交流和分享中,你会收获新的体验和思考,没读过的同学也不打紧,那你的收获可能是最大的。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使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受作者林海音对童年和北京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书本内容:阅读《城南旧事》前五章,了解故事背景,初步感知故事情节。
2. 文化背景: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如胡同、四合院、庙会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老北京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城南旧事》及作者林海音,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前五章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分析:讲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如胡同、四合院、庙会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交流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 案例分析: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城南旧事》。
六、教学内容1. 书本内容:阅读《城南旧事》第六至十章,跟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情感教育:通过故事情节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成长的烦恼与快乐,珍惜友情。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故事主题。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成长的意义,联系自身进行思考。
八、教学方法1. 比较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2. 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九、教学过程1. 回顾与导入: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节。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第六至十章内容,关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城南旧事》导读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的读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了解作者生平;
3.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活动:
活动1:激发兴趣
播放《城南旧事》电影,让学生对书本内容产生兴趣,。
观看电影后,引导学生对电影与原著的差异进行讨论,让他们对原著产生更大的阅读期待。
活动2:认识林海音
(1)播放纪录片《两地-林海音》,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林海音先生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介绍林海音的其他作品及成就,让学生对作者有全面的了解。
活动3:制定整本书阅读规划
(1)教师将根据《城南旧事》的章节划分,将整本书分为若干个阅读任务。
并设定每周的阅读进度,制作成对应的阅读计划表,确保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
(2)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内容,设定相应的讨论主题。
(3)学生将按照教师的要求,每周填写阅读记录表格,记录自己的阅读进度和感受。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激发阅读兴趣。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二、教学重点:1. 《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欣赏《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
三、教学难点:1. 《城南旧事》作品特点的深入理解。
2. 运用阅读策略阅读《城南旧事》。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城南旧事》封面、作者简介、作品特点、精彩片段等。
2. 纸质版《城南旧事》书籍。
3. 学生阅读记录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城南旧事》封面,引导学生关注作品名称和作者。
2. 作者及背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
3. 作品特点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城南旧事》的作品特点,如:题材、风格、人物形象等,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情况。
4. 精彩片段欣赏教师选取《城南旧事》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引导学生朗读并讨论,分析片段中的亮点,如:情节、人物、描写等。
5. 阅读策略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运用阅读策略阅读《城南旧事》,如:关注人物形象、理解情节发展、品味语言风格等。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自选一个片段进行欣赏,并运用阅读策略阅读整本书,完成阅读记录卡。
8.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作品特点和阅读策略。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城南旧事》与其他作品的关联,例如与期其他作家的作品的比较阅读。
2.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选择作品中的一个角色,进行的情景再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七、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2. 阅读记录卡: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3. 课后作业: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案
一、激趣导入:
1、影音
导:一首美丽的歌谣《送别》曾伴随着我童年远去的足音,在一次次离别之际,给过我无限感动。
可我从来不知道这凄美动人的歌声背后还有一段《城南旧事》,不知道有一位名叫林海音的女作家深怀着新旧时代交杂的那份感伤,以童年的记忆写下了20世纪20年代北平城南的人情风物。
而这幅那个年代的北京风俗画,又以清新、淡雅、童稚的笔触,勾画出了普通百姓的命运遭际。
让我们一起走近----林海音……(看课件)
二、阅读指导:
1、看封面猜测内容
2、初读浏览:了解大体内容。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目录、作者序言、摘要介绍、书后评论,从目录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先睹为快……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小结:《城南旧事》中,林海音化身为英子成就了自己半个世纪的怀乡梦。
她以一个孩子纯净得容不下任何尘埃的眼眸,给这个世界蒙上了一层梦幻般的明朗。
成人世界的痛苦与挣扎于是就滤去了浮世悲欢,还原成了生命的本来模样。
疯子也好,贼也罢。
贫穷也好,富庶也罢。
此时也褪去了世
俗的烙印,取而代之的是有血有肉的、真实的生命。
让我们走进《城南旧事》……
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经过
(课件----照片)
3、细读品味:阅读方法指导(节选段落课件)
A、节选段落示范指导:圈点勾划、写批注
勾画出自己感触较深的词句,
写下自己的见解----品味精妙、感想体会、不同见解等(课件展示)
B、方法练习:
同学们,你们读这本书的时候,有哪些片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1)你也可以像老师这样阅读: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5分钟时间,开始吧-----
2)把你的感受与大家分享:指名同学在全班分享
4、写读书感悟—--收获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城南旧事》说:
这是作者林海音的传记式小说,写了5个故事。
文字朴实温馨,故事生动起伏。
读她,仿佛自己也置身于上世纪20年代的北京。
仿佛自己就是一个孩子,看北京、看大人、看周遭的幸与不幸。
而她带给我更多的却是感悟。
这恐怕是一本好书的最高境界——不仅让读者丰富了视野,还令读者有所
感悟。
我怀念起我的童年,怀念我生活的那个年代、那个小镇、那时的喜怒哀乐。
那些在我童年时留在我记忆的往事,如今不也是我的城南旧事?
感谢《城南旧事》,给我一次回味当年的机会。
(1)、写感悟卡片:(随手写,可以是片段感悟也可以是整本书的感悟)
(2)、把你刚才的阅读收获用格言的形式写下来:
(谢谢您又为阅读花园增添了一朵美丽的小花)
三、总结阅读方法:
板书:看封面猜内容
初读浏览:作者和写作背景、目录、作者序言、摘要介绍、书后评论,
细读品味:圈点勾画,写批注
写读书感悟
四、作业:
1、本周细读《城南旧事》,下周交流
2、选作:
1)整本书读完后填写读书卡
2)写读后感(油然而生的感想)
3)制作读写手抄报(自拟名字,如:《走进城南旧事》等)结束:
读书格言
希望同学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多增加营养,多和高尚的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