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4.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习题精选第八十二篇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练习题(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练习题(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练习题(全册)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一、填空:1、微生物是()、分布极广的(),绝大多数要用()才能看到。

2、()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生物学家()。

4、水滴里的生物有()。

5、微生物分布在()。

6、常见的微生物有()。

二、问答: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2、做酸奶一、填空:1、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细菌有的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

3、利用霉菌可以()等;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二、问答: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答:3、馒头发霉了一、填空:1、馒头在()的前提下简单发霉,在()的前提下不简单发霉。

2、英国细菌学家()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属于抗生素。

3、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有()。

4、馒头上的霉是(),水果上的霉是()。

1二、问答:霉的功与过有哪些?功:过:3、尝试:设计馒头发霉的尝试。

(1)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4)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结论: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填空:1、()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和()。

2、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发现了()。

3、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的生长发育过程。

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的衰老、死亡酿成的。

二、问答:1、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有什么分歧?答:2、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答: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地球的形状一、填空:1、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曾提出了()的猜想。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第一篇: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4《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能够通过请教教师或家长、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除污迹的常用方法。

知识与技能: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发生变化。

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体验到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乐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烧杯、角勺、水、粉碎好的肥皂(或调制好的浓肥皂水)、洗衣粉、草酸、植物油、旧报纸(保持清洁,易于清理)。

学生准备:多块质地相同的布料(浅色)、筷子、自备“污物”。

教学活动建议1.新课导入可以用以下方法导入。

第一种方法:创设问题的情景法。

教师可以拿着一件衣领沾有污垢、衣襟沾有油迹、衣袖沾有墨汁、衣角沾有血迹的衣服,沮丧地说:今天,老师打扫卫生,不小心把衣服弄脏了,你们瞧,这衣领沾有污垢,这衣襟沾有油迹,这衣袖沾有墨汁,这衣角沾有血迹,哎(大叹气),怎么办呢? 第二种方法:师生谈话法。

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在家洗衣服吗?(大多数学生不洗衣服),知道妈妈是怎么洗衣服的吗?如果衣服上沾有油迹、果汁、墨汁、血迹等,妈妈是怎么处理的呢?”2.实验探索环节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首先,让学生猜猜,哪一种污迹用哪一种洗涤用品效果好?并将猜测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其次,组织学生探讨如何控制实验条件。

如选择布条上污迹的大小、浸泡布条的水量多少、倒入肥皂、洗衣粉、草酸的多少……通过讨论,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在这个对比实验中,其他条件都要一样,只有洗涤用品不一样。

学生只有明白了控制条件,实验才能做得科学规范。

建议第一个实验选择的污物最好是比较常见的,如油迹,用肥皂或洗衣粉就能洗去的,然后再选择墨汁或血迹,用肥皂或洗衣粉洗不净,而用草酸效果却非常好。

苏教版科学六级上洗衣服的学问

苏教版科学六级上洗衣服的学问
白奥 花宝 金银 鹏锦 斧头 超妙 奥妙 洁霸 巧姨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
用10%的酒石酸溶液来揩拭沾污处,再用冷水洗净; 衣物沾到笔圆珠笔痕迹另外还有一个门径解决:那就是别急着把衣服下水,而是先用汽油洗一洗沾到的部分再洗。 1903年,德国盖斯勒教授和鲍厄博士发明了制造肥皂粉的方法。 洗衣粉是一种碱性的合成洗涤剂,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少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再加一些助剂,磷酸盐,硅酸盐 ,元明粉,荧光剂,酶等。 这些牌子的洗衣粉你都知道么?
那你知道洗衣粉和 肥皂粉的区别么?
PK
• 肥皂和洗衣粉全是碱性化工产品,其PH在9~11之 间,根本不存在所谓“酸碱中和” 之说;其次,
肥皂的主要成份脂肪酸钠会与水中的钙、镁离子 结合成沉淀,影响去污力。而洗衣粉中所含的三 聚磷酸钠具有络合钙、镁离子,软化硬水的功效, 可以使肥皂的去污能力得以提高而不是降低;第 三,肥皂中的脂肪酸钠与洗衣粉中的烷基苯磺酸 钠可产生“协同去污效应”,提高了二者的去污 能力。第四,肥皂能抑制洗衣粉的发泡能力,使 衣物易于漂洗过清。
• 对桃汁迹,因中间含有重价铁,所以可用草酸溶液除之。对柿子渍, 立即用葡萄酒加浓盐水揉搓,再用温洗涤剂溶液清洗,清水漂净;
• 番茄酱可先刮去干迹,用温洗涤剂清洗。果酱可用水润湿后拿洗发香 波刷洗,再用肥皂酒精液洗,清水冲净。
• 虽然各种污物的成分有 所不同,但是只要与合适的 洗涤用品发生反应,就能被 洗干净。看来,洗衣服的学 问大着呢!
衣服上蹭到油漆该怎么办呢?
• 方法就是把清凉油抹到粘有油漆的性漆(如水溶漆、乳胶漆)及 家用内墙涂料,即时用水一洗即掉;若尼龙织物 被油漆沾污,可先涂上猪油揉搓,然后用洗涤剂 浸洗,清水漂净。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4. 洗衣服的学问》习题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4. 洗衣服的学问》习题2

.
《4. 洗衣服的学问》习题
一、填空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四类。

二、选择
1.下列不是影响酶活性因素的是()。

A.水的用量B.表面活性剂C.酸碱度D.温度
2.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酶洗衣粉的效果总比普通洗衣粉的效果好
B.加酶洗衣粉效果的好坏受很多因素影响
C.加酶洗衣粉中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D.加酶洗衣粉相对普通洗衣粉讲有利于环保
3.加酶洗衣粉不能用沸水溶解,这说明了酶的作用()。

A.适于低温下催化B.具有高效性C.具有专一性D.需适宜的温度4.蛋白酶洗衣粉容易洗去奶渍、血渍,可是不易洗去汗渍,这体现了酶的()。

A.高效性B.专一性C.需适宜的条件D.多样性
5.下列去油污效果最好的是()。

A.肥皂
B.洗衣粉
C.专用洗涤剂
D.洗衣液
三、思考题
1、去墨水最好的洗涤用品是什么?
2、列举几种你知道的洗涤剂的名字。

精选。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4.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1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4.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1

4.洗衣服的学问【教学目标】1.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发生变化,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2.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能够通过请教教师或家长、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除污迹的常用方法。

3.意识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体验到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做洗涤用品去污实验,了解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

【教学难点】学会控制变量。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烧杯、勺、水、肥皂粉、洗衣粉、玻璃棒、多块质地相同带“污物”的布料(浅色)。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介绍肥皂的历史,引入新课1.师:课前请同学查找肥皂的起源,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生:在欧洲关于肥皂起源的传说很多,一说古罗马的高卢人,每遇节日便将羊油和山毛榉树的灰溶液搅成糊状,涂在头发上,梳成各种发型。

一次,节日突遇大雨,发型淋坏了,人们却意外发现头发变干净了。

又传说,罗马人在祭神时,烧烤的牛羊油滴落在草木灰里,形成了“油脂球”。

妇女们洗衣时发现,沾了“油脂球”的衣服更易洗干净。

早期的肥皂可是奢侈品,直到19世纪末,制皂工业由手工作坊最终转化为工业化生产,肥皂才成为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

2.师:感谢某某同学的分享。

肥皂的使用延续了很长时间,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更多的洗涤用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从每天晚上电视上扑天盖地的广告我们就能看出来!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两段广告。

3.师:播放视频(1)孙俪的超能天然皂粉广告;(2)小沈阳的立白去渍霸洗衣粉。

都说自己的产品去渍效果好,同学们如果皂粉和洗衣粉进行去渍PK的话谁会赢呢?生:思考并回答。

4.师:看来同学位各有各的想法,那如果想知道谁的去污能力强,光说是不行的,我们得通过实验来验证。

二、实验演示,并设计对比实验1.师:接下来我要考考同学们的观察力和思维力,看看老师要进行实验了,如果你觉得老师做的不对,可以随时叫停老师好不好?演示:向一个烧杯中加入一勺肥皂粉,另一个烧杯中加入三勺洗衣粉,同学们看看老师刚才做的,你有什么想法吗?生:老师,你这样做对肥皂粉不公平,得一样多的才行!2.师:啊,说的太棒了,也就是说,我们在做实验之前得确定哪些条件是一样的,哪些条件是不同的?3.师: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为研究一下吧!生:我们小组认为用的水得一样,而且水温也一样。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4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4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

《洗衣服的学问》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洗衣服的学问》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中的第四课。

本单元是属于“物质世界”版块中的“物质在变化”范畴,让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初步认识化学变化是一种物质变成了另一种物质。

本课是通过做不同洗涤剂去污能力的对比实验,让学生学会控制实验中变量进行探究,并在实验中观察到洗涤剂能与污渍发生反应,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然后用语言文字表达所观察到变化,明白不用的污渍要用不同的洗涤剂去除。

在探究中意识到控制变量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渍产生变化。

知道不同的污渍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2.知识与技能会做不同洗涤用品去污能力的对比实验。

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实验。

能用恰当的语言和文字描述所观察的变化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可以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意识到洗衣服也需要学问。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会做不同洗涤剂去污能力的对比实验。

难点:学会控制变量,做对比实验。

四、教学准备:各组250ml烧杯×3、纸杯×3、洗衣粉、肥皂粉、漂白粉、勺×3、搅拌棒×3、各种污渍的布条×3、500ml烧杯一个、实验记录表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平常都看电视广告吧,今天也带来了段广告,请同学看吧!展示一段广告谈话:这段广告说了洗衣粉能去除衣服上的污渍,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用洗衣粉去除不了的污渍吗?如果给你洗衣粉、肥皂粉、漂白水这三种洗涤剂你觉得哪种能最有效的去除它?今天我们就是要研究哪种洗涤剂能最有效去除生活中常见的墨水呀、颜料呀、等污渍。

我们现已去除墨水污渍为例,哪种洗涤剂去除墨水最有效?(板书:探究问题哪种洗涤剂去除墨水最有效?)怎样证明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呢?(二)、讨论变量,制定方案1.讨论变量1)谈话:要对比哪种洗涤剂能最有效地去除墨水污渍,实验该怎么做呢?哪些条件应该一样呢?小组同学商量商量2)小组讨论并记录3)汇报(板书记录学生的讨论结果)板书一样的条件:水的用量、洗涤剂的用量、搅拌的次数、浸泡的时间、搅拌的力度、污迹的面积等汇报了这么多一样的条件,有不一样的条件吗?不一样的条件:不同的洗涤剂2.制定方案1)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好,不过,在具体操作中怎样才能保证这些条件都一样,所以我们要想想具体的实验该怎么做,那一起来看看我们今天的实验器材吧:500ml烧杯一个(用来分装水)、250ml烧杯×3、装着洗涤剂的杯子3个,分别装洗衣粉、肥皂粉、漂白粉,分装洗涤剂的勺子、用来搅拌洗涤剂的搅拌棒使用时要注意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带有污渍的布条,布条上的污渍有我们生活中常遇到的墨水、水彩颜料、油渍、果汁,今天我们就分四个大组来研究,第一组做去除果汁污渍的对比实验,第二组做去除墨水污渍的对比实验,第三组做去除水彩颜料污渍的对比实验,第四组做去除油渍污渍的对比实验。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3洗衣服的学问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3洗衣服的学问
点击输入标题
怎样洗去污物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衣服上沾着汗渍、 墨水、油污、果汁等污物。你知道怎样洗去它们吗?
常见的污渍
点击输入标题
怎样洗去污物
把你的发现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墨水用肥皂 洗不掉。
用洗衣粉。
妈妈说,去果汁必 须用专门的洗涤剂。
点击输不入标同题的洗涤用品的特点
我们常见的洗涤剂有哪些?
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这样,原来不相溶的油和水,就变
成“油水交融”的污水了,随着多次的漂洗、拧干,衣服也就
洗干净了。 油

肥皂
肥皂去油污的道理
虽然各种污物的成分有所不同,但是只要与 合适的洗涤用品发生反应,就能被洗干净。看来 洗衣服的学问大着呢!
常见污渍清洗方法
领、袖口:先将衣服浸湿,再在脏处均匀涂上一层牙膏 ,用毛刷轻刷l-2分钟,水漂后再按常法用肥皂或洗衣 粉搓洗; 油烟迹:用刷子蘸取浓食盐水多刷洗几次即可;也可用 棉纱取纯度较高的汽油除掉。 墨水迹:可往污处撒些细盐粉末,然后用湿肥皂水液刷 去;陈墨迹宜选用鲜奶浸润透,再使用毛刷蘸取鲜奶反 复地擦洗。 油 迹:用棉纱蘸取纯度较高的汽油反复地擦拭;也可 用洗涤剂擦刷。
• 德国汉高在1907年以硼酸盐和硅酸盐为主 要原料,首次发明了洗衣粉。洗衣粉是一 种碱性的合成洗涤剂,洗衣粉的主要成分 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少量非离子表面活 性剂,再加一些助剂,磷酸盐,硅酸盐, 元明粉,荧光剂,酶等。经混合、喷粉等 工艺制成。
• 1903年,德国盖斯勒教授和鲍厄博士发明 了制造肥皂粉的方法。肥皂是人们日常生
肥皂粉
菜汁
肥皂粉
水彩颜料 专用洗涤剂
果汁
专用洗涤剂 蓝黑墨水 洗衣粉
为什么不主要同成洗衣用优品点的洗涤缺点效果不同?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3-4、洗衣服的学问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3-4、洗衣服的学问

阳邑乡中心校学案备写纸学校里美庄年级六科目科学教师何振泰时间2010.11、.课题4、洗衣服的学问内容分析:《洗衣服的学问》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质在变化”里的一课,属于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的范畴,研究不同洗涤用品的不同洗涤效果,力图让学生知道洗衣服的学问,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丰富生活经验,提高解决身边麻烦事的能力,增强用科学改变生活质量的意识。

本课主要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怎样洗去污渍的问题。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开展对比实验,了解不同的洗涤用品的特点。

第三部分、通过一段资料和漫画,向学生解释肥皂去油污的道理教学目标:1、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产生变化。

2、知道不同的污物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3、做不同洗涤用品去污能力的鉴别实验。

4、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实验。

5、能用恰当的语言和文字描述所观察的变化情况。

教学重点:会做不同洗涤剂去污能力的鉴别实验。

教学难点:会控制变量。

教学准备:250ml烧杯×3、纸杯×3、洗衣粉、肥皂粉、洗洁精、搅拌棒×3、各种污迹、500ml烧杯一个教学内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问题及设计意图反思重构导入同学们刚才说了这么多,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我们走进超市,各种各样的洗涤用品琳琅满目。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洗涤用品呢?然后进行实验研究。

学生自由发言,讲述类似经历。

(展示自己沾有污迹的衣物)讲述:这两天我碰到了一个难题,我在大扫除的时候,把衣服弄脏了,(师出示一件沾有各种污迹的衣服)我怎么洗也洗不掉这些污迹,你有过这样的烦恼吗?目标二实验探索在这个实验中,其他条件都一样,只有洗涤用品不一样。

学生只有明白了控制条件,实验才能做得科学规范。

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表格中,并将结果与猜测比较,从而认识一些科学事实。

提问:哪一种污迹用哪一种洗涤用品效果好?并将猜测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布条上(油污)的变化│││││││├─────────┼──┼──┼──┼──┼──┼──┤│布条上( )的变化│││││││├────────┼──┼──┼──┼──┼──┼──┤│布条上( )的变化目标三分组实验探索1 布置实验:我看到你们自己带来了沾有污迹的衣服,那么你们可以用刚才找出来的洗涤这种污迹效果最好的用品来试一试,看看是否能洗掉呢?汇报实验结果:看到了什么效果?为什么会这样?按照上述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开展探究。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4.洗衣服的学问》授课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4.洗衣服的学问》授课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4.洗衣服的学问》授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4.洗衣服的学问》是一节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科学课程。

教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探究洗衣服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洗衣粉(液)的成分及作用,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以及如何正确晾晒衣物。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洗衣服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洗衣粉(液)的成分、作用,以及洗涤方法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疑惑。

此外,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较浓,通过实验探究,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洗衣粉(液)的成分及作用,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学会正确晾晒衣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洗衣粉(液)的成分及作用,正确的洗涤方法。

2.难点:如何正确晾晒衣物。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洗涤用品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衣物洗涤前后的对比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洗涤衣物的重要性。

2.探究洗衣粉(液)的成分及作用: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洗衣粉(液)与污渍的反应,讨论得出洗衣粉(液)的成分及作用。

3.学习洗涤方法:教师演示正确的洗涤方法,学生分组实践,交流讨论洗涤心得。

4.探究如何正确晾晒衣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不同晾晒方法的衣物晾干效果,讨论得出正确的晾晒方法。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洗涤衣物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洗衣服的学问1.洗衣粉(液)的成分及作用–成分:__ __ __–作用:__ __ __2.正确的洗涤方法3.正确晾晒衣物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洗衣粉(液)的成分及作用、正确的洗涤方法的掌握程度。

2019-2020学年度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4.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习题精选第二十篇

2019-2020学年度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4.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习题精选第二十篇

2019-2020学年度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4.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习题精选第二十篇第1题【单选题】洗衣机洗衣服时,油污去了( )A、空气中B、水中C、衣服里面D、衣服外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油污用( )可以洗干净。

A、水B、肥皂C、洗洁精【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紫甘蓝水是( )。

A、碱性物质B、酸性物质C、指示剂D、去污剂【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家用清洁剂大多是酸性物质。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是碱性物质。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胃酸过多时,可以服用碱性药物。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油污可以用水洗净。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当我们揉搓衣物的时候,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衣服就洗干净了。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洗涤用品清洗。

?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衣服上沾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污物。

【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墨水用肥皂______(填“洗的掉”或“洗不掉”)。

【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虽然各种污物的成分有所不同,但是只要与______发生反应,就能被洗干净。

【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去果汁必须用专门的______。

【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对于油污,单用______是洗不干净的,用______则可以洗干净。

【答案】:【解析】:第15题【解答题】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干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干净。

为什么?A这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个人,一只手拉着油,另一只手拉着水。

当我们揉搓衣物的时候,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

最新版本洗衣服的学问ppt课件六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

最新版本洗衣服的学问ppt课件六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

在对比实验中要注意那些问题?
• 1、我们在一个杯子里放一勺洗衣粉,在另一个 杯子里放三勺肥皂粉,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两个杯子里洗衣粉和肥皂粉的用量相同)
• 2、一个杯子装半杯水,另一个杯子装一杯水, 这样行吗?为什么?(两个杯子里装的水用量相 同)
• 想一想:还有什么要相同?
对比试验
哪种洗涤剂去污效果好
• 实验记录卡一
洗衣粉 布条上( 墨水 渍 )的变化 布条上( 圆珠 笔渍 )的变化
• 得出的结论(
肥皂粉

• 有了猜测就动手实验来验证,通 过观察得出结论。科学家们也是
这样做科学研究的,让我们动起 手来做生活中的小科学家。
生活中常见的污渍有 哪些?
油渍、水彩渍、果汁、菜汁、 墨水、血迹等等。
猜测记录卡二:
• 油渍 • 水彩渍 • 果汁 • 菜汁 • 墨水 • 血迹
肥皂 洗衣粉
实验记录卡二:
污物
效果最好 污物 的洗涤用 品
效果最好 的洗涤用 品
油污
血迹
疏汁
水彩颜料
果汁
蓝黑墨水
虽然污渍的成分各不相 同,但只要用匹配的洗 涤剂,它们都能被洗干 净。洗衣服大有学问。
■常见污渍清洗方法
油烟迹:用刷子蘸取浓食盐水多刷洗几次即可;也可用棉纱 取纯度较高的汽油除掉。
■墨水迹:可往污处撒些细盐粉末,然后用湿肥皂水液刷去; 陈墨迹宜选用鲜奶浸润透,再使用毛刷蘸取鲜奶反复地擦洗。
■油 渍:取一片萝卜擦拭油污处,然后再用热水洗净。
■果汁渍:可用少量稀氨水搓揉,然后用清水洗净。 ■污泥渍:用少量马铃薯汁先擦后清洗,可除掉衣服上的污 泥渍。 ■血 渍:先用双氧水擦拭污 洗涤用品可以去除污迹呢?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4.洗衣服的学问》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4.洗衣服的学问》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4.洗衣服的学问》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4.洗衣服的学问》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洗涤剂的种类、作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洗涤剂来清洗衣物。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洗涤剂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洗涤剂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洗涤剂的种类、作用以及原理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洗涤剂的种类、作用及原理,学会正确使用洗涤剂清洗衣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探究洗涤剂的奥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洗涤剂的种类、作用及原理。

2.难点:如何正确使用洗涤剂清洗衣物。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洗衣服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洗涤剂的种类和作用。

2.探究洗涤剂的种类:让学生举例说明常见的洗涤剂,并进行分类。

3.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洗涤剂对污渍的清洗效果。

4.讨论洗涤剂的原理:引导学生探讨洗涤剂去污的原理。

5.学习正确洗涤方法:讲解洗涤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洗衣习惯。

6.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知识清洗衣物。

7.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洗衣服的学问1.洗涤剂的种类:肥皂、洗衣粉、洗衣液等。

2.洗涤剂的作用:去污、消毒、柔顺等。

3.洗涤剂的原理:乳化、溶解、化学反应等。

4.正确洗涤方法:选择合适洗涤剂,注意洗涤剂用量,分类清洗等。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洗涤剂的种类、作用及原理的掌握程度。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4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4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4.洗衣服的学问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能够通过请教教师或家长、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除污迹的常用方法。

科学知识
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发生变化。

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体验到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烧杯、角勺、水、粉碎好的肥皂(或调制好的浓肥皂水)、洗衣粉、草酸、植物油、旧报纸(保持清洁,易于清理)。

学生准备:多块质地相同的布料(浅色)、筷子、自备“污物”。

四、教学过程
4.洗衣服的学问
┌─────────┬─────┬─────┬─────┐││肥皂粉│洗衣粉│草酸结晶││├──┬──┼──┬──┼──┬──┤││猜测│结果│猜测│结果│猜测│结果│├─────────┼──┼──┼──┼──┼──┼──┤│布条上(油污)的变化│││││││├─────────┼──┼──┼──┼──┼──┼──┤│布条上( )的变化│││││││├─────────┼──┼──┼──┼──┼──┼──┤│布条上( )的变化│││││││└─────────┴──┴──┴──┴──┴──┴──┘。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第一章:认识衣物材料教学目标:1. 了解衣物的常见材料,如棉、麻、丝、毛等。

2. 掌握各种衣物材料的特性及洗涤方法。

教学内容:1. 衣物的常见材料及特点。

2. 不同衣物材料的洗涤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和触摸不同材料的衣物,感知其质地和手感。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种衣物材料的特性。

3. 教师讲解不同衣物材料的洗涤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二章:洗涤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洗涤的基本原理,如去污、消毒、软化等。

2. 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提高洗涤效果。

教学内容:1. 洗涤的基本原理。

2. 洗涤剂的种类及作用。

3. 正确的洗涤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洗涤的基本原理,学生认真听讲。

2. 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了解洗涤剂的种类及作用。

3. 教师演示正确的洗涤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第三章:洗涤工具与设备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的洗涤工具与设备,如洗衣机、搓衣板等。

2. 掌握各种洗涤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 常见的洗涤工具与设备。

2. 各种洗涤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常见的洗涤工具与设备,学生认真观察。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种洗涤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

3. 教师演示各种洗涤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第四章:衣物洗涤操作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洗涤各类衣物,提高洗涤效果。

2. 掌握衣物晾晒和熨烫的方法,保持衣物整洁。

教学内容:1. 各类衣物的洗涤操作步骤。

2. 衣物晾晒和熨烫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类衣物的洗涤操作步骤。

2. 教师演示衣物晾晒和熨烫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3. 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第五章:环保洗衣教学目标:1. 了解环保洗衣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掌握环保洗衣的方法,减少衣物洗涤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1. 环保洗衣的重要性。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上《洗衣服的学问1》word教案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上《洗衣服的学问1》word教案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上《洗衣服的学问1》word教案课程标准:物质的变化的各种原因。

教学目的:过程技能:1.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2.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迹的常用方法。

科学知识1.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2.了解肥皂去污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2.体验到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乐趣。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迹的常用方法。

●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了解肥皂去污的道理。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不能理解了解肥皂去污的道理。

层次2: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不能理解了解肥皂去污的道理。

层次3: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能理解了解肥皂去污的道理。

探究能力:层次1:没有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不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迹的常用方法。

层次2:没有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但是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迹的常用方法。

层次3: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迹的常用方法。

教学材料:烧杯、角勺、水、粉碎好的肥皂粉(或调制好的浓肥皂水)、洗衣粉、植物油、沾有“污物”的布条(浅色)、筷子附送:洗衣服的学问2(2010-10-13 17:46:35)教学内容分析:《洗衣服的学问》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中的第四课。

本单元是属于“物质世界”版块中的“物质在变化”范畴,让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初步认识化学变化是一种物质变成了另一种物质。

本课是通过做不同洗涤剂去污能力的对比实验,让学生学会控制实验中变量进行探究,并在实验中观察到洗涤剂能与污渍发生反应,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然后用语言文字表达所观察到变化,明白不用的污渍要用不同的洗涤剂去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4.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习题精选第八十二

第1题【单选题】
紫甘蓝水是( )。

A、碱性物质
B、酸性物质
C、指示剂
D、去污剂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洗衣机洗衣服时,油污去了( )
A、空气中
B、水中
C、衣服里面
D、衣服外面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油污用( )可以洗干净。

A、水
B、肥皂
C、洗洁精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家用清洁剂大多是酸性物质。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洗涤用品清洗。

?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油污可以用水洗净。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当我们揉搓衣物的时候,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衣服就洗干净了。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是碱性物质。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9题【判断题】
胃酸过多时,可以服用碱性药物。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衣服上沾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污物。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去果汁必须用专门的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对于油污,单用______是洗不干净的,用______则可以洗干净。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墨水用肥皂______(填“洗的掉”或“洗不掉”)。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虽然各种污物的成分有所不同,但是只要与______发生反应,就能被洗干净。

【答案】:
【解析】:
第15题【解答题】
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干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干净。

为什么?
A这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个人,一只手拉着油,另一只手拉着水。

当我们揉搓衣物的时候,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

这样,原来不相溶的油和水,就变成“油水交融”的污水了,随着多次的漂洗、拧干,衣物也就洗干净了。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