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复习江苏]专题七 有机化学基础 第3讲 有机合成与推断
高三化学二三轮复习课件——有机合成与推断【知识梳理】【真题透析】(共60张ppt)

6 六氢吡啶 NMP Pd(OAc)2 24.5
上述实验探究了________和________对反应产率的影响。此外,还可以进一步
探究______________等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5)利用Heck反应,由苯和溴乙烷为原料制备
,写出合成
路线____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
解析 (1)A中两个酚羟基处于间位,所以A的名称为间二苯酚或1,3-苯二酚。 (2)丙烯酸中含有两种官能团:碳碳双键和羧基。 (3)反应③,D中两个甲基被两个氢原子取代。 (4)题表6组实验中,碱与溶剂均为变量,探究了不同碱和不同溶剂对反应产率 的影响。另外催化剂具有选择性,不同的催化剂也可能对反应产率有影响,还可以 进一步探究催化剂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锰酸钾溶液氧化
新转化为碳碳双键
乙醇(或乙二醇)加成保护:
醛基
易被氧化
5.增长碳链或缩短碳链的方法
举例
2R—Cl―N―a→R—R+2NaCl
增
长 碳 链
R—Cl―H―CN→R—CN―HH―2+O→R—COOH
增 长 碳 链
缩短碳链
R1—CH===CH—R2Z―nO―/H3→2OR1CHO+R2CHO
(4)反应③生成D(
),对比D与E的结构差异可知,反应④是酯化
反应,反应试剂和条件为C2H5OH/浓硫酸、加热。
(5)对比E与G的结构发现有两处差异,再结合⑤⑥的反应条件可推知F的结构
为
,不难看出反应⑤为取代反应。
(6)F到G是酯基先碱性水解生成羧酸盐,再酸化得到羧酸的过程。
(7)对比原料与目标产物的结构,由甲苯先制得
④由加氢后的碳架结构可确定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位置。 ⑤由有机物发生酯化反应能生成环酯或高聚酯,可确定该有机物是含羟基的 羧酸,根据酯的结构,可确定—OH与—COOH的相对位置。
高三化学专题有机合成与推断

A:CH2=CH2 B:CH3CH2CH2CHO X:CH3CH2CH2COOCH2CH3 Y:CH3COOCH2CH2CH2CH3
练习4:已知β 氨基酸受热, 练习 :已知β-氨基酸受热,则分子内失氨形成 β−不饱和酸 α,β−不饱和酸。例如: H2N-CH2-CH2- β−不饱和酸。例如: - COOH→CH2=CHCOOH+NH3 + 是根据上述原理,写出 、 、 相应的结构简式 相应的结构简式。 是根据上述原理,写出A、B、C相应的结构简式。
Cl2,500℃ Cl2,CCl4 Cl2
CH2=CH-CH2Cl
Cl2
CH2=CH-CH3
CH2Cl-CHCl-CH2Cl
Cl2
光照
CH2Cl-CHCl-CH3 CH2=CH-CH3 CH3-CH2-CH3
H2 催化剂
CH2=CH-CH3
二.有机推断 有机推断
[复习目标] 掌握有机推断题的类型及推断的方法,形成 掌握有机推断题的类型及推断的方法,
解有机推断题的思路
[题型思路]
1.根据加成推断 根据加成推断 思路:由加成所需 的量, 思路:由加成所需H2,Br2的量,确定分子中不饱和键的 类型及数目;由加成产物的结构, 类型及数目;由加成产物的结构,结合碳的四价确定不 饱和键的位置。 饱和键的位置。
练习1 练习
已知羟基不能与双键直接相连( 已知羟基不能与双键直接相连(如 >c=c<OH 不稳定) 摩有机物恰好与1摩 加成生成3-甲基 丁醇, 甲基-2-丁醇 若0.5摩有机物恰好与 摩H2加成生成 甲基 丁醇,即则 摩有机物恰好与 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3.方法: (1)比较法 ) 4.题型:
(2)正推法 )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有机化学(三)—有机合成和推断知识精讲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有机化学(三)—有机合成和推断【本讲主要内容】有机化学(三)——有机合成和推断【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一. 有机合成与推断的常规思路合成或推断要以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中的官能团为核心。
常用的基本思路有: (1)正向思维:反应物(即原料)→ 中间产物(直接或间接) → 最终产物(及产品) (2)逆向思维:最终产物(及产品) →中间产物(直接或间接) → 反应物(即原料) (3)切割思维:将最终产物(或合成的目标产品)进行切割,化整为零,分别推导或合成,最后再将零散“部件”合理拼凑(即化零为整)。
解答有机题目时,以上方法常常综合运用,有时可能有几条合成路线,要通过比较选出最佳的。
有时有几种推导结果,要从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
二. 有机合成与推断的常用方法 (一)碳链的增减与环化 1. 增长有机题目中碳链的增长一般会以信息的形式出现,常见的方式有:有机物与HCN 反应,不饱和化合物间的加成、聚合等。
2. 缩短烃的裂化、裂解、某些烃(如苯的同系物、烯烃、炔烃等)的氧化等。
3. 成环分子内既有羟基又有羧基的有机物的酯化;多元醇脱水成醚:氨基酸分子内脱水成肽键;多元酸脱水成酐;双烯合成等。
(二)官能团的引入 1. 引入羟基(1)烯烃与水加成,如:CH CH H O CH CH OH 22232=+−→−−−催化剂加热加压(2)醛、酮与H 2的加成(3)卤代烃碱CH CHO H CH CH OH Ni 3232+−→−∆性条件下的水解,如: CH CH Cl H O CH CH OH HCl NaOH 32232+−→−−+(4)酯的水解,如CH COOCH CH H O CH COOHCH CH OH H OH 3232332+−→−−−−++-或∆(5)醛的氧化,如:22323CH CHO O CH COOH +−→−−−催化剂 (氧化成羧基,羧基中含有羟基)2. 引入卤素原子(1)烃与卤素的取代,如: CH Cl CH Cl HCl 423+−→−−+光照 (2)不饱和烃与HX 或X 2加成,如:CH CH Br CH BrCH Br CH CH HBr CH CH Br222222232=+−→−=+−→−−−一定条件(3)醇与HX 发生取代CH CH OH HBr CH CH Br H O 32322+−→−+∆3. 引入双键(1)某些醇或卤代烃的消去,如:CH CH OH CH CH H OCH CH CH CH Cl NaOHCH CH CHCH NaCl H OH SO 322422232223222170浓℃乙醇−→−−−=↑++−→−−=++∆(2)某些醇的氧化引入碳氧双键,如:22232232CH CH OH O CH CHO H O Cu Ag+−→−−−+或(三)官能团的消除1. 通过加成消除不饱和键,如:CH CH H CH CH Ni22233=+−→−加热2. 通过消去或氧化或酯化等消除羟基,如:3. 通过加成或氧化等消除醛基,如:CH CHO H CH CH OH Ni 3232+−→−加热(四)根据合成或推断的需要(有时题目信息中会明示某些衍变途径),可进行有机物的官能团转变,以使中间产物向产物递进。
★高三专题:有机合成与推断(最新课件)

• ③夹击法:从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出发,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为主线, 推出中间过渡产物,从而解决过程问题并得出正确结论。
★高三专题:有机合成与推断(最新课件)
5
• ②以有机物的反应条件作为突破口。有机反应往往具有特定的条件,因 此反应的特定条件可以是解题的突破口。具体概括如下:
• 注意有机反应条件的重要性。 • 重要的试剂反应条件有: • I、有机反应要在适当的条件下才能发生。书写有机反应式时要正确标明
反应条件。 • II、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类型和反应产物均有可能不同。 • A温度不同,反应产物和反应类型不同。如乙醇与浓硫酸共热; • B溶剂不同,反应产物和反应类型不同,如溴乙烷与NaOH共热在水和醇
• ⑷-CHO与Ag或Cu2O的物质的量关系;
14
• 2.分子量关系:
• A每增加1个碳原子相当于减少12个氢原子,因此当烃的氢原子个数达到20 以上时,要注意上述关系的转化。如:C9H20与C10H8之间就有相同的分子 量。
• B烷烃与较它少一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酮)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 C饱和一元醇与比它少一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高三专题:有机合成与推断(最新课件)
7
1、有机物的官能团和它们的性质:
★高三专题:有机合成与推断(最新课件)
8
★高三专题:有机合成与推断(最新课件)
9
2、由反应条件确定官能团 :
★高三专题:有机合成与推断(最新课件)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七 有机化学基础 课时31 有机推断与有机合成导学案

课时31 有机推断与有机合成(本课时对应学生用书第136~143页) 【课时导航】复习目标1. 能对有机流程图进行分析与评价。
2. 能利用书本信息、题给信息和流程信息合成有机物,能准确表示合成线路。
知识网络问题思考问题1 如何以乙烯为原料合成乙酸?问题2 如何以乙烯为原料合成乙二酸?问题3 如何以乙烯为原料合成乙二酸乙二酯、乙二酸二乙酯?【自主学习】考点1 有机推断题【基础梳理】有机推断中的特征反应(1) 取代反应:饱和烃取代、卤代烃水解、醇分子间脱水、酯化反应、酯的水解等。
①当反应条件为光照且与X2(X为卤素)反应时,通常是X2与烷烃或苯环侧链烃基上的H原子发生取代反应;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且与X2反应时,通常为苯环上的H原子直接被取代。
②能与钠反应放出H2的有机物必含有或。
③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和。
(2) 加成反应: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与H2、X2、HX、H2O的加成,苯环加氢,醛基催化加氢等。
①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或苯环,其中和苯环只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②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或,但是被溴水氧化。
(3) 消去反应: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为醇或卤代烃。
(4) 氧化反应①有机物的燃烧。
②弱氧化剂氧化: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反应的有机物必含有。
1mol完全反应时生成2molAg或1molCu2O。
③催化氧化: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并有氧气时,通常是醇氧化为醛或醛氧化为酸。
能发生连续氧化:A→B→C,则A应是具有—CH2OH结构的醇(伯醇),B是醛,C是酸。
(5) 聚合反应①加聚反应:单体的结构特点是含有不饱和键,如、。
②缩聚反应:单体的结构特点是含有两个羟基(或氨基)和两个羧基、同时含有羟基(或氨基)和羧基、含有醛基(或羰基)和活泼氢(如酚中羟基的邻位氢、氨基氢和羟基氢等)。
(6) 显色反应:遇FeCl3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必含有。
【举题说法】例题1 (2020·南通二模)罂粟碱是一种异喹啉型生物碱,其盐酸盐可用于治疗脑血栓、肢端动脉痉挛等。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有机合成与推断

(2)根据数据确定官能团的数目
⑤某有机物与醋酸反应,相对分子质量增加42,则含有1个 —OH;增加84,则含 有2个—OH。即—OH转变为—OOCCH3。 ⑥由—CHO转变为—COOH,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6;若增加32,则含2个—CHO。 ⑦当醇被氧化成醛或酮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小2,则含有1个—OH;若相对分子质 量减小4,则含有2个—OH。 (3)根据性质确定官能团的位置 ①若醇能氧化为醛或羧酸,则醇分子中应含有结构 “__—__C__H_2_O__H__”;若能氧化 成酮,则醇分子中应含有结构 “_—__C__H_O__H__—__”。
需要注意的是—NH2 具有碱性,不能先引入—NH2 后,再用浓硫酸将羟基脱水成醚,
防止—NH2 要与浓硫酸反应。
答案
【归纳总结】 1.“三招”突破有机推断与合成
(1)确定官能团的变化 有机合成题目一般会给出产物、反应物或某些中间产物的结构等,在解题过程中应 抓住这些信息,对比物质转化中官能团的种类变化、位置变化等,掌握其反应实质。 (2)掌握两条经典合成路线 ①一元合成路线:RCH===CH2―→一卤代烃―→一元醇―→一元醛―→一元羧酸 ―→酯。 ②二元合成路线:RCH===CH2―→二卤代烃―→二元醇―→二元醛―→二元羧酸 ―→酯(链酯、环酯、聚酯)(R代表烃基或H)。
HO—CH2—OH,
与 HO—CH2—OH 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
。
(5)
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被氧化为
,
,然后 与 H2O 作 用 下 生 成
高三复习有机合成推断同分异构课件.ppt

该反应与加聚反应不同,在生成聚合物的同时,还伴 有小分子副产物(如:H2O等)的生成。这类反应我 们称之为“缩聚反应”。
缩聚反应的特点: 1、缩聚反应的单体往往是具有双官能团(如—OH、
—COOH、—NH2、—X及活泼氢原子等)或多官能团 的小分子;
2、缩聚反应生成聚合物的同时,还有小分子副产物 (如H2O、NH3、HCl等)生成;
3、所得聚合物链节的化学组成与单体的化学组成不 同;
4、缩聚物结构式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 基原子或原子团(这与加聚物不同,而加聚物的端基不 确定,通常用横线“—”表示。)如:
① 由一种单体
n mol 单体中含—COOH官能团(或—OH)的物质的量为:n mol, 而在反应中,有一个端基(—COOH)是没有参与反应的, 故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n-1) mol ②由两种单体:n mol
先确定合成物的类别及题中给定的条件,然后从 产物起一步一步反推至原料
高三化学复习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第二课时)
考纲要求
• 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 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 单体。
•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合成第高二分章子化分合子物结的构基与本性方质法
聚乙烯是一种生活中常用的塑料。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聚乙烯的合成方法。
例3:
((12)有)机化物学甲式苯为C8H8O2的,芳在香H族-N酯M类R(有H机核化磁合 物,在H-NMR谱给出的峰有若干种,请写出
强共度振之)谱比上为观下察列峰的给结出构的简强式度(之每比种为只写一个)
(①
3:1:1:1:1:1
3∶2∶2∶1
②
3:)2:2:1
高考化学有机合成与推断方法

高考化学有机合成与推断方法1.阅读并思考《世纪金榜》P:44——突破核心要点;2.归纳能发生取代反响、加成反响、消去反响、加聚、缩聚、催化氧化的有机物及其结构特征;3.归纳烯、醇、卤代烃三类物质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归纳醇、醛、羧酸、酯等之间相互转化关系。
如何实现以下转化?1.CH3CH2OH→ HO-CH2CH2-OH2.→3.CH3CH2CH2Cl→CH3CHClCH34.CH3CH2CH2OH →CH3CH(OH)CH35.CH2=CHCH2Cl——→CH2=CHCOOH6.7.掌握烃(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认识不同类型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能设计合理路线合成简单有机化合物。
(与09比拟:“了解”变成“理解”,性质之前添加“主要”二字)苯佐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剂,可用于粘膜溃疡、创面等的镇痛,一般制成软膏或栓剂使用,它的工业合成有如下所示的两种途径。
途径I已逐渐淘汰,现在使用较多的是途径II。
:①当苯环上连有甲基时,再引入的其他基团主要进入它的邻位或对位;当苯环上连有羧基时,再引入的其他基团主要进入它的间位。
②苯胺()分子中的氨基易被氧化。
请答复以下问题:(1)反响①的反响类型为,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
(2)反响⑦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以下关于上述合成路线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反响①除了主要生成A物质外,还可能生成、等b.途径II中的步骤①和⑤可以互换 c.反响③的另一产物是H2Od.与途径II相比,途经I的缺点是步骤多,产率低e.途经I中的步骤③的目的是保护氨基不被步骤④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4)途经II中的步骤⑤和⑥能否互换,说明理由:。
(5)苯佐卡因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其中有两个对位取代基,-NH2直接连在苯环上,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的同分异构体有:、。
答案.(1)取代(2)(3)ade(2分)(4)不能。
如果互换,先复原生成的-NH2会在随后的氧化步骤中被氧化(2分)(5)(2分)、(2分)教师点评:此题特点:在有机合成中渗透了苯环取代中的邻对位基团和间位基团的选择,以及局部官能团在反响过程中被保护的原理。
江苏高考化学有机推断及合成考点总结

高考化学复习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考点战略】考点互联1. 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2.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和涉及的主要有机物类别考点解说1. 掌握官能团之间的互换和变化正确解答有机推断题与有机合成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各类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其实质是官能团之间的互换和变化,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1)相互取代关系:如卤代烃与醇的关系:R-X+H2O====+HXR-OH,实际上是卤素原子与羟基的相互取代。
(2)氧化还原关系:如醇与醛、酸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实际上是醇中的–CH2OH氧化====还原-CHO氧化——→–COOH(3)消去加成关系:CH3CH2OH与浓硫酸共热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2和水,而CH2=CH2在催化剂、加热、加压条件下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OH,前者是消去羟基形成新的官能团不饱和键,后者则是打开不饱和键结合水中的H—和一OH形成具有官能团—OH的化合物(醇)的过程。
(4)结合重组关系:如醇与羧酸的酯化反应以及酯的水解:RCOOH + R’–OH酯化====水解RCOOR’+H2O实际上是醇中—OH与羧酸中—COOH相互作用,重新组合生成—COO—和H—OH的过程,而酯的水解实际上是酯中—COO—和H—OH相互作用,重新组合形成具有官能团—OH的醇和—COOH的羧酸的过程。
2.掌握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1)官能团的引入①引入羟基(—OH):烯烃与水加成、醛(酮)与氢气加成、卤代烃碱性条件下水解、酯的水解等。
②引入卤原子(一X):烃与X2取代、不饱和烃与HX或X2加成、醇与HX取代等。
③引入双键:某些醇或卤代烃的消去引入C=C、醇的氧化引入C=O等。
(2)官能团的消除①通过加成消除不饱和键。
②通过消去或氧化或酯化等消除羟基(—OH)。
③通过加成或氧化等消除醛基(—CHO)。
④通过酯化消除羧基(—COOH)。
(3)官能团的衍变①通过消去(H2O)、加成(X2)、水解,将一元醇(RCH2CH2—OH)变为二元醇R-OH |CH-OH|CH2。
2020高考化学总复习课堂练习:有机合成及有机推断

有机合成及有机推断有机合成与有机推断题是高考命题选考题中的经典题型,该题型虽然命题形式较为稳定,但命题背景新颖,角度灵活,是高考试题中具有较高选拔性功能的题目之一。
通常考查的知识点包括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结构简式的书写、官能团种类的辨认、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与书写,以及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等;大多以框图转化关系形式呈现,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并整合信息和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该题型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条件,分析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特别是有机物碳骨架和官能团的变化,并理解运用题目所给信息,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是解题的关键。
题型一有机合成1.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的转化(1)官能团的引入引入官能团①烃、酚的取代;引入卤素原子②不饱和烃与HX 、X 2的加成;③醇与氢卤酸(HX)反应①烯烃与水加成;引入羟基②醛酮与氢气加成;③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水解;④酯的水解①某些醇或卤代烃的消去;引入碳碳双键②炔烃不完全加成;③烷烃裂化①醇的催化氧化;引入碳氧双键②连在同一个碳上的两个羟基脱水;③含碳碳三键的物质与水的加成①醛基氧化;引入羧基②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的氧化(一般被酸性KM n O 4溶液氧化)③酯、肽、蛋白质的水解,羧酸盐的酸化引入方法(2)官能团的消除①通过加成反应可以消除不饱和键(双键、三键、苯环);②通过消去、氧化或酯化反应等消除羟基;③通过还原或氧化反应等消除醛基;④通过消去或水解消除卤素原子;⑤通过水解反应消除酯基、肽键。
(3)官能团的保护①酚羟基的保护:因酚羟基易被氧化,所以在氧化其他基团前可以先使其与NaOH反应,把—OH变为—ONa将其保护起来,待氧化后再酸化将其转变为—OH。
②碳碳双键的保护:碳碳双键也容易被氧化,在氧化其他基团前可以利用其与HCl等的加成反应将其保护起来,待氧化后再利用消去反应转变为碳碳双键。
③氨基(—NH2)的保护:如在对硝基甲苯合成对氨基苯甲酸的过程中应先把—CH3氧化成—COOH之后,再把—NO2还原为—NH2,防止KM n O4氧化—CH3时,—NH2(具有还原性)也被氧化;又如在用对氨基甲苯合成对氨基苯甲酸的过程中应先用盐酸把氨基转化为盐,等把—CH3氧化成—COOH之后,再用NaOH溶液重新转化为氨基。
高三化学有机化学(三)有机合成和推断 知识精讲 通用版

高三化学有机化学(三)有机合成和推断 知识精讲 通用版【本讲主要内容】有机化学(三)——有机合成和推断【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一. 有机合成与推断的常规思路合成或推断要以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中的官能团为核心。
常用的基本思路有:(1)正向思维:反应物(即原料)→ 中间产物(直接或间接) → 最终产物(及产品)(2)逆向思维:最终产物(及产品) →中间产物(直接或间接) → 反应物(即原料)(3)切割思维:将最终产物(或合成的目标产品)进行切割,化整为零,分别推导或合成,最后再将零散“部件”合理拼凑(即化零为整)。
解答有机题目时,以上方法常常综合运用,有时可能有几条合成路线,要通过比较选出最佳的。
有时有几种推导结果,要从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
二. 有机合成与推断的常用方法(一)碳链的增减与环化1. 增长有机题目中碳链的增长一般会以信息的形式出现,常见的方式有:有机物与HCN 反应,不饱和化合物间的加成、聚合等。
2. 缩短烃的裂化、裂解、某些烃(如苯的同系物、烯烃、炔烃等)的氧化等。
3. 成环分子内既有羟基又有羧基的有机物的酯化;多元醇脱水成醚:氨基酸分子内脱水成肽键;多元酸脱水成酐;双烯合成等。
(二)官能团的引入1. 引入羟基(1)烯烃与水加成,如:CH CH H O CH CH OH 22232=+−→−−−催化剂加热加压(2)醛、酮与H 2的加成(3)卤代烃碱CH CHO H CH CH OH Ni 3232+−→−∆性条件下的水解,如: CH CH Cl H O CH CH OH HCl NaOH 32232+−→−−+(4)酯的水解,如CH COOCH CH H O CH COOH CH CH OH H OH 3232332+−→−−−−++-或∆ (5)醛的氧化,如:22323CH CHO O CH COOH +−→−−−催化剂 (氧化成羧基,羧基中含有羟基)2. 引入卤素原子(1)烃与卤素的取代,如: CH Cl CH Cl HCl 423+−→−−+光照(2)不饱和烃与HX 或X 2加成,如:CH CH Br CH BrCH BrCH CH HBr CH CH Br222222232=+−→−=+−→−−−一定条件(3)醇与HX 发生取代 CH CH OH HBr CH CH Br H O 32322+−→−+∆3. 引入双键(1)某些醇或卤代烃的消去,如:CH CH OH CH CH H O CH CH CH CH Cl NaOH CH CH CH CH NaCl H OH SO322422232223222170浓℃乙醇−→−−−=↑++−→−−=++∆ (2)某些醇的氧化引入碳氧双键,如:22232232CH CH OH O CH CHO H O Cu Ag +−→−−−+或(三)官能团的消除1. 通过加成消除不饱和键,如:CH CH H CH CH Ni 22233=+−→−加热2. 通过消去或氧化或酯化等消除羟基,如:3. 通过加成或氧化等消除醛基,如:CH CHO H CH CH OH Ni 3232+−→−加热(四)根据合成或推断的需要(有时题目信息中会明示某些衍变途径),可进行有机物的官能团转变,以使中间产物向产物递进。
有机合成推断题技巧及例题讲解

有机合成推断题技巧及例题讲解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有机推断解题技巧辅导教案教学内容本堂课教学重点:1、掌握羧酸的性质2、掌握酯化反应3、掌握有机合成的方法有机合成一、有机合成的过程1、有机合成定义;有机合成是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3、有机合成的思路:就是通过有机反应构建目标分子的骨架,并引入或转化所需的官能团。
4、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的构建。
5、有机合成过程:【思考与交流】(学生思考、讨论,老师引导,得出答案)1.(1)醇的消去反应;(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3)炔烃的加成反应。
的加成反应;(3)醇或2.(1)烷烃或苯的同系物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2)不饱和烃与HX或X2酚的取代反应。
3.(1)烯烃与水的加成反应;(2)醛(酮)与氢气的加成反应;(3)卤代烃的水解反应;(4)酯的水解反应。
拓展1:引入-CHO,某些醇氧化引入-COOH,醛氧化,苯的同系物被强氧化剂氧化,羧酸盐酸化,酯酸性水解引入-COO-,酯化反应拓展2: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以及加聚反应发生取代反应常见的有烃的卤代、芳香烃的硝化、卤代烃的水解、醇分子间脱水反应、醇与氢卤酸的反应、酚的卤代、酯化反应、酯的水解以及我们即将学到的蛋白质的水解都属于取代反应发生加成反应的有烯烃或炔烃的加成、苯环的加成、醛或酮的加成发生消去反应的有醇分子内脱水、卤代烃脱卤代氢发生氧化反应的常见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醛等。
发生还原反应的常见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醛等。
发生加聚反应的常见有机物有烯烃、炔烃等。
下面介绍一种有机合成的常用方法——逆合成分析法。
【板书】二、逆合成分析法:阅读课本,以(草酸二乙酯)为例,说明逆推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
(R 为烃基)
(5)C 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只有 1 个取代基的异构体共有________种(不考虑
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共有 4 组峰,且峰面积比为 6∶2∶2∶1 的是________(填
结构简式)。
19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成路线流程图如下:
29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30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解析 对比原料和产品之间的不同,可知酚—OH→CH3O—,利用 A→B 的反应;将
两种原料连结,利用 D→E 的反应条件,因此—NO2 要被还原为—NH2,
与
HBr 反应生成
。因为题给信息—NH2 可以和(CH3)2SO4 反应,因此,先将酚
4
考点一
考点二
(2)根据数据确定官能团的数目
@《创新设计》
5
考点一Leabharlann 考点二@《创新设计》
⑤某有机物与醋酸反应,相对分子质量增加42,则含有1个 —OH;增加84,则含有2 个—OH.即—OH转变为—OOCCH3. ⑥由—CHO转变为—COOH,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6;若增加32,则含2个—CHO. ⑦当醇被氧化成醛或酮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小2,则含有1个—OH;若相对分子质量 减小4,则含有2个—OH. (3)根据性质确定官能团的位置 ①若醇能氧化为醛或羧酸,则醇分子中应含有结构 “____—__C__H_2_O_H_”;若能氧化成 酮,则醇分子中应含有结构 “_____—__C_H__O_H_”—.
—OH 与(CH3)2SO4 反应,再将—NO2 还原为—NH2。
答案
31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反应①是间二甲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的还有③④。
20
H2O。上述流程中,反应类型与①相同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3)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反应④除生成E外,另1种产物的化学式为HCl.(4)根据题给信息 知 ,ClCH2COCl 与 足 量 的 NaOH 溶 液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ClCH2COCl + 3NaOH―→HOCH2COONa+2NaCl+H2O.(5)C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只有1 个取代基的有5种:
@《创新设计》
第3讲 有机合成与推断
1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2020·备考】 最新考纲:1.能对有机流程图进行分析与评价.2. 能利用书本信息、题给信息和流程 信息合成有机物,能准确表示合成线路. 新课标要求:能综合应用有关知识完成推断有机化合物、检验官能团、设计有机合 成路线等任务. 最新考情:有机合成和推断是江苏高考必考题型,在第17题中,通过框图或者流程的推 断,考查官能团的判断、有机反应类型、有机物的推断、限定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以 及合成路线的设计.题型固定化,属于江苏高考的容易拿分的题目,预计2020年依旧采 用这种题型的考查方向,考生需要引起重视.
可知,C→D 为取代反应。(3)A→B 可以理解为 Br—CH2—Br 在碱性条件下生成
HO—CH2—OH,
与 HO—CH2—OH 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
。
13
考点一
考点二
(5)
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被氧化为
,
@《创新设计》
,然后 与 H2O 作 用 下 生 成
与 HBr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两分子
21
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1)硝基 C10H12ONCl
@《创新设计》
22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规律方法】 1.由反应条件可推测的有机反应类型
(1)当反应条件为NaOH醇溶液并加热时,必定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2)当反应条件为NaOH水溶液并加热时,通常为卤代烃或酯的水解反应. (3)当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并加热时,通常为醇脱水生成醚或不饱和化合物,或者是醇与 酸的酯化反应. (4)当反应条件为稀酸并加热时,通常为酯或淀粉的水解反应. (5)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并有氧气时,通常是醇氧化为醛或醛氧化为酸. (6)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反应时,通常为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环或 醛基的加成反应.
2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考点一 有机推断
[知识梳理]
1.确定官能团的方法 (1)根据试剂或特征现象推知官能团的种类
①使溴水褪色,则表示该物质中可能含有“
”或“__—__C__≡__C_—____”结构。
②使 KMnO4(H+)溶液褪色,则该物质中可能含有“ 或“____—__C_H__O____”等结构或为苯的同系物。
卤代烃(R—X)
醇类(R—OH)
醛类(R—CHO)―氧―化→羧酸(R—COOH)
酯
类(RCOOR′)。
26
考点一
考点二
1.有机合成的一般过程
考点二 有机合成
[知识梳理]
@《创新设计》
2.有机合成的表达方式——合成路线流程图
27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3.有机合成的一般原则 (1)原料价廉,原理正确. (2)路线简捷,便于操作,条件适宜. (3)易于分离,产率高.
11
考点一
考点二
(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流程中相关信息,写出以
、
@《创新设计》
为主
要原料制备 例如下: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
12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解析 根据合成路线和已知信息推知 A 为
,B 为
。(1)根据 E 的
结构简式可知其中含氧官能团有羰基和醚键。(2)对比 C 和 D 的结构简式和反应条件
在 Mg 存在条件下生成
14
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1)醚键 羰基 (2)取代反应
@《创新设计》
15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16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17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2.盐酸多利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及抗心律失常药,可由芳香烃A为原料合成:
18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回答下列问题。 (1)B 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D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为________,上述流程中,反应类型与①相同的还有________(填反应序号)。 (3)反应④除生成 E 外,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 ClCH2COCl 与足量的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②由消去反应的产物可确定“___—__O_H____”或“____—__X____”的位置。 ③由一卤代物的种类可确定碳架结构。
④由加氢后的碳架结构,可确定“
”或“ —C≡C—”的位置。
⑤由有机物发生酯化反应能生成环酯或聚酯,可确定有机物是羟基酸,并根据环的大
小,可确定“—OH”与“—COOH”的相对位置。
24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2.推断技巧 (1)寻找“题眼” ①已知物质的结构式,左右逢源,摸清来龙去脉. ②已知物质的分子式,瞻前顾后,探求可能结构. ③已知反应条件,类比演绎,推测反应类型. ④已知相对分子质量变化,精打细算,断定官能团衍变. (2)答案要求 ①结构简式书写准确,注意—NO2、—SO3H的连接方式. ②化学方程式不能漏写如水等小分子,按要求标出反应条件;若精确温度则写出具 体问题、具体操作则写出操作方法. ③有“限”异构体(一般官能团的种类相同,即不考虑官能团的改变)的判断,注意官 能团位置异构和碳链异构.
9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题组诊断]
有机推断 1.(2017·盐城调研)化合物A(分子式为C6H6O2)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在空气中易被氧
化.由A合成黄樟油(E)和香料F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0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已知:B的分子式为C7H6O2,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也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1)写出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和________. (2)写出反应C→D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芳香化合物是D的同分异构体,且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写出 该芳香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任写一种).
3
”“ __—__C__≡__C_—____”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③遇FeCl3溶液显紫色,或加入溴水出现白色沉淀,则该物质中含有______酚__羟__基_. ④遇浓硝酸变黄,则表明该物质是____含__有__苯__环__结__构__的蛋白质. ⑤遇I2变蓝则该物质为___淀__粉___. ⑥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或加入银氨溶液加热有银镜 生成,表示含有______—__C__H_O. ⑦加入Na放出H2,表示含有_____—__O__H__或____—__C_O__O_H_. ⑧加入NaHCO3溶液产生气体,表示含有____—__C_O__O_H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