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工艺设计第五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机器间设计
1. 机器间布置形式: ➢单列式:压缩机成一直线排列,其它设备靠墙布置,如图5-1。 适用于机器设备较少的冷库,优点是操作方便,管道走向整齐。 ➢双列式:压缩机成双列或双排,双列(排)压缩机之间形成主要 通道,吸排气管集中布置在主要通道上方,其它设备则靠墙布置。 机器台数较多的冷库大都采用这种布置形式,以充分利用机器间 的面积,如图5-2所示。 ➢三列式:压缩机成三列布置,在大型冷库有应用。
3. 油分离器的布置 ➢ 近冷凝器布置; ➢ 洗涤式油分离器需要从冷凝器的出液管引进氨液,且冷凝
器出液管与油分离器进液管的相对高差为250~300mm。 ➢ 其它类型的油分离器的标高不受限制; ➢ 专供库房冷却设备融霜用的油分离器宜设在机器间或设备
间内。
4. 冷凝器的布置 ➢ 立式冷凝器:应安装在室外,水池壁与机房等建筑物墙体
2. 机器间布置要求: ➢ 总调节站常布置在机器间内与设备间联系方便的地方。调节站
前应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 机器间内须留有适当的临时检修面积。 ➢ 机器间的噪声不应超过85分贝。 ➢ 设备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①需要经常操作的不小于0.8m。 ②不经常操作的或不通行的不小于0.3m。 ③各容器壁与墙、柱的边缘距离不小于0.2m,设备隔热层的外 壁与墙面、柱边的距离应不小于0.3m。
3. 机器间建筑尺寸的确定:
➢ 建筑面积:机房平面开间、进深应符合制冷设备布置要求。先 确定压缩机的布置形式,再根据机器、设备尺寸,主要通道的 位置及宽度,非主要通道的位置及宽度,设备间距等确定机器 间需要的长度、宽度。
➢ 建筑高度:机房净高应根据设备、管道安装高度和采暖通风的 要求确定。满足工艺要求,能布置设备、管道,通风采光好。 一般净高不宜高于6m,旧房改造的不宜小于4.5m。确定了机 器间需要的长度、宽度、高度后,工艺设计人员再与土建设计 人员沟通,最终确定机器间的建筑尺寸、建筑面积。
第五章 机 房 设 计
主要内容 一般要求
机器间设计 主要设备的布置
学习目标
了解机房的组成、布置原则和机器间布置形式 理解设备布置要求 掌握机器间平面布置及建筑尺寸的确定方法
1. 机房位置:
第一节 一般要求
➢ 应将机房布置在制冷负荷中心附近;
➢在库区内宜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锅炉房煤场等散
第三节 主要设备的布置
1. 总调节站的布置 位置:机器间或设备间,便于观察、操作处。总调节站前 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支管间距一般180~220mm。 高度:经常操作的阀门中心离地坪高度以1.2~1.5m为宜。
2.中间冷却器的布置 位置:机器间,近高压级和低压级压缩机处。靠墙不档窗。 标高:中间冷却器基础高度不宜小于300mm。为避免冷桥, 底脚下面设垫木。 朝向:朝向应便于出气管与高压机的连接。
发尘埃场所的上风向;
➢机房不宜靠近人员密集的场所;以单层建筑居多。
2. 机房面积:
➢由机器、设备的布置尺寸及操作通道、间距等确定;
➢与机房的建筑形式、结构、柱网、跨度、门窗大小及其分布
位置有关;
机房面积由工艺设计人员与土建设计人员共同商定完成。
3. 机房的高度: ➢ 要考虑压缩机检修时装设起吊设备和抽出活塞的空间要求; ➢ 兼顾通风采光的需求; ➢ 一般冷库用机房的净高不宜高于6.0m,空调用机房高度不应
小于3次/h。自然通风无法满足时应设置日常排风装置; ➢ 氟机房应设事故排风装置,排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次/h。
事故排风口上沿距室内地坪的距离不应大于1.2m; ➢ 氨机房应设事故排风装置,事故排放量应按183m3/(m2.h)
确定,且最小排放量不应小于34000m3/h。氨机房的事故 排风机必须选用防爆型,排风口应位于侧墙高处或屋顶。 排风机开关要设在机房内外易于操作的地方。
7. 电气方面的要求: ➢ 大型、高层冷库、中断供电可导致较大经济损失的中型冷库应
按二级负荷用户供电,其它中、小型冷库可按三级负荷供电。 ➢ 冷库宜设变配电间,且应靠近制冷机房布置。对于分散式制冷
系统,变配电间宜靠近库区负荷中心布置。 ➢ 运行中会产生火花的压缩机、氨泵及冷风机等动力启动控制设
备不应布置在压缩机房内,可设在机器间一侧相邻的控制室内。 ➢ 机房照明方式宜为一般照明,设计照度不应低于150lx。 ➢ 制冷机房及控制室应设置备用照明。
的距离应大于3m; ➢ 卧式冷凝器:布置在设备间,一端留有清洗和更换管子的
空间。
➢ 蒸发式冷凝器: 多布置在机房的屋顶上,要求周围通风良好。 两台蒸发式冷凝器的并联连接应注意以下事项:
其中一个门洞净宽应能进入最大的设备; ➢ 机房必须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其窗孔投光面积通常不小于
地Biblioteka Baidu面积的1/7~1/6; ➢ 机房可与冷库主体建筑连接或分开建造,如采取与冷库主
体建筑连接时,要根据建筑物的沉降不同,在设计中采取 防止扭裂管道的措施。
6. 暖通方面的要求: ➢ 冬季氨压缩机房的采暖温度宜采用16℃,严禁明火采暖; ➢ 机房的朝向应避免向西,以减少日晒; ➢ 制冷机房日常运行时应保持通风良好,通风换气次数不应
2. 机器间布置要求: ➢ 符合工艺流程及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考虑检修空间。 ➢ 主要操作通道宽度不大于1.3m,压缩机突出部位到其他设备
或调节站的距离不小于1m。两台制冷压缩机突出部位之间的 距离不小于1m,并有抽出曲轴的可能。制冷机与墙壁以及非 主要通道不小于0.8m。设备间内主要通道的宽度应为1.2m, 非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0.8m。 ➢ 压缩机仪表盘应面向主要操作通道或便于从主通道上观测到的 方向。压力表等仪表应设于能清楚观测到的地方。压缩机吸、 排气阀应靠近主要操作通道,手轮应便于操作。在布置大、中 型制冷压缩机时应考虑设置检修用起吊设备。
低于3.2~4.0m。 4. 安全要求: ➢ 门、窗应朝外开启,并采用手开门,禁用侧拉门; ➢ 氨机房的门不容许直接通向生产性车间; ➢ 机房内主要通道不宜过长,最好不超过12 m。如需超过12 m
时,要有两个互不相邻直接通向室外的出入口。
5. 相关要求: ➢ 机器间门口的大小,可视安装、检修机器设备的需要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