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词五首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25课词五首 (共2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25课词五首 (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7f3b9f0998fcc22bcd10dee.png)
陵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
载不动许多愁 ___________________” 化抽象为具体,写尽忧愁之 沉重。 (3)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达 持节云中 , 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何日遣冯唐 ?抒发诗人杀敌报国决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_ 西北望 ,_________ 射天狼 。
跟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句
千嶂里 子是:___________ ,长烟落日孤城闭 ________________。
名师导练
【课内精读】 3. 《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
这首小词描写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渔家傲· 秋思》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异”在三个方面:①“衡阳雁去”表明塞下天气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②“边声四起”表明风吼、马嘶同号角声混杂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③“孤城闭”点明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载不动许多愁 ___________________” 化抽象为具体,写尽忧愁之 沉重。 (3)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达 持节云中 , 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何日遣冯唐 ?抒发诗人杀敌报国决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_ 西北望 ,_________ 射天狼 。
跟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句
千嶂里 子是:___________ ,长烟落日孤城闭 ________________。
名师导练
【课内精读】 3. 《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
这首小词描写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渔家傲· 秋思》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异”在三个方面:①“衡阳雁去”表明塞下天气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②“边声四起”表明风吼、马嘶同号角声混杂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③“孤城闭”点明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第25课《词五首》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1第25课《词五首》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13fe5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1.png)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 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难过,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 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 细雨,到傍晚、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 种愁字了得!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浸不知归路。兴 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小结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化 虚为实旳手法,体现女词人 内心中,因种种不幸遭遇而 万念俱灰旳无限惆怅与悲哀 之情。
唱唱《武陵春》
醉花阴 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 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 ,午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傍晚后,有暗香 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 旳是重阳佳节怀念丈夫旳心情。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闻说”、“也拟”体现词人 一种什么心 理?
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 而是想要谋求一种消除愁苦旳去处。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只恐”否定自己旳计划。两句中词人利 用什么修辞依然体现自己内心不解旳哀愁?
比喻 词人创意出奇,将心中抽象旳、难 以捉摸旳“愁”转为详细可触旳立体感, 说“舟轻愁重”使“愁”有了形体、重量、 动态。这种写法是—— 化虚为实 “闻说”、“也拟” “只恐”是用欲抑风格先扬 手法,波折尽情旳体现作者沉重、无奈旳 心理变化,道出哀愁之重。
他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金人之手。
他旳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 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 愤”,并经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 山河”(《美芹十论》),同步,辛弃疾也 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旳屈 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 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旳志向。而另一 方面,正因为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旳北 方长大旳,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 矩旳老式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 赵奇士旳侠义之气。
25词五首课件
![25词五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38c638a32d7375a4178022.png)
小 结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创作背景 本詞,是蘇軾四十歲時,在密州 所作的狩獵詞。北宋詞壇,以婉約詞 風為盛,蘇軾繼范仲淹之後,將豪放 詞風加以擴大,一掃香澤柔弱之氣, 其词内容突破“艳科”藩篱,吐纳社 会人生,词章雄健,风格豪放,境界 超然,因而擴大了詞的題材,開拓了 詞的意境。《江城子 · 密州出獵》 是蘇軾最早的一首豪放詞。
“卷”字用得好!即是“席卷” 的意思,极言行走之快,足见出 猎者情绪高涨,精神抖擞,豪情 满怀。
全词运用了哪三个典故?各有什么作用? ①孙权乘马射虎。——运用典故,表明词人要 像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突出展现了自己年 纪虽然已经不小,但仍有着少年狂气,暗示自 己有雄才大略。 ②汉时冯唐曾奉汉文帝之命持节去云中赦免魏 尚,让他作云中太守。——运用典故,以魏尚 自喻,表明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 样重用自己。 ③天狼喻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运用典故, 表达诗人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建功立业的 决心,并委婉地表达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赏析“衡阳雁去无留意” 大雁向南方飞去。 (“雁去”两字间接点明了季节为秋天)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地描写出 大雁热切南归,对西北边塞没有一点 留恋之情。既渲染了西北边塞的荒凉, 表现了塞下风景之“异”,也暗示了 将士思乡怀亲的感情。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四面边声连角起”,从听觉上进一步 加深悲凉的感受。 “千嶂里”两句,从视觉上把整个塞上 荒僻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画出来。 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下片进一步 表现悲愁之 深重。
“闻说”二句宕开一笔,写自已有意泛 舟双溪,观赏春光,精神似稍振起。
但“只恐”二句复又折回,跌衬出更趋 深重的愁情。“愁”本无形,难以触摸, 而今船载不动,则其重可知、其形可想。
《词五首》PPT课件
![《词五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968c6f168884868762d6a3.png)
再 见
WangYSH 语 文 工 作 室 出 品
武陵春
李清照
作者简介 一、 (1084-约1151),号易
李清照
安居士。济南(今属 山东)人,宋代著名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 (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 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 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 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 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 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 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 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 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 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课堂总结
三、词的结构层次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实 醉态 写
虚 梦境 写
实 现实 写
可怜白发生!
四、 作者通过想象 中的军营生活和战斗场 面的描述,抒发作者渴 望建功立业却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的沉痛和悲愤。
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酝藉,豪放者欲 其气象恢弘。
豪放派
婉约派
豪放派特点:创作 婉约派其特点主要是
视野广阔,气象恢弘 雄放,喜用诗文,语 词宏博,用事较多。 豪放派派的代表人物 有苏轼等。
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 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 和谐,语言圆润清丽, 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 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 、 晏殊 、柳永等。
赏析交流
三、作者为什么 “日晚倦梳头” 无心梳洗打扮? 四、如何理解“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五、主题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春花凋 落说自己青春不再,丈夫去世,又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表 达自己内心万念俱灰的无限悲伤和惆怅 之情。
25词五首课件
![25词五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848906e87101f69e3195c7.png)
3
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出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李煜《虞美人》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 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你能概括出《望江南》和《武陵春》两首词 的共同特点吗?
内容上以儿女之情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 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具有一 种柔婉之美。 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 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 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 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 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自己的愁重得 连船都承载不动。作者用形象的说法形容愁苦之重。
赏析Biblioteka 上片极言眼前 景物之不堪, 心情之凄苦。
渔 家 傲
范 仲 淹
上阕写景 异
借 景 抒 情
边声连起 千嶂孤城 长烟落日
渲染荒凉 萧瑟气氛
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下阕抒情
抒发思乡 报国之情
泪
燕然未勒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小结
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 出帅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同样也 表现了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 悲怆的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 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其 情调与唐人建功异域、追奔逐北的边塞诗迥 不相同。 此词慷慨悲凉,而更值得重视的则是, 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 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发豪放词之先声。
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45d87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c.png)
作者通过风景、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 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 张抗金北伐,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 派的排挤、诬陷。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在两浙西 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在上饶带 湖赋闲家居。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 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 和。这首词就是寄给陈亮的。“壮词”即内容、情感、形 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
江城子 密州出猎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 壮词以寄之
写景或叙事
抒情
总体
塞下秋景: 思乡,爱国, 相同:
寒冷荒凉 期望建功立 感情,都与
戒备森严 业
爱国紧密联
打猎: 雄浑开阔
系;风格, 期望被重用, 开阔、雄浑。 为国效力,
爱国。
不同:感情
回忆军旅生活: 期望建功立
豪放猛烈具有 业,壮志未
英雄气势
酬的抑郁愤
说哪里体现了“壮”吗? 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
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 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 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 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达标练习:
1.请给下面词语注音。 脉脉( )舴艋( )答案:mò zé měng 2.解释句中加粗的字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 姑且 会挽雕弓如满月。 定将; 也拟泛轻舟。 打算。 3.《破阵子》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了什么? 答案:对偶。突出表现了雄浑的军营,表现 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 张抗金北伐,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 派的排挤、诬陷。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在两浙西 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在上饶带 湖赋闲家居。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 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 和。这首词就是寄给陈亮的。“壮词”即内容、情感、形 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
江城子 密州出猎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 壮词以寄之
写景或叙事
抒情
总体
塞下秋景: 思乡,爱国, 相同:
寒冷荒凉 期望建功立 感情,都与
戒备森严 业
爱国紧密联
打猎: 雄浑开阔
系;风格, 期望被重用, 开阔、雄浑。 为国效力,
爱国。
不同:感情
回忆军旅生活: 期望建功立
豪放猛烈具有 业,壮志未
英雄气势
酬的抑郁愤
说哪里体现了“壮”吗? 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
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 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 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 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达标练习:
1.请给下面词语注音。 脉脉( )舴艋( )答案:mò zé měng 2.解释句中加粗的字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 姑且 会挽雕弓如满月。 定将; 也拟泛轻舟。 打算。 3.《破阵子》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了什么? 答案:对偶。突出表现了雄浑的军营,表现 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71ff1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4.png)
礼仪的社会意义
阐述古代礼仪在维护社 会秩序、促进人际交往 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 及礼仪所体现的文化内 涵和民族精神。
古代建筑文化常识
建筑的起源与演变
介绍古代建筑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各个时期的特点和风格。
建筑的类型与特点
详细阐述古代建筑的类型,如宫殿、坛庙、陵墓、园林等,并分析 其各自的特点和建筑艺术成就。
创作风格与特点
创作风格
五位作者的创作风格各具特色,有的豪放洒脱,有的婉约柔美,有的清新自然, 有的沉郁顿挫。他们的词作在表现手法、意象运用、语言锤炼等方面都有独到之 处。
特点
本课所选的五首词,具有以下共同特点: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音韵 和谐。这些特点使得这些词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互动交流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创作心得和体会,分享写作过程中的经验 和教训,促进共同进步。
06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分组讨论:你最喜欢哪一首词?为什么?
分组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讨论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最喜欢的词,并阐述理由。鼓励 学生从词的情感、意境、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
分享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角色扮演:根据词意进行情景表演
01
02
03
04
选择词作
挑选一首具有丰富情感和生动 画面的词作。
分配角色
根据词的内容和意境,为学生 分配角色,如词人、景物、情
感等。
表演准备
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理解词 的情感和意境,进行表演准备
。
情景表演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情景表演, 展现词中的情感和画面。
知识竞赛:抢答有关词牌和作者的问题
阐述古代礼仪在维护社 会秩序、促进人际交往 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 及礼仪所体现的文化内 涵和民族精神。
古代建筑文化常识
建筑的起源与演变
介绍古代建筑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各个时期的特点和风格。
建筑的类型与特点
详细阐述古代建筑的类型,如宫殿、坛庙、陵墓、园林等,并分析 其各自的特点和建筑艺术成就。
创作风格与特点
创作风格
五位作者的创作风格各具特色,有的豪放洒脱,有的婉约柔美,有的清新自然, 有的沉郁顿挫。他们的词作在表现手法、意象运用、语言锤炼等方面都有独到之 处。
特点
本课所选的五首词,具有以下共同特点: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音韵 和谐。这些特点使得这些词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互动交流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创作心得和体会,分享写作过程中的经验 和教训,促进共同进步。
06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分组讨论:你最喜欢哪一首词?为什么?
分组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讨论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最喜欢的词,并阐述理由。鼓励 学生从词的情感、意境、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
分享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角色扮演:根据词意进行情景表演
01
02
03
04
选择词作
挑选一首具有丰富情感和生动 画面的词作。
分配角色
根据词的内容和意境,为学生 分配角色,如词人、景物、情
感等。
表演准备
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理解词 的情感和意境,进行表演准备
。
情景表演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情景表演, 展现词中的情感和画面。
知识竞赛:抢答有关词牌和作者的问题
25 《词五首》课件
![25 《词五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cab02cfe4733687f21aa3d.png)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于词体裁方面的知识(“词牌名”、“题 目”、“小令”、“上下片”等),能正确默写五首词。 2、能够说出词的大意,包括词中所包含的情感。
3、学会理解并鉴赏名句的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
4、能学会用描述,概述等方法感知词中的艺术形象。
5、能运用对比分析法分析出词中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6、学会抓住关键词、物象、情感等对象运用对比分析法 分析鉴赏诗词。
自主学习
1、 概述《望江南》描写的内容。 2、《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3、概括《江城子 密州出猎》上下片的内容。 4(1)《武陵春》写于作者53岁时,结合你对作者生平的理 解,说说她主要因何而愁? (2)找出《武陵春》中能表现词人感情变化的关键字词 有: 、 、 、 这些词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 情感?请填写在下列括号里。 ( 倦怠忧愁 )——( )——( )——( ) 5、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将《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 以寄之》的上片描述出来。
请你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也发挥 自己的聪明智慧,写出一两句属于 自己的“愁”思别“恨”。(文体 不限,字数不限,尽可能使用比喻、 夸张等修辞手法。)
婉约派 豪放派
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 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 绮丽。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温庭 筠。 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热 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 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 大。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 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代表人物:苏 轼、辛弃疾等。
1、品读这五首,你发现词中所表达的情都带有一些(喜、 愁),那么你再仔细品读一下,对比分析谁更愁一些?请 扣句子、关键字词和你的深刻感悟回答。
25词五首ppt课件
![25词五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b1ca23b52acfc789ebc99f.png)
作者在这首词中塑造了一位思妇 的形象,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心理描 写细致入微,景物描写渗透着情感,
情景交融,起了烘托人物,深化主题
的作用。词句语言清新含蓄,耐人寻
味。文笔洗练,无雕琢之痕。
梳理总结
本首诗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 容:时间,从早晨到黄昏;景物,从楼 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蘋 洲;就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 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 练的特点。另外,还多用白描、直叙的 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理解大意
词作描写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 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 情。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她在楼上凭 栏眺望,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 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 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 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欣赏品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以淡笔写出
思妇不见归舟的惆怅之情,寥寥二
武陵春
李清照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 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 东)人,宋代著名女词人。 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她 出生在一个文学气氛浓厚 的家庭里,从小便有诗名, 后嫁给赵明诚,夫妇共同 校勘古书,唱和诗词,生 活优裕和谐。靖康之难起, 她和丈夫避兵江南,赵明 诚中途病死,她流落在杭 州、越州、金华一带,境 遇孤苦,卒年不详。
后两句是写景,通过景物描写进一 步渲染思妇的离愁。“斜晖脉脉水悠悠” 一句,通过写斜阳的含情脉脉,水流的 悠悠不断,来刻划思妇绵绵不断的离愁 别恨。“斜晖”与“梳洗罢”呼应,点 出思妇从清晨起床就倚楼等待,一直等 到太阳偏西了仍不见良人归舟。“肠断 白蘋洲”,“白蘋洲”在古诗词中常用 来代指分手的地方。这位思妇本已一再 失望,偏又看见当初与他分手的地方, 这就使她更加柔肠寸断,悲伤至极!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25课《词五首》教学课件(79张PPT)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25课《词五首》教学课件(7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4eefd38e2bd960590c6771d.png)
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 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 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 风住尘香花已尽, 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 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 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 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 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 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 闻说双溪春尚好, 流。
解说大意 武陵春
斜晖脉脉水悠悠
望眼欲穿,船尽江空, 人影不见,希望落空, 幻想破灭,落日流水 本无情,但在思妇眼里, 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 者:斜阳欲落未落,不尽 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 心情,悠悠无语流去.
肠断白蘋洲
千帆过尽,斜晖脉脉, 江洲依旧,不见人影, 能不肠断?
形象刻画
① ②
动态
切盼重逢之情。
静态
凭栏远眺望心上人归。
日晚倦梳头
欲语泪先流
两个外在的 行为具体的 表达了她内 心浓重的哀 愁
创意出奇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舟载不 动自己内心的哀愁。
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喻成连绵 不断的流水,(斜晖脉脉水 悠悠)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 而李清照却独辟蹊径说自己 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了
• “也拟” 、“只恐” 把自己 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 出来。 • 艺术构思表现手法新鲜奇特 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 奇”、 “往往出人意表”
1、大家看看这首词和《望江南》有没有相类似 的描写。 都写了女子梳头 2、大家思考一下,她为何 “日晚倦梳头。” 呢?
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 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 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 李清照因为内心哀愁,对生活失去了兴趣, 所以,“日晚倦梳头。”
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 新的变化,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 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 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出自 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初而泪 先流。比声泪俱下的描写更深入一 层。内心的悲哀不可触摸,不仅不 能说,而且不能想,一想到就会泪 如雨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 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 绮丽。代表人物:李清照、温庭筠。
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热 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 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 大。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 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
望江南.温庭筠
阅读思考
4、简析“可怜白发生”的表 达作用
• 此句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 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 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效有心、请缨无门 的悲愤,使全词笼罩着浓郁的悲凉色彩。这 句与首句相呼应,都是叙写现实生活的感受, 与中间梦境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有力地表 现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 这是梦醒后的叹息,表达了壮志未酬而人易 老的悲愤之情。
3、可是,这样的“壮志豪情”在现实中作者 体会到了吗?
材料: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被金兵占领,北方人民的 深重灾难在他童年生活中留下深深的印记。青年时代, 词人就积极投身军事斗争,他集结两千余人起义,投奔 抗金将领耿京部下,抗击敌人。在他率众投归南宋途中, 辛弃疾亲自带领五十轻骑长驱直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 国,立下卓著的功勋。回归南宋后,他历任湖北、江西、 浙东等地安抚使,但朝廷没有再让他到抗金的前线。他 一生反对和议、盼望早日恢复中原的主张,也未能为南 宋小朝廷所采纳,而且两次被弹劾革职。 从42岁至68岁的漫长岁月,词人主要在江西 上饶一带的农村中度过,把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情,都 寄托在所写的词里。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舟载不动 自己内心的哀愁。
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喻成连绵 不断的流水,(斜晖脉脉水 悠悠)比作展尽还生的野草, 而李清照却独辟蹊径说自己 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了
拓展延伸:
你能写出多少表现愁的诗句?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 美人》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 楼饯别校书叔云》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相见欢》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 铸《青玉案》 5、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 《摸鱼儿》 6、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辛弃疾 《丑奴儿》
地点:望江楼
3.词中情景交融,理解词中的 景语。 “斜晖脉脉水悠悠”:太阳依 依不舍地落下,江水悠悠不 尽,一如主人公依依不舍的 心情、不尽的思念、不绝的 希望和不绝的忧愁,明天, 她还会继续到这里来守望。 “肠断白蘋洲”:灿烂的蘋花 正如主人公荡漾的春心,白 蘋洲习惯上为相会和送别的 地点,主人公把目光停留在 那里,寄托无言的思念,令 人回味无穷
1. 找出词中所写的季节、 时间、地点等 2.简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3. 词中情景交融,理解 词中的景语。
4.刻画人物方法。
2.简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思想内容
1. 找出词中所写的季节、 时间、地点等
春季:“白蘋洲”, 蘋 花灿烂。 时间:从早到晚。“梳洗” 是早上;“斜晖”是傍 晚。
诗歌描写一位思妇独倚楼 头从早到晚盼望远行的丈 夫回来的片段,表达她复 杂的思想感情:思念、喜 悦、希望、失望、痛苦
赏析诗歌:
“塞下”点明了地点, 塞下秋来风景异 “秋来”点明了时间, “异”字统领全词。 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 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 衡阳雁去无留意 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 情,将士又何以忍受?
描写边塞黄 昏的苍凉景 四面边声连角起, 色 : “ 边 声 千嶂里, 连角起”表 长烟落日孤城闭。 明 战 事 紧 , “孤城闭” 暗示敌强我 弱。
雄心
1、词的上下片各写什么的? 2、上下片分别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3、请你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4、请你说说这首词的艺术风格。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 辛弃疾
参考译 文: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 接连响起号角之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 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 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 惊。多想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 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1、沙场秋点兵
• “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 战士们出征增添了萧杀的气氛。 此句仅用五个字就把雄壮威武 的阅兵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 预示着激战即将开始。
2、梦回吹角连营……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几句写了哪些内容? A、军营生活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这几句,从分食牛肉、翻奏战歌、检阅 军队具体描绘渲染了军中的战斗生活气 息,表现了官兵们昂扬的斗志。
范仲淹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 ) , 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 学家。和包拯同朝,为北 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 人,少年家贫但好学,当 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 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 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 次被贬。
背景:
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 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 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 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 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 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 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即作于知延州时 。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理解词意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 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 起苍鹰。戴上锦帽穿好貂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 如昔日的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情景交融
4、刻画人物方法
一.正面描写
1.动作描写:“梳洗”、“独 倚”“望江” 2.心理描写:“独”(孤独的处 境和心境)、“肠断” 二.侧面描写:景物衬托 “斜晖脉脉”、“水悠悠”、 “白蘋洲”
描写方法
三.细节描写:“梳洗罢”表现 “女为悦己者容”的心理和 盼望行人归来的热切心情
• 了解背景 • 金军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 只身流亡寓居浙江金华所作。 • 时年53岁,经历国家败亡、家乡沦 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 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 这首词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 片断和思想情感。
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 新的变化,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 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 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出自 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初而泪 先流。比声泪俱下的描写更深入一 层。内心的悲哀不可触摸,不仅不 能说,而且不能想,一想到就会泪 如雨下。
创意出奇
浊酒一杯家万里
“浊酒”表明边塞生 活的艰苦,“家万里” 表现了思乡之切。
慨叹功业未建,边 患未除,归乡无期。 这入夜的悠悠羌音、浓 浓白霜,更使人惆怅难 眠。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不寐”的是 将军也是征夫, 流下的是思念 家乡的泪,更 是功业无成、 壮志未酬的英 雄泪!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 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来下诏,就像汉文帝派遣冯 唐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那样啊?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 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词作分析 出猎
上片 借出猎 表达报 国决心
情景
豪 英 阵 场 气
情 姿 容 面 概
风格 豪放
下片
报国
之志
信心
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