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控制微生物学ppt
合集下载
《微生物的控制》PPT课件
概念 1 杀菌剂—杀死微生物的化学药品。 2 抑菌剂—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药品。 3 防腐剂—控制微生物生长,防止病原菌污染的
化学药品。
4 消毒剂—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的化学药品。
5 化疗(化学治疗剂)—利用高度选择毒力的化 学物质杀死或抑制宿主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的化 学药品。
消毒剂和防腐剂间无严格界限
4. 消毒剂的浓度、作用时间
酚系数:
石炭酸常被用来作为比较化学消毒剂杀菌能力 的一个标准,将某消毒剂作不同稀释后,在一定 条件下,一定时间内致死全部供试微生物(一般 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高稀释浓度与达到同样 效果的石炭酸的最高稀释度的比值,称为这种消 毒剂对该种微生物的石炭酸系数(酚系数)。酚 系数大,则消毒剂杀菌力强。
完整版课件ppt
33
消毒剂的种类
共十类:
重金属盐类——升汞、红汞、硫柳汞
氧化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过 氧乙酸
酚类——来苏儿、石炭酸
醇类——乙醇(70%)
醛类——甲醛、福尔马林(37-40% 甲醛)、戊二醛
烷化剂——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剂, 易燃、易爆、有毒)
完整版课件ppt
34
卤素类——氯气、漂白粉、碘
72℃/15s,
135-150℃/2-6s。
完整版课件ppt
14
煮沸法和间歇灭菌法
煮沸法 (1)不能在短时间内杀死全部微生物芽胞和病毒 (2)沸水中加入2%NaCO3或2%~5%的石炭酸 可加速细菌芽胞的死亡
(3)电饭煲不打开盖子可使食品保存较长时间
间歇灭菌法 (1)丁达尔灭菌法或分段灭菌法,适用于不耐热的
细胞DNA最大吸收峰在265 nm,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干扰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食品制造企业微生物防治课程PPT培训课件
未来食品制造企业微生物防治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将在食品制造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新型杀菌技术和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杀菌技术和材料将不断涌现,为食品制造企业提 供更多的选择和解决方案。
微生物防治标准和法规的完善
培养法
通过培养基培养微生物,观察菌 落形态和数量。
免疫学方法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微生物抗 原或抗体。
微生物检测的方法与标准
• 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DNA或RNA探针、PCR等技术检 测微生物基因。
微生物检测的方法与标准
01
02
03
国际标准
如ISO、FDA等国际组织 制定的标准。
国家标准
各国政府制定的国家标准。
成品检验与储存管理
该企业对于成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的微生物指标符合标准。
同时,对于储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进行严格控制,防止产品在储存过程
中受到微生物污染。
某食品制造企业微生物防治的失败教训
忽视原材料质量控制
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未能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导致原材料中存在微生物污染,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性。
05
微生物防治案例分析
某食品制造企业微生物防治的成功经验
01
严格控制原材料
该企业对于所有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原材料的新鲜度和无
菌状态,从源头上减少微生物污染。
02
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该企业采用先进的灭菌技术和设备,确保生产环境的清
洁和无菌,有效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03
02
ppt 哈尔滨工业大学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8.4
可见,在同一环境中生活,但生态特征很相 似的种类之间,它们可以通过取食位置、 取食方式等的区别以利用不同的资源,减 弱它们之间的竞争。也就是说,两个亲缘 较近的种群能够在同一空间共存的原因, 是由于生态位的分离。
(4)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 (P179-181)
生态位宽度(niche breadth)是用来描述不同 种群占据空间范围和利用资源的能力。
(2)高斯原理与竞争排斥原理 (P178)
高斯(Gause)是第一个采用试验来研究种群竞争 与生态位关系的学者。
高斯根据一个试验结果提出了高斯原理(Gause Principle) 。
在高斯理论的基础上,人们又提出了竞争排斥 原理(competition exclusion principle).
(P173)
主要内容: 竞争中的优胜者为了生存和繁 殖的需要,必须尽可能多地控制必需资源, 而劣势者则将必需资源让给它的竞争优胜 者。例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动物 界,种群内的强者总是占据更多的食物、 活动场所等资源,而弱者所能得到的生活 资源相对较少,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种内竞争的意义(P174):
派克(Lack)的研究实例
派克(Lack)为了证实高斯原理,研究了在同一水 域摄食、同一峭壁上营巢的两种鸬鹚 (Phalacrocorx carbo和P.aristotelis)。观察发 现,一种主要以水上层自由游泳的鱼类沙鳗为 食,而另一种主要捕食底栖的比目鱼和底栖无 脊椎动物。这说明它们的营养生态位是有区别 的,因之竞争压力减小。对其他一些生物的研 究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
任何一个环境中所能容纳的生物密度存在着 上限值,当超过环境可容纳量,即可资利 用资源相对有限时,则必然出现种群内竞 争现象。因而,种群内竞争的产生是一种 密度制约效应,这一效应则避免了“繁殖 过剩”,并保证了种群的生存和延续。
《生物防治方法》课件
生物防治包括利用天敌、病 原微生物、昆虫激素等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来控 制有害生物的方法
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安全、 可持续的特点
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化学农药 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环保:生物防治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经济:生物防治成本较低,长期来看经济效益显著 安全:生物防治不会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伤害,安全性高 效果:生物防治效果持久,不易产生抗药性,效果稳定
在城市环境治理上的应用
城市绿化:使 用生物防治方 法,如种植抗 病害植物,减
少农药使用
城市垃圾处理: 使用生物降解 技术,如微生 物降解,减少
垃圾污染
城市水体治理: 使用生物净化 技术,如微生 物净化,改善
水质
城市空气治理: 使用生物吸附 技术,如植物 吸附,减少空
气污染
生物防治的未来发 展
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
生物防治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 挑战: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 机遇:生物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机遇:生物防治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THANK YOU
汇报人:PPT
生物防治的主要方 法
利用天敌防治
天敌种类:捕食 性天敌、寄生性 天敌、竞争性天 敌等
天敌选择:选择 对目标害虫具有 较强控制能力的 天敌
天敌释放:在适 宜的时间、地点 释放天敌
天敌保护:保护 天敌免受农药等 有害物质的影响
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
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防治原理:通过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抑制或杀死有害生物 防治方法:选择合适的病原微生物,进行人工接种或释放 应用实例:利用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和植物病害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来控 制有害生物的方法
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安全、 可持续的特点
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化学农药 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环保:生物防治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经济:生物防治成本较低,长期来看经济效益显著 安全:生物防治不会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伤害,安全性高 效果:生物防治效果持久,不易产生抗药性,效果稳定
在城市环境治理上的应用
城市绿化:使 用生物防治方 法,如种植抗 病害植物,减
少农药使用
城市垃圾处理: 使用生物降解 技术,如微生 物降解,减少
垃圾污染
城市水体治理: 使用生物净化 技术,如微生 物净化,改善
水质
城市空气治理: 使用生物吸附 技术,如植物 吸附,减少空
气污染
生物防治的未来发 展
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
生物防治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 挑战: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 机遇:生物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机遇:生物防治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THANK YOU
汇报人:PPT
生物防治的主要方 法
利用天敌防治
天敌种类:捕食 性天敌、寄生性 天敌、竞争性天 敌等
天敌选择:选择 对目标害虫具有 较强控制能力的 天敌
天敌释放:在适 宜的时间、地点 释放天敌
天敌保护:保护 天敌免受农药等 有害物质的影响
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
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防治原理:通过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抑制或杀死有害生物 防治方法:选择合适的病原微生物,进行人工接种或释放 应用实例:利用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和植物病害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课件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 PPT课件
本课程将详细介绍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的重要性,并探讨微生物在环境污染中 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该领域。
课程介绍
了解微生物学
学习污染控制微生物学 的前提是对微生物学的 基本概念有一定了解。
课程目标
明确学习污染控制微生 物学的目标和意义。
学分和时间安排
介绍课程的学分和时间 安排,以便学生能够合 理规划学习计划。
为什么要学习污染控制微生物学
1 保护环境
了解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的重要性,能够帮助保护环境并减少污染。
2 健康影响
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学习如何通过微生物控制污染以保护健康。
3 可持续发展
学习污染控制微生物学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的作用
1
生物降解
了解微生物如何分解有害化学物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2
生物吸附
学习微生物吸附和去除污染物质的能力,以及其应用案例。
3
生物转化
探讨微生物如何将有机和无机物质转化为无害或有用的化合物。
常见的污染控制微生物
活性污泥法
介绍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其工 作原理。
生物滤池
介绍微生物如何改善空气 质量,如通过生物滤池去 除有害气体。
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望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的未来,包括新技术的应用、研究的前沿领域以及解决环境挑战的创新方 法。
总结和复习
1 课程要点回顾
总结课程中的重要概 念和学习要点。
2 问题解答
提供问题解答环节,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 课程评价
邀请学生对课程进行 评价和反馈,以便改 进教学质量。
食品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方法-PPT
食品加工厂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方法
四、微生物得控制措施
(一)生产用水得安全控制 1、水源:加工用水采用自供水,水源充足,水井深度大于30米, 水源上游无任何污染源,水井口高于地平面并进行了封闭。, 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 公司内部备有完整得供水网络图与污水排放管道分布图, 加工车间水龙头有统一编号, 热水、管道挂牌加以区分,以便 对生产供水系统得管理与维护。 2、1车间内使用得软水管不能落地放置,使用过程中使用专
食品加工厂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方法
5、车间忽冷忽热,容易产生冷凝水得地方,容易遭到微生物侵 害。 6、离墙近得设备、制冷风机容易产生冷凝水,容易产生微生 物。 7、温度相对较低得车间速冻库门,请一直保持关闭状态。如 果这些温度较低车间得门没有关闭得话,那么旁边车间传过 来得热空气涌进行,就形成很高得湿度,从而在空气冷却得时 候形成液化,容易生长微生物。 8、车间得空调系统、净化管道系统等,其自身容易产生微生 物。
食品加工厂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方法
① 低温对微生物生长得影响。低温对微生物生长极为不 利,但由于微生物具有一定得适应性,在5℃左右或更低得温 度(甚至-20℃以下)下仍有少数微生物能生长繁殖,使食品发 生腐败变质,我们称这类微生物为低温微生物。低温微生物 就是引起冷藏、冷冻食品变质得主要微生物。食品在低温 下生长得微生物主要有:假单孢杆菌属、黄色杆菌属、无色 杆菌属等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小球菌属、乳杆菌属、小 杆菌属、芽孢杆菌属与梭状芽孢杆菌属等革兰氏阳性细菌; 假丝酵母属、隐球酵母属、圆酵母属、丝孢酵母属等酵母 菌;青霉属、芽枝霉属、葡萄孢属与毛霉属等霉菌。食品中 不同微生物生长得最低温度见表1。
食品加工厂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方法
(二)与食品接触表面得卫生 1、首先要保持生产车间得内部工具得清洁与卫生,注意对一 些卫生死角进行严格得卫生清理与保持(每半月实施一次深 度清洁):如操作案面得背面,天花板、墙壁、制冷风机得卫生 清理,清理卫生后所有得墙壁、天棚、设备、器具、案面表 面要用酒精擦两遍以上,尤其注意清理制冷风机得散热片与 冷气得出风口以及内部电机叶片,这就是一个很容易忽视得 角落。
《微生物学质量控制》课件
医疗器械微生物学质量控制 的目标是预防和控制医疗器 械中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同时促进有益菌的生长,以 提高医疗器械的卫生状况和
使用效果。
医疗器械微生物学质量控制 需要遵循国家和国际相关法 规和标准,如《医疗器械生 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
ISO 11000等。
环境微生物学质量控制
环境微生物学质量控制是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领 域的重要工作,通过控制环境中微生物的数量和 种类,降低环境污染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
微生物学质量控制的发展历程
初期阶段
微生物学质量控制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主要是针对临床实验室的 管理和控制。
发展阶段
随着微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微生物学质量控制逐 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断完善和规范。
当前阶段
现代微生物学质量控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和方法,广泛应用 于各个领域,为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显微镜
分光光度计
观察微生物形态和结构,进行初步鉴 定。
用于检测微生物细胞浓度和生长曲线 。
培养箱
控制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温度和湿度条 件。
微生物学检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质量控制
通过绘制质控图、计算质控指标等方式,对实验过程进行监 控和评估,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微生物学样品处理
对采集的样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如稀释、均质化等,以便后续 的检测和分析。
微生物学检测方法与技术
传统培养法
通过培养基培养微生物,观察菌落形 态、染色等特征,进行微生物鉴定。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基因测序、PCR等分子生物学技 术,对微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和分型。
污染控制工程中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成甲烷路径取得生长能量, 还原过程中 氢或甲酸盐为电子供体;
(2)甲烷细菌对底物要求极为严格 甲烷细菌只能从C1化合物或乙酸与H2产
生甲烷。C2以上醇和C3以上酸必须在与 产甲烷菌共生非甲烷细菌作用下转变为 C1化合物、乙酸或H2, 才能被甲烷细菌 利用产生甲烷;
(3)甲烷菌世代时间较长, 普通4-6d繁 殖一代。
在细菌细胞 内, 即使没有细 胞核, 依然有核 物质, 核物质 DNA 盘绕成一团, 用染色方法能够 看到, 称拟核。
第10页
酵母菌形态
基本形态: 球形、卵圆形、 腊肠形、椭圆形等。 特殊形状: 假菌丝。 假菌丝是由酵母菌在繁殖 时子细胞没有脱离母体而 与母细胞线连成链,形成 假丝状。
污染控制工程中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产甲烷菌多分布在颗粒内部。 产酸菌和产甲烷菌百分比分配与废水复杂程度相关,酸化程度
越高,则产甲烷菌活性越高,即污泥颗粒比产甲烷活性高。
污染控制工程中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第31页
是给水与废水处理中最主要一类微生物,废水 处理主力军!
污染控制工程中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第4页
细菌个体形态和大小
1.细菌形态
(1)球状 (2)杆状 (3)螺旋状 (4)丝状(仅有少数)
污染控制工程中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第5页
球菌
右图自上而下: 双球菌、链球菌、四 联球菌、八叠球菌、 葡萄球菌
污染控制工程中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CO2和CH4;(对付低碳小分子有机物)
污染控制工程中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第27页
三、产酸菌种类和特征
产酸细菌包含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约18个属、50各种。
普通满足产甲烷菌消化池条件均能确保 产酸菌正常生长。
(2)甲烷细菌对底物要求极为严格 甲烷细菌只能从C1化合物或乙酸与H2产
生甲烷。C2以上醇和C3以上酸必须在与 产甲烷菌共生非甲烷细菌作用下转变为 C1化合物、乙酸或H2, 才能被甲烷细菌 利用产生甲烷;
(3)甲烷菌世代时间较长, 普通4-6d繁 殖一代。
在细菌细胞 内, 即使没有细 胞核, 依然有核 物质, 核物质 DNA 盘绕成一团, 用染色方法能够 看到, 称拟核。
第10页
酵母菌形态
基本形态: 球形、卵圆形、 腊肠形、椭圆形等。 特殊形状: 假菌丝。 假菌丝是由酵母菌在繁殖 时子细胞没有脱离母体而 与母细胞线连成链,形成 假丝状。
污染控制工程中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产甲烷菌多分布在颗粒内部。 产酸菌和产甲烷菌百分比分配与废水复杂程度相关,酸化程度
越高,则产甲烷菌活性越高,即污泥颗粒比产甲烷活性高。
污染控制工程中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第31页
是给水与废水处理中最主要一类微生物,废水 处理主力军!
污染控制工程中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第4页
细菌个体形态和大小
1.细菌形态
(1)球状 (2)杆状 (3)螺旋状 (4)丝状(仅有少数)
污染控制工程中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第5页
球菌
右图自上而下: 双球菌、链球菌、四 联球菌、八叠球菌、 葡萄球菌
污染控制工程中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CO2和CH4;(对付低碳小分子有机物)
污染控制工程中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第27页
三、产酸菌种类和特征
产酸细菌包含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约18个属、50各种。
普通满足产甲烷菌消化池条件均能确保 产酸菌正常生长。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课件
加工前微生物数量增长的现象,在一些新鲜的鱼肉类 和果蔬类的食品中可以明显地反映出来。
因而从食品加工前后来看,加工前原料食品中所含 的微生物,无论在种类上还是数量上总是比加工后要多 得多。
2 加工过程中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 有些条件如清洗、消毒、灭 菌等对微生物的生存不利, 可以使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明显下降, 甚至可以使微生物完全清除。当然, 原料污 染的程度, 会影响到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下降率。如果 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差, 还会出现二次污染现象, 当残 存在食品中的微生物有繁殖机会时, 就会导致微生物数 量骤然上升的现象;但在一般卫生良好的情况下, 只会 少量污染, 因而食品中所含有的微生物的总数不会有明 显的增多。
如雨后的河流中微生物数量上升, 有时达107cfu/ml, 但 隔一段时间后, 微生物数量会明显下降, 这是水的自净作用 造成的(阳光照射及河流的流动使含菌量冲淡, 水中有机物 因细菌的消耗而减少, 浮游生物及噬胞菌的溶解作用等)。
B. 海水中的微生物 海水中生活的微生物均有嗜盐性。靠近陆地的海水
为了保证食品的卫生质量,不仅要求食 品的原料中所含的微生物数量降到最少的程度, 而且要求在加工过程中和在加工后的贮存、销售 等环节中不再或非常少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要达 到以上的要求,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二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1.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环境卫生的好坏,对食品的卫生质量影
响很大。 环境卫生搞得好,其含菌量会大大下降
二 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 2 来自水中的微生物 水是微生物广泛存在的第二个理想的天然环 境, 江、
河、湖、泊中都有微生物的存在, 下水道、温泉中 也存在
有微生物。 ⑴ 水的环境特点
水中含有不同量的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 水具 有一定 的温度(如水的温度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但 深层水
因而从食品加工前后来看,加工前原料食品中所含 的微生物,无论在种类上还是数量上总是比加工后要多 得多。
2 加工过程中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 有些条件如清洗、消毒、灭 菌等对微生物的生存不利, 可以使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明显下降, 甚至可以使微生物完全清除。当然, 原料污 染的程度, 会影响到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下降率。如果 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差, 还会出现二次污染现象, 当残 存在食品中的微生物有繁殖机会时, 就会导致微生物数 量骤然上升的现象;但在一般卫生良好的情况下, 只会 少量污染, 因而食品中所含有的微生物的总数不会有明 显的增多。
如雨后的河流中微生物数量上升, 有时达107cfu/ml, 但 隔一段时间后, 微生物数量会明显下降, 这是水的自净作用 造成的(阳光照射及河流的流动使含菌量冲淡, 水中有机物 因细菌的消耗而减少, 浮游生物及噬胞菌的溶解作用等)。
B. 海水中的微生物 海水中生活的微生物均有嗜盐性。靠近陆地的海水
为了保证食品的卫生质量,不仅要求食 品的原料中所含的微生物数量降到最少的程度, 而且要求在加工过程中和在加工后的贮存、销售 等环节中不再或非常少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要达 到以上的要求,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二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1.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环境卫生的好坏,对食品的卫生质量影
响很大。 环境卫生搞得好,其含菌量会大大下降
二 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 2 来自水中的微生物 水是微生物广泛存在的第二个理想的天然环 境, 江、
河、湖、泊中都有微生物的存在, 下水道、温泉中 也存在
有微生物。 ⑴ 水的环境特点
水中含有不同量的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 水具 有一定 的温度(如水的温度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但 深层水
最新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PPT课件
至今发现的真菌毒素达300种。其中,毒性较强 的有黄曲霉毒素、棕曲霉毒素、黄绿青霉素、红色青 霉毒素B、青霉酸等。
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毒素, 是剧毒物,也是致癌物,可诱发肝癌。已确定结构的 黄曲霉毒素共有20多种,以黄曲霉毒素B1毒性最大, 致癌性最强,稳定性最高。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的范 围很广,包括粮食、油、蔬菜、豆类、烟草、肉类、 乳品、水果等,其中以花生、花生油、玉米、棉籽饼 粉、棕榈仁、可可豆、大米、小米等较常见,污染最 重的是花生、花生油和玉米。
三、酸性矿水
酸性矿水的形成:化学氧化和生物(耐酸细菌)氧化。
FeS——﹥FeSO4+H2SO4 FeSO4 硫杆菌 ﹥Fe2(SO4)3
FeS+ Fe2(SO4)3——﹥FeSO4+S
S 硫杆菌 ﹥H2SO4
酸性废水的危害:随水渗漏或顺河道扩散,污染农田、
水渠、河流,破坏自然生态、生物群落、毒害鱼类、影
鉴于加氯消毒可能产生致癌有机物,用臭氧氧化代替水厂中的滤前 加氯和污水厂中的加氯消毒是可取的。
D、紫外线消毒 1)紫外线消毒的机理有二: ①短波射线一般有改变细胞组成的作用,从而促使细胞因突变而死亡; ②紫外线的照射改变核酸分子的结构从而杀死细菌。 2)紫外线由紫外灯发出,有效波长在200~300nm之间 3)优点: 紫外线照射是物理方法,经过消毒的水化学性质不变,不会产生臭味和
常见的外毒素有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霍乱肠毒素、肉毒
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等。
(1)肉毒毒素 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是一种极强 的神经毒,主要作用于神经和肌肉的连接处及植物神经末 梢,阻碍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收缩不全和 肌肉麻痹。肉毒毒素属剧毒物,1mg可以杀死100万只豚鼠。 此毒素对热极不稳定,经80℃、30min或100℃、10~20min 可完全破坏。肠道中蛋白分解酶不能分解此毒素。肉毒梭 菌是革蓝氏阳性菌,产芽孢,能运动,专性厌氧,可侵染 水果、蔬菜、鱼、肉、罐头、香肠等食品。
环境微生物学.ppt
中国各海区赤潮发生情况(1952-1998)
2020-11-16 资料来自“邹景忠,赤x潮x 灾害,《海洋志》”
12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赤潮发现次数
2020-11-16
xx
13
(二)水体污染(有毒化学物危害)
2020-11-16
xx
14
2020-11-16
xx
15
2020-11-16
xx
(二)、研究污染环境的微生物行为及微生 物对污染物的去除或转化、微生物活动对环 境的影响等,此即污染微生态学研究内容。
2020-11-16
xx
6
(三)、在治理污染的人工构筑系统中微 生物的作用与应用,此即环境工程微生物 学的主要内容。
(四)、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此即环境 微生物监测。
2020-11-16
16
(三) 荒漠化
过去我们常理解为“沙漠不断扩大,把沙漠 里的沙子扩散到越来越广的肥沃土地上”, 这是不准确的。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定义是 “包括气候和人类活动在內种种因素造成的 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也就是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漬 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都称为 荒漠化。
2. 沈德中主编,环境与资源微生物学. 北京:中国环 境科学出版社,2003
3. 李顺鹏主编,环境生物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2020-11-16
xx
3
绪论
一、环境微生物学概念 环境微生物学是由普通微生物学发展起来的环境 科学和环境工程的一门学科。它以普通微生物学为 基础,在研究微生物学一般规律的同时,着重微生 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微生物活动对环境 和人类产生的有益和有害的影响以及在环境污染控 制工程中有关的微生物学原理的研究,是环境科学 和环境工程的重要理论基础。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_第三版(周群英_王士芬_著)课件(绪论)25页PPT文档
同的生物之间的系统发育研究。
细菌域 Domain bacteria
古(生)菌 域 Domain archaea
真核生物域 Domain eukary ota
紫色细菌 叶绿体 蓝细菌 黄杆菌 产液菌属
线粒体
甲烷球菌属
甲烷杆菌属
真菌
植物
革兰氏阳性细菌
甲烷八叠球菌属
极端嗜盐菌
无硫绿细菌
热球菌属
伪变形虫
栖热胞菌属
4、食品、药物、工程学
二、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微生物”不是分类学上的概念。
(一)微生物的分类
分类单元:界、门、纲、目、科、属、种 关于:域(p6、p30)
生物五界分类系统
魏泰克的五界分类系统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 界和植物界。
王大耜的六界分类系统 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原生生物界、真 菌界、பைடு நூலகம்物界和植物界。
一、微生物学的发展沿革(补充) (一)微生物学的奠基
微生物学是在19世纪末期,在法国学者巴斯德和 德国学者科赫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巴斯德(1822—1895)
证明酒、醋的酿造过程:微生物引起的发酵。 酒变酸是有害微生物作用; 提出了巴斯德消毒法
证实了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否定自生说。
例如 B. Subtilis AS 1.398和B. Subtilis BF 7.658是枯草 杆菌的两个菌株,前者可生产蛋白酶,后者可生产 α-淀粉酶。
出现在分类学文献中的学名,往往还加上首次定名 人(外加括号)、现名定名人和现名定名年份,但 在一般使用时,这几个部分总是省略的。
Bacillus subtilis (Ehrenberg)Cohn 1872
细菌域 Domain bacteria
古(生)菌 域 Domain archaea
真核生物域 Domain eukary ota
紫色细菌 叶绿体 蓝细菌 黄杆菌 产液菌属
线粒体
甲烷球菌属
甲烷杆菌属
真菌
植物
革兰氏阳性细菌
甲烷八叠球菌属
极端嗜盐菌
无硫绿细菌
热球菌属
伪变形虫
栖热胞菌属
4、食品、药物、工程学
二、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微生物”不是分类学上的概念。
(一)微生物的分类
分类单元:界、门、纲、目、科、属、种 关于:域(p6、p30)
生物五界分类系统
魏泰克的五界分类系统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 界和植物界。
王大耜的六界分类系统 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原生生物界、真 菌界、பைடு நூலகம்物界和植物界。
一、微生物学的发展沿革(补充) (一)微生物学的奠基
微生物学是在19世纪末期,在法国学者巴斯德和 德国学者科赫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巴斯德(1822—1895)
证明酒、醋的酿造过程:微生物引起的发酵。 酒变酸是有害微生物作用; 提出了巴斯德消毒法
证实了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否定自生说。
例如 B. Subtilis AS 1.398和B. Subtilis BF 7.658是枯草 杆菌的两个菌株,前者可生产蛋白酶,后者可生产 α-淀粉酶。
出现在分类学文献中的学名,往往还加上首次定名 人(外加括号)、现名定名人和现名定名年份,但 在一般使用时,这几个部分总是省略的。
Bacillus subtilis (Ehrenberg)Cohn 187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干重法
将微生物菌体或离心得到的细胞沉淀物置100— 105℃的烘箱中干燥至水份去除,然后再称重。
3.细胞成分含量法
如蛋白质、还原糖、总糖、核酸等含量的测定。因 为每个细胞成分的含量是一定的,单位体积培养液中微 生物群体细胞数目越多,总的细胞成分的含量就越多。
微生物生长测定方法比较
方法
特点与应用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生长与繁殖的相关概念
• 生长——微生物细胞吸收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当 同化作用>异化作用时,生命个体的重量和体积不断增 大的过程。
• 繁殖——生命个体生长到一定阶段,通过特定方式产生 新的生命个体,引起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生物学过程。
• 发育——从生长到繁殖,是生物的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 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一过程称为发 育。
第一节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微生物学中将在实验室条件下,从一个细胞或 一种细胞群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纯培养。相对应的称 为不纯培养物。
一.纯培养的分离方法
➢稀释倒平皿法
将待分离的材料作一系列稀释(如1:10、1:100、 1:1 000、1:10 000…),取不同稀释液各少许与已熔化 并冷却至45 ℃的琼脂培养基相混合,倾入灭过菌的 培养皿中,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保温培养一定时间,
• 个体生长——微生物细胞个体吸收营养物质,进行新陈 代谢,原生质与细胞组分的增加为个体生长。
• 群体生长——群体中个体数目的增加。可以用重量、体 积、密度或浓度来衡量。(由于微生物的个体极小,所 以常用群体生长来反映个体生长的状况)
•
个体生长个体繁殖 群体生长
•
群体生长 = 个体生长 + 个体繁殖
在活性污泥法中常采用干重法来测定活性污泥的重 量,以近似代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量,这一指标称为 活性污泥浓度(符号为MLSS),它表示每升活性污泥混合 液中活性污泥的毫克数。这种测定结果既包括活菌和死 菌量,又包括有机颗粒和无机盐类的重量,因而,这一 指标随非生物物质含量的增加,可靠性降低。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个细胞来培养。可用一台显微挑取器,装置于 显微镜上,把一滴细菌悬浮液置于载玻片上, 用装于显微挑取器上的极细的毛细吸管,在显 微镜下对准一个单独的细菌细胞挑取,再接种 于培养基上培养而得纯培养。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法
不同的细菌需要不同的营养物。因此,可以把培 养基配制成适合于某种细菌生长而限制其他细菌生长 的环境。这样的选择培养基可用来分离培养纯种。
1
0.5
0 0 0.2 0.4 0.6 0.8 1
OD值
图示 假单胞菌OD值和活菌数的关系
薄膜过滤丫叮橙染色荧光镜检法
绿 色 为 死 细 菌
2 活细胞计数法
平皿菌落计数法
2) 薄膜过滤平皿计数法
(二)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1. 湿重法
收集微生物菌体,或将微生物培养液离心,收集细 胞沉淀物,然后称重。
➢DNA含量测定法
由于DNA在细胞生长中起重要作用,所以,测定 DNA的含量也是研究微生物生长的一种重要的化学 测定方法。DNA的测定不但可以反映细胞物质的重 量,并且由于每个细菌细胞中DNA含量对于某类群 微生物来说较恒定(平均为8.4×10-5ng),所以,通过 测定细菌的DNA还可推算出细菌细胞的数量。
定 细胞干重法 较为费时,易受颗粒杂质干扰,敏感度低
物
质 细胞成分含量法 如测定蛋白质、核酸、还原糖的含量等
量
比浊法
快速简便,敏感度低,适于不发酵液或液体中的快速 总细胞数估计,但需事先标定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测定细胞物质的重量
➢干重法 用离心或过滤的方法将菌体从菌悬液中分离
出来,洗净,烘干,称重,求得单位容积菌悬液中细胞 的干重。这是测定细胞重量较为直接而可靠的方法,但 只适用于菌体浓度较高的样品,而且要求样品中不含菌 体以外的其他干物质。
也可以将待分离的样品先进行适当处理,以排除 不需要的微生物。例如,想分离得到芽孢细菌,可在 倒平皿前将样品在高温处理一段时间,以破坏所有的 或大部分的非芽孢细菌,这样分离得到的菌落将是芽 孢形成菌。
微生物纯培养分离方法的比较
方法 稀释倒平皿法 划线法 单细胞挑取法
应用范围 即可定性,又可定量,用途广泛 方法简便,多用于分离细菌 局限于高度专业化的研究
测 定 细 胞
总 细 胞 数
血球计数板法 薄膜过滤染色法
较快速简便,但较费时 快速简便,适于含菌数很低的空气、水等中的总菌计数
数 活 平皿菌落计数法 简易价廉,但花费时间较长,不能立刻知道结果
目细
胞 薄膜过滤平皿法 灵敏度高, 不用于高密度培养物,不能立刻知道结果
数
测 细胞湿重法
较为简便,但含水量不定,准确度差
特点:快速、方便。 分区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大的样品) 连续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小的样品)
稀释涂布法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单独的菌落可能是由单个细胞形成的,因而获得 纯培这种养。用其他工具如形玻棒代替接种环在琼脂 培养基表面涂布,亦可得到同样结果。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单细胞挑取法 单细胞挑取法是从待分离材料中只挑取一
(二)厌氧培养方法
微生物厌氧培养箱
工业发酵车间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三.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主要有测定微生物的数量、重量和细胞物质成分 等方法。
➢测定微生物的数量
1.全数测定(直接计数法,包括死的和活的) (1)计数器直接计数法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染色计数
比浊法
活菌数(亿个/毫升)
2.5
2
1.5
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法 适用于分离某些生理类型较特殊的微生物
二、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根据氧气的需要与否分为两大类: 好氧培养 厌氧培养
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特性分为两大类: 固体培养 液体培养
(一)好氧培养方法
1)固体好氧培养方法
琼脂斜面和琼脂平皿培养
香菇固体栽培床
2) 液体好氧培养方法
恒温振荡培养箱
实验室小型全自动发酵罐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即有菌落出现。 如果稀释得当, 平皿中出现分 散的单个菌落 便可能是由一 个细菌繁殖所 形成。挑取此 单个菌落或再 重复以上操作 数次,可得到 纯培养。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划线法
将熔化的琼脂培养基倾入无菌培养皿中,冷凝后, 用接种环取少许待分离材料,在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 如,可作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连续划线, 随着接种环在培养基上的移动,细菌得以分散,经保 温培养即形成菌落。在划线的开始部分,细菌分散度 小,形成菌落往往连在一起。但由于连续划线,细菌 逐渐减少,划到最后常可形成单独孤立的菌落。
将微生物菌体或离心得到的细胞沉淀物置100— 105℃的烘箱中干燥至水份去除,然后再称重。
3.细胞成分含量法
如蛋白质、还原糖、总糖、核酸等含量的测定。因 为每个细胞成分的含量是一定的,单位体积培养液中微 生物群体细胞数目越多,总的细胞成分的含量就越多。
微生物生长测定方法比较
方法
特点与应用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生长与繁殖的相关概念
• 生长——微生物细胞吸收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当 同化作用>异化作用时,生命个体的重量和体积不断增 大的过程。
• 繁殖——生命个体生长到一定阶段,通过特定方式产生 新的生命个体,引起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生物学过程。
• 发育——从生长到繁殖,是生物的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 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一过程称为发 育。
第一节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微生物学中将在实验室条件下,从一个细胞或 一种细胞群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纯培养。相对应的称 为不纯培养物。
一.纯培养的分离方法
➢稀释倒平皿法
将待分离的材料作一系列稀释(如1:10、1:100、 1:1 000、1:10 000…),取不同稀释液各少许与已熔化 并冷却至45 ℃的琼脂培养基相混合,倾入灭过菌的 培养皿中,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保温培养一定时间,
• 个体生长——微生物细胞个体吸收营养物质,进行新陈 代谢,原生质与细胞组分的增加为个体生长。
• 群体生长——群体中个体数目的增加。可以用重量、体 积、密度或浓度来衡量。(由于微生物的个体极小,所 以常用群体生长来反映个体生长的状况)
•
个体生长个体繁殖 群体生长
•
群体生长 = 个体生长 + 个体繁殖
在活性污泥法中常采用干重法来测定活性污泥的重 量,以近似代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量,这一指标称为 活性污泥浓度(符号为MLSS),它表示每升活性污泥混合 液中活性污泥的毫克数。这种测定结果既包括活菌和死 菌量,又包括有机颗粒和无机盐类的重量,因而,这一 指标随非生物物质含量的增加,可靠性降低。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个细胞来培养。可用一台显微挑取器,装置于 显微镜上,把一滴细菌悬浮液置于载玻片上, 用装于显微挑取器上的极细的毛细吸管,在显 微镜下对准一个单独的细菌细胞挑取,再接种 于培养基上培养而得纯培养。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法
不同的细菌需要不同的营养物。因此,可以把培 养基配制成适合于某种细菌生长而限制其他细菌生长 的环境。这样的选择培养基可用来分离培养纯种。
1
0.5
0 0 0.2 0.4 0.6 0.8 1
OD值
图示 假单胞菌OD值和活菌数的关系
薄膜过滤丫叮橙染色荧光镜检法
绿 色 为 死 细 菌
2 活细胞计数法
平皿菌落计数法
2) 薄膜过滤平皿计数法
(二)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1. 湿重法
收集微生物菌体,或将微生物培养液离心,收集细 胞沉淀物,然后称重。
➢DNA含量测定法
由于DNA在细胞生长中起重要作用,所以,测定 DNA的含量也是研究微生物生长的一种重要的化学 测定方法。DNA的测定不但可以反映细胞物质的重 量,并且由于每个细菌细胞中DNA含量对于某类群 微生物来说较恒定(平均为8.4×10-5ng),所以,通过 测定细菌的DNA还可推算出细菌细胞的数量。
定 细胞干重法 较为费时,易受颗粒杂质干扰,敏感度低
物
质 细胞成分含量法 如测定蛋白质、核酸、还原糖的含量等
量
比浊法
快速简便,敏感度低,适于不发酵液或液体中的快速 总细胞数估计,但需事先标定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测定细胞物质的重量
➢干重法 用离心或过滤的方法将菌体从菌悬液中分离
出来,洗净,烘干,称重,求得单位容积菌悬液中细胞 的干重。这是测定细胞重量较为直接而可靠的方法,但 只适用于菌体浓度较高的样品,而且要求样品中不含菌 体以外的其他干物质。
也可以将待分离的样品先进行适当处理,以排除 不需要的微生物。例如,想分离得到芽孢细菌,可在 倒平皿前将样品在高温处理一段时间,以破坏所有的 或大部分的非芽孢细菌,这样分离得到的菌落将是芽 孢形成菌。
微生物纯培养分离方法的比较
方法 稀释倒平皿法 划线法 单细胞挑取法
应用范围 即可定性,又可定量,用途广泛 方法简便,多用于分离细菌 局限于高度专业化的研究
测 定 细 胞
总 细 胞 数
血球计数板法 薄膜过滤染色法
较快速简便,但较费时 快速简便,适于含菌数很低的空气、水等中的总菌计数
数 活 平皿菌落计数法 简易价廉,但花费时间较长,不能立刻知道结果
目细
胞 薄膜过滤平皿法 灵敏度高, 不用于高密度培养物,不能立刻知道结果
数
测 细胞湿重法
较为简便,但含水量不定,准确度差
特点:快速、方便。 分区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大的样品) 连续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小的样品)
稀释涂布法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单独的菌落可能是由单个细胞形成的,因而获得 纯培这种养。用其他工具如形玻棒代替接种环在琼脂 培养基表面涂布,亦可得到同样结果。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单细胞挑取法 单细胞挑取法是从待分离材料中只挑取一
(二)厌氧培养方法
微生物厌氧培养箱
工业发酵车间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三.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主要有测定微生物的数量、重量和细胞物质成分 等方法。
➢测定微生物的数量
1.全数测定(直接计数法,包括死的和活的) (1)计数器直接计数法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染色计数
比浊法
活菌数(亿个/毫升)
2.5
2
1.5
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法 适用于分离某些生理类型较特殊的微生物
二、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根据氧气的需要与否分为两大类: 好氧培养 厌氧培养
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特性分为两大类: 固体培养 液体培养
(一)好氧培养方法
1)固体好氧培养方法
琼脂斜面和琼脂平皿培养
香菇固体栽培床
2) 液体好氧培养方法
恒温振荡培养箱
实验室小型全自动发酵罐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即有菌落出现。 如果稀释得当, 平皿中出现分 散的单个菌落 便可能是由一 个细菌繁殖所 形成。挑取此 单个菌落或再 重复以上操作 数次,可得到 纯培养。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划线法
将熔化的琼脂培养基倾入无菌培养皿中,冷凝后, 用接种环取少许待分离材料,在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 如,可作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连续划线, 随着接种环在培养基上的移动,细菌得以分散,经保 温培养即形成菌落。在划线的开始部分,细菌分散度 小,形成菌落往往连在一起。但由于连续划线,细菌 逐渐减少,划到最后常可形成单独孤立的菌落。